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产农村电商创业计划书书?


“白杨”投稿了5篇餐饮致富的创业故事,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餐饮致富的创业故事,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篇1:餐饮致富的创业故事
海底捞成功秘诀,不可复制的餐饮经营模式
海底捞成功秘诀,不可复制的成功
海底捞是一个为服务疯狂的代名词,尽管海底捞三千平米的望京店特别开辟了十分之一的面积给等位的客人休息,但大多数时候仍然座无虚席。在大众点评网、饭桶网等网站上,海底捞则一直牢牢占据着几大城市“服务最佳”榜单的前列。
显然,吸引顾客到来的不仅仅是味道。在酣战激烈的京城,味道可口的餐馆不计其数。这家人均消费六七十元的中国连锁餐饮民营企业,其被广泛称道的是细致新颖的服务——它甚至让跨国巨头也放下姿态,以谦虚的学生身份观摩请教。,200名百胜中国的区域经理到海底捞参观取经,他们的目的是“参观和学习,提升管理水平”,事实上,百胜旗下的必胜客和肯德基已经是业界管理的典范。
服务
擦皮鞋、美甲;发圈、眼镜布……众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创新赢来了顾客心甘情愿的等待。
作为海底捞的常客,小Y用“刘姥姥进大观园”来形容自己初次去海底捞用餐的感受。
通常而言,就餐排队是一个极其枯燥的过程,但海底捞却反其道而行之。小Y说,当她在海底捞等待区等待的时候,热心的服务人员立即为她送上炸虾片、水果以及豆浆、柠檬水、薄荷水等饮料。此外,还提醒她可以在此打牌下棋和免费上网冲浪。但是更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在这里可以享受免费修指甲的服务。
更多带给她的感动还在后面,“任何时候我们的需要都能轻易在附近找到他们的目光。”小Y说,从停车泊位、等位、点菜、中途上洗手间、结账走人等全流程的各个环节,你都能够感受到这种细微的服务。“当你吃饭的时候,服务员会帮你把手机装到小塑料(14600,35.00,0.24%,吧)袋以防进水,会给长头发的女士提供橡皮筋和小发夹;为戴眼镜的朋友送来擦镜布”,小Y说她家里现在已经有四五块海底捞的擦镜布。“很难想象”,她说,这些小细节都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如果要说吸引我来这里的原因,那么人家的特色就是把功夫下在服务细节上,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像小Y这样的老顾客,已经占据了海底捞的很大比例。他们都有自己熟悉的服务员,这些服务员不仅熟悉他们的名字,甚至记得一些人的生日、结婚纪念日。
把功夫下在服务上的理念,来源于张勇的创业经历。海底捞的前身是四川路边并不起眼的小摊位。前,下岗工人张勇在家乡简阳支起了4张桌子,利用业余时间卖起了麻辣烫。那时的他对饮食业一窃不通,按照他的话来说,“店址和东西都不好,想要生存下去只能态度好些,别人要什么快一点,有什么不满意多陪笑脸。结果大家都说我的东西不好吃,却又都愿意过来吃。”
这个经历让海底捞获益非浅。张勇发现,在低附加值的餐饮服务业,已经被倡导了无数年的顾客至上并不像想象中那样被大多数同行所重视。这让他确定了海底捞的宗旨:服务为王。
把服务作为海底捞的招牌,需要的是海底捞人的共同努力。在海底捞,你会经常看见员工端着菜盆跑步前进,用极快的速度抹桌子,铺桌。
很多人都在问同一个问题:这些海底捞人的笑容和激情是如何培训出来的?
袁华强给出的答案发人深思:无法培训,只需要提供他们想要的。
平等
员工是品牌的代言人、尊重员工……这些被奉为圣经的管理理念自然地发生在中国一家小企业的身上,而仅仅是依靠“与生俱来的本能”。
作为北方区的总负责人,袁华强每个月都有一项特殊的任务:去员工的宿舍生活三天。目的在于体验员工的衣食住行是否舒适,以便及时地改善。员工对待他,从来不叫“袁总”,而是亲切地唤他“袁哥”。在海底捞分店,他与同来自家乡的小服务生随意地开着玩笑,互相拍着肩膀。“在海底捞,店长也可以跟普通员工一起,去给客人端锅打扫。”
在袁华强看来,很大程度上,这得益于张勇充满理想主义的“人生而平等”的价值观念。现在海底捞的核心高管,除了财务和工程师是外聘外,其他都是在海底捞从基层开始,一步步走到现在的普通人。袁华强几乎干过海底捞所有的职务:门童,厨师,洗碗工……至今他还记得刚进入海底捞时,曾连续三个月吃菜花的经历,这让他到现在对这种寻常蔬菜留有阴影,同时,这种从苦难中成长起来的亲身经历也让他们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在最近一次的公司高层会议上,员工早餐被重新提到议事日程上。“希望能够尽量让员工每天都可以品尝到不同的饭菜,如果某日员工不吃饭,我们会反省,是不是你给他提供的不够好?”袁华强说,“太多人往高处走的时候,都忘记自己原本的样子了,其实对员工的尊重不过是人的本能”。
“在整个餐饮行业,海底捞的工资只能算中上。”一位业内人士说,但是隐性的福利比较多。在人们的理解中,餐饮服务业的员工往往住在潮湿的地下室里,油头垢面。但是海底捞的员工都住在公司附近正式的公寓楼里,可以享受到二十四小时的热水和空调。为了减少员工外出上网可能带来的危险,去年公司为每套房子都安装了可以上网的电脑。一位住在精装公寓的白领女士不久前惊讶地发现,住在她隔壁的是海底捞的普通员工。
在很多人眼中,餐饮业的普通员工总是被人认为缺乏素养,但如果企业只是让他们住在地下室里,每日为工作辛苦奔波,同最下层的人打交道,他们如何才能够培养起自己的自信,更好去生活?袁华强认为,要想让员工在工作中充满激情和自信去面对顾客,首先要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海底捞在简阳建了一所私立寄宿制学校,海底捞员工的孩子可以免费在那里上学,只需要交书本费。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海底捞北京地区的两千多名员工坐上公司统一雇的豪华大巴,一同去郊区享受温泉浴。
这让海底捞的运营成本相对较高。袁华强给记者算了一笔帐,海底捞一年中单店仅仅给员工租房的费用就得花费五十万。这么高的成本费用,必须靠高营业额才能支撑。据袁华强介绍,海底捞较出色的店一天翻台的次数是七次,而最差的不会小于四次。因为按照餐饮业的一般规律,除去高端饭店外,一天三轮的利用率是要亏本的。“在这么大众化的消费群体里,要尽可能地多翻台。”
“按照这么高强度的工作量,我们给员工所提供的仍然是不够的”,在他看来,员工和企业之间这种相辅相存的关系,可以让员工感觉到物有所值。企业为员工考虑得更多一些,他就会增加对企业的责任感。
在张勇看来,支撑海底捞发展的根本,从来不是钱。他也因此谢绝了向他抛来橄榄枝的几家风投。“以海底捞目前的市场,只要把价格上调一点,工资压低一点,就能够达到风投要求的利润”,但他不愿意为了资金改变自己的节奏:“储备足够的管理人才,等到合适的时机。”
开放
但与这种福利工资相比,一些员工更为看重的是公司给予他们提供的平台。张勇也在寻找合适的人力资源公司来辅助海底捞进行人员招聘,但是,在张勇看来,“制造”海底捞员工的真正关键并不在培训,而在于创造让员工愿意留下的工作环境。
海底捞的内刊上,有两行让人印象深刻的字:倡双手改变命运之理,树公司公平公正之风。在海底捞,员工可以享受一个特权:基层服务员可以享有打折、换菜甚至免单的权利,只要事后口头说明即可。“因为相对于高层管理人员,每天与顾客直接打交道的只能是普通员工。顾客愿意来海底捞,并不是因为创始人,也不是我,而是和他们面对面接触的那些员工”,袁华强说,这样做的优点还在于,避免了层级之间传递消息的麻烦,能够最短时间内解决客人的问题。
关于海底捞被人广为称道的细节服务,发圈、眼镜布等,最初只是一个自发的想法。袁华强说:“员工提出新建议,大家讨论后觉得可行就会去实施。”包丹袋就是这个想法的代表,这是一个防止顾客手机被溅湿的塑封袋子。由于是一名叫包丹的员工提出这个创意的,即用员工的名字命名。“这种命名的方式既能实现他的价值,也是对他的尊重,很多员工都有很多不错的创意,要给他们提供机会。”当包丹袋在其他店也开始使用时,这些店会给这位员工交纳一定的费用。在袁华强看来,管理者一个人的智慧是不够的,在海底捞很多富有创意的服务都是由员工创意出来的,因为他们离顾客最近。
当然,不是每一个创意都可以得到应用和推广,但海底捞鼓励员工自由提出想法,允许员工犯错误。为了鼓励员工创新,现在海底捞已经形成了一个代表着创新意识的红黄蓝榜机制。在海底捞总部的办公室墙上,每月以店为单位进行创意统计。每个月九号,各个片区的店经理都要向总部提交一个创新的评估和报告,上面将详细列出各店员工最近的一些想法和创意,而几位核心高层则会在月底进行讨论,负责对此进行总结和评比,确定哪些是在本店可行的,哪些可以推广到全国连锁应用的。“如果一个店这个月是蓝榜,那代表无创新,黄榜则代表本店应用,红榜则代表全国可以推广。”
除了发放推广奖金和以命名的方式带给员工自豪感外,海底捞也在根据时间的变化关注推广的后续情况。“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效果更好,我们会给员工发奖金,希望给员工制造一个创新的氛围。”目前海底捞的创新机制并没有具体的评定标准,对袁华强来说,只要是能够为顾客带来方便的,或者可以改善工作的建议,都在这个创新的范围之内。
海底捞这种开放的平台还体现在培养员工的兴趣爱好上。一名员工在和外国顾客交流时,说起了流利的英语,随后公司为此举行了一次英语竞赛,并为优胜者请来了外语老师。“让员工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在工作中获得乐趣,使工作变得更有价值”。
“在这里我很踏实”,来自四川的小伙子说这句话的时候,笑容单纯。今年十九岁的他在海底捞生活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现在他已经是另外两个年轻男孩子的“师傅”。服务的闲暇时,他也会向徒弟们分享他的经验,讨论如何让顾客获得更好的体验。
不可否认,在感性摸索中成长起来的海底捞仍然不失为理想主义的典范,但它未来也不得不调整自己来面对这个多变和复杂的世界。
篇2:餐饮致富的创业故事
餐饮创业的奇葩案例:每平米日卖3.5万
根岸是一家成立了34年的牛舌餐饮店。非常有意思的是,从成立起初到现在,这家在东京和横滨都非常有人气的牛舌专卖餐饮店却每年只开一家店。这对于已经习惯于成功必定扩张思维下的小蒲百思不解,既然成功就要复制么,不快速如何占据市场,形成规模经济呢?可是,当小蒲开始深入这家“奇葩”企业的时候,才发现,真正的连锁不应该简单的追求快和数量,更要注重店铺的经营质量。只有质的连锁,才能形成真正的行业壁垒,从而成为顾客心目中不可缺少的需求。
小蒲虽然没有从事过餐饮店的经营,不过在日留学期间,和所有拮据的留学生一样。都有过在餐饮店打工的经历。5年的餐饮店打工经验,让小蒲觉得,餐饮业态虽然是高频刚需业态,但是,因为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竞争也是异常的激烈。
在这个古老的行业当中,痛点已经不复存在。想在这个行业异军突起,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快速扩张,点餐外送,营销噱头,似乎除了这些办法以外,很难有更好的方法让一个企业在这片红海中能够长时间的存在于大家的视线当中。
可是,根岸却用独特的对于经营的理解,做到了,34年,一个爆款商品,和一年只开一家店,还能在竞争激烈且喜新厌旧的餐饮界,一直独树一帜,人气不减。
终极经营战略“亲切”的三大法宝
餐饮,美味是命线
最近,伏牛堂的创始人张天一,以一句“只要正宗,拒绝好吃”彻底颠覆了我对饮食界的认识。怎么一不小心,餐饮界都可以以拒绝好吃成为口号了呢?还好,这只是一个“90后奇葩”事件,如果真是如此的话,我还是希望吃“传统餐饮行业”的饭。好吃还是我决定是否去光顾这家店最起码的底线。小蒲的“蒲式价值”观是否正确不予评论,但是根岸确实首先抓住的是顾客的味,然后才抓住了顾客的心。对于味道的坚持,从处理牛舌时中央厨房的手工去筋,到店铺对于烧烤师制度的建立。都无不体现着一家餐饮企业对于美食的敬畏。不仅仅是在主菜爆款上的用心,在副菜的搭配上,以及主食的选择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其实,除了片中介绍的牛舌料理,根岸也会定期提供牛肉、猪肉、鸡肉的烧烤菜品。增加顾客的选择感,提高顾客的来店频度。
神奇的亲切奖
其实很多餐厅都会提供顾客意见明信片,也真的会有很多顾客会认真的给予填写。但是很可惜,大多数企业并没有特别重视顾客写的内容。不重视的原因无外乎,公司的经营者认为顾客写的内容可能是某些顾客的恶意所为或者是某位店员亲友的故意为之,所以有失公允。看吧,这就是我们和顾客之间建立起的关系。其实,小蒲研究了这么多的案例,发现很多企业做的事情,并没有多么奇特之处。就是我们平时听说过,甚至尝试过的事情。之所以这些改善工作在很多企业做了以后效果不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信。很多企业为自己能想到这些漏洞的聪明而感到沾沾自喜,然后因为压根就没信让这些改善方案而最终无法彻底实施。而根岸和大多数企业的区别就是,他“傻傻”的相信了顾客所有的反馈,对于顾客回馈的意见会认真处理。不但会给被顾客表扬的员工发亲切奖,并且会把好的案例进行全店共享,形成新的亲切气场。让亲切这种看不见摸不到的感觉更加具象化,更容易传播。
人才优先的开店战略
每一个人都是有欲望的,当自己的事业出现局部成功的时候。快速扩张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于是在扩张中迷失方向,忘记当初为何创业的人也不占少数。根岸就是一家对于欲望控制的非常好的公司。社长根岸荣治认为,现在的餐饮界,大家对于美味的追求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了。仅仅美味,已经不能成为顾客心目中的首选了。于是,他得出结论,“亲切”是企业的终极战略。根岸荣治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在开店战略上也充分体现了自己对于“亲切”的坚守。没有“亲切”的人才,就不开新店是根岸的坚持。也因此,81年创业的根岸,平均每年只开一家店,34年只开34家店。这种“奇葩”的开店方式也真是让人敬佩啊!
把经营理念和群策群力
相融合的三步骤
家文化的核心关爱与沟通
每一个有过留学经验或者在异乡奋斗的人,都多多少少的体会过融入当地社会的艰辛。其实,身在异乡,每一个人都特别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感和内心的归属感。牛舌根岸在这一点上是非常的用心。想让员工参与到自己公司的经营,让他们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在亚洲范围来看,最好的办法就是“家”文化。而家文化的核心就是关爱与沟通。不过,关爱谁都明白,怎么关爱,关爱谁可能是因企而异。通常,关爱与沟通最好是公司内部相对强立场的人群和相对弱立场的人群去进行互动。牛舌根岸就是让身在异乡的外国员工和本国员工进行各种方式的沟通和交流。这样做,不但解决了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的团队内部问题,也因此产生了口碑效应。以至于,很多其他人才也会慕名而来,直接降低了HR的招人压力。
一线店长组成经营团队
企业的家文化,可以聚人。但是,难以留住有理想的人才。因为,通常有理想的人才不单单希望得到温暖,更想得到空间。根岸社长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因为忽略了成长型人才在这方面的心理需求而酿成大错。牛舌根岸内部有一支店长经营团队,根岸社长把这个团队分为5个小组。公司的基本规章制度、评比方法、晋升条件都是由这5个小组通过1年的时间反复讨论实验以后才进行实施的。既然,店长自己参与了制度的设定,自然对于制度的理解更深刻,执行也更加的到位。
共同制定公司战略
其实做到以上两点,并不是特别的困难,困难的是公司的经营预算以及经营方针也由一线的店长们参与决定,这样的勇气是非常让人刮目的。传统意义上来看,经营战略通常是董事长或公司的最高决策人来进行拟定,而公司的中高管以及一线店长基本上是在执行层面。如何让老板的想法能够落地,可能是每一位管理层都会苦恼的问题。为何不能在战略层面就让一线员工参与进来呢?小蒲觉得,可能是大多数企业认为,这样沟通成本过高。并且,老板通常认为员工会选择相对容易的战略目标,会让企业无法实现快速成长。不相信一线员工参与到战略层面,会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益处。相信,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似乎是天使,也是恶魔。很多企业因为相信员工而崛起,也有很多企业似乎因为无原则的相信而走向衰落。根岸社长非常有勇气的选择了相信自己的员工。并且,每年的经营发表大会也会由一线工作的店长来完成。至少到目前为止,根岸社长的相信换来了企业坚实的成长。
其实餐饮行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也是顾客最喜欢喜新厌旧的行业。特别是今天的消费者,已经对美食非常的挑剔。所以,只有像牛舌根岸这样,改善员工意识,让员工参与到自店的经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留自己应有的地位。谁都知道,提高一线员工的士气是服务业的命脉,但是能做到的企业确实不多。根岸社长正是鼓起巨大的勇气,向店长放权,并且给予充分的时间允许店长成长,才造就了牛舌根岸独特的经营体制。这个经营体制的核心就是相信。
篇3:餐饮致富的创业故事
吃饭排队的APP,如何讲出估值20亿的故事?
在资本寒冬中能融到资,是一件让同行羡慕嫉妒恨的事,况且这笔融资数额不菲——C轮,5亿元。老谢本打算庆祝一番,但后来想了想,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老谢名叫谢新法,是“美味不用等”的创始人兼CEO,公司为餐厅提供智能餐位管理系统。老谢其实不算老,也就三十多岁。他笑称自己也不知道老谢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老谢没有独立的办公室,和技术人员坐在大平面一起办公。他乐于这种开放包容的氛围,“其实蛮好的,工作之余就是兄弟”。
10月28日,美味不用等宣布获得5亿元C轮融资,由大众点评、百度领投,中信资本、正中兴、海润、安持等资本机构跟投,A轮投资人经纬中国和B轮投资人天图资本继续追加投资,公司估值超过20亿元。
餐饮O2O市场已不乏美团和饿了么为代表的外卖巨头,但美味不用等深耕的是另一个细分领域,即到店消费。
成立两年多的美味不用等已进入全国两百多个城市,为西贝、绿茶、南京大排档、雕爷牛腩等三万多家餐厅提供智能排队服务,占据了到店消费90%左右的市场份额。但谢新法仍然觉得不够快。“还在半山腰上,不上不下,你不快对手快就会很危险。”他说。
加速扩张
年初,谢新法离开了供职近十年的中兴通讯,和另外三个合伙人组建团队,成立公司。当年4月美味不用等的APP上线,他们打算用移动互联网帮助热门餐厅解决排队问题。
美味不用等的主要产品是其自主研发的排队系统,用户可在其APP或微信号选择餐厅,进行远程排队取号,并可实时查询排队等位进程,提前5个号会短信推送提醒。在餐厅,系统装入平板电脑,配上打印机,用户即可取号排队,扫描二维码亦会进行提醒。
看似简单的事情却并不简单,APP上线后的半年时间是一个“黑暗时代”,谢新法一度怀疑“这件事能做吗”。那段日子里,公司只有6个人,4个合伙人和2名员工,一个月最多也就谈下10家餐厅。谢新法向《中国企业家》回忆,“没有品牌知名度,没有钱,有的只是精神、产品和服务,是靠咬牙坚持下来的。”
当时,为了拿下上海新旺茶餐厅,美味不用等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市场官陆瑞豪等了餐厅老板整整两天,第三天正好有新店开业,陆瑞豪才借机“堵住”了老板,争取到了一个试用的机会。
很多早已有了排队系统的大牌餐厅对此并不感冒,美味不用等的策略是,“以升级为借口,零成本将其引入互联网时代”,即免费在餐厅原有的硬件装上自己的系统。即便如此,与大企业合作仍是难事,因为对方一般审核比较严格。
209月,美味不用等希望拿下通用磨坊旗下的哈根达斯,对方提出要到公司拜访,那时美味不用等连固定的办公场所都没有。谢新法“临时征用”朋友的公司,换上美味不用等的牌子。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谢新法还说服盛大资本为自己做背书。彼时,美味不用等的客户虽然不多,但在上海几乎拿下了一个购物中心的所有餐厅,盛大资本觉得其具备可复制性,希望投资。
最终美味不用等跟哈根达斯的合作如愿落地。年10月,美味不用等也拿到了盛大资本的200万元天使投资。
对于一般餐厅,一开始美味不用等的硬件和软件系统都要收费,随着竞争加剧转向全部免费。很多餐厅奔着免费而来,美味不用等逐渐驶入快车道。2013年年底,其在上海与300家餐厅实现合作,第二年5月进入北京市场,3个月在北京拿下了700家餐厅。谢新法清楚地记得,开拓北京市场时,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销售副总裁杨佳佳意外摔断了腿,她就拄着拐杖一家家去谈,这感动了不少餐厅老板,最终实现合作。
8月,美味不用等拿到了经纬中国和信天创投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之前我投了饿了么,它会成为到家食物入口,所以我考虑要投一个到店食物入口。看了很多公司,它们都想替换餐厅系统,比较重也就比较慢。美味不用等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个‘外挂’,排队系统这个切入点很棒,可以瞬间和所有餐厅的系统对接,不要求改变原来的系统又解决了餐厅的排队痛点,所以我们没有聊太多细节就投资了。”经纬中国合伙人丛真向《中国企业家》如是说。
从最初的Demo开始,美味不用等排队系统已经迭代了一百多个版本。早期,一旦断网餐厅取号就会终止,这个问题容易造成餐厅秩序混乱。公司在后台实时监控,一旦哪家餐厅系统出现问题,第一时间修复或者打电话进行指导。陆瑞豪告诉《中国企业家》,“我们庆幸的是有先发优势,后来一些大互联网公司也在做,但我们一些细节功能、特殊功能推得最快。比如有的餐厅楼上楼下同时叫号,对手可能要用一两月时间开发,我们则短很多。”
坐稳京沪市场后,美味不用等的触角开始伸向全国。1月,拿到了天图资本领投的万美元B轮融资,扩张再次提速。截至10月,美味不用等进入全国两百多个城市、三万多家餐厅,目前其APP用户量达到500万。
篇4:致富创业故事
90后大学生禹化普大三时就当上手抓饼小老板,2年来连锁加盟店已开遍大学城
你曾经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吃过台湾手抓饼吗?这家不到10平米的小店老板竟是一位刚刚毕业的90后大学生。禹化普大三时就当上手抓饼小老板,在两年时间里发展了4家直营店、1个加工厂和8家加盟店,年收入达250万元。
每天下午4点,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店门口,已经有五六个白领在排队。放面团、煎鸡蛋、配作料……三分钟后,两个手抓饼新鲜出炉递给了前面的顾客。和传统烙饼不太一样,这个饼千层百叠,面丝千连,外层是淡淡的金黄色,内层柔软白嫩。
每天能卖400个饼
这么多人包围着店,为什么还有顾客加入呢?“这五六个客人是活招牌。顾客也许不知道我们,但看着这人气,就会吸引他们来尝鲜。”禹化普说,小吃店的秘籍就是要保持人气旺,排队人越多生意越好。
“以前我们追求速度,人多了就一次出6个饼。”禹化普说,在做第一家店时这个快捷的方式并没有赢来顾客青睐。他特意跑到成都小吃街去考察,发现类似的小吃店老板总是保持慢工出细活的状态。即便店外已经排起长龙,也不慌。而前来的顾客络绎不绝,等待着他们的美食。
禹化普回到重庆,开始要求师傅一次只做2个饼,甚至有时候做一个饼。这个营销方式反响很好,饼保持最好的口感,排队的客人反而更多了,每天平均能卖400个饼。
加盟店4个月盈利
禹化普的北城店是两个月前开的,虽然租金掏了1.3万元,但是却成了店里的活招牌。北城店现在每月能卖1.5万个饼,凭借这样的人气,禹老板在月初迎来了三位新的加盟商。
禹化普说,从去年的5个加盟商情况来看,基本4个月就能盈利。加盟费收1万元,门店3-10平方米即可,租金价格通常在3000元左右。扣掉原料、房租、水电煤及人工费用,按每家店最差卖300个饼算,一个月的纯利润平均为8000元。
一开始,禹化普想做连锁直营模式,但当他们拥有第三家直营店时,开始打磨品牌。想要与大品牌竞争打开这个细分市场领域,必须吸引加盟商。
“每卖一个面团给加盟商,他们赚8毛,我们只赚五毛,薄利多销。”禹化普说,按10个月算,5家加盟店每天至少购买2500个面团,一年仅靠卖面团营业额能达到100万元。
大学生毕业后种香菇:年产值达1000万元
1986年出生的李正森从小在农村长大,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村里老人担水烧柴困难,他总是主动跑去帮忙。每当听到大人们谈论哪个村民无钱看病可怜时,他就幻想着自己将来当了大老板,让那些可怜的乡邻都能在自己的公司上班挣钱。
,李正森从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毕业,在县城找到了一份建筑工作。由于所学专业对口,加之吃苦耐劳,工作有魄力,很受公司经理喜欢。一天,李正森回老家瓦房口镇看望父母,和同村一个15岁的少年同坐一车,这孩子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可由于父亲残疾家里贫困,考上重点高中就没有上。这再次刺激了李正森的那个童年梦想:创业办厂,带领乡亲们一起走上致富路!
20秋,当地政府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村里引进了肉鸡养殖企业。在建筑公司上班仅两个月的李正森辞去工作,信心百倍地搞起了肉鸡养殖,租地、贷款、建棚,他把周边一些留守老人和残疾朋友请来打工,连自己的父母也拉进来帮助管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购买的4000只鸡苗在路上就热死了一半,等到卖成品鸡时,收购经理说2000只的养殖规模太小,相应的人工成本就会过高,赚不了钱还肯定要亏本。第二次购回的6000只鸡苗总算养大,可市场肉鸡价格大跌,当他拿到卖鸡款看着空荡荡的鸡棚时,眼泪唰唰直流,赔了20多万元,他三天三夜没睡着觉。第四天强撑着给村民付工资时,乡亲们都知道他赔了,让他先还银行贷款再说,但他执意先给村民付了工资。李正森回乡首次创业的一腔热情就这样被浇灭了。
李正森引种香菇纯属偶然。夏季,李正森为了弥补养鸡的亏损,就跟着一个朋友搞起了猪苓购销。有一次,他到安康宁陕县收购猪苓,看到当地的食用菌产业很红火,就动了栽培食用菌的心思。他发现柞水以前都是用椴木栽培香菇木耳,随着人们对生态环保的重视,当地椴木食用菌产量必然会越来越少,而袋料生产香菇在柞水还很有限,这应该是一个致富商机,李正森瞅准了这一项目。宁陕的一位经理了解到他的创业经历后,被李正森憨厚耿直、富有同情的心所打动,就同意和李正森合作。
底,在小岭镇政府的扶持下,李正森在金米村租地40多亩,注册资金300万元成立了陕西正森农业生态有限责任公司,他还注册了“正森”绿色食品商标。李正森投资建设玻璃丝骨架大棚150个,购买高效灭菌炉、自动装袋机、电动翻料机等食用菌生产配套设备50余台,同时配套建设了装袋车间、菌种室、接种室、锅炉房、仓库、冷库和加工包装车间。
金米村既是板栗大村,又是核桃改良大村,每年林木科管会产生大量的树木枝条,还有大量的植物秸秆。自从在金米村建起食用菌公司后,他就从村民手中收购这些树木枝条、废弃秸秆和玉米芯、麸皮、玉米糠等,让这些往日的废弃物变成了钱串串。李正森还在生态循环经营上多动心思,对食用菌进行专业化生产、加工、销售,将食用菌培养基使用后又作为有机肥料还田,整个产业流程确保不给环境造成损害,公司采取“公司+协会+农户”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统一正森品牌销售,提高了菇农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带动周边农民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203月,在陕西正森农业生态有限责任公司的带动下,金米村组建了金米食用菌产业协会,村上33户农民加入协会,依托正森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发展食用菌,仅去年村上生产食用菌150万袋,产鲜菇1750吨,年产值达1000万元。
80后乞丐网上卖烧烤500元起家赚了400万
1983年,李烨出生在盐城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在当地经营着一家大型餐饮企业。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李烨说那时虽还没有富二代的概念,但自己绝对已经是了,我家的酒店叫兴达大酒店,按照现在的说法应该算是一个会所了。我在常州上大学时,每月生活费至少有5000元,在当时的校园里绝对算得上是富二代的水平了。
但是好景不长。,父亲经营近十年的酒店破产了。李烨的生活费从每月5000多一下子掉到了100元不到。那段日子,李烨在常州一家电脑城门前扛箱子挣生活费,这样一直坚持到20退学。父亲破产后,全家一度在扬州尝试养螃蟹,但是年遇到非典,又加上遇到发大水等意外,养殖场也没有办成。我们一家子就又回到了盐城。
“回到盐城时,总共只剩下500多元,全家人都在为生计发愁。我有一天晚上出去溜达,看到一家烧烤摊生意非常火。想着这个成本小,后来免费给烧烤摊老板打工。”师傅看李烨不怕苦、不怕累,就把配料毫无保留的都告诉了他。两个月后,李烨自己的烧烤摊在盐城师范学院旁开张了。没想到很红火,两个月李烨一共赚了1700元。
生计有保障后,,李烨又参加了高考,最终考进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院。在学校里李烨读的是多媒体设计专业,说是多媒体设计,实际上就是网页设计等一些电脑知识运用的专业。他没有一门心思死读书“我白天上课,晚上就外出打工,主要是帮助商家做电商服务。最让我骄傲的是我大二的时候,去了上海一家经营游戏货币的网络贸易公司,有点类似于美国的eBay网,这段经历给我后来的电商生涯打下了基础。”
6月,李烨大学毕业后,怀揣创业梦想的他在同学、亲戚的帮助下,创立了上海天天爱购网,但是没多久因为股份的问题退出了团队。
又一次跌入谷底,这时,李烨又想到了他的烧烤。李烨在上海读书期间,父亲也把他的烧烤摊从盐城搬到了上海。2010月的一天,创业失败的李烨在家帮父亲打理烧烤生意,那天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在网店摸爬滚打多年,为啥不把烧烤店开到网上呢?说干就干,李烨开始着手创立他的网络烧烤店。
致富创业故事
篇5:农村创业致富故事
农村创业致富故事1:昔日大学生不做白领 回家创业当农民卖土特产
之所以会放弃在成都还算不错的工作和薪酬回乡创业,源于付钰桀多年来的亲身感受。
付钰桀毕业于四川理工大学,稳定就业后,又到四川信息工程学院进修。辞职以前在成都几家知名的网络公司都呆过,大半年前还在成都一家知名公司担任网络部总监,年薪有12万—15万元不等,还不算其他额外收入。
“以前我给别人介绍自己家乡在汉源,都没有人知晓。近年来,一提到汉源,同事和周边的朋友们都知道。而且他们很多还去过,对当地的大樱桃和花椒特别感兴趣,但却不知道怎么才能时刻买到真宗的。”付钰桀回忆道。
“我是从汉源农村走出去的山里娃,每年逢年过节都回家看望父母和长辈,同事们和朋友都会喊我顺便带点汉源的樱桃、花椒、苹果或白凤桃等特产回去。” 付钰桀说,“每次回去,车里除了人,就是土特产。”
久而久之,付钰桀心想,自己周边的小圈子都这么感兴趣,那还有更大的圈子,更多的人也一定有想法。从那时起,他就开始琢磨,自己本来就是搞网络的,为什么不回乡弄个网站直接把家乡的特产销售出去?上半年的某一天,付钰桀便产生了一个梦想——回乡创业,利用网络技术专长做电商,带动父老乡亲共同致富。
其实,当时我想回家创业开电商,估计第一个反对我的应该是爱人,支持我的应该是父亲。付钰桀说,万万没有想到,刚把心里的想法告诉爱人,从她脸上的笑容就知道了答案。
当晚,立即打电话给父亲,我还未把要辞职回家当农民、开电商的事情说完,平时很慈祥的父亲就劈头盖脸的骂起来啰。
“钰儿(父辈给付钰桀取的乳名)是我们乡第一个考起大学的本科生,曾经是我的骄傲。现在,我既不想我的儿子飞黄腾达,又不想他当官发财,只想他在大城市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就是。” 付钰桀的父亲付连才说,“我一直认为有出息的孩子应该在大城市工作或者是稳定单位上班,拿着稳定的工资,何必要辞职回家当农民啊?我实在是想不通。”
“他是乡里第一个考上本科的大学生,这也一直是我最自豪的事情,乡亲们都眼巴巴看着,如果一个大学生在外打拼几年后又回到田间来干农活儿,亲戚邻里怎么想?我们的老脸哪里搁?”
有好长一段时间,部分村民还议论说是不是“钰儿”在外面犯了啥子错误,混不下去了才选择回家。付连才说,我以前是村长,也是一个爱面子的人,你说反不反对?好在“钰儿”的姐姐也是一个有想法的人,她多次从成都打电话回来做我工作,我只好给出一年的时间为条件,让他试试。
在家过完春节就再也没有去成都了。从今年2月开始,付钰桀利用自己擅长的网络专业技术建起了自己的网站,几经自我“枪毙”,又几经修改,今年3月,付钰桀的“华夏味道”网站正式上线。
建网站容易,但运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网站上线前2个月,没有一单交易,看到这样的效果,父亲显得无比焦急,但我更看好未来发展趋势。“除了这个垂直经营的网站,我还在淘宝上开了一家网店,准备齐头并进。”付钰桀说,其实,在春节期间,一直琢磨和构思电商的名字、网页设计框架、电商经营内容等很多东西。
今年5月10日上午9点48分,付钰桀的网店迎来了第一订单,是雨城区的一名客户张斌,在网上定了100斤大樱桃,当时我既担心又开心。付钰桀回忆说,起初以为是逗我玩的,在询问单价后,很快就将15000元现金汇至我的账户。
我哪敢怠慢啊!立马到农户家里组织货源,以高出当地2-5元的价格购买最好的大樱桃,当天下午4点左右就把货全部发出。不知咋的,当时我的泪水也不知不觉的流出。付钰桀说。
顺利交易第一笔订单后,付钰桀信心倍增,还在店内增设有樱桃、花椒油、清溪黄牛肉、坛坛肉等200种土特产。付钰桀说,“他相信只要产品质量好,价额随行就市,肯定就能卖出去。”在付钰桀的交易记录中看到,通过“华夏味道”店不仅销售了3000多斤大樱桃,还销售了清溪黄牛肉、坛坛肉和腌菜等土特产共计20万元。目前,汉源花椒、水果等也有不少订单。
“我的网店才刚刚起步,现在的利润还比较薄,前期营销投入大,在除去物流和商品的成本,纯利润大概只有5%。”付钰桀坦言,“但我很看好未来发展趋势,做好了收入就像滚雪球,一年能翻好几倍。”
尽管电商正式运营还不到半年,但在付钰桀的努力下,电商生意越来越好,昔日反对他回家创业的父亲也竖起了大拇指。
看到儿子创业开了好头,父亲付连才也算放心了。在儿子的感染下,他也想再创业,把自家的小洋房搞成农家乐,让儿子挂到网上推广出去。“家里的小洋房还有五个空房间,一次可以接待十多个人。我以前又在部队当大厨,客人来了吃农家菜肯定不成问题,加上家里也有4亩多甜樱桃,搞个集体验、观光、住宿、旅游为一体的农家乐肯定行。”
目前汉源县清溪镇同心村正以美丽新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优质水果和乡村旅游产业,合理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人居环境大改观,农业产业大发展,基础设施大改善、公共服务大提升。村支书王定刚说,拟将同心村建成集农业生产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着力打造“峡谷清溪游止步,果园深处有人家”的世外桃源。
看到现在的同心村正发生着翻天复地的变化,付钰桀对电商前景充满希望。
付钰桀说,同心村虽然地处泥巴山半山腰,没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但是汉源花椒的核心区和大樱桃、核桃等主产区,有高山草甸风景区,有溪谷潺潺。乡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随着同心村道路的不断延伸,前来体验乡村游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电商能顺利运营,和政府打造新农村、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路密不可分,只要守着这片基地,就是最大的财富。”付钰桀从客厅沙发上起身,将父亲请到二楼窗前,指着邻居的小洋楼说,以后将以高出市场价收购农户的土特产,保证顾客的货源质量,也让村民得到更多的实惠,还将在网上发布村民开农家乐的消息,在网上预订吃住,为乡亲父老提供更多的客户源。
“其实,村里的乡亲们对我期望挺高的,他们总是给我提供质量最好的产品。当然,拿大樱桃举例,我一般也用高于市场均价2到5元的价格收购他们的优质货物。”付钰桀说,除了继续保证质量,最近他正在学习营销推广方面的知识,准备利用朋友圈和其他平台推销汉源的水果和特产。
付钰桀透露,下一步他想在自己的网站推介当地的乡村旅游,“我这个毕业十年的大学生心还不老,也想摸索出一条适合我们村发展的路子,不辜负乡亲们的期待,带着大家一起致富。”
农村创业致富故事2:80后山妹子返乡种草莓 要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
家住南大街街道代家店村徐家槽房组的苏德年,出生于1984年。毕业后,她辗转于贵州、云南两地打工。“自己每月的工资大概有3000多元。而房租、日常开销至少需要多元,回家随便做点小生意,也比在异乡打工强。”苏德年说。在异地他乡,苏德年开始羡慕回家做生意的老乡,加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她便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于是,,她辞去工作回乡创业。
回到自己熟悉的土地,苏德年开始学习父亲传授的种草莓经验,并在自家承包的3亩土地上尝试种植草莓。在种植之初,由于缺乏种植经验,草莓产量不高,可她并没有因此心灰意冷,而是潜下心来更加刻苦专研。她甚至拿出打工赚来的9000多元的积蓄,去北京学习了无土栽培技术。后来,又到成都、浙江学习了冬草莓的种植技术。学成后,她开始在自家田里搭建简易大棚种植冬草莓。她自己都没想到,这个用木头搭建的小棚子,竟然成为了永川第一个培育冬草莓的温室。
“一开始我对草莓种植不是很懂,自己手头也没有太多资金,所以只能在自家少量的土地上做起,不断寻找各类信息,学习种植技术,熟悉整个市场,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在家乡打造自己的草莓品牌。”苏德年说。
科学的种植技术,迅速提高了苏德年家种植草莓的产量。当年的黄瓜山“梨花节”期间,有不少游客路过她家草莓地,买草莓的人络绎不绝。看着被游客一“抢”而空的草莓地,苏德年心想:“为什么不扩大种植面积,让游客自己来采摘草莓呢?”
依托黄瓜山“梨花节”,苏德年尝到了种草莓的甜头。,她和父亲商量后,决定拿出家里的30万元积蓄,扩大种植规模,同时注册家庭农场。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增强了苏德年发展草莓的信心。在以后短短半年时间里,她家的农场就流转土地103亩。其中,草莓采摘园73亩,草莓苗圃30亩。
刚开始经营家庭农场时困难重重,因为苏德年家从没有管护过这么大面积的地。培育草莓种苗时,白天全家人每半个小时就要给种苗浇水,经常忙得来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到了半夜两点,还要用抽水泵抽池塘里的水灌溉种苗。在草莓采摘期间,又遇上了一周连绵不断的下雨天,草莓成片烂掉在地里。当时,苏德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几乎想要放弃。后来,在家人的鼓励和政府的支持下,才给了她重整旗鼓的信心和决心。
于是,苏德年开始修建大棚种植冬草莓。在发展冬草莓中,她获得了6000元/亩的政策支持。在标准化设施和科学种植技术的合力作用下,苏德年家种植的冬草莓产量从上年的700斤/亩增加到1500斤/亩。随着苏德年家种植草莓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到黄瓜山上采草莓。为了叫响草莓品牌,苏德年注册了“代家店苏草莓”商标。当年,有关部门还为她的农场修建了停车场、生产便道。
如今,苏德年农场不仅掌握了种植草莓的全套技术,还引进了红艳、章姬、香格里拉、法兰地、丰香、乾蜜、石桌1号等草莓优良品种,探索出草莓生产、草莓育苗、草莓盆景及草莓采摘多元化经营模式。现在,苏德年农场培育出的种苗,占据了重庆草莓种植市场50%的份额。20,农场通过销售种苗、盆景及草莓,实现产值128万元,净利润71万元。今年,苏德年农场又通过露地、设施种植草莓50亩,每亩商品果产量约2000斤,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50万元;农场可供种苗150万株,预计种苗销售收入可达60万元。年,农场被评为区级“十佳巾帼家庭农场”,今年,被评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
“把产品线做好,就是最大的无形资本。我将研究无土栽培和土壤改良,提升草莓的品质,”苏德年说,“少做广告营销,多学技术是我的一贯主张。”
苏德年农场探索出的“地乐健”土壤改良,在去年成功地试种了生姜。今年开始,农场尝试了“草莓-生姜”轮作。“今年生姜的产量预计在1万斤/亩。”提起轮作带来的效益,苏德年信心满满。她说,生姜的大规模生产,可以圆她的电商梦。她现在正忙着和本村的电商服务网点、吉之汇洽谈合作事宜。今年,她还被评为“重庆市农村电商带头人”。
据了解,苏德年农场探索出的土壤改良法,每亩要多投入1000元成本,但苏德年认为这是值得的。她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绿色健康草莓,改变“草莓是药保出来的”传统观念。同时,积极向周围农户推广这一方法,让更多的农户都加入到种植绿色无公害作物、提升作物品质的队伍中来。如今,苏德年农场已带动周边25户农户发展种植草莓,每年解决农村劳动力50余人。
南大街苏德年草莓种植农场获市妇联第二批“十佳巾帼家庭农场”。颁奖当日上午,区妇联、区农委领导上午将1万元奖励资金,送到巾帼家庭农场主苏德年手上。 现如今,苏德年农场不仅带动了本地农民就业,还吸引了外地农民包车前来取经。她说:“自己的梦想,就是要成为一名农民专家,要让农民成为一种体面的职业。”
农村创业致富故事3:回农村闯出一片新天地
2004年从西南大学毕业的周钢林,大学时学的是工商管理。毕业后,他和很多一心想跳出农门的大学生一样,选择了留在大城市工作。
“最初在成都、重庆,在餐饮企业端过盘子,也在通讯行业干过。”周钢林回忆,后来,他又到杭州、厦门等地的工厂从事管理。
2012年底,周钢林回家过春节时发现家乡大部分土地都荒废着。他心里开始琢磨,能不能回家乡做点事?
“在外面工作,每个月的工资两千多元到五六千元不等。”周钢林说,但独自在外的漂泊感和巨大的生活成本,让他感到犹如一块巨石压在身上。
周钢林回乡创业的想法,遭到家里人的坚决反对:“好不容易供你读完大学,离开这个乡旮旮!这土里能刨出什么?!”但他却不这么认为:“双河村对面的石笋村,种植葡萄已经十余年,远销至湖北、万州等地,经济效益非常好。我怎么不能试一试呢?”
在筹备了近20万元后,周钢林尝试在家乡种植葡萄。
2013年秋,周钢林从村民手里流转了50亩土地,种下了葡萄幼苗。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周钢林透露,由于不懂种植技术,2014年春,他在给葡萄幼苗施肥时,导致许多幼苗根部被烧伤。幼苗的长势受到影响,甚至可能推迟挂果。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遭遇挫折的周钢林迅速调整心态,通过从网上查、买专业书籍等弥补葡萄种植知识。
开荒、挖渠、运送苗木……每天在田地里忙前忙后,对周钢林的体能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每天都感觉自己的体力快被耗尽了,达到极限。”
如今,周钢林在基地边建了一间小房子,和帮工们同吃同住,每天十几个小时在田里修枝、除草。他自称已经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农民,体重也比以前轻了20斤。
在种植过程中,周钢林已摸索出一些适合当地的葡萄种植方法。
“比如搭架子,以前大家都是搭棚架。”周钢林介绍,棚架是通过在水泥桩上打眼,将各个葡萄枝横竖连起。“但我借鉴了新疆一带的‘单篱架’,单独成排。这样搭棚架,铁丝用得少、成本低一些;通风、采光效果也很好,有利于提高葡萄产量。”
“我还准备和万州一家果品公司合作,嫁接生产新的葡萄品种。”周钢林说,这个新品种早熟、颗粒大,价格会更高。
如今,在周钢林的带领下,双河村已经发展起300余亩的葡萄基地。
“葡萄每年挂果1-2次,每株可产几十斤,每斤售价在10元左右。”吐祥镇镇长戴超说,许多在外打工的村民,如果能够就近致富,更愿意留在家乡。因此镇政府非常支持周钢林回乡创业,带领村民致富。据估计,待丰收后,种植几亩葡萄的农户,一年的年收入就可达几万元至十万元。
★ 创业致富成功故事有哪些
★ 餐饮加盟创业小故事
★ 创业致富带头人考察材料
★ 餐饮创业计划书范文
★ 餐饮创业计划书
★ 五个小本创业点子致富
★ 养鹅致富不走寻常路的创业故事
★ it创业故事精选
★ 创业故事范文
★ syb创业计划书餐饮
《餐饮致富的创业故事.doc》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无腿硬汉”养殖小尾寒羊创业养羊致富故事2022-05-26
养藏獒创业致富的回族大学生2022-07-11
中式餐饮的创业计划书2022-10-21
siyb创业计划书餐饮管理2022-12-02
老百姓创业故事2022-05-04
女白领创业故事2022-05-22
创业故事白手起家2022-05-23
白手创业故事2022-06-04
玩具创业故事2022-06-11
小本创业故事2022-07-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电商创业计划书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