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考研要求英文地址是什么?要求最精确的 有门牌号的!急!!!

  出国留学有许多问题需要大家提前做好功课、充分了解。到香港、澳门高校读大学一直是不少高考考生和家长的重要选择之一。但是家长想了解关于港澳院校的问题也很多,今天智课选校帝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答复,以便家长参考。

  1、什么样的条件能申请香港的学校?

  香港的招生范围是非常广的,不同背景的同学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心仪的学府:

  以理科为例,往年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大约高出一本分数线 90分,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高出一本线 50 分,香港浸会大学的分数线则约为高出一本线 30 分,香港岭南大学的分数线基本与一本分数线持平,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树仁大学的分数线大约与二本分数线持平。

  所以香港学校的录取条件是非常宽泛的,适合不同背景的同学,而且香港的教育质量享誉全球,可谓港校无弱校,确实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2、我可以被哪所港校录取?

  港校的录取是根据高考成绩和面试表现综合评定的,所以往年的分数也只能作为一个参考,而且由于港校是小规模招生,所以每年的招生标准都会有小幅的波动。

  3、面试的难度如何?我英语比较薄弱会有问题吗?

  香港学校的面试一般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不同的学校面试的录取率也会不一样,一般来说面试录取率在 10%至 20%左右,当然面试表现优异也会现场录取。

  4、港校的录取流程是怎样的?

  香港学校的申请主要通过网上进行。在准备齐全申请的材料之后就可以递交申请,递交申请的截止日期一般是在六月初,然后一般来说六月底会通知进行面试,之后就会陆续发放录取结果。

  5、在录取过程中,什么因素最重要呢?

  不同的学校的录取标准会不一样的,不过总体来说最重要的包括高考成绩,面试表现和社会实践等经历。

  6、在香港就读有哪些优势?

  首先香港的教育质量享誉全球,可谓港校无弱校,在香港,学生不仅能体验到中西环境的差异,更能感受到顶级教育的魅力。港校都采用全英文教学,为赴港读书的学子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环境,体验国际化的教学氛围。

  其次,香港留学费用的相对低廉, 奖学金丰厚。与欧美昂贵的留学费用相比,香港的教育资源性价比优势巨大,同时港校会提供丰富的奖学金机会,学生在校期间表现良好都可以赢得许多奖学金。还有就是非常宽广的职业前景。

  港校的毕业生选择极其丰富,香港有着丰富优质的就业资源,你可以选择留港就业;也可以选择回到内地进入内地广阔的市场;还可以将其作为通向更宽广世界的跳板,在深造结束之时申请其他国家的名校。这些丰富的选择也给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完美的支撑和平台。

  7、香港的经济社会形势究竟如何?内地学生过去会受到歧视吗?

  以去香港读书的同学的亲身体验来看,在香港的学校里肯定是不会感受到所谓的歧视的,同学和教授都是非常有素质的而且非常友好。在校外也很少会遇到不愉快的情况,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激进的人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大多数香港市民都是非常友好的,所以这点不必担心。

  8、之前香港的时局政局不稳定,申请的人数有下降吗?会不会好申一点?

  最近几年申请的人数趋于平稳,但是也没有明显的下降。我们建议您还是要认真复习争取高考多拿分数,而不是寄希望于报考人数减少。而且香港的招生规模比较小,所以每年的录取条件都是是有波动的,决定录取的因素有很多,申请的材料和面试的准备我们都会非常专业地帮您完成,学生现在最重要的还是专心把高考考好!

  9、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到香港留学?

  只要有一定上进心的同学,都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收获,即使他们有不同的性格。

  因为港校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多的机会去探索不同的职业道路,学生可以尝试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并在这种尝试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理想。不管是内向或是外向的同学,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并追逐自己理想的职业道路。

  10、到香港读书和国内有什么区别?会有什么收获?

  在香港留学,最大的感觉就是自主,以及对学生的自我规划有非常充分的锻炼。这里不像内地的大学,没有班主任,没有宿管,课程表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的兴趣选课安排。自己可以完全掌握安排自己的时间,大学鼓励学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初到这里可能会有些不适应,因为这是真正的独立了。

  但是经历了这些锻炼的同学是有很强的自主能力的,能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敢于尝试新鲜的事物,能够接触到最新最先进的理念。并且港校都提供最好的平台鼓励学生去探索不同的事物,去发现自己的理想,想留港就业,想出国留学,想探索科研之路,想回大陆有一番作为,不管选择哪条路大学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和平台。经历了这些锻炼的同学会更加的独立自主,思想会更加地开放,也会对自己的职业道路、人生理想有更清晰的规划。

  11、香港对于学生的申请是否看重课外活动的表现?

  港校是比较鼓励学生能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所以对于申请的同学如有丰富的课外实践及活动是会给你的申请增加砝码的。

  12、就读香港的学费生活费大概需要多少?

  学费根据不同的学校也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在十万人民币左右,而很多学校都为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了奖学金,一般在几千到几万不等。生活费大概每年 4-5 万港币。

  需要注意的是:学费是每学期支付,不会一次付清,这点港校很人性化。

  13、香港读完后去向如何?

  香港地小人多,竞争比内地激烈很多,当然找工作这个事情是因人而异的,一般只要自己能够努力去找的话都是可以留在香港工作的,尤其是香港特区政府近年推出了很多新的政策,允许就读香港的内地学生毕业后一年时间内在香港找工作。

  香港的工作机会也很多, 如在香港工作学习满七年就可以申请移民香港,成为香港居民,获得永久居住权。有大概一半的内地学生毕业后留在香港工作,也有很多学生读完后就自然地去了国外高校继续深造。香港是一个很好的到美国深造的跳板。香港的学历含金量高,香港精英深受国内企事业单位青睐。

  14、香港高校住宿问题如何解决?

  香港高校会尽量给学生安排校内宿舍,如果学校不能满足住宿要求,校方会以在校外出租公寓形式来安排学生寄宿。如:香港科技大学:可申请学校宿舍,住宿费相对便宜。不同的学校住宿费也不一样,每学期的住宿费大约在四千至六千人民币不等。

  以上是智课选校帝为你整理的出国留学干货,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智课选校帝。

申请2023秋季研究生被拒是什么概念?根据官方网站信息,香港各大高校硕士研究生秋季入学课程的申请,大部分从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截止,这是一段较长的时间。

但刚刚提交申请不到两个月就被拒,只有一种可能:录取名额已满,学校已经招到了他们想要的学生。

曾经去往香港、澳门等地升学是一个相对性价比较高的途径,而且难度较欧美的高校更容易。但近年来,情况已经发生变化。

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2022年,申请报读研究生的人数直接较去年同期上升48%。

有做留学中介的朋友告诉银河君,与三年前相比,今年留学香港的竞争人数与难度可以说是呈“指数倍增长”,“别的国家比如英国美国,申请人数最多每年增长10%-20%之类的,但香港直接是同比翻倍。

从今年开始,各方面的竞争都在疯涨:对绩点、语言成绩的申请要求平均比以前高出20%,周围同学开始密集讨论申请港研,甚至有大二的学生开始讨论2025年秋季的申请。

“一切都变得更提前、更拥挤了。”

申请香港研究生的学生对竞争变激烈的直观感受,是录取条件的“变相提高”和其他申请者的优越背景。

去年刷一些留学博主的帖子,雅思6.5基本就可以达到上岸的要求了,但是今年,你就会发现“上岸”申请者的雅思分数都是7、7.5,甚至是8

港中文今年的录取案例中6.5的人很少。”我那位留学中介朋友这么和我说。

她的学生加了一个香港中文大学法学院的申请群,群里有近四百人。在里面不乏来自上交、复旦、人大等985院校的申请者。

还有申请者报GPA,“以华东政法的同学为例,目前群里报出的绩点最低86分,差不多都是88,还有90多分的。这一类的背景院校和成绩水平在以往稳走港大。”

今年港校的申请人数真的可以用“爆炸”来形容。

比如说香港城市大学,每年就发5000个授课型硕士offer,但是在2022/23学年,已经收到了超过56000份内陆学生的申请,用内陆考研的报录比来计算,已经达到了恐怖的11:1

这个数字大概是2年前的3倍左右

比被拒更痛苦的,是等待

对于申请者而言,最痛苦的应该是无尽的等待。

反复查看邮箱成为日常习惯,凡有心仪学校发来的邮件,第一时间查看第一行,看是“congratulation”还是“sorry”,这两个词的不同决定了申请命运的走向。

除了这两个以外,还有另一个词状态会引起焦灼:“waiting list(进入等待行列)”。

如果学校告诉申请者TA已经被放进了“waiting list”里面,则代表申请者的材料进入了审核阶段,如果到最后期限没能录取到足够合适的学生,或是有学生拒绝了offer,等待行列里的学生名字便可能顺位上移。但如果没有另行通知,则默认没拒绝。

“waiting list就是备胎”,这是比直接拒绝更让人焦灼的状态,因为系统的不透明,没人能看到与自己处于同一竞争行列里的有多少人、有哪些人。

一切都是不定数。被录取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但不被录取的情况更是多样复杂且难以预料:

学校不够好,均分不够高,语言成绩被别人比下去了,文书不够吸引人,实习或工作经历不如别人丰富,甚至仅仅可能是,学校在审理你的申请之前,就招到了足够且合适的人。

与越来越高的录取要求相对应的,是各高校不同程度的学费上涨。比如香港大学的2023年秋季共开设的8个商科专业,除MBA以外,其余专业均涨价3万至六万港元不等,其中金融科技和金融专业更是直接涨到46.2万;香港中文大学涨幅最大的信息与技术管理专业与金融专业,2023年秋季入学也分别涨到了28万与40.5万港元。

在香港各大学公布2022申请者背景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其中的激烈程度。有意向申请港校,也可以从中判断自己所处的“生态位”,这里我们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供大家参考一下:

各港校的申请者,都是什么背景?

在香港各大学公布2022申请者背景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其中的激烈程度。有意向申请港校,也可以从中判断自己所处的“生态位”,这里我们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供大家参考一下:

基础数据:男女比例 34%:66%;平均年龄 22岁;平均实习/工作时长 6个月。

本科院校分布:2022级约500位新生全部来自于海内外知名院校。

985/211院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境外院校:波士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国王学院、麦吉尔大学、纽约大学、伦敦大学学院、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墨尔本大学、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牛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悉尼大学、多伦多大学。

本科专业背景:在2022年9月入学的新生之中,八成同学拥有商科背景,如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等。亦有不少同学来自数据分析、数学、科学等学科背景。

地域分布:最近9届(年)的大多数学生主要来自中国大陆,也有部分学生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韩国、俄罗斯、英国、美国和中国台湾等著名大学。

本科专业背景:50%会计;20%金融;9%经济;6%工商管理;4%管理;其它11%。

地域分布:2022-23 intake约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中国内陆,其余来自香港、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其他亚太及欧洲国家。

本科专业背景:商科(会计、工商管理、经济、金融、管理、市场、信息系统等)、精算/风险管理、理科(数学、统计、化学、物理等)、计算机、工程、社科、城市规划/土木等。

基础数据:2022/23总共入读151/14(全日制/兼职)人,平均年龄22/30(全日制/兼职);平均工作经验1年/6.5年(全日制/兼职),平均GMAT 680。

本科院校分布:国际教养大学(日本)、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南开大学、纽约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纽约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悉尼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本科专业背景:大部分来自会计和其它商科。

基础数据:2022级本地学生3%,大陆学生97%;本科平均GPA 3.36(均分82.3),平均GMAT 664;研究生学历的有4%;24%的学生有至少1年的工作经验。

本科院校分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民族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

本科专业背景:73%商科;13%工程;8%科学;3%人文社科;3%其它。

总体而言,今年都很难,不过就算是地狱模式,也是分层级的。“相对容易”的道路也不是完全没有。

一个是申请香港都会大学或者香港珠海学院。

先说往年的常规选择,香港都会大学。

11月15日,香港都会大学开始接受23fall的授课式研究生申请!授课式研究生课程的修读年期一般为一至两年。全日制学生一般可于一年内完成研究生课程。

香港都会大学以下4个专业没有英语成绩也能申请,而且还是中文授课,每一个专业都成为了留学申请的“香饽饽”!

1、 科技学院:中国环保研究理学硕士

2、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文学文学硕士

3、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创意写作文学硕士

4、 李兆基商业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中文)

入学条件的话详细可以参考下方:

另外一个选择,就是香港珠海学院了,这所学校昨天(11月20日)开放了23fall秋季招生。

可以看到总共10个专业,中文授课专业占了50%!

个别专业对英语能力没有要求!

可以说是内陆进修拿香港身份的首选项目!

不论是香港都会大学,还是香港珠海学院的这几大专业,一直受到想拿香港身份人士欢迎的主要原因无非这么几点:

1、免语言申请,中文授课型硕士,不用提供英文语言申请,轻松获得录取

2、中文授课,能轻松听懂课程内容,也是中文提交课程作业。

3、所有硕士课程均通过评审获得国际认可,回内陆可以做教育部中留服认证,妥妥归国人才!回到单位,学历提升了,也可以拥有更多的机会。

所以在今年这种港校卷上天的背景下,这两所学校对于想拿香港身份的申请者而言,无疑是一股清流。

如果您的背景院校比较差或者专升本想要提升自己

又或者是内陆考研没上岸又没有雅思/托福的同学

或者是想要通过进修留学为孩子规划香港身份的家长。

都不妨考虑一下这两条目前还不那么卷的方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大学考研要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