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年没有改革开放,还有别的道路可走吗?

  • 27.你认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条件有哪些?

      答:中共的正确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 科目:中档 来源:不详 题型:改错题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170多年,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交响史诗。中华民族怀揣强国之梦,不懈追求。(17分)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封建统治者的“另一场梦”是怎样破碎的(2分)?为应对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改变“亡国灭顶”的命运,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那些努力?(4分)
    (2).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程有何特点?(3分)回顾这一探索历程,你认为每一次努力的积极影响在哪里?(至少列举两次探索的积极影响。)(4分)
    材料二 “中国梦”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2分)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取得了哪些重大胜利?(2分,写出两个事件。)

  • 科目:中等 来源:学年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九年级第一次学业水平模拟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170多年,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交响史诗。中华民族怀揣强国之梦,不懈追求。(17分)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封建统治者的“另一场梦”是怎样破碎的(2分)?为应对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改变“亡国灭顶”的命运,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那些努力?(4分)

    (2).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程有何特点?(3分)回顾这一探索历程,你认为每一次努力的积极影响在哪里?(至少列举两次探索的积极影响。)(4分)

    材料二 “中国梦”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2分)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取得了哪些重大胜利?(2分,写出两个事件。)

  • 科目:中档题 来源: 题型:材料题

    14.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170多年,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交响史诗。中华民族怀揣强国之梦,不懈追求。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封建统治者的“另一场梦”是怎样破碎的?为应对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改变“亡国灭顶”的命运,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那些努力?
    (2)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程有何特点?回顾这一探索历程,你认为每一次努力的积极影响在哪里?(至少列举两次探索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中国梦”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取得了哪些重大胜利?(写出两个事件。)

  • 科目:中档题 来源: 题型:材料题

    4.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依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代以来,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网站(1)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2)材料中中国人实践了“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是什么史实?
    材料二:历史学家张阴麟曾说过“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的……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的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斗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
    (3)材料中的“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的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斗”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马列主义,在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领导下,经过2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让中国人站起来了。改革开放以来,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太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4)哪一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标志着让中国人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5)材料中提到了“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重要会议上作出的伟大决策?改革春首先从农村吹起,为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台湾当局新领导人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发表“就职演讲”。尽管这篇讲话被其幕僚称为“已释放出最太善意”,但面对人们最为关注的是否承认“九二共识”,讲话着实令人失望,依然回避“九二共识”及其核心意涵,两岸关系的未来仍旧无法拔云见日。
    (6)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材料中提到的“九二共识”,其核心意涵是什么?
    (7)回首过去,历史发生了沧桑巨变,中国走上了一条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为加快实现富民强国和祖国统一的伟大梦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科目:困难 来源:学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①贞观王朝是李世民大帝建立起来的。李世民是唐帝国实际上的开国皇帝(他的父亲李渊只是名义上的)。在中国所有的开国皇帝中,只有李世民一人受过良好的系统教育,出身也最为高贵。他胸襟开阔,文武全才,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在当政期间创立了盖世绝伦的文治武功。

    ②中国封建社会高度集权,缺乏民主,这就使得最高领导人的素质决定着国家的命运。身为一代圣主,李世民除了具备历史上其他英明帝王共有的优点外,还有其独有的特点。

    ③作为领导人物,责任心是其必须具备的第一要素,没有或缺少责任心的领导纵使才华盖世,也一样会祸国殃民。中国的很多帝王就是因为缺少责任心,把祖辈千辛万苦打下的江山给丢掉了,结果使中华民族陷入了周而复始的循环性浩劫之中。李世民的民族责任心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坐上皇帝宝座后,并没有像中国封建社会的大多数权力人物一样自以为大功告成,可以坐下来好好放松一下,利用手中的职权尽情享受一下荣华富贵的滋味。相反,他比登基前更加勤于政事,一头埋在公务里,每天只睡很少的时间,整天在金殿上和文武大臣讨论国政、裁决案件和办理公事。

    ④和那些志得意满的权力人物不同的是:李世民大帝有浓厚的危机意识,他的眼睛看到的不是一个幅员辽阔,兵强马壮的强盛帝国;而是一个危机四伏随时可能被又一次民变推翻的新生政权。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那个刚刚瓦解的曾经强盛无比的隋帝国,不断地琢磨隋王朝灭亡的教训,不时提醒自己不要重蹈隋王朝的覆辙,小心而又勤勉地引导他的帝国 甲 , 乙 , 丙 。在李世民当政的中期,唐帝国已成了当时已知世界无与伦比的超级强国。按说这时李世民应该满足了,可他一点也没有满足的迹象,他看到的不是眼前的繁华和辉煌,而是帝国漫长而艰巨的未来之路,并为夯实未来的路基继续孜孜不倦地努力。

    ⑤中国的历代统治者拥有无穷无尽的小聪明,并以在人前耍小聪明为荣;很少有人想到诚实执政,坦白对人。结果当政者用诡计驭使部属,部属也照葫芦画瓢地用诡计蒙蔽首脑。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真正做到诚实执政的唯一一人,他在任时对臣僚敞开胸怀,不行欺诈之术;臣僚也尽忠职守,不搞欺瞒哄骗的传统官场伎俩。李世民即位之初,曾花大力气整顿吏治,下决心要在官场根治贪污受贿的不治之症。为了侦查那些暗中受贿和将来有可能受贿的烂污官吏,李世民令亲信暗中向各部官员行贿,结果还真查处了几个贪官。李世民在得意之余把他的谋略告诉一位隋朝遗臣,没想到这位大臣当场泼了他一瓢冷水:陛下平时总告诫臣民要诚信待人,可陛下自己却先行欺诈之术,上梁不正下梁歪,臣民会一样用欺诈的手段报答你。李世民认为大臣的话有很深的智慧,欣然接受了这句令普通当权者恼羞成怒的逆耳忠言。

    ⑥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兴旺强盛,除了掌舵人具有超人的素质外,还必须有足够的人才来执行舵手的意志。但并不是所有的当权人物都能够重视人才,实际情况是占半数以上的权力人物漠视甚至仇视人才。只有那些胸怀宽阔胆识过人,能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并能宽容人才无伤大局的弱点且不害怕人才超越他的出色政治家才能够任人唯才。李世民的爱才在史书上有不少的记述,最为典型的事例是对魏征的信任和重用。魏征是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的旧臣,而李世民与其兄长曾是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政治对手。魏征曾不止一次地劝说李建成先发制人杀掉李世民,按理说李世民应该对他恨入骨髓了。李世民在这场权力角逐中获胜后,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定李世民会杀掉魏征泄愤;谁也想不到李世民对魏征的最大惩罚竟然是任命他当帝国宰相,还和他结成儿女亲家。这一戏剧性结局的果实是:魏征为唐帝国的强盛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李世民执掌的贞观王朝可谓人才济济,文有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武有李靖、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敬德。一大批精英人物围绕李世民组成一个坚强高效的领导核心。

    ⑦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身上或多或少地都残留一点动物的痕迹;只要是人,无论是伟人还是平民百姓,都有人性的一面和兽性的一面。人类的兽性又称之为人性的弱点,最具危害性的表现是恣情纵欲、滥用职权和爱听好话、不纳谏言。历史上的杰出帝王在控制自身弱点方面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典范,但做得最好且始终如一的还是李世民。李世民充分意识到绝大多数的好话都是别有用心的,因此对阿谀奉迎之言格外警惕。他常常告诫身边的官员:“君主如果刚愎自用,自以为比别人聪明,他的部下一定会谄媚他。结果君主失去国家,部下也不能单独保全。各位如果对国家大事有意见,一定要直言相告,切莫报喜不报忧。”公元623年,魏征在大殿上当着文武大臣的面指责李世民的一条条过失,一点也不给李世民面子,使李世民的忍耐终于达到了极限。他当即大怒回宫,对前来迎接他的长孙皇后发狠:“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庄稼汉!”长孙皇后问庄稼汉是谁,李世民说:“当然是魏征,他总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侮辱我。”长孙皇后也是一位亘古少有的杰出女子,听了此话后立即穿上皇后官服向皇帝郑重参拜:“我听说君明则臣直,魏征所以正直,正由于我夫的英明。我要向你祝贺!”听罢此言,李世民的火气即刻烟消云散。

    ⑧贞观王朝的强盛是中国的任何一个王朝都无法比拟的。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几个强盛王朝,强盛的标志不外乎国富、民丰、物阜,以及军队强大、善于征战,但在包括社会安定、对外开放、官场清廉、商业发达等制度和文化因素在内的深层文明上作出突出建树的只有贞观王朝。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相适应,贞观王朝的国际威望也达到了顶峰,那时的唐帝国是世界各国仁人志士心目中的“阳光地带”,各国才俊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往唐帝国跑,而其首都长安则更是理所当然地成为当时世界性的大都会。
    1.下列词语中,加点部分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共戴天 披星戴月

    B.恨入骨髓 相见恨晚

    C.无与伦比 巧妙绝伦

    D.人才济济 济济一堂
    2.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章第④段中甲、乙、丙三处,语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走上繁荣 走出荆棘 走向辉煌

    B.走上繁荣 走向辉煌 走出荆棘

    C.走出荆棘 走向辉煌 走上繁荣

    D.走出荆棘 走上繁荣 走向辉煌
    3.下列不属于文中有些当权人物漠视甚至仇视人才原因的一项是(3分)

    A.他们缺乏辨识人才真伪的能力。

    B.他们不能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

    C.他们不能宽容人才那无伤大局的弱点。

    D.他们担心人才比自己强而使他们暗淡无光。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李世民之所以能成为唐帝国实际意义上的开国皇帝,是因为他受过良好的系统教育,出身高贵。

    B.李世民坐上皇帝宝座后,精神上、思想上以至行动上都没有松懈下来,他比登基前更加勤于政事了。

    C.当唐帝国已成为当时已知世界无与伦比的超级强国时,李世民出于对唐帝国长远发展的考虑,仍不敢懈怠。

    D.李世民采用高明的手段侦查那些暗中受贿和将来有可能受贿的官吏收到了奇效,再也没有官吏胆敢受贿了。

    E.李世民因魏征在大庭广众之下指责自己的过失而欲意杀掉他,长孙皇后苦苦求情后,李世民才改变了想法。
    5. 与其他英明帝王相比,李世民独有的优点有哪五点?(每点不超过10个字)(5分)

    ①李世民曾对其属下说过这样一番话:“隋炀帝杨广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感觉良好。其宰相虞世基为保全自己的富贵,便投其所好,对杨广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结果隋炀帝被杀,虞世基也难逃一死。”这番话可以证明文中以下这几句话的内容: 。(2分)

    ②请从题后括号中选择句子,进行填空(只填写句前字母)。(4分)

    “位尊更需勤忧国”与文章第③段内容有关联,“ ”与文章第④段内容有关联,“ ”与文章第⑤段内容有关联,“ ”与文章第⑥段内容有关联,“ ”与文章第⑦段内容有关联。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B.忠言逆耳利于行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科目:困难 来源:学年北京市高二下期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①贞观王朝是李世民大帝建立起来的。李世民是唐帝国实际上的开国皇帝(他的父亲李渊只是名义上的)。在中国所有的开国皇帝中,只有李世民一人受过良好的系统教育,出身也最为高贵。他胸襟开阔,文武全才,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在当政期间创立了盖世绝伦的文治武功。

    ②中国封建社会高度集权,缺乏民主,这就使得最高领导人的素质决定着国家的命运。身为一代圣主,李世民除了具备历史上其他英明帝王共有的优点外,还有其独有的特点。

    ③作为领导人物,责任心是其必须具备的第一要素,没有或缺少责任心的领导纵使才华盖世,也一样会祸国殃民。中国的很多帝王就是因为缺少责任心,把祖辈千辛万苦打下的江山给丢掉了,结果使中华民族陷入了周而复始的循环性浩劫之中。李世民的民族责任心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坐上皇帝宝座后,并没有像中国封建社会的大多数权力人物一样自以为大功告成,可以坐下来好好放松一下,利用手中的职权尽情享受一下荣华富贵的滋味。相反,他比登基前更加勤于政事,一头埋在公务里,每天只睡很少的时间,整天在金殿上和文武大臣讨论国政、裁决案件和办理公事。

    ④和那些志得意满的权力人物不同的是:李世民大帝有浓厚的危机意识,他的眼睛看到的不是一个幅员辽阔,兵强马壮的强盛帝国;而是一个危机四伏随时可能被又一次民变推翻的新生政权。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那个刚刚瓦解的曾经强盛无比的隋帝国,不断地琢磨隋王朝灭亡的教训,不时提醒自己不要重蹈隋王朝的覆辙,小心而又勤勉地引导他的帝国 。在李世民当政的中期,唐帝国已成了当时已知世界无与伦比的超级强国。按说这时李世民应该满足了,可他一点也没有满足的迹象,他看到的不是眼前的繁华和辉煌,而是帝国漫长而艰巨的未来之路,并为夯实未来的路基继续孜孜不倦地努力。

    ⑤中国的历代统治者拥有无穷无尽的小聪明,并以在人前耍小聪明为荣;很少有人想到诚实执政,坦白对人。结果当政者用诡计驭使部属,部属也照葫芦画瓢地用诡计蒙蔽首脑。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真正做到诚实执政的唯一一人,他在任时对臣僚敞开胸怀,不行欺诈之术;臣僚也尽忠职守,不搞欺瞒哄骗的传统官场伎俩。李世民即位之初,曾花大力气整顿吏治,下决心要在官场根治贪污受贿的不治之症。为了侦查那些暗中受贿和将来有可能受贿的烂污官吏,李世民令亲信暗中向各部官员行贿,结果还真查处了几个贪官。李世民在得意之余把他的谋略告诉一位隋朝遗臣,没想到这位大臣当场泼了他一瓢冷水:陛下平时总告诫臣民要诚信待人,可陛下自己却先行欺诈之术,上梁不正下梁歪,臣民会一样用欺诈的手段报答你。李世民认为大臣的话有很深的智慧,欣然接受了这句令普通当权者恼羞成怒的逆耳忠言。

    ⑥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兴旺强盛,除了掌舵人具有超人的素质外,还必须有足够的人才来执行舵手的意志。但并不是所有的当权人物都能够重视人才,实际情况是占半数以上的权力人物漠视甚至仇视人才。只有那些胸怀宽阔胆识过人,能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并能宽容人才无伤大局的弱点且不害怕人才超越他的出色政治家才能够任人唯才。李世民的爱才在史书上有不少的记述,最为典型的事例是对魏征的信任和重用。魏征是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的旧臣,而李世民与其兄长曾是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政治对手。魏征曾不止一次地劝说李建成先发制人杀掉李世民,按理说李世民应该对他恨入骨髓了。李世民在这场权力角逐中获胜后,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定李世民会杀掉魏征泄愤;谁也想不到李世民对魏征的最大惩罚竟然是任命他当帝国宰相,还和他结成儿女亲家。这一戏剧性结局的果实是:魏征为唐帝国的强盛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李世民执掌的贞观王朝可谓人才济济,文有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武有李靖、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敬德。一大批精英人物围绕李世民组成一个坚强高效的领导核心。

    ⑦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身上或多或少地都残留一点动物的痕迹;只要是人,无论是伟人还是平民百姓,都有人性的一面和兽性的一面。人类的兽性又称之为人性的弱点,最具危害性的表现是恣情纵欲、滥用职权和爱听好话、不纳谏言。历史上的杰出帝王在控制自身弱点方面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典范,但做得最好且始终如一的还是李世民。李世民充分意识到绝大多数的好话都是别有用心的,因此对阿谀奉迎之言格外警惕。他常常告诫身边的官员:“君主如果刚愎自用,自以为比别人聪明,他的部下一定会谄媚他。结果君主失去国家,部下也不能单独保全。各位如果对国家大事有意见,一定要直言相告,切莫报喜不报忧。”公元623年,魏征在大殿上当着文武大臣的面指责李世民的一条条过失,一点也不给李世民面子,使李世民的忍耐终于达到了极限。他当即大怒回宫,对前来迎接他的长孙皇后发狠:“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庄稼汉!”长孙皇后问庄稼汉是谁,李世民说:“当然是魏征,他总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侮辱我。”长孙皇后也是一位亘古少有的杰出女子,听了此话后立即穿上皇后官服向皇帝郑重参拜:“我听说君明则臣直,魏征所以正直,正由于我夫的英明。我要向你祝贺!”听罢此言,李世民的火气即刻烟消云散。

    ⑧贞观王朝的强盛是中国的任何一个王朝都无法比拟的。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几个强盛王朝,强盛的标志不外乎国富、民丰、物阜,以及军队强大、善于征战,但在包括社会安定、对外开放、官场清廉、商业发达等制度和文化因素在内的深层文明上作出突出建树的只有贞观王朝。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相适应,贞观王朝的国际威望也达到了顶峰,那时的唐帝国是世界各国仁人志士心目中的“阳光地带”,各国才俊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往唐帝国跑,而其首都长安则更是理所当然地成为当时世界性的大都会。
    1.下列词语中,加点部分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共天 披星

    B.入骨髓 相见

    C.无与比 巧妙绝

    D.人才济济 济济一堂
    2.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章第④段中甲、乙、丙三处,语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走上繁荣 走出荆棘 走向辉煌

    B.走上繁荣 走向辉煌 走出荆棘

    C.走出荆棘 走向辉煌 走上繁荣

    D.走出荆棘 走上繁荣 走向辉煌
    3. 下列不属于文中有些当权人物漠视甚至仇视人才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他们缺乏辨识人才真伪的能力。

    B.他们不能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

    C.他们不能宽容人才那无伤大局的弱点。

    D.他们担心人才比自己强而使他们暗淡无光。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李世民之所以能成为唐帝国实际意义上的开国皇帝,是因为他受过良好的系统教育,出身高贵。

    B.李世民坐上皇帝宝座后,精神上、思想上以至行动上都没有松懈下来,他比登基前更加勤于政事了。

    C.当唐帝国已成为当时已知世界无与伦比的超级强国时,李世民出于对唐帝国长远发展的考虑,仍不敢懈怠。

    D.李世民采用高明的手段侦查那些暗中受贿和将来有可能受贿的官吏收到了奇效,再也没有官吏胆敢受贿了。

    E.李世民因魏征在大庭广众之下指责自己的过失而欲意杀掉他,长孙皇后苦苦求情后,李世民才改变了想法。
    5.与其他英明帝王相比,李世民独有的优点有哪五点?(每点不超过10个字)(5分)

    ①李世民曾对其属下说过这样一番话:“隋炀帝杨广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感觉良好。其宰相虞世基为保全自己的富贵,便投其所好,对杨广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结果隋炀帝被杀,虞世基也难逃一死。”这番话可以证明文中以下这几句话的内容: 。(2分)

    ②请从题后括号中选择句子,进行填空(只填写句前字母)。(4分)

    “位尊更需勤忧国”与文章第③段内容有关联,“ ”与文章第④段内容有关联,“ ”与文章第⑤段内容有关联,“ ”与文章第⑥段内容有关联,“ ”与文章第⑦段内容有关联。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B.忠言逆耳利于行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从思想、理论上理解初心,回应困惑

从内容、实践上阐释使命,解决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又好在哪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不是社会主义?

当今社会主义的实践与理论背道而驰了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不能走向世界?

“新中国70年七个重大理论问题”

北京大学思政课特别节目第三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魅力

2019年4月,《求是》杂志第7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文章中写道:“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依然要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 陈培永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王衡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贾一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好”在哪里?

特在哪里,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而好在哪里,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这样一种转变反映了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气和信心。判断“好”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原则性标准,一个是有效性标准。其中原则性是基本前提,有效性是我们发展成就的现状。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总结实践经验,然后讲清楚到底好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解决了一个理想和现实、目标和手段的问题。另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好的解决了一国或者少国的社会主义同多国的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

改革开放还是走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吗?

这里陷入了一个误区,好像有资本、有市场就是资本主义。邓小平同志当年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所以,我们要看到的不是有没有资本,而是资本和市场为谁服务。如果它能够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话,那就不是资本主义。

把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归结于“术”的层面其实是不成立的,因为跟中国同期进行改革的国家还有很多。例如土耳其、越南、苏东等,它们都没能取得成功。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有两个秘诀:一个是我们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第二点是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已经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如何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的质疑?

首先这是一种朴素的想法,认为社会主义应该比资本主义好,但目前中国在某些方面还是比不了欧美国家的,于是就怀疑中国是不是社会主义。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有些人仅仅从生产关系的维度理解社会主义,而不是从生产力的维度去理解。如果我们给资本进入政治完全主宰权力以合法性和正当性,就不再是社会主义,应该是资本主义。而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有希望杜绝资本进入政治、操控权力的大国,这在国家的制度设计上是有保证的。

评价是否是社会主义有几条最核心的标准:第一个是不是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第二个是不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第三个是不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从这些标准来看,我们中国当然是社会主义。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如何判定?

公有归根结底是社会所有,就是说它创造的财富,大家都能够共享。无论是公有制的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如果能够推进中国社会财富的增长和共享,没必要非得区分是公有的还是民营的。

不能简单的从比例这样一个量化标准来评价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这个主体的意思就是它是龙头能够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以及最重要的领域。

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否存在冲突?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分为前30年和后40年。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是有着紧密联系但是又有着重大区别的两个时期,但本质上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探索的时期,因此是一脉相承的。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一定要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同新中国成立之后30年的实践相结合。不能把社会主义当成一个永恒的、教条式的东西,而无视中国已经变化发展了的现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会与资本主义越来越趋同?

文明是可以互鉴的,在保证自己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文明成果。资本和市场归根结底都只是手段,不影响社会主义的性质。中国没有给资本进入政治、操控权力以完全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这个恰恰说明它不是资本主义。

市场和计划都是手段和工具层次的概念。工具和手段相同,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目标与资本主义相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到最后一定还是不同的两种主义:一个是资本本位,一个是人本位、社会本位。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一个社会的本质特征可能有很多。党的领导是其中之一,社会和谐是本质属性,法治是本质要求,这些都在讲本质,但最重要的一定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了这一点,其它的都无从谈起。

理论必须要有主体的力量,必须要有领导的力量,这个理论才能够变为现实。如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成一种理论,也当成一种实践的话,都不能缺少核心的领导力量。

当前中国的贫富差距是否与社会主义背道而驰?

其实在改革开放40年中大家都有获得,只是获得感不同。共同富裕有两个对手。第一个对手是共同贫困,我们解决的很好。现在我们要解决第二个对手,就是两极分化。当前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例如精准扶贫,努力缩小贫富差距。

如果我们的社会最后走向了两极分化,那一定是偏离了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来都没有抛弃掉最困难的群体,相反,我们最牵挂的始终是最困难的群体。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我们也要让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机会,要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让他们赶上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世界的可能性在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场、原则和方法尤其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可以共享的但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模式强加给别人我们只是展现出一种可能性给那些既想实现发展又要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提供一种可能性。

科学的理论同具体的实际相结合,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所包含的内在逻辑,也是可以推广到其他国家的一种思路。但我们要避免福山在“历史终结论”中那种傲慢的态度。另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人类社会文明和中国文明碰撞的产物,应该是属于世界的。

文/东郭栽树 侠客岛

署名“宣言”的第五篇文章接踵而至。节奏之快,前所未有。

核心观点,开门见山——《改革开放天地宽》。

不要忘记,这是在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宣言”掷地有声的宣言。当美国在大谈“美国优先”、搞单边主义和贸易霸凌的时候,中国在说什么?干什么?是改革开放!是推动改革干好自己的事情,是把开放的大门变得越来越大,是把发展当做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仔细观察,把握历史前进的逻辑主动担当。怎样回击逆流,引领潮流?不是靠单边主义、不是靠霸权霸凌,而是以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天下情怀,凝合作之因,结共赢之果,解世界之困局,谋世界之大同。

这就是中国。中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有自己的务实思考,有自己的道路理论,有自己的行事逻辑,是一个自觉的、自强的、自为的国家,而不是一个依附的、盲从的、迷信的国家。历史上的中国,曾经因为封闭锁国而落后挨打,现在的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向世界开放,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为我所用的同时贡献自己的智慧为世界所用。

所以,贸易战当前,中国有果断应战的决心。

贸易战当然很难,但是必须应战。为什么应战?因为这场以贸易战作为形式的斗争,不以中国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世界上大多数希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是习惯了掌握世界霸权的超级大国主动要打的,气势汹汹打过来的。

侠客岛曾经采访过郑永年教授,他的一个观点很有洞见——(不是原话,要义如此)中国一直讲要避开两个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和“修昔底德陷阱”。可是美国不这么看,美国觉得“修昔底德陷阱”是真理,中国如果能够避开“中等收入陷阱”,中美就得一起进入“修昔底德陷阱”。与其如此,不如还是让中国自己掉进坑里,让美国一直留在身心愉悦的高岸之上吧。

——正因为美国这样想这样做,才有了中美贸易战,才有了中国不得不应战。有人说,这是关乎国运的斗争。说得没错,一个实力高于你的对手,主动挑起了对你的斗争,这样的斗争当然关乎国运。在关乎国运的斗争中,勇敢面对者胜、从容应对者胜、运筹帷幄者胜,而畏战不前者败、犹豫迟疑者败、仓惶无计者败。

所以,贸易战当前,中国有从容不迫的定心。

任何事物,都有表里。中美贸易战也一样。表是什么?目前的表,就是两个国家你来我往加征关税,在这个层面上,中国在操作上看起来是被动的,总是美国先出招,中国再反制;但是在道义上,中国又是主动的,美国是平地起风浪,中国是无风不起浪。谁是挑事者?不言自明。但不管怎么说,在表的层面上,总之是双方都会受损伤,都要用其它手段弥合过程中的伤痕,真正较量的,是国家的综合实力,也是指挥者的战略定力。重要的,是要赢得贸易战的本质,赢得贸易战的里子。

贸易战的里子是什么?是中美力量对比的态势和与此相关的国际格局变化。赢得这个里子的关键,就在于国家战略是否按照自己主动选择的道路在走。

在解读上一篇“宣言”文章的时候,侠客岛曾经引用《孙子兵法》论“形势”的话,“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让许多岛友感到心有戚戚焉。看来大家普遍认为,首要的、关键的,还是在于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走好我们自己的路。

现在,再呈上一句中国“兵圣”的金句,“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所谓“致人”,是掌握主动,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而“致于人”,是被人家掌握了主动,被人牵着鼻子走。

“改革开放天地宽”,这就是“致人”——在自己的战略节奏里,按照自己的想法,走自己的路。中国这么些年,是怎样一路走来,成为一个拥有巨大经济体量、全球最大市场、广阔发展空间和相当国际影响的国家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

所以,贸易战当前,中国有战之必胜的信心。

从1978年到2018年,中国走过波澜壮阔的40年。这40年,中国按照某些国家某些人所设计的照搬西方了吗?没有。中国在走自己的路,以坚定自信的心态,以改革开放的姿态,走出了一条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反观一些照搬西方模式的国家,戴上了“民主国家”的高帽又如何?贴上了“自由市场”的标签又如何?国家实力不是增强了而是削弱了,国际影响不是提升了而是降低了。而中国,在自己的节奏中壮大了自己,融入了世界。

中国深刻融入世界的这40年,回头看来也只是历史一瞬。但这一瞬之间发生的事情了不得,“当惊世界殊”啊。所以,有些国家有些人,接受不了中国的崛起,容忍不了中国的强大,要自我优先了,要遏制中国了。然而,公平竞争的国际赛道永远是敞开的,在全球化的大势所趋之前,一己之先、一己之私的人赢不来真正的朋友,不讲道理、破坏规则的人换不来真心的支持,强盗逻辑、霸权思维的人拿不下最终的比赛。

越是在浊浪滔天的关口,越是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越是在沧海横流的时刻,越是有持续推进改革扩大开放的英雄本色。这就是这篇“宣言”文章所宣示的道理——在中美贸易战中,中国一定会保持这样的战略定力,中国一定会在斗争中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中国也一定会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国运和未来。

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只能成为中国。一个自主的、自信的、自强的中国。

历史还将证明,中国必能成为中国。一个富强的、现代的、伟大的中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改革开放的道路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