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开始复读在学校快疯了之路,现在算是明白了,一个好的学校有多重要?

我叫肖雨,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生,2017年湖北省高考理科裸分第一名。高考分数是700分(语文125、数学148、英语148、理综279)。除了理科状元这个身份,我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就是我其实是名复读生。在复读的过程中,曾经在衡水中学体验过一段时间真真正正的衡水模式。跟大家分享,我在衡水复读那段时间,总结出来的有用的经验。1、学习习惯,怎么养成?首先我从学习习惯讲起。高中确实可以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其实很多习惯,都是从初中开始就已经有了雏形。我上初中那会儿,我的数学老师,非常注重每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尤其是注重我们对于题目的思考能力。所以,当时每次,在进行一次模拟测试之后,他都会要求,把试卷上最容易错的,以及最难的题目都摘出来。先是写出来这些题,考了哪些知识点,然后让我们思考这些题的易错点和难点在哪,写在纸面上,再对照这原题和这些知识点对原题进行改编。这不是只将原题的数字改动,而是在解法思路上去做变通。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之后,我发现自己形成了,一看到题目就先思考这个题目考的是啥,易错点在哪儿,通用的解法是啥,就能很快解题。这个习惯对我以后的高中生活影响颇深。2、学习时间分配:保强提弱其实,我们在高中一定会面临时间分配的问题,因为除了课堂时间,我们每天还会有很多的自习时间,而这些时间都是可以自己来支配的。当然时间分配不可能是,单纯的按照考试分数多少,来简单的按照比例划分,而是要,根据自己具体情况来分。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得保证主三科的基本时间。我分配时间的原则是,先保证各个科目的基本时间,同时留出时间来提升弱科。相必大家会遇到一种情况,就是:原本我有一个科目是强项,然后我多花了时间去弱项,结果弱项提升的不是很多,强项又下去了。我觉得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就是,没有保证每一科目的基本时间,过多的把精力,放在了一门上,而没有花最低限度的时间在强项上。如果有一天实在是要多花时间,可以实行“借贷制度“,比如今天数学,多花了语文的时间,我用小本记下来,将来的某一天,我是要还回来的。这样就可以保证一个基本的时间分配。另外,我觉得对于零散时间的利用也非常重要。特别是下课时间的利用。我在复读的时候,会准备一个小本。上面安排每个课间我应该做的任务,例如记多少个单词,做几个完型,写几道语文选择题这样子。每个课间尽可能去做,每天晚上,按照完成进度,为自己打一个分,写一个简单的总结,然后安排明天的任务。我复读的时候,每次安排任务,都会尽量多安排一些,这样让自己有一种紧迫感,也能督促自己,去充分利用每一份每一秒的时间。3、对手与心态我个人觉得,在高中最重要的两个东西———对手和心态。这两样一个用来激励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一个保证自己,能够发挥出正常甚至超常的水平。先讲对手。一个好的对手说是你的对手,其实是你最珍贵的动力。我刚进高中时,第一次统考是年级第二,比第一就少了3分,从此拉开了我们俩长达三年的拉锯战,总是互相当第一。现在他也在北大,我们又成了最好的朋友。有一个人与你竞争,你总是可以,看到他身上的闪光点,以及自己身上的不足,进而可以,让自己有一个提升的方向;有一个竞争对手,也可以让你有很好的动力。每次当我比他分数低的时候,我总会非常不甘心,而这种不甘心又激励着我下次去超过他。在我第一的时候,他的追赶也让我不敢松懈,而是努力保持着自己的水平。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可以说高中时代一个合适的对手,就是你最珍贵的朋友。4、考试的意义是什么然后重点说一下学习的心态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考好而高兴,因为考差而伤心。其实这种心态很正常,但是我并不推荐。因为我们要知道,考试是为了找出咱们的问题所在,如果我们花了两个小时获得了满分,我们得到的,除了练了一下手,获得了满分,所带来的心理上的愉悦,其实就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个卷子根本没有发现我们的任何问题。其实高考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概率问题,我们复习,只是把我们考高分的概率变高。而这种概率是依托于,高考考到我们弱点的概率有多少。我们在平常考试中发现的问题越多,漏洞越多,改正之后,高考考到弱点的概率,就会下降,我们就越能考高分。当你这样想通了之后,考差了也不必那么难以接受。庆幸这不是高考,然后去进行问题分析。这就是柴森老师在《学好不难》这本书里写的:平时把能掉的坑都掉了,也总结出避免下次掉坑的方法了,到真正的中、高考也就不怕了。这种心态让我在复读整个阶段,心态都非常的平和,就算考差了我也不是特别担心。我觉得每个人,都会遇到一段自己的瓶颈期,怎么考都考不好。我在四月份,也就是快两个月,就要高考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无论怎么考都是班级十来名。那段时间我非常消沉,但是我坚信,是我问题还比较多,一直都很踏实的再补足,终于在后面几次模拟考,稳定在年纪前10。后来我反思,这种瓶颈期,其实正说明你在找问题,并且这种,没考好之后的不甘与难受,会让你这段时间的学习,变得非常扎实。这其实是一个蛰伏和积累的过程,是为了后面的爆发积蓄能量。我对比高三与高四的这一时期,发现,我高三那种顺风顺水的学习生涯,并不好,会使你变得浮躁且发现不了问题所在,其实是相当危险的。5、高考前的心态调整最后说一下高考前的心态。我在高考的前几天,先是看完了改错本背面的易错点,然后我拿出几张大纸,分为语数外理化生。在每一张纸上,自己在脑海中,按照试卷的结构,一题一题的写出易错点,容易出现的题型等等。虽然这花了很多时间,但是我发现,在随着自己,写下易错点的过程,我的脑海里渐渐有了试卷的雏形,我下意识的,开始从出卷者的角度来思考,每一题可能的坑在哪,可能的解法是那些。经过这个过程之后,我发现自己,非常的具有底气。高考的那一天,我没有跟同学一起谈笑风生,而是找了一个偏僻的角落,默默的看自己前几天默写的,每一科的易错点是啥,然后让自己的心境,慢慢变得平和冷静,也尝试去构思,每一题的出法,我把这个称为“人卷合一“的状态。进考场的时候我也不是第一个进,而是等所有人,都进去之后再进考场,坐在椅子上,也是一直在回想各个题目的易错点是啥。这样都是,为了让自己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并且这样做之后,我会发现这个考试,就跟平常考试没啥两样,每个位置可能出现的题目,我都有所猜测与防备,内心也多了很多底气,高考也就在这样的平静中度过了。其实125+148+148+279=700,把各个科目单独拆开来看,每个分数,我们都曾经达到过,比较难的是,在最终的一次考试中一次性实现。其实我觉得后期大家的知识储备都差不多,比拼的就是心态上的稳定与平和。做到高考似平常,就可以在每一科,都保持一个极高的发挥,然后达到自己理想的分数。6、学习方法对于高中的学习生活,由于我是理科生,我会从语数外理化生这六个方面,来分别讲我的心得体会,然后谈一谈,各科的学习时间分配,以及保强提弱,要注意的地方,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01语文篇其实我本人,高中时期语文并不是很好,最终高考语文,也只是在125这个不拖后腿的水平。我发现很多人,不知道语文怎么学,但是肯下功夫。我自己认为,高中语文可以考的很好的人,有两种:一是天赋型选手,这些人从小耳濡目染文学诗歌,文才极好,对文字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能够准确的把握,各种与文字相关的知识点,同时在写作文的时候,文思泉涌,字还写得好看。第二种就是我们这种普通型选手,虽然没有前一种的优势,但是只要我们愿意努力,有一些东西,是可以通过长期的坚持来改变的。首先,关于选择题。那就是刷题,没错,就是刷题。各种语病,只要你每天一刷,一些像是按照模板出的题,你一眼就能看出来。久而久之,一些不明显的语病错误你也能及时发现。其次,关于文言文。还是刷题,但是这个刷题,不同于前一个刷题,而是在刷题的过程中,记下那些经常出现的,但是你又不知道,具体意思的字词的意思,这样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你在以后的考试中,文言文翻译简直不是事儿。随后关于诗歌和阅读简答题。记住一个诀窍,那就是分条回答,每条标上序号,并且每一条都是先总结关键词,然后开始具体解释。举个例子,在阅读理解里面,比如问到了哪个环境描写的作用,就可以这样答:①渲染气氛:blablabla②引出人物出场:blabla这种。分条并且将关键字写在前面,可以让阅卷老师,很快的看完你的答案,他舒服的同时给你的分数也就高了。最后关于写作。由于咱们是努力型选手,文章文采啥的,咱们求不来也学不会,那就先把表面功夫做到足————字要好看。我本人高中前三年,从来不注重字体,语文作文最高也只有48分。后来复读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的第一个死任务,就是先把字练好。然后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每天练字,考试写作文也是,先把字写好。然后惊人的事情发生了,我的作文从最高48变成了最低48。从此我就知道了,一篇字写的好看的文章,分也不会特别低。这里的好看,不是指字写得,像是参加书法大赛一样,而是字体写的工整清晰。我有个同学,专门为此练了方块字,每个字也不好看,可就是一笔一划,特别直特别硬,每个字都像是一个方块,这样一整篇文章,看起来就非常的整齐,阅卷老师看着就十分的舒服,分数也就上来了。此外,我推荐考试的时候,写作文用零点七的笔写,这样写出来的字,扫描上去非常好看,很容易达到,一整篇文章整齐划一的效果。说完了表面功夫,来说一说内容里子。对于没有文采的我来说,我当时就坚信一个字——背。背名人名言,背精彩的论证段落。这些东西我写不出来,可是我会搬别人的用啊,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精彩段落,你加以改变就成了自己的,再配上符合话题的名人名言,文章的档次瞬间就高了起来,分数自然也就上涨了起来。我拿一个数字来说话,我本人复读的一年,背了各种类型,分类整理的名人名言近400条,高考的时候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关于语文我就这么多要说,大家不要盲目模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大家尽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02数学篇在高中的时候,我觉得数学有的时候很难,特别是导数,简直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最后一题最后一问应该怎么写。然而上了大学,学了数分高代,才知道原来高中的数学,真的没有当时想的那么难。我知道大家经常犯的错误,无非两种:一种就是:啊这题我会做,只是算错了,或者只是看错了题目,下次认真点就不会错了,结果,下次还是会犯类似的错误。这一类我称之为“非知识型错误”;另一种就是这个知识点,或者这种题型的解题方法确实不会,就是不会做,但是一旦做过了学会了,下次就能很顺利地拿下,我称之为“知识型错误”。今天我先讲怎么克服“非知识性错误”,再讲如何克服“知识型错误”,最后分享一下我对于改错的独家秘籍。首先,关于“非知识性错误”,我们每次遇到这样的错误,心中肯定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啊,这次我又不是不会做,就是不仔细,下次认真点肯定不会错”,然后对这类错误就一笑泯恩仇,然而下次又是熟人再相见。我高中的时候,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老是选择题前几题看错题,或者大题前几题看错。我犯了好几次错误之后,感觉不能在这样下去了,于是找到我高中数学老师,说:“老师我要是下次还错这样的,您就给我多出几道题,罚我多做做。”老师非常不屑的表示不让出题,错了就抄题目。我又犯了几次错误之后,花了大量时间去抄题。我发现这种无意义的重复劳动,首先就会让我没时间写作业,后果很严重,然后下意识的在下次考试,就注重了细节方面的问题,以后就很少会犯这种错误。所以总结起来就是,我们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就是因为犯错的代价太低了。而应对方法就是,自己主动提升这种错误的代价,也就是说,增加一些惩罚措施。就比如我的例子,让自己每次犯错之后,都会受到极其惨重的惩罚,自己下意识就会觉得,这种错误不是可以随意放过的,而是必须要纠正的。有了这种良好的下意识思维,这种低级错误就会自然而然的越来越少。说完“非知识性错误”,来说说如何弥补知识型错误。我的建议是刷题。但是这个刷题,不是传统的,买试卷集习题册就开始埋头苦干。而是根据自己前一阶段的薄弱部分来针对性提升。那怎么才能发现自己前一阶段的不足呢?我本人的办法就是,每隔一段时间,把自己前一段时间的试卷拿出来,集中统计。这个统计不是统计得分,而是统计丢了多少分。我自己每次是在一张白纸上,分好板块,然后统计每个板块的失分情况,例如三角函数负多少分,立体几何负多少分。这样一来,过去一个阶段的,各种失分情况一目了然。失分较多的地方自然就是需要针对提升的地方。由此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刷题。另外,统计的周期也不宜太长,免得内容相隔太远,也不宜太短,不具备代表性,我一般两周统计一次。这样就能很好的补足知识上的不足。最后,重中之重的是,我个人对于改错本的建设。我本人,高中三年不做改错本,复读的时候才开始重视改错本,简直觉得以前的我就是傻子,这么好的东西竟然没有早利用起来。其实改错本,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往上改,也不是按照时间随便乱改。首先,改错本应该按照板块来改,比如一个本子分成几部分,向量的题目放一块,立体几何的题目放一块,圆锥曲线的放一块。这样以后复习的时候也是按照板块来复习,方便查阅更方便查找复习。另外,改错本的建设,我有一个独家方法叫“一页两用”,就是一张纸,正面贴题目,背面写易错的知识点。我们改错,不改低级错误,这种错误的解决方案看前一段。我们只改那些有易错点的题目。就把这个易错点提取出来,写在纸的背面。这样下次如果我们在类似的易错点错了,我们就不用再改题目了,直接在后面的相应的易错点那里加一个星号,表示又错了一次。这样经过长期时间,易错点的星星也反映了,我们在哪些易错点错的多,那些错的少,我们就可以有针对的复习。这其实就是柴森老师在《学好不难》一书中,反复提到的“三刷错题法”。另外复习改错本也不是看题,我是只看后面的易错点,然后去回想对应题目的解题思路,这样复习又节省时间,效率也更好。我用这个方法之后,经常在别人还在一页页看题目的时候,我就已经复习完了,开始刷题保持手感了。顺便说一句,数学是一门,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来保持自己的解题的手感,以及思维活跃度的,训练量一定不能太少。总而言之,改错本真的很重要,刷题也很重要!!03英语篇我个人其实是从小开始学习英语,对英语有很大的兴趣,所以高中英语学的不是特别累,最后的结果也是很不错。但恰恰相反,我接下来介绍的方法,是绝对符合努力型选手的。我主要从记单词,做阅读听力完型,写作三方面讲。首先是高中英语的基础,那就是记单词啦。我个人其实记单词,没有啥好的办法,就是滚筒记忆加上带入句子记忆。我自己有一个小本,上面写着,我每周遇到的,自己忘记了的单词和词组,每次早读会拿出来看,跑操前面也会拿出来读。其实记单词贵在坚持,多花点时间,每天多选几个零碎的时间点,来记单词,选一个星期为周期,来滚动复习。假以时日,单词一定不会是啥问题的。然后就是占主要篇幅的,阅读听力和完型。我高中是贯彻一个方法,那就是刷题,特别是对于阅读和完型填空。刷题可以说是最快的提升方法了。我上高中的时候,我一个北大学长回来宣讲。我问他英语完型应该怎么解决,他说:“当你每天都做五篇完型,坚持一个月之后,你会发现你在考试的时候,对于每个选项,你没有什么理由,就是觉得应该选他。这是你刷题刷到一定境界之后会达到的一种境界“。在我这,刷题是为了养成用英语思考的模式,并且在做完型的时候,遇到陌生的词组搭配 ,就顺手记在小本上。高中经常考的搭配,在你长期的刷题过程中都记在小本上,你都见过了,以后考试自然而然就会做了。另外,对于阅读,一定要少自己的联想,多在文章中找,对于一个两个推断题,也不要太过于相信自己的推断,一定要以文章为准,这样才能答对阅读题。最后关于听力,其实高考听力,相对于平时练习的听力,来说是很简单的,大家跟着学校的听力练习,高考英语听力,一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最后的重头戏,写作。我本人的写作,是在衡中得过两次满分的。对于写作我真的有一些心得体会。首先,是字体保证下限,好看的字体,可以让你的作文,在不跑题的情况下至少有22分(25满分)。我练字是练了两年,专门写所谓的“衡水体“,其实就是每个字母写的圆润整齐,放眼望去所有的字母是严格分层的,看起来就非常舒服。我这里附上我自己,高中写的模范字体。效果大家可以自己看,主要就是要写的圆润。然后对于文章的内容,其实主要就是,在保证文章基本内容要求的前提下,要多用地道的表达和一些高级词汇。举个例子,多用一些定语从句,多用些好的词汇,例如“no exaggeration to say“,”cherish””fantastic”这种类似的表达和词汇,会让你的文章逼格提升很多。其实英语写作就是炫技的过程。你把你的十八般武艺全部亮出来,再加上优美的字体,作文很容易获得很高的分数。04理综篇理综三个科目,都有共通之处,但有各自的特色,所以我按照物理、化学、生物的顺序,来分享我对于这三门的看法。先说共通之处,那就是三门都是有实验的科目,大题里面也是有实验题。这时候就要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和改错本的建设了。高考很多实验题,都是源自教材上面的经典实验,例如我17年生物理综实验题,其实就是书本上检测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变种。知道了这个之后就很好答题。所以我非常强调对于书本的阅读,很多人在化学和生物上比较注重书本,然而却只是看书上的知识点,很少有人去特意思考,书本上的实验设计是怎样的思路,为啥要这样设计实验,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实验方法是什么,它的优劣在那。而这样的思考,是在做理综题目时,非常重要的思考模式。我高中班长有一段时间,生物特别差,老师让他注重书本,于是他采取了一个非常极端的行为,他花了两个月时间,把高中生物教材抄了一遍,然后从此生物就没下过80。不是想要大家效仿这种行为,而是想借此来说明,书本真的要比大家想像中的要重要许多。把各个教材上的实验重点看一下,思考一下,考试用这种思维去解实验题,就很非常轻松。然后对于改错本的建设,效仿数学改错本就行。关于物理,我想说的,其实还是关于改错。除了模仿数学改错本之外,我建议再另外给物理实验设计开一个专题,专门记录新奇的实验题,在纸的背面,写上实验设计思路,这样建设改错本,对物理实验题的帮助是非常大。此外,在做物理题的时候,要善于把复杂的问题规划为,简单的基础的问题模型。例如17年理综的最后一题,看起来像是电磁场问题,好像非常复杂,但是其实仔细思考下来,本质上就是一个运动学问题。很多很难的题,都是从这些最基本的模型,加上很多马甲来吓唬你,你自己分析之后就会发现其实它是纸老虎。关于化学,我推荐准备一个小本,来记录一些标准的回答。例如在结构题里面,经常会问,为啥两个结构的键角不一样这种。一般都是第一次见不会,但是见过之后以后在遇到就是送分题。化学有很多这种比较标准的回答,我建议遇到一次就记录在小本子上,然后抽时间复习,这样时间长了,见的东西多了,考试遇到的很多描述都可以信手拈来。另外我建议每天都做一些实验题。做实验的时候,先看实验目的是啥,实验方法是啥,实验器材各个功能是啥,然后再开始做实验题。多花时间锻炼自己的思维,对做实验题很有帮助。最后关于生物,其实我还是,比较强调书本内容的记忆。生物其实很多题,就是对书本内容的考察,最难的遗传分析,也不过是简单的数学概率问题,这里就不多讲了。总之想学好生物,背就完事了。-end-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请扪心自问,复读后能否接受失败的结果。如果再复读一年,仍然一本不及格,你能接受吗?如果可以接受的话,请继续。如果你不能接受,就停止吧。人一生都要学会开车前进,但也要学会适时的刹车。谁也不能保证下次一定能考上一本。因为高考当天的心理、感情、现场发挥等复合因素存在。不死不放手一本,二本专业好就业也很好。建议可以先读个二本的大学。而且,通过研究生院可以考一所理想的一本大学的研究生,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也可以达到这个学历的提升。没必要死磕。很多二本专业也是很不错,在就业上也比一本有优势。如果一本也没有更好的专业选择,在就业上就不会占据任何优势。最终,各大企业的人事专家首先取决于毕业生的专业是什么。调整思维方式,面对现实,勇敢尝试。复读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遵从自己的愿望,通过一年的复读能实现自己理想的大学,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复读生。有时真的复读一年,又复读一年,自信心受到打击也特别大。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做一年也不能耽误,所以好像要面对现实。根据自己的实力和自己的就业目标,上一所不错二本大学是不错的选择。有些同学高考后选择了二本大学。毕业后为了通过研究生考试,非常努力。我认为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事实证明这条路是行得通的,也不必盲目地在一本和二本书之间划清差距。进入社会后培养自己的持续学习能力很重要。每个人的性格和情绪也决定着以后到单位能否尽快适应。虽然成绩一般,但也有人性格开朗,适应能力强,在工作中特别突出。有些人学习成绩好,甚至有毕业名牌大学,但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打交道,在工作中学历不一般的人表现不好,相反,普通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中迅速晋升。事实上,登上职场更重要的是持续学习能力。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展开全部我觉得没有必要去复读了。因为第一次复读没有考上,心态肯定不会像上一年那么好了,我觉得应该找一个比较好的地方去学一门手艺展开全部我觉得没有必要复读了,复读一年还是没有考上好学校说明你的基础或者是学习能力并不强,再复读一年只会浪费更多时间。
展开全部我觉得没有必要,因为实力不行,复读了也没有效果。展开全部复读对于没有考上理想大学的同学来说,是一个机会的,要是努力一些有可能在第二年能考上,如果,还是没有考上,那就不要再考了,以后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学校和环境,一样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读在学校快疯了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