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和华为 京东有合作担当吗?

2017-10-18 18:18
来源:
京东文化
如何让一个企业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是所有经营者思考的焦点?
10月15日,京东3C事业部特别邀请到华为管理顾问吴春波老师,以如何实现企业的基业长青为主题,分享了《现代人力资源新课题》和《华为没有秘密》课程。
华为消费者BG大中华区副总裁贺磊特别为此次交流活动开场致辞。
吴春波老师现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管理顾问,曾参与《华为公司基本法》的制定与管理咨询工作,出版《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等著作。吴老师通过风趣幽默的讲演方式,分享了管理在企业发展中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揭秘了华为多年发展中的“变与不变”;纵观华为今日的市场表现,不难发现尽管在互联网大浪潮的冲击下,华为依旧保持逐流而上越做越强,那么华为实现稳步增长企业长青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呢?
>>>>打造人力资源管理价值链
管理是核心竞争力、更是企业生存之本
企业价值的增值源泉,正在从物力资本转向人力资本;而竞争的差别优势,也最终转向到核心竞争力,而这正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是活下去的硬道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长期牵引力、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作为企业的内部动力、企业科学规范的管理作为企业的推动力,这三者构筑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管理正是核心竞争力的最直接的外在表现。
深知最有效的企业管理往往来自于人所共知的常识,华为从企业文化、宏观商业、业务运作三个模式入手,实现了高绩效、客户化、流程化的导向,打造出企业的管理核心。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铁三角”
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方面,华为是依据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三个维度来构建,如果说人力资源是一座大楼,那么这三个维度就构成了企业管理的稳固铁三角。
价值创造就是各尽所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性,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潜力;而价值评价则依靠一套科学的、非主观的衡量标准,判定员工价值奉献;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则是价值分配基本原则。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价值体系,核心解决了两个问题——力与利,让全力创造价值、科学评估价值、合理分配价值实现了顺畅循环,最终达到“让雷锋不吃亏”!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冬天?
今天的企业,正由以往资源掠夺式的经营模式转变为效益增长式的经营模式,实现从机会主义导向向客户导向的转变。从管理层面,重新审视企业文化、修补企业的内部机制、构建内部管理制度体系,是企业度过寒冬、保持长青的基石。
做到用人识人,开发员工主动性与积极性,才能实现员工的智慧最大化利用。正如华为总裁任正非所言,“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华为没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唯有在人的头脑中挖掘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
>>>>基业长青,其实华为没有秘密
坚持不转型,一路走了30年
以客户为本,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是华为不变的核心价值观,从1997年创立至今,专一三十年,像龟一样,认定目标,心无旁骛踏实稳打,始终如一,华为实现了从“像龟”到“象龟”的蜕变。
除了长期坚持一个目标不动摇之外,华为的“毛尖草”成长模式强调聚焦、坚韧,稳打基础,积蓄力量,当公司对机会与环境做出准确判断之后,集中发力,释放能量,实现反周期成长!
3000+亿元投入,研发是源头活水
以价值观为企业的发展导向,华为发展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一方面积极通过互联网来改造业务模式,另一方面倡导”少必深”的精神,不被互联网的喧嚣蒙蔽双眼,华为始终坚持在产品研发上下苦功,为用户提供最新好产品,持续的研发投入,2005-2014年累计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2016年度研发预算投入超过300亿,海量研发专利成就了华为的硬实力。
华为战略领导素质模型
客户、组织、个人三部分,塑造了华为战略领导力模型,发展客户能力包含关注客户及监理伙伴关系;发展组织能力考量领导者的内部协调力;而个人能力的发展则基于成就导向、组织承诺、战略性思维及理解他人四部分构成,以上正是华为人拥有高效能领导力的前提所在。同时,华为还提出了“干部四力”,决断力、执行力、理解力以及与人链接力;其中前三个都是“对事”方面,同时优秀管理者还需具备“与人”方面能力。
此次吴春波老师的精彩分享,一方面使京东的伙伴们更多的理解了华为不同成长阶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和内在逻辑,对华为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基于吴老师的分享,可以帮助管理层对京东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组织结构效率,升华管理,完善企业文化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交流现场,京东3C事业部总裁胡胜利向华为公司代表介绍了京东“百年基业,正道成功”的理念,并表示这次交流也加深了京东3C管理层对华为文化的认知,而华为多种价值观与京东倡导的学习型组织、“自驱力”及“正道成功”等理念不谋而合,期待双方更多的交流学习分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2月4日,京东宣布推出“京鱼座”品牌,把旗下IoT业务全部纳入全新的“小京鱼”AIoT生态中。同时,京东集团还与华为消费者BG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从此京东旗下AIoT生态中的所有智能硬件产品,可与华为的终端产品实现互联、互操作。京东这一系列动作,将把自家的AIoT生态从原有的家电、车联网领域延伸到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范围,目标直指打造新的IoT行业标准!物联网时代来临,京东加速AIoT领地扩张从2017年开始,以手机为代表的数码市场呈现出增长放缓的迹象。与此同时,早已蓄势待发的IoT市场却增长迅速。权威预测数据表明,从2017到2022年的5年期间,消费级IoT的用户将保持高达25%的年复合增长率。随着5G网络即将投入商用、以及AI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科技巨头们纷纷进入IoT领域,并将物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谋划全新的AIoT布局。京东作为互联网经济的巨头之一,自然也要在AIoT领域里加紧扩张。作为3C领域里具有巨大优势的电商巨头,京东在家电产品方面的业务规模极大。根据GFK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17年底,京东在整个3C线上市场中的占比已经超过了一半,是名副其实的行业领导者。凭此优势,京东向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领域扩张实有其必然性。本次与华为的战略合作,标志着京东IoT业务正式跨入了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品类的扩张让京东IoT生态具备了更丰富的应用场景,也更具有竞争力。玺哥留意到,实际上京东在IoT方面的布局早就开始了。2014年,京东推出了京东微联平台,用于提供智能设备之间的互联技术。到2017年,京东又以升级的Alpha平台让设备的智能化程度更高。在平台升级的同时,京东对应用场景的覆盖范围也在扩展。最早的京东微联平台主要专注于家电产品的互联互通;后来的Alpha平台则延伸到了汽车互联网场景中;刚刚推出的小京鱼智能平台则将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囊括其中。至此,京东IoT业务已经横跨家电、智能家居、车联网和可穿戴设备等多个场景,整个生态形成了完整的闭环结构。在IoT领域,当前主要存在两种类型的生态体系。第一种是以小米为代表的封闭体系,小米以生态链为基本架构,以自创协议、自建生态结构的模式,实现了统一的技术平台。这种格局的缺点在于,把消费者限制在了单一的产品系列中,一旦选购了不在小米生态内的设备,在IoT互联互通、互操作方面就会遇到麻烦。第二种则是以开放的模式,在不同厂家的设备间建立起标准接口,保证互联互通和互操作能力。在这种模式下,消费者可以根据喜好自由选购各家产品,既能选购到最适合自己的设备,又能无忧享有完整的IoT功能。对于消费者以及各设备厂商来说,最理想的IoT格局当然是开放协议模式,但要实现这种模式,行业里必须有实力强大、在技术和品类方面都有强大整合能力的平台来主导制定互联标准。京东“京鱼座”选择第二种模式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就是要更快的拓展自己在IOT领域的版图。玺哥认为,京东打造的小京鱼智能平台就是在向这个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与华为达成深度合作,“京鱼座”将吸引更多第三方企业接入当前,IoT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各巨头都在合纵连横、试图吸引尽量多的合作者,把自己的平台影响力扩大。例如,前不久小米就高调宣布与宜家合作,共同开发智能家居设备并实现两家产品的无缝互联。京东“京鱼座”这次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则是具有良好示范效果。京东宣布,与华为的这次合作,将会在物联网和智能家居领域从技术、渠道、生态层面实现共同融合,实现华为的终端产品(包括路由器、手机、PC、可穿戴设备等)与京东全系列智能硬件的互联。华为在通讯技术、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方面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而京东在3C电商领域拥有无与伦比的营销实力,在包括零售、大数据、智能化、供应链、物流等各个环节都有优势。在合作中,京东能够以多年积累的消费者大数据为基础,对市场需求进行精准识别、提前预测,帮助双方研发出更适应应用场景的产品。玺哥认为,如果这次合作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必然会形成示范效应,带动更多的品牌接入京东的IoT平台,并以这个平台为基础最终一个行业标准。当消费者看到京东和华为的智能产品真正实现互联互通、并能够便捷、可靠地提供日常服务后,他们将会对京东的IoT平台有更深的信赖感。反过来,京东也将在IoT领域里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吸引更多第三方企业连接入这个平台。“京鱼座”,或成为京东的又一个增长引擎在京鱼座品牌的发布会现场,京东集团CTO张晨将AIoT给行业的影响,与触摸屏给手机带来的变化相提并论,可见京东决策层对该领域的重视程度。事实上,京鱼座新品牌的发布、以及小京鱼智能平台的推出,已经被京东视作未来极具战略意义的新增长引擎。在内部,IoT平台已经被纳入京东集团层面的三大技术方向之一,并被看作支撑未来增长曲线的动力来源。正是基于这个战略判断,京东把IoT业务交给了CTO张晨直接负责。而京东商城三大事业群之一的电子文娱事业群,也会深度参与IoT平台具体的运作和渠道营销工作中去。玺哥还注意到,京东不但在APP首页上设立了单独而醒目的IoT平台入口,而且在京东商城中,IoT平台上的智能产品还能在搜索中获得额外的加权。可见电子文娱事业群、乃至于京东最高层对IoT业务的重视程度。京东官方公布,目前京东IoT平台已经服务了超过1000万家庭,连接500+个合作品牌,200+个品类,2000+个SKU(库存量单位)。而升级后的小京鱼平台则为2000+种产品提供了智能连接,并正在为1000万以上的家庭提供服务。随着京鱼座品牌以及小京鱼智能平台的进一步发展,IoT业务无疑将为京东带来更澎湃的增长动力。京东商城电子文娱事业群智造业务部总经理苏祥龙给出的数据,让玺哥对京鱼座的未来更加看好:目前京东已经推出了1百万种以上的智能产品。而且京东平台消费者中高学历、高消费能力的用户占比已经超过85%,优质、有趣的智能产品,加上高消费力、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心的消费者群体,让京东IoT的未来充满想象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 京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