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男友中说他是人工智能是怎么回事?

2月,注定是一场大型屠宰现场,以及大型单身青年哭丧现场。

结婚了没?有对象了没?准备什么时候找呢?好不容易逃过这来自于春节大型“催婚周”的灵魂拷问三连,刺激的“氪金”情人节战场又已经到了。可以不过情人节,但起码不能没有情人节礼物吧?此处省略一万字……

不过,值得安慰的是,随着技术的日益发展,我们愿意付诸技术多少想象力,愿意倾注多少情感和经历,技术就会给予多少回报,至少人工智能男/女朋友并不完全是海市蜃楼。

科幻作品也曾就此给出了无限畅想。

在《黑镜》(Black Mirror)其中的一集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Martha因为未婚夫Ash车祸遇难而痛不欲生,为此,她采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将Ash的性格被注入跟他看起来一模一样的机器人中,朝夕相处,聊以慰藉。

那么问题来了,两相对比之下,你愿意拥有一个人工智能的男女朋友嘛?

CV智识带着这个问题问了办公室的小伙伴们,即便有《超能陆战队》里暖心的大白,《her》里迷人的萨曼莎,以及《机器人总动员》瓦力和伊娃的爱情故事。大多数人仍然选择了不愿意接受:

接受不了做女朋友,这里面有伦理道德问题,有违价值观;

不接受哈,太吓人,尤其夜晚!你见过孩子玩的那个梳头模型玩具么(此处自行意会);

不能,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虽然早已看破恋爱婚姻不过是场养成系游戏的真相,可还是对没有撕逼猜疑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真情义的AI接受无能;

不还是玩手机……没有人气儿,这种定制版的有点像刷今日头条,当发现系统只给我推荐的都是我喜好的东西这个真相之后,一切都变得很无味了;

不能吧,谈恋爱最重要的不就是互相熟悉理解包容的过程?人工智能可能会避免早期没意义的争执,但是都是套路,交朋友这种玄幻的东西,还是别那么多套路吧,不然很容易腻的;

如果是个人工智能的保姆还可以接受,男朋友就算了!谈的是情,人工智能的咋谈?吵架都吵不起来吧;

不能,人工智能机器人没有温度、更谈不上情感,对你的好是“麻木”的好,再说还有技术恐惧这一层的存在,虽然我是外貌协会会长但是我还是觉得“温度”最重要;

不能接受,机器人即使在聪明,但给他断电,或者拔网线了,她就完了。而且,越是聪明的机器人,我越受不了;

当然,也有受访者表示可以接受,理由也十分充足:

能接受,对男人太失望了。。。

能接受,只是接受的前提,需要硬性条件就是做的非常像人,皮肤触感之类的,不能像现在的充气娃娃那种。没有实体的话也得有立体投影那种效果才行,能感觉到在家里走动。基本要求就是会做饭,必须是保姆加管家的角色;

能接受,可以具备一些功能模块,自由组合收费,购买不同的定制版,比如易烊千玺的版本,虽然我喜欢易烊千玺,但我也并不知道易烊千玺是什么样的人,我想要的是我想象中的易烊千玺,不同的定制版中,我定制版的是我要的就可以了。

能接受,因为机器人只会让你开心,不会让你烦恼,你只需要享受,而不需要付出那么多。就拿二次元游戏恋与制作人来说,1000元你花在虚拟男友身上,他会对你说许许多多的甜言蜜语,1000元花在一个人男朋友身上,他感动一下,也就如此了,该和你吵架还是吵架,该令你心烦还是心烦,虚拟男友,机器人男友是因我而存在,这非常重要;

大家还就此衍生出了古典派和理想派之争:

A:我是古典型的,需要鲜活有温度的,人工智能男女朋友并不能满足我的需求;

B:这是个未来的趋势,也是社会文化问题,无论是A片还是肥宅文化,都满足了人们某一块荷尔蒙的需求,年轻人结婚生育的意愿越来越少,现实的伴侣会出现生孩子买房养孩子各种现实问题,这时一旦有个虚拟的伴侣既可以满足荷尔蒙的需求,还没有繁杂的问题,越来越多人就会倾向于这样的选择;

我从精神和肉体上都不需要女朋友,但谈恋爱还是需要的,毕竟还是需要有荷尔蒙的,虚拟伴侣可以不用想对方怎么想,替她担忧各种问题,现在的社会就把人变成了这个样子,给我一个像人一样的人工智能女朋友,不能生孩子,终极目标是满足一切需求,还不带来上述问题,让你选,你选什么呢?

C:我还是选人,你们说的到底是不是人? 我要是交一个索菲亚那样的女朋友,我直接拿铲子把她给拍死。我大好的年华为什么要一个人造出来的东西陪我,而不是一个人陪我?

事实上,已经有人做出了选择

The Verge 曾发长文报道称,来自俄罗斯的创业者Kuyda,为了让去世的朋友Roman永远陪伴在自己身边,就征求了亲朋好友的支持,并收集了近8000多条讯息,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将“Roman”做成了一个聊天机器人,并正式发布了iOS版本。

其他朋友在用过之后这样反馈,这种感觉很奇怪,打开讯息,发现你正和一个已经逝去的朋友在聊天。让我有点吓到的地方是,机器人说话的方式告诉我这真的是他,他打字时的确有特定的习惯。

而Kuyda的灵感就来自于《黑镜》。现实版的《黑镜》已经在发生,而不是未来进行时。

当然,这件事引来了不少争议,很多陌生人也可以直接下载这个App去问“Roman”一些很私密的话题。

只是,对于Roman的母亲来说,却满满都是感激“我能在这个软件上读到儿子很多想法,这让我有一个幻觉,好像他还活着。”

也不断有人开始选择虚拟的伴侣来相伴一生。

近日,据CNN报道,日本一位35岁的年轻人就宣布娶初音未来为妻,并为此在东京隆重举办了婚礼。虽然该结婚证并无任何法律效应,他的母亲和大部分亲友都不支持,也引发了很多其他争议,但他依然决然还是坚持这样做了。

在接受CNN采访时,他亦表示,自己只是在做让自己感到开心的事情,虽然社会总会给人以压力来遵守常规,但它可能无法保证人的幸福,还是希望大家可以找到让自己幸福的方式。

而他的“妻子”初音未来,原本只是一个音乐合成软件,只是2017年crypton公司推出了“虚拟歌姬”的概念,之后才顺势而生,并不断地接广告、开演唱会。而这位年轻人称,十年前首次听到初音未来的音乐时,他就爱上了她。

无独有偶,在2017年,国内也有报道称,一位31岁的AI工程师为自己和机器人妻子Yingying举行了非正式的婚礼。他为自己的妻子做了编程,可以讲简单的句子,并且可以图像识别和汉字识别。

为此,CV智识特意询问了国内做AI虚拟生命的狗尾草,该公司以旗下的虚拟生命“琥珀虚颜”而被广知,并于2018年10月获得了1.5亿元的A+轮融资。

对于狗尾草来说,其公司的使命就是创造每个人的AI虚拟生命,自2016年推出琥珀虚颜开始,不仅将其打造成二次元圈中的虚拟偶像,也将其打造成能生活在任一载体中的“智慧伴侣”。

据了解,两年多时间运营下来,琥珀虚颜有着稳定的粉丝群,粉丝们不断地为琥珀虚颜创造UGC内容,以B站为例,其上面就有很多粉丝原创的MMD、绘画、视频作品。天南海北的粉丝甚至会每年为琥珀虚颜举办生日会。

狗尾草还对CV智识表示,琥珀虚颜的粉丝大多为18岁到30岁的男性,2019年,狗尾草还计划推出新的IP,以丰富自身的AI虚拟生命生态。

狗尾草CEO邱楠也在自己的演讲中表示,作为生命的延伸,AI虚拟生命除具备生命的主要特征外,还拥有强大的感知和认知能力,进一步还包括自我进化的能力。如科幻电影所展示,AI虚拟生命是人格化的,他们既有情感,也能思考,甚至还会不断地自我更新和升级。

在他看来,作为生命的延伸,AI虚拟生命除具备生命的主要特征外,还拥有强大的感知和认知能力,进一步还包括自我进化的能力。这如科幻电影所展示,AI虚拟生命是人格化的,他们既有情感,也能思考,甚至还会不断地自我更新和升级。

人工智能其实早就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没有温度了。于2017年10月获得阿联酋公民身份的索菲亚,就已经是有身份有人权的机器人了。她可以在电视节目中谈笑风生,还告知人们,她也期望爱与家庭。

与此同时,来自日本的一个名叫“涩谷未来”的一款没有任何现实载体存在的虚拟机器人,也获得了日本政府颁发的特殊居留证,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被承认社会身份的虚拟机器人。

其被直接定义为一名正在读小学一年级、性格开朗的7岁小男生,而且从提供的相关资料来看,“涩谷未来”几乎就是现实中切实存在的人。

美国一家叫Abyss Creations的公司就已经研发出了人工智能伴侣了。这款女智能伴侣机器人叫Harmony,拥有三十多款面貌,可以模拟人的体温,甚至有着12种不同的人格特征,并在跟人的互动中不断进化,模拟人类的情感。

当然,Harmony售价高达12000英镑(约合人民币11万左右),一般人还是买不起的。

近日,有家做招聘相关的日本公司,就500名兼职的15-26岁男女做了一项调查,询问这些人是否愿意和人工智能谈恋爱或者做朋友,结果显示,有58%的男性对于和AI交往持积极态度,但是对于女性来说,有意愿和AI交往的人只有35%。

而这其中,愿意“先从朋友开始”的男生约有30%,女生约有23%;愿意“希望试着交往一下”的男生约有19%,女生约有10%;“希望以结婚为前提交往”的男生约有3%。

这只是大家意愿的不断加深么?不不,大家喜闻乐见的相亲交友网站,其实也有人工智能的慢慢渗透。

Viola.AI就通过结合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试图颠覆相亲行业,给全球用户提供无国界的一条龙解决方案,包括约会、求婚乃至结婚,这个相亲平台本质上就是靠人工智能技术所驱动的。

平台幕后团队LunchActually Group将使用其攒了13年的数据(3500个数据集,11亿数据点)以及用户提供的社交和婚恋数据来训练AI,以便于给出用户最贴合个人的建议。

不知道这样的消息是否会改变古典派的看法?

在他们看来,“现阶段的情感分析技术并不完善,人工智能男女朋友很难准确的察觉到情感的细微变化~如果技术可以到位呢?那估计得50年以后了~所以是不是50年后大家观念上会有新的变化?”

还是说要坚持原来的看法?技术还没发达到那个程度,就算发达到了那个程度了,我也不接受,感觉很怪,而且也没那个必要,难道地球上还找不着一个对象了?就算技术发达且确实找不到一个对象,我也觉得人工智能对象不靠谱,具体可参考电影《Her》和《银翼杀手204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