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公务员可以参加遴选吗明年可能提拔副科 还要参加今年的遴选吗?

副镇长又如何,撑破天也就是一个副科,如果一辈子在乡镇打转,又没有关系和人脉,这辈子也就止步正科了。但如果遴选上省直单位甚至是中央部委,就又不一样了。总之,我想你也明白,在体制内,肯定是平台越高越好吧。另外,冒昧问一句,不知道您现在成家了没有,如果没有,也不要着急,在乡镇总归是找不到什么好姑娘的。但是在省城,好女孩一抓一大把,我就是在遴选上省直机关之后,在新单位结识现在的爱人的。总之,不管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还是为了自己的家庭,还是为了小孩以后的生活和成长环境,我都无比庆幸自己当时选择了遴选,来到了省城,而不是一辈子窝在那个已经没有多少年轻人的小镇上,浑浑噩噩度过一生。看题主补充说自己已经打算参加遴选了,这是好事啊。我现在也把自己之前通过省直遴选的经验拿出来跟题主分享,如果能帮到你的话,也不枉费我打这么多字了~一、是否对遴选备考的困境有一定的准备?不知道题主这个副镇长当没当上,如果确实当上了,那么想要遴选,备考的时间就会相当之少了。副镇长事务繁忙,周末还常常有开不完的会议,安排不完的工作。一边工作一边遴选,既不能因为遴选耽误动作,否则审查的时候就过不去;又不能因为工作而耽误备考,否则考不上也走不了。面对这种两难境地,我希望你已经做好了详尽的安排和必要的心理准备。二、遴选高分,都需要做些什么?1. 掌握高层机关思维,全面提升能力我想大家都知道,基层主要管的是落实;而高层,比如省直,更多的是上传下达,既有宏观问题,又有微观问题,视角更加全面。如果只以基层的工作思路去应付省直遴选考试,明显是不合时宜的。因此,高层机关工作思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潘战遴选全课一定要抓紧时间看一遍才行。潘战是我备考遴选期间最佩服的老师,也是将高层机关思路跟答题结合地最好的一位,他能够从工作实际出发去分析所有的遴选题型,说他是遴选必看的老师一点也不为过。我在听课的时候,会跟着他的思路去思考这道题要怎么去找要点,怎么结合理论知识和工作实际去解决问题。在做真题例题之前,我也会提前暂停,先上手试一试,然后再去听讲解。整个听下来,我很快就掌握住了遴选拿高分的关键,能够写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在考试的时候,虽然我遇到的都是崭新的题目,但是也能站在高层机关的角度,并结合材料很快想出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对策来~2. 积累时政素材,增加理论知识储备遴选考试,题目都跟国家以及本省最热点,最关注的问题息息相关,答题的时候也要跟理论相结合,因此,积累时政素材,增加理论储备就是备考遴选时必做的一件事了。首先可以备上一本北辰遴选时政热点,这是已经整理好的今年可能会考的时政素材和理论知识点。但因为出版和考试之间有时间差,因此,只看这一个还不够,我还会在此基础上,用人民日报,半月谈,求是网做补充。如果题主的工作有空闲(没当上副镇长,被边缘了),那么日常在工位上,就可以直接拿着这些报纸和杂志看。同时,准备一个稍厚,但是尺寸比较小的笔记本,将里面有用的理论,金句等记在小本本上,随身携带,有时间就可以拿出来看一看,背一背,潜移默化之间就能记住很多内容了。如果题主还是当上了副镇长,那么等待你的就是繁重的工作,准备这样一个笔记本就显得更为必要了。3. 笔耕不辍,提升写作能力遴选,尤其是省直遴选,基本上全是主观题,公文是必考的,大作文也常考,因此,写作能力也是一项急需提升的能力。在此推荐一本书:公文高手的修炼之道。这本书总结了公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修改,等于说是一步步教你如何写出一篇“完美”的文章。有条件的话,一个星期怎么也要跟着写出一篇来练手,如此过上两三个月,方能显出效果来。除此之外,公选王的官网上面也有一个板块叫“策论范文”和“公文写作”,里面都是最适合遴选用的大作文和公文范文,每天精读一篇,跟那本书结合起来用,写作能力也能很快提升。哦对了,公文格式方面,如果确实是怕自己很难记住,就一定要把潘战里面有关公文格式部分的笔记单独摘出来,记到一个小本本上,随时带着,有事没事拿出来看看,功夫总是要下到平时的。4. 模拟演练,提高应试能力遴选真题的重要性应该不用我多说吧,我就没见过谁备考遴选不用做真题的。对于真题,我就只用过公选王的遴选真题,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我每一套真题都最少做了有三遍。第一遍我会放在平时工作完下班之后,用两个或者三个晚上的时间做完一张卷子,然后就是改错,主要分析答案为什么是这样写的,它有哪些好的地方可以借鉴,有哪些不好的地方不能去学。第二遍一般都会在周末,我会安排一个不受打扰的三小时时间,完完整整地写完一套卷子。去适应一下考试的时间,安排一下每道题的用时。如果还发现自己有哪些题目不是特别会写,就再去听潘战讲一遍。第三遍的时候距离正式考试已经没有多长时间了,能做多少做多少。总之,对于有抱负,有理想的同志来说,选择遴选无可厚非,也不用纠结。两全其美的事情不是没有,但总是轮不到自己身上。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来面对遴选吧,你一定能一次成功的!
要考的,毕竟基层真的没有那么多令人向往的地方。一直拘泥于要不要考遴选这个问题的人,很多都是因为目光受限了,没有真正经历过遴选,没有办法客观对比二者的得失,只是受限于这个环境。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妨先问一下自己:留在基层,确定有足够的思考了吗?能接受自己的未来就止步于此吗?试想一下,若干年后,一如既往的生存在这个边缘小镇。提到工作的环境,永远只能用“鸟不拉屎”来形容;为了孩子有更好的教育资源,腿跑断、嘴皮子磨破却依旧无能为力,最后只能不甘的接受自己的无能;在父母年迈生病需要金钱的时候,自己依旧囊中羞涩,在“一床难求”的小医院里,父母躺在走廊里,衣服遮挡灯光方能入睡时,自己还能心安理得?有句话形容的好,基层就是一个围城城外边的人不知道里面的光景,匆匆忙忙想着上岸就好考进来,等真正报道工作,才发现基层工作到底有多难做。按照我个人的亲身感受,在乡镇工作5年多,熬过了每天加班的辛苦,经过了上级单位和群众需求的各种考验,确实干了很多实际工作,但也经常接触不讲规矩、没有素质的人。升到省厅之后,人脉和工作环境真是天壤之别,单位同事人才多,领导自身水平高有内涵。说实话副乡长真的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一方面发展空间不高(相对来说),说句不好听的,在这个一亩三分地,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另一方面,和部委那些同为科级的高层机关岗比起来,这真的不是一个很稳定的岗位,也是有被淘汰的可能的。并非危言耸听,现在的基层大致就是什么都可以内卷,近几年的公考大军可谓是越来越疯狂,报考人群的学历也是越来越高。再过几年,县级就和基层的没啥区别了,不趁现在还能拼一把。等到以后,就算还是可以坐稳这个乡长的位置,但也只有越来越边缘化的份。为了接触层次的改变,当然值得遴选!遴选之后,环境不一样,接触的人和事的环境也不是一个层次的。这是我从基层到省直最直观的感受,其实以前在基层面对的大爷大妈们还好,大部分还是明事理的。但对于那些基层的领导干部,忍不住都想爆粗,有的时候他们的言行确实让人难以理解,匪夷所思,在和分管领导接触的那段时间,根本就学不到啥东西,还有替他背黑锅的可能。进入省直之后,这种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刚到单位的时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大家都客客气气的,感觉周围人的整体素质都提高了不少。领导很和善,能跟着他学到很多东西,不光工作上,生活上的为人处世也能慢慢的学到其中深层东西。身边大多数人都是我的学习目标,工作接触的基本都是高层单位的人脉资源,不断促使自己学习。如今所处的工作层次更高,工作视野也更开阔,到部委一级之后,无论处于什么岗位,阅览的材料,都可能是这个领域全国各地最好的经验,只要用心揣摩梳理,站位和思路一定不同。为了不一样的单位架构,当然值得遴选!县区乡镇这些单位架构比较简单,岗位翻来覆去也就那几个,发展空间实在有限,很多人可能临到退休才能拿到正科待遇。通过遴选跨层级进入省厅甚至中央,发展空间更大,更高级别的平台也能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和更大的梦想。要知道不同的工作架构带来的工作成就感也是不同的,在基层可能只用看一个镇的发展状况,而在高层,要看的是省情,甚至国情,工作视野更加开阔。当真正开始去接触这些决策的时候,个人的成就感就完全不一样了。高层机关单位的决策地位突出,往往一个提议就能影响成千上万的人,能直接感受到社会发展的脉搏,自我价值实现感会增强很多。尤其是那些经过自己反复修改,用心打磨的讲话稿,在全省会议中发表,提出的年度发展目标和对策在全省范围内推开……那时的心情是难以言喻的,即使已经加了一个月班,还是成就感满满。为了下一代的未来,当然值得遴选!换而言之,就算习惯基层的安逸,可是有考虑孩子的未来吗?我参加遴选的初衷就是有一个更好的环境,除了前面谈到的自己的工作环境,主要还是想给自己的下一代换一个更好的未来。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每个父母都想给自己孩子最好的,人在基层,不管是让孩子在小地方上学,还是让孩子离开自己在城里上学,都会遗憾。拿我自己来说吧,我本来是在一个地级市的基层,孩子原本是要送到市里上小学的。遴选到省直之后,现在孩子是在我工作的省会城市的重点小学里,学校和之前天差地别,现在学校的老师都是985的硕士,还设置的有各种兴趣小组,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等等,这种全方位的素质文化教育是之前那个小城市根本不可能接触到的。也不是我比较现实,而是现在这个社会整体就比较现实,教育条件完全不对等,不用的起点带来的人生是天差地别的。我不希望未来某一天还在基层工作,看着其他孩子五颜六色的生活,我的孩子写作业突然叹口气,抬头问我:我们家为什么这么穷啊?正所谓寒门难出贵子,越是小地方越不容易出高材生,也就是这样的道理。暂时改变不了这种现状,我只能把自己变得现实一点,尽力给自己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总的来说吧,遴选之后未来可期,充满希望,比起基层公务员的日子幸福太多太多。言归正传,只要不是特别贫困的城市,市直的优先级都远远高于副乡长,没有人会嫌自己过的太好。遴选全看你愿不愿意,对自己有没有信心,什么老婆孩子乡长之类的全是借口。你想想,省会公务员在省会里买房很困难吗?给家人找个比县里好的工作也是轻而易举吧?所以别给自己找什么借口,除非对自己遴选也没什么信心。“哪里有值得,莫如将计较的功夫,都拿来去战斗罢”现在要做的不是留恋那个基层的位置,是好好复习让自己更进一步。能到达乡长这个位置,本身就有代表着有一定的过人之处,有其他人没有的经验。这一点就比我,或者说比很多遴选参与者有更大的优势。刚开始复习看北辰这些基础教材,可能还没有什么大的差异,等到后期做华图真题、跟开岸遴选的班、公文格式训练,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像我这样的人,埋首基层五六年,能力属实没什么提升,材料碰的也不多,因为单位有专门写材料的好手,之前给我分任务的时候,我也都是能推的就推,能拒绝的就拒绝,心里想的就是别耽误我下班就行。遴选对于能力的要求非常严格,政策理论水平必须要高,文字表达能力必须要高,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要高,这些加起来,其实就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极高要求。我当时重新拿起书,一开始看得非常费劲,虽然平时也写过不少单位材料,但说实在水平都及其一般,但也能算是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吧,至于思路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我可以说是比较弱的一类人了。再加上当时最需要克服的就是自己生活状态的改变,在单位工作几年后,想重新找回学习状态还挺难的,原本每天下班就是做做饭、逗逗猫、看看剧、打打游戏,现在又要重新回到全心备考的生活,一时间也适应不过来。如果本身就是基层领导,接触的决策性的写作也更多,比起其他人,工作节奏更偏向高层环境,这是难以睥睨的优势。我当时学完基础资料和积累的一定的政策理论之后,发现做题的时候还是拿不到高分,我在一通查阅资料后发现,但是这个高层工作思路仅靠自己学是很难扭转过来的,都已经在基层待了五六年了,基本的处理问题的思路早已经固化了,再看书什么的也很难扭转,所以这一块儿我比较建议大家跟班走,这样步子能迈的大一些。我当时是跟着开岸遴选的班学的,开岸的课主要是在教我怎么去掌握高层机关的工作思维。它的针对性和提升性要比自学看书做题强的多,在上课的时候开岸老师会结合真题,从实际工作中的思路出发去讲解的,之后再对比前面的真题进行解析,也就是因为这样,老师针对问题提出措施务实性才会更强。而且我在听开岸讲课的时候会选择先主要听老师怎么讲,把重点记下来,老师讲完以后我自己梳理一遍思路后再重新写一遍,最后跟老师的对比修改,按照这样的方法练习慢慢的我就答题思路给补充完整了。而且这样练的多了,我做题的时候就不只依托于材料中了,更多的能联系到实际的工作中,抓住重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搞定遴选笔试一点问题都没有。写在最后当然,有得必有失,往上爬就意味着你要放弃这个单位以前拥有的一切。尤其是已经算是单位顶梁柱的人,参加遴选要遇到的阻力也会更多。我在原单位是整理材料的还好,工作难度不大,能很快找到接替我工作的人。对于一些专业性更强的,比如会计之类的,或者已经是领导层次的人,则需要提早和领导谈好,帮着领导物色合适的接班人选,避免因为岗位的空缺领导不放人。最好在报名之前就和领导说清楚,不要像我之前单位的一个同事,需要报送材料的时候才说,这种事典型的逼宫型的报告方式。任哪个领导遇到这种状况都不舒服,后来他都该考试了,领导也没点头同意,最后自己不考了,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以上算是结合我自己的经历谈的一些感受吧,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这件事上的选择上也是一样,相比漫长且没有光明的等待,遴选才是最有效的途径。以我个人的感觉而言,能考上就能改变人生,比起其他人还有无限的可能。退一万步讲,就算失利,也学到知识,无论是以后的仕途还是生活都有很多的帮助。三年不飞,三年不鸣,一飞冲天,一鸣惊人。人图什么,更好的发展、更好的前途,为了遴选努力吧,祝你成功。
看自己的内心吧,到底追求的是什么?是个人的职务升迁,权力的厚重吗?是个人的情怀,事业的抱负吗?越往上走,可能官越大,但做点事的机会也就丧失了。我2015年遴选市委组织部,笔试第一名,后来放弃了,面试缺考,都为我可惜。但我自己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我的能力结构里,农业是第一位的,性格上也不会来事,比较踏实,不善于交际,更希望在县级,为家乡做点事。在市里无用武之地。现在在县里也上了正科,还帮助县里发展产业。家乡有三、四万亩黄梨,这种梨果肉粗、酸,消费者不喜欢,但它富含原儿茶酸、熊果酸,具有较高的食疗价值。只能走加工,但本地加工落后,我在合作社和北京电子商务公司之间做好协调,靠自己的知识,整理宣传文案、品牌故事,协助做好工艺改良,经过我全力参与,包装、改良的梨膏,批量卖到了北上广深,还被消费者带到了国外。这是我今年做的最高兴的一件事。如果去了市里会怎么样?也许上副处了,可是不能真刀真枪地干事,我会感觉不到个人价值的实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镇公务员可以参加遴选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