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re笔记的sns文件夹叫什么?


2021-10-31 14:31:32
5点赞
1收藏
0评论
我用过N多笔记软件,但因为有手机和电脑同步的要求,所以最后筛选出来5款,我来说说它们的优缺点。全是个人使用感受,未必全面,也不一定客观,但都是个人实实在在的真实感受,不吹不黑。像我一样喜欢记笔记或者写文字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1、印象笔记这款笔记一开始就和我八字不合,我拿到后玩了半天也没上手,界面就搞得很复杂,用了几天就觉得用着不舒服,各种别扭,但又说不出来到底不好在哪里。可能是我太笨了,学不会……有个网友告诉我说,文件稍微大一点会卡,但是能忍受。然后我又问了问一个正在用的同事。他告诉我说,用着还行,但是笔记多了会卡,而且很多功能有限制,得充值才行。于是放弃。钱不钱的两说着,我受不了卡。这个软件的具体使用方法已经有很多博主写过了,我就不多说了,反正不适合我。2、有道云这款软件我用了很久,基本上电脑和手机同步很快,而且界面简洁,非常容易上手。文章有多种背景、模板可选,这点好评。可以将写好的文章导出为WORD和PDF文件。虽然导出的WORD文件格式有点乱,好歹能用。同步很快,电脑和手机基本上能同时同步。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手动同步。虽然有免费功能可用,但限制比较多,比如空间限制、单篇笔记的附件限制(最大24M)。想使用更多功能,还得交钱。其实这些我都能接受,反正我平时就是写个文章,有时会加些图片在文章里,文件一般都不会太大,大不了转化成WORD格式再传输一下文件好了。导出文件支持PDF和WORD格式,这点好评,因为有时候知乎发回答只能导入WORD文件。不过导出的WORD文件还是会有格式的混乱问题,估计是兼容性不够好。统计文章数字这个功能做的有点罗嗦,必须选中文本,然后点选菜单中的统计数字才能用。而WPS会直接在文章的左下角显示文章字数,相对来说方便的多。可以抓取网页,非常方便。但它有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因为我用的太久了(从2016年就开始用),笔记太多了,大概上千篇,结果它开始卡了,它开始卡了!那天直接卡在一篇文章上没响应了,把我急坏了,要知道那是我刚刚写好的4000字的一个回答啊!果然,卡完后那个回答也不见了。我当时都想砸电脑了。后来找回来了一半,但我继续写下去的心情已经没有了。知乎草稿也出现过这种问题……所以现在有道云我现在用的少了。它最大的优点就是使用简单,而且手机和电脑同步又方便又快。如果不卡,不丢文件,软件和云空间可靠,可以长久的使用下去,这个软件还是非常值得一用的,甚至推出个一二百元的终身会员我也会花钱买。缺点就是很多功能要收费,还是按年收。而且笔记文件多了后,电脑端会卡。虽然说它在编辑等方面的体验不错,但数据维护方面还存在问题,不得不说,国产软件任重而道远。个人认为有道云适合笔记不多、文件不大、做文件中转时使用。3、WPSWPS的文件可以存在云端,所以也能当笔记或者同步文件用。并且因为本身以编辑文件为主,所以文字、表格、PPT的编辑功能很强大。同时进入页面直接显示最近编辑的文件记录,很方便。默认保存到云端。但这个软件有点鸡贼,就给了1G的云空间,想要空间大点就得买,而且还得按年买,一年好几百块钱。关键是,我明明只在云空间里存了460兆文件,它就告诉我没空间了,让我开会员。超级会员最优惠是3年399元。不要被那个1元骗了,那得连续开通12个月,而且只是首月的费用,次月14元,而且不能像其他软件一件提前取消,即使取消了,也要扣155元。进云空间剪切、复制文件很麻烦。有个100多兆的PDF文件根本就不让直接删,只能粉碎。还有这种操作?而且WPS和WORD的兼容性不好,编辑好的文件在WORD上打开,图片大小和排列变得乱七八糟的。于是放弃。4、OneNote这是我觉得最好用的笔记软件,界面和WORD很像,所以并不难上手。有笔记本、分区、页等多个层级的文件夹、文件分类,逻辑很清晰,查找也方便。有点像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可以建很多子目录,并且可以无限扩展。而且可以直接链接文章标题,文章间、段落间的跳转快捷方便。多种粘贴模式可选,带格式、纯文本。复制到微信上可以直接将文本转为图片复制过去。如果需要复制纯文本,需要用记事本转一下。如果想复制文本+图片,只能转化为PDF文件传给对方了。文件不用保存,自动保存。并且可以恢复多个历史版本。Firefox浏览器下载个插件就能一键保存网页信息,非常方便快捷。使用类似贴纸的方式插入内容,可以在页中任意位置随意插入文字、图片、视频。还能录音,然后把录音转成文字(需要录得足够清楚)。上手相对有点麻烦,需要看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教程才能搞清楚所有的功能。而且UWP版(WIN10)自带的那版不如2016版好用,还得重新下载一次2016版。同时提供云空间,得申请。给了5G的云空间,据说在淘宝花6元就能升到15G,如果只是记笔记写文章应该够用了。缺点是不能导出为WORD文件,只能导出为PDF文件和网页HTML文件,这是什么操作?不过可以直接复制,然后粘贴到WORD里。比较麻烦点就是了。最大的缺点是,云空间在国外(应该是),登录、同步速度明显要比以上3个软件都慢。软件下载慢、安装慢、登录服务器慢。谁让它不是咱国产的呢!比较要命的是,用手机登录要好久……我用电子邮件登录竟然告诉我说我的手机无网络,太扯了吧,别的APP上网好着呢!后来换手机号登录,又说我的ONEDRIVE被冻结,而用我电脑登录发现好着呢~搞得我很迷惑。目前为止试了2次,一次也没在手机端成功过,一次是在苹果手机上,一次是在安卓手机上。难道非要我买个微软自己出的SURFACE平板电脑不成?后来关了wifi用流量试了一下,终于登录上去了……什么鬼?有网友说世纪互联版的OneNote速度快,回头我去看看这个怎么操作,到时候补充。另外,没有字数统计功能……为什么不加一个,这个不难实现啊!我估计也是因为它是国外软件的原因,人家是写单词的,咱们是写方块字的,统计方式不一样。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补充一下,OneNote只能安装在WIN7以上的版本的系统,如果你用的是XP,安装不了……所以我现在实际使用是,用OneNote写文章,保存、整理文章,收藏好文。用有道云在手机和电脑上同步文件。2021.3.1 更新5、专注笔记有网友说专注笔记用着不错。我用电脑去联想官方商店下载安装,结果告诉我要先装安卓模拟器。很迷惑,搞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于是去官网下载,找个WINDOWS版本,可以直接安装了。安装完发现界面和有道云差不多,相对比较简洁。下图是我测试的编辑页面。页面风格比较清爽,灰白配,默认的行距、字体大小很美观。下图是官方的说明:在文件中插入附件最大支持20M。和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一样,也是大部分功能免费,想要获得更多功能要升级到PRO版,要收费。比如生成导图、使用数学公式等。不过搞了个永久购买,我觉得这点是比较实在的。但可以免费试用一周。我非常讨厌那种按年收费的APP和软件。微软传统版本的OFFICE是可以永久购买,凭什么你就要按年收费,而且价格还不便宜。难道想和OFFICE365学?但微软公司为了推广Office 365,鼓励高校师生养成使用习惯,推出了一项利用教育邮箱免费获得Office 365永久使用权的活动。感兴趣的可以去试试,已经毕业了也能申请的到。不过我还是愿意用传统版本的OFFICE,因为只要安装了正版的WIN10的电脑,都会自带正版OFFICE。你也可以搞个盗版用,但版本不稳定倒是真的,容易蓝屏什么的。我的笔记本电脑用的是正版WIN10,用了一年多没蓝屏过。多种笔记本封面可选择,同时可以自定义笔记本封面,这个功能我给个好评。其他笔记软件都没这个功能。文件夹有多种显示方式:列表、时间,还有个画廊模式。个人感觉这些模式是创新,但并不是使用体验上实质性的突破。有一个笔记统计功能:缺点也明显,官方说了,这款软件主要基于本地,虽然提供了云盘,但只有1G,想多用,得收费。从这点来看,专注笔记明显不适合我。因为我的笔记文件很多,很多是自己写的稿件,只保存在本地不现实,一旦丢失会对我造成非常大的损失。但如果用云盘就要收费,钱不钱的先放在一边,这种偏小众化的软件很有可能会面临运营不下去的风险,我没必要冒险。另外在官网有人反映说:“笔记”编辑完成后,没有保存的按键,直接返回笔记就丢失了,试验了五次只有一次能自动保存;这是我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个人感觉这款软件更适合手机和电脑上使用简单的小文件的同步,类似有道云。但不知道文件多了会不会卡。觉得我写的不错就帮忙点个赞,欢迎关注我~

本期笔者将要介绍一款Obsidian的拆书插件——PDF to Markdown,几分钟从PDF摘取出知识点,并快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大家高效阅读、拆书、笔记。介绍Obsidian插件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拆书。拆书就是转述者或讲书人能把书中的内容、精华提炼出来,然后将原著的中心思想和精华表达具体、清楚。我们要学会读书就是要学会拆书,有的人把拆书做成了自己的事业,比如:樊登读书会,得到APP等。别人拆书不如自己拆书,一味依赖别人的拆书、读书笔记,会导致以下问题:1. 无法实现深度学习:看别人拆书,只能让你看到冰山一角。对于有深入学习习惯的读者来说,属于观光式学习,并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2. 个人偏见:对书籍的二次转述是带有强烈的解读者主观色彩的,不太容易分辨出哪些是原书观点,哪些是解读观点,不可能保持原书的原汁原味。因此,笔者非常不建议读者去投机取巧地读书,而是要学会自己拆书。我们做科研经常要收集、阅读各种资料,这些资料通常是以PDF文件提供给我们的,PDF文件可以打开浏览,做注释。但是PDF有一个问题,就是里面内容很多,用起来不方便,不便于我们建立知识点的联系。这里笔者使用PDF to Markdown提取PDF文件的知识点。Obsidian本身并不能打开PDF文件,如果你新建一个笔记,那么你可以将一个PDF文件拖拽到笔记中,如图所示。注意,此时,文件列表中也有了这个PDF文件,也可以直接打开文件里表中的PDF文件。笔记中的PDF文件列表中的PDFPDF to Markdown是Obsidian的第三方插件,不是核心插件,需要单独下载。该插件允许您将 PDF 的基本文本内容提取到 Markdown 文件中,适用于文本的标题、段落和列表。PDF to Markdown插件和Obsidian的其他第三方插件安装方法一样,安装详情请看:科研笔记神器:一边视频,一边笔记,轻松搞定B站视频学习下图是PDF to Markdown插件安装后的插件选项,都打开就可以。PDF to Markdown的功能并不复杂,笔者就不详细介绍了。Obsidian的插件PDF to Markdown安装并激活PDF to Markdown插件后,这样使用它:将您的 PDF 文件拖入 Obsidian软件内,这个时候,你可以在文件列表中看到PDF文件;在 Obsidian 中打开 PDF文件,和打开笔记一样;将焦点放在PDF的窗格上,即确保您的 PDF窗格已选中;单击左边栏中的“PDF to Markdown”按钮,会生成一个Markdown文件;根据您的阅读理解,编辑生成的Markdown文件,做笔记,删减不重要的内容;最终,将一篇PDF文献转换成了自己的笔记。下图是一篇PDF英文论文转成Markdown文件实例,熟悉Markdown的读者应该知道它的优点。至于如何阅读文献,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笔者只是提供一个好用的工具。以上就是Obsidian的PDF to Markdown插件的使用方法,配合上思维导图等工具,用Obsidian读书、做笔记方便高效,是一款难得的科研工具。注意,如果你是首次使用这个插件,即在安装和激活插件之前,已经在 Obisidian 中打开了 PDF,则单击该按钮可能不起作用。这是因为插件没有连接到已经打开的文件。解决方案是关闭 PDF 注释并重新打开它,这将允许使用插件处理当前文件。鉴于篇幅,笔者先介绍了Obsidian的PDF提取插件——PDF to Markdown,及简单的PDF转Markdown文件方法。转成Markdown文件后,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拆书了,更多拆书工具和方法将在下一期介绍。Obsidian需要用户自己配置,对于一些不熟悉编程的用户可能不太友好,可能会在初期劝退一些用户。但是,一旦你成功上手了Obsidian,就会感受到它的强大。Obsidian毕竟可以用于学习、笔记,也可以用于研究论文、日程安排,这些内容会在以后详细介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ns文件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