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把我和其他同门区别对待合理吗?

很多学校录取工作已经完成,有的要求立刻双选导师,有的要求开学后再选。

因为学院有招生计划,每个导师招收的硕士生数量是固定的,大家考过去,都想找有名气有能力的导师,找资源多的实验室,找科研强的课题组,可是就那么几个名额,所以出现了双选,老师也想找成绩好、本科好、有科研经验的学生。

就像找对象,两个人互相承认了,才有后面的故事,不然就是单相思。

不少同学其实想过个好好的假期:“我真的好懒,懒得去找导师,大家就不能按照规则,在开学的时候双选再定吗

提前发邮件联系导师这事是啥时候开始有的……”

并不是所有的好导师开学前都被选光了,但是有那么个别名额肯定会在假期定下来的。

既然是双选制,不了解怎么选择。开学后会专门讲解各老师的研究方向,给你充分时间考虑和选择。

02那我先别联系老师了

那我给大家看看部分同学拟录取后的生活吧

事实就是,大部分同学会联系导师。你不联系,没准就是那些被学院随机安排的同学(也不一定是坏事,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如果给导师发了邮件,老师回复不是很明确,也没有关系啊,毕竟发邮件的目的就是“告诉老师:看看我!看看我!考虑我!考虑我!我还在!我还在!”

而且我也希望大家可以赶快联系导师,毕竟开学再投入科研,和其他看了文献、学了软件的同门比,很有可能变成第一个被老师抛弃的人。(抛弃肯定存在,一个导师带不同年级的6个硕士、4个博士,哪有那么多精力!)

选择导师前,我们先要想清楚2个问题

一是读研的目的是什么?

二是能够承受的压力有多少?

想清楚这两个问题,我们就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选择合适自己的导师。

最应当注重的是导师的人品,相信大多数导师都是好的,但就目前状况来讲,确实是有不少导师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他们利用研究生导师之便为自己谋利,这样的人绝对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导师是否真正的为人师表,需要各位仔细去考察。

从学术角度来考虑导师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推荐使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找到业内做这个领域的老师的知名度。(通常大佬们会出现在最后一个作者的位置上)

首先你要搞清楚自己的兴趣点,之后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理论方向导师的兴趣点也有可能在应用方面,有些文科导师也有更喜欢用数据定量的分析方法研究问题,能通过导师的成果推测到导师是实际的项目还是主理论研究。需要你搞清楚导师的研究方向与自己是否匹配。

老师的工作风格也需要了解。有些倒是温和、慈爱,对学生自由放养,跟着这类导师,会有时间追逐自己想做的事情发展多方面的个人爱好,可能学不到知识和见识。有些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较高,各种科研项目不停做,这类会获得更多的和老师学习的机会,收获更多知识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

要定位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是选择继续读博深造还是研究生毕业就找工作?

如果你要读博,那那毫无疑问要必须选一个导师有能力带博士,而且在学术上有一定建树如果决定硕士以后就不想读博了,那选导师的着重点就是别虚度这两年时光,真正要学点东西了。为了以后的工作做准备。

最后,应该想办法联系师兄师姐,让他们给你客观的建议,从学生角度讲,你们的思维方式和立场是相似的,更能代表真实情况。

    对话人物:储朝晖,中央教科所研究员;陶传进,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小琪,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曾经,学生们谈起导师,总用“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亦师亦友”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但今天,谈起导师,部分学生总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是老师?是老板?还是……导师,意味着什么?又将对学生承担起何种职责?
    关键词之一:距离     记者:您如何给导师下定义?目前,导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储朝晖: 关于“导师”的定义,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如果要我做定义,我就选“导引人生,师法自然”八个字做定义。
    导师要导引人生就不要解释了,为什么要说“师法自然”呢?因为任何一个专业,任何一门学问都是在追求真理,“师法自然”是追求真理的一种境界,导师要导引学生进入这个境界。师生关系实质上是在人生过程中形成的重要他人关系,每一方是对方的重要他人,导师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引导人生,追求真理,双方都走上这条路就能亦师亦友,道不同则很难亦师亦友。
    现在师生间出现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功利因素太重,教师想靠学生为自己打工,学生想依靠教师发论文、找工作、拓人脉,甚至要找到一个比别人更好的工作,不少学生不是根据教师的学问选择导师,而要看他是否有为自己谋利的空间。这都是极不正常的现象,现今却很普遍。
    陶传进:我个人理解的导师就是在学校中。通过自己的专业,带着学生沿着他们的人生发展方向继续向前走一段的人。
    学生是老师最值得亲近的人群之一,作为一个老师,能够带学生、能够获得学生的信任,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自然也就有了亲近感,自然也就要减少本来存在着的距离。但是,目前社会中普遍出现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也对师生关系构成了冲击。
    我赞成导师与学生之间亦师亦友、平等身份、相互尊重的关系。学问上,老师是权威,做人上,是平等友好的关系。这和“疏远”、“据为己有”、“商业化的交换关系”是大问题。
    赵小琪:我个人还是比较赞同“一日为师,终生为友”。我与我的研究生的关系就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我一直坚持“三个一样”的原则。即:对待学生与对待老师一样,对待学生与对待领导、同事一样,对待不同的学生一样。
    面对领导、同事和学生,我均以诚相待,保持着“三个不变”的立场,即:说话方式不变,面部表情不变,做事方式不变。我在研究生入学时就告诉学生,我既是老师,又是他们的朋友。我们无法改变那些自以为是的强势人物,但我们可以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
    我与我的博士生与硕士生之间的关系日趋亲密。在我的研究生们建立的QQ群里,我的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研究生们一直在那里与我和他们的在读的同门亲密地交流、对话,共同在人世间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营造着最为朴实、最为温暖的家园。
    关键词之二:学术     记者:读研、读博,本是研究学问。如何才能让“学术”成为承接师生关系的一个很好的纽带?
    储朝晖:现在不少人理解或所能看到的学术仅仅是学术之果,如论文、课题、项目、学位、职称、奖励等,却严重忽视了学术精神和学术过程,这是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学术声誉下降的原因所在。现在的问题是不少导师没有学术精神,也不参与学术过程;不少学生过于关注学术结果,忽视学术精神的获得,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赵小琪:我个人认为,我之所以与学生相处得较为亲密,是与我抓住了“一个中心”、采取了“三种不间断”的方法有关系的。所谓“一个中心”,就是以“学术”为中心。我自己既不想发财也不想当官,就是希望看一些自己想看的书,写一些自己想写的文章,虽然经常受外界干扰不能如愿,但我一直努力想达到这种境界。同样,我也希望我的研究生以“学术”为中心。所谓“三种不间断”,一是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指导的不间断,二是课堂内与课外指导的不间断,三是在读阶段与毕业后指导的不间断。
    我的一个在职博士生对我说:老师,你对学生做的一切,学生都明白的。不然,学生怎么毕业这么多年了还年年从大老远的地方来看你呢!
    记者:薪火相传,是学术知识、精神理念的传承。导师的责任是传承什么?
储朝晖:导师首先应有爱,他首先所要传承的也是爱。这里的爱当然首先是爱人,包括爱他的学生,并通过他的学生将这样的爱像传送接力棒那样一个个地传递出去;同时这样的爱的对象还包括更广泛的含义,比如要爱真理,它是追求真理的动力;这种爱也应包括爱物,比如对自然的爱,对社会的爱。唯有凝聚了大爱的人,才有强大的动力成就大师,如果导师不能做到这点,就缺少最基本的资格。
    第二点我认为教师要传承责任。曾有多所学校要我在其中担任导师,我的回答很干脆:“负不了责任我就不能答应。”而现在不少人根本就不负责任,也挂了一堆的“导师”之名,这是很成问题的。
    第三点才是授业解惑,您有专业才能授业,而现实中不少人根本就没有专业,也要挂上“导师”之名,有些无中生有了。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完善其他方面。
    陶传进:我们社会做人的道理很多是通过师生关系传承下来的。这正是传统意义上老师的责任,之所谓“教书育人”说的正是这一点。但要重新做到这一点也有难度,关键就在于教师自己的为人修养问题。所以,教师要追求一种高的境界。
    社会应有自己的话语体系、鉴别机制、褒抑机制。在政府的统一管理下,教师实际上就成了在现有的教育的规则要求下,能够被允许吸纳进教师队伍的人。因而,教师队伍首先发生了改变,成了纯技术性职业的代名词,失去了人本身的成分。

9月18日,科学网公号发表文章“教授被举报‘剥削学生’!帮导师干活,本分or情分?”,再次提及屡屡引发热议的研究生师生关系问题,特别是导师让学生做学业之外的杂事、做横向课题的事情,值得深入思考。

首先要反对泛道德主义的肤浅议论。什么“德不配位”、“人心不古”之类的议论,基本上是流于表面,甚至有美化古代的某种“臆想症“或”意淫症”的嫌疑。

如果说做杂事、做横向课题是“被剥削”的话,毫无疑问现在研究生受到的“剥削”明显地极大减少了。

90后研究生的现代权利意识非常强,知道维护自己的权利,与剥削行为进行抗争,最起码知道腹诽或私下议论导师。

二十多年前,我们读研究生的时候,根本没有这样的意识,完全把导师当作师傅或父母,笃信“天地君亲师”。

那时导师安排事情做,大家感到无上光荣,是高看自己一眼,根本就没有想到报酬之类。

过年过节大家要去拜望老师——当然不会空着手——时不时要同门聚会聚餐。至于现在90后看起来完全不可接受的事情,比如写了论文、写了书稿学生不能署名之类的事情,而以其他形式补偿,那时候也非常普遍。

然而,反过来那时候导师也被研究生“剥削”得很厉害,要关心学生有没有钱吃饭、论文发不发得了、有没有女友/男友、毕业找不找得到工作等学业之外的“杂事”。

如此关系中,常常存在某一方感觉自己付出得多,尤其也存在不少导师只索取而不付出的情况,最后拌嘴、吵架甚至闹翻的情况也数见不鲜。

不过那时没有网络,事情绝大多数都被封锁在当事人的小范围中。

如果再往古代追溯,就会发现今天的类似问题原因恰恰在于食古不化,而不是人心不古。

在“天地君亲师”的礼教之下,中国古代师徒制老师“剥削”学生的情况更为明显,更为严重。不管老师做了什么,学生要是反抗均被视为大逆不道。

中国古代师徒制造就的很多导师完全把学生当工具、当马仔。想一想《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再想一想古代店铺、作坊里的学徒,有什么权利,有什么报酬?对不对?

以前的搞法,与当时的文化习俗配套。时移世易,现在这些东西过时了。这一点,我作为导师体会深切。

现在的研究生接受的现代思想和教育,个人意识、自由意志都很强,而现代的导师很多思想还停留在传统观念里,对古代师徒制多少有些留恋。

面对90后的研究生,你不要太“关心”学生的事情,他们可能觉得你多管闲事。你也不要把杂事、私事让学生做,以示关系密切和重视他/她,除非你说清楚报酬,否则他们可能觉得你让他们免费劳动了。

就是学业上的事情,也得商量着跟学生说,他们有自己的主意,你有你的指导,他们可以不接受,结果如何他们自己会承受。

不少导师觉得不是自己“剥削”学生,而是学生“剥削”自己。

比如,免费帮学生修改论文,资助学生开会、出国,有时纯粹就是自费补贴学生的生活,还有怕学生毕不了业自己的论文“挂上”学生的名字。

哈哈哈,其实我有时感到自己就是被学生“剥削”的导师,经常想停招学生。

显然,这不是我的学生的问题,而是我自己的问题:我管得太多了,管得太宽了。随着研究生急速扩招,以及整个社会的教育和文化的变迁。

这一代导师从前辈那里继承的古代师徒制“残余思想”过时了,继承的师徒关系处理准则过时了,应该用新的思想和新的规矩处理当代的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

因此,如果不从制度上改变,类似的摩擦和矛盾会继续层出不穷。

窃以为,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以论文导师制代替既有的导师负责制。也就是说,取消一进校就分配导师、研究生各方面事务由导师负责的导师负责制,而代之以做学位论文时再双选导师、导师只负责学位论文的论文导师制。
论文导师制取代导师制,大家的关系简单了,就是纯粹的学位论文指导和把关的关系。其他投在谁的门下之类,什么同门聚会之类,都可以统统免了。
关系简单了,剥削不剥削的事情很多就会被“釜底抽薪”。是不是?
学位论文之外的事情,比如老师再叫学生做杂事,学生想让老师帮助发表论文,大家肯定要先说好报酬和权责。
这对于导师和学生都是某种解脱。

至于做横向课题,或者参与纵向课题,在论文导师制下,那就是一份科研工作,大家商量好报酬和权责。学生完成任务就发劳务费,没有完成就没有。

当然,学生可以任何项目也不做,就写个学位论文毕业。

不过我多次说过,研究生是一份工作,不做科研读什么研究生呢?一个学生想参与科研,得自己争取,努力表现出科研的能力,否则没有老师“拉”你进入课题组。

大家说,研究生师生关系简单化,回归到契约关系,是不是对双方都有利呢?

个人非常希望建构如此新型现代师生关系,谁也不要剥削谁。

作者 | 刘永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原标题为《人大教授:导师和研究生互相“剥削”?传统师徒制过时了!》)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研究生导师带几个学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