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提前批专业代码体能测试都哪些

提醒各位考生及家长:口语成绩为5分,3分为及格成绩,报考外语类相关专业都需要口语测试成绩。

1、哪些学校对外语口语考试成绩有要求?

从往年情况来看,在京招生院校中,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校均有不少专业对考生口语成绩有要求。

去年《招生章程》规定,所有报考该校的考生必须参加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高考外语口试(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不组织高考外语口试的省份除外),且口试成绩达到合格(含)以上者方可录取。学校不再单独组织外语口试和专业面试。

去年《招生章程》规定,报考外语类专业的考生,如所在省级招办组织外语口试,考生须参加口试且成绩合格。外语类保送生无此项要求。

去年规定,依据学校学科专业特点,除考生所在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不组织高考外语口试的省份外,所有报考学校的考生必须参加外语口试且成绩合格(广西省考生要求达到A等)。

去年规定,学校除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类、艺术类专业外,其它专业均要求考生参加高考外语口试,且成绩达到合格及以上(未组织高考外语口试的省份除外)。

去年规定,报考外语类各专业(不含在京招生的双培与外培计划的外语类专业)、小学教育(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地理信息科学和遥感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考生,须参加生源地高招办统一组织的外语口试。以上专业对外语口试成绩有一定要求,具体分数视当年考生总体水平而定。

去年明确要求,报考该校所有专业考生均需参加并通过当地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外语口试。

去年规定,考生报考学校所有外语类专业都必须参加各省级招生机构组织的高考外语口试且成绩合格(未组织口试的省份除外),学校在普通类型招生时不再单独组织外语口试和专业面试。

去年规定,报考该校外语类专业的考生,须参加所在省(市、自治区)级教育招生考试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外语口试,口试成绩不合格者,外语类专业不予录取。考生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主管部门不组织外语口试的,学校对口试不作要求。

去年规定,报考艺术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专业的考生不需要参加外语口试,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如考生所在省(区、市)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外语口试,考生须参加口试且成绩合格。

2、哪些专业对外语口语考试成绩有要求?

在要求考生参加高考外语口试的专业中,多数是外语类专业。其中又以英语专业居多。如北京师范大学去年本科一批招生的英语专业,就对考生口语考试有要求。

英语专业开设比较广泛,并不仅限于外语类、师范类院校,包括很多理工类院校在内的各类院校均有开设。英语及相关专业(如翻译等)在招生时经常要求考生参加高考外语口试,这点考生要注意。

除英语外,要求考生参加省级外语口试的也包含很多其它外语类专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语种专业。比如去年,中国人民大学在提前批招生的德语、法语、日语、俄语、西班牙语等专业,都要求报考考生参加省级外语口试。

尽管外语类专业普遍要求报考考生参加口试。但往年也有部分院校的外语类专业,对于考生是否参加口语考试不做要求,在录取时不参考外语口试成绩。学校在招生时是否要求考生拥有外语口试成绩,考生要以当年的招生专业目录为准。考生也可向学校咨询。

在部分院校当中,与外事外交或者外贸相关的专业,往年会要求考生参加外语口试。如外交学院的外交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北京语言大学的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等专业,去年在京招生时均要求考生参加外语口试。

在上述这些外语类或以外事、外交为特色的院校中,即使是非语言类专业,往年也可能对考生的口语考试成绩有要求,考生如果没有参加口语考试,在考虑报考此类院校时,要格外留意招生目录及招生章程中关于口试成绩的相关规定。

从去年招生情况来看,如外交学院的法学专业、金融学专业,北京语言大学的会计学、新闻学等专业、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等专业,报考时均要求考生参加高考外语口试。多数院校都不对上述种类的专业提出口语考试成绩要求,但在少数院校中,口语考试则几乎是入学标配,哪怕考生学的是与外语、外事关系不大的专业,这点考生要格外留意。

注:本文内容根据往年招生情况总结,仅供参考。今年各校具体招生政策和要求,请以未来发布的学校《招生章程》《招生专业目录》等最新政策为准。

  目前各大院校已经陆续发布了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以下是“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MPA)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相关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本所院校里招生专业、招生人数、报考条件等重要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MPA)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点击下载查看完整版考研大纲讲义

  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招收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章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优化的步伐,努力提高研究生选拔培养质量,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我校2023年继续招收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代码为:125200。

  2023年我校公共管理学院拟招收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295人。其中拟招收全日制新疆定向研究生40人,拟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255人。实际招生人数根据国家正式下达招生计划数和实际生源状况等因素有所调整。

  一、专业介绍,见官网

  我校硕士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考生可登录“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网址:)查询有关信息公告。考生也可通过微信搜索公众号“中国人民大学研招办”或“rucyzb”订阅我校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发布的信息。

  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网址:.cn)进行网上报名、下载打印《准考证》、查询初试成绩,通过“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下载复试通知等材料。

  我校将严格执行《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已在教育部官网公开)。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初试和复试都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初试由国家统一组织,复试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初试方式为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复试分为“提前批复试”和“正常批复试”两种形式。

  报名参加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网报结束之后,公共管理学院将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全面评审,择优给予提前复试资格并组织复试。提前批复试有关时间安排如下:

申请提前复试考生进行网上报名 公布评审结果及提前复试名单

  (二)管理类联考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并按照报考点要求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和“研招网”(公网网址:.cn,教育网址:)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如实填写外语能力、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4)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我校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和《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严肃处理。

  (5)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网上确认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6)考生报考时应注意查看招生专业要求,招生专业目录中凡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均设有备注“仅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的研究方向,请“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在报名时间注意选择报考专用方向。

  (7)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8)国防生和现役军人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应当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我校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

  (9)我校积极为残疾人参加考试提供必要支持条件和合理便利。残疾考生如需我校在考试期间提供合理考试便利服务的,应于报名阶段与考点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我校沟通申请,以便提前做好安排。

  (10)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1)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2)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13)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招生单位官方网站等方式,主动了解考试安排、防疫要求等事项,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本次“提前复试”将选出不超过140名考生,获得“有条件录取资格”。

  获得“有条件录取资格”的考生, 参加全国研究生考试的管理类联考成绩达到国家A类线,且政治理论考试成绩及格,经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可获得预录取资格。

  )自行支付复试费并下载复试通知。

  2023年3月上旬,请考生届时参见复试通知或报考学院网站。

  具体复试地点将根据2023年3月疫情防控形势另行安排,请考生届时参见复试通知或报考学院网站。考生应当遵守我校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和规定,否则不得参加复试考核。

  (4)复试基本要求

  我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的34所自行确定本校复试分数线的高校之一。我校将结合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和报考生源情况,以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自行确定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对应届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实行统一的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对报考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单独考试(含援藏计划)以及各类专项计划考生提出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

  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考生可享受相应的加分政策:

  ①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②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现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可申请免试(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③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

  ④政治理论、专业课和综合素质

  ⑤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6)复试时须提交材料:

  考生须提交《复试通知》、《准考证》、有效期内的身份证件及以下材料参加复试,对不符合有关规定者,我校不予复试、录取。

  1)《本科课程学习成绩登记表》原件或档案中的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管理单位红章);

  2)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3)《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4)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还须提交报考2023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5)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须携带学历(学籍)认证报告,以供学院在复试时核验。

  (7)我校认为必要时,可再次组织复试。

  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待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应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充分了解我校(含各院、系)的调剂办法等招生信息,并按照调剂公告要求填报调剂志愿。

  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复试基本要求,但未被我校录取的考生可以联系其他招生单位进行调剂复试及录取。

  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提前批复试中获得“有条件录取资格”的考生联考成绩过国家A类线且政治理论考试成绩及格;正常批考生根据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科研成果、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拟录取名单。

  不同招生类型提前批考生、正常批普通考生、正常批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不含新疆定向班)考生、正常批新疆定向考生、正常批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等分类录取。

  拟录取名单确定后,我校将向考生所在单位函调人事档案(或档案审查意见)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全面考查考生思想政治和品德情况。函调的考生现实表现材料,需由考生本人档案或工作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印章。

  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对于全日制、非全日制的界定和管理,按《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硕士研究生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我校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拟录取名单确定后,我校将通知拟录取考生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执行。体检安排另行通知。

  考试诚信状况将作为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

  在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以开学报到日为准),在境外接受高等教育但不能提交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学历证书的,取消录取资格。

  对符合攻读我校硕士学位研究生招收要求的考生,我校将于2023年6月下旬开始发放录取通知书。

  九、学习年限、学习形式、培养校区和住宿情况

学校不提供学生宿舍。学生按定向合同就业,户口、档案留在定向单位
02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不含新疆定向) 学校不提供学生宿舍。学生按定向合同就业,户口、档案留在定向单位
学校可提供学生宿舍,学生按定向合同就业,户口、档案留在定向单位

  根据规定,被录取的考生依情况同我校签订2023年协议书,交纳学费,学费标准为非全日制33000元/学年,全日制新疆专项计划学费标准为18000元/学年。

  我校通过设立奖助制度,支持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

  我校将按教育部要求,在考生报名、初试、复试(含调剂)和录取等各个工作阶段,通过“研招网”和“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及时组织信息公示。

  (一)考生应自觉树立遵章守纪、诚实考试的意识。初试期间,考生应自觉遵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场规则》及各考点考场纪律;复试期间,考生应自觉遵守我校考场规则及考生所签署的《诚信复试承诺书》等内容,在我校全部复试工作结束前不得对外透露或传播复试试题内容等有关情况。对在研究生考试招生中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一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等严肃处理。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应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 或政纪处分;对考试工作人员,由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或其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违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我校不允许学生同时攻读两个(及以上)不同层次或相同层次的学位。

  (三)被我校录取的考生,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就读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被颁发相应的学历证书,并被授予硕士学位。

  (四)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

  (五)对弄虚作假或不符合报考条件者,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六)入学报到时,我校将根据上级部门的规定对新生的入学资格进行复查,复查未通过者,将被取消研究生入学资格。

  (七)考生应当遵守我校以及报考点关于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和规定,不遵守相关规定并造成恶劣影响的,我校将取消考生报考资格。

  十四、联系方式,见官网

  本简章如与教育部文件或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有出入,以教育部最新文件和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为准。

  欢迎考生报考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院校官网发布标题: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招收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章

  以上是“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MPA)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相关内容,更多院校招生信息,敬请关注本站。

公布面试名单:11月9日

公布面试成绩:11月22日

工商管理硕士(MBA)项目

1990年,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率先在全国招收培养中国自己的MBA学生,成为全国唯一一所试办MBA教育的院校,开创了中国工商管理专业硕士教育的先河,至今已为国家培养8500余名管理精英,为中国工商管理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MBA项目依托中国人民大学深厚的人文社科积淀,根植于以商学院为主要载体的中国工商管理一流(A+级)学科平台,依靠长期活跃在中国管理实践最前沿的优秀师资团队,不断探索MBA教育创新,提升学生整合性领导力,以培养商业与人文交融、能力与责任并重、创新与务实兼备的职业管理人才和经营创新领袖为使命,助推中国产业升级,贡献中国管理智慧。2017年,MBA项目顺利获得教育部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中最高等级的五年期认证资格。

近年来,MBA项目为适应工商管理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趋势及市场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对项目结构进行升级改造,形成“以科技金融MBA为旗舰、国际MBA为特色、在职MBA为主流”的三位一体项目架构。

项目以“整合性领导力”为核心的“5I”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夯实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对内整合校内优势学科,优化管理整合类、管理模拟类课程,同时创新“MBA+商业数据分析课程包”、“MBA+互联网内容创业课程包”,提升学生的专业纵深和探索能力;对外连接学界精英和业界优质资源,成立MBA顾问委员会,开设企业管理案例系列、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系列课程以及开展“顾问委员授课月”,实现校企共建、共创、共享的MBA教育可持续发展生态圈,打造了“前沿专题与系统课程并重,资深教授与企业精英联袂,西学精华与本国经验融合,模拟训练与案例研讨互动”的鲜明MBA教育特色。

国际工商管理硕士(IMBA)项目

人大商学院于2009年开办国际工商管理硕士(International MBA, IMBA)项目,专设全日制国际班,面向全球招生。项目拥有一支既熟知中国管理实践又深谙国际管理理论前沿的国际化师资团队,精心设计并持续改进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所有必修课程均采用国际商学院最具影响力的英文教材以及哈佛、毅伟等经典案例。项目聚焦实践反思综合性学习,开设

除全英文沉浸式学习环境外,全日制国际班学生还专享特设的国际学生入学奖学金,同时在国际交换、双学位项目、全球高端管理联盟国际游学周(GNW)、联盟精品小型在线课程(SNOCs)、国际竞赛的申请等诸多方面均具有优势。

MBA项目不断拓展和深化全球高质量合作网络,目前已与全球80余所伙伴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推出了一系列面向学生的国际游学、交换及双学位项目。依托学院作为全球高端管理联盟(GNAM)发起院校之一的优势,MBA项目与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等全球32家顶尖商学院展开包括国际游学周(GNW)、精品小型在线课程(SNOCs)、国际投资/案例大赛等在内的全方位、多样式的教育合作与活动。项目还与耶鲁大学管理学院(Yale Europe, Paris)等九所院校合作开展双学位项目,为学生创造更加国际化的学习环境,全面提升学生在全球情境下的沟通合作与跨文化领导力。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欢迎交流与合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民大学提前批专业代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