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1号管道长度

这几天,欧洲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未来的欧盟将抱紧美国的大腿,彻底与俄罗斯决裂。

9月26日起,由俄罗斯通向德国的两条天然气管道——北溪1号和北溪2号,竟在24小时内接连发生了3起泄漏。

翻涌的天然气冲到海面,像炸弹般爆出了数百米的气泡圈。

根据丹麦政府的估算:此次约有7.78亿立方米天然气泄漏,很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事故。

一次是偶然,两次是巧合,三次很明显是有人搞鬼。

斯坦福大学气候科学家杰克逊愤怒地表示:“下令这样做的人,应该因战争罪被起诉并入狱。”

● 图片来源:极目新闻

德国、瑞典、丹麦、俄罗斯等国,都怀疑该事件为针对性袭击。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也认为这是“明显的蓄意破坏行为”。

在一片嘈杂声中,美国总统拜登成为了最大的怀疑对象,因为他在今年2月份的一个视频,被俄罗斯扒了出来。

在记者会上,拜登说道:“如果俄罗斯入侵,也就是坦克军队越过与乌克兰边境的话,那么北溪天然气管道将不复存在。我们会让它消失。”

当记者追问时,拜登声称:“我们向你保证,我们就是有办法做到。”

小小的地球上,谁敢轻视美国总统说的话呢!

难道拜登真的兑现了年初的诺言,发动了这3场袭击?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谁也不敢贸然下结论。

但根据最大获利者为最大嫌疑人的推理原则,美国嫌疑最大。

自从2011年北溪1号建成投产之后,欧盟就用上了方便廉价的天然气。无论是工厂、商店,还是家庭,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这条东起俄罗斯维堡,经由波罗的海海底,通往欧盟经济火车头德国的管道,在2021年输送了592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占去了俄罗斯向欧盟出口天然气的40%。

效果如此拔群,德国与俄罗斯很自然地开启了北溪2号的合作。为了欧盟这个大客户,俄罗斯也是下足了血本,承担了95亿欧元投资中的一半资金。

没承想,北溪2号这种互利共赢的项目,竟被美国视为眼中钉。它受到的制裁之多,堪称“欧洲版华为”。

2019年底,特朗普签署了次年的国防授权法案,预计投入资金高达7380亿美元。该法案中明确包括:对抗俄罗斯、制裁北溪2号。

凡是参与北溪2号的企业和相关人员,全都受到美国警察的铁拳。不仅禁止到美国旅行,在美国的财产也将被冻结。

与此同时,美国还不断向欧盟施压,更向德国的政商两界施压。但当时的德国总理默克尔,铁了心要与俄罗斯继续合作。

她顶着巨大的压力,硬刚无所不知的特朗普,强硬地推进这个项目:“德国支持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的建造工作,并认为美国的制裁是不可接受的。”

为什么默克尔如此坚定呢?因为北溪2号一旦开通,每年又可输送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从此德国乃至欧盟,都再也不会有天然气的烦恼。

有了俄罗斯廉价的能源,欧盟的工业将无后顾之忧,二者形成了完美的互补,足以撼动世界经济的格局。而德国在欧盟的地位,也将更加巩固。

只可惜默克尔千算万算,也没算到俄乌冲突。

伴随着今年2月份俄乌冲突的发生,欧盟禁止了绝大部分俄罗斯的能源。这种自毁式的制裁,直接导致欧盟地区的能源价格飙涨。

德国政府也迅速与俄罗斯划清界限,叫停了即将完工、耗资95亿欧元的北溪2号。俄罗斯为了反制制裁,又以维修为由停止了北溪1号,进一步加剧了欧盟的能源危机。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感叹:“欧洲电力价格在过去一年里飙升了近10倍,这是前所未有的。它助长了通胀,也大大增加了从疫情中恢复的企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天然气则像是在和电力竞争,看谁身价涨得快。9月28日,欧洲天然气期货230欧元/兆瓦时,这还不是最高的时候。

而在去年7月时,每兆瓦时天然气的价格仅18欧元。想象一下,你家的电价和气价涨了10倍,你的生活将受到多大的影响。

能源飙涨,更恐怖的危害是对工业的打击。根据德国智库Ifo研究所的调查:德国的商业信心已经连续三个月下降。很多企业减产停产,甚至迁移到了外国。

● 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

比如说,德国有家叫巴斯夫的企业,在化工界的地位就相当于手机中的苹果、新能源中的特斯拉。今年7月时,它向中国投资了100亿欧元,推进广东省湛江市的一体化基地。

德国的能源紧张到啥程度呢?有些烧天然气的火葬场,竟然推出了5人混烧的方案,连死亡也逃不过能源紧张的苦。

眼下的欧盟,制裁俄罗斯成为了政治正确。但俄罗斯的天然气又实在太重要,严峻的能源危机,使一些国家出现了妥协的苗头。

9月25日,3500名德国民众游行示威,要求德国政府停止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赶紧开通被叫停的北溪2号项目。

9月26日,意大利兄弟党的梅洛尼赢得大选,将成为意大利首位女总理。她向选民承诺,将重视民众的取暖问题,与俄罗斯商议重启北溪管道。

不过,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是,正在这个欧盟渐渐动摇的时刻,北溪的两条管道全都发生了泄漏事故。

● 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路线图

俄罗斯本来仰仗着这两条管道与欧盟谈判,如今一下子失去了谈判的筹码。根据俄罗斯《生意人报》的报道:

“北溪管道的检查工作可能需要数周时间,修复工作可能持续数月甚至几年,这基本排除了今年冬天通过北溪向欧洲供应天然气的可能性。”

经此一役,欧盟也彻底失去了对俄罗斯天然气的念想,更消灭了对俄罗斯妥协的理由。

美国则成为最大赢家,不仅小弟们主动归心,液化天然气更是卖疯了。

从今年6月份开始,大洋彼岸的美国,就一跃晋升为欧盟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美国卖的是液化天然气,价格本身就贵,更何况还有远洋行驶的运费。

根据美国商业内幕网披露的数据:“美国公司每艘驶往欧洲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可赚取超1亿美元的利润。”也有分析师认为,每单能赚1.5亿美元。

根据能源专家劳伦特·塞格伦的观察,一船液化天然气的价格是6000万美元,运到欧洲后能卖2.75亿美元。抛去运费,是十足的暴利。

● 美国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截至6月份,美国已经向欧洲出口了39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而且他们近三个月卖得更多,占了欧盟进口天然气总量的六成,数钱数到手抽筋。

很多欧洲盟友看破不说破,不过也有头铁的媒体。瑞士报纸Blick就公开炮轰:“美国正在伪装成救世主的样子,却通过向欧洲国家出售天然气攫取巨额利润。”

其实液化天然气只是小生意,金融收割才更加恐怖。当欧元于1999年诞生的时候,是高于美元的,此后缓缓下跌,而今年跌得尤其惨烈。

美国前财政部长康纳利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

从年初到7月份,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下跌超过10%,首度创下了1∶1的最低纪录。此后的欧元又不断走低,如今已经比不上美元了。

美国通过金融霸权,疯狂收割世界。正当俄乌冲突、能源危机的欧盟,不知有多少资金和产业,源源不断地流入了美国。

北溪两条管道的泄漏,被怀疑的对象不只美国,还有俄罗斯。

乌克兰咬定是俄罗斯在搞恐怖袭击,是对欧盟的侵略,想扰乱欧洲的稳定。但此猜测有个很大的问题,俄罗斯是本次泄漏事故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波兰前外长则在社交媒体上感谢起了美国,还配了张北溪管道泄漏的图片。

为什么他在众声指责时却发声感谢呢,可能是暗讽美国为主谋,也可能是和他们的总理见解相同。

波兰总理曾在不久前发言,“以威胁和勒索为标志的,俄罗斯天然气统治欧洲时期即将结束。”在他看来,俄罗斯是想用能源慢慢地控制欧洲。

美国则再一次证实了,自身的雄起离不开老欧洲。两次世界大战,让美国成为了公认的大哥,也彻底断送了欧洲的霸业,对此美国非常感激欧洲连续两次为自由奋战。

● 网友梗图,来自微博@长征后卫薛伯陵

灯火阑珊,蓦然回首,欧洲人还记得当大哥是什么感觉吗?俱往矣,数霸道国家,还看美国。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原来,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最佳方法,就是让欧洲再次为自由受难。前两次是对抗德国,这一次则是对抗俄罗斯。文/令狐空

1. 观察者网 | 俄罗斯就“北溪”事故点名拜登,美方回应

2.北京商报网 | 一天三漏!离奇泄漏,欧洲能源雪上加霜!天灾还是人祸?谁最想“炸”掉北溪

3.环球时报 | 天灾还是人祸?谁最想“炸”掉北溪 背后的动机可能是什么?

4.央视新闻 | 德国北部城市爆发游行 要求结束对俄能源制裁

5.环球网 | 美国赚翻了!“一艘到欧洲的船能赚超1亿美元”

美联储官员再发鹰派言论,接连扑灭明年降息预期;商务部:决定暂停天然砂对台湾地区出口

  注:以上价格均为收盘价格

  海外方面,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利空出尽,而且更加鸽派。但美国经济状况在7月份显著恶化,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商业活动都在下降,近期美联储官员连续放鹰,年内大幅加息预期再次升温,降低市场对于明年降息预期,美元指数扭转弱势,小幅走高。

  国内方面,中国7月官方制造业PMI下滑至49,跌破至荣枯水平线;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50.4,环比6月下滑1.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但 7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升至55.5,为2021年5月以来最高,服务业持续回暖。就业持续承压、需求不足仍是当前经济复苏面临的主要困难。

  1.美联储官员再发鹰派言论,接连扑灭明年降息预期

  卡什卡利表示,美联储明年降息的可能性非常小,更可能的情况是提高利率,然后维持不变。戴利称,在9月加息50个基点是合理的,但如果通胀一直飙升,那么加息75个基点或许更合适,市场对美联储明年降息的预期超前了。布拉德认为,美联储应当在年内让政策利率达到3.75%至4%,这意味着年底前美联储还将累计加息150个基点。

  2.美国7月ISM服务业自两年多新低反弹,价格指数大跌再度暗示通胀或见顶

  美国7月ISM服务业自两年多新低意外小幅反弹,主要受益于商业活动和订单向好。不过美国7月Markit服务业和综合PMI均创2020年5月来新低,分析称该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很可能连续第三个季度收缩。

  3.欧元区7月综合PMI跌破荣枯线,创17个月来新低

  欧元区7月Markit综合PMI终值从6月的52.0降至49.9,为17个月以来的低点;尽管高于49.4的初值,但仍低于荣枯线50。有分析师认为,欧元区经济前景在第三季开始时变得黯淡,最新调查数据显示7月GDP将萎缩。通胀飙升、利率上升和供应担忧(尤其是能源)导致产出和需求出现近10年来的最大降幅。

  4.欧佩克+同意9月增产10万桶/日,创最小增产幅度纪录

  欧佩克+将于9月5日举行下次会议。分析人士表示,欧佩克+不想消耗有限的闲置产能,此外沙特在寻求与西方大国改善关系的同时还要维护与俄罗斯的关系,最终决定小幅增产。

  5.美国汽油消费疲弱 原油库存大增 原油进口量创两年新高 油价过山车式反转

  美国能源部公布的上周美国EIA汽油库存出乎市场意料不降反增,EIA原油库存意外环比猛增447万桶,市场担忧美国经济衰退带来的需求萎缩。上周美国进口原油量创两年来新高。EIA数据公布后,国际油价周三迅速抹去日内涨幅并急速跳水。

  6.俄气公司:鉴于西方制裁,北溪1号涡轮机已无法交付

  俄气公司周三表示,鉴于加拿大、欧盟和英国的制裁机制,以及目前的情况与西门子的合同义务不匹配,北溪1号管道涡轮机已无法交付。北溪1号是欧洲最重要的输气管道,俄罗斯出口欧洲的天然气超过1/3通过这条管道输送。分析人士警告称,俄罗斯方面表示,北溪1号管道目前只剩下一个可运行的涡轮机,并且在不久的将来,这台仅剩的涡轮机也需要进行维护,这意味着,届时北溪1号管道输往欧洲的天然气流量可能会降至零。

  7.周三美国天然气价格一度涨10%,

  美国得州天然气出口商自由港在爆炸后与管道和危险材料安全管理局达成协议,最早将于10月份恢复出口,将以几乎满负荷的能力重新开始运营。这将使天然气日出口量增加近20亿立方英尺,约相当于美国国内产量的2%。

  8.外交部:美方在台湾问题上背信弃义公然玩火,绝不会有好下场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称:“至于你关心的具体的反制措施,我可以告诉你的是,该有的都会有,相关措施将是坚决有力和有效的,美方和‘台独’势力他们会持续感受到的。”

  9.佩洛西搭机离开台湾,华春莹用“四个严重”形容其窜访

  据环球网,华春莹称,佩洛西众议长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和严正交涉,执意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严重冲击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严重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严重的错误信号。

  10.台军退役中将:解放军明显在演练全面封锁台岛

  对台湾岛实行封锁会给台湾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帅化民认为,台湾是一个以外贸为主的经济体,生存完全依靠外贸,比如天然气、石油这样的战略物资,都要依靠海运,空运的运输量很小。如果封锁时间不长,影响相对较小,但这已经足以警告台当局,如果台海局势进一步恶化,这种封锁模式持续更长时间,若长达一个月,就会完全切断台湾岛战略物资的供应。

  11.海关总署:8月3日起暂停台湾地区柑橘类水果和冰鲜白带鱼、冻竹荚鱼输入大陆

  海关总署公告,去年以来,大陆海关多次从台湾地区输大陆柑橘类水果中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大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minor,以及倍硫磷和乐果残留超标;今年6月,从台湾地区输大陆冰鲜白带鱼和冻竹荚鱼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为防范风险,依据大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兹决定自2022年8月3日起暂停台湾地区柑橘类水果和冰鲜白带鱼、冻竹荚鱼输入大陆。

  此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决定暂停天然砂对台湾地区出口。相关措施自2022年8月3日起实施。

  12.7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升至55.5,为2021年5月以来最高

  中国7月财新服务业PMI为55.5(预期为53.9),较6月上升1.0个百分点,连续第二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并且创2021年5月以来新高。随着防疫措施总体放松,复工复产持续推进,7月服务业景气度继续上升,显示服务业恢复速度加快。7月服务业恢复势头较制造业更为强劲,此前公布的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下降1.3个百分点至50.4,仍位于扩张区间,制造业PMI降幅大于服务业PMI升幅,拖累财新中国综合PMI降至54.0,较6月回落1.3个百分点,显示中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扩张速度放缓。

  13.多部门开会部署下半年工作,涉及“保交楼”、基建项目等

  分析认为,当前保交楼的政策比较清晰,地方政府、商业银行等机构密切配合,房企积极参与复工。不排除下半年会有新一轮的保交楼政策。

  14.海南三亚8月4日零时起进入区域管控状态,旅游景区落实最大承载量75%限流举措

  海南三亚市8月3日周三新增10例确诊和1例无症状感染。自8月4日零时起,除海棠湾区域、亚龙湾区域、育才生态区外,海南三亚市的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社区(村、居)等凭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或当日核酸采样记录(须有前一天阴性记录)出入。三亚市称,三亚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对全市KTV、酒吧等密闭场所要求严格落实“暂停营业”的防控要求;对涉旅企业从业人员落实“一周两次”核酸检测,并做好每日健康检测,旅游景区落实最大承载量75%限流举措。

  15.浙江义乌周三新增33例新冠阳性感染,市内全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8.2”疫情发生以来,义乌市累计报告本土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38例。义乌市决定,对市内所有居民开展全员核酸检测,采样时间为2022年8月4日上午5-11时。

  1.2022财富世界500强:上榜中国企业营收占比达31%,首超美国

  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中,中国共上榜145家公司,位列各国之首;美国共上榜124家公司,中美合计占比约54%。中国上榜企业的营收占500家上榜企业总营收的31%,首次超过美国。美国上榜企业占上榜企业总营收的30%。沃尔玛连续第九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亚马逊上升至第二位,中国的国家电网公司位居第三位。中石油、中石化分别位居第四、第五位。在盈利方面,沙特阿美、苹果、伯克希尔-哈撒韦位居前三,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微软分列利润榜第四、第五位,工、建、农三大中国商业银行继续位列利润榜前十位。

  2.国家能源局:上半年中国能源供需总体平衡 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5475万千瓦

  国家能源局公布,上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80%。其中,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发电分别新增装机941万千瓦、1294万千瓦、3088万千瓦、152万千瓦。

  3.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到2025年焦化废水产生量减少30%

  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发布《焦化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到2025年焦化废水产生量减少30%,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产生量分别减少20%;能源管控中心普及率到达50%以上;全流程信息化管控系统应用达到50%以上,智能制造在焦化行业有所突破;以及重点区域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提高节能降耗效率水平等措施。到2035年具备减碳30%的能力。

  4.大全上半年净利暴增340%,警惕硅料产能释放后价格下降

  新疆大全能源公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年上半年营收163.4亿元,同比增长262.16%;归母净利润95.25亿元,同比增长340.81%。公司上半年业绩抢眼,主要因为今年光伏海内外需求旺盛,硅料紧俏。不过分析认为,硅料供应大幅放量后,警惕暴利神话不可延续。

  5.航运巨头马士基Q2营收创新高,净利润同比暴涨130%,警告集装箱需求放缓

  马士基表示,与一季度相比,即期、短期海运价格有所回落。该公司认为,随着经济衰退风险上升、消费者信心下降,今年集装箱需求存在很大的下行风险。

  6.日本四大车商7月在美新车销量较上年同期下滑29.3%,本田销量降幅居首

  日本四大车商8月2日公布的7月在美新车销量总计为31.3505万辆,较上年同期减少29.3%。全球半导体短缺等供应链的混乱导致汽车供应受限拖累了销量,4家车商均呈现两位数下滑。大幅减少的原因包括,作为比较对象的去年7月销量因经济活动从新冠疫情中恢复而总体表现良好,以及营业日较上年减少1天。降幅最大的是本田,减少47.4%至7.1235万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溪2号完工日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