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是什么考试创始人?

,字世龙,羯(读 jie)族,上党武乡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榆社,羯族,是塞外的胡人,被匈奴打败后,成为俘虏,带入中原,形成的种族,羯族有点类似西域胡人,高鼻子、深眼睛,满脸胡子,西晋之后的羯族人,属于没有完全开化的匈奴奴隶部落。

最神奇的是,羯族信奉的宗教,叫拜火教,还记得《倚天屠龙记》里,明教的波斯总坛吗,说的就是这个宗教,拜火教前期叫琐罗亚斯德教,是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影响力最大的宗教。

大多数人将琐罗亚斯德,视为拜火教的创始人,大约在公元前6-7世纪,米底人和波斯人都已经开始信仰拜火教,随后影响整个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后,拜火教更多的开始向,波斯以外的地方传播。

直到公元2世纪,在拜火教中,出现了,一位很重要的人物,叫摩尼,他融合了佛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思想,改革拜火教,成为摩尼教,在中原,她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明教。

石勒的爷爷叫石耶,父亲石周曷朱,都是部落首领,早期的羯族,作为匈奴奴隶,日子过的不容易,经济来源,除了跟随匈奴,劫猎以外,只能给汉人打工,挣点零花钱。

战乱时代,最怕的就是天灾,民不聊生,当时并州闹饥荒,建威将军阎粹,说服东瀛公司马腾,抓捕胡人,买卖人口,充军饷,石勒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卖到了山东,成了一个奴隶。

奴隶的日子,就好像《为奴十二载 》里,切瓦特·埃加福特演的黑人奴隶,生活艰苦,却一直没有放弃希望,石勒的祖先放牧为生,马背上的民族,对养马自然有一套自己的经验,也就因为这个,石勒认识了牧民首领汲桑。

后来,石勒就成了汲桑的手下,石勒这个名字,也是汲桑给取的。

公元305年,河间王司马颙(读 yong)派系的名将张方,挟持晋惠帝,西迁长安,东海王司马越发布勤王令,司马腾作为响应,进攻成都王司马颖,作为后援,司马颖的部将公师藩,在山东夏津这个地方,起兵,支持司马颖。

而汲桑和石勒,带着十八人的小分队,赶着几百匹马,投靠了公师藩。

7月,公师藩攻打邺城的南阳王司马模,输了,此后,公师藩被濮阳太守苟晞,打败杀死,没了领头的,汲桑和石勒,回到老地方,决定自己单干。

想自己单干,首先需要足够的士兵,怎么才可以迅速的,聚集一支部队的士兵呢,抓壮丁?普通老百姓,需要的人数得足够多,前期,汲桑和石勒,抓的壮丁都是囚徒、死刑犯,随着规模越来越大,山贼、马匪,都来了。

公元307年,拥有足够实力的汲桑,发动起义,当然是以公师藩的名义,替司马颖报仇,进攻邺城司马腾。

打仗,那是石勒的强项,他们人高马大,骑马射箭,样样玩的,出神入化,汲桑以石勒为前锋,打败司马腾将领,冯嵩,然后,迅速占领邺城,杀死司马腾。

对于这种,游击部队,攻城略地的最大目的,就是钱,军饷,好不容易打进城,基本都是烧光、抢光、杀光,带着邺城的财富,和女人,离城。

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兖州。

兖州是东海王司马越的地盘,于是已经荣升为兖州刺史的苟晞和将军王赞,率领部队,阻击汲桑。

这个苟晞,在后面剧情中,还会出现,简单介绍一下,他是西晋为数不多的名将,河南焦作人,精通兵法,江湖上,好事的人,喜欢将苟晞,比作那个时代的,韩信、白起,曾经打败过汲桑、吕朗、刘根、公师藩、石勒等。

汲桑向兖州进军,路过乐陵,打败幽州刺史石鲜,顺手还灭了,来帮忙的乞活将军田禋,随后遭遇苟晞,苟晞和汲桑、石勒,在平原、阳平一带,大小30多战,苟晞惨胜。

本来,汲桑和石勒,收拾收拾,残兵败将,就打算投奔刘元海,也就是匈奴汉国第一人刘渊,没想到,半路遇到了冀州刺史丁绍,汲桑再次大败,此后,汲桑和石勒分别突围,汲桑逃回老家马牧,被乞活流民并州人田兰、薄盛杀死。

如果对刘渊的历史感兴趣,可以关注历史崔的“中国历史名人”微信号lishi_cui,每周更新。

而石勒,兜兜转转,绕了一圈,终于找到了组织,投靠了匈奴在中原的最高领袖,刘渊。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石勒投靠刘渊之后,得到刘渊信任的方式,就是兼并了刘渊攻伐路上,遇到的大小军阀,不仅为刘渊扫清障碍,更扩充了势力,其后上党一带的胡人首领石会、乐平乌丸部落,随着石勒,全都归降了刘渊。

这些势力,最后刘渊都交给了石勒,也就从这个时候,石勒完成了,部队的原始积累,部队有了,接下来,就是打仗,继续扩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无论你做什么,都没有“天生”这个说法,刘渊,匈奴汉国建立者,标志着五胡乱华时代的开启,他是匈奴贵族出生,爷爷、爸爸,都是匈奴首领,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下,刘渊才开始拥有,这种领导才能。

而石勒的人生轨迹,则要丰富、曲折的多,他,本来是胡人,随匈奴来到中原后,却不幸被卖去,当了奴隶,在当奴隶的日子里,认识了牧民首领汲桑,正是因为汲桑,石勒重新成了一名战士。

公司招新员工,刚开始,同一起点,慢慢的,由于学识、性格、机遇等方面的不同,也就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岗位;石勒,打仗很猛,不要命,慢慢,他就成了汲桑的前锋将军。

胡人,崇尚武力,谁强谁做老大,石勒,和汲桑分手,投靠刘渊后,彻底悟通了这个道理,就这样,依靠武力和领导力,石勒慢慢有了自己的队伍,如果只是这样,领导力,与刘渊这样的领袖,仍有巨大的差距,好消息是,石勒可以留在刘渊身边,继续学习。

公元308年,刘渊正式称帝,石勒成为辅汉将军、督山东征讨诸军事。从跟随汲桑,跳槽刘渊,混到部门经理后,石勒终于开始攻城略地,作为唯一的统帅。

1、石勒打败并州刺史刘琨的,手下黄秀,攻陷壶关;

3、石勒在三台活捉魏郡太守王粹;

4、石勒进攻赵郡,斩杀冀州西部都尉冯冲;

5、石勒在中丘斩杀乞活将军赦亭、田禋;

乞活将军,在文章里,已经出现三次了,这是一支汉人军队,战斗力强悍,公元306年,并州饥荒,百姓加上军民,在司马腾的率领下,开始四处乞食,当时全国都在打仗,正常乞讨,肯定吃不饱,于是,成了一支为了吃饭,到处打仗的军队。

6、石勒进攻钜鹿、常山,杀死守将;

7、石勒攻陷冀州,兵力一下子暴涨到十万,组建君子营,成为石勒智囊团,谋主叫张宾;

张宾是邢台南和人,他老爹叫张瑶,中山太守,八王之乱,彻底把西晋拉入战争的深渊,曾经归顺的胡人,纷纷组建军队,仗越打越多,中原更乱了,张宾这种读书人,朝不保夕,于是就投靠了石勒。

公元310年,汉赵开国皇帝,刘渊去世,四子刘聪杀了,法定继承人,大哥刘和,成为汉赵新BOSS,此后,石勒在张宾的辅助下,开始发展地盘。

打仗,是石勒的老本行,但是没什么目的性,走到哪,打到哪,张宾来了之后,开始明白,有战略这个东西,于是石勒使用张宾的计谋,杀了大将军王弥,石勒顺利成为并州刺史,督并、幽二州诸军事。

王弥,是山东莱州人,汝南太守王颀的孙子,西晋后期,天下大乱,王弥是西晋乱民的首领,佣兵数万,被政府军打败后,投降了刘渊,成为刘渊的大将军,公元311年,和刘曜、石勒联合攻陷洛阳。

在回师青州的路上,王弥到石勒那,赴鸿门宴,最后再也没有回来,在洛阳被攻陷前,名将苟晞成了石勒的俘虏,最后被杀。

此后,石勒专心经营北方,邺城成为重镇。

石勒在北方,遇到的另一位重量级对手,叫王浚,还记得打败司马颖,使刘渊回归匈奴五部,就是王浚,当时,联合鲜卑、乌桓,以及司马腾,共同攻打司马颖。

石勒依然使用张宾的计策,假投降,然后夜黑风高,齐聚部队突袭,攻陷幽州,杀死王浚。

公元318年,汉赵的第二位BOSS,刘聪也死了,太子刘粲继位,胡人的权力交接,从来都是强者为王,于是刘粲被靳准杀死,十月,刘曜(读 yao)杀死刘粲,也就在这个时候,时机成熟的石勒,开始脱离汉赵,匈奴人建立的第一个汉国,分裂。

公元319年11月,石勒自称大将军、大单于、领冀州牧,成为赵王,正式建立后赵。

成为赵王后,石勒开始大规模占领地盘:

公元321年,石勒的侄子石虎,展露头角,打败段文鸯,石勒占领整个河北;

公元323年,石虎打败曹嶷(读 yi),石勒占领整个青州;

公元324年到公元329年,刘渊曾经的两位部下,刘曜和石勒,开始长达五年的内战,最终,石勒在洛阳,生擒刘曜。

此后,在北方,石勒成为垄断企业,其他还有三个小政权,包括前凉、段部鲜卑的辽西国及慕容鲜卑的辽东国,西晋的残党,以及所有逃亡的汉人,全部集中在南方。

公元330年,石勒成为大赵天王,历经近30年的时光,石勒从一名奴隶,终于华丽转变,成为皇帝。

关注“中国历史名人”公众号:lishi_cui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虫张磊老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