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未来能否广泛使用?

来源: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在靠近芝加哥市中心的一栋不起眼的建筑里,Marc Gyongyosi和IFM/Onetrack的成员们正在成长及不断壮大。

人工智能有一个基本原则:简单思考。这些词用简单的字体写在一张纸上,贴在他们两层工业厂房楼上的后墙上。然而,他们在这里用人工智能做的事情一点也不简单。


人工智能的未来人工智能正在塑造几乎所有行业的人类未来。其已经是大数据、机器人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主要驱动力,并将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扮演技术创新者的角色。

使用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来检测和分类各种“安全事件”,这个鞋盒大小的设备并没有看到全部,但也看到了许多。比如司机在操作车辆时的样子、驾驶速度、何处驾驶、周围的人的位置以及其他叉车操作员如何操纵其车辆。IFM的软件会自动检测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例如使用手机——并通知仓库经理,使之立即采取行动。这主要目的是预防事故和提高效率。Gyongyosi声称,仅仅是知道IFM的一个设备正在观看,就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Gyongyosi表示:“想想相机,它确实是我们目前可用的最丰富的传感器,且价格非常有趣。如今智能手机、摄像头和图像传感器变得非常便宜,但我们捕捉了很多信息。从一张图像中,可能可以推断出25个信号;但六个月后,我们可以从同一张图像中推断出100或150个信号。唯一的区别是查看图像的软件……每个客户都能从我们引入的每个其他客户中受益,因为我们的系统开始看到和学习更多的流程,并检测出更多重要和相关的东西。”

IFM只是这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中无数人工智能创新者之一。例如,IBM发明者在2021年获得的9130项专利中,有2300项与人工智能有关。Tesla创始人兼科技巨头ElonMusk向非营利研究公司OpenAI捐赠了1000万美元,以资助正在进行的研究。

在始于“知识工程”的进化时期,又以零星休眠为标志的几十年后,技术发展到基于模型和算法的机器学习,并越来越关注感知、推理和归纳。现在,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新占据了舞台的中心,而且短时间内它不会让出“聚光灯”。

为什么人工智能很重要?人工智能很重要,因为其是计算机学习的基础。通过人工智能,计算机能够利用大量数据,并利用其学习到的“智能”在人类所需时间的一小部分内做出最佳决策和发现。

人工智能将改变哪些行业?

现代人工智能——更具体地说,是“狭义人工智能”。其使用数据训练过的模型执行目标函数,通常属于深度学习或机器学习的类别——几乎没有一个主要行业还没有受到影响。在过去的几年里尤是如此,由于物联网的强大连接、联网设备的激增以及更快的计算机处理速度,使得数据收集和分析大大增加。

一些行业正处于人工智能之旅的起点,其他行业则是经验丰富的旅行者。两者都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如何,人工智能于当今生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 交通: 虽然完善它们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但总有一天自动驾驶汽车会载着我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 制造业: 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人与人类一起工作,执行有限范围的任务,如组装和堆放,预测分析传感器,以保持设备的平稳运行。

  • 医疗保健: 在人工智能相对新兴的医疗保健领域,疾病诊断更加迅速和准确,药物发现加速和简化,虚拟护理助理监控患者,大数据分析有助于创造更个性化的患者体验。

  • 教育: 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教科书被数字化,早期的虚拟导师帮助人类导师,面部分析测量学生的情绪,以帮助确定谁在挣扎或无聊,并更好地根据个人需求定制体验。

  • 媒体: 新闻业也在利用人工智能,并将继续从中受益。Bloomberg使用Cyborg技术帮助快速理解复杂的财务报告。AssociatedPress利用AutomatedInsights的自然语言能力,每年制作3700篇盈利报道,几乎是过去的4倍。

  • 客服服务: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点是,Google正在研发一种人工智能助手,其可以像人一样打电话预约,如预约附近的美发沙龙等等。除了单词,系统还能理解情景语境和细微差别。

但这些进步——以及许多其他进步——只是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

客户关系管理公司4Degrees的首席技术官兼联合创始人DavidVandegrift表示:“我认为,任何对智能软件的能力在某些时刻达到极限的假设都是错误的。”

随着公司每年在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上花费数十亿美元,像Google,Apple,Microsoft和Amazon等科技巨头花费数十亿美元来创造这些产品和服务,大学将人工智能作为其课程中更重要的一部分,以及U.S.Department升级其人工智能游戏,必然会有大事发生。其中一些发展正朝着完全实现的方向发展;有些仅仅是理论上的,且可能会一直如此。所有这些都是破坏性的,或好或坏,目前还看不到衰退的迹象。

Google前负责人、百度首席科学家AndrewNg在接受ZDNet采访时表示:“很多行业都会经历这样一种模式:冬天、冬天,然后是永恒的春天。我们可能正处于人工智能的永恒春天。”

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工作

在西北大学的一次演讲中,人工智能专家 Kai-Fu Lee 倡导了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即将到来的影响,同时也指出了人工智能的副作用和局限性。对于前者,其警告道:

“90%的底层人口,尤其是收入或教育水平处于世界底层的50%人口,将因失业而受到严重伤害……一个简单的问题,‘程序是如何工作的呢?’这就是人工智能取代工作的可能性,因为人工智能可以在日常任务中学会自我优化。且数量越多,工作就越客观,如把东西分到垃圾桶、洗碗、摘水果和接听客服电话——这些都是重复性和例行性的脚本任务。在5年、10年或15年内,它们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在拥有超过100,000台机器人的在线巨头和人工智能巨头Amazon的仓库中,拣货和包装的功能仍然由人类来完成,但这种情况将会改变。

Lee的观点最近得到了Infosys总裁MohitJoshi的回应,其告诉《纽约时报》:“人们都希望取得巨大的成就。早些时候,他们在减少劳动力方面有5%到10%的增量目标。现在他们觉得,‘为什么我们不能用我们仅有的1%的人来做这件事呢?’”

更为乐观的是,Lee强调,当今的人工智能在两个方面都是无用的:它没有创造力,也没有同理心或爱的能力。相反,它是“放大人类创造力的工具”。那解决方案呢?那些从事重复性或例行工作的人必须学习新的技能,以免被淘汰。Amazon甚至向其员工提供资金来培训其他公司的工作。

UniversityofIllinoisatUrbana-Champaign计算机科学教授兼主任KlaraNahrstedt表示:“人工智能要在许多领域取得成功的绝对先决条件之一是,我们要在教育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对人们进行新工作的再培训。”

Klara担心这种情况不会广泛或经常发生。IFM的Gyongyosi甚至更具体。

“人们需要像学习一门新语言一样学习编程,”Gyongyosi表示:“他们需要尽早这样做,因为这真的是未来的趋势。在未来,如果不懂编码,就不懂编程,这只会变得更加困难。”

”虽然许多因科技而被迫失业的人会找到新的工作,但这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就像美国在工业革命期间从农业经济过渡到工业经济一样,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萧条,人们最终重新站起来。然而,短期影响是巨大的。”Vandegrift表示:“在工作消失和新工作出现之间的过渡,并不一定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轻松。”

MikeMendelson,是NVIDIA的一名学习者体验设计师,是与Nahrstedt不同的教育者。他与那些希望更多地了解人工智能,并将其应用于业务的开发人员一起工作。

其表示:“如果他们了解这项技术的能力,并且非常了解该领域,他们就会开始建立联系,并认为,‘也许这是一个AI问题。’这种情况比‘我有一个想解决的具体问题’更常见。

在Mendelson看来,一些最有趣的人工智能研究和实验将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影响,这将发生在两个领域:“强化”学习,其处理奖励和惩罚,而不是标记数据;以及生成对抗网络(简称GAN),其允许计算机算法创建而不是仅仅通过使两个网络相互对抗来进行评估。前者的典型代表是GoogleDeepMind的AlphaGoZero的围棋能力为例,后者则以原始图像或音频生成为例,该生成基于对名人或特定类型音乐等特定主题的学习。

在更大的范围内,人工智能有望对可持续性、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产生重大影响。理想情况下,通过使用精密传感器,城市将变得不那么拥挤、污染更少,总体上更宜居。

Nahrstedt表示:“一旦预测了某件事,就可制定某些政策和规则。”例如,安装在汽车上的传感器可以发送有关交通状况的数据,可以预测潜在的问题,并优化汽车的流量。其认为,这还没有以任何方式完善。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多年以后,它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工智能会统治世界吗?人工智能预计将对几乎所有可以想象到的行业产生持久的影响——因为预计60%的企业将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我们已经在智能设备、汽车、医疗保健系统和最受欢迎的应用程序中看到了人工智能。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将继续看到其影响更深入地渗透到许多其他行业。

当然,人工智能对大数据的依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隐私。看看CambridgeAnalytica对Facebook的恶作剧或Amazon对Alexa的窃听,这是众多科技失控的例子中的两个。批评人士认为,如果没有适当的法规和自我施加的限制,情况会变得更糟。2015年,Apple首席执行官TimCook嘲笑竞争对手Google和Facebook贪婪的数据挖掘。

Cook在2015年的一次演讲中表示:“他们在尽可能地了解关于你的一切,并试图将其变现。我们认为这是错误的。”

随后,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次谈话中,Cook阐述了其的担忧。

“通过收集大量个人资料来推进人工智能是懒惰,而不是效率,”Cook表示“人工智能要想真正聪明,就必须尊重人类的价值观,包括隐私。如果我们在这方面做错了,危险将是深远的。”

很多人都同意了这一观点。2018年,总部位于英国的人权和隐私组织Article19和PrivacyInternational发表了一篇论文,对人工智能的焦虑仅限于其日常功能,而不是像机器人霸主出现那样的灾难性变化。

“如果负责任地实施,人工智能可以造福社会,”作者写道:“然而,与大多数新兴技术一样,商业和国家使用确实有可能对人权造成不利影响。”

作者承认,收集的大量数据可用于尝试以良性方式预测未来行为,比如垃圾邮件过滤器和推荐引擎。但也存在真正的威胁,即其会对个人隐私和免受歧视的权利产生负面影响。

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准备人工智能的可能性

2018年底,国际知名人工智能专家StuartRussell在WestminsterAbbey发表讲话时,开玩笑(或不开玩笑)地表示,其与记者达成了正式协议,除非他们同意不把‘Terminator’机器人放在文章中,否则不会与之交谈。其的俏皮话揭示了对好莱坞描绘遥远未来人工智能的明显蔑视,后者倾向于过度紧张和世界末日。Russell所说的“人类级别的AI”,也被称为通用人工智能,长期以来一直是幻想的素材。但其在短时间内实现或根本实现的可能性非常小。

Russell解释道:“在我们达到类似人类水平的人工智能之前,还有许多重大突破需要实现。”

Russell还指出,人工智能目前还不能完全理解语言。这表明了目前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的明显区别:人类可以翻译机器语言并理解它,而人工智能无法翻译人类语言。然而,如果人工智能能够理解我们的语言,那么人工智能系统就能够阅读和理解所有的文字。

“一旦我们拥有了这种能力,便可查询人类所有的知识,其将能够综合、整合和回答人类从未回答过的问题,”Russell补充道:“因为其没有阅读,也没有能力把历史上一直分离的事物之间的点放在一起,并连接起来。”

这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在这个问题上,模拟人脑是极其困难的,这也是AGI的未来仍然处于假设状态的另一个原因。长期任职于密歇根大学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教授的JohnLaird在该领域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

“我们的目标一直是试图构建我们所谓的认知架构,我们认为这是智能系统与生俱来的,”Laird谈到主要受人类心理学启发的工作时,“例如,我们知道的一件事是,人类大脑并不仅仅是一组同质的神经元。这是一个由不同组件组成的真实结构,其中一些与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做事的知识有关。”

这就是所谓的程序记忆。还有一种是基于一般事实的知识,即语义记忆;以及,另一种是关于先前经历(或个人事实)的知识,称为情景记忆。Laird实验室的一个项目涉及使用自然语言指令教机器人一些简单的游戏,比如下棋和智力游戏。这些指令通常包括对目标的描述、法律措施的纲要和失败的情况。机器人将这些指令内化,并使用它们来计划自己的行动。然而,和以往一样,突破总是需要时间——比Laird和其同事们预想的慢。

“每次我们取得进步,”Laird表示:“我们也会对其的难度有新的认识。”

AGI是人类的威胁吗?

许多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人物都认同,甚至有些人更夸张,一种噩梦般的场景,其中包括所谓的“奇点”,即超级智能机器接管人类,通过奴役或消灭人类接管并永久改变人类的存在。

已故的理论物理学家StephenHawking有一个著名的假设:如果人工智能本身开始设计比人类程序员更好的人工智能,结果可能是“机器的智能超过我们,超过蜗牛。”ElonMusk相信并警告称,AGI是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其表示,实现这一目标的努力就像“召唤恶魔”。甚至担心,他的朋友、Google的联合创始人LarryPage可能会无意中引导一些“邪恶”的东西出现,尽管他的初衷是好的。比如,“一支能够毁灭人类的人工智能增强型机器人舰队”。即使是IFM的Gyongyosi,在人工智能预测方面也不是危言耸听,其也没有排除任何可能性。其表示,在某一时刻,人类将不再需要训练系统;他们会自己学习和发展。

“我不认为我们目前在这些领域使用的方法会导致机器决定杀死我们,”Gyongyosi表示:“我认为,也许5年或10年后,我将不得不重新评估这一说法,因为我们将有不同的方法和方式来处理这些事情。

虽然杀人机器很可能仍然是小说的素材,但许多人相信它们将以各种方式取代人类。

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公布了一项人工智能调查的结果。标题为“人工智能何时能超越人类表现?来自人工智能专家的证据”,其中包含了352名机器学习研究人员对未来几年人工智能发展的估计。

这个群体中有很多乐观主义者。受访者的中位数表示,到2026年,机器将能够撰写学校论文;到2027年,自动驾驶卡车将不再需要司机;到2031年,人工智能在零售领域的表现将超过人类;到2049年,人工智能可能会成为下一个StephenKing;到2053年,可能会成为下一个CharlieTeo。最令人震惊的是:到2137年,所有人类工作都将实现自动化。但是人类自身呢?毫无疑问,喝着机器人端来的雨伞饮料。

其解释道:“目前,计算机只能处理1万多个单词。所以,有几百万个神经元。但是人类的大脑有数十亿个神经元,它们以一种非常有趣和复杂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而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只是按照非常简单的模式进行简单的连接。因此,在现有的硬件和软件技术下,从几百万个神经元到数十亿个神经元,我不认为会发生这种情况。”

我们将如何使用AGI?

Klabjan也不太相信极端的场景——比如,凶残机器人把地球变成了一个阴燃的地狱。其更关心的是机器——比如战争机器人——被邪恶的人类灌输错误的“动机”。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人工智能首席研究员MaxTegmark在2018年的TED演讲中表示过:“人工智能真正的威胁不是恶意,就像愚蠢的好莱坞电影里那样,而是能力——人工智能实现的目标与我们的目标并不一致。”这也是Laird的看法。

Laird表示:“我绝对看不到某些东西醒来并决定要接管世界的情况。我认为这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而不是未来的结局。”

Laird最担心的并不是邪恶的人工智能本身,而是“邪恶的人类将人工智能作为一种虚假的力量倍增器”,用于银行抢劫和信用卡诈骗等许多犯罪行为。因此,虽然其经常对进步的速度感到沮丧,但人工智能的缓慢燃烧实际上可能是一种祝福。

Laird表示:“了解我们正在创造什么,以及我们将如何将其融入社会,可能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但没有人知道确切的答案。

Russell在威斯敏斯特的演讲中表示过:“有几项重大突破必须实现,而且可能很快就会实现。”其引用了1917年英国物理学家ErnestRutherford提出的核裂变(原子分裂)的快速转变效应,并补充道,“很难预测这些概念上的突破何时会发生。”

但无论何时,如果他们做了,他都会强调准备的重要性。这意味着开始或继续讨论AGI的道德使用,以及是否应该对其进行监管。这意味着要努力消除数据偏差,这对算法有破坏作用,目前是人工智能的一大缺陷。这意味着要努力发明和增强能够控制技术的安全措施。也意味着我们要谦卑地意识到,我们能做到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做到。

“大多数AGI的研究人员预计将在几十年内实现AGI,如果我们毫无准备地撞上它,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错误。它可能导致残酷的全球独裁,带来前所未有的不平等、监视、痛苦,甚至可能导致人类灭绝,”Tegmark在TED演讲中这样表示:“但如果我们谨慎行事,最终可能会进入一个美好的未来,每个人都过得更好——穷人变富有,富人更富有,每个人都健康,都可以自由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版权声明:转载文章和图片均来自公开网络,推送文章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如果出处有误或侵犯到原作者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授权事宜

往期精彩文章(单击就可查看):

10. 高职大数据专业排行榜 2022全国882所高职高专院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来源:电子发烧友 作者:华仔 浏览:185

摘要: 互联网的革命才刚刚开始,它将改变的是彻底改造所有人类的习惯和行业。未来改造会是一个非常彻底的、非常血腥的。那些不能接受互联网+、AI+概念的公司,就会被颠覆。...

  互联网的革命才刚刚开始,它将改变的是彻底改造所有人类的习惯和行业。未来改造会是一个非常彻底的、非常血腥的。那些不能接受互联网+、AI+概念的公司,就会被颠覆。

  为什么人工智能是特别大的机会呢,因为过去几年,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技术,叫做深度学习。这个技术的发明将让一个黑盒的技术可以识别,可以判断,超过人类。但是有几个假设,第一,数据要多;第二,机器要多;第三,不是人人可用,这不是一个标准的软件,你可以买来用的。世界上可能只有7千个人会用它,要没有这7千个人,你有数据也是白搭。看准了这个方向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又一个的产品推出来,它们是能够取代基本人类所有需要低于5秒的工作,它都可以取代。比如说识别人脸,比如说做一些识别语音,或者识别手写的字,这些人都没戏了,机器会全面的超过人类。

  还有很多的工作是靠特别大量的数据,比如说翻译,有多少双语料库的数据,这个一丢进去,人的翻译也没戏了。除非给领导们做实时口语翻译,而且不会错一个字的,这种机器还做不到,但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办法比它翻译得更好。

  记者,长的文章机器写不了。短的文章,也没戏了。助理、保安、司机,无人驾驶一出来,世界上9%的人口都会失业了。所以每一个机器不是取代工作,而是用更低的成本给人类创造了更高的价值。人工智能取代了这些人类以后,人会被推向去做更有意义的工作,也会释放更多的时间,追随我们想做的事情,这对人类肯定是一个好的事情。那么取代这些工作所产生的价值,它将回馈给社会,作为投资人、创业者所做的事情。

  取代人类绝对是错误的方法来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人根本不可能跟这些机器来比。比如说我们投资的旷视科技“face++”,G20的时候在杭州就遍布了“face++”。当月,它所对杭州安防做的贡献,应该是让大家放心20倍以上。因为它让通辑犯没有地方隐藏。在创新工场,甚至在富士康10万人的工厂不用卡,靠脸就可以刷进去了,这样的威力人根本不能比拟的。一个“face++”可以识别50万张脸,没有哪个人可以识别50万张,这是一个超人的领域,那么这些技术即将在我们的周围发生。

  举几个领域,一个人工智能的技术如果用于大量用户数据分析的话,它可以让你卖商品,卖出的转换率增加1倍。你如果是一个电商,可以多卖1倍的产品出去。如果你要做数据营销,要去推销,你可以多卖1倍出去,我们投资的公司可以明显的看到。比如我们投资的巧达科技,就是帮助所有的商家达到更精准营销的公司。

  做识别,它的识别率会非常精确。做风控,它的风控做的会比每一个银行都好。而且一个人可能要花一周的时间来确定,我该不该贷款,信用卡的使用是不是欺诈,这些机器只要0.1秒就可以更精确的判断。所以在金融领域肯定是人工智能发挥它能力的最好机会,但也不只是金融领域。人脸识别能超过人类,图像能识别清楚,那还有其他应用图像的领域,这个可以推导很多。比如说交通。比如说帮助一个城市做交通的设计,让我们更少的堵车。比如说对车牌的识别,比如说对医学影像的识别。如果在座有孩子想去读医学影像的识别,就是帮助你看片子的那些医生,千万不要,五年以后没有人会做这个行业了,全部被机器取代。

  这些机器的速度超过所有人的想象,医学、教育、互联网数据、AI、流程、炒股、量化,这些都是很多的例子。我学AI的一个启蒙师兄,他现在就是美国文艺复兴基金的CEO。他们自己做股票量化的投资,用自己的钱做,过去30年,每年平均71.6%的回报。30年,这些就是AI的力量,所以我觉得机器的机会是特别巨大的,在美国Google是最强大的。

  到底哪里可以挣钱,金融领域、互联网领域,有数据的,所以BAT会继续赚更多的钱,谁有数据谁就可以赚更多的钱。传统行业也有数据,银行、保险公司、券商、医疗等等。这些是已有大数据的AI,如果做机器人靠不靠谱?这里就要谨慎,因为大家对机器人的认知还是来自于科幻片。虽然靠数据可以做非常精准的判断,但是真的要一个机器像人,它不能没有情感,没有七情六欲,不懂美,不知道什么是开心。也不能没有任何情绪,没有自我意识,所以它要模仿这些东西还有很长的时间。

  但是哪些领域不需要七情六欲的机器人,这个就是有戏的。比如说扫地机器人,比如说工业机器人,比如说老人陪伴,这些是有戏的。还有哪些领域更有机会,我们认为无人驾驶是有机会的。无人驾驶不是说可以告诉你小心,前面危险什么的,这只是辅助驾驶。无人驾驶是彻底取代人类,无人驾驶发展的路径会是人开车,机器给你提醒;人开车,机器给你辅助;再下面就是机器开车,人就没有了,没有中间的,没有一个状态是机器开车人来辅助,这是不成立的。机器开始开车了,人就爬到后座喝咖啡了。

  当车子自己会开的时候,每辆车就只坐一个人了,整个设计就改变了。现在可以开两辆车的道路可以开五辆了,至少四辆,这些车就会彼此讲话了。它就会告诉前面的车说,小心,我爆胎了,不要被我撞到。或者它会说,我的主人现在急着上班,你让开,我给你1毛钱。真正的IOT时代(也就是物联网时代)就会由车开始,然后车子还会发生什么事情?交通不堵塞了,人不买车了,我们不会买无人驾驶的车。当无人驾驶发生的时候,车子是随叫随到。

  你们买的每一辆车96%的时间都停在停车场,你有什么资产会96%闲置,而且不断跌价的。以后到处都是滴滴,需要就走,也不会有交通堵塞,也不会有空气的问题,这些都解决了。每个城市的交通变得越来越聪明,空气也变好了。

  还有什么改变呢,停车场没有了。这些改变的是整个行业,绝对不是说造车而已,这只是一个领域。未来你可以想象,工业机器人、家庭机器人、陪聊机器人,机器人有越来越多其它的方向,这些都是特别巨大的改变。你可以想象无人驾驶只是一个领域,十年以后回顾十年前的今天,会突然发现你的整个生活方式都改变了。

  创新工场在这方面投了很多公司,比较著名的几个,我挑几个例子,“face++”,人脸识别的公司;比如说“小鱼在家”,一个机器人的公司;比如说我们投的银行软件公司,“用钱宝”是AI小额贷款的公司。我们在美国还投了很多神奇的公司,帮助老人站起来的公司,这些对人类都是非常正面的改变。

  还有我们投的无人驾驶公司,驭势科技,他们就在研究在哪些领域没有人身危险的问题,无人驾驶可以先进入的。比如说景区的车,或者在路上行驶的,每天晚上出来的清洁车、垃圾车,走得很慢,半夜路上没有人。而且它那么一个庞然大物,没有人会撞上去,我们会寻找现在领域里有哪些可以使用的。

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持续繁荣的重要引擎。深耕人工智能领域二十余载,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发展史上树立了语音合成、语音识别等多个里程碑,并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医疗、城市、消费品、工业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2022年,科大讯飞正式启动“讯飞超脑2030计划”。未来几年,将着力“软硬一体机器人”“数字虚拟人”等领域,让懂知识、善学习、能进化的AI机器人走进每个家庭,解决生活刚需。
从几个大学生创办的“草台班子”到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头雁,十几年间是什么支撑科大讯飞走到了今天?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行业浪潮,科大讯飞如何践行长期主义、行稳致远?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深度耦合的未来,人类的明天还有那些想象?连续担任了20年人大代表,刘庆峰在履职过程中有什么心得体会?面对日趋复杂的外部形势,他对中国经济未来五年有何预测?全国两会期间,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和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聊了聊。

新华网:两会正在进行中,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今年两会您有哪些关注点?带来哪些建议?

刘庆峰:今年是我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第20年。我的建议有很强的延续性,首先还是关注民生,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技术赋能养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通过人工智能使我们的社区服务、养老、基层医疗、基层教育能够得到更大地提升,我们在这方面提了一系列建议。

新华网:您已经连续担任了二十年人大代表,在这一过程中哪些建议已经落地,哪些还想继续推进?

刘庆峰:过去这二十年,还是明显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人大代表建议的高度重视,而且落实的扎实程度越来越强。举几个例子,2017年两会我提了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9条建议,涉及源头技术创新的标准制定、产业生态打造到相关法律体系建设等等。到2017年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出台,非常多的建议被吸纳其中。我们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上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00多万的开发者团队,80%是年轻的创业者,对整个社会的接触面非常广,所以我们对企业的需求、相关应用的落地有比较多的感受,结合我们的认知提了很多相应的建议。

新华网:您现在还能记起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时的心情吗?跟现在比有什么不同?

刘庆峰:当时刚刚30岁,科大讯飞正处于创业关键期,确实充满了自豪感,也有很强的使命感。在安徽团连续10年我都是最年轻的全国人大代表,我从第一次当选就觉得我应该为年轻的创业者发声。当年是创业青年,现在开始成为创业中年。那个时候是站在一个草根创业的角度,今天我觉得要有更开阔的眼界。我们希望成为中国人工智能的国家队,更希望将来代表国家在全球赢得人工智能话语权。这个话语权不是一个简单的地位,而是它真的推动未来的发展。

新华网:刚刚结束的冬奥会以及正在进行的冬残奥会上,科大讯飞有非常精彩的表现,有哪些具体案例跟我们分享一下?

刘庆峰:其实我们还是很自豪的,能够用我们的科技服务于冬奥。我们这次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自动语音转换与翻译独家供应商。我们给所有的运动员、志愿者和工作人员提供无障碍翻译服务,随时随地可以沟通交流。同时,在所有的内部会议上,讯飞听见都会进行转写和翻译;另外还做了奥运会的虚拟形象“爱加”,在冬奥小屋告诉大家北京故事、奥运故事、奥运最新的赛况等。那么到冬残奥会,我们要打造信息沟通无障碍的奥运会,对聋人朋友,他听不见声音,我们可以把语音识别成文字,让他看得见声音;盲人朋友他看不见文字,我们可以把文字读出来,用语音合成让他听得见文字。奥组委给我们发了感谢信,我想这体现了奥组委对新科技的关注,也体现了咱们中国的科技力量服务奥运的能力和水平。

新华网:科大讯飞的产品帮助很多人体验到更美好的人生,但会不会也给很多人带来失业,比如说同传、速记员?

刘庆峰:任何新技术出现都有可能对原来的工作做必要的替代,但是又会创造出更多新的工作。科大讯飞有一个基本理念,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这是最核心的宗旨。现在语音识别已经超过了最好的速记员,准确率非常高,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人员短缺问题。这些技术看起来在有些领域替代掉了速记员,他们确实一度很担心,但后来发现机器准确率虽然比人高,但还做不到百分百,机器转完以后我们再请人工进行校验,把这些数据公司的业务量提高了10倍以上,所以它带动了更大的转写需求。

包括同传也是这样,同传的机器已经通过了国家翻译师资格考试的技术认定,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中我们的机器超过了99%的考生。从这个角度来说,机器的翻译其实比很多的同传都要强,但是机器缺的是什么?缺的是对背景知识的综合利用,概括提炼和艺术加工。所以将来最好的同传应该是机器跟人的结合,“信达雅”是人的工作。所以我们认为未来是各行各业用人工智能给大家赋能,而不是替代人。

新华网:说到人工智能,在您的想象中,未来的世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会是什么样?

刘庆峰:我觉得未来世界一定是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深度融合,不能割裂。现在大家热议的元宇宙,它跟现实一定要相互补充,而且相互促进。将来每个人都会站在人工智能的肩膀之上。每个人都会有个人工智能助手,陪孩子长大,作为老人的养老、医疗顾问等。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它可以提供很多帮助,将来一定是人机协作、深度耦合的世界。

新华网:我们小时候有一本书叫《小灵通漫游未来》,您看过吗?

新华网:我们当时觉得,未来的世界就是一帮机器人照顾我们的起居,照顾我们的方方面面。您觉得未来这种情况会发生吗?

刘庆峰:我觉得它不光会发生,而且是必然的趋势。人口老龄化不光是中国,主要发达经济体都有这个趋势。人到了八九十岁之后,即便子女有孝心要回去陪老人,可能老人也不忍心让孩子天天回来。保姆将来是非常难找的,只有真正的陪伴机器人进入家庭,我觉得人类未来的幸福才有保障。所以我们今年专门提出“讯飞超脑2030计划”。但这件事情实现起来要分阶段,两年之内我们要推出可养成的宠物机器人,它可以陪孩子长大,跟孩子主动对话;你去遛弯、跑步时,它会帮你背着水杯、衣服;你去菜市场买菜,它给你背回家;我们有事出去了,它在家里陪着孩子老人;老人出现一些意外,它马上可以报警……到2025年前后,希望实现外骨骼机器人进家庭。什么叫外骨骼机器人?老人穿上外骨骼机器人,可以不摔跤,跟年轻人一样健步如飞,骑自行车可以骑得跟年轻人一样拉风。在家里搬个东西也不怕闪着腰,他的心脏、肌肉整个机体在外骨骼机器人的帮助下,可以保持更长的年轻态,老年痴呆症也会延缓。然后到2030年的“讯飞超脑”,它就是真正具备自主学习、自主进化的虚拟人,能够在虚拟世界帮助我们。你在虚拟世界戴上眼镜或者虚拟终端进去以后,它可以很方便地给家里人做体检,开处方,你就到现实世界去拿药。我认为这个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它有非常清晰的阶段性目标在支撑。

新华网:那么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会不会替代人类?

刘庆峰:其实从现在我们看到的人工智能的应用,它更多的还是一个工具:我可以了解所有成长的秘密,但我没有替代母亲;我可以掌握所有的医学知识,但我没有替代医生;我可以掌握所有知识,但我没有替代老师。为什么?因为人类具备人工智能不具备的东西——爱和同理心。未来不是属于AI的,是属于掌握了AI的新人类。

此外我觉得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企业或科学家应有个基本伦理态度,我们现在做很多的应用都强调是人机协作下的复杂系统,让机器学习人的能力,把人从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也从复杂的脑力劳动中解放,让人做更有创意更需要灵感的事情。如果将来因为人工智能的普及,使得我们从5天工作制变成3天,8小时工作制变成4小时工作制,有更多的人去学习、去健身、去娱乐、去畅想未来,人类可能真的在地球之外探索更浩渺的太空,我觉得它会开启更新的未来。

新华网:我听说关于您的两个故事,一个是考上了清华没去,就要上中科大;第二个是毕业以后本来可以拿到微软的offer,也没去,选择留在中国,对吗?

刘庆峰:对,是真的。当时我们宣城中学是当地最好的中学,学校有一个名额可以推荐我上清华,然后高考成绩出来,也是超过清华录取分数线大概40分。但我那时候就喜欢中国科技大学,因为当时的数学动力营、竞赛全在中科大进行训练,我特别喜欢。但我对清华一直也很有感情,我在1999年创业,2000年第一场招聘会就到清华去。我们在清华还有联合实验室,每年都有精准的人才培育和招聘需求。

微软是这样的。当年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拿了不少奖,比如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这是科学系统研究生的最高荣誉。然后参加国家863比赛,我做的系统也拿了第一名等等,确实出国有很多地方可去。但我当时因为要创业,我跟导师王仁华教授商量,他也想让我留下,我就在国内一边读博士一边创业。中国科技大学的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能力很强,但没有文科的背景,没有实验语音学的知识,导师把我送到社科院语言所,跟着当时88岁的吴宗济老先生学实验语音学。我在北京劲松七区的地下室住了三个月,天天早晨7点到他家去,晚上10点多在他家吃完晚饭才回来,我们两个人天天做各种实验,都很兴奋。吴老先生跟我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中国的语音技术由中国人做到全球最好,中国语音产业掌握在我们自己身上,因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础和民族的象征。而那个时候中国的语音技术做得最好的是IBM和微软,其中,微软的语音合成是业界最好的。他们都在中国专门成立了语音研发机构,确实想叫我过去,并专门设了“微软学者奖学金”。大概有上万美金,我们那时候工资才2000块钱。微软的人说最想把这个奖学金给我,但是要到微软做一个月的实习生,这是他们的规定。我说那不行,我已经在创业了,我的目标就是把中国的语音技术由中国人做得最好,把中国的语音产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绝对不能去。最后我当然拒绝了,我觉得气节是大的。

新华网:这真是一个关于梦想和格局的故事。

刘庆峰:但我们对微软还是很尊重的,这个公司确实是个伟大的公司。

董事长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新华网:您现在公司这么大,有那么多人,事业越做越大,但是每天时间只有24小时。您要思考战略、关注细节,还得研究内部的组织架构,这几者怎么完成平衡?

刘庆峰:其实我觉得我做得还不是很好,做得很好的话应该不用这么忙,现在时间总是不够用。我觉得一个董事长最重要的首先是确定发展战略,尤其是像我们这种复合科技企业,企业家对未来的远见、洞察力很重要,这是最核心的工作。第二个是定机制,这个机制当然不光是钱,这方面我们还要向优秀企业学习,更关注年轻人的成长,相比这些真正的大型国际IT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努力地在现有的能够提供的条件资源下,让大家能够安心奋斗。第三个是用人。怎么把最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让最有能力的人做最有挑战的事情,而不是躺在舒适区。我觉得这些都很重要。

新华网:不论您是作为企业家还是作为人大代表,有一个很重要的关注点就是中国经济,您怎么看今年或未来5年的中国经济?

刘庆峰:我觉得还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从大的发展态势来讲,中国从原来的人口红利要开始走向人才红利,再往后是人工智能的应用,不然从全球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路径很难维系。现在我们开始大力强调工程师精神,这个工作必须要做实,现在面临的挑战也很大。在这个过程中要把疫情防控和工业生产结合好,然后在下一阶段把人才红利充分释放,这是第一个。

第二是中产阶级一定要真正培养起来。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国家的民生事业建设让老百姓获得幸福感的同时,使我们的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代表未来的产业能够得到更大的扶持和发展。要让一批优秀的专精特新企业成长起来,这个非常关键。只有中产阶级起来,国家未来的整个内需和长期的发展才能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把税收和创业制度这几方面联动起来,其实中国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机会。

新华网:在您的办公室里,我看到一张照片是您和一群孩子的合影,这里边有什么故事?

刘庆峰:这是安徽金寨的一个留守儿童学校。19个孩子,分了4个年级,一到四年级就两个老师。当时我到这个学校是隐藏身份,穿着我爸当年在煤矿的工作服,拿一个旧手机,坐大型拖拉机跑到他们学校,告诉那两个老师说我是一个工程师,想拿教师资格证,我来学习。给孩子们上课,跟孩子们交流,帮他们打扫校园打扫厕所,接送孩子,人生第一次做饭是在那帮他们做午饭,几天后孩子们都特别喜欢我,走的时候都不舍得,但他们不知道我是科大讯飞董事长。又过了一个月我把他们请到讯飞展厅,我出现时孩子们很惊喜,我们就说要给他们播种一下科学的种子、快乐的种子。因为都是留守儿童,后来我们专门开会对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制定计划,从小学到大学,确保每个孩子不要因为经济问题而辍学,帮助他们成长。我觉得讯飞作为一个企业做到这一步是不够的,我们随后对这个学校进行了捐赠,把学校的教学设备、操场设备等都进行了改造,这样让更多的孩子有学上。另外更重要的事情是我们针对这些孩子的需要,做了针对留守儿童学校用的教学产品,同时通过人工智能因材施教,让农村地区的孩子享受跟城市一样的教学,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减少教育的不均衡。

新华网:我看到讯飞有一个计划,要在近期推出一个针对青少年抑郁防治的一个平台,并且是免费的,这是出于何种动因?

刘庆峰:整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物质保障有了以后,开始越来越关注我们的精神发展。抑郁症平台的推出有三大核心原因,第一个就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社会问题,需要引导。第二,引导前你不了解他,你不能准确判断或者相对准确判断的话,你就没法引导。但如果进行准确诊断,现有的医疗资源显著不足,而且需要的代价成本很高。第三是我们现在的技术已经差不多到这个水平,所以我们决定明年要推出这个平台,而且希望服务全免费,对大学和中小学开放,体现讯飞的社会责任。我觉得这件事情做出来以后,每个讯飞人都会感到自豪。

刘庆峰:其实我们在社会公益中还做了很多事情,比如针对我们的聋人和盲人朋友。

新华网:我听说您今年两会提的其中一个建议就是无障碍立法?

刘庆峰:是的,我之前看到残联发布的一个数据,说我国现在大概有8000多万残障人士。今天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随着社会基础设施的进步,我觉得无障碍立法应该到了这个阶段,相比其他立法可能更有必要。因为其他的可以单点做,但无障碍立法最好是整体统筹安排。我们在过去也做了很多事,现在我非常高兴的是在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上,已经有1000多个团队在专门做针对聋人和盲人这些残障人士的服务,每天的使用量是5000万人次,都是免费的。有很多残障人士通过它,成了网络写手,成了电商创业者。这些都是我们立足于我们的核心技术和产业优势推动的社会公益。

让他带领科大讯飞走到今天

新华网:您觉得这一路走来从小成功、大成功到更大的成功,这个过程中您身上哪个品质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刘庆峰:最核心的还是源于热爱的初心,就跟小时候玩耍一样,你玩得再累,你不觉得累对吧?即便过程中有很多的艰辛。我们当时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幸福的创新”。第一,这件事情代表未来,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第二我喜欢。第三我能成为第一或我有希望成为第一。但即便是符合这三条,幸福的创新也是99%的枯燥跟辛苦,偶尔会感受到1%的幸福。不过在讯飞的发展路上,我觉得我确实比较乐观和坚韧,我从来没有觉得过困难,无论在什么时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工智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