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花父母的钱旅游合适吗如何靠自己攒钱旅行?

  大众报业·鲁中晨报记者 张培

父爱如山,情真义重。已近花甲之年的赵志刚从山东临沂老家来到淄博打工已经有20个年头,虽然这些年来他干的都是又苦又累的重力气活,但他觉得很幸福甚至有些骄傲,因为他靠自己在工厂搬瓦赚钱,供养出了两个大学生。如今,他又有了一个“小目标”……

父亲搬瓦为女儿赚学费成“网红”

5月17日晚,鲁中晨报官方微信转发《视频 淄博这一幕 看哭了好多人 新华社 央视都关注》为题的一条链接,其中播发了时长1分29秒的视频内容为:58岁的赵先生来淄博一家工厂打工,每天靠搬瓦赚钱养家,为了供两个女儿上大学,他吃再多的苦也愿意。他希望孩子们有志气,有出息,将来的日子过得比他好就行。提起自己的两个女儿都成为大学生,他又感到自豪、满足,激动的流眼泪。

5月20日中午,经过多方打听,记者终于在淄川区罗村镇一家生产建筑材料的工厂,找到了这位“网红”父亲。他叫赵志刚,面对陌生人来访,他有些紧张,但更渴望将自己这大半辈子的奋斗史讲述清楚。由于他每天搬瓦较多,因此手套磨破地块,基本上不到一星期就要换一副手套。与他见面握手时,记者摸到他右手上布满了厚厚的老茧。

当记者问其每天在这儿搬瓦累不累,他笑称,在整个工厂,除了办公室文员和门卫,搬瓦是最轻松的活了。如今自己的年龄也一天天大了,但他每次一想到顺利上大学的女儿,就对未来的新生活充满期盼,就觉得自己浑身上下有用不完的劲。

“只有努力干活,家人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赵志刚说,他也时常回忆自己在淄博打工的这20年,虽然辛苦,但收获更多的是幸福和希望。

心里有希望就不觉得日子苦

赵志刚坦言,自己这辈子唯一对不起的是自己的妻子谢有云。性格掘强、为人和善的他从来不向命运低头。“我运气不好,但我不信命。”赵志刚称,因为生活贫困,妻子跟着他从老家来到淄博打工,吃了很多苦,有一年冬天,妻子的双手因长时间接触凉水,导致手部病症,手指逐渐出现变形,平时生活中不仅干不了重体力劳动,连擀饺子皮这样的家务活都难以完成,生活的重担早就压在了他的肩上,他也乐意接受。

1962年赵志刚出生在临沂市平邑县仲村镇兴和村一个贫苦农家,其父因病去世早,母亲身体不好干不了农活,1977年高中还未毕业的他就提前辍学回家务农了。为了帮母亲撑起一个家,他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后来他参加高考,因差3.5分落榜,从那时起,他就立志将来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上大学,做对国家更有用的人。

1980年包产到户,老家农村分田地,他那年报名参军,体检和政审顺利通过,但母亲让他不要走,留下来照顾好家。看着未成年的弟弟妹妹,他毅然放弃了参军的机会。直到2000年夏天,通过老乡介绍,他和妻子带着两个女儿,来到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的这家工厂打工。刚开始他负责制料,妻子负责搬瓦,后来妻子双手受损,干不了力气活,他只好帮着妻子干。用他的话说,只要有空就在工厂里加班,可谓一个人干了两个人的活。

如今每天至少搬瓦10000片,每个月收入约4000元,加之企业老板信任他,让他帮助协助后勤工作,每个月会给再开一份基本生活费。截止到2016年,他们每个月要寄钱回家给母亲做生活费和医疗费,母亲身体多病,每年至少住3次院,同时还要给大女儿支付上大学的费用。母亲离世后,大女儿也大学毕业了,他们又要供小女儿上大学。还好,两个女儿都很懂事,在上大学期间都坚持勤工俭学,也为家里减轻一些负担。

两个女儿都上了大学,赵志刚的压力也减轻不少,他总重复那句话:“心里有希望,就不觉得日子苦。”

新的“小目标”:攒钱给妻子治疗手疾

赵志刚和妻子谢有云每天清晨5点到岗搬瓦,下午2点下班,中午休息1小时,晚上加班装车再干2小时,每天搬瓦10小时。这就是他们一天的生活状态。谢有云虽然干活较少,但都会跟在赵志刚后面,为其递水、擦汗。他俩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令其他工友羡慕。

“她(谢有云)这辈子跟着我吃了不少苦,我想想挺心疼的。还是咱当老爷们的没本事。”赵志刚表示,自己这辈子虽然都在为生活劳作,赚的是辛苦钱,但自己无怨无悔,凭自己奋斗把两个女儿培养成大学生,内心很满足。如今他要继续努力干活赚钱,在60岁前,带着妻子去好好地治疗手疾,尽可能让妻子的双手恢复正常功能,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这也是他这辈子最后一个心愿。

5月20日中午,58岁的赵志刚正在烈日下搬瓦。

赵志刚搬瓦磨损大,基本上不到一星期就会磨破一副手套。

妻子谢有云为搬完两车瓦的赵志刚擦擦汗。记者 张培 摄

本人女,毕业后来了烟台,家里是农村的。毕业半年,所有的工资花的一干二净,第一次过年回家的时候还欠着信用卡!

现在毕业三年,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已装修好,准备这个月入住了。月薪还房贷措措有余,不影响生活质量。 当时买房子的时候自己先是确定了区域,女孩自己买房子,一定是先考虑安全和小区的人的素质问题。自己看了三个月,定下来了,全程自己,直到确定下来才告诉朋友们我买房子了。

朋友们都觉得不可思议,都觉得女孩家买什么房呢,这不都是男生该干的事儿吗? 我不这么认为,但是也不想过多解释,告诉大家的理由是想攒钱。感觉想法不一样,我觉得女孩还是要有一定的独立性的,不管是经济还是其他,不能什么事儿都依靠男生。可能是因为答主不漂亮,觉得找个对象也不大可能,就算找了,人家又凭什么会为了我买房呢?

一、如果不结婚,为了以后有地方住,也要自己买个房子,不至于流落街头。

二、如果结了婚,发生了什么矛盾,自己也有一个能冷静的地方。

去年交房装修的时候,手足无措。什么也不懂,交完首付手里也没钱,取了住房公积金,工资除了还房贷和基本的吃饭的钱,全都省下来装修。装修材料全是自己一个一个跑着定的,虽然现在被朋友们各种吐槽,说是装修的有些地方不合理,但是那些都是我自己喜欢的啊! 现在,对象还是没有,但是我也不至于流落街头。 每次呆在自己的房子里都特别满足,这是我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的成果!

下一个目标是再攒攒钱,自己买辆小车 开,就不错啦!

      导语:全民出国的时代已然到来。除了美英澳加这四个“冷艳高贵”的高支出留学热门国,10万元已经成为合理预算。实际上,只要潜心研究,即使是富贵阶层霸占的留学目的国,10万块钱也绝对能撬开他们的大门。

      可以来一场欧洲或北美的小资游,可以经济划算地走遍全国,也可以穷游亚洲或南美……这是旅游类。

      可以在国内读完四年大学、三年研究生,剩余的钱甚至还可以报几个提升技能或品位的兴趣班……这是提高类。

      当然,也可以买一大堆衣服、鞋子、包。如果提升购物档次的话,这些钱甚至还不够买个奢侈名牌的包。

      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把三者适度地结合起来—出国游加个人提升再加适度购物?还真有!留学就是其中之一,但不要把这些高性价比的留学方式想象成完美女神,它们也各有利弊。

      北欧四国分别是瑞典、丹麦、芬兰和挪威,考虑到免学费、高福利、生活环境安定、教育质量过硬等因素,加上拥有乌普萨拉大学等世界知名院校,瑞典向来是国人留学北欧的首选。不过,那已经成为过去时,因为从2011年起,包括瑞典在内的部分欧洲国家开始收学费了。

在采访中,我们联系了两位享受到最后一届免费瑞典教育的受访人,其中一位明确表示,当初选择去瑞典读书,一大重要原因就是免学费;如果现在再选一次,他是不会再去瑞典了:“从我内心来讲,瑞典的大学收学费,是对它留学优势的极大削弱。如果用同样的学费,我更可能去英国,因为英国的大学文凭在国内的认可度更高。再说,还有其他不收学费的欧洲国家,比如挪威、芬兰,尤其是芬兰,有赫尔辛基大学、坦佩雷这些学校,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一点不比瑞典的学校差。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如果再选择的话,可能不会再选择瑞典。”

      在免学费的欧洲国家,每年的入学注册费只约合几千块人民币,加上生活费,一年10万元人民币可以过得很不错。这个不错包括吃到没什么污染的食物、呼吸到没多少PM2.5的空气以及亲身体验异邦的文化等。

如果所在的国家是欧盟申根国,那就真的可以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异国游了。话说当年英国尚未加入申根国,甚至连去一衣带水的爱尔兰都要办签证。最让广大留英学子羡慕的就是,在其他国家留学的同学,可以在心情好的时候买张欧洲之星的火车票,火车开到一个城市,就在那里逛上一天,到了晚饭时分再考虑今天是回去睡,还是找间旅店。苦哈哈的留英学生不得不先做好所有的旅行计划,再花大把的银子和时间跑到伦敦去办申根签证,一路上还要祈祷千万不要因为天气啥的不可抗力耽误了行程、引发连锁反应。

      《留学》记者曾在英国读了一年研究生,在此之前特别羡慕一个本科留德的哥们儿。话说他刚到德国的时候,在社交网络上瑟得可以。第一年就打鸡血似的赶场了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的各大传统节日,并且在网上晒出了狂欢节、游行之类的照片,还曾矫情:“法国红酒比德国啤酒更适合我。”

      不过后来的事情都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这就是传说中的德国读书毕业难——《留学》记者和哥们儿同届,我写本科毕业论文时,他做本科毕业设计;我读完一年期的硕士,他还在做本科毕业设计;我已经开始工作,他本科毕业刚开始读硕。他社交网络上的旅行照片越来越少,课余时间越来越多地扑在了兼职工和暑期工上。我们聊天的内容也从五花八门变成了:

      其实哥们儿的悲催经历并非个案,最近听说他真的毕业了,并且找到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更难得的是,这份工作可以将他外派回中国。这可是不少留学生工作的理想境界。

      难毕业这件事儿也不仅限于外国学生。记得《留学》记者曾在前年采访了一位在北大做研究的德国博士生。这位土生土长的德国姑娘已经身处博士生的第十个年头了。“我们不收学费,导师要求高要求严,也正常。”

      国内著名留德自助网站ABCDV网站的创始人李继源分析,这不仅与德国的大学不收学费有关,也与德国大学由政府资助有关——教师们享受着高工资,衣食无忧地做学问,学术环境相对纯粹。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比利时,比利时的大使就曾通过《留学》向学生们建议:先学好法语或弗拉芒语,再来享受比利时的高等教育。除了拥有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这样的国际知名院校,留学比利时的消费水平也相当有竞争力。

      第一阶段(本科)及第二阶段基础(研究生),中国学生所需缴纳的补充注册费为1923 欧元(约合16500元人民币);补充研究生阶段,中国学生所需缴纳的补充注册费免费;第三阶段:博士,中国学生所需缴纳的补充注册费免费(从第二年起,每年只需32欧元的登记费用)。

      使馆给出的生活费预算为850 欧元/ 月(约合人民币7300元),这其中包括了课程、书籍费、房租、饮食、医疗(保险和医疗费)等等费用。这么算下来,如果读一年期的授课型硕士,总消费大约在10万元。

      可惜比利时既不像荷兰那样,将英语授课普及;也不同法国一般,开放在法语言课程;倒是和德国共享了严格的APS审核制度。据李继源介绍,APS旨在审核申请者从小学到大学的成绩真实性。在提交申请时,十几年来的毕业证和保留的成绩单统统需要上交,审核处会致电学校教务处进行抽样调查。

      更惨绝人寰的是,学生们还要到使馆参加APS审核的笔试和面试,试题来自使馆的大题库。哪怕你是地道的理科生,也很有可能被考到马克思主义导论;或者学了多年的史地政,却有幸被考到了孔雀石的化学式(《留学》友情提示:Cu2(OH)2CO3)。

      APS审核已经进行了十多年,成为中国学生留德、留比的第一道门槛,这道关口的淘汰率近年高达40%-50%。目前,到比利时就读的中国学生大都通过国际交流项目。

      不管收不收学费吧,生活费还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即便在高消费的北上广,作为一个自食其力的“漂族”,一年5万块钱的生活费也足够过得不错。要知道,能够自给自足的上班族通常比学生花起钱来更大手大脚。可是,在欧洲的大部分国家,一年的生活费林林总总加在一起,都在6-8万块上下。要是留学期间能通过兼职自给自足该多好啊。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这是永恒的供求定律。《留学》记者第一次听说的带薪留学项目,是某机构推出的西班牙对外汉语教学项目。这个项目将技能培训和工作结合起来:先选拔出有意向做对外汉语教师的申请者,他们将在中国接受500课时的西班牙语课程培训,到了西班牙后入住马德里有汉语家教需求的寄宿家庭,通过教授寄宿家庭孩子汉语来赚取食宿;与此同时,项目参与者还需在科米亚斯主教大学,参加对外汉语培训项目,系统地学习如何教学,结业后不仅可以继续在寄宿家庭做汉语家教,还可以进入当地公立学校带班。

      这项目看上去实在是太划算了。不过,因为寄宿家庭更希望年轻女老师入住,被批准参加该项目的所有学生,几乎都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女生。即便愿意去异国他乡入住一个陌生家庭,女生们还是需要考虑自身的安全问题。

      负责该项目的中方老师王行看出了记者的疑问:“嗨,你想想,家里忽然住进来一个20多岁的毛头小伙,还要和小孩子朝夕相处,人家能放心吗?”

      至于居住条件,王行则提起了另一个客观情况:“我们的寄宿家庭都住在马德里的富人区。你想啊,他们就像是旧时代的贵族一样,给自己的孩子聘了一位包食宿的语言家教,普通家庭哪儿负担得起啊。”

这个项目的工资是每小时15欧元,已然是留学生打工的高薪行业。但事无完美。比如这个项目只能拿到一个对外汉语的资格证书,还不保证能得到全欧洲的承认。那么问题一:如果是去西班牙读一年期的硕士(在西班牙读硕士,平均一个学年的学费为2407欧,约合人民币21000元,加上生活费6-8万,总消费恰好10万块),能否通过教中文或其他工作方式自给自足?

这是个充满壮志雄心的规划,一旦实践就会发现自己不堪重负。首先,只要在当地工作,不会西班牙语必然成为一大劣势。就拿上文提到的瑞典来说,据留学生介绍,尽管瑞典开了不少英语课程,但如果不能熟练掌握瑞典语的听说读写,找工作基本没戏。并且,西班牙语入门容易精通不易,如果学生选择的是英语授课,且没有西班牙语基础,那么,是否可以留下就业呢,这一年能掌握西班牙语就很不错了。

      问题二:毕业或者项目结束后呢?据西班牙的法律,留学生必须在西班牙学满3年后,才能获得工作签证。客观上就要求一部分学生多读2个硕士学位以待够3年,换取毕业后的工作签证。这就需要更多额外的费用来支撑在西班牙的生活食宿了。

      在《留学》记者们所接触、了解的所有项目中,有这么一个项目不仅以留学生毕业后留下工作为导向,而且海外校方也希望留学生能够留下来多工作几年。这就是日本大阪国际专门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项目。

      和上一个对外汉语教师项目一样,这也是一个需要先过语言关的项目,大部分的申请学生都是中国外语院校日本语专业的学生。他们中的不少在国内就通过了日本语语言能力测试,并且拿到了最高的N1级。由于这个项目的学生们将进入日本的5星级酒店从事服务性工作,学生要想参与该项目的深造,语言水平必须达到N1级才可以。

      过了语言关,就是为期1年的项目课程和在5星级酒店的实习。学生在这个项目里不仅会学习地道的日本礼仪,而且能习得一定程度的英文和法语。由于日本对留学生打工的时长放得很开,且给予学习期间免税的优待,实习期间的收入至少足以支付生活支出。如果暑期辛苦一下,做份全职工作,还能存点钱。

这个项目的留学生除了来自中国大陆,还有不少来自港澳台地区及韩国。其中大陆学子毕业后的就业率最高,达到97%,因为他们学习最努力、成绩最好。负责该项目亚洲区推广工作的山口和冈本告诉《留学》杂志记者,由于日本社会老龄化严重,他们非常需要外来工作者;尤其是日本近年旅游业发展势头很好,5星级酒店稀缺复合语种人才。而大多数日本人由于受本国语言发音方式的影响,英文都不太好。中国学生在这一点上,确有优势。不过山口和冈本两个人的英文都很地道,他们的英文老师们大都是生长在英美的美籍和英籍亚裔。

加上中国游客是现在日本旅游业接纳游客中,数量上升最快的群体,英日文俱佳的中国留学生自然成为5星级酒店的香饽饽。更让山口和冈本看好的,是中国学生的工作态度:“他们工作就像学习一样,非常认真。我们相信他们都会工作上两三年再回中国,那时也一定会因为这段经历有更好的前途。但是港台地区的学生,他们太潇洒了,不少人来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体验生活,所以很多人一毕业就回国,或者最多工作一年就走了。

山口和冈本很了解中日两国近些年的外交尴尬,他们在招生中最长听到的来自中国家长的问题就是:“日本民众友好不?我的孩子过去会不会受到歧视甚至薄待。”冈本再三强调:“政府是政府、生意是生意、百姓是百姓。”事实上,日本政府对待中国留学生还是很好的,不仅对留学生学习期间打工收入免税,而且缴纳了医保的留学生可以完全享受国民医保。冈本讲了真实的故事:有个中国女生到了学校不久就查出患了癌症,于是果断就医、手术、疗养。直到痊愈,她自己大概花了约合人民币1000多元,其他的费用全都由医保负担。现在这个女生不仅顺利结业,而且已经进入一家5星级酒店工作一年了。

      事实上,两个日本招生官对中国民众的对日态度也是心里打鼓。交谈时,他们还试图了解:“你们作为知名媒体的记者,现在采访我们,是否表示我们两国在外交关系上……(有所缓和)?”

      全民出国的时代确实已经到来。除了美英澳加这四个“冷艳高贵”的高支出留学热门国,10万元已经成为合理预算。

      攻略一:当然是用百分之一千的努力赢得奖学金,与学有关的世界永远属于学霸和学神。

      攻略二:到美国读偏远地区的州立大学或者社区大学,收费低、消费低。如果这期间成绩好,可以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拿奖学金去名校。

      攻略三:读技术型院校的技术型专业,比如园艺、厨师等,即所谓的移民专业。时间短,容易就业。

      那么如果不盲目追求留学热门国家,就是想先踏出国门看看,而且又希望学点真东西。那么亚洲国家和第三世界兄弟国家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韩国国立和公立大学的本科生一年学费大约是1.5-2万元人民币,研究生是2-2.5万元人民币;私立大学本科生一年学费大约是3-4万元人民币,研究生4万元人民币。硕博期间可以拿到免学费的半奖或全奖。

      生活费约3万元人民币,包括住宿、伙食、交通费和保险费。在韩国打工比较容易,收入不高,但可以负担起生活费。《留学》记者的闺蜜留学韩国多年,从研究生起就靠自己赚生活费,不仅如此,还能每年都送自己一个大件儿,比如电脑、大屏手机,等等。

      因为曾经是英国殖民地,独立后又是英联邦成员国,所以在教育体系方面,马来西亚一直紧随英美。现在,马来西亚已加入“华盛顿协议”,该协议由包括美国和英国在内的13个国家签署,规定签约国所有的大学在工程专业学历教育方面必须符合联盟高等教育标准或质量。这使得马来西亚的文凭广受认可。

      马来西亚的不少私立高校受到我国教育部的认可,同时他们和不少欧美国家开展了联办课程,类似中国2+2、1+1等合作办学模式。

      古巴作为第三世界兄弟国家,实在是学习西班牙语的好去处。不仅因为中古两国一直交好,两国间还有不少政府教育交流项目;最实在的,看看消费就知道了。

      看到这儿,作为北漂的记者不禁泪流满面,这年头还有包餐包宿一个月400块钱打住的地方?!不仅如此,古巴的大学还提供免费医疗。

      这两年,俄罗斯的别称成了战斗民族,不过,赴俄留学不太需要爹妈在国内拼命战斗挣钱。

      如此看来,其每年留学总费用不超过10万元人民币,与工薪家庭的经济状况相匹配。

      干啥都是有风险的,但留学一旦出现学业中断,确实会损失惨重—钱打了水漂,本应用来学习的时间中断,独在异乡经此变故,心理难免不受到打击。所以留学这个大事儿,真不能过分图便宜、图省事儿。

      最常见的留学风险就是进了野鸡大学。这里所指的野鸡大学还不是指西太平洋之类虽未得到教育部认证,但合法且有些年头的大学。有的野鸡大学真的是挂羊头卖狗肉,且随时可能倒闭的劣质学校。

所以,如果有的学校告诉你学费低廉、门槛不高,而且可以先入学再学语言,那么,你来到的所谓大学,很有可能只是钻了法律空子的无良商人租用的一栋办公楼,请来几个装腔作势的退休教师,然后有一搭没一搭的教语言,周围清一色的国际学生。虽然这些学校都是符合当地法律,有担保学生签证权利的“合法学校”,但是,所有的学费到头来可能只是买了一个学生签证。

      如何避免这种坑爹的留学陷阱?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车伟民处长告诉《留学》杂志:“推荐选择教育部上榜的国外院校,回国后可以顺利办理学位学历认证。”

      平民留学乍一听是个小众选择,深挖之下才发现,即便作为行业挖掘者的记者们,看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本期所呈现的高性价比留学方式,也仅算是管中窥豹,供读者参考。

      芬兰:学士项目及部分硕士项目免学费;部分硕士项目约8000 EUR(人民币6万4)一年;博士项目有收入(每月税前近3万)。

      挪威:公立大学学士、硕士项目免学费;博士项目有收入(每月税前3万余);私立大学学士、硕士项目约60000 NOK(人民币6万2)一年。

      瑞士公立大学的所有专业都向国际学生开放,包括符合要求的私立学校,也在广泛接纳外国留学生。但我们的课程教学大都使用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这是瑞士的三大官方语言,现在越来越多的课程开始启用英语授课。但如果留学生不想在专业的选择上受到限制,还是先过语言关吧。

      我国的82所大学全部向国际学生开放。去年,西班牙共开放了2464个本科专业、3519个硕士项目以及1650个博士生项目。我们官方大学的学历受到国际的广泛认可。自从2007年,中国和西班牙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后,我们两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互认。

      SA: 贵国是否有计划鼓励中国留学生去接受高等教育?我们两国之间有哪些有利于学生交流的项目?

      以色列政府非常鼓励中国留学生来以学习,每年会设立1000多个奖学金项目。可能因为市场宣传不够,所以中国的学生们不熟悉。也有可能是因为中国的家庭经济实力确实好,他们都是准备了充足的资金才把孩子送出去留学的,不一定需要奖学金。但我相信,如果说有更多人知道以色列教育的高性价比,肯定会有更多中国学生来以色列留学。

      瑞士和中国的很多大学都共建了交换生项目。学生们可以找到自己学校的国际办了解情况。另外,中瑞两国政府还为青年科研工作者们创造了很多科研交流的机会,大家可以在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网站上查询具体的项目。另外,今年6月12日,瑞士驻华使馆教育处还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瑞士日活动,向大家介绍最新的留学项目。

      自从2007年,中西两国签署了协议后,我们就一直致力于在中国推广西班牙语。另外,我们一直在理工科、设计、艺术和音乐等领域加强合作。这些也是近来来中国留学生们不断高涨的留学意向。尽管现在我们的艺术留学生数量很少,但很快,我们就会出台新政,方便更多的中国学生入读西班牙大学。

      首先,西班牙学位课程的学费非常有竞争力。这跟我们政府对西班牙高校的大力支持分不开。学生们也可以广泛搜索奖学金项目,我们的公立和私立大学都有不少奖学金支持学生深造。

      目前我们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的一个主要优势就是西班牙也可使用高考成绩申请本科了,超过高考总分45%的学生就可以申请了。现在享受这一便捷政策的生源国有法国、德国、意大利和中国。

      今年习近平主席访华的时候曾与我们的国王签订了包括教育在内的多项合作。事实上,两国的著名高校之间一直维持着密切的合作与交流。现在包括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内的多家中国高校,都有同我们的交流项目。

      目前,比利时十分注重保护语言及文化的多元化,所以大范围展开英语授课。

      SA:中国有句老话,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请问在贵国及周边国家旅行的开销如何?对留学生来说,出游方便吗?

      西班牙本身就是旅游国度,加上自己是申根国,所以在西班牙读书,可以尽享旅行乐趣。鉴于此次的专题给出了经济预算,我们不妨通过省钱的方式为学生们算算,如何穷游欧洲。

      首先,西班牙的生活费用不算高,在比较好的地段合租,自己负担的费用约300-400欧一个月;每周花在吃上面的费用,60-70欧足够了;这样算下来,生活费一年约合4-5万

但如果对生活质量要求不太高,比如选择条件稍微欠佳的居所,每月就能省出50欧的房租。西班牙人没有每天在外面吃饭的习惯,只有聚会的时候才会下馆子聚餐。而平时购买菜、肉、水果等,去菜市场比去超市便宜不少。由于牛肉的价格是鸡肉的三四倍,多吃鸡肉少吃牛肉也能省不少钱。这样俭省度日,一个月能省出近100欧元,把这些钱攒下来,就足以来两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欧洲的廉价航空系统发达。如果买到廉价机票,往返其他欧洲国家一次大约一百多欧。如果特别能吃苦的,买半夜起飞的机票,可能只要30欧就可以飞到巴黎了(上午10点起飞的飞机就可能需要100欧)。住青年旅社,一个晚上约20-30欧(如果住6-8人一间的可能只要十几欧),住四个晚上约合120欧。白天基本交通、饮食大概一天20-30欧。这样算下来,旅行一次的花费大约四五百欧。

      SA友情提示:由于国外的青旅分为双人间到10人间不等,且有单性别及混居之分,同学们在网上预订时千万别手抖选错了。如果真的出现了乌龙事件,请保持镇静,到前台有礼貌地提出换房间。

      非常同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澳大利亚地大物博,是个天然的自然博物馆,尽管我们和其他各洲大陆不接壤,但这种独特性本来就值得观赏、探索。另外,来澳大利亚读书的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地活动新西兰的多次往返旅游签证。

      由于澳大利亚现在属于亚太国家,我们和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旅行非常方便。根据最新调查,澳洲人最喜爱的度假地点就是巴厘岛。在澳大利亚读书,到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旅行,是时间、经济双划算的方式。

      西班牙允许留学生打工,向学校申请一个打工的许可就可以了。但对学生打工的时间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必须在没有课的时候,每周打工不能超过一定的小时数。

      至于做什么具体工作,就因人而异了。有的同学是学法律的,可能就去律师事务所里帮人跑腿。有的可能学新闻或者传媒,可能就在报社里帮人干活;有的可能只能去餐馆跑堂、酒吧或者在仓库帮人理货,这种可能就会比较辛苦,还挣得少;有的也会选择当中文老师,中文老师的话一个小时多少钱都有,从10欧到40欧的都有,要看机会。

      在澳读书可以打工,上学期间每周有打工时间上限,假期则可以全天工作。但是学生们出来留学,学习才是第一要义。不少大学都是宽进严出,学业繁重超出学生的预计,很难在完成课业的同时,通过打工自给自足。建议同学们不要因小失大。

      澳大利亚、比利时、瑞士、荷兰、西班牙等国驻华使馆教育处,日本大阪YMCA国际学校、瑞典林奈大学等各国大学及中国在外留学生,东方国际、启德、新东方、金东方、ABCDV留学网站。(实习生司雅堃对本文亦有贡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花父母的钱旅游合适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