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学日语培训班哪个好比较好?

哈喽,我是卿和日语的@日语卿Summer。如果不是对于线下要求特别强烈,其实限制地点不是最理智的选择。经过两年的疫情,全国展开线上课程的经历,其实大家也都对“线上不如线下”的偏见有了改善。对于线上的顾虑无非觉得学生容易不自律,起不到线下随时可以让老师看着的效果。但…但凡从学生时期走来,就明白你哪怕坐在教室里一整天也可以神游四海。所以“线上还是线下”的形式治标不治本,如果线下课程不能很好的把握“学习效果”的本质,是远不如负责任的线上班靠谱。我们的线上课程,会定期做针对于学员能力的检测与跟踪,根据每个学员水平的能力分布情况,再结合不同题型的赋分分布,告诉你最好在多少分钟的时候做到哪个题,哪些题你更擅长或者赋分权重更高,你可以多花多长时间,哪些题你更不擅长或者赋分权重较低,不要超过多少分钟。我们会根据刷题结果记录每个人的失分点,并进行全面能力尺度的分析。这些记录将以个性化的方式应用在你未来的每堂课和小测中。此外,你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做错题后立即测试,你会对知识产生警觉。即使还没读题,你看到选项就能猜到应该选择几个。然而,这种检验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效的,只是欺骗自己。因此,除了错题后的再次练习,我们还会在一段时间后以不经意的方式再次测试你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确保你真正理解了这个知识。根据最新的广告法,我们不能说自己是“最好的”,但我们应该是国内第一家用数据分析的方法,为课件提供设计支撑的。去年我们团队用Python做数据分析+人肉检查结果的方式,全面分析过日语N5-N1每个单词和每条语法,我们发现:在n5考试中,43.01%的知识点出现了10次以下,38.71%的知识点出现了50次以上。在n4考试中,72.87%的知识出现了10次以下,8.53%的知识出现了50次以上。在n3的考试中,69.17%的知识出现了10次以下,10.53%的知识出现了50次以上。在n2的考试中,68.9%的知识出现了10次以下,6.71%的知识出现了50次以上。在n1的考试中,88.42%的知识出现了10次以下,4.74%的知识出现了50次以上。结论很明显:你在语法和单词上花的80%以上的时间,可能背的都是试卷中不太考到的知识。而那最重要的10%~20%的知识,又可能在你偶尔的溜神中,和你的大脑擦肩而过。而我们的课程,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从课件源头上就避免你将精力投入到不重要的地方。我们会一遍又一遍的强化、检验哪些考频最高的知识,帮你合理规划精力在全盘知识上的布局。除此之外,我们也在研究题型和知识点的规律分布。之前有个段子说「学渣想的是考试不会就蒙,学霸想的是不会怎么还能做对」。在这种时候,我们不想让学生把命运交给“三短一长选最长“这样的口诀,于是我们又开始研究知识点的分布和出题规律。我们在教研中发现,基本六成以上的题都有一定的做题技巧,一些语法也总是考特定用法,甚至部分题可以总结出一些「看到X闭眼选Y一定对」的规律。这就像敌人用三把剑刺你,其中一把涂上了毒液,但他总喜欢在一个有固定特征的剑上涂。做题技巧的作用就是:告诉你究竟什么样的剑上总是有毒,来让你省去赌运试毒的方式,让屠龙少年归来依旧是少年。只有在考前才开始记忆做题技巧是记不住的。技巧并不是背诵后就能用起来,它需要经验内化后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我们不会仅仅在考前让你练习,而是通过日常的教学和练习来反复强化你的做题技巧和思维方式。我们的目标是让你在看到不同的题目时自动使用适当的策略,在遇到特定语法时提高警惕。这样一来,你遇到不会的题目时的正确率会更高,而对于本来就会的题目,你的失误率会更低。刚才已经提到,把握效果才是语言学习的关键。人的记忆是有限的,所以学习知识自然离不开复习。然而,复习这个过程很容易陷入所谓的“努力陷阱”。这意味着学生会被给予各种各样的课程和作业,但这些行为往往没有产生实际效果。因为大多数自学者其实没弄明白「复习」的概念,复习,不是一遍又一遍的学习。复习,是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只有每次学习后做到有效的练习,检验自己真的掌握知识了(有获得感),才能感受到内心的愉悦和成就感。日语考试不考拼写(spelling),对于应试者,反复背单词语法不足以掌握应试能力。背过是基础,会用才是目的。你需要知道几个含义相近的语法或者单词在用的时候有什么区别,哪些翻译出来没毛病但是日本人就是不这么用,哪些看起来不重要但每年都一定会考的知识。我们不会告诉你「教的全考」,告诉你什么单词语法一定要背过,什么一定要了解哪一种使用方法,什么知道意思就可以了。我们会带着你一轮轮做题,定期进行听写,并依据每次测试结论实时跟踪,量身定做下一次检测。 不但复习备考更加轻松科学合理,你的付出更容易在成绩中显现出来。 提及了刷题,在中国受到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你我,对「刷题」肯定是在了解不过了。这一像是被加上“中国特点”的应考方式,不得不承认的确成效显著。 但题海战术之所以能称作战略,是因为其并不是“取出考卷掐表,做了批卷评分”就结束了的一项机械行为,应该是一套科学合理的应考、复习备考对策。对于题海战术,你要想明白的包括但不限于:要刷哪几类题什么时候刷什么样的题应该在刷题阶段养成那些习惯刷题之后应该怎么分析分析出来的结果怎么提升你的应试能力错题应该怎么练习追踪做对的题中又有哪些需要复盘……而这些,自己刷题是不太容易能做好的。另一方面,现在网上有很多考试的讲解视频,要感谢他们对于相当数量日语自学者做出的贡献,不过这类视频对于备考者也存在很多局限。刷题的目的是检验你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为了在考试的时候再考察你这个知识不会错。之前我们说过「背过是基础,会用才是目的」,这类视频可以做到的是告诉你答案是什么,但是他不了解你,也不会和你之前的错误做联系,更不会在日后对你这个错误作出反复的检验。错一道题,反应的可能不是或者不仅是没掌握这个知识点,还有可能是做题思路、日语思维、思考方式、做题方式上出了问题。知道为什么错的,下次才能不会再错。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刷了这么多套卷子,分析了这么多错题,却一年又一年的在散歩しましょう。最后,再来谈谈做计划这件事。到今天为止,或许你已经做过无数份计划——量化一个大目标,平均分到每一天里,坚持一段时间后断开,断断续续背一背,直到距离考试只剩几天,去网上搜一些重点知识抱佛脚。为什么要做计划,一方面我们大脑不能处理一个宏观的目标去执行,另一方面你需要为生活明确行动的几个节点,不然从日出到日落的每分钟对你没有区别后,床上一躺手机一刷,时间会非常丝滑的流走。同时,做计划也不是「一个蛋糕切几刀分给几个人」的算术题,仅靠纯理性的头脑无法完整坚持到计划完成的,计划的完成需要感性的驱动力,有比目标更宏大的愿景,更需要奖惩分明的外部监督力,而这些,我们也都有专人为你梳理。不要相信网上所谓的「学霸作息法」、「最科学的日程规划」、「备考JLPT标准时间线」这样的东西,每个人每天各个时间段的状态,对于不同类型知识的记忆效率,对于不同题型的解决能力是不同的,最科学的日程规划只可能是根据你自己的习惯和情况来定制的。好像大家来自天南海北,要前往同一个点B,你不能告诉所有人「乘3号线坐12站,出地铁口左拐」,同样的目的地,不同的方式和路径,必然走向殊途。我们将通过小测试,无数次了解你的水平,结合你的能力分布和试卷分数分布来调整你的长期准备计划。根据你每天的空闲时间分布,周一到周五和周末假期的具体情况,调整最适合你的短期学习计划,以发挥1+1远大于2的迭代改进。说到这里,相信这篇文章也会让你对这篇文章有好处「怎么备考」这件事给了你一些灵感。不管你是否报名参加我们的课程,我建议你多读几遍这篇文章。如果你能把灵感落实到你具体的备考行动中,给你带来一些帮助,达到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我们是卿学塾(@日语卿),6年来一直专注于专业的日语考级辅导。依托独家日语考频分析与能力评测系统,定位日语水平短板,以达成日语听说读写全能力水平提高,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来联系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日语培训班哪个好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