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431分能不能进甘肃政法大学好考吗少数名族预科班?

作者:李超
时间:2019-06-27
点击数:吉首大学2018年省外本(预)科一志愿录取分数线省份
科 类
录取数
最高分
最低分
省二本线
省一本线
黑龙江
理工类
7
489
465
353
472
文史类
8
481
472
406
490
湖北
理工类
16
515
501
375
512
文史类
7
560
555
441
561
少数民族预科(理工)
15
495
442
少数民族预科(文史)
10
552
515
山西
理工类
4
501
490
432
516
文史类
6
530
527
476
546
广西
理工类
13
522
503
345
513
文史类
10
551
541
403
547
少数民族预科(理工)
13
451
423
少数民族预科(文史)
7
517
497
浙江
综合改革
46
604
556
一段588 二段490 三段344
海南
理工类
20
607
593
539
文史类
10
656
639
579
安徽
理工类
14
510
502
432
486
文史类
8
551
549
505
550
江西
理工类
15
532
521
447
527
文史类
5
573
567
496
568
河北
理工类
19
521
509
358
511
文史类
9
563
555
441
559
河南
理工类
19
516
499
374
499
文史类
10
554
545
436
547
内蒙古
理工类
24
495
432
336
478
文史类
17
522
482
399
501
少数民族预科(理工)
17
418
383
少数民族预科(文史)
8
463
453
天津
理工类
5
470
460
407
文史类
5
502
497
436
山东
理工类
16
527
504
435
文史类
9
565
550
505
广东
理工类
14
480
469
376
文史类
6
532
527
443
重庆
理工类
12
535
515
428
524
文史类
6
517
505
434
524
少数民族预科(理工)
9
481
461
少数民族预科(文史)
6
484
470
陕西
理工类
15
471
460
425
474
文史类
5
525
509
467
518
少数民族预科(理工)
5
435
405
少数民族预科(文史)
4
479
465
江苏
理工类
14
332
327
285
336
文史类
4
327
325
281
337
吉林
理工类
21
493
453
405
533
文史类
11
513
482
432
542
少数民族预科(理工)
13
438
382
少数民族预科(文史)
7
484
422
甘肃
理工类
9
499
472
436
483
文史类
5
513
499
456
502
少数民族预科(理工)
13
425
397
少数民族预科(文史)
8
452
428
福建
理工类
7
477
461
378
490
文史类
5
540
530
446
551
云南
理工类
7
532
515
430
530
文史类
6
573
565
490
575
少数民族预科(理工)
9
493
474
少数民族预科(文史)
6
556
534
四川
理工类
18
544
535
458
546
文史类
11
558
549
492
553
少数民族预科(理工)
4
461
458
少数民族预科(文史)
7
486
474
辽宁
理工类
9
501
481
368
文史类
6
541
534
461
贵州
理工类
5
496
477
379
484
文史类
3
567
558
477
575
少数民族预科(理工)
13
440
410
少数民族预科(文史)
7
544
522
青海
理工类
5
398
389
365
403
文史类
4
473
464
424
475
少数民族预科(理工)
13
377
360
少数民族预科(文史)
7
436
421
宁夏
少数民族预科(理工)
13
431
427
432
463
少数民族预科(文史)
7
497
494
498
528
新疆
理工类(汉语言)
7
432
384
467
500
文史类(汉语言)
2
416
414
341
372
理工类(民考汉)
1
422
310
398
少数民族预科(理工)
41
406
390
309
376
少数民族预科(文史)
9
407
381
350
384
内地高中班(理工)
15
459
300
内地高中班(文史)
7
491
333
西藏
少数民族预科(理工)
18
280
264
335
445
少数民族预科(文史)
11
328
318
355
460
2023-06-22 21:06:44文/胡夏老师来源:高考助手网一、甘肃庆阳市高考状元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每年高考季,网络上热度最高的话题,永远离不开“高考状元”。甘肃庆阳市高考成绩放榜时,大家都非常关注今年的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甘肃庆阳市高考总分为甘肃高考总分均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理科(物理、化学、生物)为300分;文科(政治、历史、地理)为300分。,2033年甘肃庆阳市高考状元最高分截至目前官方暂未公布任何消息,小编将为大家整理历年甘肃庆阳市高考最高分状元信息,以及甘肃高考一分一段表成绩排名数据。二、甘肃庆阳市高考最高分及历年状元三、甘肃本地所有大学排名一览表甘肃的大学排名前十具体名单: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河西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甘肃政法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农业大学
1、甘肃本科大学排名一览表
全国排名
学校名称
总得分
省市
省市排名
39
兰州大学
60.801
甘肃
1
156
西北师范大学
38.001
甘肃
2
172
兰州理工大学
35.945
甘肃
3
197
兰州交通大学
33.981
甘肃
4
297
甘肃农业大学
26.181
甘肃
5
406
西北民族大学
20.034
甘肃
6
495
兰州财经大学
15.741
甘肃
7
535
甘肃中医药大学
14.264
甘肃
8
640
天水师范学院
11.153
甘肃
9
645
兰州城市学院
11.044
甘肃
10
664
河西学院
10.725
甘肃
11
666
甘肃政法大学
10.704
甘肃
12
758
兰州文理学院
8.887
甘肃
13
814
陇东学院
8.2
甘肃
14
858
甘肃医学院
7.495
甘肃
15
881
兰州工业学院
7.057
甘肃
16
953
兰州博文科技学院
5.85
甘肃
17
2、甘肃专科院校排名一览表
全国排名
学校名称
总分
地区
省内排名
208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75.227
甘肃
1
228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74.242
甘肃
2
314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71.33
甘肃
3
342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70.656
甘肃
4
375
武威职业学院
70.101
甘肃
5
412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69.384
甘肃
6
441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
68.958
甘肃
7
498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68.198
甘肃
8
592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67.058
甘肃
9
623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
66.668
甘肃
10
656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66.377
甘肃
11
657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66.373
甘肃
12
661
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66.347
甘肃
13
752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
65.593
甘肃
14
799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65.201
甘肃
15
930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64.089
甘肃
16
四、甘肃庆阳市高考志愿如何选大学高考志愿填报什么叫专业组高考志愿专业组是指想报考的专业。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直接选择志愿为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组。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成绩位次,位次是按普通类所有考生总分排定,总分相同时,按文化总分、语文数学总分、语文或数学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选考科目单科成绩的高低排序,全部相同者为同位次。专业志愿组填报方法是什么全面梳理考生所在分段范围内的院校及专业无论高考如何变化、录取模式如何改变,志愿的竞争归根结底仍然是分数的竞争,平行志愿录取规则的第一条就是“分数优先”。因此,考生及家长在志愿填报之前,一定要认真梳理自己所在分数段内具体包含着哪些院校以及专业可供选择。对照院校及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在志愿准备过程中,不要忽视了拟填报志愿的选考科目要求。排除自己检索范围内选考科目不符合的选项,避免误填报。结合考生的兴趣爱好、未来规划,进一步缩小报考范围每名考生在其所在分数段内,都有大量的院校及专业可供选择。在这个步骤当中,可以继续使用排除法,进一步缩小目标范围。首先直接排除考生不喜欢且不愿就读的专业,其次通过院校地域,直接排除不愿就读的地区。最后不愿就读中外合作办学或高收费专业的考生,直接排除该类招生专业等等。通过设置排除选项,就可以迅速缩小考生的报考范围,减轻报考压力。做好“冲、稳、保”搭配,明确局部志愿功能以首选科目为物理的570分考生为例,该名考生在“冲”志愿设计当中,可能会遇到部分“双一流建设”院校、“211工程”院校的冷门专业和省属热门院校的强势专业,此时,他所需要做出的选择是个人能否接受名校的冷门专业还是去选择省属院校的热门专业。在“稳”志愿设计当中,他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自己心仪的院校、心仪的专业数量不够充足,是否可以在能接受的院校当中扩大选择范围的问题。在“保”志愿设计当中,他一定要充分思考自己所对应保底志愿中哪些性价比更高,哪些更适合考研、升学,哪些更有利于未来就业的问题。
高考填报志愿必读 易陷入的十大误区
误区一
一门心思奔名校
“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
有考生父母打算为孩子只在本科一批一志愿报考一所心仪“名校”,二志愿放弃。这种填报志愿方式欠缺考虑,风险较大,如果孩子分数不够,本科一批一志愿没被报考院校录取,就失去了就读其他一本院校的机会。
不可否认,“211”和“985”高校在硬件、软件上都较优越,能考上名牌大学固然是好事,但完全从“名牌”出发选高校,不考虑其他因素,特别是专业因素,则是不明智的。更何况,“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普通高校一些专业也有特色,具有很强的实力。因此,填报志愿时,父母不要只考虑“名校”,走出非“名校”不报的误区。
误区二
不仔细看招生简章
高考志愿别冷落了招生章程
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本科、高职或专科),办学类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办或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的要求,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如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及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联系电话、网址,以及其他须知等。”
误区三
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
不同志愿填报方式要区别对待
志愿梯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院校志愿梯度,二是专业志愿梯度。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就全国来讲基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江苏、浙江、湖南等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区市)的考生,在拉开梯度这个问题上,风险有所减小,但也不是不考虑。平行志愿的实行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风险,同时更突出了高考分数的作用。在考虑梯度问题时,建议平行志愿的最后一个志愿要有相当的保险系数。也就是说,按照往年的分数,考生的分数上最后一个平行志愿要比较保险。
第二种志愿填写方式是实行非平行志愿的考生,院校梯度就非常重要了,我个人认为要把握两个方面。首先,第一志愿最关键。其次,后续志愿基本上应该考虑往年一般报考人数不满并且曾经招过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学校。
误区四 不填报热门、紧俏专业
“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另外一个误区是:盲目拥挤热门专业,咨询时经常问“今年什么专业热”,“什么专业是好专业?”实际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冷热的差异。盲目挤热门专业,对考生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容易落榜。即使侥幸被院校录取,由于热门专业里人才济济,自己实力不是很强,在就业选择和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难占得优势,抢得先机。正确的做法应是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误区五
只凭学校(或专业)名称来选择
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还有一个误区是,喜欢凭着专业的名称来选择专业,而对专业内涵不了解。实际上,不同专业之间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考生在看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一般应该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特色专业,专业的实力如何,有无硕士、博士点,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专业发展前景和学生就业去向如何,专业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
误区六 不服从专业调剂
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可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
当考生在报考某院校时分数不占优势(够了院校提档线,但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填写“不服从专业调剂”就意味着学校将会作退档处理。每年高招录取过程中,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专业志愿没有拉开梯度,没有掌握好专业级差,或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落榜。
对待是否服从所报院校专业调剂,考生要统筹考虑。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的思想准备。你被调剂到的专业极有可能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一般是比较冷门的专业。如果不服从专业调剂,虽然你够了院校提档线,但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时,则会失去了进入这个学校的机会。
误区七
平行志愿没有风险
“投档而被退档”是最大的风险
平行志愿填报虽然减少了志愿填报的风险,但同样存在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
虽然教育考试部门从减少投档而被退档的矛盾出发把投档比例定位105%,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档后可能会被退档。退档的考生,即便是A志愿退档,也将直接进入征求志愿。这是平行志愿填报最大的风险。
被退档的理由大致有:高考分数在所有被投档该学校考生中偏低;填报专业志愿太高,且志愿不服从调剂。当然,如果高校实行“进档即取”的原则,那么,只要分数达到投档线,志愿服从调剂,就不会退档,落榜生将大大减少。
2.定位不准确的风险。
3.志愿没有梯度的风险。
误区八 选择专业时,不考虑考生的兴趣和特长
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
在选择高考志愿时,父母固然要考虑到孩子将来的职业规划,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他的自身特性。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为将来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创造条件,这才是最佳选择。
考生自身特性包括:个人兴趣爱好、个人性格特征、个人能力所及、个人身体条件等4个方面。就拿上边这个考生来说,首先,父母选择孩子不喜欢的专业,就是违背了考生的个人兴趣爱好。试想,面对一个自己根本不感兴趣、完全不喜欢的专业,又如何要求他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深造。
其次,这个考生性格内向,平日少言寡语,不喜欢与陌生人打交道。父母选择让孩子学医,将来当医生势必要面对众多各种各样的患者。医患接触是必不可少的诊疗环节,而孩子的性格特征不适合当医生,父母没有考虑到这点。
误区九
填报志愿市家长的事,孩子只负责学习就行
把志愿决定权还给孩子
每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而且最好能进名牌大学读书。这种愿望会在孩子填报志愿问题上充分表露。有些父母还固执得有些过分,主观决定考生的志愿,忽略孩子的兴趣、爱好,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分歧很大,给孩子造成不小的压力。在填报志愿的整个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定位是参谋。应该把填报志愿的决定权还给孩子。
高考决定着近千万考生的命运和前途。考入什么样的学校,上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上大学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如果父母给报的专业他不喜欢,甚至一点兴趣都没有,将来上大学就会造成一个被动状态,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
父母关心孩子的未来发展,并对志愿填报十分重视的心情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父母毕竟阅历丰富,有社会经验,把该说的话都说到了,也完全应该。但是应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
误区十
照搬往年的录取分数来报志愿
高校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五、甘肃庆阳市高考志愿模拟入口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 一般考生填报志愿,大多是根据高考成绩排名和历年录取情况来衡量自己的志愿填报情况,而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为这个过程赋予了科学化和数字化。让考生不再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是能够以分数为基础,尽量使志愿填报更符合自身性格和兴趣,使志愿填报更科学。该系统是很多高三班主任自己在使用的系统,也是被他们推荐给学生使用的系统,小巧速度快、数据准确、概率值合适,基本上80%的高三学生会使用这个系统。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六、甘肃高考志愿填报说明甘肃庆阳市高考成绩后,接下来就是高考志愿填报,考生需要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快速准备好的自己的意向志愿,为正式填报志愿做好准备。甘肃高考提前批大学名单有哪些: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河西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甘肃政法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农业大学
2023年甘肃高考志愿填报说明
填报志愿
普通高校招生普通文理类和体育、艺术类各批次、段次实行平行志愿或“1+1”顺序志愿模式。志愿填报采取网上填报志愿方式。填报志愿的办法、要求及操作流程按《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及征集志愿实施办法》执行。
(一)网上填报志愿
1.志愿设置
(1)普通文理类
实施平行志愿的本科提前批(B段、D段、E段、F段)、本科一批(I段)、本科二批(K段)和高职(专科)批(Q段、R段)设置9个平行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设置6个专业选项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不实行平行志愿的段(A段、C段、G段、J段、L段、P段)均实行“1+1”顺序志愿(1个第一志愿和1个第二志愿,下同),本科一批高校专项段(H段)除外。每个院校志愿设置6个专业选项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H段设置一个院校志愿,院校志愿下设置6个专业选项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选项。S段不设置院校志愿。
(2)体育、艺术类
本科一批(U段)、本科二批(W段)、高职(专科)批(X段)设置9个平行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设置6个专业选项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本科一批(T段、V段)设置“1+1”顺序志愿,每个院校志愿设置6个专业选项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2.填报安排
第一次填报:6月27日20:00至6月29日20:00。
填报批次为:本科提前批(A段、B段、C段、D段、E段、F段、G段),本科一批(H段、I段、J段),本科二批(K段、L段),高职(专科)批(P段、Q段),体育、艺术类本科一批(T段、U段、V段),体育、艺术类本科二批(W段)(民办院校及独立学院)。
第二次填报:8月6日20:00至8月8日14:00。
填报批次为:高职(专科)批(R段),体育、艺术类高职(专科)批(X段)。
3.填报要求
(1)考生要在网上填报志愿规定的时间内严格按要求进行网上填报。考生填报志愿前应认真阅读有关高校招生章程、网上填报志愿的说明及《2023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选择填报学校和专业志愿,并对所填报志愿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承担责任。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操作,确保志愿信息准确、有效。志愿系统在规定时间关闭后,考生所提交确认的志愿一律不得更改,逾期不予补报。因考生本人志愿填报疏漏、失误或未按规定程序操作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各级教育考试招生机构和高级中等教育学校要组织力量加强对考生志愿填报的政策解读和技术指导。
(3)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按考试科目类别分为:理工类、文史类、体育(文/理)类、艺术(文/理)类、中职升学考试类等。理工类、文史类考生应分批次按科类填报志愿。体育、艺术类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既可填报体育、艺术类院校及专业,也可填报普通文理类院校及专业,但同一批次内同时录取的段次只能选定一类,具体为体育、艺术类本科一批(T、U、V段)与普通文理类本科提前批(A、B、C、D、E、F、G段)同时录取,考生只能选定一类填报,但不影响普通文理类本科一批(H、I、J段)志愿的填报及征集;体育、艺术类本科二批(W段)与普通文理类本科二批(K段)同时录取,考生只能选定一类填报,但不影响普通文理类本科二批(L段)志愿的填报及征集;体育、艺术类高职(专科)批(X段)与普通文理类高职(专科)批(P段、Q段)同时录取,考生只能选定一类填报,但不影响普通文理类高职(专科)批(R段)志愿的填报及征集。
(4)艺术类考生在填报使用统考成绩艺术类院校及专业志愿时,每个志愿同一院校只能在美术、书法、唐卡、声乐、器乐、作曲、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等10个专业方向中选择一个专业方向进行填报,选择两个(含两个)以上专业方向填报的,以第一专业方向为准进行投档。
(5)体育类考生填报体育类专业志愿时,不得跨类填报志愿,只能选择自己所考的专项类别填报志愿(田径类,篮球、排球、足球类和体操、武术类),选择两个(含两个)以上专业方向填报,以第一专业方向为准进行投档。
(6)中职升学录取考生填报志愿时,不得跨类填报志愿,每个志愿同一院校只能选择农林牧渔类、医药卫生类、工业类、土木水利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教育与文化艺术类等8个类别中的一个类别进行填报,选择两个(含两个)以上类别的,以第一专业所对应的类别为准进行投档。
(7)藏文民语类考生可根据“双记总分”办法产生的两种总分成绩,考生结合考试成绩、本人意愿自行决定填报普通类高校或民语类专业高校志愿。
(8)高水平艺术团及高校专项志愿填报在本科一批高校专项招生段(H段)。符合条件的考生只能根据自身情况填报其中的一类志愿。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不填报志愿,根据前期各学校的录取结果直接投档。
(9)高水平运动队考生在本科提前批(A段)填报志愿,同A段其他类别计划一起投档。
(10)强基计划入围考生可填报各批次志愿,但被强基计划录取后所填报志愿全部作废,不得参加其他各批次和类型的投档及录取。
(11)填报高职(专科)层次的定向农村医疗专项、定向培养军士、公安武警类、少数民族紧缺人才专项及精准扶贫专项等志愿的考生,在本科二批(L段)后按院校专业及计划性质类别单独设置填报页面,填报时间为:6月27日20:00至6月29日20:00。
(12)凡填报定向招生专业的考生,须根据招生院校的要求与招生院校和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
(二)征集志愿
1.征集批次
除本科提前批次(G段)、本科一批(H段)、高职(专科)批S段等三个批次中3个段不实行征集志愿外,其他批次其他段均实施征集志愿。
2.征集次数及范围
本科提前批:
A段(征集1次):征集控制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
B段、D段、E段、F段(征集1次):征集控制线上未被录取和线下20分(含20分,下同)以内的考生。
C段(征集1次):征集控制线上未被录取和线下40分(含40分,下同)以内的考生,征集志愿时计划统一公布(不再分县(市、区))。
本科一批:
I段和J段同步征集1次,分段录取。I段征集控制线上未被录取和线下20分以内的考生,其中I段中省属院校民族班征集相应批次控制线下40分内的考生(含40分,下同),预科、边防子女预科不降分;J段征集后如生源不足,按规定按征集后的志愿适当降分。
本科二批:
K段和L段同步征集,征集2次,分段录取。K段第一次征集控制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第二次征集控制线上未被录取和线下20分以内的考生(中职升学考试相同),省属民族院校征集相应批次控制线下40分内的考生,预科、边防子女预科不降分。L段第一次征集控制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第二次按规定按志愿降分投档。
高职(专科)批:
P、Q段面向参照分数线上未被录取且符合报考资格的考生征集一次。
R段征集2次,普通文理类征集参照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中职对口招生计划第一次征集后,如生源不足,可按相关规定在第二次征集时适当降分,降分幅度不超过20分。
体育、艺术类各批次各段征集1次志愿,征集志愿的具体实施办法按体育艺术类录取工作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3.征集志愿设置
征集志愿的志愿数量和投档录取方式与第一次填报志愿相同。为提高专项计划完成率,本科提前批B、C、D段征集志愿不再设置服从专业调剂选项,考生填报征集志愿时必须服从专业调剂,志愿填报系统将自动默认为服从专业调剂。
4.征集志愿时间
详见《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及征集志愿实施办法》。
5.征集志愿投档要求
实行平行征集志愿投档模式按院校计划缺额数的100%比例投档。
征集志愿后,原填报志愿作废,第二次征集后第一次征集的志愿作废,录取程序将按最新征集的志愿投档。
(三)组织分工
1.网上填报志愿和征集志愿的工作在省招委会领导下由省教育考试院具体负责,各级教育考试招生机构按照分工及职责负责具体实施。
2.省教育考试院负责网上填报志愿和征集志愿的整体组织工作;市(州)教育考试招生机构负责组织协调辖区内各县(市、区)志愿的网上填报工作,并及时传达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要求,实时监控辖区内各县(市、区)志愿填报进度;县(市、区)教育考试招生机构负责组织协调辖区内工作人员及考生的培训、实时监控辖区内志愿填报进度,提供网上填报志愿所需的网络环境。
(四)填报地点及网址
1.甘肃省教育考试院主页是网上填报志愿的唯一官方网站,考生按志愿填报系统要求和提示登录页面进行志愿填报。征集志愿的网址与填报志愿的网址相同。
填报网址:https://www.ganseea.cn。
2.网上填报志愿对上网地点不作限制,考生可自行选择上网地点。
十、录取
我省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在省招委会的统一领导下,由省教育考试院具体组织实施,录取工作全部实行远程网上录取。
(一)录取时间
7月5日开始,8月20日结束。
(二)分数线公布
全省各批次各类别录取分数线将一次确定,一次公布。
(三)投档原则
1.高校和省教育考试院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实施新生录取工作。高校应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投档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并符合学校调档要求的考生,是否录取以及所录取的专业由高校自行确定,高校负责对已投档但未被录取的考生解释。省教育考试院负责监督、检查高校执行国家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情况,纠正违反国家招生政策、规定和违背录取规则等行为。
2.高校依据考生电子档案录取新生。高校录取工作要按时完成调档、阅档、审核、预录、退档等各环节工作,保证考生电子档案的正常流转和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对超过时间未按要求完成相关环节工作的高校,省教育考试院应主动与高校沟通和协调,对无故拒绝联系或故意拖延时间的高校,省教育考试院根据所发出的考生电子档案按有关高校计划数及录取规则设置考生电子档案为预录取状态,同时书面通知有关高校,并将有关情况上报教育部备案。
招生院校未经省教育考试院投档、《普通高校录取新生名册》未加盖省招委会录取专用章而被录取的考生,均属国家录取体制外招生,其录取结果无效。
各种特殊类型招生,须经过教育部网上招生录取系统,保证考生正常电子注册。
3.高校根据在我省的招生计划数,结合生源分布情况,与省教育考试院协商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要求,并在投档前完成计划调整,确保符合录取规则的调档考生能够录取。调档比例按照相关规定和高校协商意见执行调整,原则上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段次,高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高校根据模拟投档情况在正式投档前完成计划调整,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4.普通文理类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段)次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投档。即:由高考成绩总分加上全国性照顾政策分值后生成排序成绩,按排序成绩分科类从高分到低分排定位次,然后按位次优先的原则,根据考生平行志愿的自然顺序从前到后进行检索,一经检索到计划未满额的学校,即向该校投档。在对考生排序时,排序成绩相同的考生则按单科顺序及单科分数高低排序:文史类为语文、文科、数学;理工类为数学、理科、语文。
体育、艺术类投档原则按体育、艺术类录取工作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中职升学考试录取排序成绩相同的考生则按单科顺序及单科分数高低排序:专业基础知识测试总分、文化素质测试总分、文化素质测试语文。
(四)投档程序
1.提前批(A段、B段、C段、D段、E段、F段、G段),按照“段段清”原则顺序投档,先投A段,A段单独征集一次,再分别投B段、C段、D段、E段、F段,F段结束后,B、C、D、E、F段统一安排征集一次,最后投G段。
2.本科一批(I段、J段)、本科二批(K段、L段)、高职(专科)批(R段)投档时,先投放普通文理类、民族班,再投放其他类段。两类结束后同时征集,征集志愿仍然先投放普通文理类及民族班段,再投放其他类段。
3.高水平运动队录取时,省教育考试院按考生志愿进行投档。
4.体育、艺术类投档程序按体育、艺术类录取工作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5.高校专项、高水平艺术团等特殊类型招生,在本科一批I段模拟投档之前先投放资格合格、一本线上并填报志愿考生档案。在I段模拟投档结束后,高校根据入选资格考生投档成绩、试点高校给予的优惠分值和试点高校最终确定的模拟投档线进行录取,并在6小时工作时间内通过计划来源系统调入计划并完成录取。
6.本科提前批次省列少数民族紧缺人才培养专项G段,如计划实施区域生源不足时,汉族考生在院校文理类批次控制线下50分以内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投档录取,少数民族考生在院校文理类批次控制线下80分以内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投档录取;藏区专项民语类本科计划在文理类民族线下80分以内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投档录取。
(五)除军事、国防和公共安全等部分特殊院校(专业)外,高校不得规定男女生录取比例,不得对报考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考生作统考外语语种限制。
对高考成绩达到要求、身体条件能够完成所报专业学习、生活能够自理的残疾考生,高校不能因其残疾而不予录取。
(六)高校根据甘肃省教育考试院核准并加盖省招委会录取专用章的《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名册》,填写录取通知书,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加盖本校公章,并负责将考生录取通知书连同有关入学报到须知、资助政策办法等相关材料一并直接寄送被录取考生。考生本人凭录取通知书、准考证和身份证到户口所在地县(市、区)教育考试招生机构领取纸质档案。县(市、区)教育考试招生机构检查“三证”后,调阅核准省教育考试院下发的考生录取信息无误后,发给考生纸质档案,考生办理户籍迁移和报到注册等手续;高校凭新生录取通知书和经省教育考试院核准备案的《录取新生名册》办理新生入学手续及户籍登记等手续。录取通知书寄递工作要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国家邮政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2020年高校录取通知书寄递工作的通知》(教学厅函〔2020〕23号)执行。
由于网络传输、工作失误等其他因素造成的招生遗留问题,省教育考试院和高校协商妥善解决。
(七)为净化招生环境,排除外界干扰,招生录取场所实行“全封闭”管理。参加远程网上录取的高校,应提前向省教育考试院提供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联络人等,加强通讯联络,使网上录取畅通无阻。
(八)高校要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不得无计划招生,不得擅自录取分数线以下的考生,不得先招生后审批,不得通过中介组织招生,不得乱发录取通知书。
(九)藏文民语类考生录取
藏文民语类考生,本科一批安排在本科一批其他类段(J段)录取,本科二批安排在本科二批其他类段(L段)录取。本科一批文理类民族线上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投档录取,本科二批第一、二志愿生源不足时,在文理类民族线下80分以内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投档录取。
(十)民族院校、民族班录取
1.我省高校招生民族院校、民族班实行分列招生计划,按考生志愿及分数从高到低投档。
2.部属及外省省属民族院校、民族班按照我省普通高校录取控制分数线投档;省属民族院校、民族班招收聚居少数民族考生计划按照我省民族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投档;省属民族院校的不区分民族成份、散居少数民族和长期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计划,执行我省普通高校录取控制分数线。
3.院校招收民族班对投档线有要求的,可根据院校要求参照最终模拟投档线设定院校相应类别的投档线。
4.省属普通院校民族班聚居少数及散居少数民族招生计划和省属民族院校聚居少数、散居少数、长期居住在民族地区的汉族以及不区分民族成份等招生计划均在相应批次控制线下40分以内按照平行志愿规则投档,征集志愿也在相应批次控制线下40分以内按照平行志愿规则投档。
(十一)预科生的录取
1.本科一批预科生招生录取安排在I段、本科二批安排在K段进行。
2.本科预科班录取分数线最低分不得低于相应批次高校最终模拟投档分数线(控制线)下80分。本科少数民族预科班的投档线参照普通类计划同批次最终模拟投档线(控制线),院校最终模拟投档分数线高于批次控制分数线的院校,按最终模拟投档线下80分内投档;未完成计划的院校,按批次控制分数线线下80分内投档。征集志愿后,仍按第一次最终模拟投档线(批次控制分数线)下80分内投档。
3.边防子女预科班。报考边防子女预科班的考生安排I段和K段录取。重庆大学、湖南大学安排I段录取,报考的考生须资格审核通过,且高考成绩须达到我省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长春工程学院、西安邮电大学、西华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烟台大学安排在K段录取,报考的考生须资格审核通过,且高考成绩须达到我省本科二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下60分。
(十二)定向生录取
定向生录取降分幅度按教育部规定执行。如招生院校在调档分数线(控制线)下20分以内、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征集志愿后仍不能完成计划时,可将定向计划转为非定向计划执行。
援藏定向按照教育部规定,最低录取分数线不低于我省相应批次各有关高校提档线(控制线)下40分。
天津市援助甘南藏族自治州医学定向在相应批次控制线上录取。
(十三)中职升学考试录取
1.中职升学考试录取工作按照《关于做好2023年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甘招委发〔2023〕7号)执行。中职升学考试与对应批次实行平行普通文理类考生同步投档录取,并参加相应批次征集志愿。
2.参加评价且已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我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中职升学考试和高职院校单考单招。
(十四)保送生录取
保送生的录取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2〕8号)执行。已被录取的保送生,其录取信息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公布,同时省教育考试院将有关数据上报教育部备案注册。此类考生不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且不得填报志愿。
(十五)单独特殊类招生
部分高校单独招收的强基计划、保送生、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空军招飞、民航招飞、外国语言文学(非英语)单独招生、运动训练、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南华大学核类普通本科对口支援、职教师资、残障生、华侨、港澳及台湾籍学生等单独招生按教育部、有关部委及我省的规定执行。
(十六)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生录取
报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生的招生工作按照《关于做好2023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工作的通知》(甘教考高〔2023〕1号)执行。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如已被招生院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录取,则不再参加其他高校的录取。这类考生不得再填报普通高考志愿参加录取,如因考生填报志愿,造成重复录取不能进行学籍注册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十七)民语类及对等培养录取
面向全省少数民族考生招生的“八协”对等培养计划列在院校相应批次的普通类及民族班段,计划单列,按平行志愿模式投档,执行相应批次的录取控制线。民语类及对民族成份和授课语言有要求的“八协”对等培养计划列在相应批次的其他类段,按“1+1”顺序志愿投档。
(十八)报到与注册
考生凭录取通知书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并按高校规定的时间及要求,办理报到手续。不能按时报到的考生应向高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可延期报到。对未经高校同意逾期不报到的考生,视为自行放弃入学资格。高校应将自行放弃入学资格的考生名单(含考生号)按生源所在省(区、市)分别汇总,于本校规定的正常报到截止日期以后20日之内传报生源所在省教育考试招生机构。录取后确定放弃入学资格的考生要及时和录取院校联系,避免招生院校网上注册学籍。如因考生上一年度录取后不报到而影响下一年度再次录取注册的,责任由考生承担。
凡按考生志愿录取的考生,如没有报到入学,下一年度录取时,省教育考试院将其上一年度录取未报到情况向招生院校提供,若学校以考生诚信缺失不予录取,其后果由考生自负。
(十九)根据教育部规定,所有高校本科层次的招生,一律不得在常规录取工作结束后再进行补录或换录。
(二十)已被高职单独测试和评价录取的考生一律不得参加高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肃政法大学好考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