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是省委决定还是市委

  近期,临沂部分县区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宣布人事任免决定:

  12月10日,兰山区委召开全区领导干部会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姜仕礼出席会议,宣布省、市委关于兰山区主要领导干部调整的决定。

  省委批准:赵晓晖同志任中共兰山区委书记,耿学伟同志不再担任中共兰山区委书记职务。

  市委决定:赵晓晖同志任中共兰山区委委员、常委、区委党校校长,耿学伟同志不再担任中共兰山区委常委、委员、区委党校校长职务。

  12月9日,罗庄区领导干部会议召开。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离退休干部工委书记孟凡成出席,宣布罗庄区领导干部调整的决定。

  市委决定:刘凯同志任中共罗庄区委委员、常委、副书记,王丽云同志不再担任中共罗庄区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12月10日,河东区领导干部会议召开,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姜仕礼出席,宣布省委市委关于河东区领导干部调整的决定。

  隽新阳同志任中共河东区委书记;

  王晓军同志不再担任中共河东区委书记职务。

  隽新阳同志任中共河东区委委员、常委、区委党校校长;

  王晓军同志不再担任中共河东区委常委、委员、区委党校校长职务;

  赵晓晖同志不再担任中共河东区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12月9日下午,兰陵县领导干部会议召开。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玉民同志出席会议并宣布市委关于兰陵县政府主要负责领导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

  孙伟同志任中共兰陵县委委员、常委、副书记;薛峰同志不再担任中共兰陵县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12月10日,沂水县领导干部会议召开。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玉民同志出席会议并宣布省委、市委关于沂水县领导同志调整的决定。

  薛峰同志任中共沂水县委书记;刘贤军同志不再担任中共沂水县委书记职务。

  薛峰同志任中共沂水县委委员、常委、县委党校校长;刘贤军同志不再担任中共沂水县委常委、委员、县委党校校长职务。

  12月10日,平邑县召开全县领导干部会议。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刘宗海出席会议,宣布省委、市委关于平邑县领导干部调整的决定。

  王君师同志任中共平邑县委书记;侯晓滨同志不再兼任平邑县委书记职务。

  王君师同志任中共平邑县委党校校长;侯晓滨同志不再担任中共平邑县委常委、委员职务。

  12月9日,蒙阴县召开全县领导干部会议。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离退休干部工委书记孟凡成宣布市委关于蒙阴县领导同志调整的决定。

  王丽云同志任中共蒙阴县委委员、常委、副书记;隽新阳同志不再担任中共蒙阴县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12月9日,莒南县领导干部会议召开,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刘宗海出席会议,宣布市委关于莒南县领导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

  郇恒赛同志任中共莒南县委委员、常委、副书记;赵西平同志不再担任中共莒南县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12月10日,临沭县委召开全县领导干部会议。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离退休干部工委书记孟凡成出席会议,宣布省委、市委关于临沭县委有关干部职务调整决定。

  刘飞同志任中共临沭县委书记;任庆虎同志不再担任中共临沭县委书记职务。

  刘飞同志任中共临沭县委党校校长,张雷同志任中共临沭县委委员、常委、副书记;任庆虎同志不再担任中共临沭县委常委、委员、县委党校校长职务。

  (大众网记者 邓梦娇 李静整理)

  12月25日,全县领导干部会议召开,宣布省委、市委关于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调整的决定:马焕军同志任中共东平县委书记;曲锋同志不再担任中共东平县委书记、常委、委员,中共东平县委党校校长职务。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泮英宣布调整决定并讲话。马焕军发言,徐立勇主持会议并发言。

  刘泮英代表市委提出了要求。他指出:

  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服从组织决定。全力支持、积极配合好马焕军同志工作,奋力开创东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要担当作为敢攻坚,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要在解放思想、提升境界上走在前列;要在改革创新、转型发展上争先进;要在改善民生、增进福祉上下真功;要在统筹兼顾、兜底保障上出实招。

  要从严从实抓党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要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加强学习、提升能力,团结协作,把领导班子建成团结坚强的战斗集体。

  马焕军表示,完全拥护、坚决服从省委、市委决定。一定按照省委、市委要求,时刻紧绷高质量发展这根弦,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东平各项事业发展。

  马焕军说,东平的快速发展和亮眼成绩,离不开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的实干担当,全县上下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兴县、绿色发展〞战略总部署,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高质量发展好势头。

  马焕军表示,将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与全县干部群众携手并肩、锐意进取,齐心协力推动东平各项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

  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第一责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要求。

  要实干苦干抓攻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委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以实干苦干为导向,工作中啃硬骨头、攻险山头、破急难事;注重创新方式方法,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真正实现东平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要率先垂范当模范。要把作风建设贯穿东平发展全过程,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力扛牢责任担当,在东平高质量发展中锻造钢铁队伍、凝聚钢铁精神。

  要廉洁自律作表率。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带头改进作风,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带头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马焕军表示,作为东平发展战线的一名新兵,一定认真、虚心地向同志们学习,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在中央和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带领东平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一定能够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东平答卷!

  徐立勇表示,完全拥护、坚决服从组织决定,全力支持配合马焕军同志工作。全县上下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决拥护省委、市委决定,在以马焕军书记为班长的县委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登高望远、争创一流,拼上豁上、担当实干,全力做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奋力开创东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现职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正县级老同志;县直各部门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组织部副部长;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办事处主任);市以上驻东平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记者 杨飞)

  东平县县委书记马焕军个人简历

  马焕军,男,汉族,1971年10月生,省业余大学,中共党员,曾任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版权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东平网"字样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东平网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同时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若不想被转载,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县委书记将由省委直接任命

建设好县级领导班子,全国大局就能基本稳定……对县委书记的要求和管理,不能按一般的处级干部来对待,必须实行重点管理。 ———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

近日,湖南省委决定新提任19名县委书记为副厅级干部,其中有16人继续兼任县委书记。这是2005年12月,张春贤任湖南省委书记近4年来,进行的第三次县委书记调省直机关任副厅级干部。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人数是上两次人数之和。

湖南省委对县委书记的直接任命走在全国前列。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今年7月前,云南、河北、湖南等省份相继落实中组部《关于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规定县委书记的选拔任用需按程序报经省委常委会议审议。一改由过去“上级主管的地级市常委会讨论,再经省委组织部批准”的程序。专家认为,这项改变是我国推行行政上省直管县走出的重要一步。

湖南桃源县委书记郑弟祥是此次被提为副厅级干部的其中之一。他坦言,这次19名县委书记被提升为副厅级待遇,更加真切感受到了省委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另一名被提升为副厅级干部的华容县委书记向伟雄也表示,省委此举让基层干部看到了奔头,“作为一名县委书记,我既是省委决策的执行者,又是省委决策的受惠者。”

据南方都市报记者统计,湖南19名获提升的县委书记都是一直从事基层工作,有的从民办教师、乡镇干部再到县长领导岗位;任县长、县委书记最长的达9年,最短的4年,基层工作经验十分丰富。

湖南此前已两次将县委书记提拔为副厅级干部,分别是在2006年6月的5人,和2008年11月提拔的14人,他们当中只有长沙原县委书记杨光荣担任省旅游局局长,其余的均为副职。目前这19名干部职务大都没有变化。

据《湖南日报》报道,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表示,湖南正在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的意见》等文件,“横向交流、上下互动、就地提拔,这些对县委书记的多渠道使用,我们正在总结,尝试着试验,等过一段时间再规范,形成制度,在湖南长期坚持下去。”

我国地级政府的前身是“行署”,是省的派出机构,改革开放之后逐步转变为地级市,形成了市管县的管理体制。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徐湘林告诉本报,中央当时将县一级的人事权、财权下放给市一级,希望通过中心城市的辐射力来带动周边县的经济发展。

云南省一市委组织部部长昨日告诉南方都市报记者,截至今年以前,我国对县委书记的任用、选拔程序是由上一级的地级市委常委会研究,“议而不决”,报送省委组织部同意后,再经过地级市委员会决定。地级市对县委书记的任命有很大的权力。目前全国有260多个地级市。

徐湘林表示,目前看来,原来市带动县的预期效果并没有达到。反而中心城市吸纳了各个县的资源,得到发展的是中心城市,而不是县。此外,很多地方存在县委书记任期不满就调任而出现的腐败现象。

此前,我国广东、山西等地也有相关规定,对表现突出的县委书记可提升为副厅级干部。而湖南省委近几年对县委书记任命的重视走在全国前列。

“县委书记须重点管理”

自去年以来,甘肃陇南事件、云南孟连县事件和湖北石首事件等群体事件都是发生在县级市。5月18日,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北京召开的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座谈会中强调,建设好县级领导班子,全国大局就能基本稳定。尽管县委书记总数不到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1%,但权力大、责任大、影响大。因此,对县委书记的要求和管理,不能按一般的处级干部来对待,必须实行重点管理。

《规定》中还对县委书记选拔任用程序进行了重大调整:县委书记的选拔任用,应按程序报经省级党委常委会议审议。

云南省一市委组织部部长表示,虽然他们还没有接到省里的执行文件,但从中央的意图来看,以后肯定会改变县委书记的任命程序,将由省委会研究决定,很类似于现在的“湖南模式”。

专家说法:省直管县重要一步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谢春涛称,中组部的《规定》,改变了以往的县委书记的选拔程序,这是我国推行行政上省直管县迈出重要一步。中央力推省直管县,县委书记将由省委直接任命。将会给县更大的权力,给予更多的考虑,对于县的政治、经济发展都至关重要。

改革开放以后,省的派出机构“行署”逐步转变成地级市,形成市管县体制。

中央当时将县一级的人事权、财权交给市一级,希望通过中心城市的辐射力来带动周边县的经济发展。

对县委书记的任用、选拔程序是由上一级的地级市委常委会研究“议而不决”,再报送省委组织部同意后,再经过地级市委员会决定。地级市对县委书记的任命有很大的权力。

县委书记的选拔任用将需报经省级党委常委会议审议,一改由过去“上级主管的地级市常委会讨论,再经省委组织部批准”的程序。

采写:本报记者 杨章怀 彭美 实习生 许可 陈雨 发自北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解放初期县委书记哪一级任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