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自己心目中的大学是什么样的你心仪的大学?

QS排名具体指标 1.就业能力 (24.5%)雇主声誉 (10%)校友产出 (10%)毕业10年后薪酬 (4.5%)2.多样性和国际化 (25%)男女收入差 (2.5%)教员性别多样性 (2.5%)获得佩尔助学金的本科生比例 (5%)学生种族多样性 (5%)每个学校的富布赖特获奖者人数 (5%)国际学生占比 (5%)3.学习体验 (22%)每个全职学生的平均教学支出 (10%)留存率 (5%)与其他学生相比的佩尔助学金学生的毕业率 (3.5%)学生教员比 (3.5%)4.研究 (28.5%)学术声誉 (13.5%)论文引用率 (7%)国际研究网络 (IRN) (5%)单位教员与雇主的合作关系 (3%)排名情况1. 私立大学领跑美国前20名 本次2021QS美国大学排名,哈佛大学在QS的研究指标中排名第一,斯坦福大学排名第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排名第三,前三甲与去年一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进入美国前五名,现在排名全美第五。它在“学习体验”指标中表现优异,得分为90.5/100。 纽约大学凭借其在多样性和国际化方面领先全国的表现,进入了全美前十名(排名第9名)。全美排名前六的大学都位于马萨诸塞州(两所)和加利福尼亚州(四所)。2. 促进学生就业力,关注学习体验如今,随着学生们越来越注重在充满挑战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上求职成果,QS美国大学排名还把学生就业能力也作为了评估大学表现的关键指标。哈佛大学继续保持了其美国最高学府的地位,其学生就业能力获得了100/100的全国领先分数。当学生选择大学时,教学质量也至关重要,因此,本次美国大学排名的方法论还包括了反映学习体验的指标。普林斯顿大学(总排名第8)是美国学习体验得分最高的大学,在指标获得了100/100的分数。2021QS美国大学排名50强发布于 2021-05-17 10:53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我心仪的大学是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是一所非常美丽的学校,特别好看,而且是985名校,是一个特别好的学校。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
展开全部武汉大学吧!那里每年樱花盛开的时候肯定很美!而且武汉大学的历史也蛮悠久的,是一个有故事、有文化底蕴的大学。展开全部那当然是清华北大呀这两所学校是很多人心中的学府因为他在我们国家排名是数一数二的这也证明了这两所大学的价值人总要往高处走嘛
展开全部厦门大学,金融系。挺好的,很向往。努力学习。展开全部对于大家的心意的大学一般都需要在全国排名靠前有,现在比较出名的清华北大以及复旦南开这些大学,都属于每一个莘莘学子的梦想,如果说我心里的大学,清华大学。,我最喜欢也是我一辈子的梦想。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2017-11-03 11:40
来源:
河北高考
谈及高考,大部分人的目标都是:考个好大学。可究竟什么样的大学才算是好大学呢?分数高的就算好?排名靠前的就算好?似乎是,又似乎不全是。
今天高考君就分享一篇来自西南财经大学的高材生的文章,希望他的观点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
适合的大学才是最好的大学
文/Originala
即将告别大学,手里拿着7个公司的Offer,我最后选择了自己最中意的成都地奥集团。回想起来,唯有感谢给予我无数机会的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高考,自己并未考上心仪的高校,被调剂到了西财的金融保险专业。大学四年,这个专业给我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参加全球学生记者交流韩国行、“挑战杯”科研论文大赛、宝洁精英俱乐部、德勤精英挑战赛以及在上海举办的SIFE(全球大学生企业家联盟)……
我偶然地踏入了这个舞台,偶然地发现了聚光灯所在,我战战兢兢地去表演,庆幸自己选择了这所高性价比的学校大舞台。不光是我,我身边一些朋友读大学的经历也让我感受到,并非只有高分才能读好大学,明智择校与高考成绩同样重要。一些性价比高的大学,在地理位置、毕业去向、就读氛围、专业实力四大方面,同样让名校学生们红了眼。我愿意把我所了解到的与大家一同分享,想告诉成绩正处于中游的同学们,千万别放弃。正如买手机一样,若无力购买昂贵款型的时候,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才是最好的。
1
4
近水楼台先得月——地缘优势造就高性价比
许多成绩中等的学生经常会认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校会设置诸多门槛,让人望尘莫及,而招收文科生的高等院校更是稀缺,于是就直接将北京、上海的高校忽略不计了。其实并非如此,大城市诸如北京、上海等地有许多高校都设置有二本学院或者二本专业,这些专业在录取分上略低于一本专业,但是享受的“福利待遇”几乎一致,共享的师资力量、就业机会、各种比赛的参与权等也都几乎一致。
现在毕业生就业很重要的一个观点是“先择业再就业”,能选择一个机会更多的职业相比较于一个工作机会更为重要。择校同样如此,丝毫不可马虎,正如你现在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都是三年前你的选择所决定的,而你现在的选择即将决定你四年后的大学生活与状态。
前文提及的比如就业机会、竞赛参与权对于你进入一所高校后增加自身的含金量非常重要。我们每个人或者个体都是在人为与自然的大环境下存在的,大环境的相对条件往往是决定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
举个例子来讲,我高中的同桌只想去上海,在选择高校的时候,他所有的志愿学校都填上海的高校,并且填考梯度相对来讲比较合理。最后他与一本院校上海财经大学失之交臂,他在二本院校所选的上海师范大学成为他在上海“奋斗”的起步。在上海师范的时候,他就读于英语专业(并非他的第一志愿,属调剂进入的专业,当年招收人数较多)。大学里面他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兼职,而上海的地理优势,外企林立,实习机会非常多。他先后在4家世界500强企业实习,行业跨度也非常大,有诸如UNILEVER(快速消费品行业)、TNT(四大物流供应商)、KPMG(四大会计事务所)等,在最后的求职过程中,他自身的英语专业并未给他赋予决定性的含金量,反倒是他借助上海的大平台,多年积累的经验,在一家央企外贸部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
一个人的起点都许多种,但是地域上的优势却是稀缺的,稀缺就意味着价值。当一些重点大学的学生还在为自己的名校光环洋洋自得的时候,上海这个大舞台教会这群大学生的是:严苛的职业环境、必须适应飞速的变化、在绝望的大山中挖掘希望的石头、绝对坚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
若你看中的是地缘优势,希望在大城市锻造自己的未来,你可以重点考虑上海以及江浙的高校,比如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杉达学院、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商学院、上海政法学院、温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
对于人才标准,上海更加注重的是能力而不是学历,这里有更多、更便捷地接近财富和成功的机会。
2
4
百川终到海——从毕业去向看待性价比
黄河的蜿蜒曲折,长江的跌宕起伏,终究还是归于大海。但毕业生的去向却并未随着四年结业而殊途同归,大致上毕业生的去向是考研深造、出国留学、就业、创业以及失业。
现在的殊途同归便是大家都需要挤过独木桥、走过钢丝到达象牙塔,这是起点的第一步,但远远不是最后一步。
曾经有机会参与“SIFE”世界杯,有幸认识了许多高校的朋友。其中有一群来自四川外国语学院的同学,优秀的口语、杰出的商业谈判能力让许多“重本”的学生甘拜下风。聊及各自的学校,川外的同学说这是一个女生比例占据绝对优势的学校,就连篮球场都是女生使用得多;学习普遍非常刻苦,大学四年,许多人可以掌握两三门外语,虽然是二本,这样的核心竞争力远非所谓的“名校光环”可以匹敌的,在内地的日资、韩资、港资企业中,语言类大学的学生权重非常大。
而许多川外学生会选择考研,因为她们不甘心在一个“小本”就结束求学的生涯,此刻专业与学校就成为绝佳的跳板。凭借四年的专业培养,考入名牌重点大学的英语类、小语种的学生数不胜数。
值得注意的是,大学里面外语专业和高中所学的是大相径庭,此时的外语学习更具针对性和专业化,比如专业设置上有国际贸易类、新闻工程类、翻译类等等,只要认真学习,专业性也丝毫不逊于外语类院校的学生。并且如果能在大学四年考过TEM8(英语专业八级),甚至口译证书,那就飞黄腾达,今非昔比了。提醒大家选择的时候尽力选择省会大城市的院校,市场需求更大,就业机会也自然更多。
3
4
环境造人——就读氛围
狭义上的就读环境指学校的学习环境,广义上来看,就读环境应包括:城市环境与校园氛围两个大方面。
城市环境与地缘优势有些类似,但是更为注重的是城市的发展情况。记得一位台湾老师说:“成都是一个很容易成功的地方。”也就是说,这个城市很休闲,缺乏竞争,多数人都比较“安于现状”,只要个人勤奋一些就能够脱颖而出。
有许多省会城市都是本地的经济中心,而当地的大学是当地的人才培养基地,需求量非常大,在学历渐弱、能力渐强择才标准的今天,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大学绝非享受之所,个人能力的培养和铸造才是王道中的王道。如今,我国有诸多城市发展非常迅速,机会众多,如大连、厦门、深圳、南宁、成都、重庆、南京、西安、哈尔滨、长春等。
认识一个朋友就读于重庆的西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院,一心想为国家的法律事业做出贡献,法律行业也一直有“中政”与“西政”两雄并立之称,在专业性与校友资源上具有强大的优势。他说:虽然读的是一所独立学院,但背靠母体西政,同样也被当作“西政”学子看待,而且也享受西政学子的核心优势:首先是重庆的发展机遇;其次是自身的法律专业及校友资源,重庆几乎所有的律师事务所、法院机关主要招录的都是西政的毕业生。当然,这几年独立学院政策从紧,文凭是靠不上东家了,必须得以自己的“三本”身份闯天下。
而另外一个朋友的际遇相对更为蹊跷,文科生考入某军事学院的计算机专业,专修软件工程,这似乎比较另类。值得一谈的是他们学校的学习环境,每天早上6点出操,晚上9点继续出操,非常严格的军事管理,每月出校门一次,用他的话来说就是:除开看书、打沙包、上网就无所事事,此君又从不玩游戏,大学四年几乎就靠“啃”技术过活。结果最后被某央企相中,如今在京城混得不亦乐乎,用他的话来说:“他们看中的是我过硬的专业技能,包括计算机和军事技能(身体倍好),还有就是有些木讷,花花肠子少,就是忠诚。”如今诸多企业,尤其是电子行业,身体好、专业过硬并且思想“简单”是他们用人的黄金标准,在这一点上,单纯的校园环境造就出来的技术人才是不可多得的,当然对于寂寞的忍耐也只有自己知会,有舍才有得。
4
4
术业有专攻——冷热专业性价比
我想举例谈一些偏冷门的专业是如何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的。采矿工程专业,许多人一想起这样的专业就不寒而栗,媒体对山西小煤窑各类事故的报道余音不绝,乍一听来似乎这是个高风险的行业,风险与收益成正相关,所以这也是一个暴利的行业。幼时有一个玩伴,高中成绩中等,我选择了热门的金融学,他选择的就是中南大学的采矿工程。近年来这个专业的人才稀缺,需求量不断提升。何谓竞争力,就是自身区别于他人的能力,专业的“冷门”造就了他的核心竞争力。他说:“一张采矿工程的毕业证书,保证你衣食无忧。”有舍有得,矿山的艰苦条件也是必须忍受的。从钱途来看,该专业性价比绝对具有竞争力;从前途来看,专业去向也有技术(矿上)与销售(城区)之分,而他希望是在未来可以自己创业,而在矿上储备的经验和资源也不失成为其创业的资本。如今,此人在中国五矿混得如鱼得水,羡煞旁人。另一个故事则听来更加有趣,高中一个师哥考取了集美大学的船舶工程专业,四年下来,游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毕业时候,一共投了十份应聘简历,中了九家。在许多重点名校本科生就业日趋困难的今天,研究生卖猪肉的当下,选对了“冷”专业,却成了香饽饽。
Summary总结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小小的节点,是一个开始,远远不是终点。选择高校的时候,但愿大家眼光更长远、更敏锐,思路更清晰,因为它将决定你四年后的生活,选择怎样的高校,归根结底也在选择什么样的职业生涯与生活规划,希望本文对你有所裨益。
摘自《求学》杂志2009年文科版第3期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己心目中的大学是什么样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