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与禅宗五家七宗的异同

  在诸部禅宗经典中,《楞严经》是佛祖为即将因破戒退出阿罗汉道的阿难所说,《金刚经》是佛祖为众阿罗汉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所说,《心经》是为众阿罗汉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所说,惟《圆觉经》是佛祖为文殊菩萨为首的众菩萨所说,总持一切法门,足见《圆觉经》在诸禅宗经典中的重要地位,本文系转载而来,愿供为众菩萨行处之大愿行者共享。

 《圆觉经》全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唐佛陀多罗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1卷,唐佛陀多罗译,大正藏第17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 由于译者生平事迹不详等缘故,古德对此经的翻译记载多有所疑,但都相信其契合佛理。《开元释教录》卷9:“此经近出,不委何年。……但真诠不谬,岂假具知年月耶?”《续古今译经图纪》、《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12也认为此经译出的年月有疑问。 它是佛为文殊、普贤等十二位菩萨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方法。由于此经宣说“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盘及波罗蜜”、“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符合华严宗圆摄一切诸法、直显本来成佛的圆教旨趣,后世都将它看作是华严类经典。
  《圆觉经》在禅门享有盛誉,与宗密的大力弘传密切相关。宗密自谓“禅遇南宗,教逢圆觉。一言之下,心地开通。一轴之中,义天朗耀”《圆觉略疏序》,著有《圆觉经疏》等一系列著作,裴休为序,“一字一义,耸动人天”《虚堂录》卷9,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除《圆觉略疏》4卷外,宗密还著有《圆觉经大疏》12卷、《大疏钞》26卷、《略疏钞》12卷、《大疏科》3卷、《道场证义》18卷。13世纪间,古云元粹据宗密《疏钞》撰《集注》2卷,潼川居简序此书云:“圭峰发明此经,造疏数万言,……由唐至今,广略并行,西南学徒,家有其书,於戏盛哉。”  不但宗密与《圆觉经》有如此深厚的关系,许多禅门大德也都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参《五灯》卷14《警玄》,卷16《法秀》,卷17《子琦》、《行伟》,卷20《宝印》。 
  《圆觉经》能在禅门中广泛传习的深层原因,是因为它显示的修行途径,处处与禅法相合

  “圆觉”是人人本具的圆满觉悟之心,背之则凡,顺之则圣

。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

  《圆觉经》是了义经,即直接、完全彰显佛法的经典,是在第一义的立场上所说。

  《圆觉经》讲一乘圆教,没有大乘小乘之分,只有见性成佛,是无所偏的圆教。

  太虚《圆觉经略释》谓《圆觉经》“托本在佛”,是解读《圆觉经》第一重应知之义。他经立说,或依于心,或依众生、五阴、六尘,乃至般若,此经则依于佛地心境,以佛果境界作为经义的根据。 

  《圆觉经》以其大乘了义,深刻地影响了禅宗思想、禅悟思维。作为禅悟载体的禅宗诗歌,在运思方式、取象特点等诸多方面,也深受其影响,流漾着圆觉了义不二圆融、玲珑剔透的意趣,形成了独特的美感特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禅宗五家七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