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人民日报中的文章在哪里找的?

名句之所以是名句,不仅是因为出自名家名著,更重要的是精妙地阐述了某个做人道理。

常读名句,能让人不知不觉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人生境界。

今天这篇文章,总结了许多名家名著名句,它们大多比较简短,便于记忆,希望能够为你的作文增添亮丽的一笔!

1.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应用示范:70年关山飞度,70年惊鸿一瞥。70年辉煌对中国近代历史而言是一个感叹号,对民族复兴伟业而言则是一个逗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真如铁,亦不如信念如铁、意志如钢;从头越,且看那苍山如海、风光无限。(《人民日报》)

2.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应用示范: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当如稼轩词中所言:“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以满腔的豪情拥抱新时代,建功新时代,做一名奋发有为的新时代新青年!

3.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应用示范:一百年前,鲁迅先生写下:“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现在的中国早已今非昔比,但先生的那份责任与担当,依然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奋力前行,一路发光。

4.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崔卫平(当代学者)

应用示范:今日之中国足以令每一个中华儿女自豪,但是,毋庸讳言,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想社会变得更好,就需要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不抱怨,不推脱,从我开始,行动起来,让中国变得更好,我们责无旁贷。

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 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董仲舒《春秋繁露》

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7.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8.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三毛《送你一匹马》

9. 上学的机会是受人控制的,但读书与实践才是获取知识的主要课堂,在这个学校中学习的权力只掌握在你自己手中,是任何人都剥夺不了的。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的习惯,这比任何名牌大学的校徽重要得多!

10. 背生字,做习题,一天不得间断,因为学习语言,不进则退。

——杨绛《杂忆与杂写》

11.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12. 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进步,靠的就是能读书又写书的本领。

——季羡林《季羡林读书与做人》

13. 学习文史知识目的在于“温故”,有文史修养的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代一个漫长的时间段里。学习科学知识目的在于“知新”,有科学知识的人可以预见将来,他生活在从现在到广阔无垠的未来。假如你什么都不学习,那就只能生活在现时现世的一个小圈子里,狭窄得很。

——王小波《思维的乐趣》

14. 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1. 满招损,谦受益。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4.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7.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8. 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9. 垂下的头颅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10. 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11. 一个真认识自己的人,就没法不谦虚。谦虚使人的心缩小,像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

12. 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周国平 《灵魂只能独行》

13. 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林语堂 《我的愿望》

1.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5.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6.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7. 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鲁迅《鲁迅杂文选》

8. 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9. 人生有三种根本的困境。第一,人生来只能注定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第二,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第三,人生来不想死,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

——史铁生《命若琴弦》

10.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丰子恺《豁然开朗》

11.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路遥《平凡的世界》

12. 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13. 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为了搏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14. 要是没有离别和重逢,要是不敢承担欢愉和悲痛,灵魂还有什么意义,还叫什么人生?

15.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那么反过来,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余秋雨《借我一生》

16. 每个人都睁着眼睛,但不等于每个人都在看世界,许多人几乎不用自己的眼睛看,他们只听别人说,他们看到的世界永远是别人说的样子。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2020 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散文阅读 及答案 说明:本试题汇编来源于 2020 年全国各地 100 余份中考语文试题,每 8 个阅读编为一 组,是谓一套。共十一套,共 88 个阅读,有答案 。 每一套均可独立成卷,用作学生练习 用,也可作为老师测试用。 第一套 中考散文阅读试题汇编 【一】(2020 年中考·辽宁省营口卷) 外公,您看那梨花似雪 潘玉毅 ① “梨花风起正清明” ,又是一年清明到, 风一起, 梨花便纷纷从枝头落下, 簌簌有声, 顷刻间就白了地面,白了人间。 ②外公过世已经十余年了,至今我仍会经常想起他。 ③小时候,我是一个十足的“跟屁虫” ,成天不是粘着外婆,就是跟着外公。偶尔我也 会随着他们一起插秧, 但总是插得横七竖八, 能不能成活都充满了悬念。 但外公从来不说什 么,任由我随意发挥。即使有路过的乡亲提醒说: “这样插秧怎么可以,影响收成啊! ”外公 也权当没听见。 ④外公是个退伍军人, 平日里话很少, 有时他一天下来所说的话, 扳扳手指都能数得过 来。他就像一头老黄牛, 吃得了苦, 受得了累, 整天在地里忙活。 那时我们吃的花生、 毛豆、 蚕豆、 苋菜……但凡餐桌上能见到的蔬菜,基本都是外公自家种的。小时候,我最爱跟着外 公去田间地头。 在那里, 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 捡起了收 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在那片天然的乐园里,连泥土的气息都是那么清新芬芳。 ⑤除了种地, 外公还特别喜欢看戏。 只要不是农忙时节, 但凡本村或邻村来了戏班子唱 戏,他都会欣然前去, 一次不落。 外公看戏, 有时也会带上我。 那时候我并不明白戏台上 “吚 吚呀呀” 唱的都是些什么, 并不了解其中的趣味所在。 而外公每次都津津有味地看到散场才 离开, 当我问他戏曲的内容时, 他才会简单地解释两句。 那时一台戏结束时,很多观众都会 往台边预置的篮子里投钱。我问外公,为什么散戏时,大家要往台上撒钱呢?外公说, 那些 演员出来讨生活不容易, 挣些钱全凭乡亲们捧场。 与很多观众不同, 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 台边轻轻 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 .. ⑥后来,彩色电视在乡村普及起来,戏班进村的次数就少了,外公感慨地说: “电视的 画面精致是精致, 可是没有现场看戏的气氛和感觉。 ”每当这时, 他便会讲传统戏文给我听, 像锡剧《珍珠塔》 “方卿见姑娘”选段便是我从外公那里听来的。很多年以后,当我跟外婆 说起这些往事时, 她都不相信这是真的。 因为外公从不曾同她分享过, 她自然也想象不到一 个不苟言笑、 沉默寡语的老头子是如何酣畅快意地对孙辈讲戏。 其实, 我们生活中并不乏这 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 不喜言谈, 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如 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 ⑦在漫长的一生里, 我们每个人都会走过无数条路, 但总有一条路是我们记忆和情感的 归宿。 从外婆家去公交车站的那条路,我已记不清走过多少次了。 每次我离开外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日报的阅读理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