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素材网站叫什么名字?

关于《经验,知识,百科,个人图书馆,在线图书馆》用户点评五、

英文解说篮球比赛时的术语

英文篮球术语 这是《NBA单词表》的第二版,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词,同时补充了一些解释,对第一版中的错误进行了修改。但仍有许多词找不到完全对应的中文解释,所以只能描述它的意思。若不准确还望多多包含,若哪位高手知其中文之意,还望不吝赐教。 Achilles tendon:跟腱 Air ball:“三不沾”,投出的球什么都没碰到。按Merriam Webster给出的解释是a miss Backboard:篮板。注意:不是basketboard。 Backcourt:后场。一支球队本方的半场为后场,即这支球队所要防守的那半场。 Backdoor paly:篮球基本战术之一。当一个队员在罚球弧周围接到球时,另一个动员立刻从弱侧插入篮下,接队友的传球投篮得分。 Bank shot:擦板球,打板入筐 Baseline:底线,球场两端的边界线 Basket:篮筐。也作ring,还有一种通俗的说法是hoop。 Bench:替补队员 Block shot:盖帽(缩写:Blk.) Blocking:阻挡犯规。注意:这里用的是动词的ing形式,特指犯规的动作。 Blooper:(美俚)出洋相,NBA特别善于捕捉这种赛场内外的花絮,而且每个赛季都要推出当年的“十佳”洋相镜头。 Board:篮板球。ESPN的播音员在播报比赛结果时都爱用这个词。 Boo:(n)嘘声;(v)发出嘘声,起哄。球迷发泄不满的一种方法。 Bounce pass:击地传球 Box out:抢篮板球挡人,即抢篮板球时站在对手和篮之间,用身体挡住防守队员的动作。 Brick:(v)球打在篮筐或篮板上被崩出来。许多公牛队的球迷在客队罚球时都手执一块上写"Brick"的牌子在罚球队员的眼前不停的晃动,扰乱他的视线,以达到干扰罚球的目的。 Bury:投进(一个球),常用于短语bury a jumper Buzzer beater:比赛结束前的最后一投。buzzer是比赛用的蜂鸣器。 Captain:队长。队长是场上惟一有资格与裁判讨论规则和判罚的人。 trouble:(n)一个队员由于受到犯规次数的约束而带来的麻烦,比如说这个队员的犯规次数已接近6次,再犯一次或两次规就将被罚下场。 Free agent:自由人。合同的期满的运动员和新人都是自由人,自由人的去留不受球队约束。 Free throw:罚球(缩写:FT.) Frontcourt:前场。对手的半场为前场,即本方队员攻击的那半场。 GB:即Games Behind的缩写,落后的场次。NBA里没有积分一说,一般用落后场次表示球队之间的差距。 Give-and-go:基本战术配合之一,进攻队员将球传给另队友--give,然后向篮下切入,再接队友的回传球上篮(或扣篮)得分--go。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传切配合”。 Go:类似于咱们球迷说的“冲啊!”。当年在公牛队和湖人队的总决赛中,一个公牛队的球迷在客场看球时高喊着"Go Bulls! Take it home!",译成中文就是“冲啊公牛队!把它(总冠军)带回家!” Goaltending:干扰球。当投出的球从最高点开始下落时(到达篮筐之前),防守队员就不能再触及球了,否则就判防守方干扰球,进攻方得分。这项规则是1944年引入NBA的,目的是为了限制象George Mikan这样的巨人中锋在篮下过于“霸道”。 Green room:选秀大会上新秀与家人和朋友都集中在green room里,当听NBA的总裁David Stern念到自己的名字时,这个新秀就走到前台来,这也意味着他已经被NBA的球队选中,即将开始他的职业生涯。 Gunner:经常投篮的投手 Hand-checking:a:一种防守技术,即用手接触对方的身体来跟踪对手的位置。也作hand-check。b:防守犯规的一种。防守队员用手阻挡进攻队员的走位。防守队员不能用双臂阻挡进攻队员的移动,合法的hand-checking技术只允许用手接触对方的身体来跟踪对手的位置,但手部不允许加力阻碍对手的移动。 Hands off:手递手的传球 Hang time:滞空时间,即运动员投篮时在空中停留的时间。 High post:罚球弧的周围,香港的解说把它译成“高位” Holding:拉人犯规 Hook shot:钩手投篮,有时也直接用"hook"表示。Kareem Abdul-Jabbar的绰号叫什么来着----“天钩”--sky-hook。 Hustle:用来形容运动员打球非常卖力,非常有攻击性。曾经看过一个介绍Dikembe Jersey:运动员的背心,也作uniform。有些为球队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运动员退役时他的jersey也跟随他一起退役,他的jersey被高悬在球队主场的天花板上,以后其他运动员不能再使用这件jersey上的号码了。 Jump ball:跳球;争球 Jump shot:跳投。也作jumper。 Lane:罚球区,也作free throw Logo:标志,NBA的logo是一个正在运球的运动员,据说这是按Jerry West形象设计的,自从60年代以来NBA一直使用这一标志。team logo,队标。 Lottery:确定选秀顺序的过程。以前是通过掷硬币决定,因其不确定性所以称之为"lottery"。 Low post:三秒区内,篮筐两侧,靠近底线的那部分,香港的解说员把它译成“低位”。 Mascot:吉祥物。NBA里很多球队都有自己的吉祥物,有的还不止一个。比较著名的有Phoenix的Gorilla,Houston的Turbo等。NBA里有条规矩,吉祥物的扮演者是不允许透露身份的,为的是保持神秘感,如果哪个记者不小心看到了扮演者也不允许拍照、摄像。当需要采访他们的时候,往往是扮演者坐在那里手持吉祥物的头盔,其它装束不变,关掉大部分照明,只从他背后打一束光,让观众只能看到一个轮廓。 Matchup:(n)攻防上各个位置的对应关系 Meniscus:半月板。膝关节中的一块软骨,也是运动员容易受伤的地方之一,我们经常会听到某个运动员因为半月板撕裂而上了伤员名单,几个月不能打球。 Move:移动。这个词在NBA里出现的频率特别高,比如,一个漂亮的移动我们说"Great move!";后转身的摆脱我们称之为"Spin move"。 MVP:Most Valuable area:进攻有理区。根据97年的新规则规定在两个篮下各画定一个以篮筐的中心为圆心,以4英尺为半径的半圆(虚线),此区域被称作进攻有理区,在进攻有理区里只有阻挡犯规而没有带球撞人(注:O'Neal修正案除外)。 Offense:进攻。形容词形式是offensive(缩写:off.),可以修饰其它名词,例如offensive rebound就是前场篮板球(进攻篮板球)。 Open shot:(n)无人看管的投篮 Outlet pass:抢到篮球板后的第一传,一般都是隔场的长传。 Out-of-bounds:出界 Over the limit:直译过来就是超过了犯规限制次数,意思是说如果任何一支球队在任何一节中犯规超过四次就将被判罚球,无论进攻方队员是否有投篮动作,并且以后他们的每一次犯规都将被判罚球。 Overtime:加时赛,时间为5分钟。 Position:位置。NBA中运动员被分为三个位置--前锋、中锋、后卫。 Power forward:大前锋,我国常称之为“二中锋”。二者略有不同,“二中锋”是基于中锋的位置,来源于“双中锋”战术,这是我们从苏联老大哥那里学来的;大前锋理论上讲还是前锋,他们是队里的篮板能手和防守中坚。 Press:紧逼(防守)。full-court press,全场紧逼;half-court man:第六人,即第一个替补上场的队员,队中重要的替补队员。 Slam dunk:重扣,特指双手持球高高跳起的使出吃奶力气的重扣:),也可以是单手的重扣,这里slam表示砰的一声,强调扣篮时发出的声音。也作Dunk。 Sneaker:运动鞋,特指那种帆布胶底的球鞋 Squad:五人组,篮球队的非正式说法。 Starting-lineup:开场阵容,开场主力 "S",Stoudamire的Mighty Mouse。 Team:夹击(注:不一定是双人夹击,可以是多人夹击) Technical foul:技术犯规。与timeout一样technical foul的打头字母也是"T",这也是裁判在判罚技术犯规时用双手组成一个大写的"T"的原因。但不同的是在请求timeout时,是由教练或球员做这个手势;而在判罚technical ball单纯指跳球、争球,而tip-off是只用在比赛开始时用跳球的方式开球。这里可以用kick-off帮助理解,kick-off是美式足球的开球方式,tip-off是篮球的开球方式都非常形象的描绘了这一动作。 Transition:由攻转守的过程 Trash talk:球员之间互相挑逗的“废话”、脏话、垃圾谈话。这个词不难理解,直接望文生义就可以。 Turnover:失误,(缩写:To.)。这个比较好理解,turnover转回去了,为什么会转回去呢?就是因为进攻队员失误,球跑对方的手里了。NBA中专门有一项数据统计叫assist/turnover,是用这个队员助攻数比上他的失误数,这项统计能准确的反映一个组织后卫是否称职。 Uniform:制服。篮球运动员的制服当然是背心和短裤了,uniform有时也特指背心。 Warmup:热身。NBA的运动员特别注意热身运动,要减少受伤热身运动员特别重要,有的甚至要队医和trainer来帮助热身,但是我发现我周围的球迷都不重视热身运动。 Weak side:弱侧。无球的一侧为弱侧。(关于强侧与弱侧的具体定义请见《联防FAQ》) Wide open:(n)开阔,无人防守。大多数情况下战术配合的目的就是给队友制造wide open,以便从容出手。

block out:把对方球员挡住,使其不易强到篮球赛,卡位
double team:用两位防守球员包夹进攻球员
eat up the clock:进攻方以运球或传球方式消耗掉比赛所剩下时间
give and go:(进攻方持球球员的)传切战术
milk the time away:进攻方以运球或传球方式消耗掉比赛所剩下时间
pick and roll:(进攻方做掩护之球员的)挡切战术
post-up play:(进攻方持球球员背对篮框)单吃对方防守球员之战术
triple team:用三位防守球员包夹进攻球员

backcourt:后卫组(包括控球后卫及得分后卫)
backup:后备(替换,支持)球员
bench:(指全体)后备(替换,支持)球员
bench player:(指个人)后备(替换,支持)球员
center中锋(又称5号位置球员)
frontline:锋线(包括大前锋,小前锋,中锋)
rookie:第二年球员,菜鸟(球员)
starter:(指个人)先发球员
swingman:摇摆人(指兼能担任得分后卫及小前锋的球员)
veteran:资深球员,老鸟(球员)

篮球中的专业术语有哪些,关键是英文的

求打篮球中的专业术语并解释什么意思?


(2)局部配合:指在局部地域2个或3个队员,通过传带球、跑位配合,突破1个或2个防守队员的方法。局部配合有二人进攻配合和三人进攻配合。 (3)一、二人局部进攻配合:比赛中经常采用的二人局部进攻配合有传切配合、掩护配合和二过一配合。 (4)三人进攻配合:一般是指在比赛中局部地域出现3名进攻队员攻击2名防守队员(三打二)的有利局面时,所采用的战术手段。 三人配合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下列几种: (1)第二空当法:一名队员跑向一个有利的空当,牵制一名防守队员,使在该地域出现空当,第二个队员迅速插向该空当与控球队员利用传切配合战胜另一防守队员。 (2)连续“二过一”。 3、比赛术语 (1)传切配合: 斜传直插配合:进攻队员作斜传,直接插到对方的身后空当接球,突破对方的防守。 直传斜插配合:进攻队员直线传球,接球队员从对方防守队员的内线空当斜线插入到他身后空当接球。要求:控球队员用运球或其他动作诱使防守者上前阻截,这就为传球创造了条件。插入的队员用突然快速起动接球。但要注意起动时间,避免越位。 (2)交叉掩护配合: 比赛中经常采用的二人局部进攻配合有传切配合、掩护配合和二过一配合。局部二人配合是整体进攻战术的基础。不论在任何一个场区,任何二名同队队员(守门员除外)都可以采用。 完成二人配合的能力强弱,直接反映球队的进攻战术的质量。而二人配合的质量与队员的技术水平及其配合的默契程度密切相关 (3)踢墙式“二过一”配合: “二过一”配合是在局部地域,两名进攻队员通过两次传球越过一名防守队员的战术手段。进攻队员带球向前逼近后向另一队员脚下传球,该队员接球后直接将球传到防守队员背后空当,接应队员快速切入接球。 (4)回传反切“二过一”配合: 进攻队员回撤迎球,防守队员紧逼,接应队员接球后再回传给,立即反身切入防守队员身后空当接球。 4、犯规术语 foul 犯规 personal foul 个人犯规

问下篮球界中的术语都是什么意思?


我从17年开始接触自媒体写作,曾先后上稿读者、人民日报、新华社、十点读书等多家自媒体平台,现在依然是各大平台的签约作者。

18年底,我注册了自己的公众号,开始在上面发表文章。自己运营的同时,我依然坚持给大号投稿,就这样,2年左右的时间,大概是今年年初,公众号粉丝突破10w,最高的时候,一天涨粉1000+

目前公众号读者12w,通过写作,我不仅实现了财富自由,还看到了更加丰富和多样的人生。

我做公众号最大的感受就是,虽然前期很难,但是只要掌握了其中的方法,把一个号做到养活自己的程度还是很容易的。

下面,我也会把我运营公众号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全文字数10000+,内容很干,没有掺杂一点水分。如果你担心以后找不到的话,也可以先收藏了再看。

为了方便阅读,我做了个目录:

公众号注册是最简单的,但是为了防止大家找不到,我这里还是简单地说一下。

在开始之前,要先准备好自己常用的邮箱账号(QQ邮箱即可)和手机号(接收验证码短信),另外,全程需使用电脑操作。

首先在搜索网站(以QQ浏览器为例)输入「微信公众平台」,认准官方网站然后点击进入。

进去后会看到如下界面,点「立即注册」选择注册公众号的类型,个人的话选「订阅号」,企业也可以选,后面会讲到。

在弹出的窗口中填写相关信息(邮箱、密码),确认好之后点击「注册」。

选择注册地「中国大陆」,这个不解释。

再次确认账号的类型,还是选「订阅号」。

接着选择账号主体,有政府、媒体、企业、其他组织、个人等不同主体。

以「个人」主体为例,选择之后会让你登记个人的相关信息,按提示一步步来就行。

信息确认无误了,会来到账号设置的页面,依次填写好名称、介绍等信息后点击「完成」,就会自动跳转到公众号后台。

至此,公众号就算是注册成功了。

公众号的名称真的太重要了好吗。

就像人名一样,取得好的话,别人一下子就能记住你。

我们生活中与人见面,常常会有叫不出人名字的情况,哎……你不是那个谁……你肯定自己认识,但就是想不起来他的名字。

名字决定了你的账号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一个好的名字拥有极高的辨识度,自带流量属性。

比如你要做一个职场领域的账号,用来分享职场干货,起的名字是xx说职场,那么别人通过搜索「职场」这个关键词就能看到你,进而才有可能去关注你。

并且,微信公众号的名称具有唯一性。

就是说一旦你注册了这个名字,在不侵犯和损害别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你对这个名字就有了一定的所有权,别人就无法再注册和使用了。

所以,起名一定要慎重,虽然说以后也可以改名,但是一般我们是不建议随意更换的。

很多人都会给自己起笔名,比如粥左罗、咪蒙、李月亮等等,可以直接用来当做公众号的名称,后期也可以发展成个人IP。

还有一个起名技巧就是根据自己公众号的,比如我的公众号的是专注于写作干货分享,所以我起的名字就是「第九节写作课」。

根据起名,可以让别人知道你这个号的大致方向,一眼看上去,就大概能知道你是干什么的,比如华哥聊股票、阿文爱旅行、宏光美食汇等等。

引用经典起名,就是引经据典,直接化用历史典故。

这样的名称不仅寓意深远,而且还有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底蕴。像什么诗词、成语、古文,都可以用来参考。

比如我关注的几个账号「桃夭」、「微雨飞燕」,就分别化用了《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和晏几道「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句子,可以看到非常美的意境。

另外,公众号的名字一定要通俗易懂,大原则就是不要有什么理解难度,不要用繁体字和生僻字,也最好不要夹杂英文,一来便于大家搜索你,二来有利于后期的传播。

像什么丁香医生、秋叶PPT、一星期一本书都是很好的例子。

头像与名称一样,也能决定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

好的头像能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让人印象深刻,基本上看一眼,以后想忘记都难。

建议不要像微信QQ一样使用那些可(sha)爱(diao)的图案和表情包当作头像,也不要随便使用网图。

第一是网图别人也能用,容易撞脸;再一个网图来源不详,后期可能会有版权风险。因此,头像最好是自己制作,能体现出个人特色和风格即可。

推荐几个制作头像的工具:

全创意类型的在线图片设计工具,拥有海量的模板素材。

可以直接通过修改文字、替换图片,调整位置、大小以及颜色,来完成自己的设计,达到想要的效果。

模板都可以直接套用,自由修改,替换图片和文字当做自己的头像,很容易上手。

多场景的商业视觉类在线设计平台,很多专业的设计师都在用的设计工具类网站。

里面有很多优质的模板和素材,可以满足图片编辑、图片设计、图片制作的各种需求,从容应对设计场景。

这是我在他们网站上随便做的(虽然有点丑哈哈),但真的是无脑操作,稍微上点心就能设计出精美的图片。

一款简单却强大的在线设计网站,提供了丰富的模板和图片等素材。

有超多的图片、插画、字体、贴纸可供选择,还能随意地排列组合,先创建空白画布,然后尽情发挥自己的创意。

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拖拉等操作,就能轻松完成图片的创建,尤其适合新手小白,不动脑子也能做出高逼格的精彩设计。

当然,如果你嫌麻烦,某宝上面花几块钱也可以进行头像定制,直接与卖家沟通,一步到位。

我们在面试的各种场合,常常会被要求做自我介绍。这能够让别人快速地了解到你。

公众号也是一样,写一个好的简介,可以告诉你的粉丝,你是干什么的。

简介没什么可讲的,根据自己的风格和自由发挥就好,记住一个大前提就是简明扼要,最好能用一句话就概括清楚。

放几个账号的简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精读:每日精读新概念,持续精进自我。

富书:陪伴3亿新中产的成长、跃迁和进化。

京博国学:最有格调的国学微刊。

第九节写作课:专注于写作干货分享。

回复包括被关注回复、关键词回复、收到消息回复。

用户在第一次关注你的公众号时,后台会自动向用户发送一条信息,这就是被关注回复。

通过被关注回复,你可以打造人设,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或者突出差异,强调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还可以推荐某篇文章,某个账号等等。

我比较提倡的,是在被关注回复中,尽量体现自己的价值。比如你能干什么,能给你的读者提供什么价值。

给大家看一下我自己的账号设置的被关注回复:

被关注回复,是每个读者都必然会看到的,曝光率甚至比每次发布的文章还要高。

每次推文,别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会点开看,而被关注回复则不然。

所以,不要轻易浪费这样的机会,费点心思写个好的回复话术,可以增强用户的粘性,非常值当。

关键词回复,就是事先设置好关键词和回复的内容。别人在发送xx关键词时,就能自动收到相对应的内容和信息。

关键词回复一般与引流配套使用,比如你逛知乎,会看到很多人在知乎的回答中放各种学习资料(写作教程、电子书之类的),然后稍加引导,在xx公众号发送xx关键词就能领取。

这个方法呢大家可以先记下来,后期引流的话能用到,自己提前设置关键词就行。

那么问题来了,类似的资料哪里来呢?

这个大部分做号的同行都会有,基本上你主动去找他们的话,他们是没有理由不给的。因为都是网盘资源,可以无限复制分享,发给你他们又不会损失什么,相反还能提升你对他的好感度,何乐不为。我这里也有很多,需要的话随时找我。

其实这类资料的成本极低,几块钱几十个G的资源。就我所了解到的,我认识的号主圈子里,除了互换的资料,大部分都是某宝上面淘的。要是实在不好意思找别人要,或者自己手动搜集又嫌麻烦的话,也可以自己去某宝了解一下。

我们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如果你去找别人聊天,等了很久却没有回复,心里一定很不是滋味吧。

同样的道理,如果有粉丝来找你,在后台发消息聊天却没有回复,不仅不礼貌,也会让别人觉得这个号很冷淡,没有人情味。

所以,一定记得要设置收到消息后的自动回复。呐,我这里就有现成的模板,直接拿去用就好了:

在的。小编神游外太空去了,正在赶回来的路上,稍后回复你的消息哦~

收到,想让我回复你可以,请我吃辣条:)

不好意思,我现在有事不在,一会儿没事也不会理你的

自定义菜单,是微信赋予公众号运营者的一项基本功能。

为了方便理解,可以想象成超市里面的货架,你可以把自己有什么干货、内容都摆在上面,方便你的粉丝查看。

既然是自定义菜单,微信在这方面给了运营者很大的权限,可以随心地自由设置。

设置好之后,就会展示在公众号的对话框,给用户提供操作选项。大概形式就是这样:

菜单栏有一级菜单和二级菜单之分,我可以把我设置菜单栏的逻辑给大家讲一下:

主要是我能给粉丝提供的资源以及福利,我搜集了很多写作和公众号运营方面的资料,都放在这个菜单栏中。 主要是以往发布的推文,新粉丝不会特意去看,所以整合好设置成菜单栏,方便阅读的同时,还能盘活历史文章。 主要放个人的联系方式,以后有读者找我、或者号主转载、金主爸爸谈合作的话能联系上我。

最后多说一句,菜单栏可以看作公众号的窗口,能提供给你和粉丝交流的机会。

因此,你的账号想运营好的话,菜单栏是一定要重视起来的。

好,如果你已经看到了这里,那么恭喜你,公众号的注册和设置你基本上已经都会了。

下面,我将会围绕着内容这一块,来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讲解,接着往下看:

,顾名思义,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

所有公众号的运营者都有一个避不开的问题就是做。有位哲学家说过,你知道自己是谁,才能知道自己要去哪,而,就是解决你是谁的问题。

说实在的,微信公众号发展到今天,将近10年的迭代升级,很多领域都已经无限趋近于饱和状态,竞争可以说非常激烈。

所以,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给自己清晰的,并且持续地输出。只有这样,才能让公众号得到更好地发展。

如果你稍微了解过自媒体就会发现,现在很多大的领域,都已经被头部账号占领了。

因此,小号想要突出重围的话,就只有明确自身,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进行差异化竞争,做好各个领域的细分市场。

在经济学上有这么一个词,叫做「差异化战略」。

它是指某个市场主体,为了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而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与竞争对手有明显区别。

打造个性化卖点,进行差异化竞争。这其实就是在做。

并且,这个思路在做公众号时同样适用。

你比如说,现在自媒体发展迅速,那些头部大号,要么赶上了时代的红利,要么积累了深厚的底蕴,你这时候想入局,可以说是非常艰难的。

而差异化战略,就是找到自己的价值特点,根据这个价值特点来确定自己的,然后在细分领域与行业大佬竞争。

那你说,会不会容易一点?

比如我运营的公众号「第九节写作课」

我给自己的,是深耕写作领域,专注于分享干货内容。包括以后的发展路径,也会往这个方向靠,而短期目标,就是运营好这个账号,做好前期的积累和沉淀。

找准自己的,涨粉可能慢一点,但却都十分精准。

而且,因为你的某一特点关注你的,留存率都特别高。你能为别人提供价值,而和标签就是很好的价值,是实现差异化竞争的有力武器。

还有,给自己清晰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更容易让读者认识你,进而认同你。

在生意场上的很多人,初次见面都会相互递名片,其目的,无非就是介绍自己。

这跟的道理是一样的,既体现自己的专业方向,又能给别人留下印象。

我们知道了的许多好处,那么,如何给自己呢?

仔细想想,你在哪些方面有所擅长,或者在什么领域有自己独特的见地。

有的人喜欢读书,就可以发表平时阅读的心得以及体会;
有的人钟情旅行,就可以分享自己旅行的经历以及见闻;
有的人偏爱美食,就可以谈论品鉴美食的经验以及感受;

这是你自己的价值,并且是由你长期的生活、你的感悟所赋予的,不仅珍贵,而且独一。

这第二点,就是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根据读者的喜好和需求来给自己,找到读者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比如,在某平台深入观察之后,你发现「职场」这个话题的受众面很广,于是立马跟进,去做这方面的内容输出。

写一些职场干货,包括如何跟同事相处,如何跟领导沟通等等。

这就是根据用户需求,坚持下去,一样能看到成绩。

在人人自媒体的时代,内容同质化往往十分严重。就是看来看去,你会发现大家写的内容,在本质上其实都差不多。

因此,给自己清晰的,会让你的读者清楚地知道,你的风格特色,和你能为他们提供的价值。

这样,别人在一想到你时,就知道你在某方面的突出特征。渐渐地形成固有认知,认可你的专业性,更是能在无形之中,帮你链接到很多资源,产生长久的增值。

到最后,你的,其实就是你的影响力。

我们在写好内容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排版。

风格统一的排版,会大大加深你在读者心目中的印象,直接决定着阅读体验。

文章清晰整洁,就会给读者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同样的内容,井然有序和杂乱无章,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绝对是不一样的。

再来,排版也能体现公众号的调性与风格。

固定的板式,可以在读者心目中形成固定的认知,加强自己账号的影响。

所以,一旦确定了某个排版之后,就不要随意更改了。

放两张图片大家来感受一下:

左图是公众号后台默认的排版样式,右图是经过我调整美化之后的排版。对比之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好,如果你也觉得右边的排版还不错,自己又不会操作的话,我把我用的格式和参数分享给你,可以先收藏好,下回直接拿去用就行:

这里的标题是指文章中的小标题,我用的文字大小是17号,然后加粗,颜色是#007aaa15号的文字,不大不小,颜色是#4c4c4c,深灰偏黑,没有默认纯黑色的饱和度高,看起来更舒服。 注释用来标注作者和来源,我用的是12号文字,颜色是#b2b2b2 就是文字之间的距离,我用的是2,这样的文字排列显得和谐一点,没有那么拥挤。

行间距,就是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我用的是1.75,看着比较清晰,行与行之间也有层次感。

两段缩进,就是文字两端到屏幕边缘的距离,我用的是16,有足够的留白空间,看上去更加自然。

好,以上呢,是一个比较通用的模板,你在编辑文章的时候,只要按照这个模板来的话,基本上是不会出错的。下面,还有我排版的一些经验:

开头最好放引导关注+星标的图片,或者自己编辑相应的话术。图片的话我这里有,需要可以自取:

结尾推荐自己往期的文章,可以给往期文章导流,俗称刷存在感。

还有就是,结尾同样要引导关注,一般是用带二维码的图片,或者插入公众号卡片。

最后,因为分享、点赞、在看的按钮都在结尾,也要委婉地提一下,可以说「记得一键三连支持下哦」

在文中多插几张图片,全是文字的话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图片可以自己制作,如果嫌麻烦,我下面也会介绍一些无版权的图片网站。

内容方面的话按照前文列出的格式就行,重点部分内容可以加粗、标红、突出显示,这样看起来会更有条理、有层次。

另外,全文要注意多用短句,不要用长且复杂的句子;多分段,我一般是写个2~3行就强制自己分段,这能够让文章的段落分明,读起来也就更加舒服。

整体的风格以自然简约为主,记住一个大原则,排版是为了更加高效地展示内容、传递信息,不用太过于花哨。

最后,再分享几个图文编辑与排版的工具:

(1)135微信编辑器

在自媒体写作的众多场景中,大部分时候都需要用到图片形式的素材。

一张精美的图片,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

那么,大家平时需要配图时,都是在哪里找的图片呢?

很多人喜欢直接在百度上搜索。

但其实,百度上面搜到的图片,大多都是有版权的。

随意使用,很可能会造成版权纠纷,越到后面只会麻烦不断。

所以,在这里给大家介绍8个免费的图片素材网站。

无版权可商用。不仅适用于自媒体工作者,更能作为桌面壁纸、PPT背景、朋友圈配图,满足绝大多数人,对于绝大多数图片应用场景的需求:

Hippopx是国外非常著名的免版权图片网站,里面有十分丰富的精美图片可供挑选。

支持标签检索和关键词找图,同时还提供中文界面的支持,可选择语言为简体中文。需要什么图片直接在上面搜索就行了,用起来非常方便。

另外,Hippopx还提供不同尺寸、不同设备的图片下载选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用途,灵活选择下载图片的尺寸。

Hippopx上的图片资源非常丰富,质量更是不用多说,用来做PPT背景、平面设计素材、自媒体配图都非常合适。

ColorHub专门提供免费无版权的高分辨率图片,拥有海量的共享图片素材,并且完全免费,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首页的布局非常简洁,却又不失大气,整体的风格也是以文艺清新、自然朴素为主,很适合崇尚简约风的人群。

ColorHub还有一大特色,除了可以根据类别和关键词搜索图片之外,还可以按图片的颜色进行查找。

每张图片下面都会显示主要色调、配色方案等信息,对于部分图片颜色敏感的人群,可以说十分友好。

Pixabay是一个免费且优质的图片素材网站,允许我们将图片做任何用途。

Pixabay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名气,会定期更新高清的图片作品,种类非常齐全,有照片、插画、矢量图等等分类,甚至还有视频、音乐这些特殊类型。

在很多设计师看来,Pixabay应该是寻找图片时的首选,不仅是因为它资源丰富、质量上乘,还有几乎百变的图片风格和形式,可以应对设计时各种刁钻的需求。

Unsplash是国外知名的高清免版权图片库,收录了超过200万张免费的图片素材。

这可能是当前最大的免费图片素材库了,

而且因为Unsplash免费开源的属性,所以有之前很多第三方的图库类软件,用的就是这里面的素材。

不过现在官方应用已经上线了,各大应用商店应该能搜索到,毕竟手机上面直接找图还是方便很多。

Unsplash网站对图片的质量要求很高,每张图片点进去都能看到具体的信息。例如拍摄该照片所用相机的品牌、型号、焦距、光圈等等,专业性很强,适合对图片有高标准和高要求的人群。

图片整体的质量和水平都非常高,随便放两张图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上面列出的几个图片网站,都是基于CCO协议的免费版权图库。

简单来说,就是无需他人授权,也可以随意使用,包括自由修改、复制、二次发布等。

不论是个人或是商业用途,都不用标示作者以及来源,更不用担心版权风险。大家赶快收藏起来吧。

知道了排版的基本操作之后,接下来,就到了公众号的运营阶段。运营最主要的,就是引流与涨粉。

你可能会说,因为自己喜欢,涨不涨粉无所谓。

但是,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文章却没几个人看,换做谁,心里都会凉一截吧。

并且,做公众号不是为爱发电,情怀也不能当饭吃。只有引流,才能让你的公众号成长起来,具备商业价值。

想要涨粉,最关键的就是持续输出优质的内容,只有优质的内容才能留住粉丝。

你可能会发现,现在很多自媒体人过于浮躁。很少认真地思考,去做真正有价值、有深度的内容输出,而是一味地追热点、蹭流量。

殊不知,这样就算短时间粉丝数量得到了增长,也很难有长久的发展。热度一过,自然就原形毕露。

沉下心来打磨自己的作品,靠优质的内容取胜,才是一切引流行为的基础和前提。

并且,只要你的文章足够好,自然也会有读者进行二次转发,无形之中,帮你链接到很多资源。

外部平台,就是指公众号之外的其他自媒体平台,包括但不限于知乎、头条、小红书、微博等等。

对于很多刚起步的号主来说,外部平台是引流最主要的途径,因此,你可以多花点心思在这些平台上。

知乎比较适合干货和故事方向的内容输出,可以多浏览相同领域的热门话题,筛选关注人数多的问题进行创作,然后在回答中稍微提一下自己的账号,这就是知乎引流的基本操作。

并且,知乎还可以将自己的账号信息留在个人主页上,只要你能够坚持创作优质的回答,就会得到源源不断的曝光机会。

头条有强大的分发机制,可以精准地将内容推送到目标读者。

所以,只要你长期坚持,进行有价值的输出,系统就会自动推荐你的文章,不怕不涨粉。

但要也要注意领域垂直,是情感类作者,还是知识分享型作者;擅长故事观点,还是逻辑输出,自己把握好,只有领域垂直了,才能吸引到精准的粉丝群体。

小红书上年轻女性用户居多,适合美妆、穿搭等门类的经验分享。

小红书的展现形式以视频和图文笔记为主,文字还在其次,最主要是能制作精美的图片,可以参考我上面提到的图片制作工具。

就目前而言,小红书引流还是比较容易的,我最近一段时间引流的主要阵地就是小红书,平均每天涨粉50个的样子,很适合新手小白。

微博上面娱乐八卦的内容比较多,适合娱乐性质的公众号引流。

可以时常关注一下热搜,看看最近有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话题。发微博的时候记得带上热搜的关键词,还能蹭一波流量。

就介绍这几个,但事实上,引流的平台远远不止这些。

只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外部平台引流的基本模式、底层逻辑都差不多,你只要摸清楚规则,在任何平台,其实都有引流的操作空间。

公众号互推,就是跟自己体量差不多的账号互相推广,以此来达到双方互利共赢的目的。

一般来讲的话,互推需要双方账号相同。

比如说,你和另外某个号主都是做美妆的,主要分享日常妆容,怎么化妆等等,那你们就可以约着互推,每次发文章的时候顺带提一下对方,或者互相开放转载,互相转发朋友圈等等。

因为粉丝群体的高度相似,不用担心伤粉,往往能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就是策划一场活动,以此来增加账号的知名度。

比如很多新店开业,都会有免费试吃、免费赠饮活动,为的就是打响名气,吸引目标顾客前来。

同样的道理,同样的操作逻辑,我之前就策划过关注免费送书的活动,就是邀请3个好友关注,就能免费领取一本书,这个投入的成本可能有点高,但是从长远来看,绝对是值得的。

线下推广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地推,也是一种活动策划的形式吧。

在线下摆个摊,来人关注的话就送个小礼品

(头绳、发夹、气球之类),成本不高,可操作性强,也是作为引流的一种手段,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即可。

转载与投稿是两种不同的引流方式,分别来说:

如果有别的小伙伴觉得你文章写得好,会主动找上门转载你的文章。

这时候你只要开放转载权限,添加白名单,就能让你的文章得到二次传播。

也就相当于间接给你的账号做了次推广,会有一定的转化效果。

投稿就是去找跟自己相同领域比较有影响力的账号,如果他们接受投稿,你就可以试着将自己的文章投过去,在他们的账号发布。

注意要提前沟通好,必须注明作者和出处,版权意识一定要有。

如果被采用的话,能够大大增加文章曝光的机会,并带来数量可观的粉丝增长。

微信生态包括微信好友、群聊、朋友圈、附近人等等,同样可以作为引流的一个发力点。

把这部分流量导入到公众号来,具体的做法就是活跃在各种微信群,然后多发朋友圈。

相信每个人的微信里面,都添加了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同学,他们看到你,感兴趣的话自然会去关注。当然如果关系好的,也可以一个一个找人关注,关系不好就不建议了,弄得双方都尴尬。

虽然效率不高,但微信生态里面的流量,确实是很多人第一批粉丝的来源。大家可以稍微重视一下。

有不少人在运营公众号的初期,总是会想尽各种办法,快速吸粉。

但我想说的是,你学习了很多涨粉引流的技巧,但最终留住读者的,还是要靠优质的内容。

运营公众号,引流只是手段,内容才是根本。只有真正有价值的输出,才能让你长久地生存下来。

所以,与其琢磨怎么引流,不如老老实实码字,靠内容吸引粉丝。

我一直相信一句话,优质的内容自带流量。

发表了3篇原创文章以后,就可以创建自己的赞赏账户,接受读者的打赏。

打赏的入口会展示在文章底部,读者看完之后,觉得你写的不错的话,可能会给予一定的支持。当然,靠读者打赏来赚钱是不用想的,更多的是认可与鼓励。

粉丝数达到500以后,就可以申请开通流量主。

流量主就是文章中间和文章底部展示的广告卡片,如果读者在读你的文章时,点击广告卡片就会产生收入,通常一个点击是0.5~2元的收入,原创文章会高一点。

同样是需要发表3篇原创文章,可以开通付费功能。

也是公众号的一种变现手段,你可以把自己的文章设置成付费图文的形式,读者需要支付一定费用才能阅读完整的文章。

如果你的文章内容足够优质的话可以试一试,但是要注意,付费文章一定要原创,不然是发不了的。

课程分销,顾名思义,就是在你的公众号发布推荐课程的文案,比如写作课程、理财课程、配音课程、python课程等等。

别人通过你的公众号下单购买课程的话,你就能按比例获得佣金收入。

当然,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模式,真的要去做,赚钱的话,还是要有一定的粉丝基础。

广告分为硬广和软广,硬广就是直接带产品,常见于电视剧、综艺的合作冠名;

软广就是通过导向性的文案,最后巧妙地提一下自己的产品。

相较于硬广来说,软广的可接受性更强,不易伤粉。

一般来讲,当你的公众号达到一定的阅读量之后,会有广告主来找你投广告,根据自己账号和不同的广告类型来报价即可。

当然也可以自己去平台上接广告,不过还是需要有一定的粉丝量才行。

相信看到这里,你已经掌握了公众号运营的许多方法,但是等到了去写作,去输出内容时,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其实,这是因为没有找好选题。

没有选题,就没有方向,写的时候就会很迷茫。

那么,如何找选题呢?给大家分享4个选题的方法:

新闻热点,通常是写作选题的第一现场。

不知道写什么,就去找实时的新闻和热点,不会错。

因为热点的关注度很高,等于是自带流量。

每次有热点出来,你会发现,总有很多自媒体账号闻风而动,第一时间抢占流量的高地。

把热点带入选题中,能够天然地吸引读者的目光,从而赋予选题讨论的价值。

所以,有什么想说的话,都可以结合具体的热点事件,找到切入点和写作角度。

任何话题,其实都是有讨论的空间的。

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所以哪怕是面对同样的话题,也会有不同的见解。

那什么是有争议的话题呢?就是无法定性,没有对错。

即将毕业,我是该工作还是该考研呢?
今年30岁,不想结婚,请问我错了吗?
在大城市发展好,还是在小城市发展好?

等等。还有很多类似的话题,受众面很广,可以引出很多不同的故事,让别人切身处地地,参与到讨论当中来。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其实更加追求多元化的文化体验。需要看到不同的观点,聆听不同的声音。

写作也无非就是传递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观点与观点之间的碰撞,才能激发出更多的可能性。

另外,针对某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一定要有主见。

切不可左右摇摆,自相矛盾。

只有壁垒分明,你的观点才是有情绪,有态度,有力量的。

自己的想法或感悟,也是可以当做选题的。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经历,讲述着或平淡,或曲折的故事。

而这其中就有很多,值得被记录和分享。

你今天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从中,又有哪些感悟,获得了哪些成长?

我知道,总有那么几个精彩的瞬间,藏在可能平淡,却绝不平凡的日子里,不该被遗忘。

仔细想想,然后在脑海里过一遍。选取几个印象深刻的片段,稍做加工,以自己的方式呈现出来。

比如看完一本书之后,你有什么心得体会;
比如解完一道题之后,你有什么经验技巧。

可以试着写出来,不仅能加深印象,而且也是对已有知识的一次巩固与梳理。

人的脑子里,几乎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

很多人视若无睹。但同样有很多人,把它视为缪斯女神。

我之前特别喜欢看生活小妙招类的短视频。

就是用各种不起眼的小物品,来方便我们的生活。

比如晾衣架可以用来做手机支架,锅底生锈用醋就能轻松去除。

从表面上看,这是物尽其用,发现新的用法。但它带给我的启发远不止这些。

任何观点,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做全新的解读。

《格言》杂志的扉页有个专栏,叫做格言新说。

有一期的题目是「行而后三思」。

而作者引用了一个概念,叫做机会成本。

机会来之不易,做什么事情都三思而行,就会丧失很多机会。

所以有的时候,需要果断,多点行动力,然后再去思考。

不得不说,也很有道理。

所以你看,只要认知足够深刻,能够阐述得合情合理,任何陈旧的事物,都可以化作全新的观点。

最后我想说,在这个万物皆媒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作为媒介和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

就如同公众号注册页面的那句,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而且直到今天,微信公众号依然是实现个人价值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

别人通过看你的公众号就能快速了解到你,知道你的价值。

比如说,曾经自媒体界的现象级账号咪蒙,创造过无数爆款文章,一度在朋友圈刷屏,成为行业中永远的神话。而她本人,更是因此成名,到现在都热度不减。

再比如粥左罗,2015年入局自媒体,2018年创立自己的公众号。立足于内容创作,并辐射图书出版、课程营销,不到3年时间,成为了百万年薪的内容副总裁。

可能我们很多人,永远无法像他们一样,但依然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公众号这个平台,去塑造和超越自己,实现个人的价值。

而我想,这也正是我,以及在屏幕前的你,想做、并且正在做的事情。

我从17年开始接触自媒体写作,曾先后上稿读者、人民日报、新华社、十点读书等多家自媒体平台,现在依然是各大平台的签约作者。

18年底,我注册了自己的公众号,开始在上面发表文章。自己运营的同时,我依然坚持给大号投稿,就这样,2年左右的时间,大概是今年年初,公众号粉丝突破10w,最高的时候,一天涨粉1000+

目前公众号读者12w,通过写作,我不仅实现了财富自由,还看到了更加丰富和多样的人生。

我做公众号最大的感受就是,虽然前期很难,但是只要掌握了其中的方法,把一个号做到养活自己的程度还是很容易的。

下面,我也会把我运营公众号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全文字数10000+,内容很干,没有掺杂一点水分。如果你担心以后找不到的话,也可以先收藏了再看。

为了方便阅读,我做了个目录:


公众号注册是最简单的,但是为了防止大家找不到,我这里还是简单地说一下。

在开始之前,要先准备好自己常用的邮箱账号(QQ邮箱即可)和手机号(接收验证码短信),另外,全程需使用电脑操作。

首先在搜索网站(以QQ浏览器为例)输入「微信公众平台」,认准官方网站然后点击进入。

进去后会看到如下界面,点「立即注册」选择注册公众号的类型,个人的话选「订阅号」,企业也可以选,后面会讲到。

在弹出的窗口中填写相关信息(邮箱、密码),确认好之后点击「注册」。

选择注册地「中国大陆」,这个不解释。

再次确认账号的类型,还是选「订阅号」。

接着选择账号主体,有政府、媒体、企业、其他组织、个人等不同主体。

以「个人」主体为例,选择之后会让你登记个人的相关信息,按提示一步步来就行。

信息确认无误了,会来到账号设置的页面,依次填写好名称、介绍等信息后点击「完成」,就会自动跳转到公众号后台。

至此,公众号就算是注册成功了。

公众号的名称真的太重要了好吗。

就像人名一样,取得好的话,别人一下子就能记住你。

我们生活中与人见面,常常会有叫不出人名字的情况,哎……你不是那个谁……你肯定自己认识,但就是想不起来他的名字。

名字决定了你的账号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一个好的名字拥有极高的辨识度,自带流量属性。

比如你要做一个职场领域的账号,用来分享职场干货,起的名字是xx说职场,那么别人通过搜索「职场」这个关键词就能看到你,进而才有可能去关注你。

并且,微信公众号的名称具有唯一性。

就是说一旦你注册了这个名字,在不侵犯和损害别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你对这个名字就有了一定的所有权,别人就无法再注册和使用了。

所以,起名一定要慎重,虽然说以后也可以改名,但是一般我们是不建议随意更换的。

很多人都会给自己起笔名,比如粥左罗、咪蒙、李月亮等等,可以直接用来当做公众号的名称,后期也可以发展成个人IP。

还有一个起名技巧就是根据自己公众号的,比如我的公众号的是专注于写作干货分享,所以我起的名字就是「第九节写作课」。

根据起名,可以让别人知道你这个号的大致方向,一眼看上去,就大概能知道你是干什么的,比如华哥聊股票、阿文爱旅行、宏光美食汇等等。

引用经典起名,就是引经据典,直接化用历史典故。

这样的名称不仅寓意深远,而且还有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底蕴。像什么诗词、成语、古文,都可以用来参考。

比如我关注的几个账号「桃夭」、「微雨飞燕」,就分别化用了《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和晏几道「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句子,可以看到非常美的意境。

另外,公众号的名字一定要通俗易懂,大原则就是不要有什么理解难度,不要用繁体字和生僻字,也最好不要夹杂英文,一来便于大家搜索你,二来有利于后期的传播。

像什么丁香医生、秋叶PPT、一星期一本书都是很好的例子。

头像与名称一样,也能决定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

好的头像能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让人印象深刻,基本上看一眼,以后想忘记都难。

建议不要像微信QQ一样使用那些可(sha)爱(diao)的图案和表情包当作头像,也不要随便使用网图。

第一是网图别人也能用,容易撞脸;再一个网图来源不详,后期可能会有版权风险。因此,头像最好是自己制作,能体现出个人特色和风格即可。

推荐几个制作头像的工具:

全创意类型的在线图片设计工具,拥有海量的模板素材。

可以直接通过修改文字、替换图片,调整位置、大小以及颜色,来完成自己的设计,达到想要的效果。

模板都可以直接套用,自由修改,替换图片和文字当做自己的头像,很容易上手。

多场景的商业视觉类在线设计平台,很多专业的设计师都在用的设计工具类网站。

里面有很多优质的模板和素材,可以满足图片编辑、图片设计、图片制作的各种需求,从容应对设计场景。

这是我在他们网站上随便做的(虽然有点丑哈哈),但真的是无脑操作,稍微上点心就能设计出精美的图片。

一款简单却强大的在线设计网站,提供了丰富的模板和图片等素材。

有超多的图片、插画、字体、贴纸可供选择,还能随意地排列组合,先创建空白画布,然后尽情发挥自己的创意。

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拖拉等操作,就能轻松完成图片的创建,尤其适合新手小白,不动脑子也能做出高逼格的精彩设计。

当然,如果你嫌麻烦,某宝上面花几块钱也可以进行头像定制,直接与卖家沟通,一步到位。

我们在面试的各种场合,常常会被要求做自我介绍。这能够让别人快速地了解到你。

公众号也是一样,写一个好的简介,可以告诉你的粉丝,你是干什么的。

简介没什么可讲的,根据自己的风格和自由发挥就好,记住一个大前提就是简明扼要,最好能用一句话就概括清楚。

放几个账号的简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精读:每日精读新概念,持续精进自我。

富书:陪伴3亿新中产的成长、跃迁和进化。

京博国学:最有格调的国学微刊。

第九节写作课:专注于写作干货分享。

回复包括被关注回复、关键词回复、收到消息回复。

用户在第一次关注你的公众号时,后台会自动向用户发送一条信息,这就是被关注回复。

通过被关注回复,你可以打造人设,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或者突出差异,强调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还可以推荐某篇文章,某个账号等等。

我比较提倡的,是在被关注回复中,尽量体现自己的价值。比如你能干什么,能给你的读者提供什么价值。

给大家看一下我自己的账号设置的被关注回复:

被关注回复,是每个读者都必然会看到的,曝光率甚至比每次发布的文章还要高。

每次推文,别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会点开看,而被关注回复则不然。

所以,不要轻易浪费这样的机会,费点心思写个好的回复话术,可以增强用户的粘性,非常值当。

关键词回复,就是事先设置好关键词和回复的内容。别人在发送xx关键词时,就能自动收到相对应的内容和信息。

关键词回复一般与引流配套使用,比如你逛知乎,会看到很多人在知乎的回答中放各种学习资料(写作教程、电子书之类的),然后稍加引导,在xx公众号发送xx关键词就能领取。

这个方法呢大家可以先记下来,后期引流的话能用到,自己提前设置关键词就行。

那么问题来了,类似的资料哪里来呢?

这个大部分做号的同行都会有,基本上你主动去找他们的话,他们是没有理由不给的。因为都是网盘资源,可以无限复制分享,发给你他们又不会损失什么,相反还能提升你对他的好感度,何乐不为。我这里也有很多,需要的话随时找我。

其实这类资料的成本极低,几块钱几十个G的资源。就我所了解到的,我认识的号主圈子里,除了互换的资料,大部分都是某宝上面淘的。要是实在不好意思找别人要,或者自己手动搜集又嫌麻烦的话,也可以自己去某宝了解一下。

我们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如果你去找别人聊天,等了很久却没有回复,心里一定很不是滋味吧。

同样的道理,如果有粉丝来找你,在后台发消息聊天却没有回复,不仅不礼貌,也会让别人觉得这个号很冷淡,没有人情味。

所以,一定记得要设置收到消息后的自动回复。呐,我这里就有现成的模板,直接拿去用就好了:

在的。小编神游外太空去了,正在赶回来的路上,稍后回复你的消息哦~

收到,想让我回复你可以,请我吃辣条:)

不好意思,我现在有事不在,一会儿没事也不会理你的

自定义菜单,是微信赋予公众号运营者的一项基本功能。

为了方便理解,可以想象成超市里面的货架,你可以把自己有什么干货、内容都摆在上面,方便你的粉丝查看。

既然是自定义菜单,微信在这方面给了运营者很大的权限,可以随心地自由设置。

设置好之后,就会展示在公众号的对话框,给用户提供操作选项。大概形式就是这样:

菜单栏有一级菜单和二级菜单之分,我可以把我设置菜单栏的逻辑给大家讲一下:

主要是我能给粉丝提供的资源以及福利,我搜集了很多写作和公众号运营方面的资料,都放在这个菜单栏中。 主要是以往发布的推文,新粉丝不会特意去看,所以整合好设置成菜单栏,方便阅读的同时,还能盘活历史文章。 主要放个人的联系方式,以后有读者找我、或者号主转载、金主爸爸谈合作的话能联系上我。

最后多说一句,菜单栏可以看作公众号的窗口,能提供给你和粉丝交流的机会。

因此,你的账号想运营好的话,菜单栏是一定要重视起来的。

好,如果你已经看到了这里,那么恭喜你,公众号的注册和设置你基本上已经都会了。

下面,我将会围绕着内容这一块,来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讲解,接着往下看:

,顾名思义,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

所有公众号的运营者都有一个避不开的问题就是做。

有位哲学家说过,你知道自己是谁,才能知道自己要去哪,而,就是解决你是谁的问题。

说实在的,微信公众号发展到今天,将近10年的迭代升级,很多领域都已经无限趋近于饱和状态,竞争可以说非常激烈。

所以,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给自己清晰的,并且持续地输出。只有这样,才能让公众号得到更好地发展。

如果你稍微了解过自媒体就会发现,现在很多大的领域,都已经被头部账号占领了。

因此,小号想要突出重围的话,就只有明确自身,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进行差异化竞争,做好各个领域的细分市场。

在经济学上有这么一个词,叫做「差异化战略」。

它是指某个市场主体,为了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而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与竞争对手有明显区别。

打造个性化卖点,进行差异化竞争。这其实就是在做。

并且,这个思路在做公众号时同样适用。

你比如说,现在自媒体发展迅速,那些头部大号,要么赶上了时代的红利,要么积累了深厚的底蕴,你这时候想入局,可以说是非常艰难的。

而差异化战略,就是找到自己的价值特点,根据这个价值特点来确定自己的,然后在细分领域与行业大佬竞争。

那你说,会不会容易一点?

比如我运营的公众号「第九节写作课」

我给自己的,是深耕写作领域,专注于分享干货内容。包括以后的发展路径,也会往这个方向靠,而短期目标,就是运营好这个账号,做好前期的积累和沉淀。

找准自己的,涨粉可能慢一点,但却都十分精准。

而且,因为你的某一特点关注你的,留存率都特别高。你能为别人提供价值,而和标签就是很好的价值,是实现差异化竞争的有力武器。

还有,给自己清晰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更容易让读者认识你,进而认同你。

在生意场上的很多人,初次见面都会相互递名片,其目的,无非就是介绍自己。

这跟的道理是一样的,既体现自己的专业方向,又能给别人留下印象。

我们知道了的许多好处,那么,如何给自己呢?

仔细想想,你在哪些方面有所擅长,或者在什么领域有自己独特的见地。

有的人喜欢读书,就可以发表平时阅读的心得以及体会;
有的人钟情旅行,就可以分享自己旅行的经历以及见闻;
有的人偏爱美食,就可以谈论品鉴美食的经验以及感受;

这是你自己的价值,并且是由你长期的生活、你的感悟所赋予的,不仅珍贵,而且独一。

这第二点,就是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根据读者的喜好和需求来给自己,找到读者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比如,在某平台深入观察之后,你发现「职场」这个话题的受众面很广,于是立马跟进,去做这方面的内容输出。

写一些职场干货,包括如何跟同事相处,如何跟领导沟通等等。

这就是根据用户需求,坚持下去,一样能看到成绩。

在人人自媒体的时代,内容同质化往往十分严重。就是看来看去,你会发现大家写的内容,在本质上其实都差不多。

因此,给自己清晰的,会让你的读者清楚地知道,你的风格特色,和你能为他们提供的价值。

这样,别人在一想到你时,就知道你在某方面的突出特征。渐渐地形成固有认知,认可你的专业性,更是能在无形之中,帮你链接到很多资源,产生长久的增值。

到最后,你的,其实就是你的影响力。

我们在写好内容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排版。

风格统一的排版,会大大加深你在读者心目中的印象,直接决定着阅读体验。

文章清晰整洁,就会给读者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同样的内容,井然有序和杂乱无章,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绝对是不一样的。

再来,排版也能体现公众号的调性与风格。

固定的板式,可以在读者心目中形成固定的认知,加强自己账号的影响。

所以,一旦确定了某个排版之后,就不要随意更改了。

放两张图片大家来感受一下:

左图是公众号后台默认的排版样式,右图是经过我调整美化之后的排版。对比之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好,如果你也觉得右边的排版还不错,自己又不会操作的话,我把我用的格式和参数分享给你,可以先收藏好,下回直接拿去用就行:

这里的标题是指文章中的小标题,我用的文字大小是17号,然后加粗,颜色是#007aaa15号的文字,不大不小,颜色是#4c4c4c,深灰偏黑,没有默认纯黑色的饱和度高,看起来更舒服。 注释用来标注作者和来源,我用的是12号文字,颜色是#b2b2b2 就是文字之间的距离,我用的是2,这样的文字排列显得和谐一点,没有那么拥挤。 就是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我用的是1.75,看着比较清晰,行与行之间也有层次感。 就是文字两端到屏幕边缘的距离,我用的是16,有足够的留白空间,看上去更加自然。

好,以上呢,是一个比较通用的模板,你在编辑文章的时候,只要按照这个模板来的话,基本上是不会出错的。下面,还有我排版的一些经验:

开头最好放引导关注+星标的图片,或者自己编辑相应的话术。图片的话我这里有,需要可以自取:

结尾推荐自己往期的文章,可以给往期文章导流,俗称刷存在感。

还有就是,结尾同样要引导关注,一般是用带二维码的图片,或者插入公众号卡片。

最后,因为分享、点赞、在看的按钮都在结尾,也要委婉地提一下,可以说「记得一键三连支持下哦」

在文中多插几张图片,全是文字的话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图片可以自己制作,如果嫌麻烦,我下面也会介绍一些无版权的图片网站。

内容方面的话按照前文列出的格式就行,重点部分内容可以加粗、标红、突出显示,这样看起来会更有条理、有层次。

另外,全文要注意多用短句,不要用长且复杂的句子;多分段,我一般是写个2~3行就强制自己分段,这能够让文章的段落分明,读起来也就更加舒服。

整体的风格以自然简约为主,记住一个大原则,排版是为了更加高效地展示内容、传递信息,不用太过于花哨。

最后,再分享几个图文编辑与排版的工具:

(1)135微信编辑器

在自媒体写作的众多场景中,大部分时候都需要用到图片形式的素材。

一张精美的图片,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

那么,大家平时需要配图时,都是在哪里找的图片呢?

很多人喜欢直接在百度上搜索。

但其实,百度上面搜到的图片,大多都是有版权的。

随意使用,很可能会造成版权纠纷,越到后面只会麻烦不断。

所以,在这里给大家介绍8个免费的图片素材网站。

无版权可商用。不仅适用于自媒体工作者,更能作为桌面壁纸、PPT背景、朋友圈配图,满足绝大多数人,对于绝大多数图片应用场景的需求:

Hippopx是国外非常著名的免版权图片网站,里面有十分丰富的精美图片可供挑选。

支持标签检索和关键词找图,同时还提供中文界面的支持,可选择语言为简体中文。需要什么图片直接在上面搜索就行了,用起来非常方便。

另外,Hippopx还提供不同尺寸、不同设备的图片下载选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用途,灵活选择下载图片的尺寸。

Hippopx上的图片资源非常丰富,质量更是不用多说,用来做PPT背景、平面设计素材、自媒体配图都非常合适。

ColorHub专门提供免费无版权的高分辨率图片,拥有海量的共享图片素材,并且完全免费,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首页的布局非常简洁,却又不失大气,整体的风格也是以文艺清新、自然朴素为主,很适合崇尚简约风的人群。

ColorHub还有一大特色,除了可以根据类别和关键词搜索图片之外,还可以按图片的颜色进行查找。

每张图片下面都会显示主要色调、配色方案等信息,对于部分图片颜色敏感的人群,可以说十分友好。

Pixabay是一个免费且优质的图片素材网站,允许我们将图片做任何用途。

Pixabay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名气,会定期更新高清的图片作品,种类非常齐全,有照片、插画、矢量图等等分类,甚至还有视频、音乐这些特殊类型。

在很多设计师看来,Pixabay应该是寻找图片时的首选,不仅是因为它资源丰富、质量上乘,还有几乎百变的图片风格和形式,可以应对设计时各种刁钻的需求。

Unsplash是国外知名的高清免版权图片库,收录了超过200万张免费的图片素材。

这可能是当前最大的免费图片素材库了,

而且因为Unsplash免费开源的属性,所以有之前很多第三方的图库类软件,用的就是这里面的素材。

不过现在官方应用已经上线了,各大应用商店应该能搜索到,毕竟手机上面直接找图还是方便很多。

Unsplash网站对图片的质量要求很高,每张图片点进去都能看到具体的信息。例如拍摄该照片所用相机的品牌、型号、焦距、光圈等等,专业性很强,适合对图片有高标准和高要求的人群。

图片整体的质量和水平都非常高,随便放两张图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上面列出的几个图片网站,都是基于CCO协议的免费版权图库。

简单来说,就是无需他人授权,也可以随意使用,包括自由修改、复制、二次发布等。

不论是个人或是商业用途,都不用标示作者以及来源,更不用担心版权风险。大家赶快收藏起来吧。

知道了排版的基本操作之后,接下来,就到了公众号的运营阶段。运营最主要的,就是引流与涨粉。

你可能会说,因为自己喜欢,涨不涨粉无所谓。

但是,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文章却没几个人看,换做谁,心里都会凉一截吧。

并且,做公众号不是为爱发电,情怀也不能当饭吃。只有引流,才能让你的公众号成长起来,具备商业价值。

想要涨粉,最关键的就是持续输出优质的内容,只有优质的内容才能留住粉丝。

你可能会发现,现在很多自媒体人过于浮躁。很少认真地思考,去做真正有价值、有深度的内容输出,而是一味地追热点、蹭流量。

殊不知,这样就算短时间粉丝数量得到了增长,也很难有长久的发展。热度一过,自然就原形毕露。

沉下心来打磨自己的作品,靠优质的内容取胜,才是一切引流行为的基础和前提。

并且,只要你的文章足够好,自然也会有读者进行二次转发,无形之中,帮你链接到很多资源。

外部平台,就是指公众号之外的其他自媒体平台,包括但不限于知乎、头条、小红书、微博等等。

对于很多刚起步的号主来说,外部平台是引流最主要的途径,因此,你可以多花点心思在这些平台上。

知乎比较适合干货和故事方向的内容输出,可以多浏览相同领域的热门话题,筛选关注人数多的问题进行创作,然后在回答中稍微提一下自己的账号,这就是知乎引流的基本操作。

并且,知乎还可以将自己的账号信息留在个人主页上,只要你能够坚持创作优质的回答,就会得到源源不断的曝光机会。

头条有强大的分发机制,可以精准地将内容推送到目标读者。

所以,只要你长期坚持,进行有价值的输出,系统就会自动推荐你的文章,不怕不涨粉。

但要也要注意领域垂直,是情感类作者,还是知识分享型作者;擅长故事观点,还是逻辑输出,自己把握好,只有领域垂直了,才能吸引到精准的粉丝群体。

小红书上年轻女性用户居多,适合美妆、穿搭等门类的经验分享。

小红书的展现形式以视频和图文笔记为主,文字还在其次,最主要是能制作精美的图片,可以参考我上面提到的图片制作工具。

就目前而言,小红书引流还是比较容易的,我最近一段时间引流的主要阵地就是小红书,平均每天涨粉50个的样子,很适合新手小白。

微博上面娱乐八卦的内容比较多,适合娱乐性质的公众号引流。

可以时常关注一下热搜,看看最近有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话题。发微博的时候记得带上热搜的关键词,还能蹭一波流量。

就介绍这几个,但事实上,引流的平台远远不止这些。

只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外部平台引流的基本模式、底层逻辑都差不多,你只要摸清楚规则,在任何平台,其实都有引流的操作空间。

公众号互推,就是跟自己体量差不多的账号互相推广,以此来达到双方互利共赢的目的。

一般来讲的话,互推需要双方账号相同。

比如说,你和另外某个号主都是做美妆的,主要分享日常妆容,怎么化妆等等,那你们就可以约着互推,每次发文章的时候顺带提一下对方,或者互相开放转载,互相转发朋友圈等等。

因为粉丝群体的高度相似,不用担心伤粉,往往能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就是策划一场活动,以此来增加账号的知名度。

比如很多新店开业,都会有免费试吃、免费赠饮活动,为的就是打响名气,吸引目标顾客前来。

同样的道理,同样的操作逻辑,我之前就策划过关注免费送书的活动,就是邀请3个好友关注,就能免费领取一本书,这个投入的成本可能有点高,但是从长远来看,绝对是值得的。

线下推广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地推,也是一种活动策划的形式吧。

在线下摆个摊,来人关注的话就送个小礼品

(头绳、发夹、气球之类),成本不高,可操作性强,也是作为引流的一种手段,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即可。

转载与投稿是两种不同的引流方式,分别来说:

如果有别的小伙伴觉得你文章写得好,会主动找上门转载你的文章。

这时候你只要开放转载权限,添加白名单,就能让你的文章得到二次传播。

也就相当于间接给你的账号做了次推广,会有一定的转化效果。

投稿就是去找跟自己相同领域比较有影响力的账号,如果他们接受投稿,你就可以试着将自己的文章投过去,在他们的账号发布。

注意要提前沟通好,必须注明作者和出处,版权意识一定要有。

如果被采用的话,能够大大增加文章曝光的机会,并带来数量可观的粉丝增长。

微信生态包括微信好友、群聊、朋友圈、附近人等等,同样可以作为引流的一个发力点。

把这部分流量导入到公众号来,具体的做法就是活跃在各种微信群,然后多发朋友圈。

相信每个人的微信里面,都添加了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同学,他们看到你,感兴趣的话自然会去关注。当然如果关系好的,也可以一个一个找人关注,关系不好就不建议了,弄得双方都尴尬。

虽然效率不高,但微信生态里面的流量,确实是很多人第一批粉丝的来源。大家可以稍微重视一下。

有不少人在运营公众号的初期,总是会想尽各种办法,快速吸粉。

但我想说的是,你学习了很多涨粉引流的技巧,但最终留住读者的,还是要靠优质的内容。

运营公众号,引流只是手段,内容才是根本。只有真正有价值的输出,才能让你长久地生存下来。

所以,与其琢磨怎么引流,不如老老实实码字,靠内容吸引粉丝。

我一直相信一句话,优质的内容自带流量。

发表了3篇原创文章以后,就可以创建自己的赞赏账户,接受读者的打赏。

打赏的入口会展示在文章底部,读者看完之后,觉得你写的不错的话,可能会给予一定的支持。当然,靠读者打赏来赚钱是不用想的,更多的是认可与鼓励。

粉丝数达到500以后,就可以申请开通流量主。

流量主就是文章中间和文章底部展示的广告卡片,如果读者在读你的文章时,点击广告卡片就会产生收入,通常一个点击是0.5~2元的收入,原创文章会高一点。

同样是需要发表3篇原创文章,可以开通付费功能。

也是公众号的一种变现手段,你可以把自己的文章设置成付费图文的形式,读者需要支付一定费用才能阅读完整的文章。

如果你的文章内容足够优质的话可以试一试,但是要注意,付费文章一定要原创,不然是发不了的。

课程分销,顾名思义,就是在你的公众号发布推荐课程的文案,比如写作课程、理财课程、配音课程、python课程等等。

别人通过你的公众号下单购买课程的话,你就能按比例获得佣金收入。

当然,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模式,真的要去做,赚钱的话,还是要有一定的粉丝基础。

广告分为硬广和软广,硬广就是直接带产品,常见于电视剧、综艺的合作冠名;

软广就是通过导向性的文案,最后巧妙地提一下自己的产品。

相较于硬广来说,软广的可接受性更强,不易伤粉。

一般来讲,当你的公众号达到一定的阅读量之后,会有广告主来找你投广告,根据自己账号和不同的广告类型来报价即可。

当然也可以自己去平台上接广告,不过还是需要有一定的粉丝量才行。

相信看到这里,你已经掌握了公众号运营的许多方法,但是等到了去写作,去输出内容时,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其实,这是因为没有找好选题。

没有选题,就没有方向,写的时候就会很迷茫。

那么,如何找选题呢?给大家分享4个选题的方法:

新闻热点,通常是写作选题的第一现场。

不知道写什么,就去找实时的新闻和热点,不会错。

因为热点的关注度很高,等于是自带流量。

每次有热点出来,你会发现,总有很多自媒体账号闻风而动,第一时间抢占流量的高地。

把热点带入选题中,能够天然地吸引读者的目光,从而赋予选题讨论的价值。

所以,有什么想说的话,都可以结合具体的热点事件,找到切入点和写作角度。

任何话题,其实都是有讨论的空间的。

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所以哪怕是面对同样的话题,也会有不同的见解。

那什么是有争议的话题呢?就是无法定性,没有对错。

即将毕业,我是该工作还是该考研呢?
今年30岁,不想结婚,请问我错了吗?
在大城市发展好,还是在小城市发展好?

等等。还有很多类似的话题,受众面很广,可以引出很多不同的故事,让别人切身处地地,参与到讨论当中来。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其实更加追求多元化的文化体验。需要看到不同的观点,聆听不同的声音。

写作也无非就是传递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观点与观点之间的碰撞,才能激发出更多的可能性。

另外,针对某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一定要有主见。

切不可左右摇摆,自相矛盾。

只有壁垒分明,你的观点才是有情绪,有态度,有力量的。

自己的想法或感悟,也是可以当做选题的。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经历,讲述着或平淡,或曲折的故事。

而这其中就有很多,值得被记录和分享。

你今天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从中,又有哪些感悟,获得了哪些成长?

我知道,总有那么几个精彩的瞬间,藏在可能平淡,却绝不平凡的日子里,不该被遗忘。

仔细想想,然后在脑海里过一遍。选取几个印象深刻的片段,稍做加工,以自己的方式呈现出来。

比如看完一本书之后,你有什么心得体会;
比如解完一道题之后,你有什么经验技巧。

可以试着写出来,不仅能加深印象,而且也是对已有知识的一次巩固与梳理。

人的脑子里,几乎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

很多人视若无睹。但同样有很多人,把它视为缪斯女神。

我之前特别喜欢看生活小妙招类的短视频。

就是用各种不起眼的小物品,来方便我们的生活。

比如晾衣架可以用来做手机支架,锅底生锈用醋就能轻松去除。

从表面上看,这是物尽其用,发现新的用法。但它带给我的启发远不止这些。

任何观点,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做全新的解读。

《格言》杂志的扉页有个专栏,叫做格言新说。

有一期的题目是「行而后三思」。

而作者引用了一个概念,叫做机会成本。

机会来之不易,做什么事情都三思而行,就会丧失很多机会。

所以有的时候,需要果断,多点行动力,然后再去思考。

不得不说,也很有道理。

所以你看,只要认知足够深刻,能够阐述得合情合理,任何陈旧的事物,都可以化作全新的观点。

最后我想说,在这个万物皆媒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作为媒介和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

就如同公众号注册页面的那句,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而且直到今天,微信公众号依然是实现个人价值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

别人通过看你的公众号就能快速了解到你,知道你的价值。

比如说,曾经自媒体界的现象级账号咪蒙,创造过无数爆款文章,一度在朋友圈刷屏,成为行业中永远的神话。而她本人,更是因此成名,到现在都热度不减。

再比如粥左罗,2015年入局自媒体,2018年创立自己的公众号。立足于内容创作,并辐射图书出版、课程营销,不到3年时间,成为了百万年薪的内容副总裁。

可能我们很多人,永远无法像他们一样,但依然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公众号这个平台,去塑造和超越自己,实现个人的价值。

而我想,这也正是我,以及在屏幕前的你,想做、并且正在做的事情。


想要做抖音呢,素材是一个根本问题,一个好抖音视频作品,应该具备3个优秀的元素:文案+视频+图片素材,那么,要怎么找到合适又优质的素材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抖音大神们都在偷偷使用的几个素材网站:

1,视频素材——米鱼网

抖音是一个短视频平台,那么最重要的当属视频素材啦。如果你自己会摄影就不用关注这个问题了,二次剪辑的朋友们,还是需要用米鱼素材网的。米鱼网有着非常强大的视频素材库,包含十几种视频素材,比如风景、城市、汽车、情感、励志、美食、动漫、运动,各个抖音账号类型的素材都有的、囊括了各种类型、各个领域,喜欢的素材呢,可以在预览页直接一键下载视频素材,真的是服务到家啊。

2,音乐素材——耳聆网

好的视频作品,优质的配音也是必不可少的,耳聆网这种专业的音频平台就派上用场了,简直是国产音频界的天花板一般存在,也欢迎业余的音乐爱好者呢,非常丰富的声音资源库是最大的特点。

封面和插头也是很重要的一环,那么也不能少了一个综合类的图片网站,网站的加载速度很快,图片有着丰富种类和庞大数量,值得一提的是,高质量的图片是网站最大的特点,大部分都是出自摄影大师之手,质量非常有保证,专业领域创作者的宝藏。

4,文案素材——顶尖文案

优秀的文案可以让视频加分,顾名思义,这里呢收集了全世界最顶尖最优秀的文案素材,,经典超多栏目选择,如果你需要创意商业资讯,这个全球灵感的领军网站,可以增加你的灵感来源!

搞笑类型的题材在抖音受欢迎程度不必多说,动辄几百上千万的播放量可见一斑,作为抖音很火热的一个账号类型,那么要去哪里找这类素材呢?答案是--最右,这里的年轻人一直在分享着一些搞笑瞬间,生活中的段子,搞笑素材量非常庞大。

好啦,这样的话,视频、音频、图片、文案等等抖音视频素材算是齐全了,这5个网站,基本上可以满足你的创作需求了。赚到钱了别忘了回来分享一下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摄影素材库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