请问这个图片暗梁是如何摆放钢筋的?

摘要 先布置承台。再定义暗梁,钢筋正常输入即可。只要彼此标高输入正确,软件会计算才会准确。注意承台是 双层筋。

先布置承台。再定义暗梁,钢筋正常输入即可。只要彼此标高输入正确,软件会计算才会准确。注意承台是 双层筋。

暗梁摆放钢筋的做法:把已经绑扎好的钢筋放在与暗梁下边同一水平线的墙体上,摆放好之后再测量一下钢筋到暗梁之间的距离,确保两者之间的距离能够控制在50毫米。如果说暗梁是在筏板里边,那么后期直接把捆绑好的钢筋,放在两层钢筋网的中间就行。在搭接其上部钢筋的时候,当其长度低于22毫米的时候,接头需采用绑扎的方式,而当梁的受力钢筋直接在22毫米以上(包括22毫米)的时候,接头则必须采用焊接的方式。另外,钢筋搭接长度的尾部至它折弯部位之间的距离,必须在钢筋直径的10倍以上。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钢筋放样基本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放样基本方法(84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钢筋放样基本方法钢筋放样基本方法 一、平法的产生及发展 二、平法的基本理论 三、钢筋放样下料基本要求及方法 四、现行图集与实际施工中的问题 五、电算化 u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1、什么是平法? 平法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 和构造详图的简称,包括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概括来讲, 就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 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 与标准构造详图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 u一、平法的产生及发展一、平法的产生及发展 2、平法的产生 国内传统的单构件正投影表示方法表达繁琐,图纸量巨 大,设计效率低,质量难以控制,并且

2、设计表达信息离散不 易形成结构的整体形象。 基于传统设计方法的种种弊端,山东大学陈青来教授发 明平法,其最大功绩是对结构设计方法板块的建立,并使之 理论化、系统化,是对传统设计方法的一次深刻变革。 u一、平法的产生及发展一、平法的产生及发展 3、平法的发展 1995年7月,平法通过了建设部科技成果鉴定; 1996年11月,96G(现浇砼框架、剪力墙、框架(现浇砼框架、剪力墙、框架- -剪力剪力 墙、框支剪力墙结构)墙、框支剪力墙结构)批准发行; 2000年7月,96G101修版为00G101; 2003年1月,依据国家2000系列新规范修版为03G101-103G101-1;

3、 2003年7月,03G101-203G101-2(现浇砼板式楼梯)(现浇砼板式楼梯)批准发行; 2004年2月,04G101-304G101-3(筏型基础)(筏型基础)批准发行,同年11月 04G101-404G101-4(现浇砼楼板与屋面板)(现浇砼楼板与屋面板)批准发行; 2006年9月,06G101-6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 批准发行。 2008年12月,08G101-5(箱形基础和地下室结构)批准 发行。 至此,平法体系已基本构筑完成,对于施工单位来说, 以上图集已基本能够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 u一、平法的产生及发展一、平法的

4、产生及发展 4、平法的完善 陈青来著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详 细的介绍和解读了平法) 标准院出版的砼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系列 图集,包括06G901-1、09G901-2、09G901-3、09G901-4、 09G901-5,对平法图集进行了细化和延伸,丰富了平法图集 在施工中的运用,完善了平法图集。 08年12月标准院出版了08G101-11,对G101系列图集施工 常见问题进行了答疑图解,是G101的权威和标准解答,是针 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G101系列图集在使用中反馈的问题进行 汇总、整理、分析和纠错,并将常见问题按国家现行标准、 规范和规程及较为成熟的经验给出构造

5、做法,避免工程中遇 到疑惑问题而影响施工,甚至因错误做法而造成返工或留下 结构安全隐患。 u一、平法的产生及发展一、平法的产生及发展 平法的系统科学原理为:视全部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的主 系统,主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基础结构 、墙柱结构、梁结构、板结 构;各子系统有明确的层次性、关联性、相对完整性。 1、层次性:基础、柱墙、梁、板,均为完整的子系统。 2、关联性: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柱墙与基础关联 ;梁以柱为支 座梁与柱关联;板以梁为支座梁板与梁关联。 3、相对完整性:基础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而无柱或墙的 设计内容;柱墙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在支座内的锚固 纵筋)而无

6、梁的设计内容;梁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在 支座内的锚固纵筋)而无板的设计内容;板自成体系,仅有板自身的设 计内容(包括在支座内的锚固纵筋) 。在设计出图的表现形式上每个体 系都是独立的版块。 平法是贯穿了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平法从应用的角度讲, 就是一本构造详图的制图规则。 放样中要掌握平法的四个概念,三个原则。放样中要掌握平法的四个概念,三个原则。 u二、平法的基本理论二、平法的基本理论 基础基础 柱柱 墙墙 结构结构 梁梁 板板 楼梯楼梯 整个建筑就是由相应的构件相整个建筑就是由相应的构件相关联组成。关联组成。 u二、平法的基本理论二、平法的基本理论 各类构件是通过节点

7、的连接形成了结构,没有节点的连 接功能,构件仅仅是构件,不能形成完成的结构(建筑)。因 此,节点对于平法非常重要。 两种不同的构件通过节点连接,自然重要性不同,就有 了节点本体构件(支座)和节点关联构件之分。 u二、平法的基本理论二、平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个概念:支座。 节点本体构件(又叫支座):节点归属的构件,承担着节点关联构件传 递来的荷载。例如:对于梁柱节点,柱是节点主体,柱是梁的支座,梁是节 点关联。对于板梁节点,梁是节点主体,梁是板的支座,板是节点关联。 我们搞清楚谁是主体节点,谁是节点关联之后,很快搞清楚钢筋怎么 走了( =排布)。节点主体构件它的钢筋怎么在节点分布,非常简单。两个方

8、 向钢筋必须要贯通节点。只要是节点主体构件,在节点这个范围,钢筋不存只要是节点主体构件,在节点这个范围,钢筋不存 在锚固问题,只存在贯通问题;或者只存在连接问题,不存在锚固问题。在锚固问题,只存在贯通问题;或者只存在连接问题,不存在锚固问题。两 个方向钢筋,纵横两个方向钢筋必须全部通过节点。纵横两个方向钢筋必须全部通过节点。只要判断出谁是主体节 点构件,它的纵向和横向必须通过节点,不能在节点断开,也不能在节点内不能在节点断开,也不能在节点内 锚固。节点不应该往自身上锚固,应该给对方提供一个锚固基础。锚固。节点不应该往自身上锚固,应该给对方提供一个锚固基础。判断谁是 支座非常重要。这个节点主体与

9、它相联的是节点关联,基础与柱,柱是节点 关联。框架梁柱,对梁来说,梁是节点关联。那么主次梁对次梁来说,次梁 是节点关联。梁板结构,板是节点关联。 u二、平法的基本理论二、平法的基本理论 u二、平法的基本理论二、平法的基本理论 本体构件(柱)钢筋 贯通,柱是梁的支座。 本体构件(基础梁) 钢筋贯通,基础梁是 柱的支座。 u二、平法的基本理论二、平法的基本理论 本体构件(梁)钢筋 贯通 与梁平行的板的钢筋 不进入梁内 第二个概念:锚固。 钢筋锚固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由胶 结力、摩擦力、咬合力形成的锚固强度,使在同一构件中钢筋 与混凝土两种性能不同的材料在荷载、温度、收缩等外界因素

10、作用下能够协同工作共同受力,是单个构件中的一种自粘力。 第二种是相邻构件之间钢筋的相互锚固,能使接触面两边的钢相邻构件之间钢筋的相互锚固,能使接触面两边的钢 筋与混凝土之间能够实现应力传递,是内锚固。筋与混凝土之间能够实现应力传递,是内锚固。 平法的重点在锚固的第二种含义,因为关联构件锚固在本平法的重点在锚固的第二种含义,因为关联构件锚固在本 体构件才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两种不同的构件才存在锚固,体构件才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两种不同的构件才存在锚固, 例如板锚在梁里,梁锚在柱(墙)里,柱(墙)锚在基础里。例如板锚在梁里,梁锚在柱(墙)里,柱(墙)锚在基础里。 u二、平法的基本理论二、平法的

11、基本理论 u二、平法的基本理论二、平法的基本理论 梁纵筋锚固到它的支 座柱中 第三个概念:搭接。 搭接是在混凝土结构构件中,钢筋长度不够时,按一 定要求将两根钢筋互相叠合而形成的连接。搭接是钢筋连 接的一种,钢筋连接的基本形式有:绑扎搭接,焊接,和 机械连接等。 搭接是在同一构件中,搭接是在同一构件中,其目的是为了使钢筋长度满足 要求,同种构件才存在搭接,不同构件的是锚固。同种构件才存在搭接,不同构件的是锚固。 u二、平法的基本理论二、平法的基本理论 u二、平法的基本理论二、平法的基本理论 框架柱纵筋搭接 第四个概念:保护层。 钢筋保护层指受力钢筋边缘与混凝土外表面的距离受力钢筋边缘与混凝土外

剪力墙暗梁钢筋排布构造

近期在工地现场监督检查时发现一些施工、监理单位对剪力墙暗梁钢筋排布构造理解不

够,特别是暗梁箍筋及暗梁高度范围内剪力墙钢筋施工不正确,在此对剪力墙暗梁钢筋排布构造做一简述,希望参建各方能够引起重视。

1、暗梁箍筋外皮与剪力墙竖向钢筋外皮平齐,暗梁上部、下部纵筋在暗梁箍筋内侧设置,剪力墙水平分布筋作为暗梁侧面纵筋在暗梁箍筋外侧紧靠箍筋外皮连续配置。

2、剪力墙竖向分布筋连续通过暗梁高度范围。

3、暗梁箍筋由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或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边缘50mm处开始设置,暗梁与楼面剪力墙连梁相连一端的箍筋设置到距门窗洞口边100mm处,暗梁与顶层剪力墙连梁相连一端的箍筋设置到与顶层连梁箍筋相连处。

4、施工中钢筋安装绑扎时,可将与暗梁下部纵筋在同一水平位置上的墙体水平分布筋向上或向下调整使其与暗梁下部纵筋间距为50mm,其他墙身水平分布筋原位置不变。

5、施工时可将封闭箍筋弯钩位置置于暗梁顶部,相邻两组箍筋弯钩位置沿暗梁纵向对称排布。

6、当楼层暗梁位于连梁腰部时,其钢筋排布构造要求与楼层暗梁位于连梁顶部时相同。

7、中间层暗梁的纵向钢筋及顶层暗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当伸入端支座的直锚长度≥laE(la)时,可不必上下弯锚,但应伸至边缘构件外边竖向钢筋内侧位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剪力墙暗梁钢筋示意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