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考公务员的基本要求分学校吗

作者/赵皖西编辑/曹吉利985废物、小镇做题家、绩点为王、内卷化竞争……最近互联网上兴起的各式教育话题,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人均985,遍地211,如今的天下,早已是优等生的天下。哪怕是焦虑,也只有名校生焦虑的份。事实并非如此,2020年,中国应届毕业生人数高达874万,重点大学的学生只在其中占据很小的比例。“大学生”这一身份所涵盖的庞大数字,更多是由二本及以下学生组成的。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但作为就业的主力军,二本毕业生们的现状却鲜少有人关注,甚至很多人自己眼中的未来也面目模糊。在各种就业调研报告上, “二本学校”的表述被折叠在除“双一流”以外的“地方本科院校”之中,在其中生活学习的年轻人,成了舆论场上沉默的大多数。不可抗力将今年的就业难度推向高峰。/图虫创意前段时间,广东F学院的黄灯老师出版《我的二本学生》一书,用自己15年的一线教学经验,通过对4500多个学生的长期观察和长达十几年的跟踪走访,向我们勾画出一条中国年轻群体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他们艰难走过应试教育这一道关卡,并不算成功地通过高考,历经众多就业挫折和社会捶打,在不同的人生岔路口分野,最终与社会撞个满怀,摸爬滚打,跌跌撞撞,融入到生活的洪流当中。有人说,他们是当今转型期中国最忧伤、迷茫的一群人。“二本学生是中国最基本的底色,也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黄灯老师说。《我的二本学生》黄灯 著在夹缝中就业去年6月,毕业一年多的豫子辞掉了自己在深圳某银行的“铁饭碗”。就像网上无数个声称自己终于“逃离银行”的年轻人一样,做出这个决定,对豫子来说并不容易,只因为她二本的学历背景。但无数个日夜的辗转反侧、越压抑就越膨胀的不甘心、高考选专业时的梦想……种种原因,都在无形之中牵引着她递交了那份辞呈。今年刚满23岁的丁一,同样毕业于一所二本学院,同样在银行工作,至今仍处在纠结之中。今年6月份,他抓住来之不易的升职机会,从柜员转岗成为大堂经理,但工作几个月后,他开始考虑是否要辞职。或许是因为城市的差异,进入银行一年多时间,丁一每月的收入远不如在深圳的豫子,晋升机会也不多,每天还必须面对小地方无数复杂的人际关系。丁一自己粗略统计,自己所在银行,每年招进来的应届毕业生,会有二到三成在不久之后选择离职。“银行就是一个你出去很容易,再进来就难了的地方。”这些告别银行的年轻人,做的是一个无法回头的职业选择。微博超话#今天你从银行辞职了吗#有一亿多的阅读量。/图虫创意据麦克斯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0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显著下跌,同比下降1.4%。史上最难毕业季,被巨量的毕业生迎面撞上。疫情影响下,大量企业或裁员或缩招,最先感到寒意的,往往是二本学生。南开大学在数年前曾对二本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调研,结果显示,二本院校毕业生的签约率不仅远低于重点大学,更低于三本学校的毕业生:一本学生的整体就业竞争力明显高于二本学生,这不必说,而三本学生的家境普遍较好,也有利于他们的就业和前途。二本学生夹在其中,既没有原生家庭在经济和社会关系上的扶持,也受困于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剧烈的就业竞争中被无情甩出。“自主择业”,轻飘飘的四个字,略过了二本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受到的结构性不平等。二本学生,就业市场上的“夹心饼干”。/图虫创意黄灯老师带过的2019届毕业生,去年就业情况也很一般。来自湛江遂溪的美芽进入了广州市某巴士公司,这是班里少数几个进入事业单位的同学。得益于广东F学院的特殊金融属性,往年即便不是金融专业的学生,很多也能进入银行工作,但比例明显降低。更多的情况是,学生们在选无可选之下,进入一些小的媒体公司或者微小型企业,从事公众号运营等边缘工作。教育行业一直都是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热门。由于近年来中小学课外辅导班的火爆,黄灯班上每年都有一部分学生进入教育培训机构。2013级的陈雪,就是其中的一员。经过层层选拔和培训,陈雪毕业后顺利进入新东方任教。和她一同竞争的,不乏985、211高校的本科毕业生,甚至还有研究生,这种“同台竞争”让她感到安慰。但不久之后陈雪就发现,尽管凭借能力获得了工作机会,但因为来自一所二本学校,自己还是被降级为普通老师。虽然有种种不如意,但从就业结果上来看,豫子、美芽、陈雪已经算是同辈中的佼佼者。更多的二本学生,还在“生存”这条基础线上苦苦挣扎。黄灯的另一个学生何文秀,毕业后辗转珠三角一带的各类公司,干过文员、外贸,后来因为一次领导的非分要求,愤然离职。离职之后,是漫长的迷茫和无助,快三个月过去,何文秀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每天上网投简历,去面试,失望,身心疲惫。晚上睡不着,害怕明天睁开眼睛又是一天,日子过得惶恐。有时实在太压抑,半夜睁开眼睛大哭,这种境况实在让人撕心裂肺。有时候,会悲观地感觉自己的人生已经走到尽头,反观别人的日子都是过得那么好,心里也很酸,怎么自己就不能像别人那样过得好好的,非要像现在这样落魄?”在和黄灯老师的邮件往来中,文秀如此写道。这是她在患上抑郁症之前为数不多的情感出口。找到一份好工作,对有的人来说是小菜一碟,对更多的人来说是一座大山。/《百元之恋》何文秀代表了很多二本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共同遭遇。他们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开始,就被无情地告知就业困难,但只有等到真正被丢到劳动力市场后,才真切体会到这种压力的残酷与沉重。就业压力,很多时候并不单单指向有没有企业愿意和自己签署三方协议,而是更进一步,作为一个二本学生,他们能不能找到一份让自己感觉有尊严,也让父母觉得“过得去”的工作。从宏观的统计数据来看,二本学生的就业率可以和重点大学,甚至985、211的学生比肩,但数据之外,就业质量却大相径庭,许多二本学生并不能马上在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以至于很多人毕业多年,仍然在一次次的跳槽、转行、将就中无限纠结。据黄灯老师说,在自己那么多年“经手”的学生中,只有一两个学生仍然坚守在自己的第一份岗位上。个人发展空间不够、薪资福利低、单位管理制度和文化与自己不符,都是他们离职的原因。我们无法否认,学历是这些二本学生的首要限制,在一开始就标定了天花板的高度。凭借个人努力,就想要突破这层透明天花板,又谈何容易?从银行出走的豫子,“家里蹲”了一年多后,终于在广州某媒体企业谋得一份公众号运营的工作。银行复杂的工作环境,让她磨砺出细心的工作态度和坚韧的性格,这让她得到新领导的赏识。与此同时,同被银行系统绑定的丁一,却还因为离职所需要赔付的一万多元违约金而下不了决心。在新东方任职多年的陈雪,经历一年又一年的招生季,厌倦了教育机构向家长营造的焦虑,她原先的教师梦,在现实的熨烫下,悄然变化形态。历经过职场生活,陈雪坚定地说:“我以后如果有了孩子,绝对不让我的孩子报班。”更多二本学生的结局,则像何文秀一样,没有一份从天而降的工作机遇,生活上也无惊无喜,漫长的人生,或许在多年前高考失利那一刻,就早已注定,不会再有更多突围。培训机构的不良竞争,恶果最终都由家长和孩子们吃下。/图虫创意“打工人”之伤二本学生与自身学历背景的缠斗,并不会因为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就结束,求职或许才只是个开始。因为入校时就知道学历对自己今后就业的限制,很多二本学生早早学会“认命”,尝试在学历之外的其他地方,谋划自己的未来。毕业四年多的珍芳,已经换了五份工作。回顾自己过去的工作经历,她觉得自己一直处于“随时可以被替换”的状态。作为广东一所知名二本学校的新闻专业学生,珍芳在校期间就早早去媒体实习,为自己之后的就业打下基础。大四开始,她先后在广东各大传统媒体实习,去过报纸、杂志,也进过当地电视台。每一份实习,她都十分努力,争取能够转正,可每次都因各种原因,最终事与愿违。让珍芳印象最深的,是自己当时在Y晚报转正期间,时任主编和她的一次谈话,对方说:“姑娘你人很好,可惜来得不是时候。”就这样委婉地拒绝了她。除了自身努力,找工作也需要一些运气。/《宽松世代又如何》“2015年,正值传统媒体走下坡路。行业整体环境并不好,我的能力又没有达到可以让他破格录取的程度。”事后珍芳只能这么安慰自己,她并不想把工作上的不如意通通归纳到自己的二本学历上。尽管如此,她还是从各种“风声”中强烈感受到二本学历对他们这些人的限制。珍芳的同学李涛,毕业后同样在广州的一家媒体工作,有事业编制、工作稳定,但每次聚会,李涛都会跟珍芳抱怨自己的工作“活多钱少”。更令人无奈的,单位评奖和晋升,往往与职员在校期间的表现挂钩。每当这种时候,李涛总会矮人一截。“我们学校对参赛、评奖这些方面并不重视,通常都是悄无声息地就发生了,我们学生根本不知道。”珍芳说。互联网时代,看似众生平等的信息资源,也成了二本学生们面临的桎梏之一。学历证书背后,是学术资源上的全面掉队,从优质学术讲座,到学校为课外活动提供的资金支持,再到学生能否通过各种“弱关系”获取各类学科竞赛的通知。重点大学学生所获得的学术资源,是二本学生比不上的。/图虫创意黄灯老师从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出发,认为“二本院校的大学氛围,在极其强烈的就业压力下,越来越像职业院校了”。学生一进校就习惯了这种氛围——既然这所学校是自己不得已的选择,那么自然也不会怀有多高的期待。反过来,在就业率指标的催促下,学校也会默默迎合学生的期待,给学生安排各种专业外的技能课程,把学生的课表填得满满的,只求学生走出校门后,立刻就有企业抢着要,如此便告“培养成功”。学生的就业焦虑和学校的评级需求,无形之中互为因果。但在更多时候,学生在学校接受的知识训练,和日后的工作需求是脱节的。这种教育上的供求矛盾,广泛存在于各个层次的院校当中,无论是一本、二本、三本,还是专科。于是,最终的解决办法只能是年轻人们从自己身上找:自主择业,还得更加努力奋斗。一旦这类努力失败,大部分指责和标签都会落在个体身上,例如“丧”“低欲望”“废物”……年轻人自称“废物”,是对无法改变现状的一种心理适应。/《我在一家黑公司上班,已经快撑不下去了》体制性的无奈,并不总能经由个体的觉醒和奋发而超脱。左冲右突而不得出路的年轻人,很容易颓丧起来。豫子、陈雪、珍芳这样有危机意识,明确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或许还能闯出一片天,但那些浑浑噩噩的“后进生”,面对的只有更为狭窄的人生。黄灯老师做班主任期间,有一项核心工作,就是配合辅导员,做一些所谓“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他们逃课、考试不及格、不愿意打扫卫生、反感被迫去听讲座、不认同学校的诸多评价机制,以一种辅导员头疼的方式,保留了凝聚于叛逆气质之上的生命力。”在《我的二本学生》一书中,这些孩子全部以最原始的方式被记录下来。这些学生在学校期间,往往沉溺于网络小说和游戏,或许他们希望借此掩盖自己对于未来的焦虑感。但时间从不会停下飞速前进的脚步,等这些“后进生”不得不离开校园、面对真实世界时,便一脚跌入巨大的现实旋涡中。网络只能让你躲藏一时,却无法庇佑你一辈子。/《家庭作业》丁一大学四年几乎没上过几堂课,大一的时候逃课出去玩,大二开始到一家摄影工作室当学徒。这导致他到大四的时候,还有好几门课需要补考。母亲希望他毕业之后,回到家乡的当地银行工作,家里人都认为这份工作轻松安稳,而且也有面子,尽管这和他原先的摄影爱好南辕北辙。临近毕业,因为有大量的补考和论文需要顾及,丁一没有时间找别的工作,在和母亲进行了无数次争吵后,他最终妥协,给银行投递了简历。按照规定,本科生进入银行后,一般都要做一年柜员。银行柜员的工作并没有多么强的专业性,很多都是机械式的重复。这一度困扰丁一,他觉得自己只是一个被银行这架巨型机器绑架的工具人。打工人也是工具人。/《半泽直树》程式化的工作之外,变数来自形形色色的客户。“你可能都没有办法想象,有客户会没有理由地把我们银行所有人都骂个遍,只是因为今天早上出门时,跟老婆吵了一架。”客户投诉是所有银行柜员最怕遇到的事,因为这能直接影响当月的收入。如果被审核部门判定为一次“有理由投诉”,那罚金将高达两千元——这几乎是丁一月工资的一半。对这群银行体系内的“打工人”来说,996只算远虑,一套事无巨细的KPI考核标准才是近忧,是令他们心力交瘁的沉重枷锁。当然,二本学校中也有一些没有进入职场的学生。吴志勇是黄灯的学生,毕业后,他在老师的介绍下,进入珠三角某地的公安局工作,但仅仅待了十天就断然辞职。在这之后,他从事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当过社工,经营过服装网店,加入过美容机构,做过纹绣培训师……摸爬滚打多年,吴志勇的工作终于被金钱驱动。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吴志勇最终和哥哥开了一家饮食店。饮食店的工作极为繁忙,赚的也不多,没有多余的利润雇人帮忙。“很多时候,他必须亲自上阵,和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快递小哥一样,为完成网络和电话的订单,将外卖送到一个和他境况可能差不多的人手中。”在黄灯老师的转述中,我们亦能感受到匆忙和辛劳。小生意人没有KPI,但也被生活推着不断奔劳。/图虫创意吴志勇并不是孤例。相比于进出各种招聘会,有些学生干脆选择回家学一门手艺,早早养活自己。在他们往后的人生中,那张文凭证书,几乎不再会发生什么作用。这也让身为一线教师的黄灯时常思考:到底是按工业化生产的流程培养学生更重要,还是按以前精细化的农业模式培养学生更重要。当然,这个问题的选择权,早已不在老师手上,甚至也不在学校手上了。在狭路中转轨学历可以影响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一观点在当下,仍然没有完全过时。应试教育在二本学生们头上蒙上一层阴影,有人很早就接受了这一事实,也有人希望通过努力,扭转第一学历的弱势。黄灯老师所带的2015级学生,从大一开始,决心考研比例就直线上升,人数也早早过半。越来越多的学生敲响了黄灯办公室的门,向她咨询考研的问题。“仿佛他们读大学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取一个考研的机会。”黄灯感慨。因为广东F学院实行一本、二本双线招生,很多学生的录取分数线是超过一本线的。对于他们来说,用一本线进入一所二本学校,是自己人生的一个遗憾,通过考研实现学历晋升是顺理成章的事。每一年,我国考研人数都会再创新高。/图虫创意虽然身处大学这座象牙塔,但社会的焦虑自然会渗透进来,很快,学生们就能通过对家庭经济条件和个人能力的精密计算和反复权衡,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1989年出生的刘婉丽,因为家中经济困难,从小一直处于辍学的恐慌之中,这无形之中在她内心埋下一颗“关键时刻就掉链子”的种子。大四那年考研失败,刘婉丽错过了就业的高峰期。毕业后,她先后在一家小报社和图书馆工作,工作内容繁杂疲累,且完全没有成长的机会,看不到出路在哪里,她更坚定了考研的决心。大学毕业两年后,刘婉丽再次参加了研究生考研,因为第一学历的原因,她被调剂到一所普通高校,但这个结果已经让她很满意。今年刚过30岁的珍芳,最近也在考虑辞职考研。四年时间换了五份工作,工作内容其实都大同小异,无法再有更多提升。随着年龄的增长,摆在她面前的两条道路逐渐清晰:是通过考研转换一下职业轨道,还是先完成生子这项人生任务。老公明确表示支持她的任何决定,经过一个多月的斟酌,她向直属领导提交了辞职申请。不久之后,她自然流产了。事情发生得太过于突然,此前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怀孕了,只是那段时间觉得身体很累,她本以为是频繁加班的缘故。辞职考研的事情就此搁置下来。高龄未婚未育女性和想要回归职场的全职妈妈,往往都会面临更加严苛的检验。/《浪漫是一册副刊》越来越多的二本学生加入考研大军,但毕竟真正能“上岸”并不容易,况且研究生毕业时的求职,依旧存在许多不确定。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而言,进入体制是他们的终极梦想和最好出路。在黄灯老师带领的06级学生中,有一个叫赵国凯的男孩子,没有制定什么可靠的职业规划,错过了含金量颇高的春招和秋招,毕业之后,他只好进入遍布广州街头的各类培训机构,四年时间换了六份工作。在广州实在待不下去了,赵国凯决定回乡考公务员。十余年前的公考,还不像今天这般竞争激烈,赵国凯认真准备了一个月,考入当地国税局,过上了很多人羡慕的“安稳生活”。之后他很快结婚、生子,生活依旧不算富裕,但因为有这份体制内的工作,一切问题似乎都有了解法。在很多人眼中,公务员未必是最好的职业选择,但对于像赵国凯这样的二本学生来说,考公务员意味着通过一次相对公平的竞争,通往一份相对安稳的工作。有了公务员这个“铁饭碗”为今后的人生兜底,其他一切人生选择,都会显得更加从容不迫。因为公务员考试对于参考人员的年龄限制并不算严苛,所以很多二本学生会选择在毕业很多年后,重新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体制内。舆论场中,有人渴求这份稳定,也有人鄙夷这份稳定。说到底,无非是人们所拥有的条件和所面对的境遇各不相同。黄灯认为,考公务员这条路能否走通,往往成为判定二本学生这个群体是否存在上升空间的隐秘标尺。“不能否认,中国基层单位的面貌,正由这个群体决定,二本学院学生的归宿,与此构成了隐秘呼应。”“考公热”体现了年轻人对于平等、稳定的渴望。/《相棒》与体制内岗位背向而行的,大概要算自主创业了。每年的毕业生里,总有少数勇敢者选择创业,以此跳出常规的职业评价体系。在多年的从教生涯中,黄灯也渐渐发现,自己每届班上的学生,都有一些人在校期间,就很喜欢做生意,这或许是受广东的商业氛围影响。有时候,几个学生会拿着几罐皮鞋油,来敲黄灯办公室的门,向老师们推荐自己的产品,并热情地让她们试用。“他们会告诉我们这个商品有多优惠,买一瓶是多少钱,买两瓶是多少钱,买三瓶又是多少钱,这时候我们老师一定会买三瓶的,买完之后,他们偶尔还会来问问我用得怎么样,如果好用的话,可以跟我的朋友推荐一下。”渐渐地,黄灯老师发现,自己办公室里永远有擦不完的皮鞋油,吃不完的茶叶、红枣,还有一些护肤品、小首饰、正式一点的包,都来自学生的供货。这种商业上的“试水”可能只是学生间的小打小闹,赚的钱也不是特别多,但是却能赋予他们极大的成就感,让他们觉得自己至少有能力把东西推销出去。毕业之后,这些学生不一定全都会创业,即便创业,也不一定能迅速找到财富密码,走上人生巅峰。很多时候,他们只是做了一件像当初一间间敲响老师办公室门一样的事情——成为一个小小的微商、网商。不是所有的大学生创业项目都能成功。/《中国合伙人》面对单薄的人生,文凭有时是一种坚持,有时亦是一种支撑。和一些早早中断教育的同龄人相比,短暂的四年学习,毕竟给了学生们些许底气,让他们得以面对日后的挫折和困境,避免自己的人生像烟头一样,徐徐燃尽,又被丢弃在地上。原生家庭的挣扎名校生与二本生渐渐拉大的差距,看上去取决于个体的能力,实际上往往牵连着背后的原生家庭。一方面,与重点大学比起来,二本学校的农村学生更多。有统计显示,我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就开始不断滑落。如今,北大农村生源已经落至一成左右,大量农村学生在不断升级的高考军备竞赛中,只能进入地方本科院校和专职院校。倾斜的教育资源牵制着农村孩子向更高学府冲击。/图虫创意另一方面,在当下彻底市场化的就业环境下,国家和社会能给予学生个人的帮助已经极其有限,很多时候,个体只能退回到最传统的家庭关系之中,依赖上一辈积攒下的资源,寻求出路。“个体出路和家庭情况密不可分,学生的命运,某种程度上,甚至由原生家庭决定。”黄灯坦言,在自己的学生当中,那些条件成熟早日买房的,因为抓住了房价并未过高的时间窗口,后来大多过上了安稳的日子,而那些错过了买房黄金时期的学生,此后的生活则陷入了被动的泥淖。房子,往往成为底层青年分野的关键因素。豫子最终决定从银行辞职,一部分原因是来自家庭的庇佑。豫子父亲是当地县城的一个普通教师,在她毕业那年,父母用半辈子的积蓄在湛江市区买了房,这让她如今在广州打拼少了很多后顾之忧。后来,豫子的哥哥姐姐慢慢都靠自己的努力在深圳买了房,此后家族的重心,将围绕在兄妹三人之间展开,无形的比较和竞争,甚至会弥散到他们下一代身上。更多来自农村的学生,没有豫子那么好命,他们的父母,别说能够敏锐地预见这些转瞬历史的时代红利,即便能够感受到房价的变化,家里所有的存款,也无法让他们在城里买到一个卫生间。农民更熟悉的是脚下的土地,城市的房价对他们来说太过遥远。/图虫创意黄灯的15级学生莫源盛,出生在广东西部的郁南县,因为考上大学,他得以走出贫困大山。村里人都以为源盛毕业之后,工作就能包分配,但只有源盛自己知道,广州日渐上涨的房价,或许是他这辈子都难以企及的高度;二本学历的天花板,更牵绊住他在广州立足的脚步。这种学生的生存困境,无形之中也积蓄在老师黄灯心中。“我分明感受到一种无形的东西,对年轻人的挤压,飞涨的房价、贬值的文凭、日渐减少的工作机会,已成为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生存真实。”她在《我的二本学生》一书中如此写道。有时候,黄灯的这种担忧会不自觉在课程之中流露出来,但她又明白,老师不应该向学生们灌输太多这些负面情绪,尤其是那些社会上赤裸裸的竞争关系,这让她十分矛盾。最后的解决办法是,黄灯试图引导她的学生去观察现实,鼓励他们走出校门,去城中村看一下房价的变化,跟周围的普通劳动者们聊聊天,他们一天的收入是多少,生活成本又是多少,“因为这就是他们以后要面对的生活”。黄灯在课间时间与学生聊天。/受访者提供在公共课上,黄灯也会经常给学生布置作文,鼓励他们去关注自己的村庄,了解父母和爷爷奶奶的真实生活。她希望通过这种训练,让学生回到最原始的、婴孩般的感受状态和思考状态,借此唤醒他们的生命力。如果让学生写他们的成长经历,他们会有很多话要讲,这是一种学生内心的自我梳理,在这个过程中,黄灯将自己的一些理念传达给学生:贫穷不是你们的错,你们可以不接受这些不愿意接受的东西。“农村的孩子,内心深处最大的困惑,都来自于负载于家庭之上的生存挣扎,我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帮他们把这些东西隔绝一下,不要总让它们来影响孩子们。”黄灯说。
许多考生想了解“2022高考450分文科能上军校吗 需要什么条件”,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相关内容!一般来说上不了军校。军校的分数都比较高,一般都会超出一本线,也有一些二本军校分数相对低一些。450到500分左右进不了军校如今报考、就读警校很容易,警校高考(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录取分数线已很低了,如今全国性全部警校(包含公安大学)毕业的都已经不包分配了,警校毕业之后就业 全部要参加公务员考试,考入公务员之后才能分配到基层当学警,考不上是不能从警的。不论是高考分数与待遇地位上已和军校没法比了。比军校差远了。平常学业成绩很差与高考分数较差的学生 就要报考警校吧(录取分很低的,便是收钱,很容易进的。头脑简易、四肢才发达嘛),就当交钱训练一下身体了,毕业之后 没准还有机会或者有很硬的后门关系或者舍得给领导干部送大礼或者运势非常好能考入公务员,,就能当学警了,才可以玩"躲猫猫"、"沐浴澡"整死人的游戏。而军校学生毕业便是军官(国家全包了),二者不在一个层次上。报考军校的基本条件1、年龄不超过20周岁2、只招收高中应届毕业生3、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军队,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品德优良,志愿从事国防事业,毕业后服从组织分配。4、身体健康,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对特别优秀的考生,视力和身高标准可适当放宽。5、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政治条件以上就是关于“2022高考450分文科能上军校吗 需要什么条件”的全部内容,更多相关资讯关注本站更新!
文|明窗邀华月 首发|明窗邀华月上篇 文职部队文职人员的前世今生,文职人员与地方公务员优劣之比较(上)介绍了部队文职人员的来历,以及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文职干部。这篇直接谈谈部队文职人员的性价比,文职人员和地方公务员,事业编相比,各有哪些优劣。首先明确身份,文职人员不是现役军人,但属于军队组成部分和工作人员,是根正苗红的体制人。在体制内谈性价比,自然是要和公务员来比的。也许有读者要说,现在连军官都不敢说自己比公务员好,文职人员又拿什么来比。这个一定要分清楚,公务员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不能笼统的说好或不好,而是要分层去比较。打个比方,你邻居家的小孩考上大学了,你怎么去看,这肯定是要分层来看的。考上清北,考上985,考上211,考上双非一本,考上二本,不同的层次对应不同的评价。我把考公务员分为乡镇公务员,县直公务员,市直公务员,省厅公务员这么几层,这样来与部队文职人员比较,比较出来的结果才直观可靠。一 工作地域部队有个特点,基层单位点多线广,驻地偏远,驻城市的机关单位不多。所以基层部队官兵对驻城市部队的官兵总是非常羡慕。但这一点对文职人员来说就完全不同了。接收文职人员的单位大部分是部队的院校、医院、科研院所,军工集团。除非个别特殊的科研所可能在偏僻一点的地方(报考之前肯定会让你知道,不可能隐瞒),其他绝大部分单位,都是在城市,多是在省会以上的一二线城市,或者说交通不错的地级市。从工作地域来说,算是非常不错的。这一点,基本秒杀乡镇公务员,县直公务员,达到了市直,省厅公务员的标准。体制内就业为什么强调地域?因为如果你不喜欢折腾,你很可能就在这个地域工作到退休了。省会一级城市和地级市,基础设施、人文环境、教育资源,自然景观都是你生活质量的一部分,我之前就有文章写过,体制内就业,在地级市和房价不高的二线城市,可能是家庭普通的毕业生最好的选择。公务员及体制内报考深度指南(地域篇——新人在哪里生活会更幸福)二 收入待遇军队文职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现行标准是应届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试用期满后月工资分别约为9000元、9500元、11000元。注意,这个是每个月的到手工资数。被扣的那部分五险一金是参照国家工作人员的最高标准和比例缴纳。而且军队专门为文职人员增加了一个补充保险,也叫六险一金。另外文职人员可以享受单位本身的津贴,以某院校津贴为例科研岗位等级津贴根据承担和参与的科研项目和科研工作,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逐月发放,现行标准是:正高3000元/月;副高2500元/月;中职2000元/月;初职1000元/月科研绩效津贴按照科研项目研究经费数额的一定比例核发,科研项目组成员和科研管理人员均可享受。课时费根据承担的教学任务,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发放,现行标准是:高职60元/课时;中职50元/课时;初职40元/课时奖励工资考核结果称职以上的,按本人1个月的工资收入每年发放,计发奖励工资的工资收入项目,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基本津贴补贴。伙食补助 工作日享受自助工作餐补助,每日仅需个人支付5元即可享受早、中两顿自助餐(早餐12-14个菜种/主食,中餐10-12个菜种/主食)。其他补助文职人员按照现役干部的享受范围、条件和标准,执行防暑降温费、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子女保育教育费、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奖励费、独生子女家庭特别扶助、夫妻两地分居费等福利待遇制度;现行标准每月还报销200元通信费。以上收入,比不上长三角珠三角苏南浙北的热门地区公务员,但比很多省市的公务员高。另外,地方公务员有地方财政的其他补贴,比如绩效奖,考核奖,精神文明奖等,部队文职人员就没有这些奖金了。所以与地方公务员的年收入相比,应该说在低于少数发达地区,约等于部分省市,强于部分省市的层次,整体中等偏上。另外基本工资高有个好处,退休后的退休金也相对高些。很多地区的公务员工资外奖金虽高,但退休后这部分奖金收入是要打折的,这方面部队的优势又出来了。目前军官和文职干部退休,退休金都高于同工龄同级别的地方公务员。今后文职人员肯定也如此。三 职业前景这一点可能很多人属于不了解,导致现在考公热情远高于考文职人员,这也确实让我很不解。我本人在部队和地方都工作过,所以我把两者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大部分文职人员的职业前景秒杀乡镇,县直,大概介于省厅和市直之间,少部分可能优于省直。为什么敢这么说?因为部队的单位级别比较高啊。乡镇公务员,一个乡镇正科职位才3个;县直公务员可能一辈子“副科”病;市直公务员,能到副处实职的凤毛麟角,只有省厅这种级别,普通人对应的职业天花板才会高出很多。但部队不一样。比如国防科技大之前是副大区级,军改后是正军级。一般的军校都是副军级或正师级,下设的院、系、教研室都是副师或正团级。主官肯定是现役军官,但这些单位的副职,特别是内设的中层岗位,院、系、教研室主任副主任,这些领导岗位今后大概率将由文职人员担任。目前很多军校的中层就是由以前的文职干部办理转业手续后直接委任为文职人员,继续担任领导岗位。但今后呢,这批领导退下来之后呢,还不是得从下面的文职人员中择优提拔,就算上级机关空降,也得空降文职人员不能空降现役军官吧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近5年能考入军队文职人员的,今后的职业天花板绝对比地方市直以下公务员高,甚至要高出许多。因为普通人在体制内晋升,除了自身的内在因素外,外在最核心的因素就是单位本身的级别,还有竞争范围。市直机关一个副处空缺,全市所有正科长理论上都是竞争人选。但院校里一个正团级的教研室领导职务空缺,你想想会有这么多人去竞争吗?当然,地方领导权力更大,职务含金量更高,部队文职人员的领导岗位比权力可能连乡长都比不过。但不要忘记,你在部队职务上去了,级别上去了,你的工资以及合法收入是跟着上去的,你对应的政治待遇是跟着上升的,这些难道不香吗?这是管理岗位,再说说技术岗位。部队内部评职称,也是好于地方的。目前地方的卫生系统和教育系统,评职称竞争很激烈,主要原因在于人员超编太严重,欠账累积太多。部队的编制管理非常严格,基本没有超编现象,所以可想而知,技术岗位在部队按部就班评职称,难度小于地方。而且这个难度是和地方比较好的省属市属事业单位去比,和地方的基层事业单位没有可比性,要知道地方的很多基层事业单位,连中级职称的编制都没有几个,评副高职称号称零难度,因为连编制都没有一个,还有什么难度可言呢。举个例子。八一男篮大家听过吧,以前队里的球星都是带军籍的文职干部。我那时最喜欢的球星叫刘玉栋,是正师级干部,国家队里称他刘师长。八一队的当家球员也多是师团级干部,你看改革以前的地方各省球队,哪个球员能拿到厅长的工资?所以CBA刚刚改制那几年,八一队没有悬念的连续夺冠,号称八冠王。当然现在不行了,如今地方俱乐部的收入远超厅长处长了。举这个例子就是说明,级别越高的单位,越不会亏待你的。 四 社会评价客观的说,目前部队文职人员社会评价还不高,从报考招录比就能看出,大家报考的热情还是集中在考公。可能和宣传不够有关,也可能和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有关。毕竟军队大家可能更看重军官,不是军官感觉低人一等,地方上大家更看重实权,没有实权感觉低人一等。这种思想我也很清楚,有些风气你认为不对没用,普通人只能适应。有公考培训机构指出。部队文职人员介于公务员之后,参公之前。看了我前面的分析自然知道这个结论不靠谱,但就社会评价这个维度而言,介于公务员和参公之间,也算比较贴切了。补充一下,地方机构认为公务员是铁饭碗,文职人员要签合同,所以不是铁饭碗。这里说下我的看法。合同制是为了更好的激发部队建设活动,至于普通人担心的失业问题,这种合同制用人方式绝对没有体制外的私营企业那么残酷。首先体制内连续签2次合同就可以签无限期劳动合同了,其次你不作死,部队也不会去把你开除。换句话说,如果你犯的错误需要部队中止合同把你开除,那么同样的错误发生在地方公务员身上肯定一样被开除。五 综合权益这个就是指工资之外的综合福利了。比如现役军人景点免费,排队优先,社会地位高,文职人员目前比起来差一点,今后这方面,应该还是靠国家出台政策。比如公务员社会地位高,许多人无脑的认为只要当了公务员就什么都好,小孩入学,老人看病,亲戚找工作都不是问题,在这种观点面前,文职人员也不要去争论,我从来认为扫盲是中学的责任,不是社会的责任。就如经常有人问我哪些才算实权单位,考入非实权单位是不是过得很委屈,比如考文职人员,万一不能混个一官半职,将来小孩读书能不能上个好学校。问得我真是哭笑不得,但既然你看到这里了,我就说说部队单位的子女入学福利吧。以前部队待遇不高,各部队找军民共建单位喜欢找有钱的财政局、税务局。但找了个富单位,也一定要找个学校做共建单位。现在部队待遇好了,找财政局、税务局的越来越少,但找学校,教育局的热度却越来越高,为了什么?不就是以单位为后台,为部队官兵子弟入学提供方便吗。我以前的部队,和驻地的一所示范小学,示范初中都是共建单位。不光我们海军,陆军、武警、消防都有这样的共建学校。要知道,以单位为后台远比你个人去找关系厉害得多。因为单位的资源永远比个人强!比如学校想开展国防教育,陆军可以调来几部装甲车,让师生近距离观摩。比如学校想开展消防教育,消防可以调来几部消防车,让师生近距离感受。那我们海军怎么与学校搞好关系,当然有海军的办法。每年组织一个海防宣传活动,邀请地方领导还有共建单位的领导来军舰上做客,开着军舰沿着海岸转一圈,那感觉绝对拉风。所以,一线城市教育资源超级紧张,也许部队的共建单位还不能提供太多的便利。但二线城市,特别是三线、四线城市的驻军,部队子女可以享受的教育资源,绝对是当地比较优质的资源,这是以部队为后盾争取到的福利,这也是驻地不在城市的部队官兵非常羡慕驻城市官兵的原因之一。而这些单位福利,文职人员都是可以一起享受的,因为,你们也是部队的人。从综合福利这一维度来说,文职人员基本等同于市直公务员了。以上从五个维度比较了部队文职人员和地方公务员,相信能让大家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目前很多人对部队不了解,特别对文职人员不了解,所以写下这篇文章。如果觉得有推荐阅读公务员报考深度指南之前途篇——你能升到处级吗?公务员及体制内报考深度指南(地域篇——新人在哪里生活会更幸福)部队文职人员的前世今生,文职人员与地方公务员优劣之比较(上)明窗邀华月:体制内资深写手,擅长深度剖析官场规则与社会热点。原创的公务员报考指南、公务员晋升、体制内相亲、职场杂谈等系列文章视角独特,广受好评,关注公众号回复关键字即可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公务员的基本要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