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工程造价行业发展现状还有必要转岗吗?

去工程施工单位就职,对许多人而言是迫不得已的选择,施工方工程造价的饭碗比行业内的其他造价饭碗都更难端稳,施工方除了工资低、环境差、没有休息日、生活艰苦等一些客观因素之外,还要面临应付时不时的销售及催款工作内容。但为什么这个看似无奈的选择,却仍有很多人争破头颅想进入呢?在施工单位,工程造价岗位处于销售管理环节,小公司工程造价人员从头至尾全过程管理,大公司可能会对造价专业设立投标部和成本部两个职能部门,前者负责前期的交易阶段工作,后者负责项目管理期间和竣工结算阶段的后期工作。从一前一后可以看出,负责招投标和合同签订阶段的部门属于销售的龙头,做着把自己思想装进别人脑袋里的推销工作;承担项目管理(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工作的部门,负责把别人口袋里的钱装进自己口袋里。施工单位各类工作优劣势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经历的几个阶段,都没有轻松成功的捷径。下面分析哪一条路离成功最近:1、去项目如果是小白级别的同行,去施工单位项目可以获得很好的成长环境。第一,新人去项目可以承担较小的责任,出了错对个人发展不至于损失太大,容错性较高的地方很适合种子萌芽;第二,可以接触最基础的工作内容,如两算对比,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却没人愿意做,新人去了正好趁机学习,通过两算对比可以发现自己算量中的不足和误差,以便及时调整失误。相比咨询方,一年虽然接触了10多个项目,但哪里出错,哪里有不足,自己心里一般都没数,当错误发展到不可挽救时,被雇主骂个狗血喷头还不知道错误与正确的距离相差多少,做完的工作没法验证对错是职业发展的一个致命障碍,而施工方占尽这方面优势,错一点儿都可能招致同行、领导、老板的纠正;第三,可以紧密接触到结算工作的程序,做工程结算难,许多障碍并不是专业难度系数有多高,而是上报文件的格式、行文流程程序、签字手续等等环节太复杂,这些不是什么高技能的工作内容,但要知道其中的先后顺序才可以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作为新人,在项目上长期与甲方、监理等人对接,熟知其中的操作过程,即便空降一位高能领导级人物,照样要礼贤下士地进行垂询,摸索流程需要大量时间,高人没有时间去亲自完成这些诸如填报格式类的琐碎工作;第四,在项目工地,便于自学,看不懂的图纸直接对照实物理解,不明白的工艺做法可以亲眼目睹工序形成的全过程。2、入职招投标部门新人入职前期的招投标部门,一般会留在公司机关,看似不用去工地历经风雨,但从事的工作内容往往是复印、打字、装订、抬样板等简单而重复的工作,因为招标阶段每个人的工作量、心理压力都非常大,短时间内要完成招标文件评审、合同范本解读、工程量清单审核、材料询价、综合单价预测成本、措施方案取费、大量的规范性表格填制、调整价格等一系列投标环节工作,基本没有时间指导新人学习,有想法想成长的人可以帮助师傅审核清单量、计算定额含量等工作;没有想法没有规划的人两眼一抹黑,头脑一片空白,只会叫嚷实习2个月,什么也没学会。3、去小公司这类公司不分什么招投标、竣工结算环节,一个人从始至终,全过程跟踪工程项目,这也就是为什么总被其他同行经常笑话施工单位造价人员的依据,同时参加工作,我们都做了20个项目,经历了6个专业,你两年做了一个项目还没有收尾,是不是进度慢了一点儿?一个项目真的历时2年,全过程造价应该已经掌握了70%以上,只要付出相同的时间和精力,不存在进度快慢问题。新人去小公司有点无照驾驶大奔的感觉,老板都不心痛,你就只管当坦克开就行了,我并不赞成造价人员要用项目“喂”出来的理念,而更认可工程造价人员拿老板的钱去尝试失败而获取经验值的观点。如组价时漏算了某道工序,被老板上过一课后,下一次绝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施工单位招聘造价员时的关注点了解了施工单位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后,应聘施工单位前,一定要认真看招聘要求。施工单位大多职位是项目上招人,出价不高,工作环境艰苦,基本工作经验(3年左右就可以),没有其他太多的要求;个别公司招聘成本经理,这时应聘者要价不要低于2万,施工方成本经理看似位高权重,实际对基本功要求非常严格,如,算量境界必须达到骨髓深处,否则不但算不过分包,还会遭遇供应商的坑蒙拐骗,既没有开源能力,也没有节流水平,在施工方必然没有立足之地。小到项目经理部,大到全公司,成本部门重要人员失职往往很容易充当老板的替罪羊,从而在公愤之下,灰头土脸地逃离。有人会说:结算施工方在做,咨询方也在做,为什么说咨询方对成本一窍不通呢?这要从双方的利益说起,施工方做结算是生死之战,失败了老板可能真的要赔钱,老板赔钱了,公司里的人日子都不会好过,这就是为什么施工方的成本人员不能有失误,否则就成为全公司上下的众矢之的。而咨询方是为了个人提成而战,咨询方胜了多拿点提成,输了是雇主方买单,他们的个人利益不会受太大的影响,个人失误大不了再换个地方继续做咨询、审计,所以他们也就不会去下功夫研究什么工程成本,因为工程成本对他们没有意义。施工方在招聘人员时选择目标1、欢迎有施工经验的人加入;2、基本很少考虑甲方背景的人员;3、对咨询方人员基本不接受,因为思维方式决定目标能否实现,施工单位要求的是多算并且将多算的结果转换为资金;4、小白可以培养,一张白纸可以描绘。施工方招聘的方法1、专业面试时询问较多的问题:人工费成本、材料价格、工序工艺、措施方案、管理方法等,这些高大上的问题相当于笔试;2、专业实操问题:发一套图纸,如一套样板间,在规定时间内(2-3天)做完后交卷,用人单位与答案对比后直接通知应聘人是否可以上班,这类试题多半招聘单位得不到回复答案,我个人认为可能是,在造价行业中掌握实操能力的人不多;3、指定实物(对照实景,如置身面试的洽谈室、会议室),做一份实体(洽谈室、会议室)的报价,清单项目必须齐全(不能丢项),工程量可以粗略但必须逻辑相符(本人遇到过此种面试,墙、顶、地、其他构件要一一列项并组价,还要编制项目清单特征描述,当然这些只是初级的实操)。4、图纸理解测试,给出平面图(不给立面索引)和一张立面图,让面试人在规定时间内将立面图对位到平面图上,测试应聘者的识图能力,没有看过上千套图纸想在短时间内完成立面对位基本不可能(这是我发明的应聘实操,也是检验应聘者真实水平的简单方法,可根据应聘者的开价来选择图纸,1万以内的选择一个复杂点的大堂;10000-15000看一个走廊立面,因为大堂一般只有4个主立面,而走廊有多条,每条走廊有2个主立面,能对比出走道立面难度系数比大堂更大)。5、不平衡报价测试法,给出几个清单项目,再给一个总价,让应聘者去填单价,最终∑清单量*综合单价=已知总价,看一下应聘者对综合单价的理解程度,这里并不需要他们的综合单价与招聘方想象的一致,但要求每一个价格不管高低都要有合理的解释,而且面试当中,根据应聘者价位可以要求其下调总价操作,这可不是在总价后打折,而是重新调整每一个清单综合单价,以达到新的下调总价的要求,通过组价、调价轻松测试应聘者的专业水平。6、对工程造价理论的一些看法咨询,答案可以与招聘方不同,但解释要充分,听上去合理,如问及某某措施费可不可以在结算中要到钱?回复这个问题不可能像平台答疑一样,三两句话解决问题,而是需要从头至尾分析前提后,一一列出结果,像招标文件、合同文件已经明确规定措施费不能调整,想要到此项措施费用,签证该如何措辞等等。施工方招聘(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职位)对学历、证书要求并不是非常苛刻,但对能力是一测再测,基本上工资越高的职位,面试难度系数越大,特别是老板面试时提出的问题,都是本单位已经发生过的教训,应聘者是在替老板还原真相,提供有价值的各种假设和应对方法。解释了这么多面试问题,希望面试者不要知难而退,如果感觉目前自己能力尚有欠缺,但还想进入心仪的单位,简单的方法是降低自身价值,原来想开价8000元/月的薪资要求,可以降低到5000元/月工资,这样可以绕开许多难题,一般6000元/月以下的职位老板不会亲自面试,应聘者也不用再回答老板提出的“营改增后如何实现利润巨大化”之类的问题了;如果进步较快,半年后要求加薪,一年后再要求加薪,一年涨两回工资,很快也能达到心理价位。最后提醒一句,投标时老板问“这个项目按这个价格报价会有多少利润(或本项目成本预测多少)”时,一定要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如果老板心中真没有底,专业造价人员回复的答案,老板过10年也忘不了,结算之后经过财务成本分析发现误差与当时预测过大,回复答案的人职位难保;如果老板早已胸有成竹,答案会立刻让回复人的水平露出真相。如果想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却没有想过如何控制成本或没有这方面意识,建议还是不要迈入施工方的大门。以上,就是我的建议,希望对你们有帮助。*本文系胡跃原创,独家来稿转载务必申请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违者必究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参考,如有异议,烦请留言编辑:马啸审核:李梅
懂现场又懂施工,并且懂经济,懂法律,懂管理,这些完全可以在施工单位转岗就好了,从头到尾一整个项目都做下来了,接下来你就可以从甲方,乙方或者咨询之间随便进行发展了如果你真的做到这一步了的话,我觉得你的前途肯定是很好的,并且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好很多其实造价怎么说呢,虽然现在能做的人也很多了,但是像你这样子有施工经验的人才去转行,那肯定是缺的,而且要的就是你这样子的人一个行业都是有好坏两面的,只要一个人在一方面做到极致你觉得还会有人不要他吗?他还不厉害吗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同一个岗位上有人月入过万,但有人还是一个月三千块工资你的证书无非就两个作用,一个是在关键时刻给你当展现的机会,另外一个就是遇到机会拼命抓住的稻草1、不要轻易给一个行业定位,毕竟发展成什么样子我们都不知道,毕竟所有人都没有预判能力;2、从来没有崛起过,那又何来的失败呢?3、前几年的机会都给了建筑行业,目前只是回归了常态罢了;4、任何一个行业在每个阶段都是需要新鲜血液的加入,所以说无论何时都会接受新的空气加入;5、建筑行业毕竟是技术岗,所以是靠着经验积累的一个行业,不过目前是处于劳动为主力的阶段,所以才会给人一种低级产业的影响罢了;6、目前优胜劣汰的时代已经到来了,所以说不仅仅是对企业还是对个人来讲,要是不想被淹没,只能逐渐增强你的实力,让你一直在时代最前端所以说你有经验,有实力,那去尝试新事物又何尝不对呢?况且你目前的经验只会让你在新的领域当中更加抢手罢了,这何不大胆放手一搏呢?无论是建造师也好还是一建师也好,各有各的好处,也有各自的坏处,如果你不去尝试的话,你永远都会遗憾,都会觉得当初为什么不选择本人虽然不是所谓的造价学者,但是从事造价行业也有七八个年头了。虽然文采不是太好,但是我愿意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大家分享一下造价的前景知识。首先无论是基于什么原因,大家共同来到建筑行业就是缘分,我见过各类从事造价的人员,曾经也问过一些人,为什么从事这个行业,有的人说“我从事这个行业是因为家里是施工队,而造价是工程的核心,所以家里的父母让我学习造价”,其实这个也不难理解,毕竟造价是最接近工程价款核心的岗位,一个工程的造价做的好不好,关乎工程的盈亏,钱即是权,家里不想让权力落入他人之手,这个事情在正常不过了,学造价即继承了家族产业也得了一门技术;还有的人说“我是工程里的总工,但是不懂造价,每次下面的员工报上来报表之后,自己看不懂,所以想学”,其实也不难理解,一个工程的工程造价,就是这个工程的核心,一个工程施工质量好,信誉好,其实都是外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挣钱。作为总工其实不用自己做具体项目的造价,但是当员工报上来之后,可以通过自己的造价知识判断员工是否有糊弄是否有造假,所以在造价领域,越是高层地位的领导,越必须懂得造价;还有人说“我在施工单位干了两年了,从事的是技术员,虽然外人看着光鲜,但是其实累不累自己心里明白,其实累是次要的,关键是不能与自己的另外一半在一起,因为工程驻外,常年离家,因此聚多离少”。其实我对这个人还是很能理解的,两个人在一起,是需要相互扶持的,若常年驻外,那肯定会纠纷不断。而造价行业虽然偶尔出差,但是至少是一个安稳又不用经常离家的工作,对家庭的稳定也是很重要的,多少个血淋淋的例子告诉我们,婚姻需要相互的陪伴,而工作其实占了绝大的因素,安稳的工作还是很重要的,而造价行业是建筑大环境里最安稳的工作了;还有人说“我是相关专业毕业,只想找个与建筑相关、薪资不错、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所以选择造价”,我相信绝大多数刚毕业的的或者刚毕业一两年的人员都是这个想法吧,不过这个想法没有任何问题,其实追溯起源,自己就是基于这种想法从事这个行业的,毕竟大学里面学了四年的建筑知识,若放弃真的太可惜了,若论起薪资,同等条件的话,一般造价的薪资会比资料员、安全员、材料员、检测员等要高,毕竟这个行业是需要由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从事,并且也是一个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职位,这就是我最开始从事预算的起因,应该也是很多人从事这个行业的原因吧。其实造价这个行业的岗位还是很多的,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咨询单位、监理单位都是有造价岗位的,从这方面来说的话,其实造价的就业面还是很广的,最起码不用担心自己失业找不到工作。其次咱们一起来说说这些岗位的一些特点吧,大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等选择合适自己的岗位了。(1)施工单位的造价岗位。其实施工单位的造价岗位分为两种,一种是驻现场的造价,一种是公司级的造价两种,对于驻现场的造价岗位来说,我最有话语权了,因为我在项目上做驻现场造价两年,接下来我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讲驻现场造价吧。驻现场造价可能对于外行人看来很是光鲜,毕竟亲手管理造价核心。其实不然,现场造价最是苦逼了,因为面对的是甲方的造价和公司级的造价对接工作。甲方造价毕竟惹不起,毕竟出钱的是上帝,只能装孙子。而公司级的又是你的上一级,自然也不能怠慢,因此从地位上讲,驻场造价不利。但是也并不是一无是处,驻现场造价最能亲身接触工程,甚至将工程里的角角落落的预算都可以接触到,这对于理解造价的内涵是举足轻重的。若真的能够全面的跟着一个工程,那对造价的理解,对工程施工工艺的理解,绝对比其他人要深的多。再从生活上说说吧,毕竟生活占得比重是很大的。我刚到现场做造价,住的是活动板房,虽然活动板房冬冷夏热,但是却可以一天24小时的开着空调,毕竟施工单位有钱,这点还是可以的。但是活动板房却不隔音,加之一般市区交通繁忙,因此晚上车行吵闹,我一直记得,自己刚开始工作,连着一个星期都是睡不着的,因为太吵,这是我再也不愿想起的痛苦经历了,哈哈~。然后再讲讲公司级的造价,这个岗位在公司内部算是有地位的岗位了,毕竟是造价的核心,也是关键的职位,离公司最高权力较近。公司级的造价在整个公司都是举足轻重的,但是若是面对甲方造价,依然还是处于弱势,哈哈。但是很多人,依然还是希望在施工单位做造价,因为工资高,挣钱多,挣钱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梦想了,而施工单位造价却可以满足。(2)建设单位的造价岗位。工作环境还是不错的,只是有关系或者有技术才能胜任。应该很多人希望在建设单位担任造价岗位吧,毕竟权利相对来说比较大,工作也是比较轻松的,薪资也还可以,但是对造价方面的提升没有特别大的空间,好多人认为这个是混吃等死的职位,我却不认为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工作环境轻松,那正好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提升自己,比如考一些必要的证书。我身边就好多这样的例子,利用闲暇自己考一些必要证书,同样薪资也是不错的,其实出路不止一条,只是看自己怎么选择了。(3)咨询单位的造价岗位。我接触的人群中有很多在咨询单位,也听过很多的吐槽,比如“天天加班累成狗啦、领导要求太苛刻了、工作太忙没有时间休息了”,其实这些都是咨询单位的现状,确实如果刚进入咨询单位,会很忙,也会很累。但是反过来想想,这样也可以接触很多工程,积累很多经验。人不可能一直在基层,俗话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虽然这句话有点夸大,其实道理很明显,经验不是睡觉睡出来的,你必须努力实践,才能拥有经验。当你拥有经验的时候,你就升职,做更加有意义的事情。或者你完全可以自己承接项目,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工作中积累人脉,会有不间断的私活承接,自己不再上班,靠着私活赚钱,当然不能一直靠私活,必须要有自我提升的计划,毕竟人有梦想,才会前进。最后说点正能量的吧,其实无论哪个单位,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可以。若刚从事造价行业,忙些累些在正常不过了,但是当你掌握造价之后,挣钱绝对是没有问题的,各位造价小伙伴们,造价行业还是很不错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程造价行业发展现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