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质越来科技越发达人类越危险,人类越来越不幸福?

16、“三个代表”这一思想加深了对下列哪些问题的认识( )
    D、什么是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 )

1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是( )
    A、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E、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1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2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8、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2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29、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新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 )
    D、它有了新的前途,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

30、在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于人民共和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 )
    A、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不允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国民党统治集团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他们坚持国民党一党专政,不允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决定其不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所领导的革命斗争的胜利发展,促进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路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9、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之后,国内还存在的主要矛盾是( )

29、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 )的制定及颁布施行,为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和保证,为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毛泽东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 )
    D、要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探索自己的道路

5、根据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论述,以下哪个矛盾不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
    D、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

9、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当时“四个现代化”是指( )
    A、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
    C、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1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其含义是( )
    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得到解决

13、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主要原因是( )

17、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毛泽东讨论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他认为( )

4、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深刻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进一步论述了邓小平对这一理论的创立做出的独创性贡献,并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形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

5、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

6、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搞清楚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 )
    D、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8、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时机来制定规划。”这一论述( )
    C、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因为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而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却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从经济基础方面看,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 )
    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否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

13、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所谓第二次革命,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相对而言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是( )

24、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B、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D、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28、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一次重大突破。这一重大突破的主要依据是( )

2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个结合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主要表现是( )
    B、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30、立时代潮头,开改革之先。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民意,,挽狂澜,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吹响改革开放好觉,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

3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党的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其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 )

3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原因在于( )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37、1987年召开党的十三大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拓展了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党的十三大( )
    D、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有( )
    B、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6、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初步勾画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蓝图有( )
    A、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D、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
    B、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
    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
    B、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
    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
    B、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
    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理论基础是( )
    B、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
    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 )
    A、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C、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2、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 )
    B、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C、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
    D、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

18、全面协调可持续中的“全面”是指( )
    A、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
    D、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

20、关于科学发展观,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B、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
    C、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思想基础

2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 )
    B、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C、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4、坚持统筹兼顾,必须( )
    A、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B、认真考虑和对待各方面的发展需要,正确反映和兼顾各阶层各群体利益要求
    C、牢牢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努力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能力

25、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解正确的是( )
    B、“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
    C、“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
    D、“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

29、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正确的表述是( )
    C、科学发展观是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D、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6、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转变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
    C、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D、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7、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其内涵包括( )
    A、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B、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C、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D、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22、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内容包括( )
    A、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C、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包括哪些方面( )
    A、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B、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固本开新,重塑钢铁长城
    C、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16、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然后再乘势而上(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22、《复兴之路》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习近平引用三句诗对这段历史进行了生动叙说,请问是以下哪三句诗文( )

26、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的重大意义有( )
    A、我们党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之后作出的重大决策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一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5、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改革,其根本目的是(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成为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是( )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
    B、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力
    D、保障少数民族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力

7、党的十八大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总体要求,强调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是( )

10、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这次宪法修改,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整个修改过程,始终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反映人民的需求和愿望,严格遵循宪法修改的法定程序。这体现了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战略任务是( )
    C、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

11、中华民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为促进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

13、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力因素。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在现阶段党和国家民族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的是( )

15、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其中,作为工作重点的是( )

16、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说法正确的有( )
    A、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
    C、可以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

17、“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科学构想。其具体含义是( )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三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3、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抓好舆论工作,以下表述不当的是( )
    C、要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充分彰显

8、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扬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这就是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概括的( )
    A、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B、伟大爱国精神、伟大创新精神、伟大奉献精神、伟大斗争精神
    C、伟大爱国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创新精神
    D、伟大创造精神、伟大斗争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伟大奉献精神

1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要做到( )
    C、加快构建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D、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四节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5、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尤其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是保持社会安定团结良好局面的关键。习总书记指出:“对人民内部矛盾,要善于运用法治、民主、协商的办法进行处理。”这种便捷高效的解决纠纷方式,被西方社会誉为“东方一枝花”,指的是( )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并提 “四个全面”,全面吹响了治国理政的“集结号”。“四个全面”是指(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反腐倡廉

1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赋予“小康”更高的标淮、更丰富的内涵,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总体部署,规划和设计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其中在经济方面提出的一项新要求是到2020年实现( )

13、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
    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主要有( )

3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是因为全面深化改革( )
    A、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要
    D、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34、全面深化改革要攻坚涉险,涉及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碰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改革和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复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这就要求必须把握和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些重大关系,包括处理好( )

35、全面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 )

39、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安排。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胜利,我们应做到( )

40、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23、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 )
    B、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
    C、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4、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通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 ),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5、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我党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要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取得新胜利,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要( )

7、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22、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 )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23、关于民主集中制,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
    B、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是民主集中制的表现之一
    D、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民主集中制表现为: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

2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选择的结果。我们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这是( )

25、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取得了宝贵的成果。其主要有( )
    B、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C、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6、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拥护和选择的结果。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 )

28、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是因为( )
    B、党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
    C、党以自身优势引领和锻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D、党的自身优势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有效发挥

40、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统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 ),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

15、毛泽东主张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提出了“两参一改三结合”,不属于其内容的是( )。

33、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方在职人员和资方代理人采取“包下来”的政策,以企业为基地,根据“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原则,通过改造( )的方式达到从整体上消灭资产阶级的目的。

42、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是(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的本质特征。
    B、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确立为三大基本目标

43、党的“十七”大后,来自国际国内经济政治以及众人皆的严重困难和挑战接连不断,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冲击最猛烈、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国际事件是( )。

51、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A、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
    D、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

5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 ),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

5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 )的问题。
    D、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6、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60、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B、人民幸福、民族振兴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和保障;国家富强是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C、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民族振兴的基础和保障;民族振兴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D、社会公平、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社会公平、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77、我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出新“三步走”战略目标,并做出战略安排。关于这个战略目标和安排,准确的表述是( )。
    C、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79、党的十九大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打好脱贫攻坚战作出了具体安排,要求把( )放在首位,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

81、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是三者发展协调性应明显增强,继续加大(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

8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 )。
    A、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8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 )。
    A、构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体系
    B、构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体系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9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 )。

110、为了夯实国家间关系发展的社会基础,我们要做的是( ),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加强和推进人大、政协、地方、民间团体的对外交流。

121、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政治力量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体现,下列选项不属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策核心的是( )。

122、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决策机制是( )。

125、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增强四个意识,这四个意识是( )。

140、1956年底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其伟大意义体现在( )。

147、如何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促使毛泽东及党的其他领导人进行思考。下列选项中,不是毛泽东提出来的思想是( )。

149、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后,必须正确认识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对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阶级斗争,正确的态度是不能( )。

150、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提出“两步走”的发展战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C、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151、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原因在于( )。
    C、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58、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其历史方位已发生的变化是( )。
    A、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B、从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C、从受到外部封锁背景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背景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162、关于“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B、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
    C、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168、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C、它是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170、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其基本内容有( )。

171、党的十六大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明确定位( )。
    B、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C、反映了当代世界与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17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依据有( )。
    A、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B、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C、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D、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看,我国各方面发展水平总体较好

173、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使得我们做出如下判断( )。
    A、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C、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已经发生了变化

17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重大意义。这意味着( )。
    A、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B、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D、我国已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75、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 )。
    A、具有鲜明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
    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
    D、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社会主义

176、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 )。
    A、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C、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D、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17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必须在哪些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 )。
    B、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17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的基本方略,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求我们必须( )。
    C、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179、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家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倡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 )。
    A、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B、.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
    C、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18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是因为它( )。
    D、是开放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起点,必将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18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主要体现在( )等方面。
    A、中国开辟的新型现代化之路、提供的新型经济全球化方案

184、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这两个阶段是( )。
    A、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第二个阶段,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85、到2035年,我们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这一主要目标的要求是( )。
    B、经济发展实现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的根本转变

19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全面”。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D、覆盖的各省市、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每个人,都是同一水平的小康

198、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确保改革沿着有利于党和人民的正确方向上前进,必须坚持( )。
    C、改革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方向前进

201、全面依法治国,就要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 )各个方面体现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任何人违反宪法法律都要受到追究。

202、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包括( )。

221、党是中国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为更好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伟大目标,就要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包括( )。

226、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农民阶级。

227、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所以它不是马克思主义。

228、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我们党的基本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229、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230、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农民阶级。

231、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属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232、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233、大革命失败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者主张“城市中心论”。

234、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之间的斗争主要表现为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发展生产力与破坏生产力的斗争。

235、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236、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变革不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

237、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38、新中国建立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国实行依附于苏联的“一边倒”外交政策。

239、经过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我国以重工业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已初步建立。

240、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241、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富裕。

242、改革开放后一个很长时期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243、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应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244、党的十四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245、我国的对外开放仅仅是对发达国家的开放。

246、民主集中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247、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248、邓小平南方谈话,明确提出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法。

24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基本目标。

250、和谐社会就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25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25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53、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体现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

254、习近平曾引用三句诗生动诠释了近代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代表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其中代表明天的诗句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255、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

256、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我国要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257、中国所倡导的新型国家关系,“新”强调“多边合作”。

25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但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概括的“四个全面”。

259、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从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方面。

260、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00年翻一番。

261、法律的规范作用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62、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等同的,国家治理体系越完善,国家治理能力就越强。

263、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264、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

265、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看家本领,是我军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是我军同一切其他性质军队的最大区别。

266、火箭军是我国战略震慑的核心力量。

267、党的十九大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新的战略安排:到2020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268、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力量基础。

269、我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央军委负责制。

270、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不称霸,永不搞扩张。

271、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体现,是最基本的民生。

272、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为什么有一些人还是缺少幸福的成就感呢?

这是要根据个人的财富和个人感觉来决定的,不是所有人都感觉缺少幸福成就感。

相对于一些贫穷的人来说,他们本身就缺衣服穿,缺温饱。拥有一餐饱饭或者医生暖和的衣服,他们都会有幸福感,幸福感满满。

记得我们小时候,过年根本就没有新衣服穿,而是邻居家的小孩衣服穿不了了给我们穿,而且还是很新的,我们就看到了,非常非常的开心。那时的幸福感涌上心头,是无法比拟的。用任何语言也说不出来的。

现在的一些贫穷人,可能是以我当时小时候那个样子一样。幸福感很容易满足。

但当代的人,特别一些有钱的人,他已经很有钱了,他会拼命的赚更多的钱。他不用意满足,所以他心里面就想挣更多的钱为目标。假如今天做了100万,明天只做了50万,他心里可能是缺了个啥似的。只说可以缺了一个魂似的,为什么今天那么少?因为他们以这个为目标的话,所以幸福感会缺失很多。

现在物质文明发展到现在,更新换代了很多,人们追求的东西也更多。

记得以前我们的衣服是用手洗的。现在倒好,都方便了,都用洗衣机去洗,也洗好的衣服,还要用熨斗去烫。所以这是一步一步的来,取决于我们的生活质量。不能一蹴而就。你想的越美,心里落差越大。

但我们在对比别人的时候,可能我们有一些家庭可以买得起洗衣机,去洗衣服。但是她没有太多的钱去买熨斗去熨自己的衣服,所以这也是一个困扰,觉得少了点什么一样,幸福感好像就不存在了感觉。

唉,有钱人家看他可能是什么东西可以买衣服也是可以请个保姆帮他烫了。

有一些家庭,他就是没有这个经济啊。所以现代人都是比来比去的。你的有的我一定要有,没有的,我也要有。无形之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导致不必要的烦恼。

其实我们反过来想,我们的衣服洗好了,洗干净了。其实不用熨斗烫,也没关系的。我也不是每个人都要出入高级场所。

现在一些人都说去自驾游啊,去到处去游啊。可现在疫情当下有些人又走不出去,就觉得看不到外面的风景,就觉得有点可惜喽。

其实有时候我们做什么事,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条件,不可以做不到的事,乱记,想乱去做。后头还是得不偿失的。

大家说是吗?想太多了,幸福感就更没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技越发达人类越危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