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问题,我觉得藏语和日语为什么很像是否和韩语很相似?我接触藏语和日语为什么很像不多,只是听了藏传佛教的大悲咒。


日语读1234和藏语1234发音一样?为什么...
日语读1234和藏语1234发音一样?为什么
展开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实际上不只是跟藏语一样,日语跟中国南方一些方言,尤其是吴语系的很多字词发音也是一样的。比如日语里表示二十的廿,这个词在今天汉语普通话里基本消失了,但是在诸多方言里还很常见,发音也都差不多。一般认为,古日语和朝鲜语,都属于阿尔泰语系,后来受到汉语很深的影响,发展演化成了一种混合两种语系的全新独立语系。而汉语和藏语同属于汉藏语系,汉语和藏语本身也有很多地方差不多。而且语言还有外来语这一说。历史上交流非常频繁的地区,各种语言之间相互吸纳也很常见。比如我们可能都不会意识到,汉语里很多非常日常的词语,其实来自于印地语、波斯语和日语,甚至是欧洲穿过来的。举例一下,“刹那”是印地语,“唢呐”是波斯语,“科学”是日语,“普罗大众”甚至是来源于法语,你根本想不到这感觉就像你跑到欧洲,原则来讲欧洲有拉丁、斯拉夫和三个大语系,但是很多次都是发音相同拼写不同,或者拼写相同发音不同。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
展开全部
是这样的 日语的1234标准来说是念做 一いち ichi  二にni 三さんsan 四よんyonn的四也可以发し shi 拼音(xi)音 这是因为,汉字传入日本后保留了其原有的读音,所以日语的发音和汉语或者藏语相似也并不奇怪,又例如 白 しろ shiro びゃ bya( 拼音类似 bia) 前者的读音属于日语原有发音,而白这个汉字传入日本后 有保留了原有的汉字发音,就是后者不止藏语,很多地方的方言都能跟日语找到些许关联,毕竟日语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汉语,而日语和藏语又同属于蒙古语系,然而说到底说关联性并不是很大,也许只是偶然发音相同请采纳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展开全部这样说的话,韩语也一样,由于元明清对朝鲜的控制,朝鲜语部分发音甚至更像现代汉语,原因是藏汉同语系,再加上藏地,日本,朝鲜又都受到唐的文化影响,说白了很多音读都是古汉语的读法。壹(i),贰(ni,你们没有发现他就是油腻的腻一半吗,古时中国人不会发翘舌音,而有入音与弹舌音,这些都在这三种语言中有所保留),叁(san),肆(shi)。。等等。藏语念基尼松溪,日语ichi ni san shi,但是日语这些汉语音读是后来的,他们也保留了一些训读,比如长既可念chyo也可以读naga,白既可以shiro也可以bya
展开全部日本人的祖先据说是蒙古人,可能有关系吧展开全部我不会藏语,方便发音一下吗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作为一个藏语自学者来分享一下经验。最大的经验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我在几年前跑藏区比较多,零零碎碎地和当地人学过一些,甚至还搞了本《安多藏语会话读本》自学,也看过网上的大部分藏语教学视频。但是最后这些努力都夭折了,因为太多靠死记硬背的规则,突破了我的脑容量,我对所学东西的全貌一知半解,只能盲人摸象般左学一点对话,右学一点文字。但是在我研究语言学更长时间后的今天,我重新拾起藏语,却发现有太多规则变得一目了然了,并不需要太多的死记硬背。我认为这主要得益于我今天有能力了解藏语的全貌,并且可以把藏语的各个环节对应到我掌握的语言学知识,甚至和我了解的语言/方言进行对比、类推。我不是说每一个人都要先学习一些语言学的理论再来学习藏语,但是先临时抱佛脚式的了解一些理论(也就是我下面要分享的)会很有帮助。初看可能也一头雾水,但当你看完再去学的时候绝对会感到熟悉。然后当你学习遇到瓶颈的时候,可以再回头看看这些理论,并且自己找资料进行一些深入的了解,你会发现,大部分古怪的规则都可以通过理论分析得到合理的解释,然后就可以内化规则,减轻记忆的负担。这样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大概一个月时间,用相对标准的发音开口说一些简单常用的藏语句子是可以做到的,通过字典辅助进行一些阅读和书写也是可以做到的。相对来说,听懂藏语会更难一些,需要长期的语言输入加上积累单词,输入的语料越多,就能听懂越复杂的句子和越快的语速。同时,你阅读也会越来越不依赖字典,逐渐可以更快地阅读藏文。对大部分人来说,可以先来过一下第一个月这一关,再决定要不要继续深造。而我下面写的主要也针对还在第一关的人群。作为一门不同的语言,并且是有着和汉语不同的语法逻辑和文字系统的语言,先了解一下这门语言的基本情况,再进行深入的学习会很有帮助。否则一上来看教学视频会有很多大大的问号。以下是一些入门藏语之前可以事先了解的基本情况,会让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很多会心一笑的时刻。说实话现阶段的大部分藏语教学视频也少有讲到这些的,因为作为母语者会觉得很多规则是理所当然的,而我们就会很懵逼。放心,我后面的内容大部分都会用拉丁字母转写藏语,并且用英语和汉语做类比,所以即使毫无藏语基础,也可以放心食用。(一)什么是音节结构、拉萨话的音节结构音节是藏语和汉语中非常重要的分析单位,因为两种语言中大部分词素都是单音节的(详见第二节)。我们有很多语言学的名词都是用来分析音节的,这一点和印欧语言的研究侧重点有很大的区别。每种语言里可以允许的音节结构是不同的。汉语无论何种方言,都是一致的,即辅音+元音韵+辅音。这里我们用“元音韵”包含一切元音的组合,既有单元音如a,也有复元音如ai,也有加元音介音的如uai,这是为了简化分析。语言学中一般用C代表辅音,用V代表元音,那么我们用VVV代表汉语的元音韵,也就是CVVVC。其中,中间的三个V至少要有一个,而两边的C可以缺少一个或两个。以下是一些汉语中的音节组合。CVC:g+a+n尴;CV:g+a尬;VC:a+ng肮;VVV:uai外;V:a阿;CVV:k+a+o高;VVC:i+a+n沿。藏语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分析。藏语拉萨话允许的音节一般是CVC,中间的V有且最多有一个,两边的C也是可以缺少一个或两个。它和汉语的区别是,元音韵更简单了,因为没有复元音,也没有元音介音,只有a、e、i、u、o五个主要的元音以及它们的一些小变形,总共不超过8个元音。同时最后的C韵尾多样了一些,除了汉语普通话的n和ng两个韵尾以外,还可以有m、b、d、g三个韵尾(这里暂时不考虑韵尾在拉萨话的进一步简化),发音方式与粤语、闽南语、客家话等方言中相应韵尾是几乎相同的,即m为闭口的鼻音,b、d、g分别是发出元音后把舌头和嘴唇放在发相应辅音的位置,然后快速切断元音的发音,让声音戛然而止,那个辅音也憋着没发出来,只是嘴巴到位了而已。这就是语言学家说的不除阻的辅音韵尾。拉萨话前面的辅音C几乎都可以在汉语普通话中找到对应,不用太担心。以下是拉萨话的一些音节组合。CVC:kh+a+ng房,kh表示送气的k,这个音节相当于普通话“康”;CVC:kh+a+m“康巴”的“康”,注意它和“房”不是同音字,这个字最后要闭上嘴发这个鼻音;CV:l+a山坡;CV:tch+u水,这个发音类似于普通话“曲”,tch是我自己用的表达这个字母的符号而已,发汉语拼音q的音。藏语很多河都叫什么什么曲,就是这个字;V:a“阿爸”前面的“阿”;这种音节结构和汉语的类似性,也是我们觉得藏语(至少拉萨话所属的卫藏方言)听感有些亲切的原因之一。在普通话的音节中还有一个部分我们没有提,就是声调,它一般被看作一种超音节要素,也就是贯穿整个音节的发音。在拉萨话中,很巧的是,也有四个声调。不过在藏语中,不是所有方言都有声调的。如果有的话,声调数量一般在2-4个,而且发什么声调虽然不会标记在文字上,但一般和辅音和韵尾高度相关,掌握起来也不会太难。害怕的话可以先学没有声调的安多方言。(二)古藏语的音节结构、藏语方言的区别很多人会好奇,我该学哪种方言?是不是学了哪一种可以到处都能通话?也有很多人好奇,藏语的文字到底是什么原理的?为什么拼写和发音之间有许多奇怪的对应规则?这些问题都需要了解古藏语的音节结构。古藏语的音节结构一般是CC(C)CVCC。最大的特点就是辅音多。中间被括号括起来那个辅音,可以称为主辅音,是除了零声母(无辅音)的音节以外都必须具备的。然后它前面有0~2个前置辅音,类似英文“stop“里面,“s“的地位。我们明显感觉到,“t“的发音更重一些,它就是主辅音,而“s“在音节中可以看作一个前置的辅音。这样一个“st“就是一个复辅音。注意英文的“ts“并不是一个复辅音,它实际只发了一个类似汉语拼音“z“的音,是无法拆成两个部分的,只是写成两个字母。古藏语的主辅音后面还可以加一个辅音介音,一般是“r“、”l“、“y“、”w“四个比较容易接元音的辅音。类似的,前置辅音如果有两个,第二个也是“r“、”l“、“s“三个相对没有爆破感的,这样才能让三个辅音连在一起不是特别奇怪。最后的韵尾的辅音,比拉萨话更多了“l“、“r“、“s“三个韵尾,和英语有些像,而且最后还有一些两个辅音做韵尾的,第二个辅音只能是“d“或”s“,联想一下英语里面的过去式加“ed“和复数加“s“,是不是也觉得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变态了?总之,古藏语的辅音看起来吓人,但辅音真的很多的音节都有比较严格的限制,发音过于恶心的是不存在的。举一个例子:古藏语的八,推测发音为brgyad,除了最后没加个s,可以说是辅音快全了。其实试试的话,也是很好发出来的。这个音在现代藏语已经简化了,很多方言中可能类似gyed的音,甚至拉萨话最后的d也快丢没了,只会发一个短促的gye的感觉。但是在安多方言的牧区话里面,依然会保留一部分复辅音,虽然发音相比古代也有所弱化,但还是能听出前面不止一个辅音的。而川西的嘉绒语和印度拉达克的一种藏语方言依然把这个音节发成辅音齐齐整整的样子。由于现在藏语分布区主要形成于西藏唯一一个强盛王朝吐蕃的快速扩张时期(其最大领土基本相当于现在藏族分布范围),大部分藏语方言的音节系统可以看作吐蕃时期藏语后续不同简化方向的结果。而词汇方面,虽然各自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新词汇,但大部分词汇还是可以互通的。很巧的是,藏文的创立也是在吐蕃时期,大概是我们的唐代。创立一两百年以后,藏文又经历了一次厘定,也就是标准化的工作,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藏文的拼写反映了吐蕃时期古藏语的实际发音。而除了新创造的词汇以外,其他词汇都沿用了当时厘定的拼写千年未变,这导致我们在藏文中可以直接看到古藏语的发音。结合上面说的“藏语各个方言是不同简化方向的结果”,一个推论就是,我们今天通过藏文拼写可以结合每个方言各自的简化规则,严格推理出今天这个音节的发音。这其中又有许多简化规则是具有高度一致性的。举个例子,藏文拼写为rta的马,在安多方言中基于前置辅音r的弱化规则读hta,在卫藏方言和康巴方言中一般基于前置辅音的丢失规则,读ta。这两种读音都可以从拼写中直接推理出来,就像汉族人看到同一个汉字也会根据自己地区的方言读不同的音一样。甚至藏族人还方便点,毕竟汉字里可没有写古音是什么,而且汉字古音到现在的推理规则也不是普通人能了解的。相对来说,藏族人从小学习拼读的过程中就已经内化了所学方言的演化历史在心中。比如一个拉萨的小朋友从小就会学到,拼写前面有“r“这个前置辅音的,无视它不发音就好了。类似我们读英文知道”hour“的”h“不发音。这也引出我对于学习藏语的顺序的建议:可以从安多方言入门拼读规则,因为安多方言的实际发音和拼写是比较接近的,奇怪的规则最少,而且没有声调(事实上,卫藏和康巴方言声调产生正是辅音减少的一种补偿机制,毕竟一个语言中同音字不能太多)。但是熟悉藏文的字母和基本规则之后,就可以转向拉萨话学习语法和会话了,毕竟拉萨话的音系更加接近汉语,掌握发音容易许多。而另一个方面就是拉萨话也丢掉了大部分的曲折变化(类似英语现在时、过去时这种),语法也更接近汉语一点,这一点详见后文句法部分。从应用角度来说,卫藏和康巴方言互通度较高,后续交流为目的的话,学拉萨话(卫藏方言)的一种也会比较好。而当你需要说安多话的时候,只要套用一下安多话的规则,也可以一个词一个词地蹦出来,实在不行大不了写出来交流。为什么不推荐学康巴话,是因为康巴方言内部有比较大的差异性,想要熟练使用其中某一种的意义不如熟练使用拉萨话,然后到了每个地方用一些共通性高的词汇来交流。尤其是康巴边缘靠近云南、甘肃、大渡河的地区,语言特别复杂,有许多藏族说的不是藏语,而是各种嘉绒语和各种羌语支语言,即使是藏语的方言也非常不同了,就不要指望学一门康巴方言就能走遍康巴,到了那边,你还不如说四川话通用。但是拉萨话走遍卫藏和康巴西半壁问题基本不大的。(三)藏文的拼写逻辑其实上一节说到古藏语发音和藏文的创制时,藏文的拼写就已经呼之欲出了。藏文是一种拼音文字,它里面的每一个辅音都会在拼写中按照一定顺序得到反映,而元音则比较特殊,这种文字的逻辑是,元音和主辅音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简单的说,一个不标元音的主辅音默认发a元音,而i、u、e、o分别用四个不同的标记标在主辅音的上方或下方,代表这个主辅音发某个元音。如果大家觉得有点熟悉的话,其实类似日语的五十音。五十音就是每个假名(字母)代表一个辅音加元音的整体(巧的是,也是aiueo五个元音),它们是整体认读的性质,元音不用独立的字母表示。下面是最简单的一类藏文字,即之前说的CV或V构成的音节(V也配了一个零声母给它)。每个字中间那个部分就是代表辅音的字母,这里我选用了四种不同的字母,前五个都一样,代表k音(不送气清音,相当于汉语拼音的ga),它什么都不加就是读ka,加了四种标记之后分别可以读不同的元音。在藏文拼读中,这个字母本身被称做“ka“,这就类似于,汉语拼音b,我们学的时候一般说它本身被叫做“bo“一样。它本身是个辅音,但大家称呼它的时候会加个元音以便发音。第六个和第七个就是代表零声母的字母,被称作“a",它啥都不加就是a,加了这个标记之后就是i。第八个和第九个分别是表示t(汉语拼音d)和s的声母,它们加了标记之后就也各自有了元音。这就是藏文元音标记的基本逻辑。有人可能留意到每个字母右上角有个点,那个是个分字符,用来分开不同的音节的。下面我们会看到在表达一个完整音节的字的内部,字母之间是没有这个符号的。那么,我们说过,在藏文创制时,音节结构还有前置辅音、辅音介音和辅音韵尾,它们怎么表示呢?为了最大化利用空间,藏文在表达主辅音的基字上面加一个辅音字母表示一个前置辅音,在基字前面(左边)加一个辅音字母表示另一个前置辅音,在基字下面加一个辅音字母表示辅音介音,在基字后面(右边)加一个或两个辅音字母表示辅音韵尾。这几个组成成分分别叫做:上加字、前加字、下加字、后加字和再后加字(仅用于有两个辅音韵尾时)。比较需要留意的是,上加字和下加字加上去的时候有些会做变形,大概就是从原本形式变成一个更扁的简化版本。当然这个就是进一步学习藏文之后也很快就会掌握的了(参考上一节对古藏语音节的介绍,上加字和下加字分别只3个和4个)。下面就来展示一下“五字俱全”的藏文是什么样的吧。这个字是藏文中可以允许的最复杂的字之一了(我生造的,不知道实际有没有这个字)。按照刚才说的规则,我们依次拼读前加字b,上加字r,基字g,下加字y,元音标记o,后加字m,再后加字s,就会得到一个音节brgyoms。基本可以认为古藏语就是这么发音的。注意这里的b和g都是浊音,相当于声带振动强烈版本的汉语拼音b和g。r可能更接近一个颤音。只要知道所有的藏文字都按照这样的顺序拼读就好了,如果有某个成分没有,那就相当于音节里少一个辅音,不用管它,继续按照默认顺序拼其他的。再给大家一个常用字,可以自己试着拼一下看看。这个里面有我们熟悉的g,这里它是前加字。还有我们认识的s,这里它是基字。还有我们认识的元音标记u,注意只有它写在下面,其他三个都写在上面。最后是一个我们见过的m,这里它是后加字。所以这个字在古藏语中,大概就读gsum,是数字三。在现代藏语的拉萨话中,由于复辅音的简化,这个音现在发sum的音。对应于拉萨话拼读规则中,前加字g不发音的规则。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个发音和汉语的三很像?是的,这个词在汉语和藏语中是同源的,而且古汉语同样失去了这个复辅音的g,加上元音的一些变化,变成了现在的读音。在广州话中,现在这个字就读saam。普通话稍微有点区别,是因为普通话中,m韵尾合并进了n韵尾,于是就读san了。这个词在汉藏语系中几乎都是同源的,以后学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都可能遇到类似的读音。更多的拼写规则大家以后学习的时候都会逐渐了解,但是无论任何规则,万变不离其宗。只要牢记藏文拼写对应古藏语发音中的不同音节成分,现代藏语的发音发生了有规则的简化,但拼写基本保留,任何规则都会很好理解。这就是我之所以将这部分称为“拼写逻辑”而非“拼写规则”。逻辑是所有规则的底层。这样的逻辑也导致了一个副作用,就是由拼写对应固定的现代读音,但由读音对应拼写有不止一种现代同音的拼写,为了记住每个同音字分别怎么写,只有靠背单词,就好像强行记住“hour“和”our“的区别一样。(四)藏语的词汇结构一件汉语母语者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就是,我们的大部分词素都是单音节的。词素,即语言中的最小意义单位,比如词语“词素”中“词”和“素”都有单独的意义,但是词的声母“c“或者素的韵母”u“都不具备单独的意义。少部分词语比如”葡萄“,”葡“和”萄“本身没有独立的意义,我们会说“葡萄”是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一个双音节的词素。在汉语中,大部分词素都是单音节的。大部分词语则由单音节的词素组合得来。但是如果我们看英语就会发现很多词素是多音节的,比如“China“的两个音节,就不能分割。英语中单音节词素并不占明显优势,所以他们并不会有我们的“一字一音”的概念。在藏语中,大部分词素也是单音节的,这一点和汉语很像。比如藏语“bod skad”就是由藏族的自称“bod“(音译为吐蕃的”蕃“)和语言”skad"两个词素合成的。让我们对比一下英语“Chinese“相当于”China“的词根进行了一种改变元音、添加后缀”ese“的屈折变化得到的,这个后缀一般不认为是一种独立的词素。在藏语中,大部分词语的构词法是和汉语一致的,词素加词素得到一个新的词语,词素本身不发生变形。也有些词素会添加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后缀得到新词汇,比如房子“khang ba“就是由房“khang“和一个后缀“ba“组成的。藏语的常用后缀如“ba“、“pa“、“bo“、“mo“几个,是不是也像极了汉语中“房子”的“子”、“尾巴”的”巴“、”斧头“的”头“?基本上看到这几个音,就可以判断它是一个词尾的后缀,而前面的音节才是词义的正主啦。不过古藏语中同样也有类似英语的屈折变化成分,通过改变元音、添加韵尾、添加前置辅音等方式,改变一个单音节词素的读音,变成某种变式,表达时态等等语法概念。但是现代藏语,尤其是卫藏和康巴方言,已经失去了很多屈折成分。一个词素怎么说越来少根据语法变动,而语法概念更多地由助词来表达,这就越来越接近汉语了。因此,在初学阶段,除了常用词以外,不用太在意这件事,没必要因此踟蹰不前。藏族人对于初学者也很包容,也不会因为你说错了时态而特别听不懂(我自己和美国人说英语经常时态、单复数、甚至代词的性别不管不顾,其实都能懂)。举个小例子,安多方言里面,吃是za,而它的命令式是zo,广义的食物是用的za加ma词尾造的词za ma。所以一个最简单的句子,请吃食物,就是za ma zo,翻译过来的结构是”吃的,请吃“。其中汉语用”请“加上”吃“两个语素表达命令式,这也是我们熟悉的方式,但藏语安多方言会用za通过形态屈折变化得到命令式,不涉及第二个语素。然后大家可能还意识到了,藏语的语序是宾语在前,谓语在后。总之你作为一个外语者说“za ma za“,大概也是可以结合语境被理解的,初学阶段不要太纠缠于这些细节,大量积累词汇要紧。后面可以多留意一下,说得更标准。另一个常见的例子可能是表达领属意义的屈折变化。这个变化一般来说是在主语后面加一个gi或者加一个i的发音。比如藏语我是nga(ng这个音普通话没有,但大部分方言都有,相当于后鼻音做声母,比如佟湘玉说的我就是关中话nge,广州话的我是ngo),“我的”就是nga+i。具体加gi还是i与主语的发音有关。加gi就类似普通话加一个“的”,而加i会反映在音节内部,更类似于曲折变化。二者其实也没有明确的界限,是渐变的。题外话,英语的领属意义仅仅在我、你、他、她是曲折变化,me变成my,you变成your,he变成his,she变成her。在其他词后都是加一个's了事,其实你说它是曲折变化还不如说是类似汉语的加了个“的”。目前我大概就学到这里,这些东西应该足够入门了,下一步我打算重点研究一下句法的规则,如果有新的心得会再放上来。不过入门之后应该会好得多,比如可以看懂很多例句了,也可以开始自己总结找找语感。我的感觉是主宾谓的语序可以适当类比日语的语法,比如“你的,花姑娘的,大大的有”这种感觉。不过也不完全一样。(五)学习材料推荐看完我写的这些之后,就可以开始找个材料来学习藏文三十个字母了,先熟悉一遍每个字母的发音和形状,不过不用担心背不下来,这个阶段还不用背。准备一个自己随手可以查到的索引就好。下一步就是积累一些基础的、拼写比较简单的词汇,在对应每个词汇的发音和拼写的时候就可以逐渐地熟悉每个字母的发音了。从一开始总要查一查索引,到后面大部分都不用查,其实字母不知不觉就记住了。再下一步就可以开始学习前加字、上加字、下加字、后加字和再后加字的规则了,先熟悉一下,这里也不要死记硬背,只要记住上加字和下加字的变形,能认出来就好。然后就在更多的例词中,按照我刚才的方法拼出这个字母古藏语的发音,然后思考为什么现在的发音是这样的,和之前学的哪个规则对应?遇到不懂的就回去翻教材。反复一段时间之后,这些规则也会内化于心,同时你对字母的熟悉程度也基本可以一眼认出了。积累一定量的词汇,也熟悉了拼读规则以后,就可以开始学例句了,一个一个句型地学起。同样的,不要死记硬背语法概念,先自己发现例句中奇怪的部分(不属于任何已知的词),然后去看语法讲解里有没有讲这是个什么助词。这样积累例句以后,你会更加熟悉藏语的语法规则。以上内容都强烈推荐使用《安多藏语会话读本》(下载链接)进行入门。这本书非常好,讲得很清晰,而且有配套光盘 安多藏语会话教材配套光盘_哔哩哔哩_bilibili 可以直观了解发音。前面我们也说过,安多方言比较适合入门。想了解三个方言的区别可以参考《藏语方言概论》(下载链接)。这本书可以解答你关于藏语方言差异的大部分疑问。当然初学阶段不读这个也是完全可以的。至少语音方面,从安多方言对应到卫藏方言的规律并不是很复杂。接下来可以开始入门拉萨音了,推荐视频天天学藏语【搬运】_哔哩哔哩_bilibili 这个视频的第三季干货比较多,很干脆利落地讲了拉萨话的拼读规则。其实有安多方言的基础、熟悉了藏文拼写以后,学这个会特别快。另一个内容类似的视频是基础藏语拉萨音第一课:藏语简要介绍与藏文的三十个辅音字母_哔哩哔哩_bilibili ,这个up主叫战神平方,我觉得他讲得特别好,就是稍微有一点细,适合大概了解拉萨音后,再来看,有温故知新的作用。接下来就是学习拉萨话的日常会话了,可以用这个视频,我学藏语系列【2015-2016】_哔哩哔哩_bilibili ,这个唯一的缺点就是废话有点多,废话的时间可以用来记笔记,自己反复练习。如果想要积累更多句型和词汇,目前我还没找到特别多材料,大家可以自己去找,当然最好的是有藏语的应用环境、有藏语朋友陪你讲。没错,到这个时候,再去向当地人学习藏语才是高效的。一开始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单纯用普通话对音记住一些常用的“你好”“谢谢”之类的学习方法,天花板会比较低。只有把更多语法规则内化于心,熟悉拼读以后可以自己寻找藏文材料、查阅字典增加词汇量,学习才是可持续的。如果想学写一手好字的,推荐这个老师,甘孜昌都康巴藏语《两千句》01 蓝光(1080P)_哔哩哔哩_bilibili,它的缺点是节奏太慢(而且名不副实,四十多课刚讲到拼读),但是老师有教书写,真的很好看,强烈推荐!最后,进阶以后,积累词汇还有个小技巧,可以下载一个藏语输入法和一个藏语电子词典,然后去搜寻各种用藏语写成的文字,尝试去阅读,一旦有不懂的词就去查词典,这样你会反复输入藏语,对各种拼写加深印象,你也有机会接触大量课本以外的新词,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最后,祝所有学习藏语的朋友们,学业有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藏语和日语为什么很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