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十万个为什么么,为什么众生平等?

人类,任何一个家庭也好、一个团体也好、一个国家也好,没有办法不分派的。所谓分派,就是意见相同的自然会排列在一起,可是分派了以后,最后的结果都很可怜。我在外面常常感觉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个性,分派系的观念比任何民族更严重,中国人往往两个人在一起有三派的意见,决不团结的,这是中国人要命的特点。尤其在海外的华侨,要打击都打击自己人,这是民族性的问题。为什么孔子提倡仁义道德、提倡孝道?这是告诉你,我们这个民族性偏差到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路上去的太多了。几千年来如此,现在还是一样。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在印度提倡众生平等?印度最有阶级歧视、最不平等,所以他高呼众生平等。西方人为什么提倡自由?因为当时中古时代的欧洲最没有自由。你们要是懂得这个道理,就可以悟到人生。一种教育方式,就像开药方一样,生了哪一种病,就开哪一种药。中华民族就是犯了这个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病,也可以说这个民族最不切合人情的实际。只要有两个中国人在一起,就分成了三派意见,痛苦极了。别的民族不一样,在自己家里吵吵闹闹,对付外人就不同了;会议上吵得一蹋糊涂,出去了还是两个肩膀搭在一起,喝酒去!同是议场的事,中国人就不一样,今天吵了,出门还蹬你眼睛,再不然暗里捅你一刀,真是不可理喻。所以人家的民族可以讲民主、讲自由,我们没办法讲,讲了一定要出大问题的。我们研究哲学的、历史的,特别要注意;我常说,我们的这个民族性是一个问题,包括整个人类的人性,都是非常可怕。因为人性天生都很坏,所以各个宗教,各个文化,各个哲学都是教人如何做好。由于人性缺乏仁义孝慈,所以千古以来的圣人都要人学仁义道德,要孝要慈。任何一个文化思想,都要先了解当时的时代,譬如我们经常讲民族要团结,可见这个民族不团结;尤其是在国外看到,两个中国人在一起就有三派意见。一个人的时候,自己还对自己埋怨一番,吵架一下;或对镜子砸茶杯,出出气。所以说,人性的问题很严重。一个道德的时代,人性不懂教育,所以说要教育;有些国家标榜人道,可见是很不人道,所以才需要人道。凡是一种思想、一种主义,都是药方子,某一种病吃某一种药。孔子开的方子是仁义,老子开的方子是道德,诸子百家都在开方子;可是这个历史永远是毛病百出,各种方子几乎都吃不好,这是人类的悲哀。:释迦牟尼佛在印度为什么提倡众生平等?孔子与孟子提倡仁义道德为的是什么?:看懂的你欢迎评论写下答案!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正如 @陈海亮 这位师兄所说以下转自末学的一个回答依末学的理解,众生平等:一指众生皆具佛性如《大 方 广 佛 华 严 经》(华 严 经)中所说:《八十华严》:“如来以无障碍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着,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即教彼众生修习圣道,令离妄想;离妄想已,证得如来无量智慧,利益安乐一切众生。”《六十华严》:“如来以无障碍清净天眼观察一切众生。观已,作如是言:‘奇哉!奇哉!云何如来具足智慧在于身中而不知见?我当教彼众生觉悟圣道,悉令永离妄想颠倒垢缚,具见如来智慧在其身内,与佛无异。’如来即时教彼众生修八圣道,舍离虚妄颠倒;离颠倒已,具如来智,与如来等,饶益众生。”二指众生随自己的所做所为而得到相应的果报这种规则平等,因果不虚。如楞 严 经中所说:1.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2.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3.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纯想即飞,纯情即堕)还有《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也叫《无量寿经》)劝谕策进第三十三: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还有佛陀头痛三天的故事,都证明因果不虚,一饮一啄 莫非前定,所以为人做事要谨言慎行,不做恶果。其实众生平等,也可由外及内而领悟。众生可比喻为众念,众生有善恶性格区别,众念也有善恶各想,众生皆具佛性本来平等,众念也皆是自心分别所用其实本来平等,善恶好坏皆是一心作用分别取舍,也如用众生虽皆具佛性却随妄心分别造作。佛告诉我们众生平等这个道理也告诉我们其实外与内两个道理:外来看,不管现在自己背负何种业力,都是过去的果报,现在的每一步选择都决定着未来,所以即使不幸也不用担心,努力做善事总会有果报在未来,这是平等的选择未来的权利。内来看,众生平等,众念平等,正如众生皆具佛性,众善恶念都是菩提,都是自心作用。如《大方广修多罗了义圆觉经》也就是圆觉经中所说: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善男子,这譬如清净摩尼宝珠,它本来的质地是晶莹无暇,但它能映照五种颜色,随处显现。可是,有愚痴的人只见到了摩尼宝珠所映的五种颜色,而不能见其本来无色的本性)心如摩尼宝珠,能生种种法,人不知法皆是心生,反而虚妄执着。万法本闲,唯人自闹,一切全凭自心,自心不分别,万法无咎,自然解脱。诸法本来平等,皆是由心生,如摩尼宝珠能随光映出种种色,不应执着于色而忘记宝珠本来无色能生诸色,心本无好坏善恶能生万法,如六祖慧能大师曾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也如《大 方 广 佛 华 严 经》中所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故知烦恼解脱无两,皆由心生,是自心作用,万法本来平等。如《法 华 经》中所说:“一切世间法,皆是佛法。”以及“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也如金 刚 经中所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这里佛指真如自性,以一切法,不离真如故。)所以“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以及“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法皆是心生,由外终无所得)具体论述可见正如《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经)中说(部分节选,完整道理的论述请看完整经文):1.  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2.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诸善恶美丑好坏分别之相,皆是自心分别所生,自心作用,本来平等。不要心生诸分别之相,再以为外界实有好坏善恶美丑之性,反而作用于自心。即是《楞 严 经》中说: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分别相皆是心生,皆是自心所用,无有好坏之分,本来平等。知相由心所生,便不再执着,不再自缚,自找麻烦。道德经中也有相同的道理: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民比喻念,心不分别执着,即是无为,自然解脱)以下回答包含末学原用户 @阿迦罗 关于不起分别心更详尽的理解,希望能帮助大家理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十万个为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