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普照寺是什么佛寺庙图片?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消息,当很多人还不知道片仔癀能治什么病的时候,这味3克×1粒/盒装的“神药”在网上已被炒到了最高1250元/粒,相比门店590元/粒的价格,上涨了一倍多。与此同时,片仔癀(600436,SH)的股价水涨船高,今年以来涨幅超过160%。6月22日,红星资本局记者在成都市多家片仔癀体验馆看到,偌大的门店内有些冷清,店员在听音乐或玩手机,显得有些无聊。店员如此清闲,并不是因为这家门店没有生意,而是因为月初拿来的200多粒片仔癀,刚到货就卖完了,现在处于缺货状态。后面登记排队的顾客还有三五十人,而柜台上摆放的都是空盒子。为何片仔癀如此畅销?店员解释称,现在喝酒熬夜的年轻人比较多,片仔癀可以用来保肝护肝;如果中老年人购买,则大多是治疗肝病的。另一方面,片仔癀使用的麝香年产量有限,价格较高,业内人士指出,其中也不乏炒作的成分,这也是导致片仔癀“比黄金还金贵”的原因之一。片仔癀门店普遍缺货部分门店每人限购1粒昨天(6月22日)中午,红星资本局记者来到成都市成华区的一家片仔癀体验馆。此时正值午饭时间,店内没有顾客,只有一位店员在值班。与其他药店不同,这里仅售卖片仔癀药业生产的系列产品,除了片仔癀药片外,还有清肺糖浆、感冒片、藿香正气水、牛黄解毒片、六味地黄丸等辅药。在收银台处,还销售片仔癀药业生产的化妆品,如洁面乳、面膜、调肤水、防晒乳、洗发水、沐浴露、香皂等。但是这家门店的主打产品——3克×1粒/盒装的片仔癀颗粒已经销售一空了。“这些都是空盒子,有货的话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摆在这儿”,这位店员指着柜台说,本月的货已经卖完了,要等到下月初才有,而且每人限购3粒,每粒590元,要拿身份证来买。片仔癀门店的柜台里摆放的都是空盒子据了解,从今年初开始,这家门店就开始实行限购措施,之前每人可以买一盒(10粒)。对于为何限购,这位店员表示,主要是担心黄牛炒作,“我们要让真正需要的病人买到,网上卖八九百块钱一粒,太黑了。”同时,这位店员解释称,现在经常喝酒熬夜的年轻人非常多,他们需要片仔癀来保肝护肝;如果是中老年人来买,则大部分是治疗肝病的。“片仔癀可以开处方,也可以用来保健,保肝护肝、清热解毒,经常喝酒熬夜都可以吃。”据悉,这家门店月初购进了200多粒片仔癀,刚开始两三天就卖完了。在成都另一家片仔癀体验店,也出现了类似情况。“我们分3次进货,月初和月中都卖完了,月末的货还没收到。”值班店员此时一边听音乐,一边玩手机,“我们只在微信朋友圈通知客户,没有限制购买数量,但实际上人数比较多,有三五十人在排队,平均每人只能分到一两粒。”也有些在网上预订的,该店员会帮忙邮寄过去。这位店员表示:“其实现在买片仔癀的很多,但真正自己用的不多,具体买来干啥就不清楚了。我们并非片仔癀直营,而是加盟店,但不用缴纳加盟费,就是跟片仔癀签的拿货合同,老板是福建的。”还有一家片仔癀门店的销售人员表示,他们每天售卖6粒,每人限购1粒。也就是说,每天只有6名顾客可以买到。“我们8:30上班,平常基本没人排队,只有两三个人在等我们,因为只有6粒的量,有时候开门就卖完了,有时候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就卖完了,最近卖得比较快。”这位店员说,片仔癀除了孕妇、运动员外,其他人都能吃。片仔癀说明书介绍,每粒片仔癀重3克,可分为五次服用,每次0.6克,具体如何服用应遵医嘱。电商平台最高1250元一粒上市以来股价上涨约50倍门店缺货,某电商平台更是把3克×1粒/盒装的仔癀价格炒到了900元以上,最高甚至卖到1250元。按照最新约374元/克的国际金价来算,片仔癀的网上售价真的是“比黄金还贵”。在某电商平台,片仔癀一粒最高卖到1250元根据片仔癀官网介绍,片仔癀最初由明朝末年宫廷御医携秘方出逃到漳州寺庙,然后清末民初传入民间。目前由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片仔癀药业”)负责生产,其主要成分包括牛黄、麝香、三七和蛇胆。1999年,片仔癀集团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于2003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当初的发行价只有8.55元/股。截至2021年6月22日收盘,片仔癀股价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达430.21元/股,18年间其股价上涨了5031%,公司总市值也超过2600亿元。片仔癀股价月K线图因其股价上涨势头很快,片仔癀也被称为“药中茅台”。公司业绩方面,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片仔癀实现营收65.11亿元,同比增长13.78%。除了片仔癀药品做出重大业绩贡献外,其日用品、化妆品业务收入也达到9.05亿元,同比增长42.49%。2021年一季度,片仔癀实现营业收入20.02亿元,同比增长16.76%;归母净利润5.65亿元,同比增长20.84%。片仔癀体验馆的增速也令人瞩目。截至2020年底,全国片仔癀体验馆数量超过300家,比2019年增加了近100家。而其增量市场大部分位于北方,2020年,东北、华北地区的片仔癀体验馆数量及营收增速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认为,片仔癀作为唯一拥有配方和工艺国家“双绝密”品种的中药品牌,具备天然护城河,考虑到片仔癀的强品牌优势以及体验馆等全国渠道战略的持续推进,有望实现量价齐升。如今,片仔癀在药品市场和股市均备受追捧,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其中不乏炒作的成分。而炒作之后是否会留下一地鸡毛,还有待观察。原标题:线上最高1250元/粒,线下每人限购1粒,片仔癀卖的是什么药?【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举报
Q1:潮汕年尾拜神 潮汕年尾拜神 潮汕年尾拜神, 潮汕人的生活中有两大仪式感, 第一种就是喝茶, 潮汕人一天不喝茶简直浑身不舒服。 另一种就是拜神, 也是潮汕地区人的信仰,以下潮汕年尾拜神. 潮汕年尾拜神1 潮汕拜神是出了名的隆重,又到年底拜神的旺季,这个时候,各家各户的老老小小都要忙里忙外,老热程度可谓跟春节不相上下。 年终拜神,原是北方先民的一种风俗,先秦时就已经有了。每年年底庄稼收刮后,答谢苍天的恩赐的一种仪式。潮汕的祖先是晋朝后,为逃避北方战乱,从中原逐步移民过来的,由于地处偏僻,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因此,很多习俗也就世代相传下来,拜神就成为潮汕一年中每个家庭最为隆重、最为重要不可缺少的一大件事。 拜神前要大搞卫生,对家里所有的东西都要洗刷干净,男的要理发剃胡须、外出者尽可能要赶回来。而且有许多禁忌,如拜神一定不能和红白事有染,女子来例假要避开,家人要面带喜色,绝不能说对神不敬的话,讨债的也要回避,不能有任何噪闹等。拜的神有:玉皇大帝、玄天上帝、南辰北斗、三山国王、双忠圣王、众神、福德老爷、珍珠娘娘,及各乡各里特有的“老爷”“伯公”,等,大约有二十几位到四五十位不等。拜神又分为一般“年终拜神”(俗称“拜天公”)和“拜大神”二类。 贫寒人家的一般年终拜神的祭品有二类,食物类的有:猪肉、鸡(拜玉皇上帝一定要公鸡,拜其他的就不限)、鸭、鱼(一般是乌鱼或鲩鱼)、柑、针菜、香茹、木耳、炒花生、茶叶三杯、酒三杯、糖塔二个,姜薯圆四碗,还有各式各样的粿品等。粿品中有如直径六七十厘米以上的米羔、直径六七十厘米以上的大面包、中面包、小面包、红壳桃、“面头仔”等;在食物上还要贴上相应图案的各类吉祥剪纸。糊裱类的有:大小竿钱、钱对、元宝、金司、贴、香、烛等。 一位神明要奉上食物祭品一份和糊裱类祭品各一份。显赫的神明,如玉皇上帝(汕潮人称为“天公”)的食物祭品有鸡、鸭、猪肉、鱼、糖塔、茶、酒、针菜、香茹、木耳、最大的一份粿品等;糊裱类的祭品有:大竿钱四副(大约是90CM×40CM),分别写上家门钱、平安钱、求财钱、赐福钱等,大钱对三把,每把大约有半斤,大元宝一个,贴一个,大香三支,大烛一对(应有半斤以上)、一百二十个金司、鞭炮一串等。一般的神明则是鱼肉酌减,粿品一份、贴一个、香三支、烛一对、小竿四副(写的内容和大竿钱一样)、小钱对三把、元宝一个、金司三十六个等。拜神时还要放潮剧唱片,内容是潮剧《彩楼记》中的《楼台会》。 稍有钱人的家还要请人打醮,打醮是以“棚”计的,最少也要打四“棚”醮,多的要打十几到几十“棚”不等。光打醮要花上一千多到几千元。 拜神前人人要沐浴更衣,女人要系上腰裙。由一家之长点上烛,先上三支大香,然后是女的开始拜。只见拜者手捧香礼拜,口中念念有词。念的内容是向神报告一年来的经过、向神的祈祷、许愿以及还过年拜神时许下的愿等。只见一跪下就口中念个不停,半小时没站起来,有的甚到站起来要晕倒。一边祀拜,另外的人一边烧糊裱祭品,拜完一位就烧一份糊裱祭品,光烧糊裱祭品就要连续二个小时以上。不知神明是否有心思听善男信女冗长的祷祝,也许神明是听着听着,不知不觉地误入梦境深处?拜神完要将食物祭品要分与亲友和左邻右舍,家家户户要给一份。 因此年终拜神的开销不少,而且要忙很多天。光买糊裱祭品最少也要花七八百元。贫寒人家拜神要花千余至二千元,富足人家最少要好几千或几万不等。收入少的家庭,年终拜神要耗掉近几个月的收入。 拜大神要全猪全羊鸡鹅鸭鱼粿品等不可胜数,糊裱类祭品更是多得出奇,有象房子一样高的天公袍、长超过一米的天公帽等,光裱类祭品就要花上一万至几万元。还要到各庙宇中包香火请神,请神时要几百人(全部是男)手持香随行。要送随行人员每人一份礼物,礼物最少的是一人一把雨伞一条毛巾,礼物重的有一人一套高档西装一双高档皮鞋等。还要请人搭戏棚,请潮剧团演出。拜完大神要给参与请神的人每人送一个大礼包。 潮汕年尾拜神2 在南方公干适逢周末,顺便回潮阳老家拜神。 印象中在北京工作三十多年来只有两三次时间上吻合,参与拜神。 潮汕三市拜神习俗绵廷上千年,其中潮阳、潮南、达豪更是出了名的隆重。到了年底拜神旺季,各家各户老老少少都要忙里忙外,热闹程度与春节不相上下。 如此盛大的拜神文化,来龙去脉几人知? 拜神由来 年终拜神,原是北方先民的一种风俗,最早在先秦时。每年年底庄稼收割后,答谢苍天的恩赐的一种仪式。 潮阳的祖先是晋朝后,为逃避北方战乱,从中原逐步移民过来的,由于地处偏僻,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因此,很多习俗也就世代相传下来,拜神就成为潮汕一年中每个家庭最为隆重、最为重要不可缺少的一件大事。 年终拜神,原是先秦时北方先民的风俗,每年年底庄稼收割后老百姓答谢苍天恩赐的一种仪式。潮汕的祖先是晋朝后期为逃避北方战乱从中原逐步移民过来的,由于地处偏僻,少受到外来的冲击,先民带来的中原很多习俗也世代相传下来。 北方对拜神早已淡化,而拜神谢神恩则成为潮汕每个家庭年未最为隆重、最为重要、不可缺少的一件大事。潮汕人拜神,首先是传承炎黄子孙对祖先、对根的崇拜与追思,潮汕人拜的神,其实基本都是人,有名有姓有故事,他们是在世时为炎黄子孙的传承与发展奉献心血乃至生命的民族功臣,潮汕人感念先贤之功业与高德而世代祭拜,本是华夏文粹之一,如今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祈福精神寄托。
拜神须知
首先精选一个与全家人相合的黄道吉日,有的家庭还精确到上香吉时。 拜神前要大搞卫生,家里的里里外外,还有要拜神的碗盘都要洗刷干净,男的要理发剃胡须,外出者尽可能要赶回来。 如拜神一定不能和红白事有染; 女子来例假要避开; 家人要面带喜色,决不能说对神不敬的话; 讨债的也要回避,不能有任何噪闹等。
神明大名
玉皇大帝、玄天上帝、南辰北斗、三山国王、双忠圣王(唐朝张巡、许远)、妈祖(宋朝林默)、五路财神王亥(中)文财神比干(东)武财神关羽(西)范蠡(南)赵公明(北)、众神、福德老爷、珍珠娘娘,及各乡各村特有的“老爷”、“伯公”等,各地不同,大约有二十几位到四五十位不等。
拜神分类
拜神又分为一般“年终拜神(俗称“拜天公”)和“拜大神”二类,拜大神更隆重。 拜神供品 提前数天,妇女们要做大体量劳动,准备二大类的供奉祭品,叫拜品。 食物类有: 三牲猪肉、鱼(一般是乌鱼或草鱼)、鸡(拜玉皇上帝一定要公鸡,拜其他的就不限),加上龙虾、羊称五牲;柑桔等五果;六种以上斋菜如针菜、香菇、木耳、炒花生、腐竹、豆腐干等;白糖塔、姜薯圆甜汤; 油炸的红薯Lua和油粿; 各式各样的米制面制粿品。 食物上贴上相应图案的各类吉祥剪纸。 还有烟茶酒、鲜花。 纸糊裱类的祭品有:大竿钱(约是90cm×40cm),分别写上家门钱、平安钱、求财钱、赐福钱等;大钱对、大元宝、红贴、香、烛、小竿钱(写的内容和大竿钱一样)、小钱对、元宝、金司等等。 当然,两类祭品的具体品种、数量在潮汕各地及各家各户也不尽相同。更令人惊叹的是庞大市场需求现如今已诞生了长长的规模可观的产业链,造就了大量就业岗位 拜神时还要放潮剧唱片,内容是潮剧《彩楼记》中的《楼台会》。 有钱人家还要请戏班公演潮剧,请神汉打醮,演戏、打醮以“棚”计,最少也要四“棚”,多的十几到几十“棚”不等。
祭拜礼仪
拜神前家里人都要沐浴更衣,这一天会把一张至十几张八仙桌抬出来,把图案吉祥精美的八仙帐幔系在八仙桌上。吉时到,一家之长点上烛,上三支大香。然后,女主人隆重出场跪拜,手捧三支香和红帖,口中念念有词,报告当年正月初一或初九的许愿、一年来神恩普照家里的变化、今天的还愿谢恩等,没半小时估计站不起来。然后按长幼男女依次敬香、跪拜。来祝贺的亲友,也会被邀请进香。 各位神们极有耐心地聆听善男信女冗长的祷祝,长达数小时。 拜神毕,当晚化烧糊裱祭品,次日将食物祭品送与亲友和左邻右舍,分享法喜。 年终拜神,十几台供桌并列有之,三支清香也可以!贫寒家勤俭节约集数百元谢恩,工薪阶层精打细算积累数千元还愿,官家富豪数万数十万上百万供奉也在所不惜,丰俭各不同,至诚之心是共性。 拜神毕,当晚化烧糊裱祭品,次日将食物祭品送与亲友和左邻右舍,分享法喜。 年终拜神,十几台供桌并列有之,三支清香也可以!贫寒家勤俭节约集数百元谢恩,工薪阶层精打细算积累数千元还愿,官家富豪数万数十万上百万供奉也在所不惜,丰俭各不同,至诚之心是共性。 与时俱进 小时候,祭品基本上由家庭自己准备。我父亲杀鸡鱼,大鼎清水煮鸡,我们边打下手边学,我母亲在石臼上椿米,蒸各种米粿面粿,炸油饺、红薯Lua,我们放学后齐上阵帮忙或帮倒忙,其乐融融,最高兴是用半圆型钢刀在竿钱上打印,用朱砂毛笔在竿钱上写字,称写竿钱,我的一点点毛笔功底可能与小时候每年写竿钱有关。现在大部分祭品都是外购,大人省事,90后00后则已见识、技能全无。 过去拜神一定要三牲五牲,现在许多家庭只用鲜花水果供奉,仪式也不断简省。 过去拜神时女主人会穿一件特别的围裙,称拜裙,现在简省了。 过去拜神圆满后会邀亲友共饮封神酒,现在简省了。 ... 潮汕拜神延续至今,30~70后人群还是相当重视,在部分80后、大部分90后00后心目中越来会淡化漠视了。该算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呢,还是算陋习逐步简化简省? 潮汕年尾拜神3
潮汕拜神的'“仪式感”
part.1
滴茶+拜神=潮汕人 潮汕人的一生,只需要做两件事,滴茶、拜神: 初一、十五拜玉皇大帝(天公);初二、十六拜地主老爷(伯公);初三、十七拜妈祖;初四、十八拜财神爷;初五、十九拜五谷母;初六、二十拜珍珠娘娘;初七、二十一拜三山国王;初八、二十二拜寿星公;初九、二十三拜观音;初十、二十四拜如来;十一、二十五拜伯公;十二、二十六拜虱母仙;十三、二十七拜何仙姑;十四、二十八拜太白金星…… 三天一小拜,五天一大拜,除了逢年过节村镇里组织的集体拜神节目,私下里各个家庭还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拜不同的“老爷”,春节七天假,都不够潮汕人拜完六分之一的神。 ▲潮汕甚至有些地方形成了“一条街” 潮汕人拜的神极其杂,日月星辰等自然天象、古代先贤、民族英雄,甚至连李白、鲁班、孙悟空……只要现实有需要,各种各样的物品全都能造个神出来拜。 潮汕人拜神跨越了佛、道、儒教派的分歧,不论是佛教的释迦牟尼、达摩祖师,道教的玉帝王母、关公、还是传统民间信仰里的妈祖、三山国王、村头“伯公”和本家庭的“地主爷”,大家全都十分和谐地共处一堂,并排而立。 ▲潮汕人拜神的盛况 像是汕头青云岩,既有佛教大雄宝殿,也有供奉玄天上帝的玄武殿;普宁的盘龙阁是道观,旁边的佛寺就叫作盘龙阁寺;陆丰的玄武殿本来是正统共奉北帝神玄武的道观,却在玄武神前放了一尊佛祖像,名也成了“元山寺”。 对于潮汕人来说,拜神就是随手一做的事情,和我们转发个锦鲤许个愿没有任何区别。
part.2
拜神拜出仪式感 尽管看起来“不大走心”、“有些随便”,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潮汕人拜神时庄重的仪式感。 在自家大厅开上几桌,然后在大位上摆好椅子,由家里的男丁请上公祖炉,再请门神,最后按辈序大小挨个上前跪拜烧香,向神仙老爷们汇报一年的工作成果。大概情形可能是这样: 现在向祖宗们介绍的这位选手是咱们老李家第X代中最让人操心的小辈,今年24岁,大学毕业两年了,不仅没有考上公务员,而且至今母胎单身,还请各位祖宗们在上面多多照应…… 除了这种上香式“问神”,潮汕人还搞出了一整套系统的占卜问神仪式,也就是潮汕人的“掷杯”:“把两块削成新月形状的木头,外突内平、凸为阴平为阳,由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将“杯”掷出去,探测“阴阳”之数”。 如果掷到一阴一阳,是“胜杯”,表示神明认为所求事可成;两阳是“笑杯”,所求之事约有50%可能实现,而要是掷到两阴,那就是“稳杯”,所许的愿难成。 ▲两阳是“笑杯” 除了通用的香炉、地台,潮汕人还会精心准备“爱的供养”,不怪潮汕地区总有拍不完的《舌尖》素材,毕竟人家的生产美食的标准都是冲着拜神去的,那都是花了大功夫。 像春节除夕的鼠曲粿、红桃粿,中元节的安仔粿,五谷母节的尖担粿、谷穗粿等,另外还有发粿、无米粿、菜头粿、乒乓粿等,几乎所有的节庆礼仪场合人们都会准备桃粿。 ▲炸桃粿 想表现自己村拜老爷供奉的产品最厉害,各个村之间还搞起了供品美食竞赛。像“赛大猪”、“赛大鹅”和办撰席这种比赛活动,诞生了无数道经典潮汕美食。比如潮汕最有名的卤鹅,就是经历了数十年“赛大鹅”活动无数次的优化,从供桌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了能让“老爷”们开心,潮汕人还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戏曲剧种在祭神时表演,像是潮剧、铁枝木偶戏、英歌舞……一大串一大串的鞭炮噼里啪啦震天响。 ▲潮汕拜神时的演出
part.3
在潮汕,你妈可能是离神最近的人 在潮汕,担任起日常的拜神、供神、朝圣等服务角色的,不是你的妈妈,就是你的外婆、奶奶。有人说,潮汕的男人是喝茶水的一生,而女人就是拜神的一生。 ▲潮汕女生从小就开始拜神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潮汕的女儿十几岁就要跟着妈妈一起学做祭神用的“粿”,潮汕的媳妇一入家门,要继承婆婆的衣钵将“拜神”的传统传下去,保证能说清每一个老爷的名字、主要职能,还要理顺家里老老小小的关系和诉求。孩子长大了,拜神时要祈求神明赐一桩好姻缘,家里添了新成员,要到祠堂告诉列祖列宗…… “做好荤素搭配、不能全干不能全湿、不能单数还要不重样,得会说吉祥话给神听”,每天都要“念念”“拜拜”,嫁到潮汕的媳妇,在待了两年后,都必定会练成“拜神”绝技。 ▲忙着张罗拜神的潮汕女人们
图片来源:微博@偶遇董小柒
part.4
为什么潮汕人这么喜欢拜神?
虽然说拜神是中国人无论南北都有的习俗,但能做到像潮汕人这样,浩浩荡荡、场面盛大的也是不多。 潮汕地区背五岭而面南海,和其他深处内陆的地区不同,对于潮汕人而言,海既是“绝境”,又是“生路”,潮汕人常把下海叫“讨海”,有一点与天争命的意味。在这种危险性和偶然性齐聚的地域,将自己寄托给未知的神明,很自然地就成为了化解恐惧的最好的方式。 ▲在时年八节,潮汕人要祭拜祖先和神灵 别看潮汕人拜神拜得头头是道,但他们却“并不”、非常讲究“实用性”: 在潮汕人的眼里,不管你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只要能讲出一段故事,有什么“显灵”的事情,就能被祭拜,与佛祖、耶稣在潮汕人心中的地位并无太大差距。简陋点的,上柱香碎碎念也可,宽裕点的,就大摆供品,都是极尽所能,不拘束于固定的仪程规式,诚心便可。 ▲神像周围插满了人们敬的香 所以,对于潮汕人而言,拜神,是一件纳入骨子里的习惯性动作。他们深懂造神,需要什么就创造什么,各种神明各司其职,保佑着潮汕人生活的顺遂。Q2:模仿大圣佛祖降灵到人的身上是真的吗?为什么那么准.请问如果是大圣,那就是猴子。如果是佛,那就不会附体。Q3:潮汕拜神风俗又是一个可以出书的话题!财神时间:初一十五拜地主爷司命公,逢大节拜地头老爷司命公,家有婚嫁生死进宅升学远行等大事拜地头老爷司命公,家有未出花园小孩逢大节拜床脚婆,另潮阳等地初一十五也有拜天公,某些村落有将军爷(设在寨门村口)初一十五也要拜,其他各种神明诞辰以及送神迎神遵乡例。财神一般求早,当日子时后即可开始。财神物品:三牲[简化版是三中肉类,如猪肉,鱿鱼,肉丸,如用鱼类或鸡鸭鹅必须整只,除三鸟和鱼类在,其余动物一般不用]。斋碗[三或五个素材,简化版如菌类,糖,紫菜],水果(大果实如苹果梨一般双数,小果实一般成盘),糖果,香烛纸钱各地差异很大,问当地老人Q4:潮汕地区的多神崇拜的神的大小如何排的“拜老爷”是潮汕地区一种传统的民间风俗,是一种对神的祭祀活动。其历史悠久,祭祀对象庞杂,影响非常广泛。由于历经千百年的民间崇拜和神化,以及历代统治者的喧染、利用,祭拜老爷及其场所(老爷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说起这潮汕人“拜老爷”,学问实在太大了,不同的时节有不同的“老爷”要拜,范围之广,涉及的神仙之多,超乎一般人的想象,每月除了初一十五要拜家里的地主爷之外,一年里还有天公(玉皇大帝)、佛祖(如来佛祖)、观音娘娘、土地公公、财神、月娘(月神)、门神、祖宗……特别是正月里,拜老爷更是头等大事,事关家宅一年兴衰,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几乎每隔两三天就要拜一次,场景堪称盛大。相比于拜佛等活动,“拜老爷”更具地方性和灵活性。“拜老爷”的活动时间是以农历为标准。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两天为固定的祭祀时间。这两天一般在家里举行,形式较简单。主要是祭祀地主爷和天公,摆上香炉,烛台,和供品,烧香祈祷后再烧冥纸。除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神的诞生日,形式隆重且庄严。例如天公诞日,土地公诞日,尤其是正月,“拜老爷”不仅活动多而且规模大。家里要祭祀,还要到“老爷宫”去祭祀。供品也要讲究,有三牲:猪,鸡,鱼;有特定做的潮汕粿食,如发粿,乒乓粿,桃粿等,有各种新鲜生果,还有必备的卤鹅。每个村有各自规模盛大的“迎老爷”活动,要供奉超大型的香,请歌仔戏表演,有仪仗队游行,放鞭炮烟花等。“拜老爷”除了烧香烧冥纸外,也有“问杯”形式。拿两片由竹头或木头制成的杯,祈祷后摔到地上。如果两片都成反面,便是“笑杯”;如果两面都成正面,则是“稳杯”,都不吉;如果一正一反,则为“圣杯”,是吉兆,预示着祈告内容可以实现。这种形式也用于跟神的对话,圣杯则表示神灵同意你的请求,反之,则不同意你的请求。祭拜神明,是中国人乃至全人类都存在的现象,潮汕人也一样,如《东里志》(陈天资,明万历二年)所云:“粤俗尚贵,祠庙兴矣”。在潮汕地区存在着成千上万的大小神庙,神庙里供奉的神明,有自然神明(天地父母、太阳神、月神、风雨雷电诸神、山川河流动植物诸神……)佛门诸神、道教诸神、帝王圣贤英烈清官等等,每逢初一、十五,可见提篮担筐的妇女们,奔走于各个庙宇之间,虔诚膜拜。神明在潮汕统称为“老爷”,为何潮人会如此的痴迷神明崇拜,而且是多个神明一起供奉呢。应该来说有一定的地理与历史原因,潮汕地处沿海地区,也属南蛮之地,自古以来天灾较多,且文化发展较迟,原始思想基础导致了信神,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思维概念,当人们在遇见自身无力支配的命运时,便容易萌发信神心态,人们所以信神、祀神,无论是偶像或自然形象,都是由于认为这样做是对自己有用处和好处的,企望“有求必应”才去拜祭,究其原因主要有:畏惧心理、保险心理、娱乐消遣心理、偶像崇拜的心理等等。拜神这种东西其实是很难定位的,说它是封建可以,说它是一种信仰也可以。信仰是一种好东西,人不能没有信仰,人总要有一些精神寄托与精神力量支持,但信仰得太过的时候便成了。现今的潮汕人同世界上其它民族一样,虽认为世界没有神,但拜一拜神也无妨,起码得到心灵上的安抚,所谓“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潮汕的这种信仰崇拜基本上承续了汉人对社会的各种传统信仰。而由于种种的拜祭活动使得潮汕的神多了起来,神庙也随着多了起来,并渐渐成为民俗文化中一个典型的、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老爷”的分类 及其拜祭重要老爷的程序潮汕人很重视年节,祭拜祖先,明代中期已成为一种固定的社会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老爷”本来是旧时对上司或主人的尊称,以之称神表明了普通百姓对神明的敬畏。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五日:“前明时缙绅惟九卿称老爷,词林称老爷,外任司道以上称老爷,余止称爷,乡称老爹而已。”清代四晶官以上称大人,五品以下称老爷。旧时,豪绅亦称为老爷,仆称主亦为老爷。在潮人民间,既崇拜原来的道教、佛教及民间神明,还有闽越和南越本地的鬼神崇拜,以及土生土长的神灵,因此在潮汕地区神灵名目繁多,神庙祠堂也举目皆是。潮信对神庙不论规制大小,统称“老爷宫”,神明概称“老爷”。在潮汕民间村社小庙中,多供奉潮人自己创造的神。潮人深知"神是人造的",需要什么就创造什么,十分得心应手。其形象多取材于三个方面:古今英雄伟烈人物、各族各姓祖先和各种神话传说。在意识上,他们认为这些属于"自己"的神最为可靠,关键时刻能予人以庇佑,对之礼拜最勤。平时所谓"拜老爷",多指拜这些地方神。"老爷"是所有各类神的统称。其中包括:一、 古今英雄伟烈人物。尤其是为本地人做过好事的人,死后多奉为神。二、 祖先崇拜系统。除了各姓崇拜自己的先祖外,供奉潮人共同祖先的"三山王庙"遍布潮汕大地。三、 地方风物传说。如“莱芜神女”、“风雨圣者”等雨仙庙是祭祀雨神的。相传宋代有一位神童孙道者,为民降雨除灾,被尊为雨神。揭东、潮安、潮阳、饶平等县均有雨仙庙。尤其是揭阳市揭东县玉洛镇的“风雨圣者庙”,因为与南宋爱国诗人谢翱有关而更加著名。谢翱(1249—1295年),字皋羽,号唏发子,谥乐耕公。他不仅是南宋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一位抗元的民族英雄。同时,他也是揭阳市乃至粤东地区20余万谢姓居民的始祖。谢翱原是福建省长溪人,他的先祖谢邦彦是宋代著名词人,父亲谢钥著有《春秋衍义》、《左氏辨证》流传于世。宋度宗咸淳二年(1266年),谢翱随父亲移居临安的时候只有17岁,已能诗善文,颇具声誉。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的六月,元世祖下诏攻宋。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年)七月,文天祥于南剑州(州治在现在的福建省南平市),号召四方起兵护宋。谢翱激于爱国义愤,倾其家资,奔赴国难,率领乡勇投奔文天祥,并被任命为“谘事参军”,当时谢翱27岁。景炎二年(1277年),谢翱随文天祥护送宋帝昺,乘船南下,进漳州,再到梅县,攻占潮阳。那时,随军而来的谢翱的妻子已怀身孕,不久便在潮阳后江船中产下一子,取名怀壶,字醉仙。后来在揭阳、海丰等地的战斗中,文天祥落入敌手,谢翱机智脱走,并潜回潮阳,找到妻儿,隐居白土村,并暗中组织乡勇待机组织抗元。王小姐介绍说: “谢翱为了使潮汕一带乡民不忘宋国,激发抗元情绪,就选择了农历二月十六日——宋太祖的诞辰日,举行“长春节”活动。为了使元兵不起疑心,便随口称是纪念‘风雨圣者’。现在,揭东县玉滘镇大滘村“风雨圣者庙”,就是当年谢翱倡导的热爱故土、热爱家乡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的寄托和体现。” 祭祖大凡是在每年农历的春分或秋分举行,故常有“春秋二祭”之说,也有在三月三或九月九举行,还有在冬节举行的。祭拜的前一晚,要在天井处摆设香案,祭告天地,并进行宰牲,即宰杀一头猪和一只羊。翌日凌晨寅时,开始鸣锣告众,此时,参祭者闻响络绎而至,祖祠里红烛高烧,灯火辉煌,鼓乐齐鸣。接着通令执事者各施其事,后引启龛出主,摆设神位,毕步入神位前,由引燃香送宗子,宗子鞠躬上香,参祭者按辈序年龄依次排列整齐。祭祖开始,首先是荐馔,行初献礼,宗子祭酒,参祭者三叩首。接着是一齐跪下听祭文,祭文由礼生诵读。诵罢众再拜,最后是荐饭奉茶,献蓍献财,撤馔化财。祭祖结束之后,把祭品中的猪、羊肉,按参祭人数每人均得一份,叫颁胙肉。祭祖期间,有些还请来戏班,连演数天,自明代至今,年年如此,故演绎成为潮汕一大民俗。“拜老爷”对潮汕人民的影响潮汕人喜欢信佛拜神,在我看来,拜老爷”是潮汕女子婚后的“专利”,不管信佛信道,还是皈依基督教,她们认定的是一个“善”字,不欺弱小,施舍救孤,尽显美德。其实她们拜神并非是愚昧,而是出于给家庭生活增加更多的保险渠道。潮汕地区是天然的市场经济,男子经商外出,风险难料,女子帮不上忙,只有在家祈祷的份,当然也有祈祷生子的愿望. 在她们看来,拜老爷是一神圣无比的事,她们在拜老爷前要洗澡,换衣,梳头。而且每天拜的老爷是不同的。 初一,十五。玉皇大帝 初二,十六。地主老爷 初三,十七。妈祖 初四,十八。财神爷 初五,十九。五谷母 初六,二十。珍珠娘娘 初七,二十一。三山国王 初八,二十二。寿星公 初九,二十三。观音 初十,二十四。如来 初十一,二十五。伯公 初十二,二十六。骚母仙 初十三,二十七。何仙姑 初十四,二十八。太白金星 在最后的两天老爷双休日。(我国的老爷太多了,因此,众信男善女都是自助餐式的,没有规定哪天拜哪个老爷,绝对的市场经济,任君选择。) 在潮汕地区,无论大街小巷,最多的就是。比粮食店要多。长得时间比较长的大树也是当地人跪拜的对象。而在一年中,最隆重的是在年终。据说,在年终众老爷都在到天上开会。这时,每家都要大肆铺张地拜老爷。佛品,水果,三生,样样有。而且在拜时是要看日子的,正常的都在半夜。要为供拜的老爷做衣服,帽子,阴钱(要给老爷到天上购物消费的)在拜完以后全部付之一炬烧成灰。 因此,在年终时,潮汕人在晚上是不外出的。哪时到处都是面目狰狞,面带倦意的人在家门口烧哪些阴衣,阴钱。哪种情形鬼见了也会害怕,就别说是人了。 到了初五,众老爷要下来上班了。潮汕人又是一阵忙碌,要接老爷了。等到接好了老爷,有的年老体弱的已经累得病倒了。她们就心惊胆跳,以为供拜的老爷不满意了,她们又一翻补拜。 潮汕人很信风水运程,外出打工要看个好日子,买房子要看个好日子,结婚要看个好日子,上任要看个好日子,买股票要看个好日子,据说有的生小孩也要看个好日子……就不知道高考要不要看个好日子了。 在潮汕地区的任何终年都是香火不停的。生意好得不得了,最后,我才发现,潮汕人在拜老爷时并不是拜,他们并不是说感激老爷给他带来了心灵的安静和力量。他们是在求老爷。在一些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信男善女,他们把供品摆上,添了香油,点了香,然后就跪在老爷的面前。一边拜,一边口中振振有词。 开药店的求货如轮转。 开诊所的求客如云来。 开寿衣店的求生意兴隆。 开玻璃店的求下冰雹。 开的士的求下雨打台风。 ……Q5:汕头哪里有香火比较旺点的汕头南澳岛上的关公庙据说香火比较旺,是否,看个人吧,信佛者心诚则灵。Q6:潮汕哪个地方有供奉六十太岁?今年不顺,冲太岁了,求各位大神帮忙啊...延寿禅寺,原称延寿古岩,位于汕头市濠江区河浦街道河东居委红旗岭麓山,禅寺是观音菩萨道场,但最早供奉于此的是吕祖,是一座佛道一体的百年古寺。吕祖殿内,供奉吕祖、太岁、财神、车公。延寿禅寺最具特色的便是“拜太岁”,每年都会有很多全国各地专程来禅寺拜太岁的的信众,祈求赐予吉祥。“太岁当头坐,无福便有祸,无喜必有灾。”太岁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岁神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一岁之主宰,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以上资料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漳州 必游景点1、漳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和美食。以下是一些关于漳州旅游的攻略、景点、美食和特色文化介绍。2、漳州旅游景点 漳州优秀旅游景点推荐 东山岛 [漳州]东山岛地处福建省南端,它由43个小岛组成,总面积有194平方公里。3、以下是一些建议: 漳州湄洲岛:湄洲岛是漳州的著名景点,以其美丽的海滩和清澈的海水而闻名。你可以在这里享受阳光沙滩、海水浴和各种水上活动。4、漳州也不例外。在漳州市的未来发展规划中,有五个地方因其独特的地理、文化和经济优势而备受瞩目,被认为将成为漳州市未来最吃香的区域。5、近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2022年福建省“金牌旅游村”“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名单,并进行公示。6、“世界古民居建筑”——漳州土楼(怀远楼、和贵楼、田螺坑土楼群) 游览国家4A级旅游区风动石——塔屿风景区(铜陵古城、关帝庙、风动石、石僧拜塔、虎崆滴玉)...7、漳州旅游必去的十大景2113点有:十里蓝山5261 、寻梦谷、南靖土楼、漳浦六4102鳌翡翠湾滨海度假区、唐1653山过台湾石雕园、滨海火山地质公园、漳州...漳州必去的景点排名1、漳州土楼,东山岛,南山寺,赵家堡,云洞岩,龙、虎、狮、象四屿,铜山古城,漳州海底森林景区 ,二宜楼,2、一、漳州古城,是漳州市的核心区。在这里既可以见到许多的古建筑,还可以品尝漳州许多的古早味小吃。 二、漳州西湖生态园。3、东山岛更好玩。1.东山岛更好玩。2.东山岛拥有比漳州岛更多的自然景点和人文景观,包括东海岸风景区、海滩、渔村、古镇、寺庙等,可以满足各种游玩需求。4、一、云水谣古镇 ?云水谣古镇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古镇中各类百年的树木。 二、南靖土楼 ?南靖土楼很古朴,没有过多的商业化,土楼大小反映了家族的大小。5、漳州有着中国“田园都市”和“生态之城”的美誉。各色景点也是令人眼花缭乱。6、东山看海吃海鲜。云霄泡温泉吃烧窑鸡。南靖云水谣,土楼。漳浦六鳌翡翠湾,火山口。云洞岩,林语堂纪念馆,荔枝海,赵家堡,天一邮局等。7、漳州可以玩的地方还是挺多的。比如云洞岩、瑞竹岩、还有龙文塔;至于特产嘛,那就是天宝香蕉了。可以说,天宝香蕉是全国出名的。The End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车知识分享 - 皮皮懂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上一篇
三菱翼神怎么样(三菱翼神怎么样改电子助力方向盘)
下一篇
20万左右越野车推荐(20万左右的越野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漳州普照寺是什么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