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可以投诉非法营运怎么举报电话腾讯营运商?

C114讯 6月28日消息(特约作者 牛超然)截至6月20日,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都公布了5月份的经营月报。不同的媒体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电信行业的走势,其中C114中国通信网用醒目的《运营商5月份成绩单:4G冠军”爆冷” 》,概况了5月份移动市场的经营结果对比。然而,当我们把时间节点拉长,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就有会另外的发现,而且也会刺激我们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一、净增份额和用户DOU均已经最低,中国移动该怎么办通过统计今年1-5月份的经营情况,我们发现中国移动的移动用户净增和4G用户净增都已最少。相关数据详见下表。而且不仅中国移动,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累计的用户净增与去年同期数据相对,降幅也非常明显。在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移动的用户份额超过60%,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用户合计份额不足40%。然而,今年1-5月的经营数据显示,中国移动的净增用户份额最低,甚至不足三成,另外还与中国电信的新增用户份额相差了二十个百分点,即使是4G用户净增也比中国电信少了将近十个百分点。可以说,作为学霸的中国移动已经让出了占据多年的净增数量和份额头把交椅的位置。一般来说,强者与其的行业惯例,但是现在的移动市场不仅出现了头足倒置的情况,而且这种倒置差距还相当大。如果说用户净增数量的变化还不能说明全部问题,那么我们继续看看用户的流量消费情况。三大运营商公开的一季度经营报告除了中国联通外,其余两家都提到了其用户DOU。如果按照当时的数据,中国移动的用户DOU为2.18GB,其流量份额约为45%。相关数据详见数据表一。这里我们提醒大家,中国移动的4G用户份额超过了63%,即使到5月份其4G用户份额依然超过了60%。工信部公布的《2018年5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至该月我国移动用户DOU为3.97GB,而一季度末该数值为3.29GB,两个月的时间内增长了0.68GB。如果采用平均计算的话,4月份和5月份,全国用户DOU月均增长达到了348MB。月均增长348MB,这对中国移动来说,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至少2017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移动的流量经营是保守的。相关数据详见数据表二。数据表一:数据表二:二、腾讯王卡等互联网套餐已到强弩之末,中国联通的套路还能玩多久在署名文章《王卡宽带这支空头支票,为何不全量兑现》中,作者分析了王卡宽带迟迟不愿露面的原因,无非就是营收减损、噱头营销、饥饿营销等手段。去年12月初,腾讯的老板小马哥大肆宣传,中国联通与腾讯联合推出了进攻腾讯王卡用户办理的王卡宽带。然而从去年12月初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半年,王卡宽带这才真正进入腾讯王卡用户视野。王卡宽带一改过去“犹抱琵琶半遮面”,遮遮掩掩的欲罢还休,到底是为什么呢?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看,中国联通必然有其深层次的诉求。而且王卡宽带之所以能够诞生的原因就是固移捆绑,保有腾讯王卡用户。我们不妨从王卡宽带的作用说起。中国联通适时推出了只有腾讯王卡用户才可以办理的王卡宽带,与其说是业务创新,还不如说是保有王卡用户的无奈。因为这样的判断可以从资费对比中推知(详见中国联通王卡+王卡宽带资费表)。2017年的财报显示,中国联通家宽ARPU基本稳定在46元附近,30元的王卡宽带显然会拉低整体家宽ARPU,另外每个王卡用户只能办理一条王卡宽带,而且如果变更普通4G用户王卡宽带自然恢复原价。这就足以说明,中国联通之所以推出这样的低价资费,重点在于保有王卡用户,其次还可以镂草打兔子与中国移动等友商争夺低端家宽用户。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积极响应提速降费,通过王卡宽带补贴4G王卡以获取新增用户。只是这只能是次要目的。现在王卡宽带可以大面积办理了,或许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是腾讯王卡用户确实流失较多,需要进一步固移捆绑,保有用户,稳定已有的基本盘;第二是不开放王卡宽带办理,已经很难再获取新的腾讯王卡用户了。这一反一正也就可以说明,腾讯王卡正在失去用户的青睐。当然,这也属于正常现象,毕竟更好用的各种全国不限量套餐已经大面积普及了。而且更有使用中国移动38元4G套餐,就可以免费使用宽带的诱惑长期存在。三、从中规中矩到无比激进,已是拼了的中国电信还在苦苦挣扎积极响应今年“两会”上总理提速降费和取消漫游费的要求,中国电信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49元全国流量不限量。而且在政企市场中国电信部分省市更是推出了29元的全国不限量套餐。本来监管层要求在今年7月1日前取消流量漫游费。中国电信的“抢跑”实际上就已经变相取消了流量漫游费。2017年中国联通主要玩互联网定向不限量和本地不限量,并依靠与BATJ的深入合作,虽然拉低了行业资费,但是扭转了其长期以来的颓势。缺乏BATJ等优质互联网合作伙伴,中国电信在“内容”上无法形成反超优势,只能在价格上寻找突破口。因为作为行业的老二和老三,降价竞争是获客最好的手段,这样甩给行业老大中国移动的,要么是跟随式降价,要么就是用户流失。无论哪一种,率先降价的已经占据了竞争的主动权,留给中国移动去解决自身的营收减损难题。中国电信拥有较高的4G用户渗透率和较低的网络资源利用率,其必须通过进一步释放网络资源,以扩大用户盘子不断提升4G用户规模。与中国移动对比,基站份额相差不到二十个百分点,但是4G用户份额却有三倍多的差距。流量收入之间的差距也有三倍多。占有这么多的资源,却拿不到真金白银。中国移动的固网家宽转型价值经营之后,中国电信完全可以借鉴中国联通的经验,集中主要精力在移动业务上攻城略地。或许这才是中国电信流量业务一系列激进措施背后的现实支撑。现在运营商你方唱罢我登场推出各种低价不限量套餐,无非就是变相降价获客。然而,一旦流量的边际增长空间受限,新业务又无法弥补营收的减损,留给电信行业的只能是利润降低和营收的缩减。降价容易涨价难,更何况监管层的提速降费已经给运营商带上来了涨价的“紧箍咒”。最终不但行业步履维艰,而且用户和互联网行业也将受此拖累。支撑美国特朗普总统强推废除“网络中立法案”的部分原因,就是因为长期对互联网行业输血的运营商需要基础建设资金。现在我国通信行业的竞争态势,比理论上的多维度沙盘推演还准确。启示,即使是中国电信自己对此也有清醒且深刻的认识。在今年举办的“世界移动大会·上海”主题论坛演讲中,中国电信总裁刘爱力用“一碗汤、汤一碗”的故事生动地讲述了通信行业价值下降的过程。在手机用户(15亿)远超过人口总数(14亿)的情况下,在家宽盈利困难而且NB-IoT又处培育时期,在人与人通信领域,如果继续无休止的推进现有的竞相降价的不限量+共享模式,可能将给我国的通信行业带来不可修复的创伤。中国的通信运营商不但肩负着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功能,而且还承担着夺取并强化我国的信息产业技术在世界上的发言权的责任。没有基础电信行业的繁荣,互联网行业的兴起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运营商的未来该怎么办?这里借用刘爱力总裁在本次世界移动大会上的一句话“成为综合业务提供商和“管道+平台+内容”的运营商,已经逐渐成为全球主流运营商的共同战略选择”。这个战略方向到底行不行,能不能推而广之需要大家一起尝试并努力。这样看来,中国电信刘爱力总裁通过本次世界移动大会演讲喊话同行的意味还是很浓的。(牛超然为C114特约作者
来源: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任晓宁 11月30日,腾讯云运营商行业部门首次正式对外亮相。之前,腾讯云只有1-8部8个智慧行业部,这次专门为运营商行业成立了一个新部门。  在云服务行业,各大运营商也有自己的业务。为什么腾讯要专门成立运营商部门?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运营商行业负责人沈可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回答说,运营商自己在做数字化转型,同时也承担着帮千行百业转型的责任。在这两个领域,腾讯有很多优势项目,都可以和运营商合作。  腾讯云运营商部门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联通、电信、移动、铁塔等电信运营商,这也是他们的主要客户。  之前,腾讯内部也有一些运营商业务。在2018年之前,腾讯和运营商之间是资源合作关系,腾讯从运营商购买带宽,租赁机房,运营商也需要腾讯的权益和内容。2018年腾讯转向产业互联网后,双方合作更加密切。此次的动作,是把之前内部相对分散的运营商业务做了一个集中,专门成立了智慧9部。把运营商当做一个独立行业,深耕发展。  目前,运营商正在数字化转型。腾讯自研业务已经全面上云,这方面,腾讯可以输出其在公有云的经验和办法,帮助运营商提高自己的IT水平。此外,腾讯云还联合运营商,一起拿下需要数字化转型的客户。  运营商天生有网络资源,在算力集群、大数据治理、物联网方面有经验和积累,技术实力很强。腾讯作为互联网企业,有大规模公有云应用的经验,此外在AI安全、实时音视频、云原生等领域,有大量技术储备,是经过大规模复杂业务场景锻炼出来的。这种技术门槛比较高。  沈可认为,二者拼在一起,才能向社会提供完整的技术方案。  他举例说,目前有一家运营商企业邮箱系统是腾讯来承担的。很多省份运营商使用了腾讯IDC的智维系统。此外,腾讯云数据库、智能客服、虚拟人、人脸和声,实名认证等业务,都与运营商有合作。  运营商的一些客户,腾讯也有参与共建。比如无锡古运河文旅项目,一些地市医保项目,一些省市健康码项目,腾讯都和当地运营商建立了合作。  沈可告诉记者,腾讯云与运营商二者是竞合关系,合作基本面远远大过竞争。未来双方合作会越来越多。因为中国市场空间足够大,没有人能包打天下,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共赢。新浪财经4012万获赞 260.4万粉丝新浪财经提供7×24小时的全球财经内容服务新浪财经官方账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投诉非法营运怎么举报电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