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步骤节能减排的实施需要哪些数据分析?

安全生产技术创新范文1
[关键词] 中央企业;安全技术;科技创新;安全生产
Abstract:National enterprises are the lifeingne of public ownership economy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veh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The situation of work safety in national enterprises represents the image ofthe nation,which reflects the highest level of work safety in China. National entelpdses possess not only the advantages of sufficient found and advanced equipment technology,but also high quality staff.Nalional enterprises own enough favorable conditions,bases and actual strength to innovate safeey tech—nology.NatiOnal enterprises taking the 1ead in the innovation of safety technology would play an important exemplary role in pro— pelling the progress of work safety technology and enhancing intrinsic safety 1evel of enterprises,and would exert decisive impact on work safety of the nation.The current status of work safety in national enterprises is analyzed,and their major problems about in-novation of safety technology are pointed out .The experience of top 500 enterprises in field of safety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de-scribed, such as that of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SINOPEC),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CNPC) and DUPONT.Furthermore,four suggestions about innovation of safety technology in national enterprises are made .
Key words:National enterprise Safety technolog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ork safety
1 引 言
在我国能源、冶金、石油、石化、机械制造、军工、航运、海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和领域,中央企业历来占据着主体地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央企业原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7.5%,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占全国的82.9%,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86.3%,发电量占全国的40.8%,汽车产量占全国的30.2%,钢产量占全国的20.4%。
近年来,中央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发、研究和生产出了不少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上半年,16户中央科研企业申请专利215项,授权专利111项,中央企业的科研创新取得重大成果。
在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布局中,在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历史进程中,中央企业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上,中央企业也具有示范作用。如何提高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2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现状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好于国内企业的一般水平,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央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在安全生产工作上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在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过程中,一些单位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生产与改革发展的关系,强调了效益优先,忽略了安全生产;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结构和改制、改革过程中,一些单位削减了安全工作力量,甚至撤销了内部安全机构;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子公司、分公司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些单位安全管理出现了“高位截瘫、层层衰减”现象,越到基层安全工作越薄弱。
中央企业生产集中度高,设备功率大,生产经营活动涉及面宽,一旦发生事故,往往损失惨重。根据国家局调度数据,2003年中央企业发生伤亡事故303起,死亡535人,受伤162人。2004年上半年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68起,死亡142人,受伤93人。近年来,中央企业相继发生了一些重特大矿山事故、油田井喷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等等,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2001年以来在国内外影响严重的3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事故,全部发生在大型、特大型企业,其中两起发生在中央企业。此外,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停产、停运、停供等事故相当频繁,经济损失巨大。
分析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深层次原因正是由于中央企业缺乏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安全生产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强调:“要加大政府投入,扶持大中型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技术改造;要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
中央企业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中,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本质安全,建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健康水平。”中央企业在安全工作制度中,也提出“安全生产与企业改革发展‘三同步’制度,强调要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整体布局,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安全投人和‘三同时’制度,企业要保障安全投人,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要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走“科技兴安”之路。
3 中央企业安全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而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中央企业加快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尤为重要。安全科技创新属于科技创新的一部分,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必然依赖于企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中央企业进行安全科技创新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3.1 企业安全技术创新的环境不够完善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期,市场经济体系不够完善,部分企业尤其是部分国有企业依赖政府的思想依然存在,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安全技术创考新则更缺乏动力。从企业内部环境看,企业还没有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尤其是研发激励机制和研发经费。目前,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仅占30%,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仅占25%。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仍处于一种松散状态,缺少必要的积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很难提高。安全生产技术创新范文2
1、将安全生产理论创新作为安全科技工作的基础。
我们要以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为突破口,在安全生产社会科学基础、安全科学基本理论、安全行为理论、矿山重大灾害事故致因机理、典型工业事故发生机理及其各自的动力学演化过程、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理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理论、安全经济及安全管理理论等方面开展研究,为国家安全生产宏观管理、企业安全生产微观管理和安全工程技术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2、将隐患治理技术和应急救援技术研发作为安全科技工作的重点。
要针对生产环境和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灾变因素和危险源特性,开展事故隐患辨识与评价、监测与控制及治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根据矿井动力性灾害及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重大火灾、重大交通事故、大电网事故等事故灾难特性,进行事故灾难应急管理、应急响应、应急信息交换、共享与集成、人员定位和搜救、应急抢险等方面的应急救援技术与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将事故隐患治理技术和应急救援技术研发作为安全科技工作的重点和主体。
3、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安全科技工作的核心。
要树立创新观念,以科技支撑和引领安全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安全生产科技发展的核心,培养高水平的安全科技人才,形成有利于安全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安全理论创新,安全技术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技术手段创新,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供科技保障。
4、将科技示范和推广作为安全科技工作的动力。
要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和企业在行业共性与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推广应用过程中发挥骨干作用,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工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安全生产科技产业化。安全生产技术创新范文3
关键词:技术创新 实施效果 评价 展望
0 引言
随着我国全面部署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的加快,依据我国的科技创新规划纲要,中部六省(即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相继编制和出台了自己的“十二五”技术创新规划以及如何加强技术创新能力的有力措施。以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各地实际,依靠科技创新,对安徽及中部六省的技术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进而为安徽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提供借鉴,促进安徽和中部崛起。
1 关于安徽与中部省份技术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的设立
科技政策评估是公共政策评估理论在科技政策上的应用。20世纪末,西方发达国家将政府科技投入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政策评估制度。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关于政府科技投入政策评估的研究,研究方向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投入科技活动为研究对象,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二是研究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的影响;三是研究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以技术创新的投入资金为切入点,重点研究四个问题:
一是政府科学技术投入资金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关系;
二是企业科学技术活动投入经费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关系;
三是企业R&D经费投入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关系;
四是在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中政府资金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关系。
衡量技术创新投入政策的绩效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技术创新投入指标,二是技术创新产出指标。实际上,衡量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指标很多,投入指标中有人力指标和财力指标,但是由于选取的安徽与中部五省的关联指标体系的统计口径和统计年鉴的指标体系设计不尽相同,有些关键参数缺失,所以不可能进行全面的比较。本文主要选取的是以下几个指标:
技术创新投入指标:大中型企业研究与发展(R&D)活动情况,包括R&D人员全时当量、R&D、项目数。
技术创新产出指标: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与生产情况,包括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项目数、新产品销售收入、现产品经费;技术市场成交额。
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情况:包括专利申请数和拥有发明专利数。
选取上述指标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对科技创新的全面评估是多角度的,包括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组织和企业。本文由于数据源所限,只从大中型工业企业这个角度来进行评估,因为政府是技术创新政策的制定者,而大中型工业企业是技术创新政策最重要的实施对象。
第二,科学技术投入指标,包括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企业技术创新支持资金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政府科技投入资金在技术创新中的效果。
第三,技术创新产出指标中的专利申请量指标,主要考虑专利数据容易获得,专利和技术创新关系密切,专利标准客观,变化缓慢,是一种很好的反应技术创新产出的可靠指标。
第四,技术市场成交额指标主要反映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水平。
2 安徽省与中部五省技术创新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2.1 2008年度技术创新实施效果数据分析
2.1.1 大中型工业企业R&D活动情况
考察R&D的项目数,河南居于第一位,湖北位居第二。安徽与湖南相当,分别位于第三、第四。但安徽几乎只有河南的一半。
在R&D全时当量方面,河南第一,安徽第三。安徽、山西、河南相当,差别不是很大。六省的R&D人员全时当量与项目数之比都接近1:1 。
在R&D经费投入方面,河南又是位居榜首。湖北、湖南分别位于第二、第三。安徽处于第四名。
2.1.2 2008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与生产状况
河南新产品项目数处于第一,湖北第二。安徽第三。在开发产品经费方面,河南第一,河北第二,安徽第三。在新产品产值方面:次序依次是湖北、河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次序依次是:湖北、河南、湖南、安徽、山西、江西。
2.1.3 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情况
在专利申请数的比较上,名次是: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山西、江西。拥有发明专利数的名次是:安徽、河南、湖南、湖北、山西、江西。
2.2 2009年度技术创新实施效果数据分析



2.2.1 大中型工业企业R&D活动情况
考察R&D的项目数,河南仍然居于第一位,湖北保持位居第二,湖南第三,安徽第四。但安徽几乎只与河南相差三分之一。安徽09年的R&D 项目数下降一个名次。
在R&D全时当量方面,河南稳居第一,湖北第二,湖南第三。安徽第四。六省的R&D人员全时当量与项目数之比都接近1:1 。与08年比较,安徽在R&D全时当量上也下降一个名次。
河南在R&D经费投入方面位居榜首。湖北、湖南分别位于第二、第三。安徽处于第四名,名次没有改变。
2.2.2 2009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与生产状况
湖北新产品项目数处于第一,河南第二,安徽第三。在开发产品经费方面,湖北第一,河南第二,安徽第三。在新产品产值方面:次序依次是湖南、湖北、河南、安徽、山西、江西。在新产品销售收入方面,次序依次是:湖南、湖北、河南、安徽、山西、江西。以上名次与2008年相比,没有发生改变。
2.2.3 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授权情况
在专利授权方面名次依次是:河南、湖北、安徽、湖南、山西、江西。安徽与湖南相当,与河南、湖北差距很大,几乎相差三分之一。
2.3 技术市场成交额分析比较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安徽省的技术市场成交额环比平均增长速度和环比平均发展速度都略低于山西,位居第二。

从技术市场额环比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上来看,安徽虽然环比增长量不是波动很大,但都是正增长。安徽省的平均增长量位于中部地区第二,仅次于湖北省。
3 关于提升安徽省技术创新政策实施效果的建议和设想
3.1 加大政府和企业的技术创新经费投入
科技进步需要强大的经济资源作为后盾。强大的经费投入有力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技术创新的经费来源于政府资金和企业自筹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资金。政府应当加大创新资金的预算,优先安排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经费投入预算。
3.2 制定和完善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技术创新各项成果的产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投入。调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专项资金奖励政策。积极创新政府科学技术资金投入方式和加强对政府财政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有力监督。要优化财政资金项目预算和审批程序,创新政府财政科技经费的拨付渠道以及加强政府财政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监管力度。
3.3 充分利用安徽省科技资源,最大程度发挥自主创新的潜力
安徽有着其他省份无法比拟的科研资源,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众多高校、中央驻皖科研机构以及省市的科研单位都坐落在安徽。同时安徽虽然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已经正从劳务资源向人力资源发展。所以安徽省拥有独特的科研优势和潜力。安徽在中部省份中还有自己的一张王牌,拥有全国四大科教基地合肥市。安徽现在已经加入泛长三角,是皖江产业专业承接带,合肥已经成立自主创新能力的领头雁,是中央批准的“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的中坚力量。安徽同时也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自主创新实验区域。
安徽拥有良好的技术创新的资源、能力、平台和气候。抓住技术创新契机,制定安徽省“十二五”技术创新规划和预算,对提升安徽的技术创新能力必将是有力的促进。
3.4 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文化建设、培育企业创新理念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从理念、管理、技术、机制等各方面进行创新。企业必须转变传统的生产观念,牢固树立技术创新意识,正确选择技术创新战略和模式,善于整合和应用社会的相关资源,使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流程创新同步进行。
3.5 积极探索完善技术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机制,提高政策评估水平
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是投入――产出的体现。因此加大技术创新的经费,包括政府资金、企业自筹资金、新产品开发费用以及创新人力资源都是技术创新的投入。而技术创新产出包括:新产品产值、专利授权、技术市场成交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如何评价技术创新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建立评估机制和模式,都是需要科学地研究。做好政策评估时做好科技投入的基础和关键。
在此建议:①切实提高对技术创新这一公共政策评估工作的意义。这需要政府各级组织高度重视,特别是科技管理部门要承担责任,而不是经费批审的机器。②建立相对独立的政策评估组织。③实现技术创新评估的制度化。④建立科学的技术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信息系统。⑤政策评估的反馈和实行动态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军.自主创新与国际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18-119.
[2]胡明勇,周寄中.政府资助对技术创新的作用[J].北京:中国科学院,2001.
[3]丁小义.中国主要省(市)企业获得政府科技直接资助的实证比较分析[J].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安全生产技术创新范文4
【关键词】安徽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因素
安徽省中小企业对安徽省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强市场活力和稳定社会等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数量净增2367户,达到10441户,安置就业和再就业人口占全省就业总数的95%以上[1]。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081.14亿元,同比增长41.5%;实现工业增加值1985.2亿元,同比增长28.32%,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0.90%。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212亿元,增加值905亿元,占安徽省工业增加值的25.9%,占GDP的10.2%,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经连续6年增长30%以上。尽管发展现状喜人,但与沿海地区相比,安徽省中小企业在规模、层次、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而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因此,在安徽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的思考上,分析影响技术创新障碍因素,进而提出政策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安徽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
(1)创新活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发展很不平衡
2007年安徽省工业企业创新专项调查显示,中型企业有69%的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小型企业只有31.6%的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而中国平均水平中、小型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比例分别为55.9%、25.2%,安徽省创新活动处中等偏上水平。创新活动以合肥为中心,沿江各市较频繁,区域发展很不平衡[2]。合肥市有一半以上的中小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安庆市、六安市、铜陵市、马鞍山市等市有创新活动的中小企业占比40%左右,创新比较活跃。
(2)新产品产值率下降趋势明显,创新活动多集中于企业新型和国内新型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呈下降的趋势,从2000年新产品产值率为23.79%,到2008年新产品产值917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仅为8.49%。安徽中、小型企业属于国际新型创新活动的企业分别占比17%和10.9%;属于国内新型创新活动的企业占中、小型企业总数50.7%和43.9%;属于企业新型创新活动的企业占中、小型企业总数的32.3%和45.2%[2]。中小企业创新活动多集中于企业新型和国内新型。
(3)创新经费来源主要依靠企业自筹,经费支出主要用于机器设备购置
从经费来源看,2006年2333家开展创新活动企业创新经费支出为174.8亿元,其中,企业自筹资金141.7亿元,占81.1%;金融机构贷款等其他渠道获取的资金27.7亿元,占15.9%;政府拨款5.4亿元,仅占3.1%。从规模上看,中型企业自筹资金占筹集经费总额的比重高达86.3%,高于大型企业的81.6%,小型企业的73%[2]。表明企业创新资金主要依靠自筹为主。
从支出结构看,内部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经费支出42.3亿元,占24.2%;委托外单位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经费支出7.3亿元,占4.2%;获取机器设备和软件支出114.2亿元,占65.3%;从企业外部获取相关技术经费支出11亿元,占6.3%。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安徽省中小企业在购置机器设备和软件上支出比例高,高10个百分点,而内部研发支出比例较低,低8个百分点。
(4)创新活动主体自主开发,消化吸收创新方式
2004年~2006年期间,安徽省开展创新活动企业中企业或企业集团自主开展产品创新的占70.3%,与其他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合作开展产品创新的占2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9%,与国外有关机构合作开展产品创新的占0.6%,与全国平均水平的1.3%,存在较大差距,其他形式的创新占8.1%。安徽省创新活动以自主开发为主,与国内机构合作开发并重。
产品和工艺创新活动方式,原始创新占25.3%,集成创新占29.8%,消化吸收创新占44.9%。其中,中型企业集成创新占42.9%,原始创新和消化吸收创新分别占32.5%和24.6%;小型企业消化吸收创新占49.8%,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分别占23.7%和26.4%。中小企业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较少,消化吸收创新较多。
二、安徽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因素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安徽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阻碍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原因,2009年课题组对安徽省68家中小企业进行了实地与问卷调查,被调查中小企业发展至今5年以内的占30.51%,5年以上10年以内的占44.07%,10年以上的占25.42%,行业分布由多到少依次是农产品加工、电子机械设备、纺织服装、建筑、自然资源开采、交通运输、电力生产。对于影响安徽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61.29%企业技术创新人员不足,48.39%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不足,38.71%企业家创新意识薄弱,此外,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不当、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不完善、研发投入产出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健全等诸多因素都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
(1)技术创新人才匮乏
人才匮乏是制约安徽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首要因素,也是中小企业不能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主要原因。据安徽省统计局2006年度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机关、事业和企业单位中人才②的比例为24.1%,机关、事业单位中人才①的比例为54.9%,而企业只有13.1%。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仅占1%,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占4.5%,高级技师只有0.3%,技师0.8%,高级工只有2.6%,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缺少创新原动力。
安徽省人才主要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国有大型企业,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中小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主要面临如下障碍:企业名气不够,员工本身的发展规划与公司的发展目标冲突,不利于员工以后跳槽或发展,占51.61%;薪水相对低,激励不足占40.32%;缺乏系统和持续的培训机会,缺乏良好的管理,福利、激励等机制不完善,使得员工不能适应整个企业的组织环境占29.03%。
(2)技术创新资金欠缺
资金问题是制约安徽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瓶颈。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资金紧张,融资渠道单一,不仅很少能从政府部门得到研究开发经费,而且因资信差、寻保难、抵押难[3],从银行获取贷款相当困难,更难以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这不仅提高了创新成本,而且也很难满足企业创新的资金需求。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7年安徽省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中,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较大,占全部研发经费比重为8%,远高于全国平均4.3%;用于研究与发展经费72.8亿元,位居中部六省第四;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足1%,与全国平均水平1.49%还有一定的距离。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资金需求大,与地方财政支持力度较弱,金融机构贷款总额有限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
(3)企业家创新意识薄弱
企业家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发起者和推动者,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安徽省中小企业局2006年底的调查资料显示,受调查的638家中小企业创业者中,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的占比不足30%,大专及以下文化的占60%。课题组调查显示,38.71%企业经营者反映管理层创新意识薄弱,未能把依靠创新作为市场竞争的取胜之本,缺乏主动从外部获取知识源进行创新的动力。另外,中小企业市场辐射圈较小,收集信息的技术和能力较弱,获取新知识、新思想的速度较慢[4]。这些使得企业家在思想上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间或多或少存在着时滞。
(4)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不当
安徽省中小企业技术实力普遍较弱,自身的技术积累较差,技术的获取主要来自外部。大部分企业技术战略的重点在如何通过低水平的产能复制,快速和低成本、低风险地获取所需要的技术,以获取超额利润。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中小企业获取核心技术调查属于外部引进技术人才自主开发达46.77%,模仿生产的为14.52%,购买技术的为15%,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为29%。目前安徽省技术创新的层次普遍不高,一方面,中小企业自主开发,会受本身的资金等因素制约,技术设备更新缓慢,开发周期长,二次开发或周期性开发难以为继;另一方面,主要采用的是模仿型创新模式,存在明显的缺点即技术研发缺乏超前性,对技术专有方的技术依赖程度深,在技术上受制于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5)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不完善
技术创新信息是围绕技术创新活动展开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组织等要素的信息组合,直接关系着技术创新活动能否顺利获得所需要的资源,是影响技术创新成败的重要因素。课题组调查显示,被调查企业中真正建立独立网站的企业不足50%,多用于宣传或查询信息,用于电子交易的不足10%。在供应链集成、网上支付、分销渠道等方面的应用更是薄弱。中小企业很难利用外部创新环境,吸引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其进行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创新,进一步削弱中小企业的信息源。
目前,安徽省尚未建立起高效完善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未能充分发挥政府管理、服务职能,存在部门众多、审批程序繁琐问题,投资软环境亟待改善。市场需要的中介服务机构缺位较多,如管理咨询、市场营销、技术开发等,且经营水平良莠不齐,硬件设施和服务支撑体系较薄弱[5],难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三、促进安徽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要使安徽省的中小企业进一步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出主动性、灵活性与技术创新,成为安徽经济成长的动力,我们认为可采取如下政策措施。
(1)完善激励机制
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以薪酬体系为主的激励机制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中小企业不仅要重视物质薪酬如工资、奖金、提成等,同时关注精神薪酬,如胜任感、成就感、认同感等。中小企业还应鼓励科技人员利用工作和业余时间进行技术创新,并确保技术创新人才的合法权益。同时,针对安徽省中小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现状,安徽省中小企业应通过建立各类人才培养基地,采取企业自我培训、企业互助、送入高校深造和联合办学的形式,建立企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高企业领导干部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职工的生产技能。
(2)加强投融资支持
第一,中小企业加强自身努力,强化内部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产权和产业结构,积极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联系,以改善其自身融资条件。第二,抵押品观念创新,将企业拥有的其他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都可以作为抵押资产,从而降低了抵押资产的门槛,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第三,建立合适安徽省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和担保模式。根据中小企业的需要,提供不同安排、不同层次的担保,形成一个全省范围内的信用体系。第四,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增加技术创新专项贷款的额度,并采取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对技术创新项目给予支持,帮助具有成长性和“专精特新”[6]中小企业减少技术创新成本和风险。
(3)培育企业家精神
中小企业的企业家执行企业技术创新职能,因此必须具备对市场变化的高度警觉力和预见力,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要把握行业技术趋势,熟知企业技术状况,洞察市场与技术关系及过人的胆识与领导才能。因此,发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急需加强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培养,进一步提高企业家的眼界和胸怀。
(4)选择较为合适的技术创新模式
安徽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受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制约[7]。因此,安徽省中小企业应充分挖掘和发挥自然、经济、人文、资源等优势,利用自身规模小机制灵活的特点,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方向,采取与大企业建立技术创新协作关系,在合作的大企业技术帮助与指导下,进行二次创新和合作开发创新的发展模式。
(5)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快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充分给予其优惠的政策,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企业发展服务。一方面,围绕安徽省优势产业,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8],加快建设专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提高中小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开发能力。另一方面,鼓励中介机构发展,使其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的供方和需方之间起桥梁作用。通过中介机构可以把高新技术、市场信息及时准确地提供给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进行信息支持,有利于企业正确决策。
注释:
①企业就业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视为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卫人.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经济发展工作[J].安徽中小企业,2009,(1):7-9.
[2]安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分析报告[R].安徽省统计局,2007.
[3]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王国红.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四大障碍[J].经济与管理,2004,(3):41-42.
[5]徐磊.安徽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障碍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9):41-45.
[6]李时平.安徽工业立省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06,(5):28-30.
[7]孔令刚,安徽工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J].安徽科技,2008(1):20-22.
[8]夏德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途径及其选择[J].民营科技,2004,(1):40-41.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2007-2008年度规划项目――促进安徽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编号:AHSKF07-08D52);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度博士基金项目――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及对策分析(编号:GDBJ2009-059)。
作者简介:
姚禄仕(1962―)男,安徽桐城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合肥工业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会计学系主任,研究方向:公司治理。安全生产技术创新范文5
生物技术与生物经济是现代科学和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发展要继续贯彻“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的“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的要求,加强生物技术在农业、工业、人口和健康领域的应用,提升相关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加速使中国成为生物技术强国和生物产业大国。
我国生物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实现生物技术的跨越发展,使中国生物技术研发水平跃居世界先进行列;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生物新产业,形成2~3万亿元人民币的产值,使中国成为生物技术强国和生物产业大国。
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将实行“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技术积累阶段:到2010年左右,形成5000~8000亿人民币规模的生物技术产业;第二步,产业崛起阶段:到2015年左右,生物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6000亿元人民币;第三步,持续发展阶段:到2020年左右,生物产业总产值达到2~3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4%%以上,形成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国的发展重点是:
――在生命科学前沿基础研究、农业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工业生物技术、能源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生物资源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医药、生物安全等10个重点领域开展重点研究。
――重点支持转基因技术、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生物催化与转化技术等35类关键技术。
加速生物技术、生物经济发展
的战略与措施
我国政府已经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创新等,而科技创新是最重要的内容。
中国的发展需要科技,需要高科技,而未来高科技产业发展中生物技术是迎头赶上的重点,也是我们发展的重点。
我们将进一步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进一步加强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推进新的科技革命,加速生物技术的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以政策与规划为基础,营造生物技术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政府将像当年支持软件产业一样,加速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的发展,并为之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是以国家重大专项为牵引,加速生物技术产业化,解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切实解决人民健康、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等急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三是以建设一流研究基地为突破口,切实提高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原始创新能力。我们将以世界的眼光,吸引和凝聚一批国际一流人才,努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基地,提高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使中国成为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
四是加速体制创新,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通过产学研联盟等多种途径,促进具有优势的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战略合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技术龙头企业,加速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五是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切实改善生物技术的投融资环境。加大对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国家投入力度,通过国家科技投入的引导,建立和完善多渠道、全社会投资机制和体系,逐步形成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为主的良好格局。安全生产技术创新范文6
生产技术部在2020年认真贯彻技术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科技领先、科学管理、争创一流的科技兴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本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进一步体现我矿的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以实现安全生产、提高科技水平为思路,充分调动全矿技术人员和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全身心的投入到技术创新工作中。
在领导们的关怀下,负责矿井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组织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认真落实《矿山安全法》、煤矿三大规程和技术措施,掌握全矿井安全生产部署,为矿井提供安全生产的技术资料。编制和审定作业规程、措施、年度生产计划和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并负责参与编制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安技措施工程计划、盘区设计、工作面设计等技术工作,督促检查掌握各项工作的安技措施执行和安全标准化的贯彻情况。
负责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和矿压观测工作,为安全生产提供准确数据,掌握各生产地点安全技术管理状况,督促执行安全技术管理有关规定,定期研究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审查修改作业规程和技术措施,使其能够安全可靠指导生产。
为确保能够准确发现现场问题,提高地面工作效率,每一位组员都成为学习型职工。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从实际需要出发,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井下需要井上学,井上学完井下用,用的不好回头再学,如此往复,做到了学习促进工作,工作促进学习的良好循环,让每一位组员都充分掌握了业务知识,提高了工作水平。
根据实际工作过程中的总结和分析,我们针对当前顶板管理的薄弱项和当前集团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及准入验收标准的要求,制定了各类管理考核办法。实时根据集团公司下发文件要求,对管理考核办法进行修订,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个人,真正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安全生产技术创新范文7
关键词:清洁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
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总结20年来“末端治理”的教训,正式提出“清洁生产”的概念。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将“清洁生产”列为重要内容。实行“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发和利用清洁的技术,把污染控制由末端治理方法上升为生产全过程控制,实现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和有效管理,通过采用对农产品产地环境中水、土、气、生物污染综合防治、农产品供应链防治农业污染及科技成果集成创新等新途径,对进一步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张掖市是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全国五大蔬菜基地之一,全国最佳肉牛、肉羊养殖产业带,地球最佳葡萄生产带,农业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全国一熟制地区先进行列,基本形成了区位优势显著、市场优势突出、竞争优势强劲、发展潜力巨大的制种、草畜、果蔬、轻工原料四大支柱产业。但从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体系建设方面看,张掖农业生产状况还处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在农产品清洁生产上还存在明显差距,迫切需要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上狠下功夫。本文作者提出了发展“清洁农业”的一些新思路,以期对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有指导作用。
1发展清洁农业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
“清洁农业”是清洁生产在整个农业产业体系中的应用,不仅要求在田间实施清洁生产操作规程,还要求对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清洁操作,最终实现农产品的清洁化供给。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基础工作是围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展开的,经过多年努力,成效显著。目前市场上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是针对食品质量安全认定标准进行的分类。无公害农产品允许生产过程中限量、限品种、限时间地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化学农药、兽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它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但比绿色食品标准要宽。绿色食品的标准范围从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到较为严格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有机食品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但是,单纯地追求使用有机肥,操作不当会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安全产生负面影响。目前我国有机肥每单位养分所带的有害元素量普遍比化肥更多。另外,有机肥在产业化加工、商品化流通和跨区域施用过程中,会使存在于有机肥中的有害成分随之不断扩散,有害的病、虫、草源也会对作物、人体和畜禽构成危害。按照“清洁农业”的发展要求,在投入品上无论是人工合成还是天然有机的,都应注重质量要求,从源头上采用农产品产地环境中水、土、气、生立体交叉污染综合防治的思想,将“清洁农业”作为生产安全食品的先决条件,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立在清洁产地环境和清洁生产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农产品供应链中对环境友好的供求关系调控,使农产品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化,并通过科技集成创新产生一大批“清洁农业”领域的科技成果。
2技术集成创新是发展清洁农业的战略需求
“清洁农业”是合理利用资源并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实用农业生产技术及措施的综合体系。需要采取集成创新的思路,构建有效的技术体系,以实现相互独立又互补的科技成果对接、聚合而产生的创新。长期以来,我国“清洁农业”领域的科研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把单项技术作为研发活动主要方式的现象,缺乏与其他相关技术的有效衔接,致使科研开发活动的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所以要把集成创新作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促进“清洁农业”技术体系综合发展。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战略性重大科技需求,选择技术关连性较强的清洁农业项目,集中科技资源,促进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实现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从农产品产地环境中的水、土、气、生立体交叉污染循环链接的控制入手,严格规定生产资料及废弃物的标准,形成清洁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农产品供应链末端消费者的需求导向,由现代农业供应链中龙头位置的超市控制农产品供应商及其直属农场和协作农户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形成对环境友好的新型农产品安全生产供求关系。以清洁农业技术的融合、集成、创新为主要抓手,带动一大批清洁农业项目,实现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集成现有农业科技资源,对现有技术、资金、市场和人才等要素进行大规模整合、优化,鼓励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大中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科技经济联合组织,按要素效应进行分配,夯实清洁农业集成创新的基础。密切关注国内外农业科技资源的最新动态,将各种渠道获得的创兴资源组织集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通过创新资源的融合,使清洁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保持旺盛的活力。在技术迅速发展、用户需求变化多端的环境中,要完成复杂的资源密集新农业生产的任务,优化清洁农业生产的组织机制至关重要。清洁农业应以产业、技术或产品为平台,以计划、项目为主要组织形式,辅以相应的农业技术手段和经济管理手段支撑的集成创新,在较短时间内集成清洁农业生产的相关技术、信息、知识、能力等创新资源,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创新突破。
3发展“清洁农业”的对策措施
3.1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质量
农业投入品中的有害成分是农业生产中的污染源,主要通过施肥、用药、灌溉等导入到农业生产系统,最终危害农产品质量。因此,要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质量。在施肥方面,注重使用无公害环保化肥、复合肥、有机肥,同时针对有机肥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严格执行有机肥产品质量的行业标准,并确立严格的产品登记和质量监测制度。大力发展和施用无污染的微生物肥料,以提高农作物品质,减少化肥需要量、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在用药方面,了解药物成分的明确数据,科学指导施用。尽量控制施用污染环境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倡导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如由常规化学农药添加缓释剂加工而成的长效、缓释、控释农药,可控制、预防有害生物危害,又可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灌溉方面,加强对污水灌溉的管理,严控城市污水、工业废水中排放的重金属、有毒害有机物及酸碱度等标准,保证农业灌溉用水的清洁度。
3.2切实执行农业生产操作规程
针对每一种投入品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根据土壤养分和作物需要,配方平衡施肥,在规定时间内施用规定的量。根据肥料的种类及理化性质,合理混用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板结。制定的规定要有严格的科学依据,并体现在合法的操作过程中,以减少浪费,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
3.3加强农产品生产场地环境建设
农产品场地水、土、气、生立体交叉污染是工农业快速发展的伴生产物,是由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因此在立体污染的防控技术上,既要审视以往技术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又要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方法,以加强对农产品场地环境的建设工作。首先要避开地球化学污染的威胁,如某些地域地壳化学构成异常,有害重金属如铅、镉、汞、砷、氟等相对富集,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其次,生产场地内的建设项目要同时进行“废气”“废液”“废渣”的排放治理工作,并达到规定的“三废”无害化处理,防止对环境产生污染。通过的场地环境中大气、土壤、水体的定期检测,使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3.4加强科研、推广、生产之间的衔接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为“清洁农业”发展提供旺盛的技术保障。在农药品种方面,要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剧毒性农药,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开发,研究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在防治作物病虫害上的应用。在施用技术上,探索科学、合理、安全的农药施用技术。研究农药在农作物中的变化、残留规律,制定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标准,规定农作物安全收获期及农药在食品中的允许残留量。将先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建立在高效运行的平台上,使农业生产中的直接操作者,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清洁生产的重要意义,掌握安全生产技术规程,从场地投入及环境水平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3.5注重体系建设与管理
良好的农业生产行为离不开合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和科学的管理。“清洁农业”涉及面广,大到国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小到每个农户的意愿利益,必须要有相应的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如土壤地力的清洁提升是一种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必须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因此,要加强政策的宣传落实,改变传统的市场观念和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业生产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应用水平。
3.6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清洁农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科技成果顺利流通,以推动清洁农业科技集成创新。同时,加强清洁农业基础科研与推广的资金保障体系建设,制定多元化的投资政策,在加大国家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采用适合的融资方式利用各种资金。强化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的财税支持,建立补贴、信贷制度,实行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政府的组织协调功能,协调好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科技创新体制。
3.7发挥现代农产品供应链在清洁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安全生产技术创新范文8
论文摘 要:食品科学创新理论及研究开发的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理论及创新思维方法相吻合。科技革命可以看作食品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食品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现代科技革命对传统的食品加工产业的加工方法、检测标准、检测手段、质量控制预警体系乃至食品科学技术的理论框架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提供了新颖的技术研究平台,为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食品科学技术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也促进科技革命的进程。
所有自20世纪以来出现的科学与新技术革命实例统属于当代科技革命范畴,其主要包括以化学、物理学、分子生物学、天文学等基础学科为重点的科学革命,以及以现代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电子计算机与微电子信息技术、激光光纤超导技术等应用技术学科为重点的新技术革命[1]。在当代科技革命不断推动人类经济与精神面貌日益改善的进程中,人类-科技-自然协调发展模式将成为新时代亟待展现的主题,科学技术与人类及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将成为当代科技革命关注的热点。毋庸置疑,当代食品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与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相悖的伪应用技术不断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被淘汰。在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食品及副产物精深加工技术、天然食品添加剂加工技术、功能活性因子活力保护与保持技术等方面,可以深刻体现出科技革命和科技新思潮演变对食品科学技术良性循环发展的支撑作用[2]。食品科学是在农学、园艺学及生物化学等多种学科方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复杂、应用性强的工科专业,多学科知识的积淀与创新造就了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研究平台,食品科学领域的发展时刻展现着当代科技革命的历史推演成果。
一、当代科技革命是推动食品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一)百年来食品科学发展的历史思考
我国食品学科发展历史悠久,自1902中央大学创办农产与制造学科开始,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萌芽期(1902—1952)、发展初期(1952—1978)、发展期(1978—90年代中期)及快速发展期(90年代中—)四个阶段,可以说我国食品学科的发展受到过战争因素的洗礼,经历过“文革”的停滞不前,而今在当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下,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食品科学技术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3]。目前我国的食品学科本着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已发展成科技含量较高,学科方向系统性强的朝阳学科,如果没有当代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推动力,就不会有今天食品科学技术长足、完善的发展,因此科技革命是食品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二)当代科技革命与人们对食品科学认识程度的提高
人们对食品科学认识程度的提高和当代科技革命的兴起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种植与养殖、规模化加工,并通过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兽药、激素及初级食品添加剂等以促进农畜产品生产与加工的增值,在提高食品数量安全,满足国民温饱的同时,严重忽视了食品质量安全对消费者造成的潜在危害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破坏。随着食品科学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诸如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污染、微生物繁殖及各类添加剂肆意使用等问题已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安全、营养、便捷、风味”的饮食理念成为食品科学领域改革与完善的主要目标。与此同时,食品科学专业通过充实完善及科学发展,引领食品加工企业良性循环发展。作为任何一名食品专业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必须牢记“每一份良心创就每一块食品”。
二、发展食品科学技术的对策思路
当代科技革命使整个科学方法和科学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食品加工模式上,由单纯的传统加工模式转变为“方便-安全-营养”的现代加工模式。现代食品加工的创新理论与高新技术在新科技革命的形势下越来越显示出其勃勃生机。但是由于科技条件及科技成果应用的局限性,目前对于某些食品加工过程中品质劣变的机理与控制技术的研究欠缺,相关现象的追溯与解释过于模糊,食品加工产业所涉及的各类标准与规程尚待优化集成。这些都给食品生产者在处理具体的质量问题时带来模棱两可、无所适从的困惑。但这些并不能否定我国食品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正确性。正因为食品科学领域存在着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抓住当代科技革命所赋予科技发展的机遇。由此,我们可以提出发展食品科学技术的对策思路是:坚持以食品加工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立足绿色食品的主体地位,积极引进现代产业化高新科学技术(包括食品加工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弥补特色食品、功能性食品开发及安全检测等方面的不足。在当代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食品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4]。食品科学发展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学术繁荣都是通过吸收当时最新的科学文化成果进行创新实现的,要实施食品技术科研成果与食品加工企业的示范和推广的有机结合,坚决反对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两张皮的局面。
(一)完善政府职能部门对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管体系及扶持办法
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与揭露不断提醒建立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性。首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需针对本区域食品加工企业产品生产类型进行细致统计与分析,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及现代分析技术建立品质控制的检测方法及感官鉴评方法,做到监管方法的科学性与时效性,尽可能避免采用非特殊现象实施评价而造成的食品监管的盲目性,如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粮油食品的可燃问题等;其次,依据区域资源优势,建立特色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副产物精深加工等问题,完善政府职能部门对区域龙头企业的扶持办法,如抓住本区域食品加工技术的瓶颈问题,扶持建立特色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介服务机构及产学研创新联盟体系,实现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与现代食品加工企业的有效对接,高效发展区域优势食品加工产业。
(二)依靠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确立食品科学发展的重点
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发生将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该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的成果,可为确立我国食品科学技术发展重点提供科学性的依据。能源危机、气候环境污染及食品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创新型食品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是节能减排,提高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程度,并明确提出加快把食品生物技术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基于对生物产业发展前景以及新世纪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的判断,也是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5]。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原有食品加工方法、检测手段、质量控制预警体系乃至食品科学技术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完善,符合当代科技革命阶段性发展目标。
三、科技革命为食品科学提供了创新发展平台
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已明确科学理论的发展与革命往往会引领应用技术的革命,从而导致应用技术的创新变革,最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整体发展[6]。食品学科的发展史同样表明,虽然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着食品学科发展的进程,但是科学技术进步仍然是其直接动力来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进步是食品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食品检测技术是食品安全科学发展的核心标志,也是一个国家食品质量监管与控制能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针对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攻关研究,在精密检测仪器设计、食品安全预警模型构建及不安全因子协同评估等方面成果显著,并基于单元技术成果集成,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预警系统。突破检测技术壁垒将成为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生产的关键,新科技革命已经带动了智能芯片技术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持续发展,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改造相结合的创新模式,研究制定了系列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高新检测方法与标准,提升与完善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技术体系及食品质量监控体系,产品国际市场接受力度大大提高,如通过技术创新与集成,我国制定并实施了新的浓缩苹果汁生产及质量控制标准(GB/T18963-2012),有效推动了我国果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再者,酶联免疫及蛋白质组学等分析技术的发展亦显著提升了食品不安全因子检测和食品毒理学评估的水平。由此可见,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技术的进步及科学性革命是食品科学发展的直接动力来源之一。
(二)生物技术对食品科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当代生物技术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遗传学等领域发展迅速,在推动并促进生物技术从传统技术研究领域转化为高新技术领域的同时,对食品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利用分子克隆、DNA重组、细胞融合及活力保持等技术可以对食品加工过程和食品品质进行改良,并且通过分子标记等技术,可实现危害或功效作用机制的有效评价,更为准确地实现构效关系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可获得优质传统发酵制品中的特征性表达基因,有力克服了传统培养与分离方法对不可培养微生物的失效性。由此可见,生物技术的进步对食品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食品科学的变革与发展。
四、当代科技革命赋予食品科学技术研究的思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由于食品经济的长足发展带给了国民富足且多彩的饮食享受,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其中食品加工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健康问题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如何将当今科技革命带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理念嫁接于我国食品加工业,不断提高加工型食品的市场接受力度,是每位食品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加工技术与方法
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即是科技与知识频繁更新的时代,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方法是食品科技人员,尤其是一线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食品研发人员与食品加工具体操作人员知识层面严重脱节是目前食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食品加工操作人员自行对加工工序简化与调整的现象屡见不鲜,致使产品生产有章不遵、品质难以保障。同时众多食品企业研发机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较为滞后,单凭嗜好性为评价指标的勾兑或调配方式成了某些食品企业研发部门开发产品的主要形式,涉及食品营养协调、质量安全评估及食品重组性能的研究较少。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学术讲座及学术交流可成为食品加工企业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方法的主要方式。
(二)通过创新开启食品加工业新纪元
创新意识是科学研究的源泉,依据“安全、营养、健康、便捷”的创新原则,实施产品升级是食品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是,重复性跟踪研究较多,产业化应用技术成果较少,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如在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和防腐剂的安全性受到普遍质疑的今天,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开发天然的具有抗氧化及防腐性能的食品添加剂或应用产品,将开启食品加工业的新纪元。总之,从意识形态及创新体制等多方面对食品加工业进行彻底变革,才能真正营造食品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三)开展校企联合攻关,加强科研团队意识
一方面,目前食品科技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实验室科研数据与企业生产放大的差距较大,个别科研人员缺乏团队精神,科学研究不够严谨,研究结果可信度与可靠性较低;另一方面,我国一些食品企业产品开发与科技更新意识淡薄,忽略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附加值,甚至形成了企业与科研机构独立行事、互不信任的局面。以企业为技术示范基地进行科学技术成果实践验证,或开展校企联合攻关,是食品科学技术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
遵循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积极总结食品科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新挑战,时刻围绕特定时期的重大科学问题及技术瓶颈进行不断创新,才能有效应对新时期科技革命的更大挑战,正确处理各时期人们饮食、营养及健康之间的关系是当代科技革命赋予食品科学发展的根本使命。
参考文献
[1]赵建军.世界新科技革命与自主创新[J].理论视野,2006,(6):30-31.
[2]夏道宗,王慧铭,等.现代科技革命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其伦理学思考[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6):710-711.
[3]章海风,路新国,等.现代科技革命对餐桌安全的影响[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12):12-13.
[4]曹孝斌,张建.现代科技革命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J].中国西部科技,2009,8(2):23-25.安全生产技术创新范文9
1.产业产品层次较低。缺乏高新技术的支撑,产业链条较短,核心竞争力不强。主导产品主要是面粉、饲料以及肉猪、鸡鸭屠宰分割产品,精深加工产品少,附加值不高。2011年以面粉、饲料等为代表的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占全市食品工业总量的59.7%,而食品制造业占比仅为9%。龙头企业竞争实力不强,全市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只有1家,相邻宿州市有5家,亳州市有4家;名牌产品数量少,淮北市安徽名牌产品只有8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仍是空白。
2.科技创新意识薄弱。全社会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氛围没有真正形成。2011年,全市规模食品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0.55%,只有全国工业企业的1/2,不到工业化国家的1/8。全市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只有11家,部级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仍是空白。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抓经济发展仍着眼于铺摊子、扩规模,没有形成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3.与市外科研院校合作不紧密。目前全市校地科技合作中与农业院校的合作只有2家(中农大、安农大),食品企业与科研院校建立的产学研合作实体的只有1家(科宝与清华大学),食品产业尚没有1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农大淮北实验站暨(淮北)黄淮海地区食品工业研发中心工作进展缓慢,目前尚没有开展实质性的科技合作与食品研发工作。
4.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全市科技投入还十分有限,企业独立承担自主创新的科研项目偏少,专利申请、专利拥有和专利发明以及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全市规模食品企业专利申请数量44件,有效发明专利只有10件,发表科技论文24篇,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项。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只有25%和8.6%,其产值的比重只有10%和5%。10余年来,全市农业科技只获得省级科技奖7项(棉花2项、小麦和玉米3项、蔬菜和食用菌2项),食品科技只有省级科技奖1项(口子窖)。高水平研发团队和领军人才缺乏。全市规模食品企业研发机构只有研究员1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8人,占研发机构全部人员比重只有7.8%,低于全市工业企业2个百分点。23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共有技术人员1241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人员102人,研究员以上学历21人。技术人员占全部职工比例为17.4%,高级职称和研究生以上占全部技术人员比例只有8.2%、1.7%。
5.科技创新投入不大。全市科技投入财政预算有4000万元,2012年实际支出3900万元,其中用于食品科技的投入近1000万元,占25.6%。全市规模食品企业试验发展2011年支出8865万元,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0.55%(全部规模工业企业占总产值比重0.54%),远低于全国工业0.93%、安徽省0.91%的平均水平。其中规模食品企业投入企业自投比重只有49%(全部规模工业企业投入中企业自投比重87%),亦远低于全国工业70%、安徽省91%的平均水平。
二、食品科技发展趋势与企业需求
(一)食品工业发展方向
“十二五”时期,我国食品工业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既面临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保证食品安全等重大挑战和压力。根据《国家“十二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以及国内外食品产业发展动向,课题组认为今后淮北市食品工业将会朝着下列方向发展。1.“三品一标”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食品安全备受社会关注,并且对消费者购买取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随着政府及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和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目前,淮北市共认证绿色食品35个、无公害农产品43个(有效期内13个)和地理标志产品(口子酒、塔仙石榴)2个,基地面积分别为39万亩、31万亩、6万亩,处于发展中的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巨大,这是确保食品安全关键环节,提高食品产业竞争力的基础。2.营养保健食品和高档名优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目前,淮北市营养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功能性食品)几乎是空白,面粉企业开展营养强化面粉的很少,天宏集团研发的功能性红曲面条、黑木耳面条以及曦强集团研发功能性乳品,均已通过省级新产品认证,但产品没有走进千家万户。相关资料显示,近十年间,我国居民对保健品的消费支出一直处于增长趋势。目前,我国城乡居民保健类消费支出以15%~30%的速度增长,这一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发达国家12%的增长水平。全国保健食品销售额1996年大约300亿元,2011年达到2600多亿元。国家“十二五”食品工业规划目标,2015年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20%。因此,淮北市要抢抓这一发展商机,创造条件,加快发展。3.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将日趋合理。目前,食品制造和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总量少、比重低,是淮北市市食品产业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竞争力不高的瓶颈,是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快速扩大畜产品熟食产品、猪血深加工、大豆蛋白产品、高端面制食品等特色产品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二)食品科技发展方向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党的十报告强调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食品工业科技创新工作要围绕食品工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食品工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消费需求升级以及食品安全为导向,突出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加大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广普及先进技术成果,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优化升级以及技术标准与技术支撑体系的有机衔接,努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的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和形成一批知名品牌,造就一批具有竞争能力的企业。
(三)食品科技创新目标
根据《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淮发〔2012〕8号)、《关于实施工业企业“万千百十”工程的意见》、《关于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若干意见》以及《关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若干政策措施》淮政(〔2011〕52号)等规范性文件,结合淮北食品工业科技发展实际,淮北市到“十二五”末食品科技奋斗目标是:1.建立食品工业技术研究院。依托中农大淮北实验站,建立食品工业技术研究院。2.培育新型食品科技企业。培育食品类科技型企业50家,新增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8~10家,新增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2家,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2~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6家,高新技术产值比重达10%以上。3.建立食品科技研发机构。产学研联合建立科技创新研发机构,新增国家农产品加工分中心1家,省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5家,培育动植物新品种3-5个;新增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15家,新产品产值比重达15%以上。4.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选择肉猪及猪血深加工、面粉及面制食品加工、生物发酵工程与生物饲料加工等重点产业组建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3家,产学研合作经济实体5~8家,建立协同科技创新中心1~2家,新制定省级以上行业技术标准2~3项。5.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依托国家和省级工业开发区以及四大食品工业园区,建立专利(食品)创业园孵化器1家。6.加快高端食品人才引进。引进省级以上食品类学术技术带头人2~3人,博士或研究员以上高级人才10~15人,新建立院士、博士工作站2家。7.增加食品研发投入。确保食品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全市规模食品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1.5%以上。8.提高食品工业产值与科技进步贡献率。争创中国食品名城,全市食品工业产值达500亿元以上,食品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以上。
(四)食品企业技术需求
1.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过程中对科技有巨大需求。将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食品,依靠现代科技向现代工业转化以及开发研究的升级换代产品和延伸产品,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原有风味和营养价值,提高其附加值,延长货架期,使之标准化、方便化、卫生化,是目前淮北食品企业对科技的重大需求。由于缺乏必要的科技创新和科研投入,市场上的现有设备只是对手工制作过程进行简单复制,而对决定产品外观、结构、风味、口感的原料物性、工序选择、加工方法、工艺参数等指标却得不到体现。消费者宁愿选择手工食品,就可说明相关食品机械的研发滞后。在产业和科技方面加大对传统食品产业的支持,这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与营销方式的创新需求。淮北食品产业呈现出的是向下的“哭脸曲线”,即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产业链条的增加值少,品牌增加值低,中间产品制造高,导致整个行业的利润率低、竞争力低。在企业层面上,产学研结合中企业应是主体。由于企业最贴近市场,因此创新激情最高,创新需求最迫切,最符合自主创新的特性,也应当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但在企业中技术创新与开发的设施、研究经费、研究专业人员都极为缺乏,大专院校技术研发、课题的申报往往根据申报人所从事专业、学科的前沿和自身利益(论文的发表、成果鉴定等)需求来确立科研重点和方向。企业找不到所需要的技术单位与人才,院校不知道企业需求。目前,项目申报虽也提倡产学研结合,但是实际情况是两者结合不紧密,科研与企业实体的联合、结合面很小,企业对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品种创新需求得不到科研院校的强力支持。
3.食品科技人才的需求。无论大中型企业还是微型企业普遍存在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的问题。食品行业属典型的传统产业,由于农产品加工企业利润薄,职工普遍收入低,福利待遇也比较低,使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聘不到、留不住、养不起。同时,由于资金不足,技术开发难度很大,就连技术引进也受到限制。各类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了淮北市食品产业科技的投入与进步。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效益低,制约了发展。
4.食品科技重点技术需求。通过发放问卷和调查表,淮北市食品企业具体技术需求:生物工程育种;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林剩余物综合利用及循环农业技术;食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技术体系;生物发酵和生物制造技术及生物功能产品研发;饲料酶及生物饲料研发;麦胚、麸皮等粮食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与全营养谷物产品研发;方便面、饼干等方便休闲面制食品新产品研发以及馒头、鲜面等主食食品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创新;谷物浓浆型新产品(谷物饮料)研发;黑色素提取技术与工业化生产;超低温干燥技术与果蔬产品研发;功能性乳品、婴幼儿奶粉等高端乳制品研发;食品工业污水排放的综合治理与副产品综合利用;动物废弃物(猪血、动物内脏)综合利用与医药级新产品研发;新型功能性食品与保健食品研发;大豆蛋白等深加工产品及新型豆制品研发;高端酒、保健酒等中高端酒类新产品研发;淮北传统食品工业化生产技术创新;果胶等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农产品产后加工及冷藏和冷链技术创新;农产品和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标准制定。
三、构建食品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途径
创新体系是由参与知识、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并由中介机构广泛介入和政策适当参与的一个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相互作用的有机网络系统。它由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组成,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协同性、动态性、多样性等特点。2006年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讲话中提出创新体系包括5个方面:一是建立以企业主体技术创新体系;二是建设以科研院所、高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三是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四是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五是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其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技术创新系统(企业为主体)、知识创新系统(大学、科研院所为主体)、创新中介服务系统、多元化科技投入系统和宏观管理系统(科技体制改革)。建设中国食品名城,加快淮北经济快速崛起,必须积极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就加快食品产业发展而言,必须选择科学路径,在经营管理、市场开拓、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加强探索与创新,突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后再创新三个体系建设,打通科研、推广两个关键环节,推动产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建成从研发到市场、从生产到消费环环相扣的食品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为食品工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和活力。
1.加强科研创新体系建设,突出原始创新能力培育。一要整合各种科技资源,组建完善自主食品研发团队。进一步提高淮师大及农业和食品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在完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整合全市科技资源,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食品和农业发展实际的需要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超前谋划,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努力提高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力争在皖北地区乃至中原经济区占有重要位置。二要打破部门、区域、单位和学科界限,建立健全协同科技创新机制。加强与中农大、安农大、淮师大以及省内外、国内外科研院所的科技大联合,建设一批部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研发水平。三要通过政府引导,加快发展民办食品和农业科技科研机构。
2.加强创新支撑条件建设,突出政策和资金引导。一方面加大科技专项财政投入力度,彻底改变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局面。另一方面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逐步由投资激励转向创新激励,由科技政策为主转向创新政策为主,实现从要素驱动和投资规模驱动发展转向创新驱动发展。围绕科技强市和创建食品名城、美好乡村建设等重大战略目标,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创新金融科技服务,积极探索科技担保、科技贷款保险,尽快设立风险投资种子资金,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和信用担保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加大股权质押等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应链步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