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小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社会属性的人。但人共有的本质属性不能代替学生个体特有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未定型到定型的“形成中”的人,具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承受者,这是由学校的使命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决定的。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
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责权主体。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学生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社会属性的人。但人共有的本质属性不能代替学生个体特有的本质属性。可以这样理解:与生产劳动的对象不同,教师的工作对象――学生,首先是一个活的能动体,他不仅能够以人所特有的能动性创造和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且能够作为一种实践对象,积极和自觉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去;另外,学生也是有血有肉、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这就意味着他有自身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愿望、需要和尊严,应当得到正当的满足和尊重。 (2)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未定型到定型的“形成中’’的人,具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承受者,这是由学校的使命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决定的。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的本质属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