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是青藏高原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还是青藏地区呢?

恬静的邛海。新街老街结合在一起。螺髻九十九里。  三月的樱花抢尽了春日的风头,这次轮到蓝花楹了。原产南半球的蓝花楹在西昌“悄悄”地出现了,烂漫的紫色花簇盛开在大街小巷,大声宣告着自己的主场。除了蓝花楹,这座偏安一隅的河谷之城有着天生的魅力。  西昌,你可能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她。  西昌,素有小“春城”之称,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旅游资源丰富,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川滇旅游黄金线上的重要节点。境内及周边有邛海-泸山、螺髻山、泸沽湖等绝美的自然风光。近年来,西昌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最美古城等称号。  那么西昌是如何修炼成的?  西昌位于川西高原(海拔1500米—2500米)的安宁河河谷平原腹地。安宁河河谷主要沿南北向冕宁—德昌深大断裂发育,是一典型的地堑谷,流域东部有小相岭、螺髻山、龙帚山,西部有牦牛山,走向大致平行,形成很宽的槽形谷地,经长期侵蚀堆积,形成宽阔的阶地与河滩。  和常年见不到太阳的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相比,西昌就是个异类。  西昌的气候属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由于海拔高,纬度低,日照时数多,紫外线强,风速大,水汽蒸发大,湿度小,雾日极少。冬半年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降水少,形成西昌冬半年空气干洁、云雨稀少,晴天多、日照时数多,因而有“冬无严寒春温高”的气候特点,故称太阳城。  邛海  景色四季各异 最佳赏月之地  邛海,四川第二大淡水湖,古称邛池,属更新世早期断陷湖,已有约180万年。其形状如蜗牛,水域面积宽广,约有31平方公里。湖盆为锅底形,湖岸到湖心深度变化很大。湖水平均深14米,最深处约有34米。  邛海如同我国一些高原湖景一样,以恬静著称,景色四季各异。春日天光水色一片浩翰,波光闪耀在苍山碧野之中,“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岸边柳眉桃腮,燕语呢喃。夏日湖水盈盈,彩霞耀眼,山寺渔村,相映生辉。秋日最是天高气爽,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天长一色之景,使人流连忘返。冬季天净水明,红枫翠柏,倒映湖面,午后起风,海浪奔涌,似白鹅嫱戏于波涛上。  邛海不仅景色秀美,也是西昌最佳赏月之地。古人曾以“月出邛池水,空明澈九霄”的佳句来赞赏邛海月。据传,邛海是月光仙子沐浴之所,每逢农历月中之夜,仙子便翩翩降临人间,在邛海中尽情嬉戏。故这一天月光最明,月色最美,赏之令人心旷神怡,肺腑俱清。  西昌月美,与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地处川西高原的西昌,海拔高,降雨少,空气湿度小,更兼夜晚天空多晴朗开阔,月出畅行无阻,再加上高原人烟稀少,空气几无污染,大气中悬浮物质少,空气透明度大,所以西昌的月亮又大又明,月色纯净明亮,美不胜收,故称月城。  螺髻山  保存原始风光 孕育九十九景  螺髻山风景区,位于西昌市城南30公里处,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其中主要景区面积108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359米。螺髻山之名来源于与峨眉山的“姊妹”关系,“峨眉山似女人蚕蛾之眉,螺髻山似少女头上青螺状之发髻”。  螺髻山地势高耸,气候垂直分带明显,加上人迹罕至,独特封闭的地理环境,原始森林保存完好,不仅存留着世界上某些濒于灭绝的奇异生物,而且保存着完整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原始古冰川刻槽遗址,有“西子浓汝,峨眉淡抹,螺髻天生”的美誉。  螺髻山历史上曾是我国较早的佛家圣地。自汉代开劈,唐代佛事已经盛行(鼎盛时期仅螺髻寺就养僧三千余人),建造了许多庙宇,现遗址尚存。  唐末以后由于战乱和其他原因佛事日衰,于是有“隐去螺髻,始现峨眉”“螺髻山开,峨眉山闭”之说。佛家称螺髻山为“紫微”。自清初至道咸年间,寺庙又逐渐兴起。据记载,仅螺髻山西麓就有曹峒派较大的庙宇两阁十三寺。螺髻山碧水幽谷,烟云飘渺,景观无穷,佛家称为仙境。  螺髻山上的黑龙潭,海拔将近4000米,在凛冽的寒风和浓浓的雾气中,水面一片漆黑却也波光粼粼的,这是水中大量的矿物质在阳光折射下的结果。  山中孕育出的水系螺髻九十九里,一里一个景,九里一个奇观,共九十九景,因此而得名。螺髻山九十九里温泉被世界纪录协会认定为世界最大温泉瀑布,是螺髻山的核心景区,最高峰海拔4359米,2013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价为世界第一的温泉。常年40度的温泉水从半山悬崖上飞泻而下,由上百个大小不一的温泉瀑布形成一个宽达200余米的温泉瀑布群,其中最高一个瀑布落差50米,十分壮观。  城区  新街老街结合 民族风情浓郁  西昌是攀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是川滇结合处的重要城市,是四川打造的攀西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是举世闻名的太阳城、月亮城、航天城,也被称作是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  山脚下的小城,新街老街结合在一起,保留着最质朴的模样。连做买卖也是如此的简单,门口支个小凳,盆里盛着刚刚钓起来的邛海鱼,就像是在等待有缘人一样。或是路边席地而坐,将自家收的菜摆开,谈好价钱就能卖。虽然都是块块钱的买卖,但也能让生活继续下去。  西昌属于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彝族最大的聚居区,这里的彝族人还有很多保留着自己的民族特色。一般青年男女服装色彩鲜艳,纹样繁多。中年人服装的纹样较青年人为少,使用颜色为天蓝、绿、紫、青、白等色,素貌庄重。老年人多用青、蓝布,仅以青衣蓝边或蓝衣青边为饰。  火把节是彝族最为盛大的节日,每年的农历6月24日,凉山彝族同胞要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举办声势浩大的选美活动和服饰、赛马、摔跤、射箭比赛,并在夜晚点燃火把在旷野中游行,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他们认为过火把节寓意着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美食  醉虾鲜美过瘾 烧烤热辣浓香  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的智慧,适度、巧妙地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西昌人也一样,他们将所拥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在煮烤蒸炸中加入自己的性格,转化成一道道特有的菜式。  醉虾是一道西昌特有的本土美食,格外出名。虾为生虾,将活的小虾清洗干净后直接埋入加满佐料的白酒中,小虾在酒中慢慢醉倒。之所以叫醉虾,因为蘸水由黄酒和辣椒等调料构成,吃的过程中能明显品尝到生虾的鲜味和酒的香味,口味偏辣但又极其过瘾。  西昌的烧烤是最具特色的,很大的一个火盆放中间,一桌人围着火盆,一大串一大串的烤肉,自己动手烤,非常有趣。店子虽不大,但什么都有。西昌特色小猪儿肉,肥而不腻,配上西昌秘制的辣椒面,吃的时候不辣,回口却感辛辣。  这片土地上的山水日月,赋予了西昌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样的物种资源,孕育了西昌人独特的性格和习惯,最终成就了这高原上的河谷之城。  每到夏天,四川人会想起西昌。每到冬天,四川人也会想起西昌。  西昌,四川人永远期待的春季和日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藏高原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