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重返大一学计算机,你会做什么?

前天,刘洋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如果……重返本科”【1】。可惜,由于遭遇了科学网/科学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快感/阵痛期和“院士门”余波,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不过,在这个“立项主义”风行的时段,谈点儿“理想主义”对刚刚升学的年轻人们还是有意义的,所以我决定“接招”,用一篇专门撰写的博文来回答刘洋提出的这个问题。题目非常非常的普通和寻常,就叫“如果我重返本科……”。

写下这个标题的一刻,我心里很清楚,这只是一种假设,并不会是事实。原因无他,只因时光不能倒流,倒不是说一个大学教授完全不可能“回炉”去读本科,而是因为所处的时代已经大大地改变了,即使人回到了20年前的校园,面对的人、物和事都是不同的。但是,这也并不妨碍我去做重返本科的想象和推演。下面,我就从要课程学习、科研、生活等诸方面展开想象,说说自己打算怎么做。

大学是个学习知识的场所,学习无疑是首要的任务。因此,如果我重返本科,我无疑还会像22年前那样努力学习,多做习题,勤于思考,深度钻研。记得刚刚升入大学的那个学期,我们许多同学几乎每一个下午和晚上自习时间都被用于了学习,复习、做作业、预习次日课程,还曾狂做《吉米多维奇数学习题集》,激烈地讨论力学问题。如此拼命学习的效果是显著的,那段时间通过反复思考和大量做题,使我对那几门主要基础课知识掌握得比较牢靠,以至于日后在靠研究生的时候,《普通物理》几乎没用复习。相比之下,大二、大三以后由于兴趣发生了转移,我对课程学习的态度有所松懈,深入钻研少了,做习题也不再积极,导致有些专业基础课即使在期末考了个还算不错的成绩,却没真正理解到位,以至于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至今引以为憾。

以前和现在甚至将来,都会许多学生说,感觉“大学阶段学的东西没啥用”,我想说,大学所学的知识,立竿见影能派上用场的确是不算多,除非像微积分、线性代数之类知识立刻会在力学、理论力学和量子力学等课程中几乎同步被应用以外,大多数的知识和技能似乎不会在你的“记忆半衰期”内就被广泛使用。这并不意味着“知识无用”,却可能是需要用知识的时候自己“无知”(没有知识或者不知道自己拥有所需的知识),用古话讲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怎么办?延长“记忆半衰期”是个可以采用的办法,这就需要更扎实、更牢靠地掌握那些基础知识,而这要靠在学习阶段的大量做题和深度思考,让这些知识在头脑中打下深刻的、难以磨灭的烙印。当然,“急学先用”学习模式也是一种可以采用的应急选择,它能帮你迅速解决问题,对很多应用技术类知识的学习可以采用这种模式,但必须注意,把它作为基础知识学习的常规模式可能是有害的。

以上说的这些,在20多年前的大学环境中很容易做到,因为那时的大学生活远远没有现在这样丰富(疯浮——疯狂浮躁)和精彩(竞财——竞争大、耗资多),那时宿舍-食堂-教室的“三点一线”是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常态,那时可以玩的免费游戏也只有象棋、围棋、扑克,张扬点儿的学生最多也就是到校外去打打台球、电子游戏(这些也会成瘾!)而已,文化娱乐活动也只有周末去看场电影或跳几曲舞,或者参加学生社团搞的一些活动,例如俺们系的歌迷协会曾经搞过粤语歌曲欣赏会,做法是在一个阶梯教室里拿一个N个喇叭的收录机放歌给大家听。这些课余的活动,性格内向的我当年参加得比较少,如果重回大学校园,或许能多参加一些,更主动一点儿,甚至努力去做一个组织者,好好提高一下自己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上大学的时候,学术报告曾是我的最爱,那时只要有时间一定会去听讲,现在看来,这些报告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不过当时我只是听,而从来不问,如果重回本科,我将积极参与讨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充分互动的学术交流,而不是单向的流动

在我上大学阶段,课外科技活动的种类不多,也没有像样的资金支持,我和几个同学还是在热心的老师的支持和鼓舞下早早地开始了自己的科研生涯。在这些看起来不大起眼的科研工作中,我们初尝科研的酸甜苦辣,揭开了科研之“谜”,积攒了科研经验,也让自己学过的那些很初级的科技知识得到了简单的运用,算是初步做到了“学以致用”,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中,不但取得了一点儿成就(虽算不上多辉煌),而且有了可贵的自信心。如果重回本科,我还会在大学期间早些(大三前后比较适宜)走入实验室,但会注意循序渐进,使研究课题不断深化、所用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升级

以上,就是我这样一个科教工作者对于自己重返本科的设想。

1】刘洋:本周话题:如果学者们重返本科

本文将在《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发表。

采纳数:9 获赞数:1192

福建江夏学院口才与演讲协会优秀演讲者


我会用心的去生活,带着方向和目标走完四年。首先,我会先在行囊中装入几本好书吧。一个人一生能去的地方、能体验的事物和能遇见的故事总是有限的,还好书中的世界广阔无垠。遍览世界的新奇后,世界会在你眼前变得更加宽广。

再在行囊中放入球或乐器,总有许多人,在临近毕业了才会开始抱怨虚耗了几年的光阴,要想让时间过得更有实感和温度,那么就要尝试不同的事物,重来一次的话,更要学会不错过所有可能的精彩。

玫瑰也是要有的,不论爱情来或不来,要让自己有对爱情的向往之心和仪式感,有句话说得好:“你永远不知道爱情会在何时出现,又会在何时给你惊喜”,所以,如果爱情愿意在你最好的年纪与你相遇,请不要慌张,要微笑着接受这再幸运不过的事。

再给自己带上一只好些的笔吧,不论阅读、弹奏、踢球、恋爱和大大小小的故事都可以沉淀于心底、诉诸于笔尖,从而让人内心平和清明,气质更显柔和温润。同时,努力握住笔,也是握住了自己的命运,不论未来多么变幻莫测,只要专注于笔尖,勤奋执着,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最后,再为即将一起相处四年的室友带上好酒吧!世界上许多的相遇,最后都注定了要分离,但缘分让我们在最好的年纪相聚在一起,就唯有努力珍惜、共同笑闹,并在分开时,祝福他们前程似锦!也许几千个日日夜夜不能重新来过,但青春却能在记忆深处窖成好酒,不论岁月如何冲刷,永远历久弥香!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美食领域创作者

如果重返大学,我会在节假日找份兼职,提早锻炼下工作能力,也提前熟悉下社会,让自己毕业的时候更容易找到工作。

如果可以重返大学,我会选择创业,让自己做提前接触社会,告诉自己克服艰难险阻,也要创业成功。

如果重返大学,我会多考一些证,不去天天打王者荣耀,不去沉迷游戏,无法自拔,认真一点,拿很多很多证书。

绝对不选择理科,我会义无反顾地走向文科的教室,面带微笑和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同学打个 善意的招呼,从容地坐在座位上,翻开《百年孤独》,读上几页后,深情的凝望远去的粉笔末。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如何定义大学的成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