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学院大学生毕业生没有去报到档案怎么办会不会检查学生拿去的档案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公开招聘有关政策和《赤峰市2021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工作方案》,按照赤峰市委编办下达的公开招聘计划,开展2021年度赤峰学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工作。

赤峰学院公开招聘20名在编工作人员。详见《2021年赤峰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设置表》。

(一)招聘计划中,确定一定比例岗位招聘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项目生”;其他适合高校毕业生的空缺岗位都用于专项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和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简称“高校毕业生”);部分岗位定向招聘“蒙汉兼通人员”。

1、以下三类人员统称为“项目生”:

(1)“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指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组织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计划、中小企业人才储备计划;自治区教育厅牵头组织的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计划;自治区团委牵头组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2年以上)。

(2)“基层服务人员”:指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3年牵头组织的,招募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和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城镇社区、苏木(乡镇),主要从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协调及社区管理与服务等工作,服务期从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服务期满获得《贫困家庭和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基层公益性岗位服务证书》的人员。

(3)“大学生退役士兵”: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地方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并在报名开始日前已退役的士兵。

2、“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指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国家规定的择业期(择业期2年,包含2019、2020年两届毕业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在本公告发布日前其个人档案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

3、“蒙汉兼通人员”:指会说会写并熟练运用蒙古语言文字和汉语言文字的人员。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4、具有招聘岗位所需学历、学位。允许第二学位报考。

招聘研究生学历人员,执行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研厅函[2019]1号)精神,自2017年起入学,由国家统一下达研究生招生计划,完成学业已经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对待。

5、年龄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5年8月10日至2003年8月10日期间出生);

6、具有正常履行报考岗位工作职责的身体条件;

7、具备符合报考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8、具备报考岗位所需的其它资格条件。

9、2021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学历、学位取得日期截至2021年8月底,项目生服务期满时间截至2021年8月底。除户籍取得时间外,其他资格条件的取得时间为公开招聘报名开始日前。

定向招聘“项目人员”岗位要求须具有赤峰市户籍或入学前为赤峰市户籍,户籍取得时间应在本简章发布日(2021年8月10日)之前。“蒙汉兼通”、“高校毕业生”和普通岗位应聘者不受户籍限制。

(四)下列人员不得报考

2、在读的全日制研究生(不含2021年8月底前毕业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3、本简章发布日之前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含试用期内)工作人员;

4、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

5、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

6、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

7、在公务员招考或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聘用纪律行为并在诚信记录期限内的人员;

8、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摘 要] 学生社区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探讨如何利用这个阵地,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学生整体的思想政治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就高校学生党员参与大学生社区管理模式的建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 学生社区 党员参与 管理

“社区”一词源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1887年出版的《共同体与社会》(又译为《社区和社会》)一书,是指以一定生产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为纽带组织起来,并达到一定数量规模的、参加共同社会生活的人群[1]。

大学生社区是指以大学生宿舍为中心的、包括文体活动场所、宿舍区商业服务网点和学生食堂等在内的课堂学习之外生活、自学、群体活动的校园特定区域[2]。它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更是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探讨问题、沟通感情的重要领域,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的实践课堂。它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道德养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和形成都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大学生社区已成为新时期高校育人的重要阵地,也愈来愈受到广大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大学生党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我们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我们党历来重视培养和吸收青年大学生入党工作。但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高校学生党员日益增多。虽然大多数高校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都制定了具体办法,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却不免流于形式,教育形式多是念文件、读文章、看录像,照本宣科谈感受,蜻蜓点水、点到即止。这种教育形式下,学生党员的管理职能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是很充分。让学生党员参与到大学生社区的管理中来,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社区内的工作成绩作为其入党、转正的考核依据,可以有效地弥补学生党员无具体考核标准的缺陷;同时,通过他们,可随时了解学生的理想情趣,倾听学生的意见呼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统一。

二、学生党员参与社区管理的模式的建立

(一)构建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机构

传统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一般由学院党团办的老师进行指导,一到两个党支部、几个正式党员具体负责全院学生入党工作。这种体制下,往往是入党积极分子较多,而老师和学生无法对其进行深入、透彻的了解,缺乏对入党积极分子严格的考核。高校学生党员参与社区管理的模式中,首先要在学生社区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机构,具体做法是在学生社区内建立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社区党工委、各系党建工作站和班级党支部。

1.成立学生社区党工委。依托学生统一居住在一栋公寓内的优势,在学生社区中增设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社区党工委”),作为学校党委的派出机构,来实现党建工作的深入延伸。社区党工委作为学生社区党建的主管部门,接受院系党总支对社区党建工作的建议与指导,全面负责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组成人员主要为入住学生公寓的学院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专职辅导员,班主任中的党员教师,各系教工党支部书记以及各系学生党支部书记。

2.成立各系党建工作站和班级党支部。以系为单位,在社区党工委下设各系党建工作站,班级内有三名以上正式党员的,设立由三名正式党员组成的班级党支部。各系学生党建工作站负责人由各系高年级学生中的优秀党员经选举或推荐后担任,主要负责本系各年级、各班学生推优、培养、考核、入党等工作,直接向社区党工委汇报工作。

3.实行社区内党员挂牌制度,真正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对于积极分子与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是严格的,然而对于正式党员的考核却往往是空白的:他们无需参加党校学习,不用写思想汇报,更没有群众考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作用,并对他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进行有效的考核,可以在学生社区实行社区党员挂牌制度:即在有党员的寝室挂牌,并将全院党员、预备党员及积极分子的照片、班级、个人信息制成公告牌置于社区之内,不仅可以树立学生党员在寝室中、公寓中的形象,还可以让广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接受所有同学的监督考察,真正形成群众监督的长效机制。同时,通过这种机制,激励广大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各个方面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而影响其他同学,从而实现一帮一,多对一,先进带动后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4.建章立制,规范学生社区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社区党建工作制度。一是建立社区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定期举行社区党建工作发展交流会,开展政策宣传、加强理论研讨和工作探索,提高社区党建工作者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二是开展社区党员理论学习和实践制度,定期聘请校内外党员和思政专家进行授课,开展系统的政治学习,培养学生党员自觉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处理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三是建立社区党工委评议制度,各系学生党支部的发展对象必须通过社区党组织考核合格后才被列入发展对象或转正为正式党员,社区党组织有权对在社区表现差的发展对象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在社区也应该推行党员发展、转正公示制度,将发展对象的学习、表现等资料在学生社区公告栏张榜公布,让社区广大同学来监督。通过监督和考核,可以加强和发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这种模式中,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就会克服传统模式中学生党建工作的弊端,形成条块结合的矩阵式网络结构模式,使党建工作覆盖全员,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二)建立社区学生档案

目前,高校实施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涉及学生在社区里的行为表现的评价内容较少,然而学生在社区的表现往往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素质修养。

在社区内建立学生档案,将每个宿舍、每位同学在社区内的卫生状况、人际关系、道德水准、审美情趣、行为方式、语言风格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表现纳入档案考核范围之内,由各系党支部书记收集整理,定期把社区学生的表现向社区党工委反馈,作为该生评优入党、获奖受助的参考依据,从而对学生在社区内的日常行为进行引导、评价,促进学生的行为养成和基础文明教育。

(三)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

学生社区不仅仅是学生生活、休息、娱乐的场所,也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基地。为加强对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我们可以在社区中以专业为依托,建立形式多样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伍,为社区同学提供相应的志愿服务。一方面可以使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活动中接受党组织的考察,群众的监督;另一方面,同学们在接受服务的同时也受到了党员所带来的先进性教育。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1.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制定学业规划,确立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分计划路径设计,是学生顺利成长成才的关键环节,也是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形成学业目标的重要举措。针对很多一年级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对专业理解不深入等问题,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引导。各系学生党员可以在通过必要的培训之后,通过座谈、讲座、走访等形式为本系学生进行学业规划指导,使学生在自我认知、个人综合素质、学校的专业设置、就业市场等方面有清晰的认识,及时确立自己的学业目标。同时,还可以联系本专业领域的成功人士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专业认知,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2.组织建设宿舍管理一条龙体系,参与学生公寓管理。为了切实消除公寓安全管理上的安全隐患,在学生党员中选拔出每层宿舍楼的层长,组织建设“辅导员层长班长宿舍长”一条龙的组织体系,联动其他学生干部,在矫正宿舍不文明行为、抓好宿舍卫生、消除宿舍安全隐患等方面进行立体式的科学管理和全方位的宿舍安全教育;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评选“星级文明寝室”“文明示范楼层”等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3.成立社区心理辅导站,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心理辅导站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由各院系自行设置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机构。其主要职能是有效落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及相关部门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及时解决学生的发展性心理问题,预防、发现、甄别和转介学生的障碍性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初步干预。目前,很多高校的实际情况是前往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学生太少,学院内的专职辅导员又太少,好多形成心理问题的学生无法及时发现,难以形成覆盖全院学生的心理辅导的机构。通过对学生党员进行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培训,成立社区心理辅导站,指导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建立健全辐射到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监控体系和教育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领导小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社区心理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的五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真正形成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长效机制。

4.建立社区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构建交流平台。建立社区学生代表大会制度,设立沟通信箱,其意义在于既可以使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管理,使学校管理民主、畅通,还能教会学生如何行使公民权利,如何做国家的主人。另外,通过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所想、所需,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种要求、建议、意见等均及时给予答复,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使每个党员都有自己的联系寝室,以走访的形式参与社区管理,增强学生党员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教育和带动非党员同学,向他们宣传党的主张,了解他们对党的工作的意见,维护他们的正当权利,提高他们的觉悟。

总之,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表率性,把他们纳入到学生社区管理中,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还可以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营造和谐校园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刘晓青.高校学生党员参与大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2010(6).

[2]邵旭平.大学生社区管理的问题与策略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毕业生没有去报到档案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