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定瓷剔花的见解?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定瓷、缂丝独特魅力,8月22日,河北定州特色文化产品专题展在北京荣宝斋隆重举办,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精心制作的43件(套)定瓷艺术作品和 10件(套)定州缂丝艺术作品参展。这是定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关于扎实推动全省文化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此次展览由荣宝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新华书店协办,为期一周。龙首净瓶、孩儿枕、开元寺塔、白釉剔花梅瓶、青黄釉剔花盘口瓶、美人盏、三足香炉等闻名于世的定瓷艺术品,梅花寒雀图、青山碧水图、绣球花、团扇、秋荷、马蹄莲等难得一见的缂丝艺术品,被参观者品评、赏鉴、选购。

荣宝斋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至今300余年,现隶属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为集书画经营、文房用品、木版水印、装裱修复、拍卖典当、出版印刷、展览展示、教育培训、茶文化、进出口贸易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企业,享有“民间故宫”之誉。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荣宝斋曾先后接待过丹麦女王玛格丽特、美国前总统卡特、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新加坡前总统李光耀等国际友人,为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享誉世界的民族品牌,被誉为“东方文化艺术的橱窗”。

古代定州是丝织品和瓷器的重要产地,不仅满足了当时的社会需求,而且产自定州的丝织品和瓷器也是当年丝绸之路的主要交易商品,通过陆路和海洋运输大量销往东亚、中亚、南亚、西亚、北亚、欧洲和东非各地,深受世界人民的青睐,为当时中国提升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做出了贡献。

今天的定州,正紧紧抓住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和 “一带一路”建设国家战略的历史性机遇,扎实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全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持续深化与荣宝斋等知名企业合作,积极向海内外推介定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吸引各界力量共同保护开发,助力传统文化产业做强做大,培育拉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目标,让古老的定瓷和缂丝技艺重新焕发耀人的光彩。

  定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定窑烧制的瓷器,釉面细润光滑,白中微微闪黄,有着“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的美誉。2008年,定瓷传统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地实施,税务部门优化办税服务举措,助力河北曲阳一批中小瓷窑企业蓬勃发展。

  瓷展馆里的文化传承 

  “这是玉梭瓶,形取小口,修长腹,形似梭子,寓意时光如梭。它的装饰采用定窑传统莲纹刻花,花枝摇曳……”走进陈氏定窑的艺术瓷展馆,定瓷非遗技艺传承人、河北省曲阳陈氏定窑瓷业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庞永辉向记者介绍代表性展品“玉梭瓶”。 

  河北省曲阳陈氏定窑瓷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国内最早、规模最大的定瓷研究生产企业,也是定瓷非遗项目传承基地。该公司不仅拥有生产定瓷的全套工艺流水线,还建立了定瓷艺术展馆。“我们的艺术展厅,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侧展览艺术瓷,西侧展览生活瓷。”庞永辉介绍,艺术瓷展区大多是“定瓷三杰”陈文增、蔺占献、和焕等定瓷匠人的艺术作品,生活瓷展区更多体现了定瓷的人间烟火气,莲瓣剔花餐碗、雕龙盖杯、花语咖啡具等,都是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的产品。 

  “文化只有走进寻常百姓家,才能生生不息。”庞永辉介绍,建设展馆,是为了传承老一辈匠人技艺和精神,展示定瓷之美。 

  庞永辉说,展馆向公众免费开放,随着藏品的增量、观众的增加,展馆的维护成本越来越高。“因为成本问题,展馆的发展一度面临困难,这几年的减税降费为我们公司省下了不少资金,我们才能把展馆做得更大更好。” 

  “定瓷人”的技艺创新 

  制范、制母模、倒子模、旋制滚压滚头、压坯成型……走进企业生产车间,一台台不同功能的机器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形成了定瓷“机械化生产”的完整链条。 

  为了让定瓷产品跟得上时代步伐,“定瓷人”庞永辉从来没有停止过创新的脚步。他改进定窑的拉坯手法,发明了中空拉坯及双层拉坯技艺,创造了适用于现代工艺的各种跳刀工具,先后整理出点状纹、网状纹、绳纹、水纹、单刀及复刀纹等十几种纹样。 

  “创新要符合当代潮流,要在保持原技艺精髓的基础上为当代服务。”在庞永辉看来,创新是定瓷发展的关键,“定瓷人”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技艺,还要有“阅读”社会和生活的能力。他举例说,现在老百姓注重健康,希望用开水就能把盘子洗干净。他们就去搞研发,通过做细原材料等方法制作出铅溶出量相当于国标1/30的日用瓷,来满足大家的生活需求。 

  庞永辉说,随着近几年国家减税降费力度的持续加大,公司有了更多资金进行技艺的创新升级。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企业享受到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共减免40余万元。“今年第一季度,我们又享受了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的新政策,办理缓缴税款近17万元。”庞永辉说,税收对文化产业的扶持,不仅为企业、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大底气、更强信心,更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创新创造,使更多文化产品符合当代审美观,满足当代生活需求。 

  政策支持下的人才培养 

  刀起刀落的细腻,一枝一叶的推敲,线条曲直的斟酌……在生产车间,庞永辉指着几名正专注雕刻的匠师说,“雕刻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定瓷胎质较薄,每一刀的力度都有讲究,这些匠师大多都在我们定瓷职业培训学校接受过专业的培训。” 

  庞永辉所说的定瓷职业培训学校,是由陈氏定窑瓷业有限公司牵头成立的曲阳县唯一一所经人社部门批准的陶瓷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早在十几年前,庞永辉就想通过在职业学校开设专业课程的方式,解决定瓷人才短缺的问题,但苦于当时“囊中羞涩”,这个心愿一拖再拖。近几年,在减税降费等各项政策的支持下,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人才培养的计划提上日程、步入正轨。 

  曲阳县定瓷职业培训学校开始有计划、成系统地开设原料、成型、装饰等相关课程,为定瓷发展培养专业性人才。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曲阳县定瓷企业已发展到200多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初步形成传统瓷、日用瓷、艺术瓷3大系列400多个品种,年产值近2亿元。有近200名来自当地定瓷产业发展聚集区的农村无固定收入人员接受专业培训,实现靠技能立业发展。 

  “如今,定瓷技艺创新传承,定瓷产业发展壮大,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庞永辉说。 

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曲阳陈氏定窑瓷业有限公司工艺师韩庆芳,拥有诸多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层次专家、省十大金牌工人、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省百名能工巧匠等。

韩庆芳师从定瓷专家陈文增、和焕,从事定窑装饰设计及定瓷文化宣传工作,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作品被英国珍宝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定瓷于元代失传,一代定窑人在“定瓷三杰”(陈文增、蔺占献、和焕)的带领下,历经四十年风雨坎坷,终于恢复了定窑绝技。

韩庆芳家乡,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五大名窑之一定窑的原产地,至今还遗留十三座高大的瓷片堆。带着对定瓷的由衷喜爱,1997年大专毕业后,韩庆芳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到曲阳定瓷有限公司工作。

经过多年勤奋努力,在当地定瓷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韩庆芳刻花作品线条流畅,布局疏朗有致;剔花作品刀法简洁爽利,构图富丽大方。韩庆芳还结合工作实践发明了“以线引枝”构图模式和“全斜刀法”雕琢技艺、阴阳刻相结合刀法,其艺术水平高,可操作性强,且构图丰富、规整,简洁大方,使定窑剔花艺术呈现出精巧的雅致美。

作为当代定窑第二代传承人的优秀代表,韩庆芳有一个美丽的定瓷梦:希望当代定瓷走进千家万户,再现辉煌。

记者杜柏桦 通讯员郭英焜摄影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瓷器瑕疵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