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个姓氏 了解中华中国姓氏文化的意义?


2023-03-27 05:30
来源:
霸道历史总裁发布于:山西省
提及姓氏,总会想起《百家姓》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书中包含大量姓氏,不仅是对中华姓氏文化的传承,更对少儿启蒙产生巨大作用,因而流传千年,至今不衰。
许多人都知道,开头的“赵钱孙李”,本质上与时代因素有关,《百家姓》成书北宋,故而开国皇帝的赵氏、纳土归降的吴越王的钱氏、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起初姓与氏是分开的,并不能混为一谈,而对现今尚存的上万姓氏而言,大多可以追溯到上古八大姓。
那么你究竟是哪个姓的后人?一起来看一看吧。
姓与氏
《通鉴外纪》有载: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也就是说,姓,可以追溯家族先祖所出何处;氏,则用于区别家族子孙的具体分化。
远古时期,人们聚居而活,形成部落,不同的部落会产生不同的姓,因而姓的产生大多源于部落名字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同姓之人就代表拥有相同的祖先。譬如黄帝姓姬,因为住在姬水附近。
早期的姓,皆与“女”有关,因为当时是母系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现象十分普遍,生下的孩子自然与母亲有关。
后来,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的增加,部落也在不断扩大,许多人会从原来的部落出走,创立新的部落,从而形成新的分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家还共用一个姓,就会产生诸多不便,因而有了新的命名方式,即为氏。
氏由姓分化而来,主要来自封地或官职名称,简而言之,姓不可以变更,但氏则会根据不同情况而改变。比如,周朝实行分封制,天子姓“姬”,而被分封出去的其他兄弟,可以用封地的名字作为“氏”。
值得一提的是,氏不仅可以区分同一宗族的不同分支,而且具有彰显社会地位的作用。起初,具有一定地位的男性才有氏,后来因为姓很少,而氏很多,人们渐渐只以氏来称呼。譬如,孔子并不姓孔,而是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姓氏也逐渐混乱,再到秦朝一统,郡县制的废除,促使姓和氏的区别愈加微乎其微。等到西汉,司马迁作《史记》,彻底不再区分姓氏。对此,顾炎武曾说: “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
了解过姓氏后,我们再来说一说上古八大姓,许多人的姓氏来源也与此有关。
上古八大姓
1、姬姓
姬姓,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之姓,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史记》有载: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可见,黄帝的子孙分布之广,像后来的少昊、尧、舜以及夏、商、周、秦的祖先,皆被视作黄帝的后代。伴随着姬姓的不断分流,逐渐衍化出其他姓氏,其中周朝分封所产生的不同氏,更形成了今天的大多数姓氏。
时至今日,虽然姬姓之人已经很少,但由姬姓产生的姓,却有411个,比如,周、吴、郑、毛等,占据《百家姓》总数的82%,而由这411个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姬姓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
2、姜姓
“姜”姓,来源于炎帝神农氏,因生于姜水,得姓为“姜”。姜子牙正是“姜”姓后人,周时,受封于齐,战国时期被田氏所灭,子孙分散,他们之中有以国名为氏的齐氏,也有以姓为氏的姜氏。
先秦时期,姜姓人主要活跃于关中一带,后来遍及多地。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衍生出多种姓氏,如 吕、许、谢、纪、丘、卢等姓。
3、姒姓
起源于大禹,众所周知大禹开创夏朝,因而“姒”也是夏朝的国姓。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勾践、褒姒等皆为姒姓。
而由姒姓衍化出的分支姓氏有廖、夏、曾、相、鲍、欧阳等。
4、嬴姓
起源于少昊,因为母亲在瀛水边生育了他,故以嬴为姓。
说起这个姓氏,最出名的便是秦始皇嬴政了。
时至今日,赢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有,徐、江、赵、黄、梁等。
5、妘姓
起源于祝融,据说是帝喾时的火官,负责掌管民事,后人尊其为火神。祝融之后,子孙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
直到周朝,有子孙被封往罗国,后来罗国被灭,祝融的后代向南迁移,开始以“罗”作为姓定居下来。
6、姚姓与妫姓
二者同源,皆起源于舜。《通志·氏族略》记载:"舜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
很显然,姚姓后人并没有更改姓氏,现如今,姚姓主要集中于浙江、安徽、广东、江苏四省。而由妫姓派生出的氏族有很多,如陈、田、袁、陆、王、车、薛等。
7、妊姓与姞姓
上古八大姓有两种说法,前七个都相同,只有最后一个不同,即为“妊”与“姞”。
在《左氏春秋》的记载中,妊姓是伏羲氏风姓后代,还有一种说法是,妊姓即“任姓”一脉,相传是黄帝长子的后裔。时至今日,演化的姓氏有:任、奚、嵇、薛、舒、吕、洛、等。
姞姓则是黄帝赐封的12个基本姓氏之一,因为姞姓后人多以自己的氏自称,所以现在姞姓人也很罕见,发展的分支有:燕、杨、孔、尹、蔡、鲁等。
从上古八大姓到如今数量繁多的姓氏,不禁令人感叹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追根溯源,中华儿女本就同属一脉,相同的血缘与先祖令我们彼此亲近。
正如歌中所唱一般: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华夏儿女的团结,必将无所畏惧所向披靡。
投稿信箱:1871084747@qq.com
— 后台回复“早安”,每天收获新惊喜—
让我知道你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百川之水,必有其源参天之树,必有其根大家好,这里是氏族之根,一个专注于姓氏文化的交流区。我是小编漠北,每天一个姓氏小知识,与您一起交流中国姓氏文化魅力,追寻中华姓氏古老起源。什么是姓氏文化?姓氏文化,是包括姓氏、姓名、宗族、宗谱、宗祠、清明会等内容的一种传统民俗和文化现象。姓氏和姓名姓,即表明家庭系统的字。姓氏,在古代姓和氏是有区别的,氏从姓分出,后来,姓和氏就不分了,姓氏可以混用。姓氏,是家庭的标志、种族的徽章。姓氏,能明血缘、别婚姻,起着人类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自己肉体、心灵、生理的由来和血脉传承,从而使自己不至于太昧于自己的短暂人生。“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是谓寻根;“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河祖海”,是谓问祖。寻根问祖,既是为祀祖尊宗,求得祖先佑护,也是明白我们自身,传承祖德、光宗耀祖。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血脉,流传到我们现在。有姓氏而家庭,有家庭而家族,有家族而形成家族文化与家族精神。一姓有一姓之个性,一家族有一家族之传统,基因所在,教育所养。姓氏文化乃是中国民俗传统文化之缩影,在姓氏文化里,我们可以读到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又可以读到祖先之生存状态、处世哲理、价值观念,还可以读到本族吾民之生灭盛衰、悲欢离合,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宗族和宗谱宗族,是同一姓氏的父系血统形成的家族。宗谱,又称家谱、族谱,是记载同一父系家族世系和事迹为主的表册或书籍。古语说:“家之谱犹国之史,史不作无以知一代之圣哲;谱不叙无以知一姓之英奇。”宗谱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就其内容而言,又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主要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婚姻、居住迁徙、家庭成员在科举制度、官封名溢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为家庭的管理教化而制定的族规家法等制度,内容十分丰富,各有特色。家谱是记载同宗同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谱,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文化部办公厅[2001]29号文件)。宗祠与清明会宗祠,即同一父系家庭共同祭祀祖先,讨论宗族事务和教育后代的房屋场所;清明会,即同一父系家庭在清明节召开的代表会或全体成员会。宗祠,又称祠堂,是建在宗族基础上的一个载体,不仅是陈列祖宗牌位的场所,同时还是继承和弘扬忠贞爱国、为国家为民族英勇献身精神的场所,也是继承优秀的政治格言、家训和族规的场所,这些祠堂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提高国民道德修养和素质。祠堂的首要功能是祭祀祖先,通过祭祖来敬宗收族,弘扬中华民族崇拜祖宗和孝道为第一人品思想,维护和发展宗族统治的目的,像设私塾、置义田、修族谱,这些都是通过祠堂来完成的。宗祠,源于明代,盛于清代,祠堂也被称为家庙,过去是非常多的,可以说,我国的宗祠,比西方的教堂多得多,在每一个县城内,绝大多数姓氏都有一个祠堂,作为共同祭祀祖先、诉说家事的一种场所。清明会,是同宗家庭在清明节搞的一次活动,有祠堂的祠堂开,没有祠堂的选定地方开。清明节,是中国人的传统祭祖扫墓日。尤其是2008年起,我们国家把这一天定为法定休假日,党和国家的重视,更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敬祖尊宗热情。以重庆渝北龙兴镇为例,固定的就有50多家姓氏宗族每年召开清明会(少的吃饭10多桌,多的百桌以上),开展各种形式的祭祖活动。90%以上家庭为祖先扫墓,城市家庭到农村、公墓祭祖扫墓的人相当多,这一天,重庆的各条高速公路和乡村道路人满为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姓氏文化的是与非对于姓氏文化,过去一度时期,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姓氏文化被视为“封建糟粕”、“宗派主义”、“宗法残余”、“孔孟之道”、“罪恶之源”等等而加以批判、排斥与否定,大量编撰编修的家谱在保存几百年、甚至千年以后,在这场民族的大灾难中被毁灭,官方一概不讲,民间不得传承。其结果是使一些人忘记祖宗、不孝父母,老少不分,辈分紊乱,近亲婚配,伤风败俗,单名重复,影响社会治安管理,阻碍了我国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其实,姓氏文化传承的是中国优秀民俗和传统文化,讲述的是祖先们万难不屈、艰苦创业的经历和忠君爱国、清正廉洁、公而忘私、大义凛然的高风亮节;宣传的是敬祖尊宗、教子成才、邻里和睦、勤劳节俭、遵纪守法、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家训家风,这些,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是一致的。论弘扬优秀姓氏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一是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二是有利于增进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同胞亲情,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促进统一,实现和平;三是有利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四是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历史文化。------- 以上引自重庆渝北龙兴政府编撰《龙兴古镇》一书.由重庆出版社出版 蒋泷峰中国姓氏文化的渊源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就是出生于远古西北游牧部族,据史书记载:“炎帝姓姜……姜姓是西戎羌族的一支,自西方游牧先入中部”,慢慢开始农耕。古羌族属于典型的游牧民族,是华夏汉人的祖族之一。西羌族性格刚烈勇猛,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西羌……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耐寒苦同之禽兽,虽妇人产子,亦不避风雪。性坚刚勇猛,得西方金行之气焉。”古羌族是中国一个了不起的古老民族和华夏民族的主要祖族之一,她不仅孕育了包括“犬戎”、“白狗”、“白狼”等大部分西戎族,还孕育了汉族、党项、吐蕃、藏族等民族,而且古羌族流入蒙古草原的分支部族还参与了蒙古草原民族的形成。古羌族的伟大在于她的刚强性格和超人的智慧,与古羌族同时存在的其它游牧民族在中华大地早已消亡,而她却一直顽强生存延续至今,她的儿孙子族的数量已达到令世界震惊的十几亿之巨……在延绵数千年的历史时空中,这些古羌族的后人们不停地迁徙繁衍,遍布中华大地。同时,也因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水土、不同的地理、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食物结构,以及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让这些炎黄子孙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族群,也因此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社会组织,而姓氏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逐渐出现、形成和完善。根据历史考证,中华民族的姓氏从原始部落社会开始,最终形成应该是在春秋战国后期的秦初。这个过程中最早是有以部落图腾为姓的,以人名、住地名为姓的,有以亡父字、次第、缢号、技艺为姓的,也有以封国为姓的,更有以职业和官名为姓的,后有避祸避讳得姓、改姓的,再有君王赐姓的都有,由此逐步形成姓氏家族。姓氏,是中国先人的伟大发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制度的国家。1949年解放以前,以农业为主的中华大地,各地都是以单一姓氏为主形成了很多的聚居地,每个聚居地都建有姓氏祠堂,可以说,我国的宗祠,比西方的教堂多得多,在每一个县城内,绝大多数姓氏都有一个祠堂,作为共同祭祀祖先、诉说家事的一种场所。每逢春节和清明都要举行各种祭祖活动及定时编修本宗支家谱,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主持,在外地的孝子孝孙都要回到老家参与,根据自愿原则出钱出力,各祠堂本身更有田地产出作为费用开支,大家均以本姓宗族亲情为纽带相互关照、抚贫济困、共谋发展。同时,这种民间习俗和姓氏文化传承的方式在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以顽强的生命力得以延续,现在已成为传播和保持华夏文明的重要方式及手段。尤其是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大量华人聚居的东南亚国家,这种民间习俗和姓氏文化形成的家族文化如今仍然深深的影响着现在的日本、韩国,更对西方大型企业和家族企业的形成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就是在国内的一些地区(两广、福建、江浙及沿海地区)现在仍然保存着这种民间习俗和姓氏文化的传承方式。在已经过去的一段时期,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姓氏文化被视为“封建糟粕”、“宗派主义”、“宗法残余”、“孔孟之道”、“罪恶之源”等等而加以批判、排斥与否定,大量编撰编修的家谱在保存几百年、甚至千年以后,在这场民族的大灾难中被毁灭,官方一概不讲,民间不得传承(此段摘自重庆渝北龙兴政府编撰《龙兴古镇》一书.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而今,中国中央政府在明确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和谐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尤其是2008年以来,我们国家把“清明和端午”两个民族传统节日定为国家法定休假日以后,以重庆渝北龙兴镇为例,现有144种姓氏,修书续谱的已有60多个宗族,已成谱的50多家。据说,北京图书馆收藏的宗谱有3000多种;浙江省民间散藏的族谱已超过5000种。至今,在重庆渝北龙兴镇就有50多家姓氏宗族每年召开清明会(少的吃饭10多桌,多的百桌以上),开展各种形式的祭祖活动。90%以上家庭为祖先扫墓,城市家庭到农村、公墓祭祖扫墓的人相当多,这一天,重庆的各条高速公路和乡村道路人满为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在如此大好形势下,海内外华人华侨纷纷以姓氏为单位,成立了各单一姓氏宗亲联谊会,分为修书和商会两个部分。一方面,寻根问祖、修书续谱、连支连宗;另一方面,成立商会发展家族经济,家族成员之间守望互助、相互扶持、共谋发展,同时对家族成员内家庭困难、孤寡老弱进行经济和情感上的帮助。现在已经经过有关部门和政府认可的就有中华赵氏宗亲会、中华岳氏宗亲会、中华傅氏宗亲总会、中华佘氏宗亲会、中华萧氏宗亲会、世界何氏宗亲会、中华曾氏宗亲会、中华成氏宗亲会、中华王氏宗亲会、中华雷氏宗亲会、世界何氏宗亲会、中华蒋氏祖根文化研究会等。中国姓氏文化的作用一、通过研究姓氏文化,修书续谱,追根溯源,连支连宗;起着明血缘、别婚姻,促进人类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二、理清我们与炎黄二帝的关系,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得到归属感;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自己肉体、心灵、生理的由来和血脉传承,从而使自己不至于太昧于自己的短暂人生。三、通过联络家族成员,守望互助,抚贫济困,相互扶持,共谋发展;同时通过亲情的认同,发展我们的人际关系(人生三特:老乡、同学、战友;社会三特?)。中国姓氏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一、文化价值及意义从基因学、遗传学的角度认同同为炎黄子孙的血脉相连。通过寻根问祖,既是为祀祖尊宗,求得祖先佑护,也是明白我们自身,传承祖德、光宗耀祖。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血脉,流传到我们现在。二、历史价值及意义作为姓氏文化中的家谱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是记载同宗同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谱,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文化部办公厅[2001]29号文件)。三、现实价值及意义传承华夏文明,推动国学发展,加强对子孙后代的教育,缓解各种社会矛盾,稳定社会,和谐社会。千百年来,中华文化并没有因为战争而消失,大多都是通过姓氏家族得以保存,有姓氏而家庭,有家庭而家族,有家族而形成家族文化与家族精神。一姓有一姓之个性,一家族有一家族之传统,基因所在,教育所养。姓氏文化乃是中国民俗传统文化之缩影,在姓氏文化里,我们可以读到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又可以读到祖先之生存状态、处世哲理、价值观念,还可以读到本族吾民之生灭盛衰、悲欢离合,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通过姓氏文化和敬宗尊祖教育,继承祖先忠贞爱国、为国家为民族的英勇献身精神,弘扬中华民族崇拜祖宗和孝道为第一人品思想,维护和发展姓氏文化。四、经济价值及意义寻根问祖的姓氏文化有利于增进同姓氏之间的血缘亲情,相互扶持,守望互助,抚贫济困,发展经济;有利于发展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同胞亲情,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投资家乡,发展地方经济;有利于促进个人、家族、企业、民族的经济发展。略论中国姓氏文化及其意义本文内容提要:○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它经历了五个阶段:姓氏萌芽阶段;姓、氏、名分化形成阶段;姓氏合一阶段;姓名充分发展阶段;实名与虚名分化阶段。中国姓氏特点表现为:开放性、等级性、地域性、多源性、时代性。○中国姓氏文化有着其重要的丰富的现实意义:它是中华民族团结富强的凝聚力和纽带;它蕴含着民族文明进取精神;这对于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它对于人认识自身、造福自身、改造自身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上个世纪后半叶,一部名叫《根》的小说横空出世、风靡世界,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一股寻根问祖的潮流,这股潮流至今仍绵绵不断、生生不息。寻根问祖不仅仅是人类的一种怀旧的情感,也是后人对先祖的认同,又时后来者对历史的反思,更是继承者对未来趋势的探索。对于人类姓氏的研究是人们寻根问祖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于姓氏文化的探秘是对社会心理、民族素质发展趋向研究的不可忽视的方面。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年的历史,而中华民族的姓氏形成与发展几乎与此同步。伴随着姓氏的形成与发展而积淀起来的中国姓氏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展现出别具一格的绚丽多彩的魅力。在此,不妨对中国姓氏的形成和发展是作一个简要的阐述。中国姓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姓氏萌芽阶段。在我国古代典籍中,保存着汉族和少数民族图腾(Totem)信仰的纪录。如《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教熊、罴、貔、貅、豹、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其中的“熊、罴、貔、貅、豹、虎”实际上是指以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这些野兽就是六个氏族的图腾。所谓图腾,是指上古时期人们认为每个氏族部落与某种生物有着亲缘关系,或跟某种无生命的物体有着特殊的联系,初民们把这类生物或物体视为整个部落的祖先、象征物、庇佑者。《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记载:“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大竹流于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这种图腾崇拜其特点是“相信人们的某一血缘联合体和动物的某一种类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普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三卷383页)综上所述,可以知道,中国的姓氏同样萌芽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中。第二阶段:姓、氏、名分化形成阶段。姓氏表示血缘关系的世系群的称号,它起源于母系氏族。从“姓”的本身可以看出,它有“女”和“生”两个字构成。中国最早的姓大多带有母系社会的痕迹,如“姬、姚、姒、妫、姜、嬴”等。氏则是同姓衍生的分支,源于父系社会,也就是族号。郑樵的《通志氏族·略序》有一段话讲得很明白:“三代(夏、商、周)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故姓可呼氏,氏不可呼姓。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这段话将姓和氏产生的时间(三代之前),作用(“别婚姻”、“明贵贱”)说得很清楚。第三阶段:姓氏合一阶段。战国时期,由于旧的宗法制度的瓦解,人们的个性意识有了提高,出现了姓氏逐渐合一的现象。上指君主,下至平头百姓都有了自己的姓。第四阶段:姓名充分发展阶段。之所以说是充分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姓氏的数量超大规模的增长。根据黄帝和炎帝的传说,皇帝之子十二姓,炎帝之子四姓。从那时起,到唐太宗诗高士廉重修、李义府修改的《氏族志》录有235姓,到了宋初,广为传诵的《百家姓》录有503个姓。明代人吴沉编的《皇明百家姓》共收有1968个姓。清代则更多。其二:少数民族姓氏的汉化。之所以姓氏大规模的增长,少数民族的汉化是一个重要原因。从魏晋到明清,是少数民族大规模融入汉族的过程,汉族统治者通过赐姓、改姓或其他行政手段使得少数民族姓氏汉化;也有少数民族在接受汉文化过程中主动改姓;另有少数民族为适应时代和环境改从汉姓。其三:等级制在姓氏中逐渐占重要地位。魏晋之后,受九品中正制的影响,人们把姓氏的高贵、血缘的纯正作为选官授职和联姻缔亲的重要标志。北魏孝文帝拓拔(元)宏在坚持民族大融合的前提下,进行了一次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改姓运动。在这一项改姓运动中,他把汉族中的卢、崔、郑、王定为一等姓氏。唐初时,唐太宗将崔、卢、李、郑作为高等姓氏。在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经唐太宗批准的《氏族志》把293个姓评为九等。这种将姓氏划分等级的做法一直延续到明清。第五阶段:实名与虚名分化阶段。如果说,姓氏发展的第四阶段是社会生活充分发展的结果,那么,当社会出现了具体情况,譬如,清代统治者制造的“文字狱”;明代统治者为了镇压不同政见者而进行的特务统治(“东厂”)。一部分政治家、文化人根据不同情况,运用虚名抨击时政。这种虚名包括笔名、化名等等。现代社会使用的网名,也属虚名之列,当然其原因与明清时代不可同日而语。纵观中国姓氏的发展史,中华民族的姓氏发展如同咆哮奔腾的长江,由涓涓细流形成的壮丽宏大的巨澜汇聚到浩瀚的大海;俯视中华民族姓氏的分布,中国姓氏犹如一株巨大无比的榕树,其冠如盖,铺天盖地,其根如须,盘根错节。梳理以下中国姓氏的发展,人们可以发现其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开放性。所谓开放性,是指姓氏外延的扩大以及名字系统内涵的完备和丰富。由于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在社会的发展过程,在各民族的融合进程中,姓的数量几乎是跳跃式地增长。炎黄时期为16姓,唐代姓的数量是293个,宋初的姓是503个,明代的姓最多达2635个。到了现代,据最新资料统计,中国的姓共有11969个(其中有些姓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不少消亡的)。其中单字姓是5233个,双字姓为4329个,三字姓为1615个,四字姓为569个,五字姓为96个,六字姓为22个,七字姓为7个,八字姓为3个,九字姓为1个。开放性的另一个方面是名字系统的日趋完备和内涵的渐趋丰富。姓和氏在上古社会就产生了,为了区别社会成员,作为标志,名也就随之产生了。《仪礼·丧服传》记载:“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 《仪礼·檀弓》曰:“人女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之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古人对人的称谓,除名字之外,还有号,大致可分为自号、别号、法号、室号、绰号、谥号等。姓氏和名字系统的各个部分各有其作用,姓用来明血缘,氏则别贵贱;字的作用是正体,“字以表德,号以美称”。这种名字系统最早形成于商和西周时期。顾炎武的《日知录》就有明确的论述。第二,等级性。最早给姓氏打上人为印记的是北魏孝文帝拓拔(元)宏。拓拔(元)宏用强制的手段使自己的鲜卑族兄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至少表面汉化的过程。而且还进行了一系列匪夷所思、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的一项是姓氏改革,拓氏(元)宏将天下的姓氏分成三、六、九等。并且给每个等级制定了标准。在拓拔(元)宏开了先河的情况下,以后,谁掌握政权,谁的身份就高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到了唐代,李世民直接下诏,将原本第二等级的李姓,提升为第一等级,把王姓挤入第二等级。以后历朝君主基本如此。这种姓氏的等级制,造成了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现象,譬如改姓、赐姓、讳姓等。这些所涉及到的姓氏绝对不在少数,拓拔(元)宏的姓氏改革就牵涉到一百多姓氏。第三,地域性。所谓地域性是指在全民族的范围内,姓氏往往按地域分布。例如,唐代形成的“五家七姓”,即李(陇西、赵郡)、崔(清河、博陵)、卢(范阳)、郑(荥阳)、王(太原)。人类学家、文化史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文中,曾经引用过他的朋友罗伯特·哈特给他的信说:“在中国许多地方遇到很大的村庄,全村只有一个姓。比方说,在一个地区见到三个村庄,每一个村住三千人。第一个村庄全姓马,第二个村庄全姓杨,第三个村庄全姓牛。”这种现象在中国极为普遍,这种自称村落的姓氏带有排他性。第四,多源性。所谓多源性,是指在中国的常见姓氏中(按照国家自然基金会研究划定:人口占0.1%的姓氏称为常见姓氏,现有129个。占人口总数87%),大多数有多个源头。为了便于说明起见,用列图表的方式,借以表达。第二大姓“王”姓来源是这样的:周灵王太子姬晋——宗敬周文王 “王”周考王帝王赐姓少数民族汉化第十二大姓“孙”姓来源是这样的:周文王——惠孙孙叔敖 “孙”田完后裔(由齐景公赐姓)第二十三大姓“郑”姓来源是这样的:后稷(神农氏) 姬友(郑桓公)帝喾 “郑”郑公子鲁第九十五大姓“武”姓来源是这样的:夏朝大臣武罗商朝武丁后裔 “武”周平王后裔(姬姓)春秋时宋国宋武公第一百大姓“文”姓来源是这样的:姬昌(周文王)后裔炎帝后裔(姜姓)封地许国国君许文叔 “文”舜的后裔(妫姓)五代时因讳姓石敬塘而改姓这种多源性,既说明中华民族姓氏的丰富多彩,又给梳理姓氏的源流带来极大的困难,由此更加证明我国姓氏文化的源远流长。第五,时代性。在人的名字中往往散发着时代的气息,这是时代光芒的折射。汉代人的名字多用勇、超、雄、固等,反映大汉雄豪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塘人喜欢排行相称,就是当代皇上唐太宗,可称之为二郎,这种习俗表现唐代是一个豁达宽容、自由宽松的社会风气;宋人多山用老、叟、翁,这同当时社会对老人优厚有关;现代人则更为明显,子女的名字寄托着父母的理想和希望。中国的姓氏产生至今有五千年的历史,其历史之悠久在世界文化史上极为罕见。这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姓氏(包括名字)在民族文化的温床上形成,它是一座蕴藏丰富的精神矿藏。开发这座精神矿藏对于我们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具体意义是:首先,认祖寻根是中华民族团结富强的凝聚力和纽带。当一个民族危难之际,民族要生存,就得携手并肩,共同战斗,这就要全民族认同祖宗和“本是同根生”的意识,继而产生凝聚作用。比如屈原再其抒情长诗《离骚》开篇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说我是古代帝王高阳氏的后代子孙,我的先祖叫伯庸。这就是一种认祖行为。于是产生了不能将祖国当旅舍、不能视国君为路人的爱国情感。鲁迅在年轻时,写过一首《自题小像》,其中有一句:“我以我血荐轩辕”,轩辕就是黄帝。鲁迅表示愿意为社稷江山、祖国之邦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其次,中国的姓氏文化蕴含着民族文明进取精神。弘扬中国文化也应当包括中国的姓氏文化。五千年来,姓氏文化经过历史的积淀,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这种包容姓氏文化的精神对于现实社会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人们耳熟能详的“岳家军”、“杨家将”,则是在民族危机时抵御外族入侵的一种民族自强精神的象征;占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孔孟之道,则是中华文明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人们口耳相传的、融入姓氏文化的、能表现人们积极进取精神的成语典故何止千百!其中有表现人们谋略智慧的“田忌赛马”、“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又表现“无为”而治思想的“庄周梦蝶”;又表现鞠躬尽瘁、敬业尽职的“周公吐哺”;有赞扬为救国难挺身而出的“毛遂自荐”;有赞颂朋友之间忠实守信、相知相交的“管鲍之谊”、“范张鸡黍”;有赞扬人各有所长的“马工枚速”、“孟诗韩笔”等。真是应有尽有、不胜枚举。此外,与姓氏有关的“堂联”、“堂号”,特别是“堂联”,它保留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反映了某姓氏的历史渊源、家族名人的崇高业绩,其作用除了光宗耀祖外,实际上还有提倡一种“家风”、“族风”的作用。这种民间的“家风”和“族风”包含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例如:林姓的堂联为“励志禁烟,御夷留根”;毛姓的堂联为“捧檄而往,脱颖而来”;于姓得堂联为“当代清官,救时宰相”。以上的堂联分别提倡爱国御敌、为国挺身、清廉救时的风尚,这难道不是中华民族进取精神的具体写照吗?再次,积淀了五千年的中国姓氏文化,不仅仅融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而且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对于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重要作用。诗有“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奸臣”,说的是,青山和白骨,一个有幸,一个无辜。土地江海也是,中国历史上,地因人姓而得名的十分普遍,因此许多原本默默无闻的、亘古沉默的土地,因某个名人的驻足而顿时喧嚣起来,引得无数慕名而来的人士或把酒临风,或扼腕痛心,或按动快门。根据1981年出版的《中国名胜词典》,书中共有6885条词目,其中涉及到姓名的,包括本身就是姓氏名胜的,有866条,占全书所收录的名胜12.5%。岂但地名如此!日常生活中如“孔府家酒”、“贵妃酒”、“东坡肉”、“李锦记”等等以姓氏命名的商品比比皆是。另外,中国姓氏文化不仅仅是狭义上的文化,而且是一门科学。它对于人认识自身、造福自身、改造自身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姓氏文化的意义 的文章