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刚毕业,可以怎样个人去做家政政吗?

(记者:仪首歌 丛萍)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丛萍 仪首歌 济南报道

  “家政学专业是一个常常被误解的专业,我们不是保姆也不是家庭服务员。”河北师范大学2021级家政学硕士研究生徐桂心每次和新朋友聊起这个话题,都要和对方解释一番,对此,他已经习以为常了。2021年,河北师范大学开始招收家政学硕士研究生,这是全国第一个独立设置的家政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徐桂心等6名硕士研究生成为我国第一批家政学硕士。那么家政学专业到底学什么?家政学硕士可以做什么?

  “我不是没得选,我是自己想学“

  徐桂心(采访者供图)

  2015年,徐桂心高考成绩是535分,略低于一本线,可以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很多,但是徐桂心总觉得不是自己喜欢的。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徐桂心发现了家政学,浏览了家政学的相关课程,他便有报这个专业的想法。身为护士的妈妈非常支持他的决定,徐桂心说:“妈妈认为社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家政学是新兴学科,以后应该会大有作为,正是在个人兴趣和家人支持下,我就报考了天津师范大学的家政学专业。”

  就这样,不是没得选,也没有被调剂,徐桂心按照自己的兴趣进入了家政学专业。2019年大学毕业后,徐桂心入职泉州一所职业院校,在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担任老师。

  2020年,徐桂心了解到河北师范大学开始招收家政学硕士研究生,这也是全国第一次招收家政学硕士研究生。徐桂心便辞职,全心准备复习,他也顺利通过了研究生考试。

  2021年9月,徐桂心和其他5位同学在河北师范大学开始了自己家政学研究生的学习生涯,他们也是我国首批自主培养的家政学硕士。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河北师范大学的家政学硕士点自2021年开始招生,首届招生6人,今年录取了8人,目前分为家政教育、老年福祉研究、儿童发展与早期教育、家政服务业与饮食文化研究四个研究方向,毕业将被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

  研究生科研任务重、资料多为外文

  “其实我们的专业很有意思,在本科阶段,除了有基础的理论学习,还有像家居设计、收纳整理、营养膳食、茶艺、插花、钢琴等课程,而研究生阶段则以理论学习和科研任务为主。”徐桂心说。

  据徐桂心介绍,理论学习则主要是理论课程、研究方法课程以及学科理论前沿讲座等,目前开设的理论课程主要包括家庭营养学、老年社会工作、老龄化研究、家政服务业、儿童发展、家庭社会学、家政史等课程。

  “研一课程比较多,每周10节课以上,上课为主,研二科研任务上来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查阅资料、读书、整理数据、思考总结,整体科研任务比较重。”徐桂心说。

  和其他专业一样,徐桂心和他的同学们也面临着科研、发表论文的压力。“8月我刚结束了一个关于家政标准化的课题,这个课题从去年开始,历时10个月才完成。目前手头正在进行的还有3个课题,分别关于家庭劳动教育、家政兴农、劳动教育等方面。”徐桂心说。

  “本学期末,毕业论文开题,现在已经在着手准备论文开题,还有结课论文、发表论文等也都在同步进行着,每天早晨7点到晚上11点,除了吃饭、休息,其他时间几乎都在学习。”徐桂心说。

  而家政学属于新型学科,国内目前没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国内的研究也不多,这也给徐桂心和他的同学们带来不小的挑战。“所以我们现在资料、书籍很多都是外文的。”徐桂心说。

  家政学研究生就业选择多样

  河北师范大学在济南“阳光大姐”建立家政学专业学生实践基地。(学校供图)

  其实,和其他人一样,大学之前,徐桂心对家政学的认识也非常片面,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他对家政学的认识也发生变化。大学前,徐桂心认为家政学就是家政服务,以后要做保姆、家政服务人员。大学期间,徐桂心认为家政学大学生要面向中小学幼儿园、早教机构、养老机构、社工组织、民政组织等,从事管理、培训等相关工作。大四临近毕业到现在,在徐桂心看来,家政学不应局限于和家庭服务有关的领域,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都需要家政人的身影,比如消费领域、可持续发展领域、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全龄友好城市建设等也都需要家政人才。

  家政学硕士点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据河北师范大学家政学院院长李春晖介绍,家政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定位主要培养能够在以家庭生活需求为指向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从事研究、管理、教学、开发等工作,以及创业的复合型人才。

  家政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呢?徐桂心说:“硕士现在还没用毕业生,本科是师范类学校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同学进入中小学当老师,还要一部分考公,还有一部分转行从事其他行业,真正进入家政公司、养老机构的比较少。”

  在徐桂心看来,中小学也算是对口就业,因为中小学是开展家政教育的重要领域。作为我国第一批家政学硕士,对于未来,徐桂心也有自己的打算,他仍想从事家政学研究方面的工作,比较理想的是进入高等院校做家政学专业的老师。

  家政人才需要读硕士吗?

  家政人才需要读硕士吗?在李春晖看来,家政业对家政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家政业既要有一线服务人员、还有管理人才和研究人才。目前,从中职、高职到本科、研究生的家政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初步建立,每个层次有每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如,中职主要培养动手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家庭和社区服务人员,高职主要培养的是技能型家政服务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本科主要培养的是家政管理人才和家政教育师资,研究生则主要以企业和院校业务骨干和高层次教学科研人员为主。河北师范大学的家政学硕士填补了我国高层次家政专业人才培养的空白,完善了家政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体系。

  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提出“每个省份要有若干所职业院校开设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类专业,引导围绕社会服务产业链打造特色专业群。扩大中高职贯通培养招生专业和规模。引导应用型本科高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加快培养高端家政服务人才。”

  自2003年起,吉林农业大学开设我国首个家政学本科专业以来,全国近30所大学开设了家政学本科专业。在研究生培养方面,除了河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吉林农业大学等探索建设家政学硕士点,还有部分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设置了家政学方向,目前全国家政学硕士不足20人。在李春晖看来,一方面,我国自主培养合格的高层次家政人才才刚刚起步,目前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规模和数量不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家政学专业人才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满足家政服务业和社会生活对家政人才的不同需求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article>
<section>
对于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又回到了家庭教育的话题上来。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日本早在上世纪便提出“劳动体验学习”的要求。家长对子女的自理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刚学走路的孩子跌倒了自己爬起来,大人不去拉;3岁多的孩子自己穿衣穿裤;4岁多的孩子生活基本自理;5—6岁的孩子除自己管理自己外,还得做家务。西方世界的许多亿万富翁,尽管财产多得连几代人也吃不完,但对于子女的劳动习惯的训练却非常严格;德国人更是把教育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纳入法制的轨道。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即&lt;font
color="#ed2308"&gt;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lt;/font&gt;让孩子从小参与劳动正是一种良好的途径,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获得日常生活的知识;在劳动过程中让孩子学会思考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做事一丝不苟,坚持到底的精神;劳动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使其具备从容面对未来竞争的基本素质;通过劳动,孩子能体会并尊重他人的辛勤劳动,学习体贴别人,与别人分工合作。&lt;/h3&gt;&lt;h3&gt;
我国儿童参加劳动的情况又如何呢?据调查,我国城镇中小学生,不仅参加家务劳动的比例小,且参加家务劳动的时间也比国外的中小学生少,至于学龄前儿童参加家务劳动的就更少了。一份有关世界各国城市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情况的统计资料显示:美国城市小学生花在家务劳动上的时间平均每人1.2小时,泰国1.1小时,韩国0.7小时,英国0.6小时,法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而中国的城市小学生只有0.2小时,居末位,这“0.2”让教育者们感到震惊和忧虑,也向全国的家长们亮出了“黄牌”!&lt;/h3&gt;&lt;h3&gt;
2. 幼儿参加家务劳动缺失的原因&lt;/h3&gt;&lt;h3&gt; 勤劳,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但以上事实却表明:我国当今儿童在家中所受到的劳动教育已远远落于与别人,这种勤劳质朴的优良传统在我国下一代身上正渐渐消退。何以至此?原因是多方面的。&lt;/h3&gt;&lt;h3&gt;
首先,中国特色的家庭模式下,对劳动的淡忘。我国正处于第二代“独生子女”的高峰期,二胎开放政策之前我们大多数的家庭同时都处于“4+1”、“6+1”的家庭模式,即便是许多家庭迎来的新的小成员,全家人围绕着孩子转动已成为一种固有的模式。导致家长们对子女过度的保护。家中一切家务全部由家长包下了,许多孩子与家务根本沾不上边。这样长期的包办娇惯,会让孩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进而养成依赖性和惰性,形成了“父母做家务是理所当然”的思想,一旦这种思想生根后,要想再改变是非常困难的。要知道,孩子终究会有独立生活的一天,父母不可能照顾他一辈子。给予过多的照顾,只会束缚孩子们的手脚,这对于他们将来独立面对充满竞争的时代是十分不利的。&lt;/h3&gt;&lt;h3&gt;
其次,社会竞争的激烈,对劳动的忽视。“望子成龙”的家长们都希望孩子出类拔萃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忽视了劳动教育。据北京、上海、辽宁、重庆四大地区调查表明:家长们期望子女达到大学毕业以上学历者占95.73%;期望成为医生、技术员、工程师、大学教师、作家、翻译家等的占80.62%,而选择工人和商业服务人员的却不足2%。在高期望的影响下未到上学年龄的孩子纷纷被家长送进各种特长班。自然而然地,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父母、祖辈心甘情愿地当起“保姆”,以致造成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很差。&lt;/h3&gt;&lt;h3&gt;
第三,家长对孩子劳动的意义的轻视。许多家长认为,用不着让孩子干家务,他们既不会做,也做不好,还得跟他们费口舌,弄不好还得“返工”,只会越帮越忙,还不如自己“承包”下来。省心!其实,培养儿童劳动并非出自经济的考虑,既不要求他们生产出什么物质财富,也不仅仅在于他究竟学会怎么干。重要的是,在劳动的过程中,孩子各种良好品德、能力和习惯的形成,逐渐具备责任心,细心,条理性,独立性,形成自理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有些家长虽然也意识到幼儿劳动的真正目的,但总是不经意地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权利,孩子刚学时因嫌他做的又慢又不好便失去了耐心,把活儿一把揽过来自己完成了事;早晨起床是家长最紧张繁忙的时间,经常会以“没时间”,“赶时间”等想法替孩子穿衣叠被,洗脸,将孩子那种“我自己来”的独立愿望拒之门外,使其失去了实践的机会。此外,家务劳动的社会化,一些家长喜欢请家政、钟点工做家务,让家务劳动负担越来越轻。一些家长认为:现在孩子太小,等他们长大了再学也来得及。然而,科学研究证明:3—6岁正是培养各种能力的最佳年龄阶段。忽略了这一点,错过了最佳年龄阶段,以后再想弥补,既困难又费劲。况且,孩子这时已具备了一定的劳动能力,应该试着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lt;/h3&gt;&lt;h3&gt;
由此可见,我国当今儿童参加家务劳动少时间短,并不都是孩子不愿参加,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长忽视对子女的劳动教育。对他们进行劳动教育的意义决不是单纯地教会他们干这干那,而是在于塑造他们的完美人格,为了培养他们的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及义务感和责任感。&lt;/h3&gt;&lt;h3&gt; 3. 劳动的意义与价值所在&lt;/h3&gt;&lt;h3&gt;
在一个民主化的家庭里,每一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家庭的主人,都享有同等的权利,都应尽自己的义务。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就是对家庭尽义务的一种方式。经常地参加家务劳动,会使孩子慢慢地体会到“家是我的,我要为家做点事情”。潜移默化中有助于孩子的家庭责任感的培养,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今后迁移到学习、工作、事业等方面。“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人连家庭义务感和责任感都没有还怎么谈得上有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呢?&lt;/h3&gt;&lt;h3&gt;
美国心理学家威兰特从40年代开始对490名男孩子跟踪调研了40年,大量记录表明:从小干活的孩子较有才干,充满自信,人际交往能力双倍于父母卵翼下长大的同龄人,收入可能5倍于后者,失业率却是后者的1/10。而从小不干活的人由于劳动观念淡薄,对繁琐事情常常表现急噪,对事物的忍耐性也不如经常参加劳动的孩子。幼儿期正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幼儿不仅要满足生理上的需要,更要精神的需要,尤其是劳动。扫地、洗衣服、刷碗、做饭,都是他们想尝试的。如果家长分配给他们一些家务,他会顶顶真真地去干。成功了,他会从中体验到喜悦,增加自尊感、胜任感,满足了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即使失败了,他们也能吸取教训,积累经验。他们亲身体验了劳动的不易与快乐,便会去尊重别人的劳动。逐步形成遇事冷静分析,知难而进,设法排除不利因素,当机立断等性格特点,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自信心也树立起来了,在快乐中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荣誉,增强了独立性,持久性,坚韧的毅力也得到锻炼,使得个性全面协调地发展。&lt;/h3&gt;&lt;h3&gt;
年轻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费尽心机,甚至不惜重金,而忽视了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益智方法——劳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和动脑是相互促进的。捡菜、收拾玩具、折叠衣服锻炼了手指小肌肉,让运动更协调,更有力;洗手帕,洗袜子能增强手臂力量。在劳动中,幼儿会观察、会思考、设计和综合运用各个方面的能力,有效地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大量的“稀奇古怪”的问题便是幼儿在劳动中产生的:为什么熟的毛豆比生的好剥?为什么饺子、馄饨熟了会浮起来?这些疑问都充满了科学知识。一个不劳动的孩子,是绝不会有这么多疑问产生的,也失去了这些学习机会。&lt;/h3&gt;&lt;h3&gt;
1岁多的幼儿,正是自我意识形成的时候,表现出“我自己来”的强烈愿望:宁可自己跌跌撞撞地走,也不要大人抱;宁可自己舞勺弄筷,也不要大人喂。3岁起,孩子就有了独立生活的要求和可能,他们渴望自己动手做事,这时家长们就应趁热打铁,鼓励他发扬独立精神,学会自己吃饭、漱口、洗手、洗脸、叠衣服等这些自我服务性劳动,逐渐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一个刚学会说话、走路的孩子,可鼓励他帮妈妈拿东西。稍大点时,可让他在吃饭前帮妈妈拿碗筷,饭后收拾碗筷、擦桌子扫地、倒垃圾等。学龄前儿童有许多玩具用品,家长不必代他收拾,而是指导他们学会分类、整理;早上急着上班时,家长们也别错过让孩子自我服务的机会,您可以留一只鞋让他穿,留一个钮扣让他扣。第二天,可留两只鞋,留两颗扣子,三颗、四颗……训练多次后,幼儿自然会熟练地系鞋带,扣钮扣。这些细小的活动能使孩子及早摆脱成人的照顾,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虽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应做的事都放手让他去做。&lt;/h3&gt;&lt;h3&gt;
父母与孩子一起做家务,可以让孩子感觉父母重视他,爱他,平等地对待他,满足了孩子爱和尊重的需要。在互动的过程中,彼此交谈、接触,增加了孩子与父母的共同语言,增进双方的感情,协调了家庭人际关系,共享天伦之乐,使幼儿感受到温馨家庭带来的幸福和快乐,这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lt;/h3&gt;&lt;h3&gt;游戏是幼儿的基础活动,同样地,幼儿并不把劳动看成是“苦差事”,而把它当成了游戏。一块肥皂能变出那么多泡泡!烧开的水会像鱼儿那样吹泡泡!这在幼儿眼里是极其新鲜和有趣的事。父母在与孩子一起劳动时,何不把此也当成一种“家务游戏”?在妈妈叠衣服时,请孩子给袜子找一个长得一样的好朋友;吃完饭,请孩子为碗筷洗个澡;还可以采用比赛的方式,或是编一些《刷牙歌》、《洗碗歌》、《起床、穿衣、叠被》等儿歌。孩子在这种游戏般的快乐气氛中能更好地模仿父母的动作,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lt;/h3&gt;&lt;h3&gt;
幼儿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如同宝贝一样珍惜,自己梳的头发,洗的手帕,穿的衣服,扫的地,都是辛勤劳动的结晶,充满成就感。他们也极其在乎成人对自己的评价。成人的肯定,对其劳动成果的珍惜,将促使他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激发其继续劳动的欲望。由于幼儿的能力有限,有些事情不是他不想干好,而确实是不能干好。家长们不能一味地以成人的标准去看待幼儿的劳动成果,任意地毁坏幼儿的劳动成果,这样只会损坏他的自尊和信心,对劳动产生冷漠态度。只要幼儿付出了劳动,尽了自己的努力,就应该给予肯定,哪怕是微乎其微的成果,也要表示出很感兴趣的样子,鼓励他继续干下去。家长对幼儿劳动成果的珍视,会给幼儿带来极大的感染作用。创造的火花,也许就产生于此,小小发明家可能就诞生在父母的兴趣之中。&lt;/h3&gt;&lt;h3&gt;
(4) “劳动惩罚”、“按劳付酬”需谨慎&lt;/h3&gt;&lt;h3&gt;许多家长会用劳动来惩罚、威吓做错事的孩子。殊不知,这与我们所说的劳动教育思想是相违背的。它只会使孩子对劳动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只有干了坏事、错事的人才该劳动,甚至鄙视、厌恶劳动。那么,以后再怎么说劳动光荣,热爱劳动都无济于事了。&lt;/h3&gt;&lt;h3&gt;
对不愿劳动的幼儿,家长们往往用钱来“贿赂”幼儿,让幼儿被动地为了金钱而劳动,不是为了体现自我价值而干,失去了劳动的真正意义。非但没有起到教育作用,反而强化了“金钱至上”的思想意义。对孩子劳动的最好奖赏莫过于一个微笑,竖一个大拇指,一个紧紧的拥抱,或是一句“你真能干!”帮助孩子体会劳动的喜悦之情,让孩子形成这样的观念:学会自己做事并做得很好,是快乐的,是很值得自豪的!&lt;/h3&gt;&lt;h3&gt;
因此,以上两种手段都是不可取的。前者用“惩罚”去造成孩子的痛苦,后者用“利诱”去满足对金钱的欲望,两者都是被动劳动。家长们必须正视孩子进行劳动的目的,从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出发,培养其责任感和义务感,及独立自主、自信等健全的个性品质,让孩子体验劳动的快乐。&lt;/h3&gt;&lt;h3&gt;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不要以为他们年龄小,什么都干不了,怕他们闯祸,怕他们累坏了身体,便很自然地包办代替,或粗暴地拒绝所谓的“捣蛋”。要使他们立足于未来社会,就要让他们从小以劳为务,勤俭自立。劳动是一种幸福,父母们,不妨放下你们的“提心吊胆”,大胆地给孩子安排一些任务吧,让他们快快乐乐地劳动,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更有意义!&lt;/h3&gt;&lt;h3&gt;(转摘至自贡快乐书童绘本馆)&lt;/h3&gt;
</section>
</article>

不被家长看好的四大专业,社会缺口却超百万,刚毕业就能月入过万

2020年高考填报志愿工作马上就要开始,学生会面临很多选择,上什么样的大学,学什么样的专业,在这些问题的选择中,大多家长都会参与其中,学生也是受家长影响比较大。

有这么几个专业,从开始就比较不受家长欢迎,更是被家长排除在选择的范围内,可是,现实中的这几个专业发展却很好,而且收入比较高,刚毕业学生就能拿到月入过万的薪资,最重要是找工作容易,社会对于这几个专业的人才缺口量超过了百万,学生如果喜欢,可以拿来参考,不要被一些世俗眼光所误导。

很多家长对于家政专业的理解就是给别人打扫房屋,做一些苦力活,实际上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家政专业包括了很多,对口工作有社区服务,孩子教育,家政管理等,并不像家长想象中的一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很大,发展前景是十分不错,最关键是收入,这是所有大学生比较重视的一个问题,这个专业毕业生很多都能达到月入过万的薪资。

二、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

这个专业在很多家长和学生这里都是难以接受,认为这份工作不体面而且比较冷门,发展前景也好,实际上,这个专业和人们所想的恰恰相反,这个专业现在的受认可度很高,越是大城市越是认可这个行业的从业者,而且对这个职业很尊重,专业虽然冷门,可是,现实中的就业却不冷门,社会人才缺口很大,比家政人才缺口都要大,而且是社会急需人才,发展前景很大,工资收入也是很高,毕业生基本都能月入轻松过万,学生要抛开世俗眼光,专业没有什么冷热门之说,自己喜欢和发展前景最重要。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喜欢在家里养宠物,可是,宠物也会生病,又不能去人类所去的医院医治,只能是去宠物医院,现在社会对于兽医人才需求很大,这个专业学生根本不用担心就业问题,而且因为这是一项技术活,所以,薪资待遇方面也是十分好,就是这样的专业,却不受家长认可,觉得工作不体面,学生不要被这种思想引导,专业自己喜欢很重要。

特殊教育专业所针对的人群都是一些社会的特殊群体,这些群体也是需要去进行学习,可是,一般人很难和他们沟通,这就需要专业人士来做这份工作,因此,特殊教育这个专业很受社会欢迎,而且需求量也是比较大,学生不用担心找工作问题,学生毕业量很难满足现在的社会需求,同时,因为人才短缺的问题,所以,学生的薪资就会很高,学生可以参考选择。

专业的选择要格外慎重,这对自己的学业和未来发展都有很大影响,专业适合自己很重要,不要被一些言论所影响。大家对这几大专业怎么看呢?如果是你,你会让孩子选择这几个专业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个人去做家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