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考研三战,心理压力测试大怎么办?

作为一个80后“老阿姨”,我考研考了三次,终于在2021年实现自己的川大梦。记录一些心得体会,也希望考研的后辈们能少走弯路。

01. 追梦川大,两次考研终失败

2018年9月,在朋友的鼓动下,带着出于职业发展的考量和年轻时未读研的遗憾,我在10月稀里糊涂地报了川大MBA。那时天真地以为考MBA很简单,买了套不知名的参考书,看着网上MBA的免费课程就开始备考。然而,第一年的轻敌,加上不到3个月的复习,最后的成绩是:152分这一年我34岁

2019年,我决定再次报考,然而很遗憾的是我还是太过相信自己,认为头一年只是时间不够而已。我提前4个月把网上各种网课听完,自认为这4个月状态很好,结果分数出来:181分,虽有一定进步,但再次落榜。

2次落榜让我开始反思,这2年我虽顾着学习,却从未认真分析过自己要考的学校它是川大啊!是大部分培训班老师会劝诫考生“如果准备不够充分,基础不够扎实,要慎重考虑”的学校啊。

这一年,我35岁了,我有机会调剂,但是我还是不甘心。纠纠结结中,不服输的老阿姨下定决心:再战一年。如果2021年不行,我就放弃读研。

02.备考心得,学习定要有方法

当立下这个军令状,我开始反思,自己独自备考是否太过盲目?这个时候正值疫情爆发,各种教育机构在线培训兴起,在铺天盖地的广告中,我选择了离家最近的一家培训班。这个时候,距考研还剩6个月,我对自己说,这一次,要破釜沉舟对自己狠一点。

以下是备考半年我认为最重要的几点:

单词一定要背利用自己碎片化的时间,反反复复地记忆。单词是能读懂阅读的关键,哪怕长难句不知道说什么,多记一个单词你就多一个机会猜出正确答案。

保证自己的阅读量,培训班有发每日一读,摘抄的文章都是考研试卷的参考报刊,我一篇不落的全部读完,培养了自己的语感,看到分数占比最多的阅读时,会发现很多句式都是同样的路数。

虽然数学知识点都是分章节的,但对我这种30多岁文科出身的考生来说,数学着实很难,所以我严抓基础,确保每一道例题都弄明白。平时手边有纸就尝试演算,说不定就能记住其中一种题型的解法。

逻辑培养的就是自己抓关键字的能力,无需太过深入思考,需按照逻辑的推理公式去做。逻辑课程多听几次,后期的刷题练习也是十分必要。

写作要多积累素材,多多地练习能帮助自己快速完成写作,这样在考试时可以非常快速地解决作文,甚至能省出20分钟多做几道性价比高的数学题。

一定一定要参加模拟考!模拟考能帮助自己计算考试时间,MBA考试的管综部分真的是争分夺秒,如果不熟悉考试节奏,可能会在某个单项中耗费太多时间。(这里我不由得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考试时放弃了数学,花了2个小时做逻辑的惨痛经历

03.心态平稳,坚持努力不放弃

考研路上最重要的一点:抛开一切心理压力,要有异于常人的决心,告诉自己一定能行。

当人对一种东西的执念到了一定地步,会产生吸引力法则。对于我来说,备考最大的压力莫过于已经是第三次考试,以及自己较大的年纪,非常怕失败。

但是,担心真的没有任何用处,一定要坚定,不要消极地思考如果考不上怎么办?如果又失败了会不会太丢人?这些都是在给自己的失败提前找借口而已。

对于我来说,正是因为自己一直有着较为坚定的信念,才能促使自己这半年放弃一切娱乐,每天早上6点起床背单词,下了班飞奔回家刷题。考前自己将10年真题每一套刷了2遍以上,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如果我能比以前的自己多努力一分,那么考试的时候就能比以前多考一分。

在备考期间,看到年轻的同学们比自己还努力的时候,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至少,现在的自己也是这辈子最年轻的时候。

考研这条路可能对于一些基础好的同学来说并不难,但是在职考生面临各种各样的艰辛,希望大家都能有无悔的过程。在拿到川大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终于可以对我的儿子说:嘿,好好努力!妈妈在36岁都能考上川大!你也可以!

三战考研失败这件事,好像真的把我钉在了耻辱柱上,无时无刻不在鞭打着我。想念的专业没有念上,年龄越来越大,接踵而来的还有就业压力……脑子里总有个声音对我说,“你真没用!”“你对不起父母!”“再这样下去你就完了!”

但今天我想探讨的不是自我谴责和自我贬低会如何毁掉一个人。而是想真诚的分享出自己的经历,因为我知道和我一样二战、三战的姐妹有很多,大家都普遍存在焦虑的情绪,不如我们撒开了聊一聊,说不定我的故事还能给到大家一些慰藉或启发。

2019年我从大学毕业,毕业后我离开了上学的城市,回到了老家。没有听从父母让我考公务员的建议,我选择了二战考研。

回想一战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应届生身份的珍贵,打着要考研的旗号,所以也没有参加学校的校招。当时虽然心里已经决定考研,行动上却依旧逃避,没有真正投入到备考当中,最后几乎是裸考的状态上了考场。

毕业后我下定决心要全力以赴一次,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前期备考一直按照计划表严格执行着,可越往后,我越是陷入不自律、自责、焦虑、自我贬低的死循环。特别是到了十月中旬之后,我除了每天机械的按照计划表执行任务,再也感受不到学习给我带来的正反馈。我想我真的不适合这条路吧,于是在我从考场走出来的第二天,我就决定立刻去找工作。

这一次我听从了父母的建议,往事业单位方向求职。幸运的是,正好看到当地民政局在招聘编外人员。年前面试,大年初八就入职,正好遇上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我庆幸自己第一次求职便如此顺利,同时也松了口气,至少我有工作了。

然而这份释然来得太早,这份工作只维持了四个月便宣告终结。不是因为我想象中事业单位存在官僚风气、或者办公室尔虞我诈,相反这里的同事都对我很好,工作内容也并不繁重,偶尔还能下下乡做做防疫工作什么的。

只是我还是过得不开心。我是个不喜欢和数字打交道的人,巧的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正是会计助理。同事虽然都很和善,但我依然觉得很难融入,一到夜晚,我会因为第二天要上班而焦虑失眠。

有句话说,考研这件事,只要你动了念头,除非考上,不然会一直放不下,我深有体会。于是我又辞了职,决定三战。

依旧是备考小半年的时间,我以为这次我不用再因为进度跟不上而感到焦虑。我以为这次我的备考时间充足,并且选择了一个非重点大学,考上的机率就会很大。

然而,我依旧没能彻底改掉生活不规律,昼夜颠倒、拖延、玩手机的坏习惯,每天待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学了困,困了睡。白天不清醒,凌晨加班学变成常事。加上我很容易纠结于细枝末节,学习的时候一个章节过不去,我是很难说服自己学习下一个章节的。所以这就造成我经常给自己制造困难,消磨学习积极性。

有时真的觉得自己很可笑,不知道来回折腾自己的意义是什么。我终于明白那句“这世上有着努力也没有得到回报的人,想努力也无法努力的人,还有着因为太想努力而身心都垮掉的人。”也是因为这次备考,我感觉自己彻底变成了一个什么都做不到的废物,我从来没有过这么强烈的无力感。我开始无尽的责怪自己,贬低自己,甚至感觉走到了抑郁边缘。

考完试后我依然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甚至一度过得很颓废。每天的任务除了解决自己的生理需求就是睡觉和打游戏。我变得越来越不想和人交流,不愿意出门,害怕见到熟人,害怕有人问我成绩,也不想和父母讨论有关任何未来打算的事情。

我把自己封闭了起来,实际上心里的焦虑却一直没有停止过。我悄悄的在网上看招聘信息,开始搜网络兼职,也因为大学最好的朋友在三个月前当了妈妈,我再次感觉到了同龄压力。我真的很想重新快乐起来,就像普通24岁女孩该有的朝气的样子,我想摆脱现状,重新拥有一份哪怕工资不高,但能给我带来一点价值感的工作。

刚开始看招聘信息的时候,我是朝着线上教育领域去努力的,因为本科考了教师资格证,加上我考研最初的想法也是成为一名教师。于是我首先找了作业帮的网上兼职,不管怎么样,能积累一些相关经历也是好的。幸运的是,兼职的申请也在前两天通过了。我发现,当我迈出第一步的时候,迈出第二步、第三步只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

也是偶然的机会,我在微信公众号里刷到了零经验转行新媒体的软文,其实新媒体运营这个词我并不陌生,甚至对它有兴趣。我也到boss直聘上搜索过它的招聘要求,感觉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

后来我在b站搜了很多关于新媒体运营的科普视频,为了能在年后尽快的找到工作,我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我要系统的学习它。

在对比了多家机构之后,我选择了半撇私塾。

今天也是我加入半撇私塾的第五天,这短短几天里,我了解到许多新媒体工具,学习了Markdown的基本语法,最重要的是,我又开始有动力码字输出了。昨天因为要练习Markdown语法的实操,我下载了简书。才发现2017年的时候,我在简书还写过一篇日记。真的很感慨、很怀念那个时候屁大点事都想记录下来的自己。

所以,我们都勇敢一点,在没有进行尝试和探索之前,永远不要觉得自己已经走投无路。做自己人生的探索者,直到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为止。

现在兼职和学习已经同步开始,我也希望自己不要半途而废,把接下来的课程学完,为自己年后外出找工作攒攒底气。

希望尽快拥有一个自己的公众号,希望能早日收获第一个赞,希望通过持续的学习能强迫自己输出。

希望每天都能坚持出门走走,晒晒冬天的太阳或陪家人散散步。希望在外出找工作之前能调理好作息,最好增重五斤。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刚刚经历了考研失败的打击,或者还没有从考研失败的阴霾里走出来,那么我也想给你一个小建议——多出去走走,别把自己关在家里。相信我,好好睡一觉,换一身干净的衣服,出去吃个早餐,心情也会跟着明朗起来。

或许你也可以试着用手机拍摄一些照片或者自己的vlog,在我所有的兴趣爱好里,摄影是我觉得最容易给人积极力量的。因为它会让你不由自主的留意这个世界,去发现周围美好的东西,在摄影的时候,你也会感受到专注的快乐。

我自己有用过比较顺手的后期调色软件,现在也全部分享给你们:

有这三个调色软件,基本上可以满足摄影入门的所有需求了。其中vsco的滤镜是出了名的好看,但是有些滤镜也需要收费购买,所以如果对自己的照片没那么高的要求的话,其实最实用的还是前面两种。

简单来说,VUE最大的优点就是操作简单,几乎可以做到随拍随发朋友圈,所以它更具有即时性。一闪我最喜欢的是它的滤镜和曲库,很多冷门配乐它都有。Inshot不得不提的是它可爱的贴纸和花色,无论是配文配字都能让你的视频更加生动。

我能想到的就只有这些啦,希望大家都能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早日从考研失败的沮丧中走出来,因为生活能治愈的,是那些愿意好起来的人。

关于考研失败丢不丢脸的问题,许嵩说过一句话我特别喜欢——

“人不可能全然不顾外人的看法,但也不必沦落到活给别人看。”

所有的路都不是白白经过的,至少这两年里,我们始终忠于自己,也从来没有在考场上做过逃兵。

外人只看结果,但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才走到今天。

人对学历的追求可以是终生的,如果现在的自己已经学累了,不妨先向前走一步,调整好状态,几年后若是仍然保有最初的考研梦,再杀回来也未可知。

有同学对我说今年他三战,不会再有四战了,我希望他今年能顺利上岸,真是太不容易了。肯定有同学会说这个人为什么不工作再考研,也有同学会说这种坚持的态度让人致敬,我想客观理性地来说一下,首先两次考不上肯定要反思下原因,排除不可控因素,个人是否真的全力以赴了,复习方法是否用正确了,考试心态有没有出问题等等,这些都要自己去评估,人生也并非只有考研这一条路,如果确实不适合完全可以先去工作,毕竟青春时光非常宝贵。倘若前两次都是运气不好,那么第三次可以再拼一把,因为有些人的确对读研执念很深,选择权还是在自己手里。

每年到了这个阶段都会出现不少同学还没参加考试就直接选择二战的情况,我不反对二战,但我不建议这个时候就开始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二战上面。

二战很苦,很多二战人都知道自己这一路有多么不容易,如果不是上一年考试失利,谁又愿意多花一年时间去备战考研呢。

如果你现在动了二战的念头,说明你对自己不够自信,你觉得自己复习得很不到位,这个时候你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分析下自己的复习情况,看看是哪门学科出了问题,如果是数学这门学科出了问题,那么一定要耐心去罗列一下自己的问题,是基础不扎实还是思维能力不行亦或是计算总是出错,往往我们对自己不够自信就是因为没有具体化自己的问题,有些同学会刻意放大自己的问题,明明可以在接下来的时间把问题解决掉的,却偏偏认为自己无可救药了,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

从某种程度上讲,想要二战也可能是你的情绪出现了波动,临近考试,学习繁忙,大家很容易出现厌学焦虑的情况,这个时候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一直强调越是到最后越是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心态非常重要,不要动不动就说自己不行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给我好好走下去,况且你又不是一个人,我会一直陪着你们,跟着我加油干!

转自公众号:数学汤家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压力测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