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是靠什么在毕业后拿到了第一桶金?

5个造型不一的大理石雕像:鲤鱼跃龙门、公鸡高鸣……坐落在李河君老宅门前池塘的围栏上。有村民说,“这是李家兄弟请风水大师建造的,内含玄机。”对于从广东省河源市走出的这位中国首富,李河君的口碑在老家褒贬不一。长江商报记者“五一”前来到李河君老家,经过一周时间的探访,记者发现,村民们有以他为荣的,也有对李河君在老家所作所为吐槽的,而在更多的河源市市民眼中,感觉他是一名十分陌生的同乡富豪。

长江商报记者4月28日前往李河君的老家河源市东源县,花了近一周时间探访他的发家地河源市。

河源市偏居广东东北部、东江中上游,是京九铁路入粤的第一市,素有“粤东宝地”之誉。河源是目前我国唯一一个纯客家的地级市。李河君就出生在毗邻市区的东源县仙塘镇观塘村。观塘村坐落于一片谷底,被周边的青山环抱,东江从村东流过。

一下村口的坡道,右边是正在扩建的观塘小学,左边是李河君堂哥李南雄的气派别墅区,围墙高耸铁门紧闭。继续往前走,再下一道长长的坡,路右侧便是李河君灰砖青瓦的老屋。李氏老宅门前一棵龙眼树郁郁葱葱,旁边是一片两百多平方米的池塘。

村民们热情地介绍,“李河君小时候住在老屋的右边房,堂哥李南雄住在左边。”直到李河君发家后,他的父母和两兄弟便迁居河源市。

村民们聊起李河君的发家之路头头是道。1984年李河君从河源中学毕业,考上了北方交通大学,成为那时观塘村一带的名人。1991年博士毕业下海在北京中关村倒卖电子产品挖了第一桶金后,于1994年出资1000多万元收购了东江上一座装机容量为1500千瓦的小水电站。

从此,李河君迈上了巨富的康庄大道。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公开资料得知:在汉能进入光伏产业之前,李河君在东源县投资的两座水电站并网发电,分别是2002年4月30日落成的装机容量30000千瓦的木京水电站;2010年12月31日落成的装机容量20000千瓦的黄田水电站。有观塘村人称,李河君的哥哥李国祥、弟弟李伟军各自掌管黄田水电站和木京水电站。

5月1日,村民谢民(化名)对长江商报记者说,李河君发达后,每年都会乘坐私人飞机“汉能号”回观塘村,并给村里的老人派利是。2014年他给母亲做七十大寿,光烟花就放了几个钟头,场面隆重气派。其他村小组的人都跑来围观,白天还请人到篮球场上表演节目。

5月1日下午,村里的不少小朋友在篮球场向长江商报记者回忆那时的情景,依旧兴致勃勃。四年级的小学生小彭至今后悔没看完整烟花表演,因为第二天考试被妈妈赶回去睡觉。说起李河君,小朋友们都是一脸神往的羡慕表情,“他是我们村出的最有钱的人!”小彭说。

李河君兄弟们开挖的的池塘

小朋友们玩耍的篮球场和旁边的健身器材,都是李河君捐建的。挨着的池塘也是由李河君兄弟们开挖的,池塘东边紧凑地摆了一排15个造型不一的大理石雕像:老鹰喂食、鲤鱼跳龙门、公鸡高鸣,最高的是一对起舞的天鹅。别小瞧了池塘、龙眼树和雕塑的整体布局,有村民说,“这是李家兄弟特别请风水大师建造的,内含玄机。”

观塘小学门口的简介说明:2001年外出乡贤李河君出资50万人民币重建母校,学校占地面积增至3000平方米。从去年开始动工开建的观塘小学教学综合楼,建成后可容纳16个班级720名学生。

李河君的暴富,令李家在观塘村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该村一村小组的王君(化名)说话直截了当,有点愠怒又有点无奈:“李河君的爸爸几乎是观塘村委会的话事人,上一届村主任是李河君的堂弟,本届也是他李家的人。人家财大气粗!”这种说法得到村里一些阿叔的附和:70多岁的李父在村里特有话语权。王君5月1日下午说,李河君暴富后实际上对观塘村委会其他村小组的帮助并不大。

鲜为人知的是,李河君的口碑在东源县老家褒贬不一。《时代周报》2015年1月29日曾报道,黄田水电站蓄水淹没了黄田镇乌坭村和清溪村的多处房屋、农田,清溪村的曾宪明、曾国常、曾瑞明和曾国文等村民至今都没得到黄田水电站任何赔偿,投诉无门。另外,乌坭村曾国安的桂山酒厂被水覆盖,在2013年2月4日与黄田水电站签署补偿协议书后,对方赔付了100万元,至今还有330万元款项未到位。曾国安对被淹的酒厂旧址,无力吐槽。

河源汉能员工不到千人?

在东源县成功投资了两座水电站后,李河君几年后迈出河源市,开始在广东、青海、浙江、广西等多地收购或新建小水电站。其中,汉能集团的前身华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历经和国家发改委、五大发电国企集团博弈并妥协,于2005年12月16日开建金沙江上的第一座民营水电站—金安桥水电站。

在开发水电站中积累了雄厚资本,低调隐秘的李河君2009年高调跨界光伏产业,时至今日在全国建立了9大产业基地。不同于国内其他的光伏企业选择晶硅技术,机械工程系出身的他选择了技术难度更大的太阳能薄膜技术。

李河君投资的首家光伏企业“河源汉能”,依旧坐落在他致富之地—河源市,这是他落子光伏产业的第一步棋。2009年7月与河源市政府签订协议投资建设,2011年11月正式投产。资料显示,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能为1000兆瓦。

在媒体近日质疑汉能集团之后,4月30日长江商报记者赶到河源汉能走访。记者在厂区看到,河源汉能占地500亩,面积在高新区几乎独占鳌头。公司内矗立着多栋庞大的厂房,厂房内机器轰鸣车辆进出频繁。身着Apollo和Hanergy双重LOGO工作服的子公司员工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我们是过来送配件的,对河源汉能生产状况不了解。”身着“中国武装”制服的保安则对记者说,“工厂照常生产,没有受到影响。”

有接近公司的知情人披露,“其实仅有两栋厂房正常生产,其他的厂房工人进出少。”

一名河源汉能工人说,员工的平均月薪为3000多元,如果每天加班会上4000元。这档薪水,在河源市并不高。

在离厂房三百米外的村庄,村民李强(化名)对河源汉能的生产能力嗤之以鼻,“奠基仪式时,李河君宣布将有近两万工人做事,我们村都以为靠上了大财主,开店面或出租房屋赚一笔。哪知道,几年过去员工还不到1000人。”

河源汉能的生产有波动吗?长江商报记者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应。

就在长江商报记者探访河源汉能的前一晚,记者采访了同样从事光伏产品的正泰集团一名郭姓管理层,对方并不看好汉能集团的光伏产业,“薄膜电池的生产成本太高,大规模商业化的应用条件不具备!”

摘除耀眼夺目的首富财富光环,李河君热衷畅谈社会责任和国家情结。曾豪言:“汉能没有什么不可能!”而今,他的社会职务光彩熠熠,包括: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全国青联委员、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等。

多年来,李河君游离在公众的视线之外,“闷声发大财”,极少接受传媒的采访。即使河源的党报《河源日报》都很难采访到他。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到,200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经时任河源市委书记梁伟发牵线搭桥,《河源日报》才得以专访李河君,于当年6月份刊发了一篇宣传报道。

《河源日报》工作人员周焕4月28日晚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汉能集团和河源市各媒体的关系较为冷淡,联系不多。“甚至我们报社没有跟进采访汉能集团的经济记者。”因此,河源市民几乎很少从本地媒体看见李河君,感觉他是一名十分陌生的河源富豪,转而八卦他的夫人武媁颇有家庭背景,助夫发财。

汉能集团和河源市媒体的关系冷淡,和广东省一级的媒体关系同样淡漠。

2014年5月5日发布的“2014《新财富》500富人榜”,李河君以870亿元的财富登顶。忽然从9月起,向来不显山露水的他一反常态,连续接受新华社、中新社、新京报、经济观察报、财经面对面等十余家媒体专访,特别是11月份曝光率特高。不仅如此,他还接受了《纽约时报》专访,在国际金融媒体《金融时报》上发表署名文章。

在不远的日子,河源市民可以瞧清楚本地制造的中国首富之“面孔”吗?目前,这都是暧昧含糊的未知数……

面对汉能集团谜一样的举世蓝图,当下有多少人理解李河君?

马云讲述艰难的创业之路

  12岁时,我对学习英语产生了兴趣。每天早上,不管刮风下雨,我都要骑车40分钟,到杭州西湖旁的一个小旅馆去学英语,这一学就是8年。那时,中国已经逐渐对外开放,许多外国游人到杭州旅游观光。我经常为他们充当免费导游,带他们四处浏览的同时练习英语,这8年的学习深深改变了我。外国游客带给我的知识和从老师、书本学到的很不一样,我开始比大多数人更具全球化的视野。

  另一件使我发生根本改变的事发生在1979年。我遇到了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家庭,这家有两个小孩,我们一起玩了三天,后来变成了笔友。1985年,他们邀请我暑假到澳大利亚去,我于是7月份去了那里,住了31天。在我出国之前,我以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富裕、最幸福的国家。当我到了澳大利亚,我才发现,我以前的想法并不正确。

  我高考考了三次,才被当时杭州最差的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录取。在大学里,我有幸当上了学生会主席,后来还成为杭州大学生联合会主席。但那时,我的未来基本上被圈定在了中学英语老师。毕业时,我成为500多名毕业生中唯一一位在大学教书的教师。我的工资是每月人民币100~120元,相当于12~15美元。

  在5年的教书生涯中,我一直梦想着到公司工作,比如饭店或者其它什么地方。我就是想做点儿什么。1992年,商业环境开始改善,我应聘了许多工作,但没有人要我。我曾经应聘过肯德基总经理秘书职位,但被拒绝了。

  接着在1995年,我作为一个贸易代表团的翻译前往西雅图。一个朋友在那儿首次向我展示了互联网。我们在雅虎上搜索“啤酒”这个单词,但却没有搜索到任何关于中国的资料,我们决定创建一个网站,并注册了“中国黄页”这个名称。马云的创业之路。

  我借了2000美元,创建了这个公司,当时我对个人电脑和电子邮件一窍不通,我甚至没接触过键盘。这也是我为什么说自己是“盲人骑瞎马”。我们与中国电信竞争了大约一年,中国电信的总经理表示愿意出资rencai.com/

【马云讲述艰难的创业之路】相关文章:

1、圈子。一个好的圈子,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你可以通过一个优质的圈子,获取到普通人可能一辈子都很难获取的信息。当然混进好的圈子,你需要做的是,强大自己,让别人能够利用你去做一些事。

2、专长别看富人,变富之后,好像什么都会,什么行业都涉及都干。告诉你,在他们变富之前,也就是很穷的时候,其实会的也不多。真正让他们变富的,90%都是靠着一个专长。也就是自己最擅长的技能,通过这个技能慢慢积累自己的第一桶金。

3、专注变富之前,极其专注。专注的含义并不是一条路走到黑,而是在一个赚钱周期里,只做好一件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个周期里,比如3个月,你既想做这个项目,也想做另一个项目(两个项目都挣钱)。如果两个同时做,你的收入,可能还不如把精力都投入到其中一个相对赚钱的项目上。这个观点,是我以及身边朋友,在18年之前就验证过的。你的精力在哪,结果就在哪。一个赚钱的项目,如果你的精力在上面了,你才有可能研究到更深层的赚钱逻辑以及放大规模、利润的逻辑。精力分散了,也就代表精力不够了,能量不足比如你是50%,而同行却是100%,你也就自然触摸不到最深处,也就是这个项目顶尖人群(5%)的玩法。一个好的项目,做到极致,足矣让一个普通人在1-2年起飞。前提是专注+好的项目。

4、财商懂得合理运用自己的资产。富人为什么会变富,其核心原因就在于,他们每次获取到一笔财富后,都不会丢失。懂得合理规划每一笔钱,什么钱理财,什么钱风险投资,什么钱创业,什么钱混资源,什么钱去生产属于他们的被动收入(核心关键)等等。所以他们的财富会越积累越多。直到遇到一个可以撬动他们财富的杠杆,原地起飞。而有的普通人,也在挣钱,并且挣的也不少,但为什么没变富呢其核心原因就在于,每次获取一笔钱,大多都用于了消费,比如吃喝玩乐买衣服。再或者,稍微好一点的,节省一点的,把钱放在了银行,或者余额宝,其他什么消费,什么投资也不做。两种方式都不可能成为富人。财商也是决定能不能变成富人的核心因素。有一个点,要和大家普及下,就是从0到100万是最慢的,最难的,从100万到1000万却是非常轻松的。这个逻辑我用最简单的话语告诉大家,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大家应该都看过吧。泰坦尼克号里,最后逃生的部分。头等舱的人存活率高达70%,三等舱只有30%。头等舱的人是先行的,三等舱的人是最后走,前面走的救生船,原本可以坐40人,结果一半人都没坐满。导致二、三等舱的人,很多都没上船,最后淹死在大海中。为什么会造成这样一种局面?核心原因:底层社会,太过于拥挤了。所以0到100万这个阶段,竞争是非常激烈的,突破到了100万以后这个阶段,竞争就非常小了。如果你目前确实是生活在底层社会,想突破。告诉你一个技巧,和身边的人逆向来比如他们消费买衣服,你不买比如他们吃喝,你不吃喝他们固定存钱,你理财他们喜欢无效社交,你不参与,等等等等,有太多。慢慢的,你就会发现,你开始脱离底层社会了,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成功的道路,其实并不拥挤,只是你目前所处的阶段太过于拥挤罢了。

5、情商我最近见了2个年收入过十亿的老板(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他们会见你?因为他们图我的专长,也就是新媒体,我比他们专业,所以能混到一个圈子,回顾第一点)通过接触后,我发现年收入越高的人,越容易相处,不是那么高高在上。反而是那种有点小钱,德不配位的,会鄙视身边的人。相处2个小时,真的恨不得混成哥们,给我的感觉,几乎等同于我身边深交10年的兄弟给我的那种感觉一样,很暖心。总的来说,就是情商高。6、懂的拒绝富人有一个特点,是普通人很难学到并且做到的,就是断舍离。他们懂得拒绝一切影响他们的事情,而普通人有时候怕得罪人,而选择自己默默承受许多痛苦,从而影响自己。其实拒绝并非会得罪人,只要你态度好,让别人感觉到舒服就行。适当的狠下心,适当的去拒绝,会促使你变得更好~7、耐力强,不轻言放弃任何一件挣钱的事情,其实都是一场马拉松。成为富人这条路也是一样。你跑的越快,其实并不代表你就赢了,你只是暂时的领先罢了。只有你坚持下去,跑完正常马拉松,才算赢,所以拼的就是耐力。因此,你必须学会坚持,当然傻子一般的坚持很多人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你必须去寻找一个你能坚持下去的方式。8、做事善始善终一件事开始了,就一定会给自己一个交代。如果是一伙人开始了,同样会给一伙人一个交代。好好的开始,好好的结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角重生第一桶金靠卖年画小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