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官网58所研发什么?

   近期,国资委办公厅印发了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标杆项目和标杆模式名单。建筑央企一批标杆企业正式出炉。

据了解,在国有重点企业开展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是国务院国资委深入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进一步发挥优秀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引领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重点企业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2020年6月13日,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印发的《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2年,国有重点企业基本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管理体系,企业总体管理能力明显增强,部分国有重点企业管理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管理标杆创建行动历经企业申报、专家评审、征求意见等环节,最终在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中确定200家标杆企业。这其中,包括了来自8大建筑央企的18家标杆单位。看看都有谁?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

    各中央企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

按照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工作部署,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国有重点企业认真开展管理标杆企业、标杆项目和标杆模式(以下简称“三个标杆”)创建行动。经过企业申报、专家评审、征求意见等环节,现已确定“三个标杆”名单,现印发给你们,请扎实做好“三个标杆”创建工作,切实发挥管理标杆的示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取得更大成效,促进国有企业不断强化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

    国务院国资委将指导和推动企业高标准、严要求做好标杆创建工作,适时开展评估评价,对管理提升成效显著的企业,加大宣传推广,打造一批充分展现新时代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优秀品牌。

    附件: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标杆项目和标杆模式名单.

    23.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69.珠海保税区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80.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85.斯里兰卡科伦坡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集团有限公司

    132.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

    5.适应航空工业发展趋势的战略规划体系

    7.支撑国防和军队“三步走”战略的装备研发体系

    8.以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为指引的运行管理

    9.战略管控型企业集团的闭环战略管理体系

    10.复杂军工电子装备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12.以金融资源集约化为核心的司库管理体系

    15.以高质量发展管理指标为基础的运营评价机制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25.基于流程机器人(RPA)技术的电力企业数字化财务管理

    27.“一体系、一张网”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

    28.基于法治框架的法律、合规、风险、内控协同管理体系

    31.一体化发展的能源企业生产运营协同调度系统

    42.以激发活力和提高效率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52.通用环球医疗集团专科经营绩效持续改善机制

    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

    63.法律、合规、风险、内控“四位一体”管理

    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集团有限公司

    71.以实现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73.新冠灭活疫苗研发创新及产业化项目管理

    82.北京能源集团宁东公司生产经营测算模型

    83.天津港集团股权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系统

    84.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团信息化对标提升管理

    86.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基于战略的“315”全面预算管理

    87.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财务标准化管理

    88.江汽集团基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数字化转型

    91.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转型与流程管理

    95.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面向感知认知能力的银行数字化管理

    96.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制度体系重构为基础的集团管控

    97.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以财务云为支撑的业务管理

    98.西部矿业集团锡铁山分公司“绿色矿山”管理

    100.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城市交通整体解决方案

    4.集团化、专业化、标准化、数字化管理模式

    5.“六大控制七个零”高质量精细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们所改革工作是国家混改试点工作中最有难度的,现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令人惊喜,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典型案例,已经取得和将要形成的经验可复制可推广。”

国资委产权局副局长郜志宇上月对58所所长刘勇说。

而就在日前,国防科工局、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资委、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转制为企业实施方案的批复》(科工计[号)。批复原则同意兵器装备自动化研究所转制为企业,明确了转制适用政策,需要开展的重点工作和程序,提出了有关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防科工局官网发布的通知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58所)是本次军工科研院所分类改革中批复的第一家转制为企业的单位,标志生产经营类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开始迈入实施阶段。

58所转制具有示范意义

地处四川绵阳的58所成立于1977年,现有职工600余人,总资产近8亿元,拥有各类科研课题千余项,获得科技成果500余项,突破关键技术200余项,其中填补国内空白的核心技术50余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

58所是专业从事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的军民融合型研究所,形成了数字控制、特种测控、特种电子、智能传感的产业框架。

目前,58所特种计算机设计技术指标达到世界最高水平,电量传感器成为国内的第一品牌,核辐射监测产品率先替代国外进口,核电站核心部件市场份额占全国90%以上,累计销售额超2亿元,数控系统产品已在国防科技工业万台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工程和千台数控增效工程中发挥效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9-10日,58所所长刘勇分别到国家国资委、发改委、国防科工局汇报了混合所有制试点改革、事业单位转制以及员工持股方案等工作。

根据58所官网显示,其为军工行业事业单位转企做出了三个贡献,包括:方案模板、审批流程和批复模板,其已经取得和将要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获得国资委及国防科工局的肯定,后续将进一步推动混改进程。

由于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的总目标时间节点2020年已近,基于58所的经验,有分析认为,预计其余40 家试点单位乃至更多的生产经营类军工科研院所的企业化转制进程将明显加快。

事业单位属性限制军工科研院所发展

过去,800万元以上的决策就要报国家相关部委,现在随便买一台设备的价钱可能都不止800万元了。这是造火箭、卫星、飞船的央企单位面临的现状。作为事业单位,财产不是企业法人财产,企业对它没有处置权,这是军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军工科研院所改革的必要之处。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

他认为,军工科研院所隶属于军工集团公司,它的资产、资产管理、行业管理权限归属不同国家部委、机关,军工集团公司与所属科研院所并未形成真正的产权关系,主要依靠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以及代行资产管理职能,限制了市场化运作。军工科研院所的事业单位属性,导致了其自身缺乏寻求发展的内在动力。进行科研院所改制的根本目的是使科研院所的发展适应市场化的要求,转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从“行政化”管理向“市场化”管理的转变,提高科研院所整体的创新能力和效率,增强其参与市场竞争的活力和能力,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

军工集团事业单位改革始于2013年,总体上按照“先试点、后分类、整体方案上报”的思路进行。

2014年12月底,国防科工局改革办下发关于军工科研院所改革的文件,确定了军工科研院所改革分类的原则和标准,要求各军工集团按标准尽快将下属各科研院所划分到位,提交科研院所分类的正式方案。经过了多轮的方案上报,国防科工局发布《关于军工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的实施意见》,宣布启动首批41家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

去年7月,国防科工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推进会,此次会议解读了《关于军工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的实施意见》,并研究部署了相关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防科工局召开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推进会

李锦表示,军工体制改革是今年国企改革的重点戏,而今年和明年将成为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和资本化的高潮期。

“军工集团作为央企资产重要的一块,目前整体经营效率偏低,市场化程度不高,军民融合程度不够,正需要改革促发展。军工国企改革、军工科研院所改制等值得期待。”

军工科研院所:最优质的军工资产

由于我国军工体制普遍采用“研究所+工厂”模式,研究所主要负责设计和研发,工厂主要负责生产和制造,因此,军工研究所资产被公认为是最优质的军工资产,拥有最核心的军工技术和专家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资料显示,中船重工集团28家军工科研院所贡献了集团超过30%的利润。

而航天科技集团旗下核心资产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大研究所、小公司”的特征明显。目前,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央批复设立的事业单位还有近100家,其中包括科研院所70多个。在集团旗下六七百家单位中,按数量算只有六分之一,但是其所占的资产体量、人员比例都极大。

军工科研院所将被分为基础类、工程类、工艺类三类,除基础类保留事业单位属性之外,其余两类均需完成转企改制。目标是2018年首批生产经营类军工科研院所完成转制,2020年其他生产经营类军工科研院所基本完成转制,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科研生产相结合。

李锦表示,军工科研院所改革是国防科技工业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军工科研院所覆盖面宽、涉及领域广、人员数量多,改革任务复杂艰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天科技集团新帅上任,他在清华的演讲谈到如何勾勒超出想像的未来

▲一文解构军工集团中电科,核心研究所深度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