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教学名师厉害吗

329日下午1点,信息技术学院邀请到同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宝钢教师奖特等奖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龚沛曾教授为我院教师作了题为“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建设之路”主题报告。报告由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徐方勤主持,全院80余名教职工参会学习。

龚教授从“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我们计算机基础建设精品课程之路”、“构建多元化的学习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个方面做了精彩的报告。提出课程建设是大学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一个系统工程等精彩观点。同时,龚教授提出了一系列可参考可复制的经验,为计算机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有效措施,并着重分析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她本人的思考与实践,最后龚教授总结“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任重道远,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朴实想法,希望每位教职工能切实实现“为学生服务、提高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

龚沛曾教授在三十余年年的从教生涯中,始终将学生培养和成长放在首位,她与时俱进的思想,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激励了在场每一位老师。

龚沛曾教授与学院领导合影

97日下午,数学学院在B102数学大讲堂举办教育教学改革系列研讨活动,特邀国家级教学名师、合肥工业大学二级教授朱士信作《一流教学研究的探索与思考》专题报告。报告会由数学学院院长范胜君主持。

朱士信教授的报告以线上腾讯会议的方式进行,主要介绍了如何开展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研究、如何开展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如何培育和凝练教学成果以及申报教学成果奖等方面的相关工作。朱士信教授认为教学研究可以分为三大类:(一)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研究;(二)可以发表教学论文的教学研究;(三)可以用于申报教学成果奖的教学研究。朱教授分享了自身的教学研究经验,强调教学研究的目的是提升教学效果,并以《线性代数》课程中逆矩阵的定义和《高等数学》中微分中值定理等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为例指出数学课程教学中要重视思想方法的传授,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在发表高水平教学论文方面,朱教授认为对课程中某个具体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发表教学论文可为编写教材和凝练教学成果提供参考。对于培育和申报教学成果,朱教授认为应以团队、系所或学院为主体开展,要有规划、有组织,长期实践积累,并且要与时俱进、富有创新特色。朱教授的报告思考深入,富有启发,引人入胜!

范胜君院长作总结讲话。他对朱士信教授做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朱教授能够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校数学学科的发展,同时指出数学学院将持续推进一流教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与会教师认真聆听了报告,并表示朱教授的报告对今后如何开展一流教学研究工作大有裨益。

陈晓光获第七届省高校教学名师奖

他注重革新教学方法,是众学生眼中的“男神”教授 

    日前,省教育厅第七届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奖评审工作已结束并公布了获奖名单,我校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副院长陈晓光教授荣获第七届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奖。陈晓光从事高等学校教学工作27年,他热爱教学,对待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不断更新教学思想观念, 带领教研室革新教学方式方法,积极推行创新教育。他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教会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长,教学好评如潮,是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

 陈晓光在国际会议上发言

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重要的是我把自己的学生教好”

陈晓光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珠江学者,1980年考入第一军医大学,1985年本科毕业升入本校的硕士研究生,1988年毕业留校担任了寄生虫教研室助教;1991年考入广州中山大学生物系博士生,毕业后于1995年4月至1997年3月,到香港大学动物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1999年2月-2000年2月,他在香港中文大学以客座研究员身份进行合作研究;2006年3月-2007年3月,在美国加州大学进行访问学者研究。目前,他已到了2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学习,他的专业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正是因为有了厚实的专业素养,为他成为教学名师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陈晓光长期坚守本科教学工作第一线,承担了医学寄生虫学、高级分子寄生虫学等课程大量教学任务,尤其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教学方式,积极投入教学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在教书育人和教学改革方面均取得显著的成绩。,先后获得各种奖项及荣誉称号15项,获得国家级专利8项,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数十篇,学术及社会兼职18项。
同时,他还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医学寄生虫学》以及精品视频公开课《寄生虫与人体健康》的负责人。本课程的优秀教学课件或材料被全国多所医学院校选用,为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贡献;于2003年获军队“育才奖”银奖,2004年获军队“优秀教师”称号,2006年被评为“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名师”,2007年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此次他获得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奖可谓实至名归。然而在他眼中,职称、级别和奖项,相比教书育人而言已经显得没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把自己的学生教好,把自己的任务完成好!”他说道。

带领教研室革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创新教育

    陈晓光于1999年9月成为寄生虫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导。置身陈晓光带领的教研室,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活力,而他儒雅的学者风范和年轻的热情朝气,更是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通过革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重点,陈晓光让自己所带的寄生虫教研室具备了独特的风格。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教书育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要热爱教师这个岗位,扎实工作,爱岗敬业。”陈晓光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对教研室的老师们也是如此要求的。他重视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严格施行课前试讲制度,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他强调在给学生上课前,首先自己要有对于授课内容足够的知识储备;然后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进行提高,灵活运用自学辅导教学法、PBL教学、双语教学等方法,并注重教学技巧的培养;另外要重视科研,将科研成果及时地转化到教学内容中。
    在教学方法上,陈晓光带领教研室重视教法摸索,承担了“自学辅导法”等三个课题的研究,通过对多媒体组合教学的研究,编写了适用于不同层次教学的文字材料和电教材料,以及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标准化教案”和“自学辅导指南”等教材,并完成了一批教学录像片的摄制和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陈晓光注重当前我国乃至全球寄生虫病疾病谱发生的变化,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灵活调整教学重点内容,突出原本不受重视的一些热带病、机会致病原虫等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同时将已经陈旧或关联性不大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另外,创新教育也是陈晓光比较注重的方面,他在教学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积极组织学生们参加课外科研活动,拓宽大家的科研思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他强调:“授人鱼解人一餐之饥,授人渔解人一世所需。”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其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就是要提高学生自己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让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之外,也要注重对他们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将来他们走入社会才能够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和学生成为知心朋友,教会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长

    “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除了自身准备充分之外,还要和学生们交朋友,从他们那里及时得到反馈。” 陈晓光对待学生会像知心朋友一样彼此之间经常沟通交流,无论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无论是通过邮件、电话,还是在QQ和精品课程网站交流,只要有学生提问或给他留言,陈晓光都会第一时间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从来不厌其烦。
    陈晓光不仅是一位教学名师,更是学生的人生导师,他经常在课堂和讲座上,教会同学们如何在学习中获得成长,让大家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并获得老师的指导与支持。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处只有几步。”他认为,大学期间的学习应该分阶段、分内容进行。前两年的基础课程学习一定要学好、学扎实,“要想跑,得先学会走。”学校开设的课程都是同学们必须学习的内容,大学生入校后只有先打好功底才能走得更稳,一开始就想做创新科研、项目成果,这种好高骛远的想法不可取。
“专注是一个人治学成功的必要条件,把握自己,自我定好位非常重要。”陈晓光如是说道。他建议,在有了好的基础、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大学生到了高年级阶段后,就可以阅读一些国外的英文教科书和某些感兴趣领域的科研文章,在某一个点上继续试着往前走得更远。同时,外语学习也是不可或缺的学习内容,锻炼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对于今后做学问或对外学术交流很重要。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可在老师的帮助下从一些项目着手,参与课外实践活动,譬如利用寒暑假带着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学习,培养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教学好评如潮,是众学生眼中的“男神”教授

    陈晓光是一位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的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突出,每学期的授课质量评价均为优秀。如果要用几个词简要的概括同学们对陈晓光教授的总体印象的话,大家不谋而合地联想到了这几个词汇:学识渊博,幽默风趣,精明强干。
珊珊同学谈到,她初次与陈教授相遇是在电梯里。由于近距离的接触,珊珊被他强大的气场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情不自禁地把他与“男神”二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记得他讲弓形虫的时候,还用了一位朋友因怀孕时养猫而感染弓形虫的例子,这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弓形虫的感染途径及对人的严重危害性。”珊珊言语之间透露着对陈教授的仰慕之情,“陈教授讲课形象生动,善于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相结合,让我们易于理解,受益良多。” 另一位阿水同学谈到:“教授讲课蛮有趣的,非常擅长用肢体语言,课堂的氛围也很活泼。他喜欢开玩笑,讲故事,有一次当回首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时,他还调侃起了自己的博导。”
作为医学寄生虫学的一名课代表,娜娜同学在谈及陈教授时表示:“陈教授平易近人,他笑起来特别有亲和力,说话也很幽默。”在娜娜心目中,陈教授还是一位治学严谨、时间观念很强的老师,“有一次上课时,有几名同学迟到了还在课堂上大声讲话影响他人听课,他立即对他们进行了批评和教育。”陈晓光教授宽严相济的为师之道,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可和尊重,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他的课。

    新闻链接:培养优秀教学人才,促进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获得第七届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奖的43名教师,长期在教学一线教书育人、辛勤耕耘,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出了突出贡献。本次评选活动旨在进一步优化队伍,加快培养一批在教学领域造诣深厚,治学严谨,善于创新,讲究教学艺术,成绩突出,示范性强的优秀教学人才,促进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评选指标体系要求对于参与评选的教师从教师风范、教学能力与水平、教学梯队建设与贡献、科学研究与学术水平、外语水平等五个方面进行衡量。 
    我校本着客观公正、突出教学、注重实绩、尊重公论、择优精选、宁缺毋滥的原则,在全校范围内遴选出类拔萃的优秀教师,以确保评选出教学名师的水平和质量。

    附:南方医科大学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名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优秀教师含金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