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我国现代学制的产生历程如何发扬平民教育精神

《19教育学考研壬戌学制名词解释知识点最新(精华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教育学考研壬戌学制名词解释知识点最新(精华版)(3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19 训练学考研 |壬戌学制 |名词说明学问点1922 年新学制名称新学制 7 项标准1922 年新学制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1)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 2)发扬平民训练精神;3)谋个性之进展; 4)留意国民经济力;5)留意生活训练; 6)使训练易于普及;7)多留各地伸缩余地;六-6 年学校学制体系三-3 年中学三-3 年高中四-4 年高校跟我国现在的学制体系大同小异主要内容|精.|品.|可.|编.|辑.|学.|习.|资.|料.1922 年新学制: 1922 年 9 月,训练部在北京特地召开了学制会议;会议对全国训练会联合会所提出的学制系统改革案稍作修改,又交同年 10 月在济南召开的训练会联合会

2、第八届年会征询看法,最最终 11 月 1 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这就是1922 年的 “新学制 ”,或称 “壬戌学制 ”;由于采纳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 ”;“新学制 ”的标准为 :1) 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 2)发扬平民训练精神;3)谋个性之进展; 4)留意国民经济力; 5)留意生活训练; 6)使训练易于普及; 7)多留各地伸缩余地;这七项标准正式取代民初的训练宗旨,其表达出来的主流是新文化运动以来所提倡的 “民主 ”与“科学 ”的精神, 特别是有用主义的训练思想;它对其后民国一系列的训练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难度系数重要系数 历史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中

3、国近代工业得到进一步进展战后民族资产阶级不仅要求在政治经济方面赐予制造连续进展的条件,也要求在训练方面能供应 具有文化学问的劳动力和科学技术;1920 年 10 月,以资产阶级训练家为主干的全国训练会联合会第六次代表|精.|品.|可.|编.|辑.|学.|习.|资.|料.大会在江苏召开,会上提出了改革学制系统案;1921 年 10 月,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把通过的学制系统草案向各省区训练会和各高等训练机关征询看法;1922 年 9 月, “北洋政府 ”召开学制会议,就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整理的草案做了修订,再交同年 10 月在济南召开的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争论;最终,于11 月 1 日以

4、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修业年限改革案对各级学校修业年限作了规定: 初等训练 6 年;其中初级学校 4 年(可单设),高级学校2 年; 中等训练 6 年,分初高两级,各为3 年; 初级中学施行一般训练,可单设,亦可依据地方需要,兼设各种职业科;高级中学分为一般,农,工,商,师范,家事等科;师范学校修业年限为 6 年; 高等训练 3 6 年,其中高校4 6 年,特地学校3 年以上;大 学院为高校毕业及具有同等程度者争论之所,年限不主要特点壬戌学制的主要特点是:缩短学校修业年限,延长中学修业年限;如干措施留意依据地方实际需要,不作硬性规定;重视同学的职业训练和补习训练;课程和教材内容侧重有用

5、;实行选科制和分科训练,兼顾同学升学和就业两种预备;1922年制定的新学制,主要是实行当时美国一些州已经实行了10 多年的“六三三制”,说明中国现代训练制度从效法日本转向了效法美国,由军国民主义教育转向了平民主义训练;但它却并非盲从美制,而是中国训练界经过长期酝酿,|精.|品.|可.|编.|辑.|学.|习.|资.|料.集思广益的结晶;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训练制度的确立, 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 1922年学制”,“壬戌学制”,“新学制”“六三三学制”指的是同一个学制;1922年壬戌学制是中国现代训练史上影响最深的一次变革,不仅提出了“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的弹性训练理

近几年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这一部分内容在教师招聘中常以客观题形式出现,主要考察学制名称、对应时间、学制内容以及地位匹配。

1902年,清政府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拟定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为壬寅年,故这个学制亦称“壬寅学制”。

注重国民教育、注重实业教育、重男轻女。

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入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关系,也规定了强迫(义务)教育的内容,是我国最早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

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只颁布而没有实施。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

1903年7月清政府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定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

修业年限:整个学业分为三段七级,是我国修业年限最长的学制。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教育目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学前教育:首次将学前教育列入学制系统,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已经进入到国家规划发展的新阶段。

义务教育:首次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强迫教育”词汇,表明了近代义务教育的正式发端,规定“初等小学堂”为实施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

女子教育:规定男女不允许同校,轻视女子教育。

体育:首次确立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教学组织形式:首次将班级授课制以法令形式推广至全国实施。

我国第一个实施的现代学制,标志着我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开始。是我国从封建教育向现代教育迈出的第一步。

1911年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对教育开始了一系列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改革。在1912年--1913年制定公布了一系列学制改革方案,即“壬子癸丑学制”。

指导思想: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创造精神。

义务教育:规定“初等小学四年为义务教育”,是我国政府法令中第一次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

女子教育: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首次承认女子有接受教育权的现代学制。

教学内容和形式:废除读经,充实自然科学内容,改学堂为学校。

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六三三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指导思想: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求个性的发展,注重生活教育。

教育阶段的划分: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首次提出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划分教育阶段。

职业教育:以“职业教育”代替“实业教育”,标志着职业教育体系正式确立。

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

这是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

1.【单选题】下列哪一个学制将女子教育列入学制,并取消了读经课和忠君尊孔的内容(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1.【答案】D。解析:从题干中重视女子教育,废除读经等内容可看出是壬子癸丑学制。故本题选D。

2.【单选题】“壬戌学制”以( )学制为蓝本,虽然几经修改,但变动不大,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2.【答案】A。解析:1922年由北洋政府颁布的壬戌学制,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故本题选A。

相信通过上述的理论学习和题目练习,大家对于该模块的知识点已经十分清楚了。后续我们会一起学习更多的知识!大家一定要认真复习,努力备考,预祝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重教优良传统的国家,古代的孔子、近代的蔡元培和现代的叶圣陶等都是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其中叶圣陶先生是 20世纪初中国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实践家。

  叶圣陶,名绍钧。幼年家境清贫,1907年考入苏州草桥中学。毕业后到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后到上海教书,编课本,从事文学创作。解放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一生崇尚并执著于教育事业,在继承和改革儒家传统教育和吸收西方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创新地提出了“以学生为本位”、“知变,求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等现代教育观,以及“善读未写书,不守图书馆;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等全面发展的观点,充分体现了他人文教育的理念沉思。对中国现代教育改革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今天学习研究叶圣陶教育思想,不是向后看,而是向前看。本文想探讨的是叶圣陶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教育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对当下教育改革的一些启迪。

  一 传统儒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儒家学派始创于孔子,在孔子看来,教育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社会问题,所以必须把它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和解决。而教育问题的解决,又必然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记》是我国系统地阐述教育理论最早的一部著作,它开篇写道:“发虑宪,求贤良,足以溲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 ,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这里就强调了教育的社会功利性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所概括的这两句话说明了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涵的相互联系的两点:一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一是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而这些社会功能要想实现,在客观上就必须打破当时的“官学”体制。因此,孔子怀抱“人皆可以为圣贤”的道德理想,开创了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的先河。他第一个以学者的身份开馆办“私学”,打破了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使自己在官府里掌握的知识得以普及,并培养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也就是孟子所称的“大德者不官不王”的“士”阶层。这批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的出现也标志着文化开始由权贵的特享走向独立。所以,平民教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最主要的内容。

  第二,孔子的思想是以“仁爱”为核心的,所尊崇的是气节操守和道义担当。因此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 倡导一种完美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养,即教人如何成为治国治民的圣人君子和如何形成完善尽美的人格。《论语》中记载孔子说过:“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君子怀德” (《论语·里仁》);“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学而》)。在这里,孔子把做人放到了做学问之先,这说明了培养人格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 ,一个人有才无德是不行的,健全的人格对于一个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论语》的这些言论来看,孔子自始至终都强调“德”,即我们所说的健全的人格。换句话说,在儒家的平民教育中,弟子人格的培养是被放在首位的。唐代韩愈的《师说》中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的三大任务中,“传道”被摆在首要位置,因为他觉得“传道”是儒家教育的第一要义,而“道”即“先王之教”,也即与封建道德合拍的言行准则。可以说,儒家学者在开创了中国教学体制的同时,即把教学与学生人格培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孔子又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论语·里仁》);“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孙长》。汉代大儒董仲舒也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智而不为也。”(《春秋繁露·卷第八》)

  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而道德至上,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特质。所以,教育首先是德育教育及其实践,其次才是知识教育,即智育教育。智育是为德育服务,德育也要通过智育来进行。在学校及日常生活之中积累道德行为,加强自我修养,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修养境界。这便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德智统一观。

  与儒家普及教育思想相对应的是从汉代“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开始,社会精英选拔体制经过一系列的改变。由最早的汉代太学生考试选拔制度,到魏晋时期对出身歧视的“门阀限制”,再到南北朝后期的唯才是取,“选无清浊”方针,直到隋唐产生了著名的科举制度。结构精巧的科举制 ,既是考试制度和学位制度,又是文官制度。这种“学而优则仕”的精英选拔机制,开辟了一个向上流动的社会通道, 最广泛地动员社会各阶层的知识分子平等竞争,这样既可保持统治阶层的优势地位,又可不断从社会各阶层吸纳人才,增加社会流动,使政治统治的整合力和合法性得到不断的加强,从而保持了封建社会的长期稳定。科举制所奠定的依照教育程度来选拔官员的制度,是一种十分先进的文官制度。它最具有认识价值的特殊之处,是在一千多年前便已确立的知识优先的准则,根据人的教育程度、学习水平来划分人的社会地位,分配社会资源,从而奠定了一种知识社会、学历社会的雏形。所谓的“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体现的就是对教育、知识重要性的排序。被指定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进一步保证了录用对象在政治上的符合标准,从而也使得儒家学说自身成为了封建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学说。当科举制使得求学与功名利禄直接挂钩后,当“唯有读书高”成为了全社会的价值取向时,传统教育的弊病便开始显现:读书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态度蔓延;求知、求真的科学精神的匮乏。而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八股考试 , 更使得封建时代的政治精英在漫长的求学生涯中,全盘接受儒家思想,以圣人的是非为是非,助长了读死书、死读书,教育与社会发展脱节、手脑分离、劳心与劳力的脱离之类严重的弊端。到封建时代末期 ,其流弊日趋严重,以至成为扼杀人才、败坏学术、禁锢思想的祸害。我们今天所批判的“传统教育”,指的并不是孔子开创的儒家教育思想,而是指在科举制度建立之后延续至今的普遍的教育现实 , 即封建时代教育制度与政治制度的高度合一,以及教育极强的国家功利主义价值观。这正是20世纪以来文化变革和教育改革最主要的对象。

  二 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内容

  1、 要以创新和开拓的精神办教育事业

  叶圣陶认为教育家最可贵的精神就是不因循守旧,勇于改革,善于创新。他说“执一不二,光知守、不知变、不善变,是极不宜于做人之道的”。这就是说要具有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这两种精神一直贯穿在叶圣陶整个教育工作和教育活动之中。如他大胆主张“语文学科应是开发儿童心灵的学科”、“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这种精神的生动体现。

  再如他很早就提倡终身教育的观点,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这其实是继承了孔子“学而不厌”的思想精华。

  2、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以“以学生为本位”为核心

  叶圣陶重视生活对人的教育作用,同时也重视用科学的方法论去阐释生活的教育理论,并把它放到生活和教育的实践中去考量、检验。他倡导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亲切的师生关系,主张师生“互为朋友”、“情同手足”、“融为一体”、“教学相长”。他反复强调“给学生阅读的自由”、“课内应当注目课外”、“唯练宜通乎课内外”,他倡导“善读未写书,不守图书馆: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将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广阔的视野,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想。

  叶圣陶提出的“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方法,从根本改变了理论脱离实际的旧的教学方法,提倡以社会实践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过程,使教学、学习的过程与“实践、认识、再实践”的科学认识过程相一致 ,建立了崭新的富有科学性的生活教育方法论。他所强调的社会生活的教育功能就是生命不息,生活不止,生活不止,教育不息;教育应是贯穿人类从生到死的一生之中,就是全程的教育,终身的教育。这种教育就是基于对人的可持续发展性的充分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型社会,教育与学习将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全民性的终身教育也将成为未来世界最理想的教育制度的基础。

  生活教育理论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创立的“全面教育”理论。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教育是为了最终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教育”。按照叶圣陶的理解,就是:“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个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个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个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去读;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个把公民应做的一切认认真真去做。” (叶圣陶《习惯成自然》)这是他从全面教育这一视角对生活教育理论的科学剖析。

  三 叶圣陶教育思想与传统儒家教育思想的关系

  1叶圣陶将儒家教育思想的平民性发展为普及教育的人民性

  由于在我国历史上,儒家思想一直在文化教育上占据着统治的地位,这就决定了我国传统教育中的儒家思想特色。到了近代,许多思想家,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儒家教育思想,又受到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中国的传统儒家教育思想有所探究和扬弃。如近代学者王国维就认为教育宗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力图通过改善国人的素质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的状况。

  叶圣陶认为人民应该作为教育的主人,教育必须为主人提供最好的服务。他一生在小学、中学、大学指教过 30多年,非常了解当时的教育现状,后来做了教育部领导,更是注重调查研究,因此他的教育理论务实而具体,从实践中来,因而对实践也更具指导意义。他认为人民是教育的主人,教育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首先要用人民最需要的东西教育他们,用人民最易懂的方法帮助他们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以摆脱贫穷落后。为了身体力行,他一生编写或支持编纂了几十种语文教材,是我国现代语文教材建设的重要奠基人。他编的教材完全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追求“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实用效果。

  2、叶圣陶对儒家教育思想进行了改革

  教育总是伴随着历史的进步而发展,教育改革是对传统教育糟粕的扬弃。传统教育留给我们好的经验和精华要努力继承和发扬。但对那些抑制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则要认真反思。传统教学的弊端,究其原因,不在教育自身,而在教育者的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滞后。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学仍然跳不出“书本”,教师凭经验而教,学生靠教师而学。在教学的策略上,也过于简单化,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多以“题海”替代学生的“习”和“行”,以加重学生的负担为代价换取教学效果,以牺牲学生个性发展来实现教学目标,以同代人的个性的所谓统一规范来约束学生的富有个性的思想和行为。这种倾向使学生处于被动,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失去了鲜明的个性,最终也就失去了创造力。

  1)叶圣陶对儒家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

  首先,他积极推动了中国学制的改革。就中国学制改革问题开展了各种调查研究,且得出诊断结论 ,中国兴学以来最初仿效西方,继而学日本,取法德国,后来又掀起美国热 ,但学来学去,总是四不像。他通过调查研究,而不是乱提口号,反对盲目照搬外国的教育理论,强调不管实行什么理论,都要具体分析,都要结合中国实际,进行试验,有所创新,为我所用。他说,对于青少年,要“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不要被形形色色的洋理论搞乱了视线,而忽视了中国的教育传统和现状。

  其次,他积极推进教材的改革。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就主持编写了12册新编中学语文课本。并且在教材标准,教材品质,教材性质,教材功能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完整而科学的理论。他主张:“入选的作品须是提倡为群众服务的,表现群众的生活跟斗争的,充满向上精神的,洋溢着健康情感的。”他要求,教材要顺应学生“身心的发育和生活经验的扩展”,逐步培养学生“凭我国语言文字吸收经验表达情意的知能”。他的最终目的是要把教材当成一把钥匙,“用这个钥匙可以开发无限的库藏”。这种观点正是我们今天强调的素质教育的根本,对今天我们片面强调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仍有警示意义。

  (2)叶圣陶对儒家教育观念进行了改革

  歌德在《浮士德》中说,不是太初有字,亦非太初有力,也非太初有心,而是太初有为。也就是说,高出语言的那个范畴,是人的实践活动。这一点和中国儒家思想有共通之处,《论语》中孔子说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正是认为行为优于语言,所谓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创造出健康完美的人性。这便是儒家最基本的精神。王阳明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叶圣陶却认为应“以学生为本位”、“以务实方面为主”,他说:作文“必须真经验、真知识、真感受”,坚决反对旧传统中封闭的、僵化的教育;倡导开放型的、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新型教育。

  叶圣陶是以大自然、大社会做教材,范围更广阔,内容更丰富,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 ,培养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人才。叶圣陶反对教学分离,反对死灌死背死考,徒把教学过程作为单纯的认识过程;强调要“教学做合一”,建立一种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新型教育。提出“善读未写书,不守图书馆;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的教育思想,其实质是使教育与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生活教育根本不同于传统的教育。传统教育的目的是“劳心者治人”,而生活教育的根本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他认为:“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做社会的够格成员,做国家的够格公民。想到‘做’字,就可以悟出光记住些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必得把某些精要的东西化为自身的血肉,养成永久的习惯,终身以之,永远实践,这才对于做人真有用处。”(《读书和受教育》)

  我国现代教育家徐特立指出,中国封建教育,特别是宋朝理学家 ,多承认生活是教育的根源。叶圣陶把生活作为教育的中心和本源,也是对儒家(包括宋朝以来唯心主义理学家 )的教育思想的一次大革命。从而承认以人生活欲望和人的生活要求作为教育的依据。

  (3)叶圣陶对儒家教育方法进行了改革

  传统教学具有封闭性。重在传授,大多是被动学习,缺少教与学的互动,忽视学生充分的思维过程,使教学过程难以成为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使得学生的个性不能充分的发展。而且教师凭经验教学 ,容易造成思维和行为上的定势,缺乏反思和创新。

  叶圣陶认为教与学是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他提倡变封闭性教学为开放性教学,使得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承接性学习为自主性学习,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教能助长学,反过来,学也能助长教。回到真正的“教学相长”关系上去。他倡导学生的“六解放” ,使学生解脱读死书、死读书的枷锁和困境,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他曾不断呼吁“务以(使学生)养成自力研修之习惯”、“给学生阅读的自由”、“课内应当注目课外”、“唯练宜通课内课外”。

  四 叶圣陶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形式的启迪

  教育是个人与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钥匙。作为传递科学文化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它既要传承科学文化的外在特征 (概念、形式、符号等等),又要将蕴涵于其中的人类智慧、创造性和人性的价值,内化于学生心理结构之中。叶圣陶认为“语文学科应是开发儿童心灵的科学”、“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为此,教育中必须要探讨如何重塑人文精神,致力于人性的养育。  

     长期以来,我国将教育直接纳入了以实现工业化为目标的经济建设上来,形成了强烈的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价值取向,重视人类资源的开发,却忽视了人自身的发展。 80年代以来,智育至上、考试至上、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盛行,导致“应试教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最有力的指挥棒。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片面,情感、志趣、眼界偏狭与急功近利。造成学生对课本以外的社会政治、经济、伦理、生态环境、文化传统、人类未来等问题缺乏应有的知识和人文关怀。这是潜伏于我国教育中的深刻的危机,因为人文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当前 ,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民众的人文素养还比较差。而当前的教育又较多注重学术价值和理性思维的训练 ,而对人的愿望、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及科学对人性的价值、科学的社会功能、科学的伦理规范等人文精神方面的关注十分缺乏。结果使得大部分学生成为少部分“理科精英”的陪读。大多数学生变得厌学、畏学 ,甚至使一些学生偏离了学习的正确轨道。不能不说,这正是教育忽视人文精神,背离教育本质的必然恶果。

  为此,教育必须探讨如何重塑人文精神,致力于人性的养育严峻问题。在这一点上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并不是对传统儒家教育的“传知识、树人性”的简单回归,而是既有继承,又有所变革和发展。 他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他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切实地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善于与人交往。我们欣喜地看到,进入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价值的重树,教育界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文教育、教育的人性化、教育的人文意义与价值正在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改实践的主流。新课程改革,从内容到形式都充分体现了面向生活,增强能力,增强审美感受的主旨。广大教师在日常备课、讲课、练习、考试等教学研究活动中,都积极实践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更加深入地研究学生的学习心里特点、思维习惯和个性需求。在了解并尊重他们的习惯的基础上,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开发新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方式,引导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有学习的自主权和人格上的尊严感。用获得的知识积极实践,关照和指导现实生活,增强能力。勇于担当责任。拥有高于生存目的的价值取向。

  (本文曾获2005年省“师陶杯”一等奖)

  出生年月:19629

  职称:中学高级教师

  工作单位:苏州市第一中学

  研究领域和方向:化学教育

  通讯地址:苏州市公园路278

  联系电话:05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现代学制的产生历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