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在校大学生创业贷款怎么申请?


一、抓前期调研,建立青年创业档案
年初,得知大量在外务工青年返乡后,团市委充分运用团组织网络健全的优势,广泛发动各级专兼职团干部深入农家院户,对全市农村返乡青年和适业青年的生活状态、现实需求等进行专题走访、调查、摸底,发现大多数农村青年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和强烈的创业愿望,但苦于无启动资金、无门路贷款,整日无所事事,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针对这一情况,团市委及时创建了“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库”,详细记录创业青年的身份、信用、财产、经营项目、创业项目、经济偿还能力等基本情况。对具有40岁以下、诚实守信、资金欠缺、有创业能力和意愿、创业项目的青年作为“青年小额信贷”项目优先考虑的对象,纳入项目库进行分类动态管理,并张榜公示。目前,入库青年已达3640人。
二、抓协调配合,打造多方联动机制
团市委积极与市内金融机构沟通、协调,初步形成了“党政领导、团委主导、金融主体、多方配合、银团共赢”的联动机制,为农村青年小额信贷提供了组织保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促进青年创业小额信贷工作领导小组,由团市委书记任组长,银监、邮储、信用、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做到了机构、制度、人员、经费“四到位”。组建小额贷款项目中心,对贷款的再创业人员跟踪管理,形成创业、就业、再创业良性循环。建立领导小组会商制度,定期协商解决农村青年小额信贷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科学运行、持续发展、取得实效。二是比选合作机构。为确保农村青年小额信贷工作达到预期,在市银监分局的支持配合下,我们采取“比选竞争”的方式,对全市有能力、有意愿的农行、邮储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进行了科学、严谨的筛选,最终确定意愿强烈、网络健全的邮储银行、农村信用社为合作机构,负责全市青年小额信贷项目,并实行动态管理机制。三是搭建服务平台。在协调、督促邮储银行、农村信用社增添业务人员、拓展营业网点、完善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团市委合理统筹全市各级团组织、团属网络服务平台、惠民帮扶中心青少年事务窗口、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青年志愿服务站、青年就业创业服务站、青年工作阵地网络,建立健全了促进青年创业、服务青年小额贷款的工作载体。
三、抓宣传发动,营造强大舆论声势
在邮储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积极配合下,团市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强力宣传农村青年小额信贷项目,使之在全市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有效地调动和激发了农村青年申领小额信贷进行自主创业的热情。一是运用媒体宣传。通过市内党报党刊、主流网站、广播电视和团属网站,广泛宣传农村青年小额信贷的政策知识、具体内容,利用户外广告、标语,大力宣传农村青年小额信贷的好处。二是开展现场宣传。通过在各县(区)举行农村青年小额贷款项目“启动仪式”和“现场推进会”,发放宣传资料,为农村创业青年代表现场授信,广泛深入宣讲创业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贷款的申请程序、办理手续、优惠措施等相关知识。三是印发资料宣传。印制了“四川青年小额贷款宣传手册”、“百姓征信手册”、“蜀信卡用户使用手册”和“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优惠政策”、“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申请流程图”、“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申请注意事项”等宣传资料10万余份,发动广大团员青年和邮储银行、农村信用社业务人员分送到千家万户。
四、抓机制创新,强化信贷管理方式
在具体推进中,团市委以适合农村实际、可操作性强为原则,积极创新信贷机制,不断强化管理方式,达到了“方便青年、灵活多样、覆盖风险”的效果。一是创新借贷机制。重点服务有创业能力但缺乏启动资金的青年,创建了农村青年贷款“个人申请、团委推荐、审查担保、银行核贷”的“绿色通道”,同时,成立了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青年小额贷款担保中心,规定小额担保贷款的申请人必须有国家公职人员担保,有效防止了不良分子套取贷款,确保了资金安全。同时,对诚实守信、及时还贷的青年进行奖励。日前,全市7名青年获得了3000余元诚信还款利率奖励。二是创新担保机制。对申请小额信贷的农村青年,除资金需求额度较小的提供信用贷款外,主要推行四种担保模式发放贷款,即:自然人担保模式,由具备还款能力和抵押资格的多位自然人进行担保;互保、联保模式,由3户以上具有贷款需求的农民“捆绑”在一起,互为担保,互相监督;“公司+农户”担保模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订单农户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负责收购他们的产品,农户在收到货款后还贷;“合作社+社员”担保模式,农村专业合作社在具有担保资格的前提下,同农村金融机构签订相关协议或者提供一定的保证金,以此对社员贷款提供担保。三是创新监督机制。成立农村青年小额贷款监督中心,对弄虚作假、套取青年小额贷款的,进行公开曝光,3年内不允许享受小额贷款政策,对国家公职人员违规提供担保的,由所在单位负责人进行“警示谈话”,维护了农村青年小额信贷的严肃性。
五、抓培训指导,扶持青年成功创业
为推动农村青年成功创业,团市委针对广大农村青年的普遍需求,多方整合资源、广泛凝聚力量,尽力搞好后续服务。一是提供技能培训。积极协调劳动保障、工业、商贸和涉农部门,充分利用“农民工培训阳光工程”等项目,在市内各类培训阵地和就业创业示范基地举办了长、短期技能培训26个班次,涉及驾驶、种养、建筑、营销等15个种类,共培训农村青年1300余人。二是提供创业规划。组织专家通过实地查看,帮助56名创业青年确定了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种植、养殖、加工等创业项目;对创业青年选报的项目进行了认真审查和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同时,指导创业青年制定了项目发展远景规划,帮助有效避免了盲目创业和过分追求短期效应的问题。三是提供信息支持。利用团属网站,及时传递农业产业政策、农业适用技术、金融知识和经济知识,广泛筛选创业就业、种植养殖、营销加工等方面的信息,多方征集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真正适合农村发展的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动态发布,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产业链接、信息引导、技术指导、经验传授等辅导和服务。
六、抓示范引领,培育创业致富典型
(来源:文章屋网 www.wzu.co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校大学生创业贷款怎么申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