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小红 同济大学学周向红出生地在哪里?

“智慧城市(Smart City) 的建设有利于加快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昨日上午,在“智慧城市建设管理”专题培训班上,同济大学经管学院智慧城市与电子治理研究所所长周向红教授结合国内外建设解读了智慧城市与中国经济的关系。

智慧城市是城镇化发展结果

“经济新常态的出现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使得智慧城市成为我们的选择。”周向红认为,当前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工业化、城镇化仍处在快速发展期,大环境发生了改变,“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不少挑战,交通拥堵等问题陆续涌现。”

周向红说,挑战出现后,一些城市采取“摊大饼”式的圆形扩张方式,一些城市则选择主城区、新城区相结合的发展方式,这些方式各有利弊。周向红认为,面对挑战,政府需要创新,体现为在主体层面上寻求跨界合作,在手段层面上选择市场化工具,在技术层面上发展智慧城市。

“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型策略,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其管辖的环境、公共事业、本地产业发展中,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地方政府的相关活动和需求。”周向红指出,通过建设智慧城市,可为市民创造美好生活环境。

智慧城市发展模式日臻成熟

周向红认为,经过近20年的实践和不懈的努力,智慧城市的建设规范、发展模式、应用范围和评价标准已基本成熟。智慧城市包括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四个特征,这意味着,公众可以广泛参与城市创新过程和城市发展进程,从而汇集集体智慧,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产品。

周向红介绍,目前全球有多个城市都在建设“智慧城市”,而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对智慧城市的内涵形成了相对统一的认识,并在智慧医疗、智慧康乐、智慧教育等多方面做出了实践。“2010年,欧盟明确了欧洲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与此同时,美国多个州启动智慧城市建设,英国伦敦开始建设生态社区,日本东京实施医疗信息化建设,而新加坡在2006年就推出了“智慧国2015”计划。”

周向红同时指出,我国扬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城市也先后开展了智慧城市实践。截至2013年底,我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共有400多个,预计投资规模达2万亿元。

智慧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人口的智慧城市建设达到实际应用程度的75%时,该城市的GDP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能增加3.5倍。”周向红分析认为,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经济增长翻两番,完全有可能实现“四倍跃进”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

周向红表示,智慧城市建设将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智慧城市建设本身就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此基础上,这种发展模式还将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质量,并激活民间投资、促进就业。”

周向红也强调,智慧城市建设还有利于加快城市经济转型升级:“通过智慧城市建设,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会得到大幅度提高,从而促进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形成。”  

同济大学企业家创新领导力(技术转移)培训高级研修班招生简章

为贯彻落实《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深入实施《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深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委托同济大学启动2021年企业家创新领导力培训项目。

同济大学2020年首次主办该主题培训并开拓“技术转移”方向,在“技术转移”高层次人才培养上取得一定积累之后再次启航。2021年招生将面向上海市苏州市,旨在通过二地企业家的互动与融合,激活企业科技创新动能,激发企业家创新活力,积极推动沪苏两地的科技协同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与企业家一起寻求新的突破和进步。

同济大学作为办学主体,欢迎上海市和苏州市的企业家报名。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0多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先后建立了11个国际化合作平台学院,与200多所海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是亚太地区第一所被授予“全球可持续校园杰出奖”的高校。

“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今天的同济大学正满怀豪情,扎根中国大地,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力前行!

2020年4月22日,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第二届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中,同济大学位列全球榜单第13位、亚洲榜单首位。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7(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的排名中全球第一。(该排名主要展现全球大学为实现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而采取的行动。)

2020年6月10日,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发布2021年世界大学排名情况,中国83所高校上榜,同济大学取得了内地高校排名第9的好成绩。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系、经济与金融系、公共管理系、会计系、创新与战略系(筹)、组织管理系(筹)及市场营销系(筹)。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学院逐步形成“创新、育人、服务”的宗旨和“国际化、研究型”的目标。学院是同济大学国际合作项目和国际交流学生最多的学院之一,也是全国管理学院中,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学院之一。

2017年12月,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我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A+档(2%)。 同济大学成为全国在该学科最强的三所高校之一。

2018年12月,《金融时报》公布2018年亚太商学院排行榜,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蝉联中国大陆前三,位列亚太区第十。

2019年10月,《金融时报》发布2019年全球管理学硕士课程(Masters in Management)排名,我院管理学硕士项目(Master in Management)排名再提升7位,跃居全球第28位,中国第2,表现持续向好。

2021年9月13日,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简称FT)正式发布2021年全球管理硕士百强榜单,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项目(Master in Management,简称MiM)再获殊荣,连续六年稳居全球50强,跻身全球第35位,位列全国第2。

博观经济社会科技之形势

延拓领导创新持续之视野

构建高效和谐求新之团队

赋能技术转移战略之升维

提升国际技术转移之能级

课程将以理论知识传授为基础,以案例研讨、实境教学、移动课堂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为侧重,并提供海外交流、项目对接、高端论坛等增值服务。旨在从创新思想、领导力、创新方法和行万里路四个维度为企业家提供一场务实的自我提升之旅。

模块二:领导力 (10天)

模块三:创新方法 (4天)

模块四:行万里路(神州移动课堂6天 + 海外移动课堂10天)

全球化、双循环与中美关系走势

),使用企业注册法人一证通进行买家认证;

资料完善度需达到100%,成功提交;

业评价,申请入库登记编号(约1个月);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衷和楼2010室

注:本简章内容已通过同济大学非学历教室管理部门的审核,已定稿,不得更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小红 同济大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