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会广告是否走向消亡亡么?


2018年1月14日 13:51
来源:网易爱玩
人工智能如今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话题,但是这些被人类创造出来的智能体,未来真的不会走向失控吗?网易爱玩百万稿费活动投稿,作者loop,未经授权请勿转载纵观人类近代史,从第一次蒸汽革命到现在,短短一个世纪有余,人类的生活方式便有了极大的改观。就像当初没人会相信莱特兄弟能将钢铁造物驶入蓝天一样,我们也无法想象正在发生的一切,会对人类的将来造成什么样的改变。而正在发生的,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其中的代表就是人工智能。在现实中,人工智能正在从无到有、并逐渐加速前行着。而在科幻作品里,人工智能出现在了一个世纪以前,并且从出现之时就占据了重要的一席。它们的现身往往伴随着统治、叛乱、或者反乌托邦的性质。没人会对人工智能的在未来能否占据主导地位提出质疑,但是所有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担忧:人工智能会把我们带到何方?而作为第九艺术的电子游戏,也早就提出了类似的探讨。这些游戏里面人工智能角色的行为,或许就是我们面临的未来。机器人会把我们当成实验鼠吗?“The cake is a lie(蛋糕是一个谎言)”是《传送门》系列贯穿主线的一句话。而这句话所指的就是GLaDOS--曾在IGN评选的百位反派里排名第四。是的,它太有名了,当我们提到游戏经典反派的时候不能忽略它,提到游戏里的人工智能角色的时候也不能忽略它。而GLaDOS所代表的就是人类对AI(人工智能)失去控制的结果。在《传送门》中,制造GLaDOS的初衷是为了使光圈科技的科学实验更高效化。而恰恰是这个目的,导致了GLaDOS对科学研究狂热的追求。在开机试运行的时候,GLaDOS就在1/16皮秒之内萌发出了杀光所有光圈科技工作人员以达到效率最大化的念头。在工作人员为GLaDOS安装了道德核心,并认为其已经不会再产生杀人念头后,它在一次员工聚会上被启动,并顺利获得控制整个设施的权利,释放神经毒素毒杀了光圈科技绝大部分人。在《传送门》整个系列里,玩家可以无时无刻地发现它对科学的执着与对人类的嘲讽。“我们又见面了”可以说GLaDOS造成的惨剧,与设计者自生的疏忽有很大关系,认为增加道德核心就可以让AI变得和人类一样富有最基本的“同情心”,这种想法极具风险。正如参与设计的人所言:“我们人类往往也会忽视道德来思考。”更别提人工智能会不会为了追求效率的最高化而降低甚至抛弃道德标准。与此同时,人类对于AI的恐惧也正是缘于此:没有了对生物的最基本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不惜一切代价来实现目的,正是很多科幻作品里智械危机的源头。GLaDOS对人类实验的引导是用蛋糕来激励的,这正像是人类对动物研究对象的调教:完成某个特定的训练目标就会得到食物的奖励,GLaDOS对待我们的方式正如我们对待实验室中的白鼠一样。显然,如果它们达到了比人类的智力水平还高的境界,这些人工智能会如何看待我们?是造物主还是小白鼠?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人工智能虽好,但没人会想GLaDOS生活在我们的周围血肉之躯并非永恒,金属战甲更胜一筹面对现实吧,人类的寿命在智能机械体面前太过于短暂。如果说GLaDOS是对人类的鄙夷与不屑,那么另外一些人工智能对我们的态度,可就称得上是敌意了。也不难理解,人类的躯体是血肉筑成,脆弱而易消亡。亘古至今,人类社会的发展大部分是靠着比其他生物发达的大脑来度过一次又一次的难关,这才达到现在的地位。但血肉之躯是非常羸弱的:没有猎豹的迅捷,没有犀牛的坚毅,没有大象的蛮力。那么当某天地球上出现了成千上万以合金筑成的钢铁之躯,它们还有着以集成电路驱动的迅捷思维,我们是否要担心自己的安危?即便是以PvP为主题,《守望先锋》的背景世界观依旧十分出彩通常被大部分玩家忽略游戏背景的《守望先锋》,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它发生在未来的地球,人工智能的发展超过了人类的想象和限制,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被当作是理所应当的福利,少有人去思考其背后的代价。滥用人工智能的背后,导致了它们掌握了自己制造和控制重型杀伤类武器的能力。就像许多科幻作品里面写的一样,AI主体开始将人类看作智械的障碍,并对后者宣战。而玩家所接触的游戏,就是冲突的代表。关于AI的出现与使用范围的争论从信息技术的开端就没停过。《守望先锋》的世界观也和很多科幻作品一样,人类任由人工智能控制和主导大部分事物,而反对人工智能的派系也接踵而来,但是始终没有阻止智械危机的出现。而在现实中,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意识的探讨从《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开始,传递了一个新的理念:如果人工智能和我们拥有一样的意识,他们的权利是否和我们人类相等?如果人工智能以机械之躯的优势来征服作为创造者的我们,血肉之躯又何以抗衡?这些问题势必会把我们的文明引向衰亡,那么人类又该以什么状态去和他们相处呢?人工智能的呵护,对于人类来说是福是祸?无论目的是什么,在人类设计AI的最初构想里,一个懂得人类价值观、并且绝对服从命令的人工智能肯定是最理想的角色。而在游戏世界里,也不乏这些对人类忠诚的人工智能,它们从制造之初就恪尽职守,为人类付出了很多。这些AI的付出和对人类起到的帮助是毋庸置疑的,有的甚至拯救了人类群体。We should take care of each other.(我们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在微软的独占大作《光环》系列里,人工智能角色Cortana就符合我们对人工智能的期望。游戏里的Cortana多次担任舰船的智能指挥,并掌握光环列阵的重要信息。同时作为士官长的伙伴,Cortana也多次与士官长一起出生入死。在此期间两“人”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某一段剧情中Cortana甚至牺牲了自己以拯救士官长的性命。而后的剧情暂且不表,Cortana在前四作的表现确实较符合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期待--绝对忠诚并担负了和主角一同拯救人类命运的职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造物的初衷也是如此,希望它们处理繁重的事物和人类目前无法胜任的工作,并且理解现存的价值观,从而能和人类共事。这类拥有并且和人类分享着一样情感的人工智能,毫无疑问会把我们引向一个更光明的未来,也是我们所期待的未来。Cortana在《光环》系列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忠诚的勇士,微软在windows 10中加入的语音助手就以此命名,这或许就是未来的开端。但是正所谓物极必反,一个恪尽职守的人工智能,指不定哪天就会变得极端起来,有游戏为证:在《群星》的最新DLC机械黎明(synthetic dawn)中,人工智能已经接管了整个社会,而人类除了享乐不用再做任何其他事情。听起来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构想,我们终于跨入《美丽新世界》。但实际上这背后的意义对人类来说并不是好事。当人类的科技发展到一定境界时,人工智能便一步一步接替原本的造物主,开始履行服务人类的职责,这也是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阶段。有的人也许会认为,这其实就是人类文明日后的发展趋势,因为这些机器人是我们缔造的,把体力劳动和部分脑力劳动转嫁到它们身上岂不是美滋滋?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人类因为自生生产和发展的停滞从而变得可有可无,说不定某一天就被自己创造的AI所取代,这也是一种智慧生物的悲哀。《群星》中地球监护者接替了人类的文明这让笔者想起人类从温饱过渡到小康、便开始对饲养宠物有兴趣这一过程,《群星》里面的地球监护者,就是充当了饲养员的角色。但有一个问题无法避免:当我们被当成宠物的时候,宿主会不会随时将我们遗弃呢?当我们对人工智能完全依赖而丧失了话语权的时候,那等在前面的可能只是祸而非福了。作为对智慧生物群体走向的预言,《群星》的构想非常出色,因为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我的奋斗,而不是被自己的造物完全接管。预见未来正如上文提到的几类人工智能一样,人类对于科技的探索是无止境的,但是对于科技发展带来的未知后果也是敬畏的。进入2017年后,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的概念进入主流的研究领域,人工智能的全面覆盖似乎就在不远的将来,而不是虚无的南柯一梦。但是这些事物的发展,也正如前文所总结的那样,同时也面临着很多严峻的挑战。人类作为上帝第一次发展出有独立意识的造物,正如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般。至于结果是人类有着绝对权威,还是被反噬,没人知道答案。因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我们目前还难以预见人工智能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的巨变,这些变化或许是正在发生、潜移默化,或许是有朝一日惊为天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科幻作品、电子游戏等方式对此做出展望和警示。这些也正是游戏的魅力之所在:在虚拟的世界讲述一些动人情节之时,探讨更多现实还无法企及的问题,并为我们预见不远的未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告是否走向消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