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目镜物镜放大倍数与长度的关系,目镜与物镜的目镜物镜放大倍数与长度的关系的乘积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初中生物 > 生物与生物圈 > 正文
来源:网络资源
2022-11-28 18:24:29中考真题');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push({
id: '8096091',
container: s,
size: '580,90',
display: 'inlay-fix'
});
})();
生物的结构层次
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几点重要的结论: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2)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
(3)要将视野中的某个方向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那个方向移动(例
如:要将视野中左上角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左上角移动)。
(4)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小,光线越亮;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少,物象越大,光线越暗。
(5)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6)视野中的污点有三种情况:物镜上,目镜上,装片上。移动目镜,如果污点
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
如果前两次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物镜上。
(7)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
能进入到人的眼睛。
(8)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不清,应用细准焦螺
旋进行调节。
(9)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的边缘,而不能直接用手扳动物镜。
(10) 镜头脏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
二、制作临时装片
1.重要的注意事项:材料要薄而透明;盖盖玻片时要- -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
下,避免出现气泡。
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 准备:擦、滴(清水)
(2)制片:撕、展、盖
(3)染色:染(稀碘液,如果要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则不需要染色)、吸
3.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1) 准备:擦、滴(生理盐水) (2)制片:刮、涂、盖(3)
染色:染(稀碘液)、吸
4.常见的玻片标本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如:叶的横切面切片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涂抹制成的。如:血涂片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制成的。如:
草履虫装片
三、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1、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2、DNA是双螺旋结构,它是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
的DNA片段。
3、细胞是物质、能量和遗传信息的统一体
4、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细胞
(1)分裂的过程:
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然后质分裂。
(2)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先加倍再减半,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
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n- -2n- -n)
(3)生物体的生长表现在:细胞生长(体积增大)和细胞分裂(数目增多)
5、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1)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逐渐发生了变化,即
细胞分化,从而形成不同的组织。
(2)组织: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起来在--起而形成的
细胞群。
(3)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6、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10、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11、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生活中的单细胞生物:细菌、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
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眼虫、变形虫)
单细胞藻类植物(如:衣藻)等
12、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观察草履虫:
将载玻片擦拭干净,吸取表层的(氧气丰富)培养液一-滴,滴在在玻片上;
再在玻片中的培养液中放几丝棉花(限制草履虫运动,便于观察),再盖上盖玻片。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目镜物镜放大倍数与长度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