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高校大学教师负面新闻消息对考研影响?

2020年10月27日 18:00--阅读 ·
--喜欢 ·
--评论大学生盲目“跟风式”考研,其实是教育的失败。近年来,考研越来越热,甚至有些同学刚读大一就开始准备考研。网络上甚至将这样的现象,称为“跟风”现象。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考研热?对于当前就业压力,很多学生缺乏好的预期,希望通过考研来转变这个局面,尤其是高考后进入普通院校的本科生,对于考研的心理需求会更大一些。一方面想要通过考研,实现文凭含金量的提升,另外想要通过考研进入985“高校”,亦或是“211”高校。值得说明的是这里的就业问题,并非单一指就业困难,而是多数进入大学的学生,内心期待未来工作条件变高了。也就是说,他们当中很多人不甘心拿着几千元的工资,亦或是在一些条件较差,甚至是小公司上班。当然,在就业问题方面,还有一些大学生有怯懦的心理,他们害怕面对就业,因此选择了考研,想要逃避面对的就业问题。有些高校设置的专业很“冷”,也有的很“旧”。而这个问题,也逼得许多学生在进入高校后,不得不准备考研。他们更多地将考研看成了一种转化专业的途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专业,本身在本科阶段只是碰触了最皮毛的知识,想要深入学习就需要读研,而这也成为了许多学生进入大学,有一个因素。再次,就是高考“失败”的不甘心。不得不说,有些学霸在高考中没有能够发挥出正常水平,也没有选择复读,而是进入到了自己不太满意的大学,但是他们内心认同的大学也一直成为他们内心挥之不去的梦想。尽管本科没有能够走入梦想中的大学,但是却渴望通过考入进入到自己认可的大学。而通过考研也是他们实现“高考失败”的一次翻身之战。不得不说,当前中国的教育,让许多孩子在家长的要求下,进入到了大学,但是他们其中不乏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他们对于自己的人生更是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未来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出发,更像是一个“巨婴”。这样的孩子之所以考研,更多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周围的同学都加入到了“考研”大军,在失去了奋斗方向之后,这些孩子便要盲从地加入到了考研大军之中。这些孩子表面上“跟随”别人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实际上却可能是又一次的迷失。或许,对于许多考研的学生来说,可能应该思考自己考研的真正目的,切莫盲目地追随别人考研的脚步,尽管那样可能会让自己恐慌的内心得到片刻的安宁,但是却未必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对于那些有着明确目的孩子来说,无疑父母的教育是极为成功的,可是对于未来迷茫的孩子来说,首要的问题绝非是考研,而是要搞清楚自己未来能够干什么,并且到底想要干什么?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孩子的未来会依然迷茫,甚至要走更多的弯路,最终成为了浑浑噩噩的人。至于“跟风”考研的现象,笔者以为这是教育的失败,作为一个成年人,在多年的教育之下,却没有自己的思想,更没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却要靠着“跟风”来指挥自己,这与幼儿园的自己又有什么区别?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学生“跟风”考研,并非是一件好事。相反,当下的教育阶段,谁到底应该肩负起为孩子“铸魂”的任务?
本科裸分进入浙江大学,被保送研究生,清华、复旦等多所高等院校录取,本科四年存款16万。近日,20岁的四川凉山女孩何思怡因为“逆天”的经历进入公众视野,引来公众热议。一些网友为她点赞:“妈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还有一部分网友对她的经历表示质疑,认为她利用“凉山”博眼球,质疑其炒作。7月12日,九派新闻联系到何思怡本人,她称,不想被所谓的“标签”影响,网络上一些负面的言论也并未对自己产生影响。在她看来,存钱是为了保证“自己在未来有更多选择的空间”,且存钱的过程并不轻松。在专业选择上,她在研究生阶段放弃了本科的新闻专业,选择攻读本科期间辅修的专业公共管理学,希望更切实地做出一些改变。未来,她期待自己不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商业上,都能帮助自己的家乡凉山获得更好的发展。何思怡本人。图源/受访者提供以下是九派新闻和她的对话。【1】“我不是小镇做题家”九派新闻:从小到大一直是“学霸”吗?何思怡:在读书方面,从小到大我基本没让父母操心。我初中、高中都考入了私立学校,也都拿到了全额奖学金。这也是我会去读私立学校的原因,并不是像网上说的家里条件很好之类,我都是通过自己考进去的。九派新闻:学习上有什么技巧或者习惯分享吗?何思怡:可能我记忆力比较好,主要通过早晚进行回忆朗读,然后做笔记加深理解。我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他们没有非常严格管理我的学习,不怎么插手。他们只是希望我尽力做每件事情,做到问心无愧,然后快乐地成长就好。九派新闻:选择专业的时候怎么考虑的?何思怡:本科期间,我在浙江大学主修新闻学,在大二时辅修了公共管理专业。当时学新闻主要是两个层面的因素,一个比较现实的因素是我数学不好,所以我不是很想上高数,再加上我很喜欢新闻,所以选择了新闻。没想到进了浙大,发现浙大新闻也得学高数。还有一个原因是,当初报新闻有一定情怀在,想要通过新闻改变一些社会现象。在我小学时,当时班上有两个女生,她们在四五年级的时候,因为家里的原因没有继续读书,这件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九派新闻:为什么研究生又改变了专业选择?何思怡:保研时,我其实也拿到了复旦大学新闻专业的名额,但我最后还是选择了清华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当时我辅修了公共管理专业,在具体的案例学习中,觉得也许通过公共政策的设计,或者一些制度结构方面的改变,能更切实地为自己想做的事情努力。九派新闻:你觉得自己是“小镇做题家”吗?何思怡:我不认为自己是“小镇做题家”,在初中、高中阶段,我都遇到了非常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他们很大程度上扩展了我的视野。我的高中,并不是大家想象中沉浸刷题做题的学校,英语老师会带着我们搞配音、演话剧,参加不同的比赛。我们有很多机会去游学,参加北大、清华的夏令营。这些经历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这也影响我上大学后的经历。在大学我特意参加了龙舟队,代表学校参加比赛拿奖,等等。【2】存钱并不容易,想为未来留下更多空间九派新闻:网上说你在本科四年期间存下16万,有这么一回事吗?何思怡:有,是真的。九派新闻:怎么存下这么多钱的?何思怡:大学每个月我父母会给生活费,学校会发一些奖学金。加上各种理财产品,家教兼职实习。偶尔我还会做一些小生意,比如之前助力家乡凉山的农产品,在学校里卖过一些,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就告停了。慢慢地,我攒下了一些钱,但一些大额的支出,比如学费、看牙齿的费用,主要还是父母掏钱了。九派新闻:为什么想到要存钱?何思怡:从小家里培养我“女孩要经济独立”的意识,再加上看过女演员刘玉玲的一段讨论存款的访谈,更加坚定了我要有自己存款的意识。我存钱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方面想减轻家庭负担,另一方面想给未来做选择留下更多空间。九派新闻:存钱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困难?何思怡:其实攒钱真的不容易。有时我一周可能会做两三份兼职,从学校去那边,路途都很遥远,几乎每一次都要坐一两个小时的地铁。这个过程其实也挺辛苦的,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轻松。何思怡本人。图源/受访者提供【3】走红后收到很多负面言论九派新闻:自己的事迹在网上发酵后,收到了网友哪些评价?何思怡:我的各个社交平台都收到了很多条消息,包括我的同学也来问我。这里面有很多表扬的声音,但除此之外,也收到了很多负面的评价。我自己本科学的是新闻,但也没有想到会因为这样一条新闻收到这么多负面评价。有一些言论很刺耳,甚至觉得我的存款,有一部分是靠违法交易来的,对这种“黄谣”我挺不舒服的。九派新闻:这些评价对你和家人造成困扰了吗?何思怡:我自己还好,可能我一直把网络和现实世界分得比较开,这些也都没有影响到我的现实生活。反倒是我的父母可能有些困扰,很多同事会去问他们具体情况。因为我父母平常都是比较低调的人,可能不太适应。这次事情发生后,父母教育了我,觉得我太高调了。九派新闻:面对这些质疑,你是怎么回应的?何思怡:很多回应,包括质疑,完全是无稽之谈。我问心无愧,没有必要让毫无根据的恶意猜测影响生活。何思怡在社交平台上回复网友质疑。图源/受访者提供九派新闻:未来的规划和打算是什么?何思怡:未来,我想看看自己是否适合做学术研究。如果适合,我可能会去从事选调工作或者继续读博,从学术理论的角度去做一些贡献。如果不适合的话,也可能从商业,或者其他方向去尽可能影响家乡。这个暑假,我报名参加凉山的“火把节”志愿者,在等待结果。能选上的话,我也想借这个机会,弘扬一下家乡民族文化,还有一些特色的风景人文,为家乡做一点贡献。九派新闻记者杨臻编辑刘萌【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教师负面新闻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