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级一定在编制事业单位能职级并行吗吗知乎?

不扯那些没用的,一个19年上岸的老阿姨从个人历程出发系统的谈一下事业编的待遇问题。一、自我介绍我共考了两次事业编,最终以79.5分,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成功上岸河南市局。事业编的待遇我认为还是很不错的,我的工资是4k+,虽然工资比不上某乎的平均水平(某乎人均上万)。但是它足够稳定,不仅朝九晚五,周末双休,福利待遇也都很不错,单位有食堂,每个月还有500的餐补,三八会发卫生巾、洗衣液等生活用品,逢年过节发米面油等,事假也不会扣工资,比起一般公司来说,真的是非常贴心了。还有就是公积金是按比例交的,年终奖也有2万多,拿到的时候别提多开心了。所以,超级建议小伙伴们考事业编,尤其是那些应届生不要错过自己的优势,上岸真的不算难~我第二次是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备考的,以下就给小伙伴们说一下我呕心沥血整理的备考信息,相信我,一定会对你们有所帮助奥。二、资料及网课选择写在最前:备考事业编,没必要买太多的资料,我当时就是买了很多的资料,然后发现完全没必要,根本就用不到那么多,现在想想真是肉疼,那都是我的血汗钱啊!你们一定不要像我那么傻!!!华图教材:华图在考编方面做了很多年了,师资力量都不错,编写出来的教材当然也不差。知识点全面且细致,内容真的很多,我是结合徐哲,拎出重难点,将琐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效率更高。 徐哲:徐哲就不必说了,考事业编的小伙伴都看的,徐哲的讲解我感觉特专业,讲话也幽默风趣,很容易理解。他会将知识点拆分再组合,总结成思维导图的形式,还有详细的习题讲解,都让我在学公基的时候感到容易很多。华图公基6000题和真题:华图的题我是跟着教材一起买的,真题都是往年考试的原题,唯一的区别就是解析了,华图的解析我认为更详细一些,6000题也都是围绕这大纲中的知识点所出的,用来巩固知识点刚刚好。三、备考的规划和安排1.基础阶段:20天左右目标:知识点完整过一遍,整理笔记和知识框架。基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完整地过一遍知识点,尤其是法律和政治,知识点多且零碎,有必要整理笔记和知识框架,将散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网。复习方法:①结合华图教材,一边看徐哲公基速学课,一边做好笔记,圈画出重点和难点(课上有讲),重点内容认真听,题目重点做,非重点内容我会快速掠过。我的时间是有些紧张的,所以是倍速看的。徐哲讲到重难点的时候,语速会放慢,然后列一个知识框架,把它们整理到一起,我在听课的时候就会把这些内容整理到笔记本上,方便我后期查看和复习。②看完一章徐哲和教材后,刷一章华图公基6000题。刷完题目后及时对答案,并圈出错题。分析做错的原因,将错题按类型分类整理,再次巩固错题涉及到的知识点。③公基学习顺序:法律>非法律我先从最难啃的法律开始的,学法律部分一定不能畏惧。刚开始学的时候会觉得不容易理解,这很正常。但法律考来考去就那么些知识点,只要记住了,再去做题就没什么大问题了。最后是道德,这算是最简单的了,大多数小伙伴都能学的很好。另外说一句,时事政治在基础阶段不需要准备,从强化阶段再准备完全来得及。2. 强化阶段:30天左右目标:刷题巩固基础,并且开始选择题知识点的背诵+记忆。分章节二刷华图公基6000题,重点是一刷时错误的题目;刷模拟题的选择题部分,查漏补缺。复习方法:①结合徐哲配套的电子讲义,以及教材,进一步强化和串联知识,整理知识框架;我是提前开始背诵选择题部分的知识点,最后一段时间要留给真题。如果全部压到最后一段时间,背诵的负担太重,会导致后期压力太大。尤其是法律部分,建议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梳理知识框架。自己整理思维导图太浪费时间了,我在复习公基的时候,是直接看的徐哲的思维导图。他每一节课都会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在听课时我会截图,再自己整理成笔记,背诵起来也会联想起徐哲讲的内容,又加深了一遍印象,事半功倍。②二刷华图公基6000题,重点是一刷时做错的题目。遇到不太理解的我就会回过头找到自己的易错点,再倍速的听徐哲讲一遍,徐哲讲题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而且可复制性也强,为我刷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思路清晰,正确率也高。③刷真题的选择题部分。真题我用的是华图的,我感觉他的解析更详细一些。掐表限时完成,我的选择题部分不超过60 分钟。完成后及时对答案,分析错误原因。④整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我是以表格的形式,分类整理,对比学习的,小伙伴们可以借鉴一下。3. 冲刺阶段:10天左右目标:大量背诵,刷真题复习方法:①先根据题干对题目进行分类,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②先把答案拆分成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比如背景、作用、意义、原因等。③刷真题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要在120分钟内写完。我一开始刷真题的时候速度是有些慢的,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过随着次数的增多,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卷子再也不是问题啦。注意事项:重点背诵分析题,选择题也要兼顾,不然容易忘。再给小伙伴们大体说下各学科的特点~1、法律:我认为是最难的科目,它包含很多法规法条。知识点比较抽象,难度较大,不建议死记硬背,先理解知识点,建议复习时间长一些。2、公文写作。有公文概述、政机关公文文中、公文格式、行文规则、公文处理,要学好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点不多,要多刷题。3、主义理论体系。争取一天就能掌握知识点,知识点往往和时政一起考。4、马克思主义哲学:浅显内容考的比较多,没有很多需要背的。5、道德:最简单的一部分,这部分要是得分太低,完全是思想有问题哈哈哈~,凭自己的三观,是完全没问题的。6、经济与管理:有商品和货币、常见经济学名词、宏观调控和行政管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7、科技:范围很广,不建议花很多精力。题量本来也不多。8、省情:地区官网,粉笔、华图、中公的题库都有,我用的是华图的,小伙伴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9、时事政治:知识点零碎,需要背诵的点比较多,重点抓住和理清时间线。通过半月谈、粉笔时政热点速递等可以了解。四、考场捡分小技巧考事业编的多选题,是大家最头疼的一部分,也是最拉分的一部分。别着急,老阿姨给你总结了一些小技巧,帮你多捞几分。1. 多选题做题思路:排除错误答案,毕竟选少了还是有一部分分数的,选错了可就一分都没了啊。2.多选题历年规律:从历年真题的答案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4 选 3和4选2。近几年全选的数量集中在一二个,如果做完后发现全选的数量远低于或者远高于这个数,还得检查下了。3、做题技巧:①拿到一道多选题,读完题目后,先排出选项。②如果已经排除了 2 个选项,那再简单确认下另外两个选项,如果没有问题,大胆选上就行;③如果排除了 1 个选项,另外三个看着都是对的,那就大胆 4 选 3,每年都有近 10 道甚至更多的 4 选 3;④如果一个选项都排出不了,那得分情况看看。如果是马原部分,那大概率不对,再斟酌斟酌;如果是其他题目,尤其是思修,那就大胆全选。五、公基高分建议1. 觉得基础不好,可以看视频梳理思路,但不能完全依赖视频,看完视频以后要再看一遍,重点的地方圈圈划划。2. 我在开头写公基可以速成,但不意味着一两周就可以奥。还是要准备足够的时间认真对待的。3.真题很重要。政治学科是与时俱进的,和时政结合紧密。关注时事政治不能停。4.字可以不好看,但一定要保证卷面整洁。公基的答题卡是一块一块的空白区域,可以去某宝买一些答题卡,提前练练手,找找感觉。尤其是男同学,写错字了总喜欢随便一涂,一定要改掉这样的习惯奥。关于事业编的待遇以及如何备考我能想到的就这么多了,还有想了解的小伙伴可以私信问我呦!好了,终于写完了,我要干饭去啦(转圈圈),好饿。。。最后,祝大家能坚持,选择这条路了,其实并不是坑,但是真的要坚持。挺喜欢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在试炼的终点是花开万里,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编制这个东西不管国内国外都一样重要。“专家”们说的国外无编制,但有人家有明确的财政预算,连总统调整预算的时候都要均衡考虑,虽然人员进出机制不一样,但都是保障性的工作。高等学校的编制,按理说应该是属于公益二类事业编制,也是在当地人社部门和编办的管理下统一分配的,基本都是控制并缩减,比如“原本200个编制,退休20个,只允许单位招10个编制,另外10个编制进入编制池统一再分配,可能分配掉8个,那就削减编制2个”。通过这种方式,应该是能实现编制的总体削减。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高校本身存在一个问题:学校办的好,生源越来越多,还是原来200个人,怎么干??一般来说:所有人的考虑都是一样的,既然编办不给编,那么我们就缩减招生,反正是全额事业单位,一个学生没有照样拿工资,活的更滋润。但实际上,领导们的考虑:如果缩减招生,学校越办越差,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而校长们基本都是市管干部、省管干部,就算不给钱,累死手下人,政绩是一定要保住的。最终形成的
编办、财政、校领导、教职工各方较劲的多方博弈。解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一、“人事代理招聘教师”(不属于财政配套资金,学校招生多,就从学校收入支付薪金)二、“业务外包”(不省心的活,全部给第三方来干,比如安保、后勤、辅导员等等)三、“绩效工资制度”(脏活累活全部编制外的人干,编制内的拿基本工资爱干嘛干嘛去)以上三种方法比较常见,也是校级领导运用编制和绩效统筹安排校内工资的常用手段。最终回到重点:编制到底重不重要呢?1、编制代表了财政支付。你占用了编制,就拿到了国家财政对你日久深情的关爱,而且不计较你的付出,这份对你的深情让你心安,超过了你的另一半。它给予你的安全感甚至超越了父母,父母有可能老去,而编制会伴你终老,虽然钱不多,但贵在持久。2、编制代表了一种超然脱俗的自由位置。作为编制内的人员,钱归财政给的,人是人社局管的,只有业务,才是你们家领导说了算的。好好干是一番天地;赖死不动,也是一番轻松自在,只要不犯法,就是齐天大圣般的存在。3、编制代表了一种改变职业规划的机会。大部分高校的编制代表着你职业生涯的开端,从助教到教授的打怪升级之路。即使一个人闷着头玩,也有可能在十几年后翻身,成为人生赢家,如果在行政岗位上提升,到了一定级别会进入组织部的法眼,从而成为一方小吏,掌握公权,享受各路人马仰视。说到底:编制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呢,对高校教师而言,就像是修仙路上的一点慧根。有了你未必成仙,没有你也未必成不了仙。人人都想有,人人都希望只有自己有。少数真正的专业技术大神不屑编制。大多数有了编制的又无所谓编制。绝大多数有机会拿到编制的趋之若鹜。少数进入不了编制而成为纳税人的既羡慕又痛恨它的存在。剩下的全部都是对体制生活无感,只想好好生活的普通人。人人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从头到尾强调事业单位取消编制的声音,都来自于另外一个王牌体制:公务员体系。他们代表了行政意志对专业技术规模的一种抑制和控制。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意识,完完全全就像是正规军带着游击队去干革命,仗打完了,才发现,游击队规模超过正规军了,回过头来第一件事,裁撤小老弟了。说句不耐听的话:当官,还是公务员行,干活,还是事业人员行。你想裁撤没问题,你自己愿意来干技术活,裁撤水到渠成。“取消编制”四个大字,涉及数以亿计的家庭总人口的生计,更是影响上亿人的就医、求学等等。如果有一天,厅官们生病了敢去莆田系治疗,厅官们的孩子愿意去农民工子弟学校,“取消编制”这四个字还是有威慑力的。编制代表了一种秩序,在保障各项公益事业发展的同时,滋生了大量的腐败、阴暗和财政负担,就像长了冻疮的手一样,病情再严重,也不能剁了手。除了上药,毫无办法。改了张爱玲的一句话:编制,就像仅有的一袭华服,里面爬满了虱子。穿衣服的躯干是人民,漏在外面的大脑袋,是公务员。至于要面子还是止痒,那就是大脑袋公务员们该考虑的事情了。没本事止痒,只能忽悠躯干说改天就买新衣服,这就是现状了。有本事你就脱衣服光P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事业单位能职级并行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