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为什么过去PC时代能躺着赚钱

一个新项目多久能见钱? 一个月能赚多少? 能干多长时间?

这些咱都不知道,一切都是未知数,前期投入打水漂的可能性也很大。

但是我们得去试试,万一成了呢? 对吧,那就坐享其成了。

没成?就当修为自己积累经验。

一个项目一个修炼场,一个产品一个修炼场。

如果我们能拿出点儿修炼自我的心态去做项目,那样看到的风景是不是和别人不一样? 我们的收获是不是和别人不一样?

熬过来了,有一点积蓄的好处是什么?  测试项目不肉痛了,也能接受试错的成本了。

普及个重要的知识:一个项目赚的钱不可花尽,千万别以为到手的就全是你的,务必留30%作为下一个项目的开发和试错的成本。

以前赚的钱都是用来“过冬”的。

很多人赚了50万,"花花花,买车!结果前面的项目萎了,第二个项目也起不来了。

一是兜里没钱心态崩了,二是承担不起试错运营成本了。

忽然想起权力的游戏里面一句话:寒冬将至!

很多项目测试期,账号一砸上千,素材一找两三个月,渠道一砸上万,工具一买几千,很多人想测试,但是一看到这些成本支出就放弃了。

很多人说执行力很重要,说得没错,但钱也很重要!

有个兄弟想学竞价,发来个广告页,学费3500元,问我能不能学?

我说,你学会了有钱投吗?

我说,那你学个锤子?学个空虚寂寞冷?免费流量才是我们屌丝的神!

花钱这个东西,得一直花才有感觉,投手务必奋战在一线反复投才有感觉。

钓鱼的人为什么不爱在饭桌上聊技巧?因为没意思。

带着家伙到各大水坑钓几个月,技巧大成于心,没啥好聊的,全是没办法释放出来的东西,只能靠自己领悟。

大家都不爱背成本,也不爱承担风险,一说到要花钱、一说到有风险,大家都不想碰 。

有些项目天花板低,收入一眼就能看到头,所以咱得自己学会搞流量、设计诱饵、设计产品,而且让你的客户没办法进行比价才行。

流量一直都是大家最烦恼的事情,所以我建议各位做好下面三个事:

1、有钱的人直接去买流量。

做传统电商的,务必找到一个性价比超高的单品去烧钱、拉流量。

做知识付费的,大家选好一个有潜力爆的内容,有能力上知+的就上知+ ,有能力上豆荚的上豆荚。

做ip自媒体的,大家看到哪个大佬肯脱裤子了,就几个人凑钱一起上他。例如10个人, 一个人500元,凑5000元,直接投他头条广告。

别吝啬钱,也别管太多,现在有能力又肯脱裤子的人少。如果有,务必趁早上,不然到后面别人后悔就都没机会了。

2、没钱买流量、或者不是那么着急赚钱的,我建议写东西

原创文章能从根儿上解决流量的问题,因为这是个内容的时代。

但这玩意太难,难是因为有门槛! 门槛高的事情壁垒才高,壁垒高了把大部分人挡在门外,才有足够的利润空间。

3、不会写东西的,请发挥苦干的精神去搬砖。

怎么理解搬砖?做贩子、做倒爷、做信息差、做量变到质变。

做信息贩子、做产品贩子,不断保持挖掘,不断找平台差异化,不断换池子制造信息差,不断倒、不断卖……

务必孜孜不倦,日复一日。苦干,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自我管理之上。

这个事情最大的运营成本就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高级倒爷能赚到大钱,低级倒爷赚点辛苦钱,干着干着就成了高级倒爷了。

有没有简单一点的,不碰实体产品的倒爷? 那就来释放一个吧:

这个项目是一个曾经见过面的兄弟的项目。

其实知道这个文库项目的人很多,在这里还是简单介绍一下:

百度文库升级为墨斗鱼平台,人人可以开店上传文档,文档分vip、付费、共享三种类型,上传文档通过审核有人下载,就可以拿到分成和售卖的金额。

只能说这个兄弟是个狠人,但是能做下去的人很少。

1、很少人能熬下去,因为苦,全是执行的活儿,收益慢。

2、缺乏核心技术与核心玩法。

但这个属于长久项目,一旦开始有收益了就会一直不停,基本属于躺着收钱。

下面详细讲下项目核心技术与玩法:

此处内容已被隐藏,请输入特权码查看

本内容仅限偏门圈社群会员特权查看,入圈后可获取特权码!

2012到2017,在百度工作了五年,眼见中国互联网江湖从BAT变成了二马,

离职时任职百度贴吧产品运营经理,当时百度系最成功的内容生态产品。

1.始于糟糕的移动互联网转型

百度的陨落在2012年就初现端倪了,

彼时小米带队开启了“千元智能机”概念,中国互联网江湖迎来了一批新的用户,也迎来了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转型。

阿里把淘宝网变成了淘宝app,

腾讯把QQ变成了手机QQ,还顺带除了一个王炸微信。

而百度的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手百没有延续的辉煌,

究其本质,电商和社交关系可以从pc到手机平移,而互联网入口则不是。

百度本质是一个信息高速公路,pc时代,它是互联网的入口,可以抓取一切网页信息,让大家便捷得找到内容,

盈利模式也很简单粗暴,在高速公路上放置广告牌,或者把加油站补给站外包出去,自己做房东,躺着赚钱。

可是,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百度失去了互联网入口这个最容易赚钱的方式,用户开始分流,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独占的入口,购物去淘宝搜信息,旅行去携程马蜂窝搜信息,美食去大众点评搜信息,而且为了保证信息独占性,越来越多的公司不再把信息接口开放给百度。

百度开始意识到不能安安稳稳躺着当房东赚钱,得自己装修设计自己的店面,开门迎客了。

可不得不说,“企业基因”这件事是存在的,百度常年重技术重市场,产品运营团队话语权少主观能动性低,像贴吧这样的内容产品在百度内部也不受重视,甚至因为市盈率竭泽而渔出现了血友病吧和魏则西事件,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自己当房东太久了,开始学着开店接客做生意的时候,就是格格不入。

所谓尾大不掉,过去的时候指的是部下的势力过大,将军无法灵活调动部署,受大规模部队的集体意志所牵动。

百度是一家员工人数30000+的庞大企业,ceo的公司战略需要借由数以千计的公司中层去实施,

举个例子,百度最为人诟病的,是竞价排名,或者说,医疗类的竞价排名,即凤巢体系

可是,凤巢体系即付费广告贡献了百度绝大多数的收入,而医疗类又占据了7成以上的广告收入。

这中间牵扯到了多少人,多少利益,一句改革动了大家的既得利益,这批人真的会心甘情愿的做自我牺牲吗。

毕竟百度是李彦宏的,不是这批中层的,他们的核心利益,还是把握住自己手上的职权,并将其变现。

宏桑没接触过凤巢体系,以自己过去的待过的部门百度贴吧为例。

2016年,贴吧有一个负面事件,来得比魏则西事件还早,就是血友病吧事件。

这件事发生后,公司高层立马勒令取消医疗类健康类贴吧商业化变现的行为。

医疗类贴吧的企业吧主功能下架了,可是彼时吧主管理团队的私下授权行为,一点都没有减少。

多说一句,作为一个垂直类目的运营,在百度做事,一直很反感这个部门,为了自己的部门利益或者个人利益,丝毫不放权,沟通效率也极为低下。

尾大不掉,上面有政策,下面有对策,公司的远景固然美好,自己眼下的利益更为重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在什么电脑游戏赚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