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六中初中部是否直升高中了

广州市有哪些高中比较好?本文整理了广州高中排名,欢迎阅读。

1.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4.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

8.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

9.广州市西关培英中学

注:以上排名数据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广州市育才中学创办于1951年,是解放后党和政府在广州市创办的第一所学校。1961年易名为“华南师范学院实验学校”。1995年更名为“广州市育才中学”。2001年承办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位于越秀区风景旖旎的二沙岛)。2002年学校与原广州市第四十八中学合并,统一冠名为“广州市育才中学”,分高、初中校区。2008年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在增城创办广州市香江中学。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前身始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广州格致书院,此后数度扩建、合并、更名:1904年,书院更名为岭南学堂;1914年,又易名为岭南大学,其中学部即为岭南大学附中;1952年,岭南大学附中与中山大学附中、广东文理学院附中、华南联大附中等合并为“华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82年,随华南师范学院更名为“华南师范大学”,亦改称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TA获得超过5.2万个赞

现在六中已经没有初中部了``只有高中``
不过它再前几年开了一间分校叫珠江中学,只有初中的``算是六中本校取消初中部后在别处的初中部吧..

学风校风这些要看学生们的素质..有好有坏..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学风比其他学校好些!不过是电脑派位!也有个别坏的学生分进这个学校!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看了一下其他的回答,感觉戾气有点重。私以为这个问题下面还是少一些吐槽比较好,片面的看法难免会对局外人产生一些误导。我就以多角个度来阐述一下我的看法吧,不匿了。

自曝一下身份,我是18届六中珠江中学(六中初中部)的毕业生、21届的绿徽,到目前为止在这个学校也呆过5年时间了,对学校的方方面面和改变也有一个比较长期的认识。我也担任了天文社社长和主席团学术组组长(高一时也是外联的一员,不过后面外联被解散了),虽然这些社团和学生会的工作都干得不好,但是起码也算是有点了解。

关于其他回答提及(吐槽)的问题,我也认为大部分是确实存在的。但相信大家也都知道,部分老师的言辞虽然会影响我们对学校的印象和看法,并不能成为一个学校整体的“好坏”与否的评判标准。而且对于学校一些改革的举措,学生们难免会有所反应,适应也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是校外人士,最好还是对本问题下的所有吐槽以辩证思维来看待。我认为学校的发展也有一个类似于凯恩斯理论里的经济周期,也跟很多事物一样,虽然发展中会有波动,但整体是向好的。六中快一个世纪的发展历史也是一个波动发展的历程,我是选择相信六中会变好的(何况本身也并不太差)。

这是我针对本问题画的一个思维导图,来说明我分析本问题的几个角度(并非十分全面)

成绩方面,六中近几年虽然没有往日的辉煌,但是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可以说生源几乎决定了一切,师资和训练量虽然也决定这加工能力,但其重要性仍然比不过生源这个直接决定成绩的因素。回顾前几年六中的录取分数线和高考高优率的排名,可以说两者的排名大致相同,但是比不过少数招生规模较小的市属高中。对于出现落后于另外几个录取分数线接近的高中的原因,个人认为这主要是跟训练量有关(凭借我对前几届六中和另外那几个市属高中考试频率的了解,也咨询过一些老师)。跟师资可能也有关系,但师资跟另外几个市属中学差距不大,所以师资对六中高考高优率的影响比较难下结论。

不过从我这届(18级)开始,六中的生源情况得到了改善,这主要跟来自初中部的优质生源大幅增多有关。我们这届之前每个年级是1个黄埔班(中考成绩最高的班),但是目前来看,从我们这届开始一个年级有了2个黄埔班,初中部(六中珠江中学)留下的尖子生(特别是中考全市前100名和个别跟中考状元一个分数段的大佬)人数有了较大规模的增加。从我们这届的四校联考(二中、六中、广雅、执信)的成绩就可见一斑。以往理科里面四校前十的人数,六中大概有2个,但我们这届的到目前为止的两次联考,六中占了四校前十中的6个,四校前20的人数也有10个出头,黄埔班的平均分也是四校第一,总分平均分也位列四校第二(以往通常是四校第四)。虽然联考的成绩并不能直接说明高考的成绩,但是按照往年的情况,联考成绩的排名跟高考成绩通常相差无几。这充分说明了生源对于学校成绩的重要意义,尖子生人数更是直接关系到上清北的人数。由于六中近两年生源质量的提升,我对六中的高考成绩还是抱有乐观态度的。

关于学习风气,原本的风气应该是属于比较散漫的(我和很多同学在初中的时候认为高中管理不严)。学校也在开展一些整风(比如管控手机和抓早恋),这也是当今学校管理的大潮。举个例子,广东实验中学19年高考遭遇大滑坡,家长纷纷指责校方对手机管控的不严厉,迫使省实开始对手机进行严格的管控。我认为六中采取一些严格的措施的的出发点是合理的,当然也可能有部分举措不合理,并且存在一些落实上的问题,这些希望校方能够不断去改善吧。在这过程中招致学生们的吐槽也在所难免,我本人也没少吐槽过一些措施带来的不便,好在也算是基本适应了。

六中的环境和硬件设施算是比较不错的,校园在市区的学校里面属于比较大的,体育馆田径场篮球场图书馆都能满足需要(足球场因为是真草所以整天被我们调侃成沼泽hhh)宿舍的话,我不是住宿生所以没怎么亲身体会过,老宿舍的环境在我看来也就中规中矩的水平吧,男生宿舍人比较多,略微有些拥挤,现在新宿舍楼落成了,条件应该会有不小的改善,新宿舍楼的配套设施好像也比较完善,宿位数量可以得到满足。

文化这种东西比较难以捉摸,1937年建校到现在也快有百年历史。六中有个我一直很喜欢的东西就是校歌,六中校歌就是黄埔军校的校歌,第一次听的时候感觉特别气势磅礴,现在还是百听不腻。

伙食方面,以前六中的饭菜是真的很出名,一直是个亮点,而且我初中的时候也都觉得挺好吃的(也有可能是我小学吃得太差了),饭堂有外卖和普通窗之分,传说中的芝麻鸡就在外卖窗打,比普通窗要贵两块钱,肠粉和粉面也有专门的窗可以去打。另外还有一个地下饭堂,价格最贵,有牛扒猪扒鸡扒可以吃,也是我最喜欢去的一个饭堂。课件和晚修下课也有课间餐可以去饭堂吃(主要是鸡块虾饼薯条之类的零食,也有糯米鸡和双皮奶那些)饭菜种类很多样,基本上不愁。但是这一年来感觉饭堂的饭菜质量有所下降,没有以前这么可口,而且价格也涨了一点,应该是跟之前猪肉价格大涨有关。

六中的交通便利性我觉得可以打满分,这是我知道的离地铁站最近的一个学校了,鹭江站拐个弯走几步就到了,一墙之隔就是中山大学,公交站也很密集,初中的时候中午吃饭完还可以走到珠江边去(上个世纪六中的泳池就在珠江旁边哈哈哈),六中走读生也并不需要为上学的交通担心太多(住贼远的除外)。

校园生活方面,我对这算是比较了解的,我作为天文社社长和主席团学术组组长,也经常参与还有组织一些活动。学校和年级组织的活动不算少,能给很多人一个展示的舞台,除了校运会,各种体育竞赛每个学期也都有开展。很多社团(比如我所在的天文社)也会开展或者参与一些活动,学生会的活动就更多了,团委、主席团、社联、文体部、青协也都会有自己的活动(不过最近的一些改革导致了一些活动有所变化,也有不少不满的声音)。不过校方现在对社团活动在内的一些活动有了更严格的管理,场地什么的也没有这么容易申请了,这带来了一些不便,导致了不少的吐槽。如果社团有个比较负责的指导老师,社团还是很容易发展壮大的。例如天文社就是有地理科的老师负责,经常能请到一些校外的老师和专家来进行授课或者开讲座,出去比赛(例如参加全国天文奥赛)的时候也有指导老师带队,有时候还能让学校报销路费,也能向学校申请到一些天文望远镜之类的硬件设施。学校对于某些能带来好处的方面还是舍得砸钱的,如果社团能拿几个奖为学校争光的话,学校也会更加重视,形成良性循环,社团也就能发展地越来越好,举办的活动更加丰富,就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六中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有内地新疆高中班(简称“内高班”)的新疆生,内高班在广州只有六中、广雅和禺山中学有开设。新疆班学生也跟其他学生一起同班学习,还可以申请跟新疆班同学同宿舍,还有新疆饭堂可以吃(新疆饭堂的餐票都是抢着买的)。跟新疆班学生一起相处是一种独特的经历,我们也跟很多新疆生收货了别样的友谊,这在别的学校是体验不到的。

上面这几张是天文社开展观测活动和授课的照片
象棋世界冠军许银川来六中开展活动(还有跟棋艺社对弈)<br>先上传这么多吧,后面有时间再补充,有好的活动的图片可以私聊我放上来

对中考考生的一点提醒:

1.辩证地、理性地看待所有跟六中有关的言论(不论是吹是黑),对于其他学校的信息也是如此。有些不实的言论要谨慎辨别,要各取所需,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2.学校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不一定要选择“最好”的,务必综合自己的能力还有多方面进行考虑。比如说如果你是个不喜欢住宿只想走读的学生,那就要在好学校里面选离家相对比较近的,而不是跨越关山迢递报个“最好”的学校然后还坚持走读。 六中也有一些突出的地方,比如说信息学奥赛的成绩一直都是在全省名列前茅,不乏通过信竞降分乃至进入国家队保送进入清北(计算机专业的主要是清华)的巨佬,数竞的成绩和师资配备也不错,每年数竞也都有几个省一。物竞化竞生竞也不乏拿过省一的大佬(不过总体实力还是不能跟信竞比),何况也有很多高考裸分进入清北的。六中还有一个传统的优势项目就是科技创新(全国科技创新十佳学校),学校在这方面也是投入了不少,丘成桐奖还有科技创新大赛收获颇丰,像我个人原本打算做的一个大气科学课题就是跟学校请的中大的教授一起做,也经常能得到一些比较专业的指导。还有一些热度没这么高的竞赛(例如天文、地理、地球科学奥赛),六中每年的成绩也都在全市名列前茅(基本上仅次于两所省属中学),就读于名牌大学的优秀前辈也很多。总之,如果你在信竞或者科技创新还有天文等方面有一技之长、或者对此有浓厚兴趣,六中大概率对你比较合适。如果能签约到黄埔班、黄埔风班、新知班等重点班,师资也会有极大的保证,也不用担心同学的水平配不上你。(如果你有“名校情节”,非省属学校都配不上你的话,那还是冲击一下自己向往的顶尖学校吧,以免来到“配不上”自己的学校后悔)

3.学校固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老师的教学质量固然会影响到你的成绩,但是一个好的学校或者一个好的老师,在你自己不是特别努力的情况下,也很难让你的成绩有质的提升。如果你本身有去top2、C9或者其他985大学的实力,哪怕去到一个并不是最顶尖的高中,也几乎不用担心自己毕业会去到普通双非大学。如果你本身只有考211的实力,那你哪怕去了人大附中/华东师大二附中/衡水一中,还是没人能保证你上得了985。假如你的中考成绩是广州市前10,那你来六中也是稳上北大清华的存在,假如你的中考成绩刚刚到分数最高的一所高中的分数线,无论你去到了六中还是其他学校,也很难逆袭考上清北。

暂时就写这么多了,一句话就是,六中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但也不是完美无缺。

更一波,在2020广州一模中,六中的成绩在全市算是很不错的

理科生里面,全市前五里面六中占了两席,高分段表现优异,而且2020届的生源在目前的三个年级中应该是最差的,所以21届和22届应该还会有所进步(从目前的四校联考来看也确实如此)。


2020年广东高考理科状元就是六中的(虽然排名是被屏蔽的),膜拜巨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实验小学部能直升初中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